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疾病的关系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4b62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d.png)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是人类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通常受到外部环境、个人经历和生理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情绪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情绪能够显著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到底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重要主题。
情绪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病原体的重要机制,而情绪则被发现能直接影响免疫功能。
研究曾表明,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愤怒)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得身体在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变得更加脆弱。
具体来说,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的升高,这些激素在短期内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压力,但长期过高则可能抑制免疫细胞的生成。
同时,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如快乐、满意和感恩)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反应,提高免疫系统的整体效能。
这说明,调整情绪状态、培养积极心理对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是有益的。
情绪与心血管健康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已成为全球健康的重要威胁。
在这一领域,研究发现情绪对心血管健康有着深远影响。
情绪波动大的个体更容易经历间歇性高血压,这与其高度焦虑或愤怒情绪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当我们遭遇压力或愤怒时,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与之相关的心率和血压都会上升,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则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
此外,积极情绪能促进心脏健康,增加内源性抗炎因子的释放,从而间接保护心脑血管免受疾病侵害。
这样看来,通过培养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能提升心理健康,更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情绪与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负责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增殖和生长等生命活动,而此系统又受到我们的情绪变化影响。
负面情绪导致应激反应后,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增加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分泌。
长时间暴露在高水平的皮质醇面前,会扰乱体内各种激素的平衡。
尤其是在女性中,这种失衡会导致月经不规律、排卵障碍以及不孕等问题。
人民日报: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讲得透彻~
![人民日报: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讲得透彻~](https://img.taocdn.com/s3/m/473b2df6856a561252d36f3e.png)
人民日报: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讲得透彻~这篇“情绪致病”文章是《人民日报》微信发表的,其中所说的道理深刻、明确,现在,摘录文字版本发给“国医大师健康”粉丝看看,看完后,对于疾病、痛苦大家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 《人民日报》发布原文据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病已达到200多种,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关于情绪的地图。
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会遭受到情绪对身体器官的“攻击”。
“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常受批评的人爱得关节炎……如果您想不得病,就请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现在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
生存压力让很多人越来越情绪化,有些情绪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体却早早地发出了“报警信号”。
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比如恐怖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觉得怎么穿、怎么梳妆都不顺心,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头发爱出油、鼻翼出油、心烦冒汗,甚至下体分泌物异常或有味。
精神科专家表示,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长时间处在某种情绪中不能自拔,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情绪对应不同疾病不同的情绪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病。
比如恐惧、焦虑会导致腹部疼痛;批评、内疚引发关节炎;压抑导致哮喘;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还爱发生脓肿;恐惧会引发晕车和痛经。
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心理上的点滴波动它们都能未卜先知。
在所有的心身疾病中,胃肠疾病是排名第一位的,比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全球约有10%的人一生中患过该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遇到紧张焦虑的状况就会胃疼或腹泻,压力大的时候根本吃不下饭。
司机、警察、记者、急诊科医生等患胃溃疡的比例最大。
其次是皮肤。
对很多人来说,紧张时头皮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情绪对我们的身体有何影响
![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情绪对我们的身体有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d10ec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d.png)
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情绪对我们的身体有何影响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情绪对我们的身体有何影响情绪是人类的基本心理反应之一,它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心情愉快的人往往身体健康,而心情不佳的人则容易患病。
那么,情绪对我们的身体究竟有何影响呢?1. 影响免疫系统情绪的变化会密切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几率。
相反,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等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2. 加重慢性疾病不良情绪不仅可以增加患病的风险,还可能加重已有的慢性疾病。
例如,长期的压力与焦虑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高血压的症状。
另外,情绪问题还被认为是诸多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哮喘等的诱因或加重因素。
3. 影响消化系统情绪问题还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引发一系列消化问题。
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胃溃疡或消化不良。
此外,情绪还可能对食欲产生影响,导致进食不正常,引发营养不良或肥胖等问题。
4. 增加心脏病风险心脏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情绪问题则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此外,情绪还会影响血液中一些物质的分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5. 影响睡眠品质情绪问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品质,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和修复功能。
焦虑和抑郁常常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甚至失眠。
长期缺乏良好的睡眠会导致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6. 加速衰老过程心情低落的人常常伴随着身体的早衰现象。
应激和消极情绪会增加体内氧化应激物质的产生,加速细胞老化。
因此,情绪问题可能加速身体衰老过程,导致皮肤老化、肌肉松弛等现象的出现。
总结起来,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免疫系统功能到心脏病风险,从消化系统运作到睡眠品质,情绪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情绪管理,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维护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e619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7.png)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水平,而身体健康状况则反过来影响着心理的状态。
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情绪、意识和思维的良好管理和调节能力。
当一个人心理状况良好时,他的思维能力更加敏捷,对问题的应对能力更强,情绪稳定。
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个体的抵抗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反,当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出现心理问题时,如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系统:心理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使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
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会使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引发感染、炎症等身体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2. 心血管系统:心理压力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更容易保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消化系统:心理紧张和压力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问题。
长期的焦虑和压力还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对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 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导致失眠、睡眠质量下降,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为身体提供充足的休息和恢复。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和促进:1.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合理的压力管理和应对策略,如寻求社会支持、进行身体锻炼、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等,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2. 平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并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增强身体机能。
胃肠道疾病与情绪的关系
![胃肠道疾病与情绪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46ace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f.png)
胃肠道疾病与情绪的关系胃肠道疾病是指影响胃和肠道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与胃肠道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胃肠道疾病与情绪的关系,并分析情绪对胃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情绪来缓解胃肠道疾病。
一、胃肠道疾病与焦虑情绪的关系1.1 焦虑情绪对胃肠道疾病的影响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当人们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情绪。
研究发现,焦虑情绪对胃肠道有着直接的影响。
焦虑情绪可能引起胃肠道蠕动失调,使肠道的运动速度过快或过慢,从而导致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同时,焦虑情绪还可能增加胃酸分泌,导致胃酸过多,引发胃酸反流、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1.2 调节焦虑情绪的方法为了缓解焦虑情绪对胃肠道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调节焦虑情绪。
首先,要积极应对和缓解压力,如学习放松技巧、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与亲友交流等。
其次,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嗜食辛辣、油腻食物。
此外,我们还可以试着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如保持乐观心态、寻求心理咨询等,以减轻焦虑情绪的困扰。
二、胃肠道疾病与抑郁情绪的关系2.1 抑郁情绪对胃肠道疾病的影响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等。
研究显示,抑郁情绪与胃肠道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抑郁情绪可以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造成便秘等症状。
此外,抑郁情绪还可能引起食欲改变,导致进食过多或过少,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2.2 调节抑郁情绪的方法调节抑郁情绪可以有多种途径。
首先,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心理治疗来缓解抑郁情绪。
其次,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信念,鼓励自己从事一些喜欢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活乐趣。
此外,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睡眠质量也对缓解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的禁食,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
情绪与心脏病发生的关系
![情绪与心脏病发生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b8fb2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e.png)
情绪与心脏病发生的关系情绪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喜悦、愤怒、担忧、忧伤等各种不同的感受。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与心脏病发生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心脏病发生的关联,并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在心理学中,情绪与心脏病发生的关系被广泛关注。
持续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对心脏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病。
这与心理压力直接导致的生理反应有关,如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其次,在生理学层面上,情绪对心脏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处于极度的愤怒或者忧虑状态时,体内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和心率也会随之升高,长时间的持续升高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情绪波动可能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病症。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情绪与心脏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有所影响。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度和心脏病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社交支持和情感支持可以缓解人们的负面情绪,有助于心脏病的预防和康复。
相反,孤独、社会隔离等负面社会联系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如何管理情绪以保护心脏健康呢?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学会自我觉察,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情绪波动,并及时采取调节措施,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其次,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学会放松自己,采取适当的运动、呼吸训练、冥想等方式来舒缓压力,对于控制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改善社交关系、加强社区和家庭联系也能提高心脏健康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情绪与心脏病发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本文仅是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人们在生活中应该综合考虑身心健康的多个方面,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以保持心脏的健康功能。
另外,如果您遇到心脏病相关的问题,请务必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总之,情绪与心脏病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ad5b92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e.png)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当这些情绪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超出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喜,本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但过度的喜悦可能会“伤心”。
比如突然中了巨额彩票,大喜过望,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过度的喜会使心气涣散,心神不宁。
怒,更是常见的导致疾病的情志因素。
愤怒会使肝气上逆,出现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长期的愤怒情绪还会导致肝气郁结,引发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等疾病。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都容易让人动怒,而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忧思,往往会伤及脾胃。
当一个人过度忧愁或思虑重重时,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正所谓“思则气结”,长期的忧思还可能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悲,会损伤肺气。
过度的悲伤哭泣会使肺气消耗,出现气短、乏力、咳嗽等症状。
在生活中,遭遇重大的挫折或亲人离世等悲痛事件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情绪,就容易给肺部带来损害。
恐惊,主要影响肾的功能。
突然受到惊吓或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会使肾气不固,出现遗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
比如,小孩子受到惊吓可能会夜间尿床,就是因为恐惊伤肾。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志与脏腑之间通过气血经络相互联系。
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而脏腑功能的异常也会反过来导致情志的改变。
例如,肝郁气滞的人往往容易情绪抑郁、烦躁易怒;心脾两虚的人则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焦虑等症状。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比如,长期的焦虑和抑郁会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情绪价值与情绪失调情绪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情绪价值与情绪失调情绪对心理疾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6c337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3.png)
情绪价值与情绪失调情绪对心理疾病的影响情绪价值与情绪失调对心理疾病的影响情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情绪价值和情绪失调作为两个关键概念,对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价值和情绪失调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一、情绪价值情绪价值指的是情绪对个体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愉快等能够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增加生活满意度。
情绪价值还有着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较低的生活压力、更好的免疫力和较低的慢性病发病率有关。
1. 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能够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积极情绪还与更高的自尊心、更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更出色的社会适应力相关。
2. 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积极情绪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积极情绪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疼痛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积极情绪还能够提高个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二、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作为一种心理症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情绪失调指个体情绪体验和情绪实际表达之间的不一致,可能包括情绪的过度表达、抑制表达或是表达不协调等。
情绪失调常见于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1. 情绪失调与心理疾病情绪失调与许多心理疾病密切相关。
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无助和缺乏兴趣等情绪失调症状。
焦虑症患者则表现出持续的内心不安和过度担忧等情绪失调症状。
这些情绪失调症状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还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情绪失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情绪失调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情绪失调会导致个体在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降低个体的社会适应力。
情绪失调症状还可能会引发自我伤害行为,给个体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后果。
情绪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很重要
![情绪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很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9779d0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b.png)
而消散,因此,肺结核也被称之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类型。
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更要抓好肺结核的科普工作,公众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肺结核的严重性,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工作。
2.肺结核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肺结核的主要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潜伏期的表现,称之为潜伏性结核感染,这一阶段对人体基本不造成显性伤害,不会有任何的肺结核症状产生,也不具备感染性,这是因为健康人具备自身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力,免疫系统会限制结核分枝杆菌的侵入,让其在这一阶段丧失感染性。
另一类就是活动性肺结核阶段,活动性肺结合就代表患者已经出现了肺结核症状,该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染性,首要的便是患者会开始持续性的咳嗽和咳痰,持续时间大约在两个星期以上,大部分的患者在前期肺结核患病阶段并不会出现其他更为严重的显性症状,因此,咳嗽和咳痰这类较为常见的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
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咳血的情况,伴随着发烧和咳嗽,多数的患者在肺结核患病期间其精神力会大幅度的下降,食欲出现影响,随着疾病进程的不断加深,患者的体重会大幅度的下调,并影响患者的抵抗力和身体的综合素质,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还有个别患者会出现气短和胸闷,这些症状均为肺结核的显性症状表现在患者的患病全进程之中。
3.肺结核该如何预防?首要的是要控制住肺结核的传染源,每一个肺结核病人都是移动的传染源,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发现并控制病人,最终治愈病人。
在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肺结核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就应该向其科普相关的疾病状况和注意事项,首先就是因为该疾病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不能或者是尽量的少去公共场所,若必要情况下,患者需要佩戴口罩进入公共区域,对于家人也应当采取必要的隔离和保护措施,家里尽量定期进行通风,并做好安全防护和清理消毒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飞沫中若仍能检测出结核杆菌,说明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处于活动期,因此,患者在这一阶段要积极的尽心治疗,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服药,尽量在短时间内完后疾病的治愈。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ae9e2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00.png)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两者是独立存在的,然而,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如何影响身体健康,以及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反作用,通过科学研究、案例分析以及生活实例来体现二者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一、压力与生理反应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
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时,会导致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例如,长期的压力会促使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增加,这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二、情绪状态与免疫系统心理状态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
而经常处于负面情绪中的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快乐和满足感可以提高人体内抗体的生成,有助于抵御疾病。
三、饮食与生活习惯心理健康还影响到个体的饮食选择和生活习惯。
当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他们更可能保持均衡的饮食,并参与规律锻炼。
相反,情绪低落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高热量、低营养价值的食物,且缺乏运动,从而导致肥胖等代谢性疾病。
四、睡眠质量睡眠与心理健康也是息息相关。
失眠常常被视为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而精神压力过大又会进一步加剧睡眠障碍。
研究显示,充足的睡眠对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而持续疲劳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体力活动与情绪调节身体健康能够积极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规律的运动被证明能够促进正面情绪,并有效预防和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刺激内啡肽(“快乐激素”)和多巴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愉悦感。
二、身体形象与自尊心身体健康还在个人形象和自尊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保持良好的身材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
这种自尊感又反馈到心理健康,使得个体更容易应对各种生活挑战。
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aead1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6.png)
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情绪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当我们心情愉快时,身体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当我们情绪低落时,身体往往会出现疲劳和不适。
因此,了解情绪和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以便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
一、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联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
长期的焦虑、抑郁和压力会导致身体的各种功能紊乱,如睡眠障碍、消化问题和免疫力下降。
而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2. 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情绪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
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使身体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3. 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情绪还可以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等会引起体内应激反应的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而积极的情绪则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二、身体健康对情绪的影响1. 运动对情绪的影响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增加身体的快乐感。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啡肽的释放,这是一种具有镇痛和抗抑郁作用的脑化学物质。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使人感到愉悦和精力充沛。
2. 饮食对情绪的影响饮食对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
饮食不良会导致身体缺乏重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镁和蛋白质,进而影响脑部功能,导致情绪低落和精神不集中。
相反,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
3. 睡眠对情绪的影响良好的睡眠对情绪的平衡非常重要。
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
相反,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身体的机能,增强情绪的稳定性。
三、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1. 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积极的情绪态度对维护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培养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a7bf7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e.png)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情感的表达,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情绪问题的方法。
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1.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相反,当我们经历负面情绪时,如焦虑、抑郁或愤怒,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2. 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情绪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
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我们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3. 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情绪问题也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长期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4. 情绪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情绪问题还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下的人更容易出现胃溃疡、消化不良等问题。
这是因为负面情绪会干扰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胃酸分泌增加等问题。
应对情绪问题的方法1. 寻求支持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时,寻求他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与亲朋好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帮助我们缓解负面情绪。
2.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定期锻炼、良好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心情。
3.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一些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
例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4. 寻找乐趣和放松寻找一些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放松的活动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可以尝试参加兴趣小组、阅读、旅行等活动,让自己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享受生活。
结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情志与疾病关系
![情志与疾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48bdec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b.png)
情志与疾病关系情志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疾病又会影响人的情绪。
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以及养生之道等方面,探讨情志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一、身心健康情绪的好坏对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而消极的情绪,则容易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长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容易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健康情志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人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而消极的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形成恶性循环。
三、免疫系统情绪状态对免疫系统起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力,对抗病原体的侵袭;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免疫力,导致机体易受感染。
许多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为明显,长期的抑郁情绪会使人们更容易患上感冒、感染等疾病。
四、心脑血管系统情绪和心脑血管系统密切相关。
情绪异常会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发生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例如,长期的焦虑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
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调节心跳和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养生之道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养生方法来调节情绪。
例如,运动可以促使身体产生快乐激素,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法可以帮助减压,改善情绪状态;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寻求心理支持也有助于情绪的调节。
总结起来,情志与疾病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正确处理各种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此外,更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https://img.taocdn.com/s3/m/f53878dbfad6195f302ba690.png)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最近非常火的一个段子劝解大家不要和不做家务、不会做家务的男人走入婚姻的殿堂,这些男人结婚之后每日只会等着妻子做饭吃,不会主动帮你扫地、拖地,甚至吃完饭之后都不会洗碗,认为这些家务都是女性本职工作,久而久之,女性在婚姻中就会生一些闷气,殊不知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其实最后这一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可不仅仅是一个段子。
具体有哪些科学依据,看下文吧!一、情绪和疾病的关系上文所说的:“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潜在信息是说不良情绪会引起一些疾病。
下文给大家讲解一些和消极情绪有关的疾病:(1)情绪波动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病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以往说的“气死”也是这一原理。
注意此处说的情绪波动不仅是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还有积极情绪,一旦大喜大悲过度就会有可能引起疾病。
(2)情绪波动过大会引起消化系统病症。
于此同时,大多女性在高兴时或者不开心时都要吃食物来排遣,不开心时化悲愤为食欲,而高兴时吃食物则是庆祝,这种状况会引起肥胖,进而增加女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3)生殖领域的学者认为心理情绪会影响女性怀孕,但现今这一说法还没有被证实。
二、生气为什么会让女性患有乳腺增生呢?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女性会提升乳腺癌的发生率。
这一说法和很多基础研究结果相同,说明女性真的会被气出疾病。
中医也指出女性长期处于愁、虑、怒、忧等负面情绪中会伤及肝脏,让肝气淤结,临床表现为两肋胀痛,而肝经和乳房健康息息相关。
当女性长期处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会面临繁忙的工作、竞争压力、不规律的生活、过度劳累、心情压抑等一些精神因素时,会让卵巢排卵功能出现障碍,孕酮也会降低,进而让雌激素水平异常增加,引起乳腺增生。
为此,女性日常应学会放松。
女性出现乳腺增生时,会出现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等现象,一般会在情绪波动大或者月经前期加重,行经之后症状会减轻。
乳房肿块质地和大小会随着女性月经来潮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经前肿块比较大,质地也比较硬,月经之后肿块会缩小,质地有一定韧性但是不硬,触摸之后,会感到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和周围的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
情绪与疾病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
![情绪与疾病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2221e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4.png)
情绪与疾病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经历的各种情绪,如愉快、悲伤、愤怒等,都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实际上,研究发现,情绪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并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不良情绪会增加患病风险。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使得身体变得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感染病菌,发生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此外,慢性压力还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其次,情绪对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病程有着明确的影响。
例如,抑郁情绪与心脏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已被广泛研究。
抑郁症患者往往伴随有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等症状,且其心脏病的发展速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更高。
而焦虑情绪则与胃肠道疾病紧密相关,焦虑状态下的人容易出现胃痛、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
因此,情绪管理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情绪不仅影响疾病的发生和病程,还会对人体的康复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促进人体康复。
与悲伤和焦虑相比,乐观锻炼后的身体反应更为积极,养成乐观的心态能加快康复进程。
此外,情绪的积极性也与肿瘤发展和生存率有关。
乐观的人更容易接受治疗,并且对恶性肿瘤的生存率更高。
情绪管理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学会自我观察和情绪认知。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认知自己情绪的来源和造成的影响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要学会应对和释放情绪。
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式,如运动、减压训练、冥想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紧张和焦虑情绪,缓解身心压力。
此外,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有人陪伴和倾吐心声可以减轻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
总之,情绪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不良情绪会增加患病风险,影响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同时也会干扰康复进程。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b4319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9.png)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情绪和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一些改善情绪和促进健康的有效方法。
1.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负面的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沮丧,会导致身体产生激素失衡,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和免疫系统问题的风险。
情绪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和体重增加。
因此,保持积极的情绪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身体健康对情绪的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对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
有科学研究发现,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身体产生感觉良好的激素,如内啡肽和多巴胺,从而增强积极情绪。
此外,良好的睡眠和营养均衡的饮食也被证明与情绪的稳定和快乐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关注身体健康可以提升情绪的积极性。
3. 改善情绪和促进健康的方法(1)保持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健康是改善情绪和促进健康的关键。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来保持心理健康。
这些技巧包括放松练习、冥想和寻求社交支持。
此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合理的工作休息安排,也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
(2)积极锻炼适度的身体锻炼对于情绪和健康的改善都有着正面的影响。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升自信心和改善睡眠质量。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或游泳,并坚持每周进行一定次数的锻炼,有助于提升情绪和加强身体健康。
(3)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对于情绪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同时,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
(4)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情绪和健康都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安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床铺,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的睡眠,提升情绪和促进健康。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6f8cf4b0b1c59eef8c7b4f8.png)
情志常变与疾病进退情绪变化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有关系,情绪即是致病的原因也是五脏六腑功能的晴雨表,在人生病以后,情绪的变动与疾病的进退有着密切的关系。
(1)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情绪改变导致发病。
七情内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
从病因学的角度讲,情绪过激是疾病产生的内在因素。
七情致病以外界刺激为诱因,只有外界的异常变化,才能导致七情异常,从而成为发病因素。
其中生活习性、道德修养与受教育的程度等是决定外界因素对情绪影响大小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绪异常变动会导致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失常而产生疾病。
疾病影响情绪。
正常、良好的情绪是在脏腑功能正常、气血阴阳调和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脏腑功能正常是情绪正常、稳定的物质基础,正确的五脏产生良好的情绪,疾病的脏腑产生疾病的情绪。
如情志刺激可导致肝气郁结,而肝脏患有疾病时又常常表现为精神抑郁,闷闷不乐的情绪。
因此讲,情绪和五脏是相互影响的。
(2)疾病状态下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情绪对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情绪作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因素,对疾病的传变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情绪舒畅,可以抑制疾病的发展,促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情绪的产生以五脏为基础,又反过来影响五脏。
在病理状态下,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损伤,此时必伴有情志的异常改变。
这种情志改变属于疾病内在病变化的外都表现,如心气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少语;心火亢盛,狂乱无知,燥动多怒。
同时,由于患者的社会地位、科学知识、经济状况及亲人的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有区别,在患病后,表现为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或为悲观失望,或盲目乐观,或惊恐不安,或茫然无措等等。
这些产生于对疾病认识的精神、情志变化,又会对机体业已存在的病变产生极大的作用。
如果能得到适时的、恰当的调护,消除不良的情绪波动、心理反应,就会减少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促进脏腑气血调和畅达,使患者能以愉悦的心情和科学的态度正视疾病,积极配合医疗活动,从而促进疾病的痊愈。
因为心理情绪引起的 身体疾病案例
![因为心理情绪引起的 身体疾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a31c6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a.png)
因为心理情绪引起的身体疾病案例我给你讲几个因为心理情绪引起身体疾病的案例哈。
就说我一朋友吧,他叫小李。
小李是个工作狂,平时压力巨大。
他这人啊,特别争强好胜,公司里有啥项目都想冲在前面。
结果呢,有一段时间公司接了个超级大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
小李天天焦虑得不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项目的事儿。
就这么过了几个星期,他开始头疼,那种疼啊,就像有个小锤子在脑袋里敲一样。
去医院一查,啥毛病呢?医生说是因为长期的焦虑和压力,引发了紧张性头痛。
你说这冤不冤,就因为心里老是揪着工作这点事儿,身体就开始抗议了。
还有个事儿,我邻居王姐。
这王姐是个热心肠,但是她有个毛病,就是太爱操心了。
家里大事小事她都得管,儿子找对象她操心,老公工作上的应酬她也操心。
前阵子,她儿子工作上出了点小差错,王姐那个担心啊,就怕儿子丢了工作。
这一担心可好,她突然就感觉胸口闷得慌,像有块大石头压着似的。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岔气了,没当回事儿。
可是这症状越来越严重,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心肌缺血。
医生就说啊,这和她长期的精神紧张、过度操心有很大关系。
王姐这才意识到,自己这爱操心的毛病可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再给你说个好玩的。
我有个老同学叫小张,他这人胆小,特别怕鬼。
有一次,他和朋友去玩那种恐怖密室逃脱。
在密室里的时候啊,那恐怖的氛围一营造起来,小张就被吓得不轻。
他出来之后啊,就感觉自己肠胃不舒服,老是拉肚子。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在密室里吃了啥不干净的东西呢。
可是去医院看了,也没检查出啥病菌感染之类的。
后来医生就问他最近有没有受到啥惊吓,他才想起来恐怖密室逃脱这事儿。
医生就说啊,这是因为突然的惊吓导致他的肠胃功能紊乱了,情绪对肠胃的影响可大着呢。
你看,这被吓得拉肚子也是够奇葩的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和疾病的关系
生病,是因为情绪能量在身体堵塞
2014-07-27 阅读(18) 身心能量整合
无论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在人体都会表现为某一部位能量通道阻滞,而按摩则是“一个和身体对话的全过程”。
对话好了,经络畅通,身心疾病也就消失了。
找到导致疾病发生的人体能量阻塞区域,通过按摩改善这通道,形成通畅的能量供应通道,有炎症的就会消失,有损伤的也就自动修复了。
为什么身体通道会出现阻塞呢?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情绪,小部分才是因为外力造成的。
人生气时会觉得心理难受,就是因为情绪影响内动力,损害五脏里的精力,引起身体能量的内燃耗,就是内耗。
情绪比外界的环境不好更影响我们的身体。
所以,体内环保还需从情绪入手。
身体像是我们历史的记事本,藏着所有的记忆,创伤和故事,它通常以疾病的形式提醒着我们。
情绪以一种信息形式在神经和经络传导,当某种情绪过大,传导神经就会受到破坏,堵在那里,从而形成一个记忆。
我们身体的背部肌肉对应着不同的脏器,通过按摩可以了解身心内在状态。
比如:⊙肩颈板硬、酸痛,通常是愤怒积压而成的。
⊙左侧肩胛骨与背椎间板硬,易导致心脏问题,主要由伤心、委屈等
打个比方说,当一个人心中有委屈和害怕的时候,心里会听到一个「木」的声音,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这伤的就是胃经和肾经,人时常会有吐的感觉,腰常会很不舒服,皮肤会很粗糙,而且长向心肉,肚子大,腿很细,当这样的情绪起来的时候,人想喊。
农村中,有一种病,就是疯了。
中医有一句话,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逃。
经常想喊,动作却不受控制,不穿衣服,到处乱跑。
过去,我们会把这类人送精神病院,吃药,这样,就会把一个人害了。
其实,这类病症,是胃经和肾经萎弊。
胃经,是从我们的第二个脚趾,沿一定的路线,通过心包,到我们的脸上。
当我们受到很大委屈,堵住我们的胃经的时候,一,是影响我们的胃,二,是影响我们的心脏。
在中医中,心脏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神明。
当心包受到伤害,被萎弊的时候,人就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认知。
而关于肾经,当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脊椎从后脑处嗖的一下凉了下去,会一直凉到我们的肛门和骶骨。
中医中说,恐使气下。
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感觉我们的气从后脑处,一下向下,聚集到我们的肾经上。
所以,刚才我们所讲的这种症状,就是我们的胃经和肾经,被堵塞了。
容易焦虑的人,身体的体型是如何的?容易焦虑,就是思虑过度,就会伤脾,人的体型就会背齁着,背隆起,因为在焦虑的时候,身体会挛缩。
相由心生,当你的情绪是如何的时候,身体体型就会变化,会按照你的情绪去塑一个型出来。
这样的人,肺经和脾经就会出现聚结,背部就会隆起。
思伤脾,脾为土,土生金。
思虑过度,会生忧,忧伤肺,而肺则主皮毛。
所以,长期思虑过度的人,会容易得皮肤病,有很多牛皮癣患者,就是思虑过度。
在治疗很多皮肤病人的时候,需要去了解一下病人的情绪,大部分的皮肤病人,都与其情绪有关。
有些传统中医,认为牛皮癣是湿热引起的,所以,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反而会引起尿毒症。
其实许多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素毒。
中医里面,五毒为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我们人是通过谷、果、畜、菜为养的。
尽量不要吃药。
中国古代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不是一部医书,更多的是一本养生学,其中就说到,上医治胃病,圣人治未乱。
就是在危急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先把它解决了。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养生,如何防止病的产生,我们就已经恢复健康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医生,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带着一个医生。
我们绝大多数的病,都是我们后天得的,都是我们自己买来的。
在我们的五脏当中,我们的肝是藏血,补血作用的,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五脏比作一个国家的话,肝就是一个将军,肝起到了保护我们身体的作用,肝补血,身体是依靠血液中的营养生存的。
脾主土,就如一个国家的皇后,母仪天下。
起到蕴化的作用。
心主火,属于一个国宝的皇帝,心脏,是不受邪的,心包经就是代替君主受邪的。
(而如果心脏受邪,比如风湿性心脏病,那就是内邪的,就无法救治了)。
心包经最后走到檀中穴,当我们感觉心中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檀中穴部位有感觉,会觉得这个部位纠到一起去了。
这就是我们的心包受邪。
这也是为何当我们伤心的时候,后背左侧心俞会隆起,因为隆起的部位,对应前面的部位就是心包经。
经常焦虑,得皮肤病的人,除了背部隆起外,这个部位是不通畅的(下腰部分椭圆形),焦虑后,会造成恐惧,肺为金,金生水,所以接下来就会伤害肾经,所以,这个部位就会不通畅。
大家要注意,每一个情绪是互相转化的。
容易被激惹,容易暴怒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弱小的。
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力量,所以才会发怒。
他底层的情绪,就是恐。
而真正厉害的人,其实内心是平缓的,是如如不动的。
我们的肾,就是我们的要根。
农村中流行有句话,十个胖子九个富,就怕胖子没屁股。
其实,人的屁股代表人的肾,如果这个人很胖,但他的屁股是尖的,上半部是瘪进去的,没有弹性,那他的内分泌是有问题的,肾肯定是虚的。
这样的人,他的承担能力就差,他的内心的稳定力就差。
还有一句话,十个瘦子九个贫,就怕瘦子没精神。
精神来源于肾,如果这个人瘦,但精力很充沛,这样的人,就有财富。
肾在生活中,代表财富,在生命中代表
了根本。
道德经里面记载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尼」。
雄,就是生长,生发,雌,就是根本,知道发展,同时要懂得守根本,这样的人,就如天下的溪流,周围所有的水都会流入溪流中,就会长期得到,恒常德性就能始终存在,最终回归婴儿的状态。
每个人只有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身体才能健康,健康和我们的行为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