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范文(2篇)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与意义县级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资源和技术的不足,县级医院在许多地方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无法满足居民的复杂医疗需求。
为了改善县级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基层群众的就医体验,我们决定在____年推动县级医院建设紧密型医共体。
紧密型医共体是指在现有县级医院的基础上,将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县级医院进行紧密衔接,共同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协作,为基层群众提供全面、连续、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建设目标1. 提升县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的多样化医疗需求。
2.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 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4. 建立健全的医共体管理机制,保障医共体运行的顺利进行。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1. 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1) 加强医院设施建设,提升医疗设备的水平和数量。
(2) 增加专家资源,开展专科专病诊疗服务,提高医院的专科医疗能力。
(3) 建立科学的医院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4) 完善医院协调机制,推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密切合作。
2.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1) 增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补助,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设备和人员配备水平。
(2) 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等活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3. 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1) 建立县级医共体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调度。
(2) 加强医共体内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
4. 建立健全的医共体管理机制(1) 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共体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工作。
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根据《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试行)的通知》、《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集团)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集团)为核心,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水平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一)主导,统筹规划。
按照《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规划》的要求,规范有序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
协调各方面力量,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
医共体(医疗集团)以总医院为龙头,通过人员、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等要素为纽带,把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为县域内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四)便民利民,群众受益。
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做深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力争到XXXX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提高到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到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任务(一)组织架构及管理体制1.组建两个医疗集团。
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将王沟镇卫生院的人、财、物, 全权委托给XX医院管理,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XX医院加挂“XX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XX卫生院加挂“XX医院医疗集团分院”牌子;将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XX中医医院管理,组建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XX中医医院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 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分院”牌子。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务院印发了《县域医疗卫生联合体(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国卫办医政发〔2016〕3号),提出了县域医共体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
其中,“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是其中一个模式。
1.建立医疗联合体(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的医疗联合体(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医共体建设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推进和监督工作。
2.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管理机制按照统一(plan)、分级(manage)、分类(manage)、分工(manage)的原则,创新县域医共体管理机制,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组织县级卫生健康局、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指导医共体建设和发展。
3.加强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要加强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管理能力提升,做到规范化服务、绿色服务、微信预约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直接结算等。
加强药品管理和严格依法执业,提高群众满意度。
4.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保障群众看病就近就便。
加强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提升,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建立每日例行遇难提高,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5.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服务系统,推广健康体检和健康宣传活动,开展风险评估和干预服务,做好慢性病和传染病的控制,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经济效益。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视慢性病患者的管理。
6.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医共体建设质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医共体内部建立健康平台和协同工作系统,实现医疗和医保的交互,共享病历和医疗数据,提高医共体建设质量和效益。
2024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2024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日益丰富,县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设施条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县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亟待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整体协作能力和综合医疗水平,促进基层医疗服务的提高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我县制定了2024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县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和合作体系,促进医共体形成有力的整体效应,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综合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实施内容和措施1. 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管理机制(1)成立县级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县级医疗机构的院长和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制定医共体建设策略和规划,并监督和指导医共体建设的落实。
(2)设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信息共享、协调工作、考核评估等。
2. 建立县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紧密协作机制(1)定期召开医共体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2)建立医疗技术和经验交流平台,鼓励医疗机构之间开展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3)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设备共享、人员共享和病例共享等,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3. 完善县级医共体服务模式(1)建立便捷的转诊制度,实现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顺畅转诊。
(2)推广远程医疗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县级医疗机构与高水平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诊疗和远程会诊。
(3)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建设,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综合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提高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医共体建设所需的经费支持。
(2)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医共体建设,包括经费奖励、荣誉表彰等。
三、实施效果和评估1. 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1)县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和合作体系是否建立和完善。
2023年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提高县级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我们制定了2023年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建设一个紧密型医共体,提高县级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实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2. 任务:(1)完善医共体机制:建立县级医共体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医共体建设工作;设立医共体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事务管理工作;建立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2)整合资源:整合县级医疗机构的资源,提高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能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效益。
(3)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与流通;推广使用远程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效率。
(4)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综合医院的协同工作,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资源的有机衔接。
(5)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机构的质量提升;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
三、实施步骤1. 拟定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确定建设期间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政策。
2. 完善机构体系:组建县级医共体领导小组,并设立医共体办公室;建立医共体机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及协作关系;设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3.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县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建立共享平台,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县级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4.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与流通;推广远程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效率。
2024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2024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范文抱歉,我不能提供完整的____字的方案范文。
然而,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充和修改。
以下是一个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范文大纲:标题:2024年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1. 健康领域的新挑战和机遇2. 紧密型医共体的概念和意义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设具有紧密合作、协同发展、高效运行的医共体2. 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卫生部门的主导作用,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三、建设内容和主要举措1. 医院协同发展a. 加强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合作和支援,建立卫生资源共享机制b. 推动医院之间的互认互联,共享、调配优质医疗资源c.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合理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2. 基层医疗协同发展a. 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提升其医疗服务能力b. 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的联动和协作,建立健全转诊转运机制c.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3. 医保制度改革与创新a. 建立健全县级医保基金统筹和分级管理机制b.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创新,鼓励县级医共体内参保人员就医定点和分级就医c. 开展医保定点单位评审和管理,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服务质量4. 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a. 加强县级医共体内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共享和协同能力b. 推动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c. 推广智能医疗技术和远程医疗应用,提高医共体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可及性四、实施方案与时间表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举措的具体内容、责任主体、时间节点等要素2. 制定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3. 制定县级医共体建设的长期规划,确保方案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五、政策支持与保障1.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县级医共体建设所需资金的保障2. 完善政策法规,给予县级医共体合作机构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3.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六、风险与挑战1. 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2. 市场竞争和资源争夺的挑战3. 战略合作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七、总结与展望1. 总结实施方案的主要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教训2. 展望未来,提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举措这只是一个实施方案的大致框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内容的补充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您所在县的具体情况和要求。
云县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
云县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一、背景云县地处偏远山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云县提出了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旨在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方案内容1. 建立医共体联合体在云县范围内,建立由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组成的医共体联合体。
通过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2. 优化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等措施,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减轻县级医院压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强化医共体内部协作建立医共体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避免重复检查和用药,提高医疗效率。
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诊疗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服务。
5. 完善医共体激励机制建立医共体成员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医共体成员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提高医共体整体运行效率。
三、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云县紧密型医共体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四、展望云县将继续深化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内部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健康扶贫目标。
总结云县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解决偏远山区医疗资源不足、服务不便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能够为更多的地方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偏远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洒在案头,一纸蓝图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
我想起了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拿起笔,为医改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时候,医共体的概念还只是初露端倪,而如今,它已成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
一、背景与目标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患者负担;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3.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服务的有序流动。
二、实施策略1.构建紧密型医共体组织架构。
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形成紧密型医共体。
各成员单位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2.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培训、引进人才、优化服务流程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加大对基层医疗设备的投入,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具备基本的诊疗能力。
3.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引导患者有序流动。
县级医院主要负责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
4.加强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医共体内信息互联互通。
通过远程会诊、在线咨询等方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5.创新支付方式。
探索实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引导医共体内部合理控费,提高服务质量。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1个月):对县域内医疗资源进行梳理,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和需求,为医共体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2.方案制定阶段(2个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医共体建设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和实施步骤。
3.宣传发动阶段(1个月):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医共体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实施计划,提高社会认知度。
4.实施阶段(6个月):按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医共体建设工作。
2.落实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为医共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我拿起笔,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次的任务不简单,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充满激情。
一、背景分析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县作为试点地区,肩负着探索和实践的重任。
此次试点工作旨在打破原有医疗资源分散的局面,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二、目标定位1.构建紧密型医共体组织架构,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2.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确保90%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治疗。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患者负担。
三、实施步骤1.调研与评估组织专家团队对县域内医疗资源进行全面的调研与评估,包括医疗机构数量、床位、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
同时,了解基层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医共体建设方案,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设备采购、技术培训、服务流程等方面。
同时,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3.组织实施(1)成立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医共体建设工作的实施。
(2)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3)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组织县级医院专家下沉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4)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推广使用电子病历,方便患者就诊和转诊。
4.监测与评估(1)设立监测指标,对医共体建设效果进行实时监测。
(2)定期开展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
(3)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医共体建设方案。
四、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医共体建设工作,出台相关政策,为医共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医共体建设所需的资金支持。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林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林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7.10•【字号】玉政办发〔2024〕15号•【施行日期】2024.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林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玉林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7月10日玉林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4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22〕79号)精神,为全面推进玉林市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加快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构建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新格局,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为健康玉林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01
人才引进
加强医共体内部的人才引进,吸 引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加入医共体 。
人才培养
02
03
人才激励
加强医共体内部的人才培养,提 高医共体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 力。
建立医共体内部的人才激励机制 ,包括薪酬待遇、晋升机制等,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06
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措施
管理机制
建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医 共体内部的协调与管理。
监督评价
建立医共体监督评价机制,对医共体运行情况进 行监督和评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资源整合
01
整合医共体内部的医疗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
源、技术资源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人才培养
02 加强医共体内部的人才培养,提高医共体整体医疗水
试点县应具备以下条件
县级医院综合实力较强 ,能够承担医共体牵头 责任;
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整 合程度较高,具备资源 共享和分工协作的基础 ;
县级政府对试点工作给 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并 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参与对象
参与试点的县级医院应具备以下 条件
医院领导班子对试点工作给予高 度重视和支持,并能够积极推动 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 改革;
建立完善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明确各医疗机构和部门的职责 和分工。同时建立定期的协调 会议机制,及时沟通和解决管 理和协调问题。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 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医共体的人才储备。同 时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实现人 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策和 法规动态,确保医共体的建设 符合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同时 建立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 机制,及时反馈问题和争取政 策支持。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变革与挑战,医疗
资源的不均衡,医疗服务的不对称,以及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等问
题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推出了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将优势医疗资源聚集起来,形成区域医疗联合体,整合基层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因此,本篇文章拟就县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以期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
发展提供指导。
二、目标和基本原则
1. 目标:明确县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目标,即整合基层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让更多的患者享
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基本原则: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共同发展”原则,依法依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县域医共体领导小组,由人社、卫生、发改、财政等职能
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对医共体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和指导管理,并制
定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推动医共体建设的顺利开展。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逐步规范“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度整合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高效运行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改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按照对群众健康负责的原则,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和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过渡和发展,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重构与分级诊疗制度相适应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整体提高。
县域内就诊率逐步提高到90%左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主导。
加强委、组织领导,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市场、医院的关系。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规划、投入、管理职责,加大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力度,落实医保、医疗、医药综合管理。
突出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落实公立医院运行自主权。
(二)坚持机制创新。
坚持办医主体不变,积极推动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逐步理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人事管理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牵头医院人事、经营及财务自主权,实行责、权、利相统的管理机制。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XX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17]144号)要求,按照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18]39号)精神以及省、市有关医改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和开展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组建诏安县总医院,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相适应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
改革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健全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指导、管办分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建立健全诏安县总医院组织架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对总医院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4-10-16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委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路径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保障群众更好更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医共体建设作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改革任务,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坚持政府主导、保障公益。
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财政投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3.坚持县乡融合、乡村一体。
创新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发展同心同向、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
4.坚持关口前移、资源下沉。
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工作目标。
2019年每个市(州)至少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
到2020年,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有效运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县域就诊率力争达90%,基层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较试点前提升不少于5个百分点,基层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整合型服务体系,实现架构共同体。
1.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
组建以县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
医共体数量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牵头医院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若人口较少、县级中医医院能力较弱、确需组建一个医共体的县域,要向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化建设意义
01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 效率。
02 促进医疗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03 增强医疗监管能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疗行为和质量的监管 ,保障医疗安全。
建设目标与任务
建设目标
构建县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实现县乡 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部分县域已建立基本的医疗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医疗 管理、公共卫生等。
网络基础设施
县域内医疗机构已实现网络连接,但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有 待提高。
数据共享与交换
部分县域已实现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但数据质 量和实时性需进一步提升。
县域医疗信息化存在问题
信息系统孤岛
部分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未实 现互联互通,导致信息孤岛现
人员配合风险
加强人员培训和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 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PART 08
总结与展望
建设成果总结
信息系统集成
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包括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检验 检查等数据的共享。
远程医疗服务
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等医疗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管理流程优化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信息化建设方案
汇报人:xxx
2024-10-14
目录
• 引言 • 县域医疗信息化现状分析 •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架构设计 • 县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 • 县域医疗信息化应用场景及功能实现 • 县域医疗信息化项目管理与保障 • 县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分析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02 公卫信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17]144号)要求,按照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18]39号)精神以及省、市有关医改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和开展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组建诏安县总医院,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相适应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
改革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健全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指导、管办分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建立健全诏安县总医院组织架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对总医院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
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各项工作。
建立总医院院长领导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总医院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
明确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坚持资源整合、循序渐进以强化管理、合作互动为纽带,整合技术、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资源,形成比较科学、合理、有序的紧密型县域医疗体系。
在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机构职能和任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县级公立医院资源先行整合,在2018年内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整合任务,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任务。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以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含瑞康医院,下同)的机构标准及功能定位为依据,通用设备集约共享、专科设备整合提升、医护人员专兼结合等方式,整合优化县医院和中医院资源。
遵循平等互助、发展提高、扶持中医的原则,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四)坚持为民服务、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利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有效手段,通过资源、人才、病种下沉,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为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主要内容(一)县总医院机构设置将县医院与县中医院职责进行整合,组建诏安县总医院,加挂诏安县中医院牌子,保留二级甲等中医院相应功能体系,财务实行分账管理;将乡镇卫生院和南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行政村卫生所纳入总医院一体化管理,形成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
1.领导岗位。
(1)行政班子:诏安县总医院设总医院院长1名(兼任党委书记、中医院院长),副院长6名,总会计师1名(相当于行政副职)。
总医院暂不定行政级别,其领导班子成员按原级别渠道办理档案工资和相关的五险一金等。
总医院院长经县委研究确定后,由县政府任命,县医管委履行聘任程序。
副职由县卫计局党组研究确定后按相关规定程序办理,其中:副院长由总医院院长提名,经县卫计局党组研究确定后,由总医院履行聘任程序;总医院的院委和县中医院副院长由总医院院长推荐,县卫计局党组研究批复后,由总医院履行聘任程序;总医院其他中层干部(含职能科室和临床学科负责人)由总医院院长提名,经总医院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后,由总医院履行聘任程序,并报县卫计局党组备案。
(2)党委班子:总医院党委隶属县委管理,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各1名,委员若干名,日常党建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指导。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医院管理层或理事会内部理事中的党员成员一般应当进入医院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要求,总医院党委副书记、委员一般由行政副职领导兼任。
党委书记由县委研究决定,党委副书记、委员,由县卫计局党组推荐,县委组织部研究批复,县卫计局党组任命。
党委的换届和委员的增补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规定办理。
换届时由县总医院党委会同县卫计局党组酝酿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县委组织部复核研究同意后,代县委行文予以批复,再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选举结果同时报县委组织部、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县卫计局党组。
(3)工会组织:经县总工会批复同意,成立总医院工会组织,通过召开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若干名,其中工会主席1名,工会副主席2名。
2.职能部门。
诏安县总医院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科、医保办)、监察室(行风办)、医务部(医务科、科教科、质控科、病案室)、护理部、后勤保障部(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基建科)、院感科、药学部、全民健康管理部(公共卫生科、基层适宜技术推广科、双向转诊管理部)、信息中心,以及根据二级甲等中医院的需要,设立相应的职能科室。
3.临床科室。
按照中西医评价体系相对分开的基本要求和“能并则并、该分则分,做好规划、稳步推进,统一管理、精简效率”原则,优化整合两家县级公立医院现有的临床科室。
成立资源整合筹备工作小组,具体协调人、财、物的整合,内部整合方案由县总医院研究确定。
(1)组建特色科室。
充分利用县医院、县中医院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特色,分别组建相应特色科室,原则上不重复建设二级学科,力求把专业做得更加精细,更具特色。
整合后,县总医院按照争创三级综合医院标准设置临床科室,重点承担外科、内科、儿科、急救、妇科、产科、传染科等急危重病人救治任务;中医院按照争创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价标准设置临床科室,重点承担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康复理疗科、肛肠科、皮肤科、精神科等慢性病人诊疗。
具体临床科室整合方案由县总医院研究确定,并向县卫计局报备。
(2)发展特色专科。
通过强强联合、以强扶弱,进一步集聚人才、技术、资源,不断催生医疗新技术、新项入治疗、微创手术、疼痛医学、老年病科等特色学科,不断提目、新成果,规划利用整合后腾出的空间,建设肿瘤治疗、介高医疗整体服务能力。
(3)合理配置医技科室。
按照“保留常规、集中高端、节约成本,方便群众”的原则,保留两家医院原有的常规基础检查化验项目,高尖端的设备不重复配置,医技人员由总医院统一调配。
(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建立定位清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实行县乡村紧密型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各医疗卫生单位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暂时保持不变、承担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和任务保持不变、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持不变“三个不变”的基础上,医共体建立分工协作、发展激励、区域资源共享、现代医院管理和人才流动、双向转诊、业务指导和培训、全程健康管理服务等“七个运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医疗业务、财务制度、绩效考核、资源配置、集中采购、信息化建设、医保预付等“八个统一”管理。
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改革、同推进、同考核,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能力和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1.突出总医院龙头作用。
县总医院承担县乡村一体化管理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推动人才、资源、病种“三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均衡发展。
2.建立人财物直管机制。
建立县总医院全面直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财、物的紧密型医共体,卫生院院长(主任)由总医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后,提出拟任人选,报县医管委批复后,由总医院党委考核并聘任;副职领导由卫生院院长(主任)提名,报总医院党委批复后,履行聘任程序。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分院,分院院长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主任)兼任。
3.分类管理卫生院。
根据常住人口、地理位置、服务工作量等要素,按A、B、C类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差别化分类管理,重点配齐配强霞葛和四都中心卫生院,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促进其均衡发展。
4.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
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实行规划建设、人事管理、业务管理、药械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进一步筑牢村居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5.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作用,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优化整合乡镇卫生院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与县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
加强县乡医疗机构检验、电子病历、心电、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推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效率和基层首诊能力。
(三)人员配置1.合理流动人才。
按照“大专科、小综合”功能定位和“人随专科走、人按优势配”原则,由县总医院将现有两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划转到优化整合后的临床科室。
建立县级医务人员晋升职称下基层服务制度,对于总医院医生,在晋升聘任主治(管)医师前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一年以上。
其他医技、药、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前,在上一任职期内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3个月以上。
2.精简中层管理队伍。
根据行政后勤各部(科、室)和临床各科室管理岗位的工作量,进一步理顺职能、合并岗位、裁减冗员,做到因事设岗、人事相宜、事有人管、事能追责,制定精干、快捷、高效的岗位工作目标,促进总医院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县总医院负责调查摸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合理流动、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稳妥推进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对职能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含副职)实行聘任制。
3.健全班子退出机制。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配齐配足县总医院班子成员。
改革过渡时期,对未聘任的原院长并退出领导岗位,继续在医共体内发挥作用的,在2019年底前保留原待遇不变;对未聘任的原两院副院长(班子成员)实行正常退出机制,退出领导岗位经考核胜任的,转为总医院院委并明确职责分工,按医改有关政策给予享受原职务津贴和薪酬分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