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捏泥巴
人美版全国小学美术优质课一等奖《捏泥巴》精品课件

看!小杯子做好了
基本技法
>>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基本技法
制作顺序
>> 从主体到局部
还有许多工具可板法
盘条法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打 开课本探寻陶器起源。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
这件白陶鬶造型 优美,非常富有创 意。你看它多像一 只伸着长喙、正在 引吭高歌的鸟啊! 它充分地显示了中 国古代工匠的精湛 手工技艺和丰富的 想象力。
学生作品赏析
评一评:这些陶艺作品哪些 地方设计得最别致?
猜一猜,这两样东西有什么联系?
全国美术 二年级上册
泥巴是怎样变 成漂亮的陶罐
的呢?
陶器烧造流程
选土 练泥
揉泥
烧窑
干燥
拉坯
泥的特性
>> 泥有哪些特征呢?
>> 我们如何运用泥来造型呢?
可塑性
泥的特性
耐高温性
结合性
捏塑成型的方法
揉 揉个泥球
捏 从中心向外捏成碗状
搓 搓泥条做杯子把
粘 抹点泥浆粘好杯子把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 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 活用品。泥土,这最平凡的东西, 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构思添奇巧
这两个陶罐模仿了 哪种动物?
造型巧变化
这两个陶罐的口有什么不同?
装饰有创意
这两个陶罐的装饰有什 么不一样?
艺术 请小组合作创作一套 实践 造型新颖的泥塑器皿。
《捏泥巴》教案教学

《捏泥巴》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捏泥巴的过程,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擀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捏制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的泥巴材料,以及捏泥巴的工具,如刮刀、剪刀、铅笔等。
2. 准备一些泥巴作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3. 准备一个干净的工作台,以及清水供学生洗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教师示范捏泥巴的过程,展示如何揉、搓、压、擀等技巧。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捏制泥巴,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捏制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是否能够创造性地捏制出各种形状和图案?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捏泥巴过程中的技巧掌握情况,以及创作成果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所在。
3. 搜集学生对捏泥巴活动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七、安全与卫生:1. 确保学生在捏泥巴过程中不会误食泥巴或接触到有害物质。
2. 指导学生在工作台上保持整洁,避免泥土飞扬和交叉污染。
3. 课前后做好工作台和学生的手部清洁工作。
八、拓展活动:1. 邀请陶艺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陶艺的历史和制作流程。
2. 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展览或工作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开展泥巴雕塑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
九、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泥巴或相近材料捏制作品,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捏泥巴》课件

猜一猜,这两样东西有什么联系?
陶器烧造流程
选土
练泥
揉泥
烧窑
干燥
拉坯
捏塑成型的方法
揉 揉个泥球
捏 从中心向外捏成碗状
看!小杯子做好了
搓 搓泥条做杯子把
粘 抹点泥浆粘好杯子把
还有许多工具可以使用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打 开课本探寻陶器起源。
这两个陶罐模仿了哪种 动物?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
这件白陶鬶造型 优美,非常富有创 意。你看它多像一 只伸着长喙、正在 引吭高歌的鸟啊! 它充分地显示了中 国古代工匠的精湛 手工技艺和丰富的 想象力。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 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 活用品。泥土,这最平凡的东西, 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请你试着用橡皮泥或超轻粘 土捏一件可以装东西的容器,体 验一下捏泥巴的乐趣吧!
造型巧变化
评一评:这些陶艺作品哪些 地方设计得最别致?
学生作品赏析
装饰要有创意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捏泥巴(课件)

•想一想:
你最想捏什么?先自己 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捏一捏:
请按照自己的想法,捏 一件你喜欢的小器物。
•说一说:
把你的作品向同学介绍介绍。 (你捏的是什么?这个小器物 可以用来做什么?哪些地方你最满 意?哪不满意?……)
评一评:
在小组内评一评谁设计 的更好,评出你们组的捏泥 大师。
China
捏泥巴课件课件课捏泥巴捏泥巴课件泥巴捏母亲节课件课件背景好课件吧家长会课件课件下载
彭州市隆丰镇小学
朱绘兽耳陶壶
浮雕彩陶壶
红陶兽型壶 彩陶瓮 鹰形鼎
基本变形方法:
揉 搓 压 捏
我是“捏泥大师”活动
活动内容:捏一件小器物。 活动步骤: • 想一想:你最想捏什么? • 捏一捏:请按照自己的想法,捏一件你喜欢 的小器物。 • 说一说:把你的作品向同学介绍介绍。 • 评一评:谁设计的更好。
《捏泥巴》教案

《捏泥巴》教案《捏泥巴》教案课程名称:儿童文学课程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程时长:1小时教学目的: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体裁和文学风格。
3.启发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程内容:1.介绍作家和作品,分析故事背景和情节。
2.朗读故事,让学生听懂并体会故事内涵。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意义。
4.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创作,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体验文学的魅力。
授课方法:1.小组研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朗读讲解:老师可以朗读故事,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情节分析。
3.小组创作: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介绍一下《捏泥巴》的作者和作品,简要说明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故事情节的讲解。
步骤二:阅读理解(10分钟)老师可以朗读故事,让学生听懂并理解故事情节。
然后让学生简要回答几个问题,如: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
步骤三:分析故事(15分钟)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这里老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故事中讲述的是什么主题?故事中的小女孩在得到玩具后有哪些感受?等等。
步骤四:小组研讨(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故事情节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等等。
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步骤五:小组创作(15分钟)老师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六:总结反思(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总结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课程做好准备。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捏泥巴》课件

开课本探寻 陶器起源。
白陶鬶 (新石器 时代)
这件白陶鬶造型优 美,非常富有创意。 你看它多像一只伸 着长喙、正在引吭 高歌的鸟啊!它充 分地显示了中国古 代工匠的精湛手工 技艺和丰富的想象 力。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 晶。远古时代,我们的 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 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 活用品。泥土,这最平 凡的东西,在他们手中 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请你试着用橡皮泥或 超轻粘
土捏一件可以装东西 的容器,体
验一下捏泥巴的乐趣 吧!
造型巧变化
评一评:这些陶艺作品哪些 地方设计得最别致?
学生作品赏析
装饰要有创意
202X
谢谢!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捏泥巴
二年级上册 第三课
猜一猜,这两样东西有什么联系?
泥巴是怎样变成漂亮的陶罐的呢?
陶器烧造流程
拉坯 干燥 烧窑 揉泥 练泥 选土
捏塑成型的方法
揉 揉个泥球 捏 从中心向外捏成碗状
看!小杯子做好了
粘 抹点泥浆粘 好杯子把 搓 搓泥条做杯 子把
还有许多工具可以使用
这两个陶罐 模仿了哪种 动物?
美术教案-9.捏泥巴

美术教案-9.捏泥巴
教学目标:
1.了解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2.学习基本的捏泥巴技巧。
3.通过捏泥巴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
1.泥巴(可以是玩具店购买的彩色泥巴)。
2.模具、雕刻工具等。
教学过程:
引入:
1.介绍泥巴的特性和用途。
泥巴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材料,可以通过捏、塑、雕刻等方式进行创作,常用于制作陶艺、雕塑等艺术作品。
示范:
1.向学生展示捏泥巴的基本技巧。
可以先捏一些基本形状,如圆球、长条等,然后将基本形状组合成新的形状,如动物、植物等。
实践:
1.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自由地捏泥巴创作。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如动物、人物、建筑等。
分享与展示:
1.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可以在教室或学校的展览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更多人欣赏和赞赏。
课堂总结:
1.复习学生学到的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回顾学生完成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创作并不断提高。
拓展活动:
1.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陶艺师来给学生讲解一些泥巴创作的技巧和经验。
2.可以组织学生到艺术馆或陶艺工作室参观,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艺术创作和实践的机会。
捏泥巴

第九课捏泥巴教材分析:陶艺是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的物品。
我们小朋友笔下的陶艺设计,自然有与成年人截然不同的一份天真和童趣。
有句话说得好:“教师在新教材实验中,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个教学话题而已,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教师们可以根据话题来创造性地展开教学。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的《捏泥巴》,是一堂手工制作课,但目的不是简单的进行某种手工制作,而是能通过对自己名片的设计制作过程,更深入的了解名片,并能够借鉴其他艺术设计元素,为自己设计出新颖美观的个性化名片,更多的重视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
它对美术教学各学习领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涵盖。
因此,本课在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改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一开始老师就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以提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引导对美的感受创造欲望。
重点部分从名片的设计到制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表达中进行,老师只在其中穿针引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现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捏泥巴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感:提高形象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
2.认知:用泥可制作浮雕图案。
3.能力:团团、搓搓、压压、用泥制作名片。
4.创作:设计形状花纹新颖的陶艺。
教学重点用团、搓、压、捏等方法做泥名片。
学习难点借助各种工具装饰泥陶艺。
教学准备泥、课件、垫板、现有的压印工具。
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体会泥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1.教师出示及发给学生泥,学生拿出垫板熟悉泥的性能练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
2.做一做、比一比游戏。
团个汤圆、搓根面条、捏个方块、压个大饼,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二、观看录像、揭示课题。
1.看录像,观察录像中的物品,说说物品的形状和花纹、内容,选出造型及设计最美的。
2.观看录像,欣赏做泥名片的工艺过程。
第3课《捏泥巴》说课稿[范文]
![第3课《捏泥巴》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09be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2.png)
第3课《捏泥巴》说课稿[范文]第一篇:第3课《捏泥巴》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捏泥巴》.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捏泥巴》是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的内容。
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捏泥巴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
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
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作为第九小学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多留意这节课想捏出什么样子的作品。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游戏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二、说教学理念《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3-4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捏泥巴人美版

2.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捏泥巴的技巧。但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标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让学生了解捏泥巴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捏泥巴人美版
1.教学重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泥巴的基本特性,如柔软度、湿度等,以及捏泥巴的基本技巧。这些技巧是创作泥塑作品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捏泥巴技巧创作出有趣的泥塑作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和围绕主题创作的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捏泥巴人美版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通过触摸、观察泥巴,了解其特性,锻炼学生运用基本捏泥技巧完成作品。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将生活元素融入泥塑创作,表达对家园的情感。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捏泥巴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捏泥巴人美版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捏泥巴”这一章节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捏泥巴的过程,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创作自己的泥巴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巴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泥巴材料和工具。
2. 准备一些泥巴作品的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泥巴作品,引发学生对泥巴捏制的兴趣。
2. 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讲解:讲解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揉、搓、压、切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捏制自己的泥巴作品。
4.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巴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泥巴捏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创作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捏制泥巴过程中的技巧掌握情况,以及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3. 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泥巴雕塑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竞争意识。
2. 邀请专业的泥塑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泥巴艺术。
3. 组织学生参观泥巴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技巧掌握程度、创作能力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泥巴捏制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捏泥巴》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捏泥巴——新颖的小器物》教案及反思何佳上课时间:2012.10.17上午第二节上课地点:泥塑室级别:组内班级:三年级八班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泥巴看似平凡的东西,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
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同的器物来,使学生真切的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从小具有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非常有创作热情,问题主要会出现在一些技术支持上。
对泥性的生疏会令学生感到眼高手低,容易丧失信心。
在制作泥塑作品中,会出现粘接不牢固等问题,粘结部位一定嘱咐学生抹上泥浆。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向同学们展示或引导从生活中寻找不同风格的器物造型,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及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认知目标: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能力目标: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泥器皿。
3.情感目标: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物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陶泥、简单的工具、课件、百宝箱。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激发对器物造型的探索欲望:(1)探索百宝箱的秘密:你知道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吗?(箱中是老师和孩子们课前收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物),请收藏品的小主人介绍物品设计得最巧妙的地方。
(2)百宝箱中的物品都是用来装各种东西的,这些物品都是用泥土做成,经过高温烧制成了现在精美的外形。
让我们在使用它们的同时得到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要用捏泥巴的方式来捏一件小器物。
请大家翻开美术书第9课,观察书上有哪些小器物。
第9课:捏泥巴

第9课:捏泥巴课业类型:手工制作课一、学习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知识点与训练点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教师:陶泥、简单工具、课件学生:水彩笔,油画棒,陶泥。
德育渗透:通过捏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板书课题——第9课捏泥巴(1分钟)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
),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
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三、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1、在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四、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第20-21页的内容思考:欣赏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
1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2你知道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吗?3哪个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有趣?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4古代的先人们用什么方法制造的?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准确地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五、检测自学(5分钟)指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六、后教(6分钟)1、更正:对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学生如有不同意见,请让其更正,并说明更正原因。
人美版捏泥巴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来源: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巴的特性,体验捏泥的乐趣。
2. 通过捏泥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3. 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
2. 探索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1.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1. 陶泥、简单的工具(如模具、刮刀等)。
2. 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3. 学生自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百宝箱,让学生观察箱内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3. 引入课题:《捏泥巴》。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泥巴的特性,如软硬、粘性等。
2. 教师示范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如揉泥、捏形、装饰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陶艺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独特的小器皿造型。
3.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捏泥巴的乐趣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拓展: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橡皮泥、面团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作品的美观、创意和实用性。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泥巴的特性,感受捏泥的乐趣。
2. 掌握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捏泥巴》教案教学

捏泥巴一、教学目标:1、感受到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类文明,了解我国古代传统艺术。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PPT、陶泥材料四、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细心地同学们都发现了,我们桌子上多了个东西,赶紧看看是什么?问:泥巴有什么特性?(陶泥)它能捏成什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始人类用(陶泥)泥巴干什么?2、作品欣赏出示图片白陶鬶:这件白陶鬶造型优美,非常富有创意。
你看它多像一只伸着长喙、正在引吭高歌的鸟啊!它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手工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历史知识:陶器是⼈类第⼈次利⼈天然物,按照⼈⼈的意志创造出来的⼈种崭新的东西。
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器时代晚期的陶⼈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距今已有 11700 多年的悠久历史。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捏泥巴(1)问:用什么方法让泥巴变形?如:长条形圆球形扁平状碗或杯子↓↓↓↓揉搓压捏也可以使用工具,刻画出细节(2)陶泥作品欣赏(3)小组合作:以《我们的餐桌》为主题注意:造型要独特美观动物元素、植物元素、水果元素等4、作品展示:你最喜欢哪组作品?为什么?(可以进行讲评(师评、互评、自评),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机会。
)5、作业:继续完善作品,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五、小结本节课学生感受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文明,学生特别感兴趣,捏泥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设置了自评互评环节,希望学生能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捏泥巴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泥巴看似平凡的东西,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
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同的器物来,使学生真切的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从小具有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有创作热情,问题主要会出现在一些技术支持上。
对泥性的生疏会令学生感到眼高手低,容易丧失信心。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
),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
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3、讲授新课:
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
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
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指导要点: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
(用途)
六、小结: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