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理论
三、人类行为概述
吸烟行为:
(1)多数吸烟者的吸烟行为起始于少年,形成 于青年阶段;
(2)从少年到成年早期阶段岁年龄的增长吸烟 率升高;
(3)1996年与1984年相比,40以下男性的吸烟 率增加,4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下降;女性吸 烟率增加。
三 、人类行为概述
6.行为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学习因素
糖尿病
表现: 空腹血糖>=6.1mmol/L 可疑糖尿病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危险因素: 肥胖、缺乏运动 高脂、高糖饮食
溃疡
表现:有规律上腹痛,和进食有关、 有一定季节性、有返酸等症状。
危险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烫食 吸烟 酗酒 精神紧张、情绪压抑
健康的基石
• 健康的四大基石
三、人类行为概述
3、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 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自我控制:追求奖励性行为后果。 - 调适:与其他个体、群体的相互配合与适应。 - 顺应:改变自己以适应客观环境。 - 应对:决定是否做、如何做以实现自身需要。 - 应激:肌体非特异性反应,激发潜能。
三、人类行为概述
行为
健康行为必须满足: 五条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第一条是必备的
①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 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②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如定期定量运动,即行为必须具 有规律性;
③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如 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环境条件选择运动项目,即行为必须具 有与环境的和谐性;
二、健康相关行为
健 康 相 关 行 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 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 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Fishbein
• TPB—1985年由Ajzen提出
– 个体对控制行为实现的能力的信念 是行为实现的重要因素。
Ajzen
理论概念
1.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实施某种行为的有明确指向的打算
2.态度(Attitude):
行为的倾向性。即对行为的总体评价,包括对行为信念和行为结果 的评价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 行为理论(TRA&TPB)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TPB
理论背景
• TRA—1967年由Fishbein提出
–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实在自己的意 志控制之下,而且合乎理性。 – 人们的某一行为意向是某一行为是否 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
健康信念模型的关键结构
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 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自我效能
(对采纳健康行为的能力 和信心的评价)
对行为益处的感知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对行为障碍的感知 行为线索
理论概念
• 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 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 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 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 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KAP/KABP)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KAP)
健康相关行为定义
健康相关行为定义
《健康相关行为定义》
健康相关行为定义指的是一系列能够维护和增强健康的行为。
这些行为通常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以及积极的心理态度等。
这些行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入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并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如过量饮酒和吸烟,可以减少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而积极的心理态度则可以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保持精神健康。
总的来说,健康相关行为定义涵盖了对身体健康的全面关注和照顾。
只有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理态度,才能真正健康地生活。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养成这些健康相关行为,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开心的心情。
健康教育学——健康行为相关理论
02
第二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相关概念及框架
03
第三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
理论实践及应用
※ 重点:掌握合理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 重点:熟悉整合行为模式和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式 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理性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 论的区别和联系。
※ 难点: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
外 部 变 量
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一)基本概念-行为态度
1、行为信念:主观上认为采取某种行为可能造 成的后果(体型胖去跑步会难为情吗?)
2、行为结果判断:主观上的价值判断(跑 步时难为情的情况,你觉得很不好吗?)
3、 行为态度:从自己的观点衡量,给予正、 反的评价。(每天早晚各慢跑1小时,你同意 吗?)
成本(costs)与效益(benefits) 我改变行为后会获得什么? 我改变行为后会有什么结果?
人们更可能选择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
(一)价值期望论与个体认识中“价值期望”观念
案例1:小组讨论 减肥的益处 ? 减肥的成本?
(一)价值期望论与个体认识中“价值期望”观念
9、感知控制:类似于自我效能。对自身能否应对 面临问题或情境的能力的判断和评价。
(一)基本概念
10、行为意向:行为主体执行某项行为的可能性。
11、行为:指个体在特定时间与环境内对特定目 标作出的外显的可观测的反应。
包括:对象(target) 、行动(action) 情境(context) 、 时间(time)
(二)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前提:人的行为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发生的, 一系列理由决定了人们实施行为的动机,“合理 性”是行为发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故: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 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 但是,要使人们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其中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知、信、行三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必须有必然性;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招致失败;所以,在实践中要使40%的人发生行为转变,就要有60%的人持积极的态度参与改变行为实践,这样就要有80%的人相信这种实践对其健康是有益的,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使90%以上的人具有改变这种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是一种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旨在解释个体如何通过改变他们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来实现健康行为的转变。
TPB由社会心理学家Martin Fishbein和Icek Ajzen于1975年提出,并在之后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健康行为改变。
TPB以个体的意图来预测其行为。
意图是个体有意愿采取的其中一种行动,可以被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具体来说,态度是对于行为的评价,主观规范是对于他人对于行为的期望,知觉行为控制是对于个体能够控制行为的觉察。
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意图,从而影响其行为。
首先,态度是个体对于行为的评价和态度。
个体对于行为的积极评价和态度越强,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个人对于运动的态度是否认为运动有益健康、有趣而且有价值等,都会影响他们意图进行运动的可能性。
其次,主观规范是来自他人对个体行为的期望。
个体感知到他人对于他们采取其中一种行为的期望越高,他们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家人、朋友和医生都支持他进行锻炼,那么他采取锻炼行为的意图可能会更强。
最后,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对于行为控制的信念和能力。
个体认为他们能够轻松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资源和知识来进行健康饮食,那么他采取健康饮食行为的意图可能会增加。
在TPB模型中,意图是最直接的预测行为的因素。
它在意图和行为之间有一个中介因素,行为的主观能力(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简称PBC)。
个体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越大,他们实际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然而,TPB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假设个体是理性的,并且可以准确地评估他们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一,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 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知觉到严重性: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 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 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知觉到易感性: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 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 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同的干干预预帮帮助助,,促促使使对对象象由由此此阶阶段段向向趋趋向向戒戒烟烟成成功功的的下下一一
阶段转转变变。。
25
SCM模式的1个决策过程(10个心理活动)
① 认知层面 (6个)
提高认识:发现和学习新事实、新思想,向行为健康方 向努力;
情感唤起:知觉到如果采取适当的行动,可减少不良行 为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
10
第二,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估 计,相信这种行为与上述疾病或危险因素有密切 联系,包括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 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
知觉到益处:人们对于采取某种行为以后,能否有效地 降低患病的危险性和减轻后果的判断。
知觉到障碍:指人们意识到假若他们采取某种行为时, 可能客观存在的或自己心理上的障碍。
14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鉴于目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作用时间长且多能 给行为者带来某种“收益” ,因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保护动机理论 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增加了2个抵御健康相关行为改善的因 素,以便更好地解释健康相行为: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受,
自我再评价: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险行为进 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行为改变的重要性;
26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
定义
是指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 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
特点
危害性 稳定性 习得性
分类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 C型行为
A型行为,又叫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其核心 行为表现有两种:不耐烦和敌意。由此常因 别人的微小失误或无心得罪而大发雷霆。产 生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过强的自尊和严重的 不安全感。有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 复发率和致死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
C型行为,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核心行为表 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控制,表面上 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内心却是强压怒火, 爱生闷气。
分类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
•瞒病行为 •恐惧行为 •不遵从医嘱 •自暴自弃行为 •……
C型行为
不良疾病行为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犹豫不决
行为反复
行
不坚持行动
局限性
知信行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要使知识转 化为行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 素可能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 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或行为改变的失败。知 识、信念与态度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有了 前者并不一定导致后者。
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当吸烟者感到吸烟是愉快的事情, 而不认为有害健康,这时如果给他过多 的干预,预期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甚 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这些人,仅 仅给予最简单的信息,并告诉他们,有 需要的时候再给予帮助。
第四节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
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的步骤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有明确的认 识
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
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
在健康教育中,有几个相关的理论被广泛应用。
这些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健康信念模型、自我效能理论和行为变化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相提并论的,该
理论强调了知觉、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据此理论,一个人的健康行为是基于其对自身健康的知觉以及个人的动机和信念。
健康信念模型则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伦斯特罗姆和贝肯德尔于1974年提出的。
该模型认为,个体的健康行为主要受个体对
健康问题的认知、对其影响因素的评估和对采取行动的自我效能的评估所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建立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由阿尔伯特·班
德拉相于1977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
会影响其采取行动的意愿和坚持程度。
因此,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可以增加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
行为变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普罗钦斯基于1977年
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来改变的。
这些阶段包括无意识中的不关心、考虑中的思考、决定中的准备、行动和维持。
通过了解个体的行为改变阶段,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健康教育活动。
总结来说,以上的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和框架。
通过了解个体对健康问题的认知、个体的信念和动机以及行为改变的
阶段,教育者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帮助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第五讲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改变阶段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行为改变阶段
就部分而言,阶段结构举足轻重,因为 它代表了一个时间尺度。过去行为的改变 通常被理解为是彼此不相关联的事情,例 如戒烟、戒酒和放弃暴饮暴食。行为转变 理论模型(TTM)假定行为转变是随着时 间展开的一个过程,尽管通常不是以线性 方式展开,但这个过程在六个阶段的系列 中进行。
变行为。他们比转变前阶段的人们更清楚 改变行为的好处,同时也更敏锐地意识到 改变行为的弊端。改变行为的代价和利益 之间的平衡可能使人产生极度矛盾犹豫的 心理,导致人长期处在转变阶段。这种现 象的特征往往是长期的冥想和行动上的拖 延。
在准备行动阶段
在准备行动阶段,人们倾向于尽快采取行
动,时间通常是以未来一个月内来计算。 一般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已经为改变行为 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行动。他们有行动的计 划,例如加入健康教育课程,向顾问咨询 ,和他们的医生商谈,购买自助书籍或依 赖自我改变方法。
社会解放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自我的重新评估
结合了一个人与不健康行为相关或不相
健康教育学课件-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認為人們要接受建議而採取某種有益健康的 行為或放棄某種危害健康的行為,需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 認知:
知覺到危害性 perceived severity 知覺到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知覺到益處 perceived benefits 知覺到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打算改變階段
該階段的人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採取行動,改變疾病危險 行為。 該階段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問題,也已經意識到行為改 變後的好處,但同時也意識到一些困難與阻礙。
改變準備階段
進入“準備”階段的人,會在30天內改變行為。 這種人在過去一年已有所行動,例如參加一些有關課程或 購買需要的資料等。
改變行為階段
4)對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則可依法採取強制手段促其態度的轉化。
(二)知信行模式的局限性
假定:
傳播健康資訊給對象,可以改變其信念和態度,從而 改變其行為
局限性:
缺少對對象需要、行為條件和行為場景的考慮 實際工作中難以指導對對象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
入分析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此階段,在過去六個月中目標行為已經有所改變,行動 往往會被視作行為改變,但在行為階段變化模式中,不是 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看成行為改變(必須符合科學家或專家 的判斷,已達到足以降低疾病風險的程度)。
行為維持階段
此階段的人已經維持新行為狀態長達六個月以上, 已達到了預期目的。
健康行为与相关理论辅导
2.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的假设是人们如果知道某种特定习惯会伤害个人健康,就会感到害怕进而改变习惯。 驱力理论指出恐惧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倒U字形,也就是说中等程度的恐惧诉求,通常会产生最多
的态度改变,低恐惧诉求无法激发足够的驱力使民众接受讯息建议,过高的恐惧诉求则会使得民众
伴随的“结果”会强化或减弱行为的产生,如果结果是好的,重复这些行为的倾向会增加或强化, 而强化的过程可能是在行为后提供令人喜欢的奖赏(正向强化),或是移除令人不悦的情况(负向
强化),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令人愉悦的状态,反之行为则会减少。相较于古典制约的生物性,操作制 约多了个体的主动性,不只限于生理上的反射。
A幽默诉求E恐惧诉求C经济诉求D以上皆非
2.理性行动理论的行为意图不包括:
A.客观环境B.行为态度C.主观规范
3.下列何理论特别强调影响个人意志的控制因素?
A.计划行为B.行为改变C.理性行动
4.个人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到的行为,称为:
A.塑造B.模仿C.增强
5.健康城市计划以何种方式,完成小区健康促进的行动?
A.学校重组B.小区发展C.家庭维持
(二)判断题
1、社经水平是健康信念模式的修正因素之一。
A正确B错误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
第三章健康行为与相关理论辅导
同学们:
在第一章里我们了解到,健康心理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强调除生物 因素外,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的生活型态、生活方式和性格、 情绪等心理因素会对自身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疾病并非完全是人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造 成的,自身的行为和心理也是健康和疾病的原因,这样人就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个人有责任和义 务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型态来促进自身的健康。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分。
模型(model):一般建立在多种理论的基础上,用以帮
助理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学说。
一.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主要针对对象个体在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 来解释、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干 预活动。
(一) 知信行模式 (二)健康信念模式 (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四)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力等; 结构性因素: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的
经验等; 行为提示因素: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亲
友的疾病经验等。
16
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 循以下步骤
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 (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
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 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 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
强化管理:增加对健康行为的奖赏,反之实施处 罚,使改变后的健康行为不断出现;
控制刺激:消除诱发不健康行为的因素,增加有 利行为向健康方向改变的提示;
求助关系:在健康行为形成过程中,向社会支持 网络寻求支持
27
各行为转变阶段中的心理活动
变化阶段
无打算期
打算期
准备期 行动期
维持期
提高认识 情感唤起 自我再评价
35
形成一定行为后,主要由三个方面调节和维持:
刺激:特定的刺激可以决定某些特定行为在适宜的时间 出现;
强化:在对象以特定方式活动时予以奖励; 认知:把行为同内在标准比较,提供自我强化或惩罚,
从而指引行为。
36
③ ★自我效能: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恰当有效地
实施行为。不同于自信,它是对能力的自我认识。自我效 能能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知觉、动机、行动及其效果, 也影响环境。
健康教育学——健康行为相关理论
社会环境 人际
个体自身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模式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模式 应用于群体和社区水平的理论模式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 & TPB)
01
第一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发展的背景
02
9、感知控制:类似于自我效能。对自身能否应对 面临问题或情境的能力的判断和评价。
(一)基本概念
10、行为意向:行为主体执行某项行为的可能性。
11、行为:指个体在特定时间与环境内对特定目 标作出的外显的可观测的反应。
包括:对象(target) 、行动(action) 情境(context) 、 时间(time)
日常健康行为
合理利用 卫生服务行为
预警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
避免环境 危害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不良生活方式违规行为Fra bibliotek(吸毒、 性乱)
危害健康的行为
致病性 行为模式
不良疾病行为
吸烟 静坐少动 生病喝“符水”
不吸烟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积极就医
2、从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来看,影响人类行为与发 展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成本(costs)与效益(benefits) 我改变行为后会获得什么? 我改变行为后会有什么结果?
人们更可能选择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
(一)价值期望论与个体认识中“价值期望”观念
案例1:小组讨论 减肥的益处 ? 减肥的成本?
(一)价值期望论与个体认识中“价值期望”观念
(二)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基本概念-主观规范
4、规范信念:对行为主体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的行为期待。 5、遵从动机:个体是否愿意遵从规范信念的意愿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一、“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例如,吸烟——危害健康的行为定式。
戒烟——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的知识但,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影响其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改变的失败。
“知而不信”:所传播信息的可信性、权威性受到质疑、感染力不强,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信而不行”: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或者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障碍和代价抵消了行为的益处,故不产生行动。
二、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
图6-2 健康信念模式影响因素:1.感知疾病的威胁(疾病易感性、疾病严重性)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
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造成疼痛、伤残和死亡等。
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影响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指人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
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
预防医学课件-健康行为干预
7
促进健康行为的分类
(1)基本健康行为 合理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
(2)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戒烟、戒毒、限酒、 不滥用药物
8
(3)预警行为 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正确
处理的行为,如系安全带、消防自救等。 (4)避免环境危害行为
避免不利于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社 会环境。
9
(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行为
预防保健行为:定期体检、免疫接种 求医行为(health-seeking behavior):人们感到不适,或
觉察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 医疗帮助的行为。 遵医行为(compliance behavior):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 后,积极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
(2)感知到障碍(Perceived Barriers)
个体对采纳行为可能面临的困难的主观判断, 包括身体、心理、经济、时间花费上的各种障碍。
24
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 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 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
25
自我效能理论
14
(3)不良疾病行为
隐瞒行为、恐惧行为、自暴自弃行为,不适应 病人角色,不依从行为,疑病行为等等。
(4)违反法律、道德的行为
吸毒贩毒行为、卖淫嫖娼行为、投毒行为等等。
15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潜伏期长 特异性差: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协同作用强:1+1+1>>3 变异性大:个体差异 广泛性
特点: (1)危害性 (2)稳定性 (3)习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估 计,相信这种行为与上述疾病或危险因素有密切 联系,包括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 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
知觉到益处:人们对于采取某种行为以后,能否有效地 降低患病的危险性和减轻后果的判断。
知觉到障碍:指人们意识到假若他们采取某种行为时, 可能客观存在的或自己心理上的障碍。
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 良行为(自我效能)。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鉴于目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作用时间长 且多能给行为者带来某种“收益” ,因而近年发展起来 的保护动机理论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增加了2个抵御健 康相关行为改善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解释健康相行为:
③ 改变准备阶段(preparation)在未来一个
月内改变自己的行为 ✓ 确定和解决行为改变的障碍 ✓ 获取社会支持 ✓ 激发潜能 ✓ 将行为分解为容易实现的 “小步骤”
实用文档
④ 改变行为阶段(action)在过去六个月中行
为已经有所改变 ✓ 注重行为重建暗示和社会支持 ✓ 提高自我效能 ✓ 强调长期坚持的益处
力等 结构性因素: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的
经验等 行为提示因素: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亲
友的疾病经验等
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 中遵循以下步骤
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 (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
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 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 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
它通过确定变量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事物或情形的系统见解, 用于解释和预测事物或情形。
概念(concept):指构成理论的要素,是理论的组成部
分。
模型/模式(model):一般建立在多种理论的基础上,用
以帮助理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学说。
实用文档
内容提要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 应用于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 操作性移植理论:社会营销
行动的引发物未能被现有研究整合到模型
实用文档
课堂目标
重点: 掌握阶段变化理论的核心构成,包括变化
阶段及变化过程。 熟悉阶段变化理论中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
之间的关系及提出的假设前提。 难点: 如何在实践中综合应用阶段变化理论;该
理论的局限性及展望。
实用文档
(二)阶段变化理论(stages of change model, SCM)
实用文档
(一)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HBM模式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 的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 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需满足以下3 个条件 。
要
第一,知觉到危害和严重性。
满
足
以
第二,知觉到收益和代价。
下
条
件
第三,效能期待(自我效能)。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 受,如吸烟所致快感;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观“好 处”,如吸烟所致社交便利。
的发展形式。
保护动机理论是健康信念模式HBM
运作框架
自觉疾病易感性 内部回+报
打算行动
自觉实问施题有的害严健重康性行 为所带来的主观
行动的引发物 教育、出现疾
第二篇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
实用文档
上一堂课要点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其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健康相关行为的类型
实用文档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 包括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实践有
利健康的行为以及强化已有的健康 行为等
实用文档
理论、概念和模型/模式
理论(theory):指一系列概念、定义和命题的有机结合,
实用文档
第一,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 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知觉到严重性: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 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 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知觉到易感性: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 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 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SCM模式将行为变化解释为一个连续的、动态 的、有5个阶段逐渐推进的过程。该模式注重个体 的内在因素,认为人们修正负向行为或采取正向 行为实质上是1个决策过程(10个心理活动)。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SCM的5个阶段
① 无改变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1. 没有在未来六个月内改变自己行为的打算,或
意欲坚持不改。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 以前曾尝试过改变,但以失败告终 ✓ 提高知识 ✓ 解释行为的危险性 ✓ 自我评价
② 打算改变阶段(contemplation) 该阶段的人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采取行动改
变疾病危险行为。 意识到自己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行为改变的好处 同时意识到会有一些困难和障碍 ✓ 提高知识 ✓ 衡量行为改变的得失 ✓ 促进行为改变的正性期望
第三,效能期待,也称“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人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地采取行为,并获 得 期 望 结 果 的 信 心 , 也 称 为 效 能 期 望 (efficacy expectation ) 。
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等 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压
愉快感受
病的一些症状
自觉行动的好处
、媒介效应
- 自实觉施外行有部动害回的健报困康难
行为所带来的
行动的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行为改变
自我效能 有信心进 行该行为
某种客观益处 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个人
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等因素
实用文档
HBM的缺点
各理论概念的测量尚不完善,及其关系尚 不明了
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未考个人虑情感 对行为的影响
实用文档
一.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主要针对对象个体在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 来解释、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干 预活动。
(一)健康信念模式 (二)阶段变化理论 (三)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课堂目标
第四章 健康信念模式 重点: 掌握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及基本框架。 难点: 健康信念模式的框架发展及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