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带答案(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稳定了战后世界秩序B.有利于各国均衡发展
C.存在不安定的因素D.彻底削弱了德国势力
19.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线的进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存在着多样化和常规性。对以下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埃及人民在扎格鲁尔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获得了完全独立
B.墨西哥在卡德纳斯的领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走上了发展道路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形成。斯大林模式。经济上,斯大林模式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A.工业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五年计划”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要求选出该材料说法原因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民的斗争,北洋政府的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C.印度人民在甘地的领导下,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俄国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通过十月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0.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维护民族利益制造了有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我们对他的行为却持否定的态度,原因在于:
A.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B.是被压迫民族获取解放的方式
C.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属于恐怖主义行为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11.“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A.章西女王B.扎格鲁尔C.甘地D.玻利瓦尔
17.《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8.有历史学家说:“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这反映了《凡尔赛条约》( )
12.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积食税,衣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是:
A.废除农奴制法令B.明治维新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改策
13.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故选D.
A.导致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B.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
C.激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D.促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3.公约标榜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上述内容应该出自( )
A.《凡尔赛和约》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
A.原因B.特征
C.性质D.结果
14.下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的影印,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D.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5.“到1917年秋天,俄国的经济已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110克面包。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工农的革命斗争和起义不断发生。”上述材料说明了
D.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保持一致
21.“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2.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提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关,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故C符合题意;甘地不是影视明星,排除A;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与史实不符,排除B;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
一、选择题
1.1919年,《泰晤土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D.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3.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这里的“重大变革”指( )
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4.“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发生在1921年,十月革命在1917年,A不正确,工业化建设在1928年开始,美国的“冷战”在二战之后才开始,排除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答案选B。
5.D
解析:D
24Biblioteka Baidu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25.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6.《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7.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缔结的军事集团是
【详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针对德国签订的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统治新秩序,展示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走到了时代的前列,经济迅速发展,他不满足自己的状况,开始跟英国争夺殖民地,并因此成立了三国同盟,同英国成立的三国协约对峙,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引发了一战。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统治秩序,但这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新的势力的发展,这种暂时的平衡又会被打破。A项不是《凡尔赛合约》签订带来的影响;C项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据题干中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重大变革”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能体现俄国历史的引领者”,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掌握了优势力量
C.建立了苏维埃政府D.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
10.“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点睛】
紧扣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进行分析,归纳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轴心国集团D.法西斯党
8.好莱坞影片《圣雄甘地》中有这样一幅情景: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
A.影视明星引领服饰潮流B.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
C.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D.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A.十月革命爆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B.俄国已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封建农奴制残余依旧大量存在
D.十月革命得益于列宁的正确领导
16.“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此材料中的“他”是( )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可知,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优势力量,这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故B符合题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十月革命的结果,排除C;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B。
2.“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 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 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
5.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存在不安定的因素D.彻底削弱了德国势力
19.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线的进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存在着多样化和常规性。对以下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埃及人民在扎格鲁尔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获得了完全独立
B.墨西哥在卡德纳斯的领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走上了发展道路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形成。斯大林模式。经济上,斯大林模式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A.工业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五年计划”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要求选出该材料说法原因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民的斗争,北洋政府的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C.印度人民在甘地的领导下,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俄国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通过十月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0.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维护民族利益制造了有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我们对他的行为却持否定的态度,原因在于:
A.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B.是被压迫民族获取解放的方式
C.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属于恐怖主义行为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11.“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A.章西女王B.扎格鲁尔C.甘地D.玻利瓦尔
17.《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8.有历史学家说:“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这反映了《凡尔赛条约》( )
12.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积食税,衣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是:
A.废除农奴制法令B.明治维新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改策
13.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故选D.
A.导致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B.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
C.激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D.促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3.公约标榜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上述内容应该出自( )
A.《凡尔赛和约》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
A.原因B.特征
C.性质D.结果
14.下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的影印,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D.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5.“到1917年秋天,俄国的经济已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110克面包。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工农的革命斗争和起义不断发生。”上述材料说明了
D.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保持一致
21.“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2.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提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关,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故C符合题意;甘地不是影视明星,排除A;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与史实不符,排除B;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
一、选择题
1.1919年,《泰晤土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D.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3.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这里的“重大变革”指( )
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4.“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发生在1921年,十月革命在1917年,A不正确,工业化建设在1928年开始,美国的“冷战”在二战之后才开始,排除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答案选B。
5.D
解析:D
24Biblioteka Baidu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25.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6.《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7.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缔结的军事集团是
【详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针对德国签订的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统治新秩序,展示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走到了时代的前列,经济迅速发展,他不满足自己的状况,开始跟英国争夺殖民地,并因此成立了三国同盟,同英国成立的三国协约对峙,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引发了一战。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统治秩序,但这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新的势力的发展,这种暂时的平衡又会被打破。A项不是《凡尔赛合约》签订带来的影响;C项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据题干中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重大变革”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能体现俄国历史的引领者”,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掌握了优势力量
C.建立了苏维埃政府D.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
10.“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点睛】
紧扣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进行分析,归纳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轴心国集团D.法西斯党
8.好莱坞影片《圣雄甘地》中有这样一幅情景: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
A.影视明星引领服饰潮流B.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
C.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D.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A.十月革命爆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B.俄国已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封建农奴制残余依旧大量存在
D.十月革命得益于列宁的正确领导
16.“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此材料中的“他”是( )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可知,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优势力量,这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故B符合题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十月革命的结果,排除C;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B。
2.“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 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 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
5.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