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脂肪酸含量

我国食物成分表 (6th edition) 是一部权威且全面的食物成分数据库,对于研究者、营养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中,脂肪酸含量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指标,因为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元,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学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关于食物脂肪酸含量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数据来源《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收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3个城市和郡的1134种食物的成分数据。
其数据来源于多次监测和调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二、脂肪酸含量的分类根据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对健康有益。
三、主要食物中脂肪酸含量根据《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的数据显示,不同食物中的脂肪酸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以常见的一些食物为例:1. 植物油类植物油中主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等。
而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中这些脂肪酸含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大豆油中富含亚油酸,而橄榄油中则富含油酸。
值得注意的是,在植物油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中的棕榈酸。
2. 坚果和种子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核桃、杏仁等。
而其中的α-亚麻酸更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3. 肉类和禽类肉类和禽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如谷氨酸和牛肉中所含的硬脂酸。
四、需注意的问题在使用《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的脂肪酸含量数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数据的更新性:食物的成分数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种、生长期、生长环境等,数据需要不断更新。
2. 数据的获取:《我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涵盖了大量的食物种类,但仍然无法覆盖所有食物,一些特殊的食物成分数据需要在其他来源中获取。
3. 数据的解读:脂肪酸含量数据的解读需要结合食物的摄入量、饮食结构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考量。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脂肪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准确测定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酸水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酸水解法是通过将食物样品与酸反应,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脂肪酸转化为易于测定的产物,从而得到脂肪含量的结果。
将待测样品加入酸溶液中进行水解。
常用的酸溶液有硫酸、盐酸等,选择合适的酸溶液可以提高水解效率。
在加入酸溶液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溶液过热或起泡。
水解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样品溶液进行中和处理。
这一步是为了使反应停止,同时还可以去除酸性物质的影响。
中和常用的方法是加入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接下来,需要将产生的脂肪酸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这一步可以通过萃取的方法实现。
常用的溶剂有醚类、醇类等。
将溶液与溶剂充分摇匀,待两者分层后,将有机相(含有脂肪酸)分离出来。
分离出的有机相中含有脂肪酸,但还有其他杂质。
为了准确测定脂肪含量,需要进一步纯化。
可以通过洗涤、结晶等方法将脂肪酸纯化。
纯化后的脂肪酸可以通过酸值滴定或色谱等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滴定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滴加酸碱指示剂,将溶液的酸碱滴定至中性,从而得到脂肪酸的酸值。
而色谱法则是通过将样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然后利用色谱柱将脂肪酸分离出来,再通过检测器检测脂肪酸的含量。
总结一下,酸水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与酸反应,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脂肪酸转化为易于测定的产物,从而得到脂肪含量的结果。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控制好水解的时间和温度,选择合适的酸溶液等。
通过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为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研究

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了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
其中,长链脂肪酸作为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其检测与分析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和重要性,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链脂肪酸是指碳链长度超过12个碳的脂肪酸,包括常见的脂肪酸如硬脂酸、亚油酸和油酸等。
它们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是构成脂肪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链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膜和调节代谢等。
因此,对食品中长链脂肪酸含量进行准确的检测与分析,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和近红外光谱法(NIRS)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准确检测长链脂肪酸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琼脂糖乳化炼乳进行样品前处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长链脂肪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法则是通过液相色谱仪检测长链脂肪酸在液相中的分离和定量。
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测定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含量。
进行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食品中长链脂肪酸含量的监测,能够了解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帮助人们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
对于素食主义者来说,特别重要的是确保摄入足够的亚油酸和油酸等必需脂肪酸。
其次,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有助于评估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长链脂肪酸的含量与食品的储存时间、储存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等相关,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和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此外,长链脂肪酸的摄入量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例如,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摄入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的食品则可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对于预防和管理一些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食品中长链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在维护人体健康、评估食品品质和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疆小麦麸皮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谷物科学严欢1#2,邵家丽2,郑健琨2,韩加1(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以新疆不同地区的20种小麦I皮为研究对象,对其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为开发麦I相关功能食晶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20种小麦I皮脂肪含量在1.8%~4.4%之间;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有亚油酸、油酸、棕W酸、!亚麻酸,在脂肪酸中的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56.7%、18.9%、16.4%、4.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7.4%-83.7%之间。
相关性分析显示,总脂肪酸的含量与亚油酸、油酸、棕W酸和!亚麻酸4种组分含量极显著相关。
这些脂肪酸组分之间的相关性与它们共线性的合成途径有关。
关键词:新疆小麦I皮;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Analysis of fat content and fatty acidcomposition of Xinjiang wheat branYAN Huan1'2,SHAO Jia-b2,ZHENG Jian-bun2,HAN Jia1(1.School of Public Health,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smqi830011,Xinjiang,China;2・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alysis and Testing Research1恥:—,Ursmqi830011,Xinjiang,China)Abstract:The fat content and the fatty vci U composition of20kinds of wheat bran ia difereni refions of Xinjiang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ta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Ogr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 related ta wheat br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t content of20kinds of wheat bran was f1.8% ta4.4%;a total of18kinds of fatty acids were detected,induding linoleic acid,oleic acid,palmitic acid and a-linolenp acid.The average percentaaes in fatty acids were:56.7%,18.9%,16.4%,4.1%,respectivelc-The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blwan77.4%ta83.7%-Cocelation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fatty acids is atcmly significantly related ta the content of four components:linoleic acid,oleic acid,palmitic acid and a-linolenle acid.The correlation betwan these fatty acid components was related ta their co-linear synthetic pathways .Key words:Xinjiang wheat bran;fat;content;fatty acid;composition中图分类号:TS2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578(2021)05-0027-04小麦鉄皮是小麦面粉厂加工的主要副产品。
GC-MS测定几种常用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

GC-MS测定⼏种常⽤⾷⽤油中脂肪酸含量GC-MS测定⼏种常⽤⾷⽤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摘要建⽴⽓相⾊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分析⽅法。
此⽅法测定了5常见⾷⽤植物油(①⾦龙鱼第⼆代⾷⽤调和油;②⾦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③鲤鱼牌压榨纯⾹菜籽油;③⾦龙鱼⽟⽶油;⑤芝⿇⾹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及其含量。
对植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的测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实验中只测定出了少量的脂肪酸,还有⼀些有毒有害物质。
关键词⾷⽤植物油; 饱和脂肪酸; ⽓相⾊谱—质谱法不饱和脂肪酸⾷⽤油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对⾷⽤油中脂肪酸的成分了解较少。
⾷⽤油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脂肪酸,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肪酸的组成及其配⽐在很⼤程度上决定了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但由于⼈体⽆法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只能从⾷物中摄取, 因此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作“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作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降低⼈体内⾎清中胆固醇含量,降⾎压作⽤,同时还可以防⽌动脉硬化症状。
DHA是组成磷脂、胆固醇酯的重要脂肪酸。
DHA的体内来源是α- 亚⿇酸。
α- 亚⿇酸进⼊⼈体后,在同⼀种去饱和酶的作⽤下,在⼈体中衍⽣为DHA,α- 亚⿇酸和DHA均属于Omega- 3 脂肪酸。
许多科学家研究证明:Omega- 3 有益于预防和治疗冠⼼病、糖尿病、类风湿、⽪炎、癌症、抑郁症、神经分裂症、痴呆、过敏、哮喘、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近年来,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越来越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作⽤受到了⼴泛关注。
本实验采⽤⽓相⾊谱-质谱联⽤法对①⾦龙鱼第⼆代⾷⽤调和油;②⾦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③鲤鱼牌压榨纯⾹菜籽油;③⾦龙鱼⽟⽶油;⑤芝⿇⾹油这5种⾷⽤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进⾏定性的测定及分析。
1.实验部分1.1 仪器、试剂与材料仪器:安捷伦7890A – 5975C型⽓相⾊谱- 质谱联⽤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谱柱为HP - 5MS(30 m ×0. 25 mm ×0.25µm) 弹性⽯英⽑细管柱,0.45µm微孔过滤膜,试剂:正⼰烷(分析级),⼄醚(分析级),⽯油醚60-90(分析级),⽆⽔硫酸钠(分析级),0.45µm微孔过滤膜,⾷⽤油,索⽒提取仪,恒温⽔浴锅,材料:⾷⽤油(共5种,分别为①⾦龙鱼第⼆代⾷⽤调和油;②⾦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③鲤鱼牌压榨纯⾹菜籽油;③⾦龙鱼⽟⽶油;⑤芝⿇⾹油),氦⽓(纯度99.999%),氮⽓(纯度99.999%)。
11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11种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江燕;黎贵卿;张思敏【摘要】为了给人们的合理用油提供有益的指导,本文以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茶油等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运用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各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1种植物油除棕榈油外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80.31%~90.15%,均超过80%;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棕榈油(46.54%),但其他的普遍不高(5.12%~12.32%);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有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油、葡萄籽油、核桃油,达到55.64%~60.33%.其中,葵花油和核桃油最高,分别为60.08%、60.33%;油酸含量差异较大,为20.88%~83.12%,其中茶油和橄榄油较为突出,分别为80.86%、83.12%;硬脂酸的含量普遍不高,位于1.65%~6.22%之间;亚麻酸含量较高的为菜籽油、葡萄籽油和核桃油,分别为5.72%、4.42%、3.56%,棕榈油和橄榄油未检出亚麻酸;花生酸含量较高的为花生油和菜籽油,分别为3.10%、3.56%,葡萄籽油、棕榈油、核桃油、茶油未检出花生酸.【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8(047)004【总页数】3页(P487-489)【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作者】江燕;黎贵卿;张思敏【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 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2.1油脂作为人体三大营养成分之一,起到提供人体所需能量,溶解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促进其在体内的输送,消化和吸收,同时其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是人们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
油脂又是食品、医药、化妆和保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苹果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苹果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摘要苹果籽中油脂含量为25%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左右,尤其是亚油酸,其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6%-52%。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因而苹果籽油对人体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作用。
对索氏抽提法提取苹果籽油的工艺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文中试验条件下,苹果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料液比1g:6ml、提取时间6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可达20.34%。
利用GC-MS鉴定出6个组分,占苹果籽油脂肪酸总量的(99.40%),其相对含量分别是棕榈酸(6.43%),饱和硬脂酸(2.02%),油酸(39.69%),亚油酸(49.64%),花生酸(1.14%),亚麻酸(0.48%)。
苹果籽油饱和脂肪酸达到(9.59%),不饱和脂肪酸达到(89.81%)。
关键词:苹果籽油,索式抽提法,工艺优化,脂肪酸成分AbstractApple seed oil content is about 25%,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is about 90%, especially the content of linoleic acid, total fatty acids was about 46%-52%. Linoleic acid is an essential fatty acid, nutrition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 and apple seed oil with high on the human body.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Soxhlet extraction of apple seed 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conditions of apple seed oil as the extraction time is 6h ratio 1g:6ml, extraction temperature 35 ℃, solid-liquid, under conditions of oil extraction rate can reach 20.34%. Using GC-MS 6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fatty acids of apple seed oil (99.40%),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s were palmitic acid (6.43%), saturated stearic acid (2.02%), oleic acid (39.69%), linoleic acid (49.64%), arachidic acid (1.14%), linolenic acid (0.48%). Apple seed oil fatty acids reached (9.59%),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reached (89.81%).Keywords:apple seed oil,type by extraction,optimization of process,fatty acid compositio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苹果籽油成分营养价值 (1)1.3 苹果籽的研究现状 (1)1.4苹果籽油提取工艺方法简介 (2)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第2章索式提取苹果籽油的实验设计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2 工艺流程 (4)2.3 苹果籽油得率的计算 (4)2.4 索式抽提法提取苹果籽油的单因素控制实验 (4)2.4.1 粉碎度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4)2.4.2 水分含量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4)2.4.3 不同溶剂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5)2.4.4 溶剂用量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5)2.4.5 浸提时间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5)2.4.6 提取温度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5)2.5 正交试验 (5)第3章结果与分析 (8)3.1 单因素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8)3.1.1 粉碎度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8)3.1.2 水分含量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8)3.1.3 不同溶剂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9)3.1.4 溶剂用量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9)3.1.5 浸提时间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10)3.1.6 浸提温度对苹果籽油提取率影响 (10)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11)第4章苹果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13)4.1.实验方法 (13)4.2实验结果与分析 (13)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绪论1.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苹果在中国栽培面积广,产量大,自1992以来,其产量居世界第一,2007约22000000吨苹果总产量。
检测方法-脂肪酸AOAC996.06-2008(中文版)

AOAC 官方方法996.06食物中的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水解提取气相色谱法1996年首次实施2001年修订(适用于食物中脂肪的检测)注:如果吸入三氟化硼可能是致命的。
A.原理脂肪和脂肪酸,用水解的方法食品萃取(对于大多数产品用酸性水解,乳制品用碱性水解,奶酪用二者组合)。
在分析过程中,加入焦性没食子酸以最小化脂肪酸氧化降解。
样品中加入内标物十一碳甘油三脂。
脂肪用乙醚提取,然后在甲醇中使用BF3使其甲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甲酯是由毛细管气相色谱(GC)对内标物C11:0进行定量测定。
依据各种脂肪酸甲酯含量和转换系数计算出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B.仪器(a)气相色谱仪(GC)——配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式注射器,能以温度调控来操控静止-上升-静止顺序的烘箱。
操作条件:温度(℃):注射器,225;检测,285;初始温度,100(保持4分钟);上升,3摄氏度每分钟;最终温度,240(保持15分钟);运载气体,氦;流速,0.75毫升每分钟;线速度, 18厘米每秒;分离率,200:1。
(b)毛细管色谱柱——以1.0或更高的分离率分离一对相邻的脂肪酸色谱峰(C18:3和C20:1)和三个相邻的色谱峰(C22:1、C22:3和C22:4)。
SP2560100m×0.25mm,0.20μm。
(c)莫琼尼尔烧瓶(脂肪萃取瓶)(d)瓶塞——合成橡胶或软木(e)Mojonnier离心机盘(f)Hengar微沸腾颗粒(g)篮子——铝或塑料(h)振荡水浴箱——保持70-80℃(i)蒸气浴——支持常见的玻璃器皿。
(j)水浴——氮流,保持40±5℃。
(k)手动摇筛机——Mojonnier离心机盘配套(l)Mojonnier电驱动离心机——可选;保持600×g。
(m)重力对流烘箱——保持100±2℃(n)涡旋混合器(o)曝气管——25mm,气孔率“A”,特粗,175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此方法测得的是食物中各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
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方法准确,灵敏度高。
1.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色谱柱中装入担体及固定液,用载气把欲分析的混合物带入色谱柱,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各气体组分在载气和固定液薄膜的气液两相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随着载气的向前流动,样品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反复进行分配,使脂肪酸各组分的移动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可将各组分分离开。
然后进行分别测定。
2.适用范围
此法适用于食物中脂肪酸的分析。
3.仪器
气相色谱仪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氮气、氢气、压缩空气
微处理机
色谱柱2m×4mm或3m×4mm填充80--100目ChromosorbW,涂以8% 或10%(W/W)二乙二醇琥珀酸酯(DEGS)
气相色谱条件
柱温:210℃
进样器温度:280℃
检测器温度:280℃
氮气流速:40ml/cm2
4.试剂
所有试剂,如未注明规格,均指优级纯,所有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
(1)石油醚(沸程30~60℃)分析纯
(2)苯
(3)无水甲醇
(4)0.4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称2.24g氢氧化钾溶于少许甲醇中,然后用甲醇稀释到10ml。
(5)脂肪酸标准(SIGMA)
(6) 脂肪酸混合标准
CHAIN %BYWT
6:0 1.0
8:0 5.0
10:0 4.0
12:0 27.0
14:0 10.0
16:0 10.0
18:0 2.0
18:1 15.0
18:2 25.0
18:3 1.0
5.操作步骤
称取30--100mg(约2-6滴)油脂,置入10ml量瓶内,加入1-2ml 30~60℃沸程石油醚和苯的混合溶剂(1:1),轻轻摇动使油脂溶解。
加入1-2ml 0.4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混匀。
在室温静置5~10分钟后,加蒸馏水使全部石油醚苯甲酯溶液升至瓶颈上部,放置待澄清。
如上清液浑浊而又急待分析时,可滴入数滴无水乙醇,1-2分钟内即可澄清。
吸取上清液,在室温下吹入氮使浓缩,所得到浓缩液即可用于气层分析。
6.结果计算
在有微处理机的情况下,用归一化计算法则可自动打印出峰面积和各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
归一化计算法不能直接计算脂肪酸的总重量及各种脂肪酸的实际含量。
7.注意事项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两次测定平均值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