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合集下载

健康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理论

三、人类行为概述
吸烟行为:
(1)多数吸烟者的吸烟行为起始于少年,形成 于青年阶段;
(2)从少年到成年早期阶段岁年龄的增长吸烟 率升高;
(3)1996年与1984年相比,40以下男性的吸烟 率增加,4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下降;女性吸 烟率增加。
三 、人类行为概述
6.行为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学习因素
糖尿病
表现: 空腹血糖>=6.1mmol/L 可疑糖尿病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危险因素: 肥胖、缺乏运动 高脂、高糖饮食
溃疡
表现:有规律上腹痛,和进食有关、 有一定季节性、有返酸等症状。
危险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烫食 吸烟 酗酒 精神紧张、情绪压抑
健康的基石
• 健康的四大基石
三、人类行为概述
3、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 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自我控制:追求奖励性行为后果。 - 调适:与其他个体、群体的相互配合与适应。 - 顺应:改变自己以适应客观环境。 - 应对:决定是否做、如何做以实现自身需要。 - 应激:肌体非特异性反应,激发潜能。
三、人类行为概述
行为
健康行为必须满足: 五条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第一条是必备的
①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 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②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如定期定量运动,即行为必须具 有规律性;
③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如 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环境条件选择运动项目,即行为必须具 有与环境的和谐性;
二、健康相关行为
健 康 相 关 行 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 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 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健康教育学第三章行为改变理论(20120915)

健康教育学第三章行为改变理论(20120915)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16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将行为的改变分成五个阶段,但对象
的行为变化并不总是在这五个阶段间单向移动(图3—3),而是
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退回到一个早前的阶段。
2019变阶段理论
我从来没
想过戒烟 从未 想
我知道吸烟 有害健康, 但是我不想
戒烟
我准备明 天戒烟!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8
“认知不协调”
人们从接受知识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知、信、行三者间的联系并不
一定导致必然的行为反应。
人们掌握了某种知识,有可能不按照它
去行动:知识与行为有不一致的情况,即
“认知不协调”。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9
“认知不协调”
例如,许多人明知吸烟有害,且 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烟, 但自己仍坚持吸烟。
是目前用以解释和指导干预健 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12
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内容
•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 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 的认识:
1.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包括认识到该行为 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
我已经三天 没有吸烟了
哈!
恭喜你, 3年没有 吸烟了, 太棒了
没有认识
2019/9/13
思考
准备
行动
潘建平文档
持续
18
二、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一)主要概念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的主要内容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的主要内容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的主要内容(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健康信念模式(HBM, health belief model)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提出健康行为来自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从下图可以看出,该模式认为对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知与预防疾病的行为是相关的。

认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套关于疾病的个人信念,这个信念调节着对威胁的感知从而影响采用对抗疾病的行为的可能性。

社会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多种形式的政策形成和大众媒介宣传运动,这些运动是专门设计以使公众相信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则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

(一)主要内容图5 健康信念模式理论框架从上图可知,这个模式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个体对健康的认识和观点包括: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对健康含义的理解;对健康状况的理解;对自我在健康中的作用的理解;对健康促进行为有利性的理解;以及对促进健康行为障碍的认识和理解。

2.修正因素包括:个体的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影响、情景因素、行为因素,以及个人的疾病知识和经历等。

3.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参与促进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准备行动的证据。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Fishbein
• TPB—1985年由Ajzen提出
– 个体对控制行为实现的能力的信念 是行为实现的重要因素。
Ajzen
理论概念
1.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实施某种行为的有明确指向的打算
2.态度(Attitude):
行为的倾向性。即对行为的总体评价,包括对行为信念和行为结果 的评价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 行为理论(TRA&TPB)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TPB
理论背景
• TRA—1967年由Fishbein提出
–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实在自己的意 志控制之下,而且合乎理性。 – 人们的某一行为意向是某一行为是否 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
健康信念模型的关键结构
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 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自我效能
(对采纳健康行为的能力 和信心的评价)
对行为益处的感知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对行为障碍的感知 行为线索
理论概念
• 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 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 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 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 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KAP/KABP)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KAP)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故: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 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 但是,要使人们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其中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知、信、行三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必须有必然性;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招致失败;所以,在实践中要使40%的人发生行为转变,就要有60%的人持积极的态度参与改变行为实践,这样就要有80%的人相信这种实践对其健康是有益的,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使90%以上的人具有改变这种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是一种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旨在解释个体如何通过改变他们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来实现健康行为的转变。

TPB由社会心理学家Martin Fishbein和Icek Ajzen于1975年提出,并在之后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健康行为改变。

TPB以个体的意图来预测其行为。

意图是个体有意愿采取的其中一种行动,可以被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具体来说,态度是对于行为的评价,主观规范是对于他人对于行为的期望,知觉行为控制是对于个体能够控制行为的觉察。

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意图,从而影响其行为。

首先,态度是个体对于行为的评价和态度。

个体对于行为的积极评价和态度越强,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个人对于运动的态度是否认为运动有益健康、有趣而且有价值等,都会影响他们意图进行运动的可能性。

其次,主观规范是来自他人对个体行为的期望。

个体感知到他人对于他们采取其中一种行为的期望越高,他们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家人、朋友和医生都支持他进行锻炼,那么他采取锻炼行为的意图可能会更强。

最后,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对于行为控制的信念和能力。

个体认为他们能够轻松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资源和知识来进行健康饮食,那么他采取健康饮食行为的意图可能会增加。

在TPB模型中,意图是最直接的预测行为的因素。

它在意图和行为之间有一个中介因素,行为的主观能力(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简称PBC)。

个体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越大,他们实际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然而,TPB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假设个体是理性的,并且可以准确地评估他们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HE-3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HE-3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18
1、行为变化阶段
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 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 ①无转变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无转变打算阶段( 阶段 ) 一阶段的人, 这 一阶段的人 , 没有在未来六个月中改变自己行 为的考虑或意欲坚持。 为的考虑或意欲坚持。 特点:不喜欢阅读、 特点:不喜欢阅读、考虑或谈论有关这些高危行 为的题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 为的题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他们 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进或防治项目。 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进或防治项目。
9
健康信念模式(HBM) 健康信念模式(HBM)
是目前用以解释和干预健康相关行为的重 要理论模式。该模式综合需要动机理论、 要理论模式。该模式综合需要动机理论、 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 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认为可导致健 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心理活动涉及以下几个 因素: 因素:
知觉到危害性Severity 知觉到危害性 知觉到易感性Susceptibility 知觉到易感性 知觉到效益(行为效果期望)Benefits 知觉到效益(行为效果期望) 知觉到障碍Barriers 知觉到障碍 知觉到自我效能
14


3、在健康信念的形成中,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健康信念的形成中,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

人口学因素,即年龄、性别、种族等 人口学因素,即年龄、性别、 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如人格特点、社会阶层、 社会心理因素,如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 阶层 压力等
②Hale Waihona Puke ③结构性因素,如对该疾病的知识、 结构性因素,如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 因素 的经验等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 愉快感受, 愉快感受,如上述吸烟所致快感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 好处”, 观“好处 ,如上述吸烟所致交往便利 好处

健康教育学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教育学行为改变理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4
7.忧患意识
(critical consciousness)
➢指社区成员共同认识到社区的问题及其后 果,希望改变现状并准备行动。创造社区 成员的忧患意识是授权的基础,对社区的 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基于对自身需求和现 实问题的认识的行为动力。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知信行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 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知一信一行(KAP)
“知” 是知识和学习,是基础; “信” 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是动力; “行” 指的是行动,是目标。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5
知识,是行为的基础,通过学习改变原有
目标,消除过去旧观念的影响,重新学习获取
我已经三天 没有吸烟了
哈!
恭喜你, 3年没有 吸烟了, 太棒了
没有认识
02.05.2020
思考
准备
行动
潘建平文档
持续
18
二、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一)主要概念
1.社区
通常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至少包
括以下要素:人口、一定的区域(地理)、经济活
动与共同利益(经济)、较密切的社
“喂养”方式开展社区活动,而应使社区成员以主人翁身 份共同来关心社区的问题、主动分担职责、最终解决问题; 这需要在平等基础上提高社区成员的意识、增强自身能力、 自我帮助、实现社区变化。这是社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活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2
5.社区参与
《阿拉木图宣言》赋予社区组织和社区参与以公
02.05.2020

04健康教育学之行为改变理论

04健康教育学之行为改变理论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知识 态度 价值观 技能 环境
个体
干预

群体
行为改变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
•为什么要重视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健康相关行为影响因素众多、行为改变的过 程相当复杂,因此必须应用行为改变的相关 理论来对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及进行有针对 性的干预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不良疾病行为
▪违规行为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行为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行为改变理论 的多样性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常见危害健康的行为分类
种类: • 第一类是与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行为的偏离,如
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性乱、性变态行为等; • 第二类是与正常生理需要没有密切关系的各种消
闲行为,如吸烟、饮酒、吸毒、高危体育活动、 赌博行为等; • 第三类是对健康的忽视,如不讲究日常生活卫生、 不卫生的性行为、缺乏运动、拒绝采取安全措施、 拒绝参与需要的健康检查等;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 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 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 康的行为。
行为改变的关键步骤 是确立信念和改变态度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KAP模式认为行为改变的关键步骤
确定信念
改变态度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公共卫生系辛宝原创 分享知识
健康 教育 行为 改变
理论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 行为变化阶段模式 理性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 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源自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变理论模型(TTM)起源于精神病例学和 行为改变的领先理论的比较分析,这些精 神病理学和行为改变的目的在于整合已经 分散进300个以上的精神病理学理论的领域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 当Prochaska及其同事实施一项烟民中的 自我改变者和接受专家治疗的吸烟者之间 的对比分析时,这一模型的动力产生了。 在这些研究人群中,我们确认出10个预示 着成功地戒烟的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产生 于弗洛伊德传的意识,来自斯金纳传统的 偶发事件处理及来自荣格传统的帮助关系 。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 自我解放
▪ 既指对于一个人能够改变和做出努力的 信念,又指针对这一信念的再努力。新年 规划、公共证明及多项而非单一选择能够 强化为公众所说的意志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 社会解放
▪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提问
▪ 三位心理学家关于意识、行为的观点 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 改变阶段 ▪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 巩固阶段指是指人们已经在生活方式上有显著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频繁地应用变化的程序。他 们很少有故态复萌的趋势,并且认为自己能够继 续改变的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理论概念
• 一级评价:评价紧张事件的严重性,及其是否可 以给自己带来影响。 • 二级评估:对紧张事件的可控性及个人评价能力
的评价
健康教育手段: – 压力日记 –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
理论概念
• 应对策略:基于评估结果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 问题管理:通过个人能力改变环境事件,来解决紧张事件 –解决问题的技能 –寻求建议 –时间管理 –设定目标 ② 通过改变对环境事件的思维方式和感受解决紧张事件 –体育锻炼 –放松 –参加支持组织
1.创新形成(Innovation Development ): 新事物从产生
、发展到成型的全部活动和过程
2.传播(Dissemination):将新事物从发源地向使用者积
极传送的活动,包括确定没标人群和传播渠道
3.采用(Adoption):目标人群对创新的接受
4.实施(Implementation):即创新开始扩散,开始被接受
• 授权(Empowerment):指通过有意思的社会行动, 使个人、组织和社区在一定条件下更多地掌握自 己的命运,改变不公平和不公正,在更大程度上 控制行为与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 忧患意识(Critical consciousness):指社区成员共同 认识到社区的问题及其后果,希望改变现状并准 备行动
相关概念
• 社区能力(Community capacity):社区能力是指在某 一特定社区中,能促使社区解决集体问题和改善 或保持社区健康和幸福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源和 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
社区能力建设的原则: 1. 尊重社区的价值观念、知识、 文化和决策; 2. 社区工作除了技术人员外,社 区领导的投人对全过程来说是 最根本的; 3. 而确定社区问题和需求则是社 评价标志社区能力提高的指标: ①范围,谁参加了或谁没有参加

第五讲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五讲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改变阶段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行为改变阶段
就部分而言,阶段结构举足轻重,因为 它代表了一个时间尺度。过去行为的改变 通常被理解为是彼此不相关联的事情,例 如戒烟、戒酒和放弃暴饮暴食。行为转变 理论模型(TTM)假定行为转变是随着时 间展开的一个过程,尽管通常不是以线性 方式展开,但这个过程在六个阶段的系列 中进行。
变行为。他们比转变前阶段的人们更清楚 改变行为的好处,同时也更敏锐地意识到 改变行为的弊端。改变行为的代价和利益 之间的平衡可能使人产生极度矛盾犹豫的 心理,导致人长期处在转变阶段。这种现 象的特征往往是长期的冥想和行动上的拖 延。
在准备行动阶段
在准备行动阶段,人们倾向于尽快采取行
动,时间通常是以未来一个月内来计算。 一般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已经为改变行为 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行动。他们有行动的计 划,例如加入健康教育课程,向顾问咨询 ,和他们的医生商谈,购买自助书籍或依 赖自我改变方法。
社会解放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自我的重新评估

结合了一个人与不健康行为相关或不相

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

(二)健康信念模式(HBM )
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
重要理论模式。
综合了行为主义的操作条件反射和认知理论而形成 提出健康行为来自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
为的基础和关键。
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
1危险性认识 2益处障碍认识
分类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2、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 C型行为
•瞒病行为 •恐惧行为 •不遵从医嘱 •自暴自弃行为
•……
3、不良疾病行为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吸毒、 不安全、性行为
第三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一)“知—信—行”力量模式(KABP )
信息
知识
信念
行为
不同的行为阶段,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 对目标行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适用于: 戒烟 AIDS的预防 酒精及物质的滥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干预工作(饮食失调及肥胖、
高脂肪饮食)
吸烟不可能引 起冠心病、肺
癌!
我知道吸烟不好, 总有一天我要戒烟。
我准备开始戒烟了!
我已经开始戒烟, 并谢绝敬烟。
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
危害健康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
期望方向,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特点
有利性——不吸烟 规律性——定时定量进食 和谐性——锻炼 一致性——心情愉悦 适宜性——有利健康 行为动力定型
分类
1.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
基本行为
平衡膳食
积极锻炼
2、戒除不良嗜好
适量睡眠
分类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及技巧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及技巧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及技巧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个体、群体和社区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对于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1.行为变化理论: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变化。

行为变化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社会环境和个人动机等。

通过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设计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促使个体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和行为改变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健康行为来培养个体的健康意识和行动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健康行为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1.认知教育法:认知教育法通过提供相关健康知识和信息,培养个体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认知,以促进个体形成健康行为。

该方法适用于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体健康素养的情况。

2.经验教育法:经验教育法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倡导角色模范行为等方式,引导个体树立积极的健康态度和信念,从而激发个体积极改变行为的动力。

该方法适用于倡导健康行为的情况。

3.基于行为变化理论的教育法:根据行为变化理论,采取预备阶段、决策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逐步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改变。

该方法适用于促进个体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情况。

健康教育的基本技巧:2.互动性技巧:通过互动的方式,使个体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其学习和行为改变的动力。

例如,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活动。

3.多媒体技巧: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健康问题和相关知识,增强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引导性技巧:通过引导个体自我发现、自我反思的方式,帮助其深入思考和理解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其对健康行为的改变。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一、“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例如,吸烟——危害健康的行为定式。

戒烟——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的知识但,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影响其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改变的失败。

“知而不信”:所传播信息的可信性、权威性受到质疑、感染力不强,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信而不行”: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或者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障碍和代价抵消了行为的益处,故不产生行动。

二、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

图6-2 健康信念模式影响因素:1.感知疾病的威胁(疾病易感性、疾病严重性)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

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造成疼痛、伤残和死亡等。

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影响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指人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

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

预防医学课件-健康行为干预

预防医学课件-健康行为干预
特征: (1)有利性 (2)规律性 (3)和谐性 (4)一致性 (5)适宜性
7
促进健康行为的分类
(1)基本健康行为 合理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
(2)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戒烟、戒毒、限酒、 不滥用药物
8
(3)预警行为 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正确
处理的行为,如系安全带、消防自救等。 (4)避免环境危害行为
避免不利于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社 会环境。
9
(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行为
预防保健行为:定期体检、免疫接种 求医行为(health-seeking behavior):人们感到不适,或
觉察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 医疗帮助的行为。 遵医行为(compliance behavior):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 后,积极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
(2)感知到障碍(Perceived Barriers)
个体对采纳行为可能面临的困难的主观判断, 包括身体、心理、经济、时间花费上的各种障碍。
24
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 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 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
25
自我效能理论
14
(3)不良疾病行为
隐瞒行为、恐惧行为、自暴自弃行为,不适应 病人角色,不依从行为,疑病行为等等。
(4)违反法律、道德的行为
吸毒贩毒行为、卖淫嫖娼行为、投毒行为等等。
15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潜伏期长 特异性差: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协同作用强:1+1+1>>3 变异性大:个体差异 广泛性
特点: (1)危害性 (2)稳定性 (3)习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健康相关行为 1.促进健康行为 2.危害健康行为 3.致病性行为模式
第二节 行为危险因素与致病性行为模式 宿主
环境
病因
• 致病性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冠心病易发性) 成就渴求、紧迫激惹
B型行为模式(肿瘤发生相关) 竞争性进取主动性弱、情绪好压抑,喜欢自
我克制,强压怒火爱生闷气
第三节 个体行为改变理论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发生与发展
一、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行为主体 (人)
行为结果 (预计和实际完成的符合程度)
行为客体 (行为的指向目标)
行为手段 (工具或使用方法)
行为环境 (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一)个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条件反射和理论学习
(二)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 人类自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互相作用。 PRECEDE-PROCEED模式 ① 倾向因素 ② 促成因素 ③ 强化因素 (三)行为的可改变性 1. 高可改变行为 2. 低可改变行为

知识和学习
行为改变的 基础
信 行
正确的信念 和积极的态

行为改变的 动力
行动
目标
信息传播
察觉信息
引起兴趣
感到需要
尝试行动
产生动机
相信信息
认真思考
态度坚决
动力定型
行为确立
二、健康信念模式
三、行为的阶段改变模式
第一阶段 无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 犹豫不决阶段
第三阶段 准备阶段第四阶段 来自动阶段第五阶段 维持阶段
二、社区与组织改变理论
1. 意识到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2.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决定采纳一系列行动 5. 在系统内发起行动 6. 创新的实施 7. 创新的制度化
谢谢
七、综合模式
背景影响因素
行为信念 结果评估
态度
环境
• 过去的行为经验
• 人口学及文化 • 对行为的成见
规范信念 遵从动机
规范

意愿

• 个性 情绪 情感 • 感知到的风险
可控信念 自感能力
自我效能
技能
• 干预和媒体暴露
第四节 群体行为改变理论
一、创新扩散理论 1.知晓 2.说服 3.实施 4.确认 5.维持
五、社会规范理论
1、强制性规范 2、期望规范 3、公开性规范 4、暗示性规范 5、主观规范 6、个人规范
六、人际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社会认 知/学习理论
1. 环境 2. 情境 3. 行为能力 4. 期望 5. 效能预期 6. 自我控制
7. 观察学习 8. 强化 9. 自我效能 10. 情感应对反映 11. 交互决定机制
• 提供信息,提高认识 • 提高认识,激发动机 • 提供方法,鼓励尝试,环境支持 • 支持鼓励,加以强化,环境支持 • 不断支持和强化,预防复发
四、理性与计划行为理论
• 理性行为理论 • 计划行为理论 • 理性与计划行为理论的要素
① 行为 ② 意向 ③ 态度 ④ 行为信念 ⑤ 规范 ⑥ 遵守信念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