第六、七章道德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DOC)
发展心理学的经典问题
发展心理学的经典问题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中的经典问题:1. 本能与环境的争论(Nature vs. Nurture)这一争论聚焦于先天遗传因素(本能)和后天环境因素(养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相对重要性。
例如,智力、性格、行为等是更多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影响?2. 连续性与阶段性(Continuity vs. Discontinuity)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逐渐积累的过程,还是由一系列不同的阶段组成的?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认知发展是通过一系列不连续的阶段进行的。
3. 早期经验与后期发展(Early Experience vs. Later Development)早期童年的经历对个体成长有多大的影响?这些早期经历能否被后来的经历所改变或弥补?4. 稳定性与变化(Stability vs. Change)个体的性格、行为和心理特征在一生中是相对稳定的,还是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婴儿时期的气质能否预测成年后的性格?5. 临界期与敏感期(Critical Periods vs. Sensitive Periods)是否存在某些关键时期,在这些时期内进行特定的学习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错过这些时期则会导致永久性的缺失?例如,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理论。
6.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儿童是如何理解世界的,他们的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是这一领域的经典研究。
7.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婴儿与其照料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对其心理发展有何影响?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安斯沃斯的依恋理论探讨了依恋关系的形成及其对个体发展的长期影响。
8. 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个体如何形成社会关系,如何理解和表现社会行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详细描述了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社会性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读书笔记二关系的形成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读书笔记二关系的形成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家庭及其他人之间逐渐形成的联结提供了他们一生社会关系的基础。
依恋:形成社会联结婴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在儿童及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联结。
当儿童体验到对特定的人有所依恋时,和他们在一起便能使儿童感到愉快;在儿童难过时,只要他们出现,儿童便得到安慰。
这是儿童和社会上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底层基础。
发展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一岁儿童会典型地表现出依恋四种类型中的一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安全依恋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把母亲当做是一种家庭基地。
当母亲出现时他们很放松,母亲离开时则显得有些难过,只要母亲一回来,儿童会来到她的身边。
回避型依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不寻求接近母亲。
当母亲离开后再回来时他们似乎在回避她,看起来像是对她的行为感到生气。
矛盾依恋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对母亲既表现出积极也表现出消极反应。
当母亲离开时,他们显得十分沮丧;当她回来时,他们可能在寻求接近的同时也会踢或打她。
混乱依恋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表现出不一致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行为。
例如在母亲回来时接进她却不看她。
他们可是能是安全依恋程度最低的孩子。
研究者认为,安全型依恋关系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当然,对于婴儿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也可能表现相当好。
形成依恋的互动:父母的作用。
母亲和依恋。
对婴儿愿望和需要的敏感是安全依恋型婴儿母亲的共同特点。
此类母亲知道婴儿的心情,而且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她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
能够回应婴儿的信号并不能区分依恋类型。
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都可能造成非安全依恋型的儿童。
安全型依恋的母亲提供适当水平的回应,母亲或者照看者和婴儿的情绪状态相匹配。
比如:婴儿哭了,他表达的是想得到关注。
相匹配的回应是和婴儿聊天。
性别角色发展过程
性别角色发展过程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别角色发展包括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两个方面。
1、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儿童性别概念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三个成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性别稳定性的发展和性别恒常性发展。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的时间在1岁半到2岁之间。
儿童和成人在性别认同的线索上存在差异,成人主要依据生殖器官、身体的轮廓和服饰等线索来确定性别,而儿童主要是根据头发的长短以及服饰的特点来确认被观察者的性别。
儿童性别认同的发展影响其性别行为,能够进行性别认同的儿童的性别行为显著地多于不能进行性别认同的儿童,性别认同早(27个月以前)的儿童的性别行为好于性别认同晚的儿童。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认识不随其年龄、情景等的变化而改变。
有学者通过问题形式考察了儿童性别认知稳定性:“当你是个婴儿时,你是个男孩或是女孩?”,“当你长大后你是当爸爸或是当妈妈?”。
结果发现,直到4岁儿童才能对以上问题作出正确回答,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
柯尔伯格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儿童一般要到6、7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在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出现最迟,大约到9 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2、儿童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性别角色知识是指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应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考察儿童性别角色知识通常采用向儿童列举一些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的行为活动的方法,如打架、玩洋娃娃、骑马、烧饭等,让儿童说出哪些活动是适合男孩干的,哪些活动是适合女孩干的。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发现,儿童很早就形成了一些对男性行为特点和女性行为特点的认识。
库恩等人为考察儿童角色出现的年龄,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问题导入: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
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
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
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差异 (一)学前儿童性别的表现 1. 玩具偏好的差异 2. 游戏和玩伴选择的差异 3. 抚育性方面的差异
(二)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1. 生物学理论 2. 社会学习理论 3. 人之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 1. 前道德阶段 2. 他律道德阶段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 (2)对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 观动机 (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 (4)赞成来历的惩罚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 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 (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 (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为儿童接收学校教育服务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一)4岁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 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能力的发展 2. 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关系的能力的 发展 3. 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能力的发展 4. 对他人行为预测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儿童欺负行为 1. 儿童欺负发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 2. 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 (1)家庭 (2)学校 (3)同伴群体
第二节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一)道德概念 1. 具体形象性 2. 表面性 3.片面性、笼统化和简单化 (二)道德判断和评价 1. 以他律为主,开始向自律发展 2. 以片面为主,开始向全面发展 3. 以评价效果为主,开始关注评价动机 4. 以评价别人为主,开始向评价自己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4岁以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到对二级错误信 念的理解 “一级错误”的理解:儿童正确地理解他人拥 有错误信念 “二级错误”的理解:儿童认识到他人具有关 于另一个人的信念的信念 2. 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到解释性心理理论 3. 行为解释从仅包含信念和愿望向具有稳定 性的人格特质的转变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 〔二〕师幼交往 ❖ 姜勇、庞丽娟的研究,师幼交往划分为4种类型: ❖ ①严厉型;②灌输型;③开放学习型;④民主型 ❖ 刘晶波在研究中将教师发起的交往行为与幼儿发起的
交往行为各划分出9种主题: ❖ ①教师的9种主题包括:约束纪律;指导活动;照顾
生活;抚慰情绪;提问;让幼儿帮助做事;共同游戏; 表达情感;询问。 ❖ ②幼儿的9种主题包括:寻求指导与帮助;告状;表 述情况;请求;发表见解;寻求关注与抚慰;询问; 帮助老师做事;与老师共同游戏
社会性开展,也称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标准与社会行为技能,成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
的过程。
3岁左右幼儿的踢、打、踩等身体攻击逐渐增多,攻击行为多位争抢玩具或者其他物品的工具性攻击。
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开展的根本表现与特点。
二、幼儿社会情感的开展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三〕幼儿道德认知的开展 ❖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 ❖ 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
关,无任何规那么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开 展。 ❖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 ❖ 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 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开展
目标导航
理解社会性与社会性开展的内涵、以及学前儿
1 童社会性开展的动因
2
掌握学前儿童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 〔含社会交往〕等方面开展的根本表现与规律
3
能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开展的根本规律,开展促 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开展的活动
Company Logo
案例导入
丁丁今年3岁了,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她的父母 在她1岁半时离婚,她由妈妈单独抚养。妈妈是某 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现在担任教育学教师工作。丁 丁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和其他家长不一样的看法。 丁丁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附近的孩子都去上 幼儿园了,但是丁丁妈妈决定不让丁丁上幼儿园。 妈妈说:“幼儿园老师大多时间只是带着孩子玩游 戏,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太少。严重浪费了丁丁 的时间。我按照丁丁的个人特点给她制定了个人教 育方案,能比在幼儿园学得多。所以,不打算让丁 丁入园,在家吃得安心,睡得安心,还能学习更多 的知识。〞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第三节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09-2
• 如何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攻击性发展 • 1)遗传与与攻击性---耐心和自我克制 2)塑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 (1)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 (2)孩子反抗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3)冷处理的方法 • (4)监控孩子那些表现不好的行为, • 建立一套分数体系 • (5)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 • 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 • 3)控制儿童攻击性的方法 (1)消除攻击性的奖励物 • (2)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 • (3)"冷处理" • (4)榜样训练 • (5)提供非攻击的环境 • (6)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三、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对偶故事
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1、前道德判断阶段 (4-5岁前) 2、他律道德阶段 (4、5岁-8、9岁) 3、自律道德阶段 (9、10岁以后) (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两难故事” 海因兹应该偷药吗? 为什么?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 阶段 心理特征 一 前习俗水平 1 避罚服从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 (4-10岁) 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2 相对功利取向 只按照行为后果是否 带来需要满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习俗水平 二 (10-13岁 或以后)
• 强强是一个出名的“皮大王”,在学校里 到处惹事生非。他好斗成性,尤其喜欢欺 负弱小的同学。同学们见了他都“敬而远 之”,退避三舍,老师也头疼。
(二)侵犯行为(攻击性行为) 1、定义: 是指任何有意地对他人的财物、身体造成损害或对他 人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 身体动作侵犯行为 言语侵犯行为 工具性侵犯行为 敌意性侵犯行为
3 寻求认可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 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4 遵纪守法取向 遵守社会规范, 认定社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儿童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 三大方面。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
包括对男女不同行为、外貌、能力和职业等方面的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限制儿童的发展潜力,导致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
促进儿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应树立性别平等观念,避免传递性 别刻板印象。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应营造性别平等的氛围,消除性别 歧视和偏见。
学校教育的作用
04
忽视型亲子关系
父母对子女缺乏关注和照顾, 较少给予关爱和支持。这种关 系下,儿童可能表现出孤独、 自卑、攻击性行为和学业困难
。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01
家庭励)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态
度和行为,而消极的家庭氛围(如冲突、冷漠、忽视)可能导致儿童出
现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1 2
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
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过程
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社会互动等方式逐渐形成 性别角色认同。
3
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阶段
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等阶段 。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与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固定看法和预期。
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专制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和自我中心 倾向;忽视型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孤独感和行为问题。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它涵盖了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讨年龄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发展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获得大量数据,节省研究时间和成本;缺点是无法考察个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可能会受到代际差异的影响。
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观察其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
它能够深入了解个体的发展轨迹,但存在研究时间长、样本流失、练习效应等问题。
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特点,先在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这些年龄组进行追踪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
4、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某些心理特征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探讨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5、微观发生学研究关注个体在短时间内的细微变化,通过密集的观察和测量,揭示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冲突和满足方式,如果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或危机。
2、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塑造的。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控制行为的发生频率。
3、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建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7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2.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1)知道自己的性别, 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2~3 岁)。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 色(5~7 岁)。
3. 学前儿童性别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 ①移情的概念 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前 提,也可以作为其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 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 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是引起幼儿的 情感共鸣,使幼儿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1.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①依恋发展的阶段。 a.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至 3 个月)。出生将近 1 个月的婴儿对说话声音有 反应,喜欢注视人的脸,喜欢别人对自己讲话,喜欢别人抱自己。2~3 个月的婴儿开始对 人微笑,但此时的行为反应不是针对特定的人,对亲人和外人还不能区别,在行为方式上 也没有差别。 b.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这一时期也称依恋建立期,婴儿对成人的 反应有了区别,在母亲和熟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等行为,而对陌生 人的这类反应明显减少,通常只是注视陌生人,但此时还不怕生。
2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 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 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同伴选 择和同伴相互作用及个性和社 会性三个方面。
(1)性别行为 的产生(2 岁左 右)。
(2)幼儿性 别行为的发展 (3~7 岁)。
①游戏活动兴 趣方面。
②同伴选择和 同伴相互作用方式 方面。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发展心理学小教教学课件
2 故事和绘本:
通过故事和绘本传达性 别平等和鼓励儿童尝试 不同的性别角色。
3 倡导性别平等:
学校可以开展性别平等 教育和推广性别平等观 念。
儿童性别角色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和效果
1
实施:
学校可以制定性别平等政策、组织教
效果:
2
育活动和提供资源来促进性别角色教 育。
儿童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平等意识、价值观和社会参与能力。
3
挑战:
教师和家长需要一起合作,面对性别 角色教育的挑战和困难。
2 社会环境:
学校、媒体和同伴等社会因素对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和行为的塑造产生影响。
3 个体差异:
每个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受到基因、性格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1
早期儿童
开始认知性别和区分男性和女性角色。
2
学龄儿童
更加明确地认知到自己的性别和对性别角色的符合性。
3
青少年
经历性别身份的探索和巩固,更加明确自己的性别认同。
1 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 边成人的行为来学习和 内化性别角色。
2 社会学习理论:
3 性别模式理论:
儿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 环境中的性别角色活动 来学习和内化性别行为。
儿童通过构建和维护一 个稳定的性别认同来发 展性别角色。
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
1 家庭:
父母的态度、行为和期望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重要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发 展心理学小教教学课件
通过了解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发展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儿童成长, 促进性别平等和包容。
性别角色的定义及意义
定义: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预期行为、方式和特点的规范。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
朋友的注意。阳阳的父母忙于做生意,平时与阳阳的交流也不多,
实
阳阳平时也很少出去玩。
践
】
思考:
阳阳为什么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男
150
女
女
140
70
130
年龄(年:月)
年龄(年:月)
4岁半的幼儿是自我主张最强的。自我约束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到6岁时,特别是男孩,这种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亲子关系
父母的干预
父母的干预,是父母给幼儿“立规 矩”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自我约束能 力的过程。“立规矩”,必须适合幼儿 自我主张和自我约束的发展水平,采取 相应的措施。
无所用心的行为
单独游戏 旁观者行为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游戏的类型
根据社会性参与度分类 根据认知努力程度分类
合作游戏
功能性游戏 构造性游戏 假装游戏 规则性游戏
第四节 幼儿期的同伴关系
游戏中的同伴关系
在幼儿的游戏中,幼儿没有 固定的游戏伙伴。他们对游戏伙 伴的选择几乎一直在变,说明他 们还未形成一个集体,充其量只 能是“个体的集结”。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 和倾向。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 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幼儿形成良好人际 关系的前提,它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支持。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推理
• 幼儿较多采用的攻击行为 是推、拉、踢、咬、抓、 打等,有时还会用整个身 体去挤撞“妨碍”自己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01讲初中生发展的概述、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目录1.初中生发展的概述2.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3.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初中阶段正好出于个体的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到来,使初中生在生理上产生急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外部特征上,也表现在内部机能上。
(一)身体的发展1.身高;2.体重;3.身体形态,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即第二性征。
具体表现为:男生主要是喉头突出、音调变低、上唇出现胡须等;女生主要是音调变尖、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等。
4.身体机能(1)心脏功能的发展;(2)肺功能的发展;(3)肌肉力量的发展。
二、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一,存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第二,运动需要显著增强;第三,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第四,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初中生的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但学习活动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学习内容上,科目明显增多,内容加深,开始学习学科的基本规律,学科体系也接近科学。
学习方法上,不仅要在课堂上善于听讲、记笔记并积极参加老师的教学活动,还要在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预习工作。
学习动机上,出现新特点:第一,远大的学习动机逐渐确立,学习的责任感增强;第二,学习动机的自觉性有较大提高。
学习态度上,初中生能认真、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并注重作业质量,但对作业的认真态度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此外,初中生对待分数的态度要更加客观和正确。
学习兴趣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兴趣的范围扩大;第二,兴趣出现选择性,主要表现在有的初中生有偏科现象,第三,学习兴趣的深刻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某种现象的原理感兴趣;第四,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增强。
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一)感觉,初中生感觉发展的特点是:①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②听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③运动觉和平衡觉不断发展。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道德发展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道德发展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道德发展”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道德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
个体认识社会伦理道德规则和准则,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过程。
既受到个体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的成熟和认知、情绪发展,特别是其从事的交往和道德活动的制约。
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开创者有巴伦斯、夏伦伯格、麦独孤、鲍德温等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美出现较多研究,如哈茨霍恩和M.A.梅(1928-1930)的研究,其中皮亚杰的研究影响最大。
60年代后又进入新高潮,其中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对这一发展的具体过程,不同学者看法各异。
其中非阶段论者(如哈茨霍恩和M.A.梅)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是情境性的,没有发展阶段可言。
阶段论者(如,格塞尔、弗洛伊德、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则认为,儿童或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其心理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存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格塞尔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每五年循环一次的发展过程。
在第一阶段(0岁~5岁)中,儿童初步形成所有基本的道德态度。
在以后的第二阶段(5岁~10岁)、第三阶段(10岁~16岁)中,儿童只是进一步发展第一阶段已经形成的基本道德态度,使它们更为精细和完善。
弗洛伊德则认为,道德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生理成熟,其中潜意识在道德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其一般心理发展一样经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几个阶段。
皮亚杰根据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道德阶段向自律道德阶段的过程,即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成人价值标准的支配发展到受个人价值标准的支配,其道德规则从成人外加的规则向人与人之间互相约定的道德规则发展,对人的道德行为的评价从重视行为结果向重视行为动机发展。
这一发展过程大体上平行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可分为前道德阶段(5岁之前),儿童还没有关于社会规则的意识;他律道德阶段(5岁~10岁),儿童的道德是他律的,对成人权威单方面的尊重,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行为后果比行为动机更重要;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之后),儿童产生了互相尊重的情感和合作的、自律的道德;规则是可变的;行为动机比行为后果更重要;出现了“公道”的公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道德发展第一节道德与品德发展的概述三种道德学说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它假定人类在本性上带着原罪,需要某种形式的神圣的救赎。
基督是人类的救世主,父母对儿童也有类似作用。
这种观点在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及良心的发展理论中也有痕迹,即认为儿童内化了父母的是非标准,从而具有了道德感。
先天纯洁论:认为儿童基本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是社会尤其是承认腐蚀了他们。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在皮亚杰的自律理论中,他认为是父母阻碍了道德的发展。
白板说;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认为儿童既非先天纯洁也非污浊的,而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代表观点是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发展是强化和模仿机制的结果。
什么是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具有如下特点:1、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
2、道德品质必须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指导,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进而产生道德行为。
3、道德品质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品德与道德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品德是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道德与品德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
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由于品德通常定义为个体的心理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体”道德领域的全貌,所以通常仍用“道德发展”来指个体领域的道德心理发展。
道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品德的结构从心理概念引申而来的品德结构,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四分法。
三分法是以提顿斯和康德的知情意引申而来,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二分法是由把心理看做是由认识和行为两种成分构成的整体引申而来;四分法认为心理结构可以分成知情行意四个成分。
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从分析特点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强调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提出品德的四种主要成分:1、理解道德情境,其中包括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理能力。
2、寻找适当的道德行为途径。
3、决定道德行为的计划。
4、执行并实施道德行为的计划。
冯忠良等认为个体品德结果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基础上的,实际上将内化的社会规范视为品德的本质。
但他对品德结果的界定并不统一。
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果应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整体和系统,可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
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
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的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品德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品德和社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品德和社会性在个体发展中相统一。
第二节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是他独创的临床谈话法。
他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对道德概念和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因为道德是由各种规则体系构成的。
游戏规则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大约三岁时),儿童游戏时没有规则可言,也说不出规则。
第二阶段(大约3—5岁),儿童模仿大一些的儿童受规则的约束,但很少找同伴一起游戏,游戏也没有社会意义。
第三阶段(6—10岁),儿童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新、旧规则的变化被看做是不公平的。
第四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倾向于改变规则以适应特殊情境,在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早期,规则被看做是可以改变的,是彼此协商的产物。
对过失的判断:皮亚杰通过包含道德价值方面内容的对偶故事,考察儿童对过失的判断,发现,6、7岁以下的儿童是根据后果判断过失大小,较大一些的儿童可以根据动机来判断过失行为。
对谎言的理解: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谎言的理解。
低龄儿童根据说的话语真实情况相差的程度判断谎言的严重性,较大些的儿童能够把意图因素考虑进来。
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
4、5岁之前的儿童处于这个阶段,他们不能对行为的道德价值作出判断,因而是前道德的。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4、5岁—8、9岁的儿童属于这个阶段,首先,儿童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可改变的。
其次,儿童在评价行为时,态度极端,只有绝对的对与错。
再次,他们做判断时只考了后果不考虑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
9、10岁以后的儿童可以达到自律阶段,他们不再盲从权威,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认为规则可以通过协商来改变,判断行为对错,不仅看结果,还可以考虑动机和意图因素。
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道德相对主义阶段。
霍夫曼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提出同伴交往的作用:第一,儿童通过与同伴共同决策,获得了对自己在特定环境中运用以及改变规则的能力和信心。
因此规则最终被看做是灵活的,是个人间共同协商合作的结果。
第二,通过扮演同伴交往中的各种角色获得了经验,儿童了解到他以与同伴相似的方式思考和认识。
有利于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理解规则的可变性。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对道德反应的内容不感兴趣,对道德思维结构感兴趣。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前习俗道德大多数9岁以下儿童和很多少年犯、成人罪犯的道德认知能力都属于这个水平,其特点是注重自我满足和对自己造成的后果。
第一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第二个阶段,儿童不再把规则看出是绝对不变的,只要一种行为对自己有利,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是合理的。
2、习俗阶段大多数青少年和一些成年人处于这个水平上,主要特点是根据道德习俗的要求采取行动。
这时,社会道德规范已经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念,儿童会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
第三个阶段,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第四个阶段,儿童关注的重点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都应承担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后习俗阶段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并履行自己坚定的道德信念,而很多社会规范或法律都是可以改变的,道德高于法律,而不是相反。
第五个阶段,儿童一方面知道应该遵守法律,但又模糊的意识到有比法律更高的原则,即维护生命的权利。
在最高的第六个阶段,一些普遍的原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比如生命的价值、正义感等。
根据实证研究的检验,科尔伯格强调的阶段的普遍性和顺序性都得到证实和支持。
第三节道德情感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道德发展观及其批判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道德是个体良心(超我)的一部分,道德的获得是超我的形成,这是恋母或恋父清洁的解除和对同性父母产生认同的结果。
社会把它的文化标准施加给个人,个人最终又把它传给下一代。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认同和道德情感的作用。
但是解释不够清晰引起很多争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的影响下,激发了很多对道德的研究,如关于人们对于道德行为本质和情感作用的研究,对内疚、惩罚等的研究。
弗洛伊德理论中有这样一个隐义:对某一个人的认同,应导致高度一致的道德行为的获得;而且超我作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一旦获得应该稳定地表现在各种情景下。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是以男性为被试的,缺少了性别上的公平性。
同时主要是围绕着“公正”观念进行的,而公正不是唯一的道德取向。
其徒吉利根提出关怀的取向并且认为女性表现尤为明显,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与科尔伯格的理论互补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女性道德发展要经过3个水平:水平1为前习俗道德,特点是关心自我利益和生存。
在这个水平上,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自我生产的观念尤为重要。
此后,逐渐意识到她们想要的和应该做的之间的差异,并实现从自私到关心责任的过渡。
水平2为习俗道德,特点是关心责任和关怀别人。
在这个水平上,取悦别人的需要先于自我利益;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承担对别人的关怀责任这时女性开始考虑满足别人需要的同时,能否对自己保存真实。
水平3为后习俗道德,特点是对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关怀。
很少有个体达到这个水平,在这个水平的个体不再感到无力和屈从,而是积极地进行道德决策,并关心道德决策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后果,关怀成为普遍的义务。
吉利根的理论考虑到了道德推理的感情层面。
事实上,道德发展的内部过程至少包括四个过程: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移情的发展移情是最为重要的道德情感之一,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括情感成分。
弗拉维尔认为,儿童对他人的情绪表现可能会做出三种情绪反应。
1、非推断的或非认知的移情。
指他人的情感表现会在儿童身上引起相似的情感反应,但这种反应并不伴随相应道德社会认知过程。
2、移情的推断。
指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自己身上激起相同的情感反应。
3、非移情的推断。
指能够认知他人的情感,但是自己并不产生相应的情感。
儿童移情发展的四个阶段:1、非认知的移情阶段。
出生后头一年,儿童还不能区分他人的情绪状态和自己的情绪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移情还非常原始,为非认知的移情阶段。
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
出生后第二年,儿童初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自我中心的移情出现,能够对他人的情感做出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和痛苦,才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
3、推断的移情阶段。
2—3岁儿童形成了最初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表现出利他性的移情。
4、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
童年晚期以后,儿童能够注意到他人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超出了直接情景的局限。
羞愧感的发展一旦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可能会产生羞愧感。
羞愧感也是维系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情感基础。
有研究表明:1、儿童只有形成了个人自尊感,理解了自己的品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才能从道德角度对自己做出评价,继而才能理解哪些行为引起了别人的消极评价,才能产生羞愧感。
2、3岁儿童已经出现萌芽状态的羞愧感,但这种羞愧感还没有从惧怕中分离出来,这种羞愧感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成人的直接刺激引起的而且表露在外部。
3、学前儿童已经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能自己认识到行为不对而感到羞愧,这时的羞愧感与惧怕已经分离。
4、集体舆论影响儿童的羞愧感。
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羞愧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越来越社会化,但外部行为表现减少,内心体验加深,还能记住产生羞愧的条件,以避免以后再犯。
第七章性别角色发展第一节性别角色和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意义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不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同一性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获得迥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