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存在范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存在范畴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 应用。康德哲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在于他肯定了“自在 之物”的存在,但康德又用他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论证 了“自在之物”不可知。康德的二元论体系正是在这 个矛盾中展开的。费希特和谢林企图克服康德哲学的 内在矛盾,都从否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入手,发展 了康德的唯心主义。费希特的第一命题是“自我设定 自身”,主张我是唯一的存在,“存在就是被思维”。 而谢林则把自我和存在统一于自我意识,认为自我意 识是高级的唯一的实在,“就是存在本身”。
• 存在是标志事物最基本的共同特性的哲学范畴, 它的唯一含义是对事物现实性的肯定。
• 在认识中,存在相当于现象。就现象的差别而
言,人类的现实存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
观存在,一类是主观存在。
• 客观存在是指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现象。它不仅包括物质 的实体。而且包括物质的属性(运动)、物质存在的形式(空间、 时间)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
• 可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论述哲学基本问题时, 显然又把存在和物质等同起来,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现在大多数哲学辞典和 哲学教科书一般都把存在等同于物质,但是人们不免 疑惑:若果真如此,那么存在范畴还有什么保留的必 要呢?可是,如果取消了存在范畴,那么物质、运动 和时间空间等哲学基本范畴又如何加以定义呢?正是 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 存在范畴一直没有一个完满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存在范畴
一、什么是存在
• http://baike.baidu.com/view/472 39.htm
• 在作为一个生活用语,其意自明,无需 解释。但是,存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其定义就很难下。这是因为:
• 第一,存在是个包罗万象的哲学范畴。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最基本 特性首先都在于它们存在着,存在包罗一切,一切都在存在之中, 在存在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了。因此,和存在对立的范畴不是
思维,而只能是非存在,即无。下定义必须遵循种加属差的原则。
首先指出种,即与自身不同的、超越本身的大概念,然后再加上 属差,即标明自身的本质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严密的科学 定义来。可是存在范畴就其涉及的范围来说,已经达到了最大的 极限,因此也就无法找到大于存在的种概念来说明存在自身。无 论引进何种相关事物来说明存在,该事物总逃不出存在的范围, 归根到底,还是用存在来说明存在。正因为这样,过去一切存在
• 由此可见,存在作为一个哲学观念,在哲学更 上源远流长,是个普遍适用的古老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批判地继
承了前人现成的思想资料,十分重视存在范畴
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恩格斯曾经用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来规定哲学的基本问 题,为划分哲学派别,揭露唯心主义提供了伟大的认 识工具。他还用存在范畴来标志其他哲学概念,把运 动定义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把时间和空间定义为 “存在的基本形式”。列宁也曾用存在来户说明物质, 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 就是客观实在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 范畴并不陌生,实际上人们经常使用它来进行哲学论 证。但事实表明,存在范畴虽然被广泛应用,然而长 期以来没有被严格地加以规定,它和物质范畴的界限 模糊不清。
• 精神现象也是一种实际存在。这是因为:首先,世界 上从来没有赤裸裸的纯粹精神,凡属精神现象都有自 己的物质外壳,或与一定的物质运动形式结合在一起。 其次,精神现象不单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而且是整个 社会文化、科学、意识形态诸方面的集合体。从这一 角度来说,精神现象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是 人类认识的客观对象。
定义都有循环论证或同义反复的弊病。
• 《苏联百科辞典》说:“存在是在人类意识以外不依 人类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现实”。这里,还没有解释什 么是存在,就已经把它当作论据来使用了。又如,人 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名词解释》写道:“存在指的 是人的意识、思维、感觉以外的客观实在。”其实,
存在和实在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定义没有说明任何
• 存在是对现实事物属性的终极概括,是一切事物舍弃 其具体个性抽象到最后所留下的唯一的共同点。从人 对世界的认识顺序来说,它高于物质,是最广泛的哲 学范畴。给存在下定义,必须开阔视野,突破物质的 框框。物质虽然是十分广大的范畴,但它并没有把世
界上存在的全部现象包括净尽。
• 世界上的现象有两种,一种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现象,一种是人的主观精神现象。物质范畴只不 过是对客观现象的本质概括,它没有也不可能把精神 现象包括进来。诚然,精神现象是由物质现象产生和 决定的,但是它本身并不等于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一 旦产生出来,就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规律,把精神和 物质简单等同,只能导致庸俗唯物论。因此,和存在 相比,物质仍然是个局部性的范畴,是存在整体的一 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把存在等同于物质是错误的。
• 主观存在是指人所特有的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本身又可分为两 种形式,一是人脑的意识活动,一是存在于人脑之外的物化了的 人类的精神产品。
• 整个存在就是由客观(物质)和主观(精神)这两大类存在所构 成。但是,这两类存在不是平行的,物质是存在的本质,精神由 物质所派生,现实世界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实际上世界就是存 在,存在也就是世界,因此说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同义反复, 世界只能统一于物质。
• 作为存在来说,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又确实不同。精 神现象是一种主观的存在,而物质现象则是一种客观 的存在。主观是由客观产生和决定的,离开了客观, 主观就不能独立存在。因此,任何混淆主客观存在界 限的企图都是错误的。但是,不能把这个界限绝对化。 离开了谁产生谁、谁决定谁这个特定的含义,物质现 象和精神现象都属于存在。
三、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起点
• 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存在是统一的前提, 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在物质的基 础上统一起来。所以,从范畴的逻辑顺 序来说,不能以物质范畴为起点,而只 能以存在作为开端范畴,来逐步地展现 世界的物质本质。
• 第一,从存在起始来安排范畴的逻辑顺序符合从抽象 到具体的原则。在范畴的安排上,应该是最抽象、最 基本、最简单、最空旷的范畴在先,具体的、复杂的、 内容充实的范畴在后,前后之间有机联系、合乎逻辑 地展开。存在就是这样的范畴,它比物质范畴更抽象 更简单。只有从存在范畴开始,才算彻底地体现了从 抽象到具体的原则,真正坚持了正确的方法论。
来自百度文库
二、存在范畴的发展
• 存在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是古希腊爱利亚派哲 学家巴门尼德首先提出来的。不论巴门尼德所理解的 存在有多大程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他 能摆脱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提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即存在,这在哲学史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进 步。它反映了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深入,体现了人 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黑格尔曾高度地评价了存在 范畴提出的哲学意义,他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 德起始了,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 域。”
问题。
• 第二、存在和物质的关系长期未弄清。众所周知,在 黑格尔哲学中,存在范畴和物质范畴是有严格区别的: 存在是《逻辑学》中最始初、最空泛的概念,而物质 则属于《自然哲学》中的概念,它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是存在范畴的展开。但是在恩格斯的著作中,存在与 物质的关系就有些捉摸不定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论述世界统一性的时候,似乎同意黑格尔的看法, 将存在和物质严格区别开,指出世界只能统一于物质 而不能统一于存在,尽管存在是世界统一的前提。
• 黑格尔继承了费希特和谢林大力强调的思维能动性的 合理因素,批判了康德对本质与现象、思维与存在关 系的割裂,第一次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辩证法和认 识论一致的基础上解决了存在问题。在黑格尔看来, 存在不仅是绝对观念演化的始初范畴,而且是人类认 识的起点。所以黑格尔赋予存在范畴以特殊重要的意 义,他的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就是从纯存在开始的。 费尔巴哈也很重视存在,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就 在于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深刻地论证了自然界 和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上帝是不存在的。
• 存在范畴在以后漫长的哲学发展中也曾起过重大的作 用。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实际上是围绕存 在问题进行的。到底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上帝、 共相,还是个别事物,这是唯名论和唯实论长期争论 的实质。在近代,许多资产阶级哲学家也常常从存在 出发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是对封建统治观念的一个否定,具有进步 的意义。但笛卡尔却不怀疑自我的存在,他的 著名论题“我思故我在”就是以自我的存在为 前提的。贝克莱作为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本来 是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的,但他在论证自己的 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时候,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存 在,他的著名的哲学公式是“存在就是被感 知”。
• 第二,从存在范畴起始来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体 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人类的认识从哪里开始,哲 学就应当从哪里开始。认识必须有被认识的对象,认 识对象的存在是认识的前提。无论任何认识,其第一 步都是肯定认识对象的存在,然后才能进一步认清存
在的内容和实质。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以存在范畴为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