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学生复习

合集下载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笔记【实用版】目录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1.石器时期的设计2.文明曙光的艺术设计3.封建时期的艺术设计4.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三、赵农笔记的价值与意义正文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部关于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涵盖了从石器时期到现代的艺术设计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家具、器物、服装、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内容1.石器时期的设计石器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设计活动主要体现在石器的制作过程中。

在石器时期,人类通过观察自然、认识材料,利用石头等自然材料制作出适合自己需求的工具。

赵农在笔记中对石器时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石器时期的设计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把握,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2.文明曙光的艺术设计文明曙光时期,人类开始有了城邦国家,艺术设计逐渐与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联系在一起。

赵农在笔记中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建筑、器物等设计,探讨了艺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艺术设计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不同时期的艺术设计风格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3.封建时期的艺术设计封建时期,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皇权和封建礼制的影响。

在赵农的笔记中,她详细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建筑、家具、器物等设计,指出封建时期的艺术设计体现了皇权和封建礼制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4.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艺术设计的传入,中国艺术设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赵农在笔记中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现代艺术设计是传统艺术设计与西方艺术设计的结合,是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赵农笔记的价值与意义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笔记从石器时期到现代,全面梳理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设计史复习重点

设计史复习重点

《中国艺术设计史》复习范围一、填空:1、人面鱼纹陶盆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是彩陶仰韶文化的重要陶器。

(P8~9)2、青铜器的浇注方法主要有冷炼法和熔铸法。

(P19)4、宋代丝织品纹样主要有连续式和二方连续式等。

(P130)5、南北朝时最具佛教文化特征的青瓷刻花纹样是仙佛、莲花(P77)。

6、最能体现五代柴窑“雨过天晴云过处”的瓷器釉色是。

7、宋代龙泉窑青瓷表面呈现出独特的冰裂纹,又被称为“”。

8、“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P154右下)从元代起成为我国的瓷都。

9、明清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10、宋代瓷器烧造主要的民窑有磁州窑、哥窑和定窑。

(P121~123)11、明清时期苏州最著名的私家园林是。

12、瓦当俗称瓦头,是一种泥制陶器,为古建筑瓦的构建,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房屋的作用。

汉代流行一种“四神”瓦当,即瓦当上绘烧有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

13、是一种内圆外方、又长又短、上下贯通的筒形玉器。

14、明清家具的典型器物是明式座椅。

15、人物纹中的三星图是指、和。

16、史前的主要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17、植物纹中的三友图是指、和。

18、陶器经800~1000℃(P8)度炉温烧成,坯体不透明,吸水,叩击声音浑浊;瓷器经度高温焙烧,坯体坚硬致密,器表又玻璃质釉面,叩击有金石声。

19、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

因上下彩在釉面形成争奇斗艳的悦目效果之故。

20、襄阳的是目前我国尚存的最早的私家园林。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选错者不得分)21、尖底陶瓶是C(P8)时期的陶器设计作品。

A旧石器 B中石器 C 新石器22、鼎在商周时期的主要用途是B(P24)。

A酒器 B食器 C 水器23、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设计特色从C(猜的)可见一斑。

A莲鹤方壶 B吴王夫差剑C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2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设计制作专著是A(P42)。

A《考工记》B《墨子》 C《韩非子》25、西汉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铜灯是B(P67)。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复习笔记.doc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复习笔记.doc

屮国建窥史后很丘1、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有土墙平顶或土胚拱顶的房屋,清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于原木垒成的墙体“井干”式建筑,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的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2、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2;适用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3、缺点;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4、我国的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

5、穿斗式木架结构特点;用穿杭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木品木品的房架;禀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再沿禀条方向,再用斗林把柱子串联起来。

6、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搁置禀条,梁头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与斗拱上。

7、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重量。

8、台基;是室内地面高出与室外地面,以求达到防水、防潮和保持室内干燥洁净的目的。

台基上则按柱网安置石质柱础,其作用是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蛀而导致腐烂。

9、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10、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耍的作用。

胆魄、平顶、囤顶、硬山、悬山、藏族平顶、毡包式圆顶、拱顶、fu 殿、歇山、卷棚、重殿。

11、中国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

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12、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从而是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出一般的气质。

13、建设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善择基址2、因地制宜3、整治环境4、心理补偿14、建筑类型;1、居住建筑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3、礼制建筑4、宗教建筑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7、园林与风景建筑8、市政建筑9、标志建筑10、防御建筑15、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为体制的产物。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复习题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复习题

一、选择题中国设计简史1、人类的设计史,以石器为开端,石器是设计史上最早的“文化化石”2、作为中国设计的开端,文字与装帧、建筑与城市规划、服饰与玉器这三大范畴的设计也十分重要。

它们分别标志着传播意义上人类文明的设计、文化和政治意义上国家文明的设计、制度和伦理意义上社会文明的设计。

3、史前时期,最经典、最成功的设计就是陶器的设计4、青铜器是以自然铜与锡等合金材料制造的器皿,从设计的目的来看,商代青铜器以祭祀为主,强调宗教神性的意义。

周代青铜器注重食器的组合,而且是以礼器为主,反映了制度等级和人事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渐渐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开始向日常实用器物转变。

5、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6、“宫殿”作为高规格、高水平的礼制性祭祀建筑、与皇宫分离的“左宗庙、右社稷”形式在西汉晚期首次出现.7、隋唐时期的屏风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座屏,一类是折屏8、“南青北白”?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9、9、隋唐形成了以生产青瓷的南方越窑和生产白瓷的北方刑窑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地域性格局。

10、陆羽在《茶经》中曾品评了当时的众多茶具并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观点,即尽管刑窑白瓷“类银”、“类雪”,但远不及越窑青瓷的“类玉”、“类冰” 11、卷轴装帧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一直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 12、令汴梁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座开放式的街巷制首都 13、宋代,人们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已基本定型 14、五大窑系:汝、官、哥、定、钧15、磁州发展形成了白釉釉下黑、褐彩器,而且富有生动的民间艺术气息16、明末宋应星所著的一部重要的综合了材料特性和产此、设计生产与管理、工艺及科技的著作《天工开物》,它也是对古代设计成就的全面总结外国设计简史17、近代设计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在约瑟夫▪帕克斯顿建造的水晶宫举行18、国的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年风格”19、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首发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而以麦金托什为首的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是运动早期唯一具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设计集团。

中国建筑史考研复习重点

中国建筑史考研复习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论(一)书目1.《建筑十书》:①人体的直接接触;②学院派——视觉分析,以美学为基础。

2.《建构文化研究》弗兰普顿王骏阳译用批判的眼光去接受。

3.《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代》德,清华王贵祥译从上世纪90年代降到50年代,从农耕到工业4.《建筑理论新译成》论文集。

①意大利,郑时龄译②关于后工业时代③从60年代到90年代④是建筑学建构的理论依据。

5.《西方建筑史》卢梭(英)①西方文明三大基石:希腊的逻辑性(古典哲学),基督教,近代科学。

②启蒙(Enlighten)建筑是西方现代建筑学的开始,在启蒙时期提出重视功能、装饰没必要。

③人类文明三大阶段(三个浪潮):a.农业革命:强烈讲究等级、低水平、建筑类型少、没有职业建筑师、星火相传、地域差异较大、地域特征压倒历史特征b.工业革命:功能分类多、建筑类型多、注重模数机械化生产推动了建筑文明、开始强调创新、突破地域界限、时代特征压倒地域特征、地域区别几乎消失c.后工业时代:复杂的拼装的图像的复制文化、非标准化、价值尺度、审美取向多样化、多元化、解构、信息技术、建筑无产地、能耗高同时注重环保、可能还是现代建筑只是多元化了、工具完善。

文丘里不能代表后现代,他是古典的/现代的。

④三大基石对应的建筑: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近现代建筑。

6.《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龙忠庆的学生,华南理工毕业,XX开业。

按建筑类型分类,偏理论。

受李约瑟(英)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影响。

7.《大乘的建筑观》李祖元,汉宝德,所提出的观点主要是针对美学纯粹主义的社会倾向的回应。

建筑发展的未来走向——商业化、艺术化、大众化。

8.《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刘致平9.《中国建筑的现代性批判》郑时龄的博士论文10.《大趋势》托夫勒,预言家11.《建筑理论与历史》卡夫里,郑时龄译12.“建筑是浪费空间的艺术”菲利普·约翰逊——同济综合楼13.“建筑是和目的性的艺术”黑格尔14.建筑应瞻前顾后。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原创版)目录1.引言: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3.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4.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贡献5.结论:中国艺术设计的未来展望正文【引言】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夏燕靖的《中国艺术设计史》重点笔记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精髓。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陶器、玉器和铜器等生活用品已经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观念。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艺术设计在商周时期、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独特的表现和发展。

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艺术设计达到了一个高峰,对世界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强调“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其次,它融合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综合之美”。

再次,它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最后,它注重传承与创新,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

【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贡献】中国艺术设计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它们的艺术设计风格受到了中国艺术设计的深刻影响。

同时,中国艺术设计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如佛教艺术、波斯艺术等,丰富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内涵。

此外,中国艺术设计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等,都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

【结论】总之,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历史,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最新大学考试复习资料-中外设计史-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最新大学考试复习资料-中外设计史-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黄金扇形饰板 公元前14世纪
黄金短剑与鞘 约公元前14世纪
鱼形玻璃壶
雪花石瓶 约公元前14世纪
银制嵌玉王冠 公元3-6世纪
胸饰:第12王朝时的项链胸饰
胸饰:第12王朝时的项链胸饰
图坦卡门国王的黄 金面具-第18王朝
图坦卡门墓中的国王木乃伊和棺椁
?涅菲尔蒂?
据说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 一是法国卢浮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一 是柏林国家博物馆里的?涅菲尔蒂?,她比 米洛岛的维纳斯要早1500年左右。这两尊 塑像都是无与伦比的。
?涅菲尔蒂?雕像的写实技巧极高可达乱真 之境,人们很难相信这竟是出自三千多年 前奴隶艺术家之手。
涅菲尔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东之妻。 史称阿赫那东是勇敢大胆的改革家,他竭 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扩大法老王的 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生权利的改革, 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减 少了神性而充实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正 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逐渐摆脱 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涅 菲尔蒂?雕像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拉姆赛斯一世墓壁画?
在这幅壁画中间是拉姆赛斯一世,他 的右边头戴王冠,头部呈鹰形的是荷 拉斯神,它是奥西里斯神和伊西丝神 之子,他的双眼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 成为后来基督的雏形,他是上帝的化 身;左边那个长着豺狼头人身的神叫 阿努比斯,它是陵墓之神,还负责管 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它在阴间审判 庭上担任重要角色,他手中握有进入 冥世大门的钥匙。这是一幅将国王引 入冥世的画。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庙:约公元前1301年,新王国时期第 19王朝。全部凿岩而成。门前有四尊巨大雕像,高约20 米。
古代埃及柱式: A、莲花束茎式 B、纸草束茎式 C、纸草盛放式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摘要:一、中国艺术设计史概述1.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阶段2.夏燕靖对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重点二、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的设计2.奴隶制社会的設計3.封建社会的設計4.近现代的设计三、夏燕靖对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研究重点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东西方设计的交流与互鉴3.中国艺术设计史的教育与传承正文: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它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阶段。

夏燕靖在这部史书中,重点关注了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阶段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首先,夏燕靖将中国艺术设计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的设计、奴隶制社会的設計、封建社会的設計以及近现代的设计。

在原始社会的设计阶段,人们主要通过简单的图形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制社会的設計开始出现,这一阶段的设计以实用为主,兼具审美功能。

封建社会的設計则注重形式美和装饰性,设计风格繁复华丽。

近现代的设计,受到西方设计的影响,开始融合东西方的设计元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其次,夏燕靖的研究重点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他认为,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得中国艺术设计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此外,夏燕靖还关注了东西方设计的交流与互鉴。

他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设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为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通过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巧,中国艺术设计史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设计的大潮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最后,夏燕靖强调了中国艺术设计史的教育与传承。

他认为,只有将中国艺术设计史的教育与传承工作做好,才能使这一历史瑰宝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为此,他倡导加强对学生的中国艺术设计史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艺术设计史的精髓。

设计概论中国设计史知识点

设计概论中国设计史知识点

设计概论中国设计史知识点设计概论是一门介绍设计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课程,而中国设计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中国设计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工艺品和文化遗产,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介绍中国设计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设计的历史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设计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设计主要包括陶器、青铜器、织品和建筑等领域。

这些设计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玉器、瓷器到书法、绘画,古代中国设计在艺术表现与实用功能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二、中国传统设计的特点中国传统设计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强调整体性和和谐美。

传统中国设计注重整体布局与比例的平衡,追求形式与内涵的一致性。

此外,中国设计还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传统设计与文化的结合中国的设计与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设计强调以文化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来表达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自然景观的模仿与尊重,以及对文人雅士生活理念的体现。

四、近代中国设计的兴起近代中国设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设计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工业化和技术进步的推进,中国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设计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人机交互、功能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现代中国注重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设计,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五、中国设计在当代的发展与展望当前,中国的设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设计在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创新与创造力的崛起。

未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设计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为世界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中国设计史纲知识点

中国设计史纲知识点

中国设计史纲知识点一、中国古代设计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中国设计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开始运用原始的设计概念和技术,创造出了一系列简单而实用的器物。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计概念逐渐丰富,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在古代王朝的统治下,设计逐渐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中,陶瓷、服饰、建筑等领域的设计成就尤为突出。

二、中国古代陶瓷设计陶瓷在中国的设计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非常先进,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出现了象征着中国陶瓷艺术巅峰的青花瓷和景德镇瓷器等。

这些作品在设计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形式的优美和意境的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设计的瑰宝。

三、中国古代服饰设计中国古代的服饰设计也是设计史上的重要一环。

古代中国人民借助服饰来展现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服饰设计成为一种奢华和品味的象征。

传统的汉服、唐装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的独特之处。

在设计上,中国古代服饰注重线条的流畅、色彩的和谐,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注重。

四、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古代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这些建筑不仅在构造上注重平衡和协调,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

例如,传统建筑常常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设计准则,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中国现代设计的崛起中国现代设计起源于上世纪初。

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中国设计师开始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设计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中国现代设计在家居用品、工业产品、平面设计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同时,中国的设计教育也逐渐完善,为设计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六、中国设计史对当代设计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史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古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法仍然对当代设计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也为当代设计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

中国设计简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设计简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设计简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设计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工艺和艺术传统,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为后世的设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设计史的主要阶段和特点,以及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古代设计:古代中国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工艺和艺术领域,如陶瓷、丝绸、木雕和建筑等。

这些传统工艺品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制作技术,深受世界各地的赞誉。

例如,中国的青花瓷和唐三彩,都是世界闻名的古代设计作品。

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也非常优秀,例如秦始皇陵和故宫等古建筑,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代中国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符号象征和民族特色等,这些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设计实践。

近代设计:近代中国的设计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开始吸收外来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现代设计,如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等,这些新的设计领域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近代中国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民族自信、实用主义和现代简约等,这些理念在中国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当代设计:当代中国的设计呈现出多样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设计领域不断拓展,设计理念不断更新。

中国的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数字设计和环境设计等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中国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创新、可持续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等,这些理念代表了中国设计师的追求和价值观。

中国设计的未来展望:中国的设计行业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设计师需要继续努力创新,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品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设计行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更多的支持。

同时,中国的设计师也需要加强与国际设计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和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中国设计史是一个光荣而丰富的历史,中国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在世界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外设计史复习重点

中外设计史复习重点

中外设计史复习重点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和创意的表达方式,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外设计史的复习对于我们了解设计的发展脉络和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和西方两个方面,总结中外设计史的复习重点。

一、中国设计史复习重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设计史的复习重点:1. 中国古代设计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是注重符号和象征的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传承。

复习时需重点了解古代建筑、陶瓷和书法等方面的设计。

2. 中国传统工艺设计中国传统工艺设计以手工艺为主,强调对材料的巧妙运用和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传统刺绣、木雕、漆器等工艺的设计。

3. 中国现代设计中国现代设计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开始崭露头角,之后逐渐形成独立而多元的风格。

复习时可以关注近代中国建筑、服装和家具设计等方面的发展。

二、西方设计史复习重点西方设计史以欧洲为主要发展地区,其中包括了多个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设计流派。

以下是西方设计史的复习重点:1. 古希腊与罗马设计古希腊与罗马设计注重对称、比例和装饰的协调性,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复习时需了解古希腊与罗马建筑、雕塑和陶瓷等设计作品。

2.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强调人文主义和自然界的再现,而巴洛克时期则追求华丽和夸张效果。

复习时可以关注文艺复兴绘画、建筑和家具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性、简约和实用性,是20世纪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复习时可以关注包豪斯学派、德国工艺美术运动和国际风格等设计思潮。

三、其他设计流派复习重点除了中西方设计史外,还有其他一些设计流派也值得复习,比如日本传统设计、现代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等。

这些流派在设计史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综合了解设计发展的全貌十分有帮助。

结语通过对中外设计史的复习重点的整理,我们可以对设计的演变脉络和不同流派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设计史重点高中知识点

中国设计史重点高中知识点

中国设计史重点高中知识点中国设计史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设计艺术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中国设计史的一些重点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设计理念在古代,中国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审美观念、造型原则、装饰花纹和色彩运用。

审美观念强调天人合一、自然万物的观察与体悟,弘扬和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造型原则注重形式的对称和谐,追求简洁、朴素与内涵。

装饰花纹讲究纹样的创作和组织,以传统的符号和寓意为基础。

色彩运用注重色彩的和谐与对比,运用五行色彩理论等。

二、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特色1. 商代设计:商代设计注重功能性,器物设计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追求简洁、厚实的造型和精细的纹饰,表现出稳重和庄严之美。

2. 周代设计:周代设计留下了大量的青铜器,特点是造型丰满、纹饰繁复,富有优美的曲线和动感;同时,佛首、鸟兽纹饰等也开始出现。

3. 秦汉设计:秦汉时期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器具的造型简洁大方,装饰纹饰简约,体现出实用主义的特点。

4. 隋唐设计:隋唐时期的设计追求华丽和庄重,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造型丰富多样,应用各种制作工艺,特别是唐代飞天的形象在造型上十分突出。

5. 宋元设计:宋代的设计注重细腻和精巧,以绘画技法表现在器物上,青瓷等瓷器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元代设计风格多元化,以彩绘瓷器和漆器为代表,使用多种色彩和纹饰,富丽堂皇。

6. 明清设计:明代设计注重装饰和建筑的细节处理,宫殿建筑与家居生活具有规模壮丽和繁复的特点。

清代设计则更加注重建筑的宏伟与气势,装饰更为简约。

三、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在中国设计史中,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受到道教、儒家和佛教等思想的影响,追求和谐、中庸与道德的境界。

此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也对设计产生了影响。

设计与文化的紧密结合,不仅使中国的设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也使其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四、中国传统设计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设计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断在创新与发展中传承着中国的设计理念。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以下是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重点笔记:
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一门涵盖了古代至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理念、风格、技术及其影响的历史学科。

通过学习中国艺术设计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发展、主要特点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一、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陶器,并绘制简单的图案。

这些图案可能是为了装饰或表达某种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简单的图案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

二、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和技术。

例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设计精美,其上的纹饰和图案充满了神秘感和威严感。

秦汉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则展现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风俗和信仰。

唐宋时期的陶瓷和绘画则代表了该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

明清时期的家具和建筑则代表了该时期技艺的精湛和设计的成熟。

三、中国艺术设计的特色
中国艺术设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整体和谐:中国艺术设计注重整体和谐,追求各个元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建筑中
的每个元素都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注重意境表现:中国艺术设计不仅关注形式的美丽,更注重表现内在的意义和意境。

例如,中国的绘画和雕塑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强调人文精神:中国艺术设计强调人文精神,注重表达人类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这种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建筑、绘画、雕塑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中外设计简史复习题

中外设计简史复习题

2016中外设计简史一.选择题和填空题1.人类的设计史,以石器为开端,石器是设计史上最早的“文化化石”2.作为中国设计的开端,文字与装帧、建筑与城市规划、服饰与玉器这三大X畴的设计也十分重要。

3.史前时期,最经典、最成功的设计就是陶器的设计。

4.青铜器是以自然铜与锡等合金材料制造的器皿,从设计的目的来看,商代青铜器以祭祀为主,强调XX神性的意义。

周代青铜器注重食器的组合,而且是以礼器为主,反映了制度等级和人事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渐渐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开始向日常实用器物转变。

5.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6.隋唐形成了以生产青瓷的南方越窑和生产白瓷的北方刑窑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地域性格局。

7.卷轴装帧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一直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8.宋代,人们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已基本定型9.明末宋应星所著的一部重要的综合了材料特性和产此、设计生产与管理、工艺与科技的著作《天工开物》,它也是对古代设计成就的全面总结10.青铜器取代陶器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史上第二次飞跃。

体系和窑场。

11.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传统的珍贵文献,是我国古代内容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类书籍。

12.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高峰期是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13.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14.中国古代家具是以宋代为分界线,此前以低矮型家具为主,此后开始流行高坐型家具。

15.在明代的金属设计中,最具特色并有突出成就的是宣德炉和景泰蓝。

16.水晶宫的设计者是帕克斯顿。

17.工艺美术的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理论上的导师是理论家拉斯金。

18.1739年,美国的霍拉修.格林诺斯提出“形式追随功能”,一百年后,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路易斯沙利文将这句话作为设计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19.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20.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中外设计史》学生复习资料

《中外设计史》学生复习资料

答:《走向新建筑》柯布西埃1、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

2、“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他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人类实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并大力提倡工业化的建筑体系。

2、看右图,说出作品名称,并分析这件作品的形式特点?柯布西埃设计的萨伏伊别墅1926午,柯布西埃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即l、底层架空,2、屋顶花园,3、自由立面,4、横向长窗,5、自由平面,都是出于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不再承重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后来他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就是运用这些特点来进行设计的二、1、“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他彻底站在包豪斯所倡导的批量生产和标准化的对立面,坚信每一个独立的建筑元素都可以更符合逻辑、更有表情、更丰满、更具有装饰效果,并少一点平庸。

并且打破常规,将建筑表面塑造得像波浪起伏的薄膜,然后薄膜又被图腾的暗示突然打断;他将空间作为迷宫,甚至腐蚀成自然的形状;他使用陶片、珐琅和马赛克拼嵌成古怪的抽象拼贴画,这一切所造成的许多疑问,至今无人能够解答。

试问这些材料是描述哪位建筑师的?属于哪个国家?是哪个运动的代表人物?答: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2、看右图,说出作品名称,并分析这件作品的艺术构成形式特点?答:米拉公寓高迪吸取了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了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柔性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

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其整体结构由种种蜿蜒蛇曲的动势所支配,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动感,宛如一尊巨大的抽象雕塑。

但由于不采用直线而在内部结构与使刚上颇有不便之处。

三、瓷器生产主要由私人手工作坊经营,其产品讲究销路、注重竞争,尤其是求精求益,工艺上追求美观新颖。

如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虽有官窑和私窑之分,但官窑只出产少量质量很高的白瓷,专供蒙古贵族饮食乳酪使用;而民窑产品以青花、雕花、划花最为著名。

还出现了大型瓷器物增多的趋势,烧造技术更趋成熟。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1)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1)

1.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沙利文)将“形式追求功能”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2. 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

3.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 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性设计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5.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发端于(俄国)6. 格罗佩斯、密斯、赖特以及(柯布西耶)等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第一代大师。

7. 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PH灯具)被世界公认为北欧设计的典范之作。

8. 国立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9.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设计大师是(文丘里)。

10. 世界现代设计的三大中心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11. 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12. “塔帕布”是古代(大洋洲)的设计艺术。

13.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是(阿尔瓦·阿尔托)。

14.(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

15. 分离派运动发端于(维也纳)。

16. 国立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17.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高技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18.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其倡导的设计风格在欧洲范围内取代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年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结束。

19.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

20. (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

21. “正身侧面律”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它首先出现于(古埃及)。

22. 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23. “水晶宫”的设计者是(帕克斯顿)。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中国史1.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2.彩以绚烂的色彩和精巧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文化〞;黑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文化〞3.原始彩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昙花一现〞原因主要:一、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土的性能。

二、构造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外表光泽,往往阻碍附件的牢实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

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展更加细致的加工。

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

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10.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

〔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

〔详见P40〕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 - 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开展也有创新。

漆器新品种——雕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始社会一、陶器设计陶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仰韶文化彩陶包括:半坡型彩陶代表作: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彩陶彩陶叶纹盆马家窑型彩陶彩陶漩涡纹尖底瓶舞蹈纹盆黑陶:“黑陶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

有“蛋壳陶”的美誉。

特点:“黑、光、薄、亮”。

二、玉器设计红山文化玉器:中华第一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玉器:玉琮第二章夏商周三代一、青铜器青铜器鼎盛期-殷中期至周初成、康、昭、穆之世代表器物:河南安阳司母戊方鼎湖南宁乡人面方鼎安徽阜阳龙虎尊湖南宁乡四羊方尊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四羊方尊:商晚期青铜器。

出土于湖南宁乡。

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属于礼器,作为祭祀用品使用。

该器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部饰夔纹和兽面纹,肩部四角以四只卷脚羊头作为装饰。

端庄典雅,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器之一。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一、青铜工艺青铜冶铸工艺:从单一陶范铸造发展到多种金属工艺的综合使用,创造出了新的器形和纹饰。

装饰上多采用鎏金、金银错、镶嵌、失蜡法等工艺。

二、陶瓷设计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的典型品种有暗纹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设计一、陶瓷设计秦代陶塑代表作品有秦始皇陵兵马俑。

另砖瓦工艺有所发展。

汉代陶俑的代表作品为说唱俑。

汉代具有特色的瓦当:方位性瓦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画像砖:指镶嵌于墓室或建筑物壁面之上的,以木模压制出有凹凸线画的砖块。

画像砖多流行于汉代,砖面的内容多表现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生活场面,以及神仙思想、历史人物。

主要出土于四川,河南南阳、山东孝堂山、河南嘉祥武梁祠等地。

二、青铜工艺汉代青铜器代表作品有:长信宫灯、错银铜牛灯、错金博山炉、铜奔马等。

三、玉器工艺汉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葬玉的新发展: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厚葬之风风靡一时,以玉器殓尸,裹尸的制度,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道教长生不死宗教观,深浸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

葬玉的形式和内容,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制度可遵循。

葬玉的内容包括:玉晗,玉塞、玉瞑目,玉握、玉衣。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设计一、瓷器设计鸡头壶、莲花尊、魂瓶等为代表器型。

莲花纹和忍冬纹为代表装饰纹样。

二、佛教艺术敦煌石窟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位于甘肃敦煌。

是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宝库,又尤以壁画著称。

北魏敦煌石窟壁画主要以本生和佛传故事画为题材,唐代则以经变故事为主。

另有神怪画及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

云冈石窟:云冈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

是云冈石窟艺术的代表。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设计一、陶瓷设计唐三彩:唐代明器设计的独特现象。

三彩陶器烧胎后涂以黄绿、褐、蓝、白等釉烧制而成,由于掌握了大量金属釉的特点,两次烧成,使其成为绚丽夺目、鲜艳多彩的艺术品。

长安、洛阳为主要产地,多为明器。

二、平面设计从六朝到隋唐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主要采用卷轴装。

唐代时在卷轴装基础上,出现了旋风装。

另有经折装。

《金刚经》插图为此时雕版印刷插图代表作。

三、织物与服饰设计陵阳公样:唐代丝绸图案设计家窦师纶设计的丝绸图案,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样式,被誉为“陵阳公样”。

特点为装饰题材的吉祥性、装饰构成的对称性,装饰色彩的奇丽性。

唐代服饰的特点为:多样性。

指唐代服饰在继承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外来服饰艺术精华,服饰样式丰富多彩。

开放性。

如贵族妇女的大袖纱罗衫,不着内衣,仅以长裙裹胸。

华丽性。

这时贵族妇女服装大多花团锦簇,色彩华丽。

四、金属工艺隋唐时期的金属工艺,以金银器和铜镜最为发达。

唐代的金银器以银熏球和舞马衔杯银壶为代表。

装饰精美,手法多样,金碧辉煌。

唐代金银器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1.唐代金银器从整体上属于高档生活用品,由于其材料的昂贵,足以用作工艺礼品。

2.不但具备了一般生活器皿的实用功能,某些品类的造型和结构设计还体现出十分先进的功能性和科学性。

3.在设计学上的主要意义,是如何利用贵重的金属材料制造生活器皿。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设计一、瓷器设计宋代瓷器四大系列:青瓷白瓷青白瓷黑瓷耀州窑:民营瓷窑。

釉色以青色为主。

装饰有刻花、印花。

尤以刻花著称。

哥窑:釉面开片裂纹细密有致,肌理感强,号称“百圾碎”,并且这些裂纹有深浅之别,称为”金丝铁线“。

宋代瓷器的设计风格:1.在功能上,宋瓷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2.在造型上,宋瓷的总体风格是灵巧秀美的形体与简洁流畅的线型相结合,造型的整体感与局部变化的多样性相结合。

3.在装饰设计上,宋瓷着意突出釉色之美和肌理之美,清新、含蓄、自然、淡雅。

在辽瓷产品中,有一类叫做鸡冠壶的瓷器。

契丹族还善于将汉民族中优秀的产品设计和西域文化融合在一起。

如摩羯灯。

青花、釉里红的创烧,是元代陶瓷的突出成就。

元代陶瓷生产,以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为突出代表。

二、织物和服饰设计宋锦的特点:1.宋锦的装饰纹样,最有特色的是几何纹。

这些几何纹在创意上追求吉祥意味。

2.在构成手法上,宋锦的装饰图案以方、圆、菱形、六角、八角等几何纹,组成框架结构,进行重复连续构成。

并且是几何纹和写实纹样相结合有规律的重复。

3.在装饰色彩上,宋锦用色调和,较多使用茶褐、灰绿等色调,显得淡雅、沉稳、秀气。

宋代织物装饰设计风格的又一个变化,是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和冲击。

朱克柔沈子蕃为缂丝名家。

最能体现元代时代特色的丝织品是一种加金的织物,在元代文献中称为“纳石失”。

宋代服饰设计,显示出实用性、平淡性和保守性的特点。

三、漆器设计雕漆:剔红、剔犀、剔彩。

元代雕漆大师:张成、杨茂。

雕漆的出现,是漆器从实用走向工艺欣赏品的重要标志。

四、金银器设计较之于唐代,宋代金银器的变化:1.宋代金银器的造型设计更讲究实用性。

与唐代相比,体形更加小巧,器壁更加匀薄。

2.宋代金银器皿的设计风格也显然与唐代不同,宋代银器造型的花样更多,变化更大。

3.在纹饰方面,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大众化的审美心理,力求贴近生活,基本上是生活中常见的花卉瓜果和植物纹样。

具有很强的写实意味。

仿古的设计已经开始有所表现4.宋代金银器的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特别是大量运用浮雕、高浮雕和镂刻等装饰手法。

5.唐代金银器造型丰满,纹饰花团锦簇,格调富丽堂皇,而宋代则显得造型小巧,纹饰自然生动,格调清新典雅。

五、室内设计此时装修从制作普通木构件的大木作中分出另一个专行,成为小木作,门窗是当时室内装修的重点。

当时的门窗设计中最讲究、最富有特点的是格子门和阑檻钩窗。

六、平面设计中国古代商标和广告设计的成熟期是在宋代。

宋元时期印刷品设计的突出成就,是印刷字体,即宋体字的产生和印刷招贴画的出现。

书籍装帧形式出现了蝴蝶装和包背装。

蝴蝶装:宋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

是我国古代册页装订的最早形式。

所谓蝴蝶装,就是将印好的每一页,从中缝处对折起来,然后按照页码顺序,把折口一页一页的粘在包背纸上,再装上硬的封面而成一册。

宋代的插图范围逐渐扩大,在众多科学和实用类的书籍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插图,其中,成书于南宋的《积砂藏》卷首的扉页插图,是宋代书籍插图的杰作。

第八章明代设计一、陶瓷设计明代瓷器品种:青花瓷:苏麻离青釉上彩绘:明代瓷器的创造。

主要品种是斗彩和五彩。

单色釉瓷:红釉、蓝釉、孔雀绿釉、黄釉。

造型上两级分化:一方面是超小超薄,一方面是超高超大。

明代嘉靖年起,出现了成套化的瓷器,称作“桌器”。

紫砂陶:产地江苏宜兴。

紫砂陶的装饰之美:体现在它的陶土本色。

二、家具设计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一般指我国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红木、铁力木、等优质硬木和楠木、樟木、榆木、榉木、黄杨木等优质柴木为主要用材的,具有特定的式样和风格的家具。

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为“明式”。

明式家具为何在明代能发展起来?1.优质木材。

2.园林建筑的发展。

3.文人参与家具设计。

明式家具的造型与结构设计上的特点:1.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风格相统一2.科学合理的使用功能和造型尺度3.以线为主的造型形式美4.坚固牢实的榫卯结构装饰设计上的特点:1.充分利用木材本色,体现材料的装饰意匠。

2.装饰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3.恰到好处的雕镂和镶嵌装饰工艺。

4.充分发挥金属配件的装饰作用。

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及其意义:作为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明式家具,它体现了贵族化的消费、文人化的审美、市民化的实用、民间匠人的技艺,这四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明式家具选材优良、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高雅、工艺精细、实用性强的设计风格。

三、室内设计设计思想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1.注重功能,突出实用第一。

2.崇尚简朴,主张创异标新。

3.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砌。

明代室内设计最大的变化是注重对室内空间的分割设计,从而促使隔断的流行。

此时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是木质隔断。

家具与隔断结合起来的设计形式也有了发展,除了屏风,又增加了书架、博古架、储物柜等,作为一种半隔断。

四、织物设计代表明代丝织工艺最高成就,同时也代表我国古代织锦技术最高水平的是“妆花”。

妆花的色彩十分丰富,装饰花纹特点是形大而饱满,十分醒目。

主体花用色晕手法,陪衬花用调和色表现,最后统一用金色绞边。

欣赏绣则以上海的“顾绣”为代表,亦称“画绣”。

五、漆器设计明代果园厂雕漆、嘉兴姜千里的螺钿和扬州周翥的百宝嵌、苏州蒋回回的金漆最为著名。

黄大成的《髹饰录》作为漆艺专著,享有盛名。

六:平面设计明代平面设计概况:1.明代雕版印刷成熟的标志是宋体字定型、规范化。

2.书籍插图设计盛况空前,明代徽州府是当时木版插图的生产中心,又以徽州虬村黄氏家族为代表。

陈洪绶的《博古叶子》《水浒叶子》《九歌图》《西厢记》插图,是中国古代木版插图的经典之作。

3.多色套印技术的发展,是明代印刷业的又一突出成就。

如用饾版技术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就是多色套印的杰作。

4.线装书的流行和普及,是我国古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到达高峰的标志。

第九章清代设计一、陶瓷设计清代瓷器的成就和失误:1.清代瓷器的主要成就,是丰富了釉上彩绘的装饰技法。

主要有康熙五彩、珐琅彩、粉彩。

此外,单色釉也更丰富,制瓷技术和烧造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失误:作为代表瓷器生产最高水平的官窑瓷器,在整体设计上已严重脱离实用,脱离生活。

瓷器设计缺乏创造性,没有开辟设计的新领域,一味追求仿古复古和玩弄技巧。

瓷器设计繁琐堆砌,审美格调平庸艳俗。

二、织物设计吉祥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图案,人们习惯称作吉祥图案。

清代吉祥图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图必有意。

三、家具设计清式家具1.是富丽豪华的清代宫廷建筑的产物。

2.绝大多数出自当时代表清式家具最高水平的三大名作——广作、苏作、京作。

风格特点:1.造型体硕形壮,豪华厚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