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行为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Fishbein
• TPB—1985年由Ajzen提出
– 个体对控制行为实现的能力的信念 是行为实现的重要因素。
Ajzen
理论概念
1.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实施某种行为的有明确指向的打算
2.态度(Attitude):
行为的倾向性。即对行为的总体评价,包括对行为信念和行为结果 的评价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 行为理论(TRA&TPB)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TPB
理论背景
• TRA—1967年由Fishbein提出
–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实在自己的意 志控制之下,而且合乎理性。 – 人们的某一行为意向是某一行为是否 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
健康信念模型的关键结构
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 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自我效能
(对采纳健康行为的能力 和信心的评价)
对行为益处的感知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对行为障碍的感知 行为线索
理论概念
• 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 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 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 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 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KAP/KABP)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KAP)
《行为与健康》课件

康。
05
个人卫生与健康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身体舒适
良好的个人卫生有助于减少身体上的 不适感,如瘙痒、异味等。
提高自信心
预防疾病
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 洗手可以减少细菌传播,刷牙可以预 防口腔疾病等。
清洁、卫生的形象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让人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 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饮食前后。
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口 腔疾病。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适当使用护肤品,避 免皮肤感染和炎症。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 的食物和饮用生水,预防消化道疾病 。
06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行为与健康》ppt 课件
目录
• 行为与健康概述 • 健康饮食行为 • 运动与健康 • 心理健康与行为 • 个人卫生与健康 •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01
行为与健康概述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行为与健康相互影响
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导致 疾病的发生。
健康行为对预防疾病的作用
健康的行为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从小培养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教育,通过 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 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 践。
社会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个人卫生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卫生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
手卫生
01
05
个人卫生与健康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身体舒适
良好的个人卫生有助于减少身体上的 不适感,如瘙痒、异味等。
提高自信心
预防疾病
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 洗手可以减少细菌传播,刷牙可以预 防口腔疾病等。
清洁、卫生的形象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让人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 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饮食前后。
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口 腔疾病。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适当使用护肤品,避 免皮肤感染和炎症。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 的食物和饮用生水,预防消化道疾病 。
06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行为与健康》ppt 课件
目录
• 行为与健康概述 • 健康饮食行为 • 运动与健康 • 心理健康与行为 • 个人卫生与健康 •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01
行为与健康概述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行为与健康相互影响
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导致 疾病的发生。
健康行为对预防疾病的作用
健康的行为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从小培养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教育,通过 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 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 践。
社会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个人卫生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卫生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
手卫生
01
健康教育学课件: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法規對行為的影響
法規的作用: 教育 威懾 懲罰
衛生法規對於促進健康行為、維護和提高健康水 準起著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法規來保障
社會制度對行為的影響
社會制度“三個層次”: 整個社會形態、某一社會活動領域、某一特定的社會活動
醫療保健制度與健康相關行為: 自費醫療:求醫率受抑制、遵醫率較高,提供不必要服務、
內化階段: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觀點、知識、
信念,徹底地轉變態度,成為內在的行為傾向行為。
情感
情緒(emotion)是指較短暫而強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 應,如憤怒、恐懼等。
情感(feeling)多指穩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體驗的感情反 應,如自尊心、責任感等。
在情感和情緒——認知——行為的相互作用中,情感和情 緒可以是認知發展的契機,它激發人去認識、去行動;也可 以強烈影響認知過程發展和行為表現,例如痛苦,憤怒或緊 張情緒使認知活動變得刻板和狹窄,限制知覺和思維,干擾 資訊解釋利用和作出反應。
教育對行為的影響
通過傳授知識,增進科學知識和技能,提供健康資訊 通過傳播社會行為規範,規範行為
風俗對行為的影響
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第三節 健康相關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
促進健康的行為 危害健康的行為 與疾病相關聯的健康相關行為 團體健康相關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的生態學特點
促進健康的行為
第二節
行為的影響因素
自身因素 行為的影響因素
環境因素
遺傳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幾種重要的心理因素:
需要、動機和動機衝突 認知 態度 情感 意志
需要、動機和動機衝突
需求----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 包括生理需求,也包括社會需求。
健康教育学——健康行为相关理论

02
第二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相关概念及框架
03
第三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
理论实践及应用
※ 重点:掌握合理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 重点:熟悉整合行为模式和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式 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理性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 论的区别和联系。
※ 难点: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
外 部 变 量
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一)基本概念-行为态度
1、行为信念:主观上认为采取某种行为可能造 成的后果(体型胖去跑步会难为情吗?)
2、行为结果判断:主观上的价值判断(跑 步时难为情的情况,你觉得很不好吗?)
3、 行为态度:从自己的观点衡量,给予正、 反的评价。(每天早晚各慢跑1小时,你同意 吗?)
成本(costs)与效益(benefits) 我改变行为后会获得什么? 我改变行为后会有什么结果?
人们更可能选择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
(一)价值期望论与个体认识中“价值期望”观念
案例1:小组讨论 减肥的益处 ? 减肥的成本?
(一)价值期望论与个体认识中“价值期望”观念
9、感知控制:类似于自我效能。对自身能否应对 面临问题或情境的能力的判断和评价。
(一)基本概念
10、行为意向:行为主体执行某项行为的可能性。
11、行为:指个体在特定时间与环境内对特定目 标作出的外显的可观测的反应。
包括:对象(target) 、行动(action) 情境(context) 、 时间(time)
(二)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前提:人的行为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发生的, 一系列理由决定了人们实施行为的动机,“合理 性”是行为发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健康行为干预》课件

05
健康行为干预的挑战与展望
健康行为干预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
个体差异大: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 有所不同,这使得健康行为干预需要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 性化定制,增加了实施的难度。
挑战三
长期坚持难:健康行为的改变往往需要长期坚持,而人们 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和毅力,导致健康行为干预的效 果难以持久。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记录与反馈
对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向参 与者反馈进展情况,增强他们的参与 感和积极性。
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估
制定评估标准
收集数据
根据干预目标和计划,制定明确的评估标 准,以便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量表等方式收集相 关数据,了解干预前后目标人群的行为变 化情况。
分析数据
总结与改进
《健康行为干预》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健康行为干预概述 • 健康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 • 健康行为干预的实施 • 健康行为干预的案例分析 • 健康行为干预的挑战与展望
01
健康行为干预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健康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个体的 行为来预防或控制疾病、促进健 康的一种手段。
重要性
明确目标人群
确定干预的目标人群,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特点,以便制定有
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和特点, 制定详细的健康行为干预计划 ,包括干预内容、方式、时间 安排等。
资源整合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如人力、 物力、财力等,确保计划的顺 利实施。
可行性评估
对计划进行可行性评估,确保 计划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变理论模型(TTM)起源于精神病例学和 行为改变的领先理论的比较分析,这些精 神病理学和行为改变的目的在于整合已经 分散进300个以上的精神病理学理论的领域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 当Prochaska及其同事实施一项烟民中的 自我改变者和接受专家治疗的吸烟者之间 的对比分析时,这一模型的动力产生了。 在这些研究人群中,我们确认出10个预示 着成功地戒烟的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产生 于弗洛伊德传的意识,来自斯金纳传统的 偶发事件处理及来自荣格传统的帮助关系 。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 自我解放
▪ 既指对于一个人能够改变和做出努力的 信念,又指针对这一信念的再努力。新年 规划、公共证明及多项而非单一选择能够 强化为公众所说的意志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 社会解放
▪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提问
▪ 三位心理学家关于意识、行为的观点 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 改变阶段 ▪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 巩固阶段指是指人们已经在生活方式上有显著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频繁地应用变化的程序。他 们很少有故态复萌的趋势,并且认为自己能够继 续改变的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 当Prochaska及其同事实施一项烟民中的 自我改变者和接受专家治疗的吸烟者之间 的对比分析时,这一模型的动力产生了。 在这些研究人群中,我们确认出10个预示 着成功地戒烟的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产生 于弗洛伊德传的意识,来自斯金纳传统的 偶发事件处理及来自荣格传统的帮助关系 。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 自我解放
▪ 既指对于一个人能够改变和做出努力的 信念,又指针对这一信念的再努力。新年 规划、公共证明及多项而非单一选择能够 强化为公众所说的意志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 社会解放
▪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提问
▪ 三位心理学家关于意识、行为的观点 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 改变阶段 ▪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 巩固阶段指是指人们已经在生活方式上有显著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频繁地应用变化的程序。他 们很少有故态复萌的趋势,并且认为自己能够继 续改变的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第五讲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改变阶段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行为改变阶段
就部分而言,阶段结构举足轻重,因为 它代表了一个时间尺度。过去行为的改变 通常被理解为是彼此不相关联的事情,例 如戒烟、戒酒和放弃暴饮暴食。行为转变 理论模型(TTM)假定行为转变是随着时 间展开的一个过程,尽管通常不是以线性 方式展开,但这个过程在六个阶段的系列 中进行。
变行为。他们比转变前阶段的人们更清楚 改变行为的好处,同时也更敏锐地意识到 改变行为的弊端。改变行为的代价和利益 之间的平衡可能使人产生极度矛盾犹豫的 心理,导致人长期处在转变阶段。这种现 象的特征往往是长期的冥想和行动上的拖 延。
在准备行动阶段
在准备行动阶段,人们倾向于尽快采取行
动,时间通常是以未来一个月内来计算。 一般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已经为改变行为 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行动。他们有行动的计 划,例如加入健康教育课程,向顾问咨询 ,和他们的医生商谈,购买自助书籍或依 赖自我改变方法。
社会解放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自我的重新评估
结合了一个人与不健康行为相关或不相
健康教育学课件-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 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 成,在1950年美國公共衛生部的“公眾肺結核預防計畫” 中最早得到應用和發展。
健康信念模式認為人們要接受建議而採取某種有益健康的 行為或放棄某種危害健康的行為,需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 認知:
知覺到危害性 perceived severity 知覺到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知覺到益處 perceived benefits 知覺到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打算改變階段
該階段的人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採取行動,改變疾病危險 行為。 該階段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問題,也已經意識到行為改 變後的好處,但同時也意識到一些困難與阻礙。
改變準備階段
進入“準備”階段的人,會在30天內改變行為。 這種人在過去一年已有所行動,例如參加一些有關課程或 購買需要的資料等。
改變行為階段
4)對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則可依法採取強制手段促其態度的轉化。
(二)知信行模式的局限性
假定:
傳播健康資訊給對象,可以改變其信念和態度,從而 改變其行為
局限性:
缺少對對象需要、行為條件和行為場景的考慮 實際工作中難以指導對對象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
入分析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此階段,在過去六個月中目標行為已經有所改變,行動 往往會被視作行為改變,但在行為階段變化模式中,不是 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看成行為改變(必須符合科學家或專家 的判斷,已達到足以降低疾病風險的程度)。
行為維持階段
此階段的人已經維持新行為狀態長達六個月以上, 已達到了預期目的。
健康信念模式認為人們要接受建議而採取某種有益健康的 行為或放棄某種危害健康的行為,需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 認知:
知覺到危害性 perceived severity 知覺到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知覺到益處 perceived benefits 知覺到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打算改變階段
該階段的人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採取行動,改變疾病危險 行為。 該階段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問題,也已經意識到行為改 變後的好處,但同時也意識到一些困難與阻礙。
改變準備階段
進入“準備”階段的人,會在30天內改變行為。 這種人在過去一年已有所行動,例如參加一些有關課程或 購買需要的資料等。
改變行為階段
4)對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則可依法採取強制手段促其態度的轉化。
(二)知信行模式的局限性
假定:
傳播健康資訊給對象,可以改變其信念和態度,從而 改變其行為
局限性:
缺少對對象需要、行為條件和行為場景的考慮 實際工作中難以指導對對象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
入分析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此階段,在過去六個月中目標行為已經有所改變,行動 往往會被視作行為改變,但在行為階段變化模式中,不是 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看成行為改變(必須符合科學家或專家 的判斷,已達到足以降低疾病風險的程度)。
行為維持階段
此階段的人已經維持新行為狀態長達六個月以上, 已達到了預期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2
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等
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压 力等
结构性因素: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的 经验等
行为提示因素: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亲
友的疾病经验等
PPT学习交流
13
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 践中遵循以下步骤
② 打算改变阶段(contemplation)
该阶段的人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采取行动改
变疾病危险行为。
意识到自己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行为改变的好处
同时意识到会有一些困难和障碍
✓提高知识
✓衡量行为改变的得失
✓促进行为改变的正性期望
PPT学习交流
21
③ 改变准备阶段(preparation)在未来一个月内改 变自己的行为
情感唤起:知觉到如果采取适当的行动,可减少不良行 为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
自我再评价: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险行为进 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行为改变的重要性;
PPT学习交流
26
环境再评价 ---在认知与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 险行为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自我解放” --- 在建立行动信念的基础上做出要 改变行为的承诺;
对环节的影响作用考虑较少; 对行为变化的描述性解释,而不是原因性的解释; 实践中各阶段的划分和相互关系不易明确。
PPT学习交流
30
思考题
1. 健康信念模式中,与健康行为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2. 保护动机理论对健康信念模式有什么发展? 3.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中,行为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4.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哪些层面的内容?
✓确定和解决行为改变的障碍 ✓获取社会支持 ✓激发潜能 ✓将行为分解为容易实现的 “小步骤”
PPT学习交流
22
④ 改变行为阶段(action)在过去六个月中行为已经 有所改变
✓注重行为重建暗示和社会支持 ✓提高自我效能 ✓强调长期坚持的益处
PPT学习交流
23
⑤ 行为维持阶段(maintenance)新行为维持达六个 月以上 ✓长期支持
鉴于目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作用时间长且 多能给行为者带来某种“收益” ,因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保 护动机理论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增加了2个抵御健康相关 行为改善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解释健康相行为: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受, 如吸烟所致快感;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观“好处 ”,如吸烟所致社交便利。
PPT学习交流
31
式。
保护动机理论是健康信念模式HBM的发展形
PPT学习交流
15
运作框架
自觉疾病易感性 内部回+报
打算行动
自觉实问施题有的害严健重康性行 为所带来的主观
行动的引发物 教育、出现疾
愉快感受
病的一些症状、
自觉行动的好处
媒介效应
- 自实觉外施行部 有动回害的报健困康难 行为所带来的
行动的可能性 行为改变
自我效能 有信心进 行该行为
PPT学习交流
8
要
第一,知觉到危害和严重性。
满
足
以
第二,知觉到收益和代价。
下
条
件
第三,效能期待(自我效能)。
PPT学习交流
9
第一,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 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知觉到严重性: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 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 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第二篇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
PPT学习交流
1
上一堂课要点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其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健康相关行为的类型
PPT学习交流
2
•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 • 包括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实践有 利健康的行为以及强化已有的健康 行为等
PPT学习交流
3
理论、概念和模型/模式
4
内容提要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 应用于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 操作性移植理论:社会营销
PPT学习交流
5
一.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主要针对对象个体在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 来解释、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干 预活动。
(一)健康信念模式 (二)阶段变化理论 (三)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PPT学习交流
19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SCM的5个阶段
① 无改变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1. 没有在未来六个月内改变自己行为的打算,或
意欲坚持不改。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 以前曾尝试过改变,但以失败告终 ✓ 提高知识 ✓ 解释行为的危险性 ✓ 自我评价
PPT学习交流
20
知觉到益处:人们对于采取某种行为以后,能否有效地降 低患病的危险性和减轻后果的判断。
知觉到障碍:指人们意识到假若他们采取某种行为时,可 能客观存在的或自己心理上的障碍。
PPT学习交流
11
第三,效能期待,也称“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人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地采取行为,并获 得 期 望 结 果 的 信 心 , 也 称 为 效 能 期 望 (efficacy expectation ) 。
某种客观益处 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个人
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等因素
PPT学习交流
16
HBM的缺点
• 各理论概念的测量尚不完善,及其关系尚不明了 • 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未考个人虑情感对行为
的影响 • 行动的引发物未能被现有研究整合到模型
PPT学习交流
17
课堂目标
重点: • 掌握阶段变化理论的核心构成,包括变化阶段及
PPT学习交流
6
课堂目标
第四章 健康信念模式 重点: 掌握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及基本框架。 难点: 健康信念模式的框架发展及实践与应用。
PPT学习交流
7
(一)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HBM模式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 的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 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需满足以下3 个条件 。
✓强化内部奖励
✓预防复发
PPT学习交流
24
以“吸烟者戒烟过程”为例
处于不同阶段的对象有不同需要,控烟健康教育应提供不
同的干预帮助,促使对象由此阶段向趋向戒烟成功的下一
阶段转变。 PPT学习交流
25
25
SCM模式的1个决策过程(10个心理活动)
① 认知层面 (6个)
提高认识:发现和学习新事实、新思想,向行为健康方 向努力;
“社会解放” ---意识到有一个尊重个人及有利于 健康的社会环境在支持健康行为。
PPT学习交流
27
② 行为层面(4个)
反思习惯:认识到不健康行为习惯的危害,学习 一种健康的行为来取代它;
强化管理:增加对健康行为的奖赏,反之实施处 罚,使改变后的健康行为不断出现;
控制刺激:消除诱发不健康行为的因素,增加有 利行为向健康方向改变的提示;
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 (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
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 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 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
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 良行为(自我效能)。
PPT学习交流
14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知觉到易感性: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 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 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PPT学习交流
10
第二,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估 计,相信这种行为与上述疾病或危险因素有密切 联系,包括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 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
理论(theory):指一系列概念、定义和命题的有机结合,
它通过确定变量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事物或情形的系统见解, 用于解释和预测事物或情形。
概念(concept):指构成理论的要素,是理论的组成部分。
模型/模式(model):一般建立在多种理论的基础上,用
以帮助理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学说。
PPT学习交流
变化过程。 • 熟悉阶段变化理论中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之间的
关系及提出的假设前提。 难点: • 如何在实践中综合应用阶段变化理论;该理论的
局限性及展望。
PPT学习交流
18
(二)阶段变化理论(stages of change model, SCM)
SCM模式将行为变化解释为一个连续的、动态 的、有5个阶段逐渐推进的过程。该模式注重个体 的内在因素,认为人们修正负向行为或采取正向 行为实质上是1个决策过程(10个心理活动)。
求助关系:在健康行为形成过程中,向社会支持 网络寻求支持
PPT学习交流
28
各行为转变阶段中的心理活动
变化阶段
无打算期
打算期
准备期 行动期
维持期
提高认识 情感唤起 自我再评价
变
环境再评价
化
过
“自我解放” / “社会解放”
程 反思习惯
强化管理
控制刺激
求助关系
PPT学习交流
29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SCM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