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记的内容,包括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清朝与英法两国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虽然开放了口岸,但并没有完全放下姿态,依旧对洋务运动持谨慎的态度。

而英法等国则对清朝的实力产生了误判,认为清朝已经衰弱不堪,因此决定再次发动战争,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英国认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因此想要通过再次发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其次,法国也希望通过战争来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此外,清朝政府在处理外交关系上的失误和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加剧了战争的爆发。

三、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56年至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广州,并逼迫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是1859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广州,并占领了北京,逼迫清朝签订了《北京条约》。

在这两个阶段中,战争激
烈,英法联军使用了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使得清朝军队难以抵挡。

四、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清朝失败,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这些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和侵略。

同时,战争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升级,使得清朝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推荐文章八里桥之战的过程简介热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热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败因是什么热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是怎样的热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装备怎么样热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沉痛的伤害。

但是中国没有沉沦,最终还是站起来了。

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当时的中国处于近代史的时期,人民与整个国家都深陷着危难,因为政府无能不能保护中国,让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因为在近代史的时候有很多的国家都想瓜分中国,于是他们便联合起来一起对抗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一场中国被多国联合瓜分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国、法国、沙俄、美国组合成联军,一起对抗中国,使得中国不仅领土不再完整,还被迫签约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使得列强的侵略更加严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政治、领土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被列强掠夺,领土被霸占,政府被控制,中国最有特色的圆明园在这场战争中被烧毁,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是无比恶劣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就像圆明园的残骸还在那样,它带给中国的伤害永远都存在,但是中国最终能站起来也可以“感谢”这样的耻辱,因为经过这样的战争之后中国可以从它的影响中得到很多的启示。

首先中国的政府应该强大,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清政府是腐败的,是对帝国列强妥协的,所以导致整个中国都没有一个强大的依靠,正是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才导致了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

其次中国应该大力地发展经济,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大了它才可以在世界立足。

除此之外军事也是值得重视的一方面,因为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我国的军事力量不强大导致无法和军事力量强大的列强对抗,最终惨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的启示还有很多,虽然这是中国的屈辱史但是我们不能遗忘,相反的我们应该更加的铭记在心中,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勿忘国耻”。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走私和虎门硝烟(1)英国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兵荒银弱”,危害清朝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犯,收缴鸦片。

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

条约内容及危害:将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城—洗劫北京并烧毁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攫取利益。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二)甲午中日战争战争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 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三、启示(两次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成为了人类历史的 重要转折点,将人类千年的缓慢增长推进到快速增长 的轨道上来。 (2)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 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 新。
39.文明的代价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
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 当代环境保护运动。试以“人与环境”为主 题,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11分)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后,煤炭作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 燃料被大规模使用,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显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和汽车的发 明,对于煤炭和石油等资源的消耗加剧,化学工业的产 生也使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深。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能源枯竭与生态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核能的利用是一把 双刃剑,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给自然环境造成 难以挽回的破坏。《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表明气候变迁 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总之,随着工业化 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环境问题已 经从区域问题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 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 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 局面。 2.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运动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不断 地进行英勇抵抗,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深远,为后 来的人民反侵略战争提供了借鉴。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之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影响的结果。

本文将从战争原因、战争经过和对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全面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战争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和欺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强迫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开放了多个沿海港口。

然而,西方列强并未满足于此,继续对中国进行掠夺。

为了寻找更多贸易机会和领土,英国、法国等国家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战争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于1856年爆发,最初是由一起英船被中国军舰袭击事件引发的。

随后,英国和法国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

在战争中,英法联军积极利用先进的武器和战术,迅速攻占了中国的沿海城市,并最终进攻到北京。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三、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导致了清朝政府的衰落和动摇。

清政府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软弱和无能让人民失去了对其的信任,进一步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地位。

其次,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战争期间,大量的财富被掠夺,许多重要的港口被占领,对外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人民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侮辱感到愤怒,并逐渐形成了抵抗外敌的民族意识。

综上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的发生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和掠夺的结果,战争从爆发到结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动荡。

然而,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并开始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历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300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300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300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土地;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属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第二次鸦片战争比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来,是英法共同发动的侵中国的战争,它的规模有所扩大,侵略的时间较长,侵略的区域扩大,签订的条约增多,危害也更加严重。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到条约,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

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的掠夺。

它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赔款:数额高达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进一步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即使人民被榨干,清政府倾空国库也无力偿还,只好向列强贷款,这样就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放口岸:新增口岸的开放,可知口岸从沿海开到内地,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得了同样的权利。

(4)开设工厂:工厂的设立,使日本通过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而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中国的民。

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一、鸦片战争
(一)战争的背景
1、中英贸易状况
广 州 十 三 行
潘振成
(一)战争的背景
1、中英贸易状况
(一)战争的背景
1、中英贸易状况
(一)战争的背景
2、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一)战争的背景
2、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一)战争的背景
2、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一)战争的背景
2、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昔日两银换钱一千, 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 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 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 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 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 一亩之课而不足。朝廷 自守岁取之常,而小民 暗加一倍之赋”。
——曾国藩
(一)战争的背景
2、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牢固的中华帝国遭受了社会危机。税 金不能入库,国家濒于破产。”
——马克思
林则徐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 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 能无股栗!”
——林则徐
(一)战争的背景
3、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况茶叶大 黄,外夷若不 得此,即无以 为命。”
(二)战争的惨败
1、实力对比悬殊
(二)战争的惨败2、咸丰车驾北狩咸 Nhomakorabea恭
















(二)战争的惨败
3、火烧圆明园
(三)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失败原因与历史影响
首先和主要 的侵略方式
教材 P.21-31
三、失败原因与历史影响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 经济技术的落后
更根本的原因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世界中国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经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重农抑商,科技落后军事船坚炮利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武备陈旧,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外交殖民扩张闭关锁国,天朝上国的心态综合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停留在封建社会①对外: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②对内: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上升的资本主义制度VS衰落的封建制度近代工业文明VS传统农业文明二、两次鸦片战争(一)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背景: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希望将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市场。

②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前,外国对华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损害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劳动人民负担。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知识补充】虎门销烟: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和弃绝毒品的道德心。

【名词解释】出超&入超&贸易平衡①出超是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②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即“贸易逆差”,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③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考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殖民活动,逐渐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一、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其代表人物是龚自珍、魏源。

战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和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朝廷开始丧失政治上的独立地位,逐步变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战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社会经济为外国资本主义所控制,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恭亲王奕訢因办理对外交涉,形成了以他为首的亲外势力。

辛酉政变之后,清朝廷的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861年,奕訢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外交和洋务,派出驻各国的公使,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军工、译文、派遣留学生等项事务。

而清朝的海关总税务司一职开始由外国人担任。

《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公使纷纷进驻北京,通过各种途径控制清朝廷。

1867年,美国公使蒲安臣离职回国,奕訢请蒲安臣代表清朝廷出使外国,先后到美、英、法、德、俄等国,呈递国书,办理交涉。

在美国,蒲安臣以清朝钦差大臣身份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订立《中美续增条约》8条,规定美国人有贩卖华工自由、传教自由等条款,为美国进一步侵华铺平了道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廷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使得外国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日益加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本文将对这场战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历史事件。

一、战争背景1. 前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不少特权。

中国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并对外国势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2. 鸦片贸易: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更加猖獗。

英国等列强通过鸦片贸易大量输出鸦片到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3. 外国势力扩张:在鸦片贸易的推动下,外国势力逐渐扩张到中国内地。

英国等列强在中国内地建立了领事馆,扩大了对中国的控制力。

二、战争经过1. 北京条约: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并烧毁圆明园。

1858年,英法联军与清朝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其中包括对外交、贸易以及领事裁判权等方面的让步。

2. 义和团运动:战争持续爆发,清朝政府内部存在着对外国势力的强烈不满。

义和团运动兴起,以清朝政府的支持为由,对外国势力进行抵抗。

3. 八国联军入侵:1900年,义和团运动演变成为群众武装暴动。

八国联军利用此时的局势,入侵中国。

最终清朝政府签订《辛丑和约》,承认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屈辱地位。

三、战争影响1. 领土割让:清朝政府在战争中被迫割让了更多的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地。

2. 赔款巨额:清朝政府需要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财力。

3. 网络壮举:战争中部分爱国志士和学者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坚决抵抗精神。

4. 标志性事件:在战争中,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象征性事件,凸显了中国弱势的国际地位。

5. 现代工业的崛起:战争加剧了中国内部社会矛盾的激化,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崛起,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战争的背景是外国势力的扩张和中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织。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及其启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及其启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及其启示前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屈辱历史。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被视为这段历史的最后一次重要事件。

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中国政治和经济上的彻底崩溃,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未来。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及其启示。

经济上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已经陷入了疲软和萧条。

然而,这场战争使其更加恶化。

由于战争造成了广泛的破坏,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努力完全停滞不前。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条约被迫签署,这意味着中国被迫向外国开放更多领土和城市,并接受了国际贸易的规则。

作为对换,加入世界市场的东西,例如茶叶、丝绸、陶瓷和其他手工艺品都被大量的输出,这明显削弱了中国当时的工业和农业能力。

例如,随着廉价的西方面料的进口和传入工业机器,中国的纺织品业几乎完全崩溃,成为孤立的小工业。

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一些条约在今天仍然有影响。

政治上的影响另一个显著的影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政治的绝对失败。

通过这场战争,在协议下,礼仪之战之后,北京的颐和园被烧毁。

清朝开始实行改革,甚至出现了一些革命派和改革派。

然而,这些努力被义和团和洋务派的动乱破坏,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以及烈士牌坊事件的发生。

这场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分裂和内乱变得越来越多,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文化上的影响最后,这场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

在这个时代,仍然有许多中国学者在支持和维护中国文化和科学。

然而,战争和之后的协议使他们最终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和科学的殖民。

其中一个结果是,推动百年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唤醒普通人民的思想,成为一种反叛身份的概念。

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刻而毁灭性的。

然而,我们可以从战争得出一些宝贵的教训,以避免重复这种灾难。

首先,作为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和科技的支持。

其次,国际关系和外交需要得到加强,并努力避免不平等条约。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影响:一、政治方面: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以及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主权开始丧失。

中国由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制度开始瓦解;革命任务由原来的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矛盾由原来的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南京条约》中有关“协定关税”的条款,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这表明中国的海关主权开始丧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任命其国民担任中国的海关高级职员,得以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和房屋以及永久居住权,是中国的领海主权、关税主权、领土主权和司法主权丧失殆尽;在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侵占了我国一百多万的领土,是我国的领土主权更加受到破坏。

二、经济方面: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开通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第二层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又增加10个通商口岸。

三、思想方面: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注目世界,学习西方,从而萌发了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的新思潮;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显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

促进了人们进一步了解西方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一些爱国志士开始反省,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撰写的大量的介绍西方的书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当中,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开设医院和教堂,使西方的基督教等一些西方思想传入了。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小结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是列强为获取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由于中国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战争均以中国战败而结束。

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代从以下几方面略做分析.1、政治方面(1)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战后,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量割地、赔款,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逐渐对它丧失了希望;为支付大量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2)中国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自明朝中后期起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方正常的科技代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落后。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虽不是清政府的意愿,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向西方学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经济方面(1)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两次鸦片战争后,都被迫开放了大批通商口岸,列强通过“合法”手段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分离,加之外商在华企业和洋务派民用工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的民族工业诞生了。

(2)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深感西方科技的先进,要“剿发捻,勤远略”,就要学习西方。

于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工业,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3、思想代化方面(1)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注目世界,学习西方。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迫于时代的局限,二人的主张未能实施,但迈开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深感“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变革”,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将林、魏二人的“师夷长技”主张付诸实践。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
经济民生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使得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展开,工商业日益充满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打下了沿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国国内悄然传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总体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事件。

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从经济、政治到社会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第二次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基础。

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鸦片成为了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然而,随着战争爆发,中国的鸦片产地和加工厂遭到了英国的破坏,大量的鸦片库存被销毁。

这一系列的事件导致了中国的鸦片产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也打断了对外贸易,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崩溃。

这场战争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使中国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其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

战争期间,许多中国人被迫离开家园,背井离乡,逃亡生计。

这些人流涌入了已经过于拥挤的城市,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严重不堪负荷。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大量的贫民流离失所,不仅是战争直接带来的伤亡,还有因为贫困而无法生存的人们。

这些社会动荡和增加的贫民群体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第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

战争结果,中国政府在《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中被迫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款,其中包括割让香港等领土,开放多个港口给西方国家势力。

这些条约对中国政府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引发了中国内部统治的混乱和政治的不稳定。

中国的官僚体系和国家的行政结构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通过这场战争,中国政府对外的软弱形象被进一步巩固,削弱了统治者的合法性。

最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中国爆发的同时,引发了广泛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强大外国势力对国家的侵略和压迫,这引发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绪。

这一次爆发的民族主义浪潮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外部侵略的反抗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后来,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推动中国走向了以自主独立为导向的道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影响1、政治上,其一,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仅同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就使中国被迫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被英国强占了九龙司,成为近代历史上领土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

其二,清政府被迫让出内河航行权等一系列国家主权。

其三,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天津开埠及后来的成立总理衙门等措施,更便利侵略者对不得不放弃“天朝上国”尊严的清朝统治者施加影响、进行控制。

侵略者需要靠清政府来实现条约中规定的特权,清政府要靠侵略者的武力支持来维护统治,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

中俄北京留守北京和洋人周旋的恭亲王奕欣条约还为沙皇俄罗斯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巨额的赔偿使侵略者直接掠夺大量财富。

通商口岸的开放,到内地自由经商的规定,使侵略势力夸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的确定,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侵略者开始把持海关,诸多方面的规定、做法,是沿海贸易权、内地经商权、关税管理权等几项主权进一步遭到侵犯,侵略者不仅向中国更大规模的倾销商品,低价掠夺原材料,还开始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使自然经济再难抵御经济侵略,终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并且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

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及其影响十九世纪,中国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从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中,我们不难看出英国蓄意挑起战争的起因和根本的目的。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既处在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极度腐败,经济上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处于后人所说的“虚假繁荣”状态,阶级矛盾激化。

更为严峻的是,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不能以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

与此同时,世界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外来的商品经济有天然的抵抗力。

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英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梦想破灭,长期以来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

一些不法英商遂转而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以求减少中英正常贸易中的逆差所带给英国的损失。

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又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

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导火索,诉诸武力。

因此,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罢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西方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强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中国人们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灾难中。

《南京条约》及附件规定:割香港岛,开始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物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成为列强索取特权的依据;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便利了列强在华建立租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
总体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政治外交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

许多有学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

然而包括朝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鸦
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

清廷的战败并没有使其进行改革,反而继续行保守的闭关政策,引致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洋务运动等的自强救国运动。

经济民生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

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

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

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

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

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

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使得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展开,工商业日益充满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打下了沿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国国内悄然传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6、《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2年1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镇压内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