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区是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二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地理 (A卷) (含答案)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二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地理 (A卷) (含答案)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地 理 (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 .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 .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B .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 .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 .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答案】 1.A 2.C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惊蛰出现在春分之前,此时气温回升,空气对流增强,春雷开始出现,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播种的农忙季节,A 正确;麦熟出现在春末夏初或者秋季,应在夏至或者秋分附近,B 错误;东风不倒,雨下不小,说明东南季风势力强,容易出现强降雨,最可能是夏季的节气,C 错误;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其节气最可能是霜降,D 错误。

故选A 。

2.济南位于北半球,寒露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清明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寒露时济南的昼长较清明短,夜长较清明长,A 错误;大寒时太阳直射点比小寒更偏北,济南的昼更长,其日出更早,B 错误;立春和立冬两个节气距离冬至时间间隔相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这两个节气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 正确;夏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时间略长,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时间略短,D 错误。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练4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小题''湖南张家界地区原为海洋,之后该地沉积形成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受挤压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裂隙,出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沿裂隙侵蚀,形成独特的“张家界地貌”。

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图片中,属于典型张家界地貌景观的是()2.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大致是()A.②—③—①B.②—④—⑤—①C.②—④—⑥—⑦—①D.②—④—⑥—⑧—①''图a、图b分别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b中的()A.甲B.乙C.丙D.丁4.图b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对应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如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

读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A.岩体沉降差异B.流水侵蚀差异C.物质堆积差异D.火山活动差异6.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

如图为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7~8题。

7.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各地段()A.1900~197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B.1971~1982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C.1982~1987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D.1987~199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8.尼罗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特征说明()A.尼罗河上游侵蚀作用增强B.尼罗河上游堆积作用减弱C.尼罗河河口海浪侵蚀加剧D.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练高考小题[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2021版鲁教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鲁教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两类地震波①C界面——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4)三大圈层(1)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大气层。

(2)生物圈:广泛存在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

(3)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结构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高温重熔。

[特别提醒]1.内、外力作用比较(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运动⎩⎨⎧张裂区—裂谷或大洋中脊碰撞区—褶皱山系3.内力作用的“足迹” (1)褶皱①形成: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②两种基本形态①形成: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②地貌:谷地或陡崖。

4.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5.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形成地表岩石的物质都来源于地壳。

(×) 2.喜马拉雅山脉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导致的。

(√) 3.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是向斜构造。

(×)4.山区公路选线时多沿山脊延伸。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外力作用相关示意图乙丙1.图甲中a表示风化作用、b表示搬运作用、c表示堆积作用。

2.图乙所示地貌是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主要分布于河流入海口。

图丙所示地貌是风蚀蘑菇,其形成原因是风力侵蚀作用,多分布于干旱地区。

3.图乙所示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面积最大;图丙表示的地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较为典型。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2019版)_同步训练《地表形态的变化》(解析版)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2019版)_同步训练《地表形态的变化》(解析版)

第二单元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地质作用D.变质作用【答案】1.C【解析】1.此题考查对概念的掌握,正确把握“自然界的原因”,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2.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答案】2.B【解析】2.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目前地表形态。

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答案】3.C【解析】3.地壳水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D.日本群岛【答案】4.B【解析】4.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巨大山脉、高原。

5.下列火山位于太平洋火山带的是()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B.日本富士山 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D.夏威夷岛的火山【答案】5.D【解析】5.太平洋火山带位于大洋中脊。

6.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答案】6.D【解析】6.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山岭。

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强大而普遍的。

由于外力作用的影响,地形往往倒置,因此,“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无法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

7.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海洋水位不断升降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C.时间还不够漫长 D.侵蚀不够强烈【答案】7.B【解析】7.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由于地壳运动不断发生,地面仍然是不平的。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壳的运动规律【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学生能够判断出地质构造类型或地貌类型,进而分析出其形成的主要构造运动,描述出形成过程,提升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2.学生会运用内外力的原理分析常见地表形态的成因,提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3.学生能说明主要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并解决相应问题,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4.学生能说明地形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提升要素综合能力。

【知识体系构建】【基础巩固-查漏补缺】1.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的区别?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引起岩层永久性的变形或变位称为地质构造;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2.地壳运动的含义?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按照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的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断裂带,垂直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这两种运动往往是相互伴生的。

3.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对比(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石圈学案P6左)4.举例说明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岩石圈学案P6)5.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岩石圈学案P6)(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2)判断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背斜与向斜、断层——地垒与地堑)(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判断图中地理事物形成过程)6.板块运动与地貌:能判断出板块边界类型;在世界地图上,能画出板块边界,用板块理论解释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等的成因;地中海、红海、大西洋面积变化的原因;西藏和冰岛多地热的原因。

一轮学案6第3页右面7.构造地貌:(1)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2)说明背斜山、向斜谷、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3)断层形成的地貌,并能举例一轮学案6第6页8.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找油、气资源的在哪?原因(2)找煤矿在哪?原因(3)找地下水的位置?原因(4)采石场位置?原因(5)建隧道的位置?原因(6)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为什么避开断层?一轮学案6第7页9.外力作用包括?外力作用的表现包括?(学案P7左)风化和侵蚀的区别?(学案P7右)堆积作用的沉积顺序?冰川堆积作用颗粒物沉积顺序?(学案P7右下)10.冲积扇形成过程,地貌特点?三角洲形成过程,地貌特点?(学案P8左)11.河流上中下游河谷形态和主要外力作用?(学案P8右上)12.河漫滩、江心洲形成位置?形成过程?(学案P8右)13.河流阶地形成原因?(学案P8右)宽浅河谷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学案P8右下)曲流、牛轭湖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学案P9左下)1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学案P10左下)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学案P10右下)15.风成地貌的成因?(气候条件、物质基础、动力条件)(学案P11右上)16.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案P11右)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选择的影响?(学案P11右)17.四种类型的地震的成因?(学案P4左侧表格)18.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学案P4右)【基础题练习】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浙江江郎山风景区观察丹霞地貌景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即墨五中高一地理导学案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编写:姜琼审核:蓝恭栓时间2011-10-20①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②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重难点: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或矿产: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如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液态如固态如,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常见的有等。

非金属矿常见的有等,其中,以矿物和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组成。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喷出岩,如、、。

分类: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而形成。

如、、、。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二、地壳物质的循环(一)地质循环概 念:是指和其下的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

与之相伴的是以及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作用和作用,岩浆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成为新的岩浆。

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巩固练习】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的海陆分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多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检测题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检测题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检测题1.下列词语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不正确的是()A.稳如泰山B.海枯石烂C.沧海桑田D.水滴石穿2.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地质构造D.地质作用3.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B.潮汐能C.重力能D.地球内部热能4.下列地貌中主要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广西桂林山水B.喜马拉雅山上的角峰C.山西汾河谷地D.黄河三角洲5.下列地质作用类型及现象中,你认为属于外力作用范畴的是()A.地震B.火山活动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D.岩石的变质作用6.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流的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7.关于地质作用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D.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占优势8.下列现象以水平运动为主形成的是()A.地势的高低起伏B.海陆变迁C.巨大的褶皱山系D.沙滩9.地球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是()A.外力作用的沉积作用B.内力作用的变质作用C.内力作用的火山喷发D.内力作用的地壳隆起10.下列各地形类型中,是由板块相互碰撞作用形成的是()A.喜马拉雅山B.东非大裂谷C.珊瑚礁D.大西洋1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江南丘陵的梯田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12.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13.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合正确的是()A.风化作用——冰川“U”形谷B.侵蚀作用——庐山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14.“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A.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C.地壳变动D.地球内部的热能15.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A.山崩B.珠穆朗玛峰在升高C.地震D.火山活动16.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水的溶蚀17.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18.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B.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C.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D.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19.下列内力作用中,哪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A.地震 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20.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A.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B.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21.造成花岗岩球状地貌的主要因素是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温度变化22.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A.只在北极地区大面积分布 B.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C.在低纬度地区没有 D.集中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2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东北平原 B.东欧高原 C.科迪勒拉山系 D.刚果盆地24.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25.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回答1~3题。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地理试题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球引力B.太阳辐射能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转偏向力2.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 )A.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B.上升运动C.下沉运动D.水平运动3.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4.下列现象,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A 极昼和极夜B 白天和黑夜C 夏季雨后的彩虹D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5.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 A 、波罗的海 B 、北海 C 、红海 D 、黄海6.下列4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7.若黄赤交角为21°,则 ( )A 热带和温带范围都比现在缩小B 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大于1恒星年C 热带和寒带范围都比现在扩大D 一年内杭州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变小8.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总星系D .河外星系9.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A 、北极点B 、南极点C 、北纬30度线上D 、赤道上10.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 .7月初B .夏至日C .冬至日D .1月初11、地球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A 、湖泊水 B 、河流水 C 、地下水 D 、冰川水12.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 ( )① ② ③ ④A.海水运动B.太阳辐射C.海水蒸发D.海底火山喷发13. 一年中北半球海洋的最高气温出现在:()A.1月B.8月C.7月D. 2月14.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影响显著的洋流是()A.墨西哥湾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北大西洋暖流D.秘鲁寒流15.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16.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A.北美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17.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18.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度地区()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19.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A.晴天时水汽多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C.晴天时尘埃多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20.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21.日出前的黎明,天色已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B.折射作用C.散射作用D.吸收作用22.珠峰位于()①亚欧板块内部②中尼两国边境附近③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④印度、巴基斯坦交界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3.下列不是地质作用形成的是()A.东非大裂谷B.荷兰围海造田C.青藏高原D.黄河三角洲24.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三角洲B.桂林山水C.日本富士山D.北美五大湖25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B.凹岸侵蚀、凸岸堆积C.凸岸侵蚀、凹岸堆积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26.下列地形区中,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D.四川盆地27.确定向斜的最可靠的依据为()A.岩层向下弯曲B.在地形上往往成为谷地C.中心部分岩层相对较新,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老D.中心部分岩层相对较老,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新28.下列火山中,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是()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B.日本富士山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D.夏威夷群岛的火山29.下列岛屿中,在成因上属于典型火山岛的是()A.台湾岛B.新几内亚岛C.夏威夷群岛D.密克罗尼西亚群岛30.在山地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读下图,完成31—32题3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降水和少量地下水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及融雪和降雨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32.该河所在地区可能是()A、东北三江平原B、浙江南部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D、青藏高原33.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气体是( )A.N2 B.CO2 C.O2 D.O334.7月份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A.印度低压B.亚洲高压C.蒙古高压D.西伯利亚高压35.当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印度半岛盛行( )A.东北风B. 西北风C.东南风D. 西南风36. 表示上海市气温与降水资料的一幅图是( )37.夏季白天天空多云时,气温不太高,原因是( )A.云层吸收了太阳辐射B.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C.云层散射了太阳辐射D.云层逆辐射弱二、读图综合题38.读图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A.冰雪融水补给、1月B.大气降水补给、7月
C.地下水补给、4月D.大气降水补给、11月
下图中N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P地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可能是伦敦,终年温和多雨
B.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该地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D.该地位于南半球,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D.沉积作用—地壳下陷—风力侵蚀—重力崩塌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关于图中各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B.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
C.丙地为背斜顶部侵蚀形成D.丁地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8.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
5.丹霞地貌主要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以块状结构为主,而嶂石岩地貌是下部先受侵蚀,上部再垮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强度B.岩层位置C.岩层性质D.土壤厚度
6.二栈、三栈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A.A风力堆积B.B冰川侵蚀C.C海浪侵蚀D.D风力侵蚀
11.关于①地貌景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物颗粒细小B.地势平坦
C.面积稳定不变D.该地适合农耕
“大气河”通常指形成于中低纬度洋面的狭长水汽输送带。强“大气河”可长达约3200千米,宽约800千米,厚约300千米,携带的水汽量相当于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流量的25倍。根据大气河水汽输送量和指标P可将“大气河”分为1~5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点睛】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内外力

内外力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选题1.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①②B.①④C.②①D.②③2.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3.在内力作用下,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4.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5.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东北平原B.东欧平原C.科迪勒拉山系D.刚果盆地6.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A.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7.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2017年1月28日,四川宜宾筠连县发生4.9级地震,震区内有房屋倒塌现象,周边地区震感强烈。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活动引起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9.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到长白山天池边上游览的游客会发现一种石头,它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它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左图)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右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11.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的形成缘于外力侵蚀作用C.“浮石”的岩性与大理岩相同D.“浮石”的形成缘于岩浆喷发下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第四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第四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根据岩石特点:岩浆岩中,花岗岩致密坚硬,玄武岩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或含有化石以及非金属矿产。
3.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课时质量评价(十七)
一、选择题
岩层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如果两组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则称为地层不连续。读某山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页岩颗粒小于砾岩),完成1~2题。
1.该地一定经历了()
A.一次断层活动B.多次地壳升降
C.海侵海退现象D.明显变质作用
2.从页岩到砾岩的物质积累期,自然环境变迁情况最可能是()
如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第二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2023年高一地理下册课时练习网上在线做题

2023年高一地理下册课时练习网上在线做题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平运动形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 升降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C. 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 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答案】D【解析】考查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造成地势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A错误;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裂谷和海洋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B 错误;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C错误;大西洋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位于大西洋海岭处,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 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答案】A【解析】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选择A项。

选择题读“台湾岛形成过程示意图”,影响台湾岛成陆的主要因素是()A. 外力作用B. 内力作用C. 海水侵蚀作用D. 堆积作用【答案】B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

从图中可以看出,因海底沉积岩层受挤压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台湾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内力作用。

故选B。

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B.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内力作用C. 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地壳运动、泥石流和滑坡D.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答案】A【解析】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A正确。

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外力作用,B错误。

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地壳运动,而泥石流和滑坡主要是外力作用,C 错误。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能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

下列关于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全部来自于地球内部B. 外力作用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力量C. 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D.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答案】C【解析】考查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

高一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高一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以下词语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不正确的选项是〔〕A.稳如泰山B.海枯石烂C.沧海桑田D.水滴石穿思路解析:在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外力同时起作用,内力作用成山造盆,外力作用那么削高填低,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不会稳如泰山。

答案:A2.引起地壳及其外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地质构造D.地质作用思路解析:此题主要是考察对于地质作用与地球外表形态演变的关系的了解程度。

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引起地壳外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答案:D3.你知道以下哪些属于内力作用,哪些属于外力作用吗?①板块运动②冰川作用③变质作用④岩浆活动⑤流水作用⑥台风⑦地热能⑧地球重力能⑨地震⑩风能属于内力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内、外力作用的理解。

区分内、外力作用的关键不是能量的大与小,而是能量的最终来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有重力能。

所以以上所给选项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有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台风、地球重力能、风能;属于内力作用的有板块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地热能、地震。

答案:①③④⑦⑨ ②⑤⑥⑧⑩4.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4-1-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图4-1-1A.①B.②C.③D.④思路解析: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外力影响下的风化、搬运、沉积,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新回到岩浆。

①③④都是内力作用。

答案:B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B.潮汐能C.重力能D.地球内部热能思路解析: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2.特点: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

3.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含义: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②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③主要反映: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图表点拨]教材P19图2.3,该图展示出:(1)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压力,岩层出现弯曲,从而发生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2)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张力,岩层被拉伸、断裂,从而发生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3)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3)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水平运动造成的。

(√)(4)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5)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①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

②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③影响: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2020-2021地理第一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含解析

2020-2021地理第一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含解析第一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1课时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1。

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综合思维)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地理实践力)3。

掌握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及其形态特征。

(综合思维)一、地质作用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能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对地貌影响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削平山岭、填塞低地作用过程除火山和地震之外都非常缓慢一般较为迅速、明显二者关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多种多样形态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岩浆活动2.地壳运动分类类别示意图运动方向岩层变化二者关系水平运动平行于地球表面受力变形,岩层发生褶皱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常常相伴存在垂直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上升或下降受力超过岩石承受力,岩层破裂断开(1)两个概念①褶曲: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

②褶皱:岩层受力发生的一系列褶曲。

(2)两种基本形态①分类错误!②地貌错误!(1)两个概念①断裂构造: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力,岩层就会破裂断开,形成断裂构造。

②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断层。

(2)断层的组合及地貌①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断层面相背倾斜的组合形式,常形成块状山地。

②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断层面相向倾斜的组合形式,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1)概念: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2)成因,分类错误!(3)震级与烈度①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②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6.变质作用(1)概念: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知识梳理)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知识梳理)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知识梳理地质作用的基本类型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目前以地壳运动为主,地壳运动中以水平运动为主②外力作用:【知识深化——内力作用与地貌】①内力作用:●产生: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B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及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②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形态③岩浆活动与地表形态:●定义: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叫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比较快的(火山)也有较为缓慢的(熔岩高原)●【知识深化——外力作用与地貌】①风化作用:●定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物理风化)、化学分解(化学风化)和生物分解(生物风化)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表现形式: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风化作用一般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但为后续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提供了物质基础。

风化形成的风化壳是土壤形成的母质②侵蚀作用:●定义:在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表现形式: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对地表形态直接产生影响③搬运作用:●定义: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表现形式:流水搬运、风力搬运、海浪搬运和冰川搬运●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风化和侵蚀产物离开原地,为堆积作用输送物质。

搬运作用是过程,并不会产生地貌类型。

高一地理题库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高一地理题库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高一地理题库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一、单项选择题1.在同一次地震中,不同的地区:A.震级和烈度都不同B.震级和烈度都相同C.震级不同,烈度相同D.震级相同,烈度不相同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C.两个板块张裂形成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3.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变质作用B.固结成岩作用C.岩浆活动D.地震4.破坏性地震是指:A.5级以上的地震B.4级以上的地震C.3级以上的地震D.2级以上的地震5.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6.下列地区中,地质构造属于地垒的是:A.汾河谷地B.东非大裂谷C.泰山D.渭河平原7.下列地理名词中,用来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等级的是:A.震级B.烈度C.震中D.震源8.地球内部各圈层中,地幔层的特点是:A.平均厚度60―70千米B.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C.平均每深100米,地温增高3C°D.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A.氧、铝B.氧、硅C.硅、镁D.硅、铝10.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A.地壳的变形与变位B.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内部结构的变化C.岩层的水平位移或垂直升降D.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与堆积11.下列各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12、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B.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大小有直接关系C.发生地震时,烈度和震级都因地而异D.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中距离没有关系13.形成风蚀柱、角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14.东非大裂谷在地质构造上属于: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15.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个圈层是:A.岩石圈和地幔B.地壳和地幔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核16.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C.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D.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17.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的强烈影响,谷地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往往是:A.背斜或地堑B.向斜或地堑C.背斜或地垒D.向斜或地垒18.下列地质作用中,对地壳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A.固结成岩作用B.外力作用C.风化作用D.内力作用1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20.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侵蚀作用表现的是:A.岩石的崩解B.石灰岩被水溶蚀C.沙尘漫天飞扬D.三角洲不断扩大2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70千米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B.各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C.板块张烈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23、读图4-1,震中是图中的:图4-124、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25、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新生代时,环太平洋形成高大山系B.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C.植物界经历了由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演化D.动物界经历了由爬行动物→鱼类→哺乳动物的演化26、六大板块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是: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27、亚欧大陆雏形基本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8、下列地质年代中,铁矿主要形成在:A.中生代 B.古生代 C.元古代 D.太古代29、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30、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31、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第三纪 D.中生代第四纪32、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变形、变位称为:A.地质作用 B.地质构造 C.褶皱 D.断层33、如果在野外发现岩石中含有三叶虫的化石,可以确定此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34、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 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35、人类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新生代第三纪 B.新生代第四纪 C.中生代 D.古生代36、在下列岩石中,生物化石只能存在于:A.岩浆岩中 B.变质岩中 C.沉积岩中 D.火成岩中37、下列我国省区中,地表岩石在温度影响下所受风化作用最大的是:A.台 B.琼 C.鄂 D.新38.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地壳和上地幔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39.地热释放的一种最经常的形式是:A.火山 B.地震 C.地热流 D.温泉40.我国东北和华北抬升成陆地是在:A.古生代 B.元古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41.关于侵蚀作用的正确叙述是:A.U形谷是流水侵蚀的产物B.V形谷是冰川侵蚀的产物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的产物D.云南路南石林是风力侵蚀的产物42、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地幔位于:A.莫霍界面以上,地面以下 B.古登堡界面以上,地面以下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D.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43、下列金属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是:A.镁 B.铁 C.铝 D.钙44、六大板块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是: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45、地壳的平均厚度是:A.60-70千米 B.33千米 C.17千米 D.6千米4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日本群岛的形成是由于:A.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B.两个大洋板块相撞形成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张裂形成 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47、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风化作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48、亚欧大陆雏形基本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49、破坏性地震是指:A.3级以上的地震 B.5级以上的地震C.6级以上的地震 D.人有感觉的地震50、下列地质年代中,铁矿主要形成在:A.中生代 B.古生代 C.元古代 D.太古代51、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52、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53、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第三纪 D.中生代第四纪54、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B.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大小有直接关系C.发生地震时,烈度和震级都因地而异D.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中距离没有关系55、下列地理事物中,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三角洲 B.沙丘 C.角峰 D.溶洞56、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57、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变形、变位称为:A.地质作用 B.地质构造 C.褶皱 D.断层58、如果在野外发现岩石中含有三叶虫的化石,可以确定此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59、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 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60、人类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新生代第三纪 B.新生代第四纪 C.中生代 D.古生代61、在下列岩石中,生物化石只能存在于:A.岩浆岩中 B.变质岩中 C.沉积岩中 D.火成岩中62、下列我国省区中,地表岩石在温度影响下所受风化作用最大的是:A.台 B.琼 C.鄂 D.新63、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都是在下列哪个地质年代中形成的: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第三纪 D.新生代第四纪二、双项选择题1.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地理现象有:A.海陆变迁B.褶皱成山C.向斜成谷D.背斜成谷2.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A.断块山地B.背斜成谷C.火山地震D.沧海桑田3.下列四种地貌中,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角峰B.石灰岩溶洞C.V型谷D.U型谷4.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硅铝层不连续分布C.地壳厚度不均D.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又是由矿物组成的 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B.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C.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加快D.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先感到左右摇晃,然后是上下颠簸6.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成形成:A.裂谷B.海沟C.山脉D.海洋7.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有:A.青海、宁夏B.东南沿海C.西藏、云南D.西北地区8.下列地表形态,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有:A.U型谷B.地堑C.块状山地D.角峰9.世界上主要高大山系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在: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第三纪D.新生代第四纪10、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有:A.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B.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C.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D.硅镁层仅在大陆地壳中存在11、下列地表形态中,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有:A.长江三角洲B.江西庐山C.桂林溶洞D.汾河谷地12、下列地质年代中,是重要的造煤时期的是: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代13、以下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14、下列地貌类型中,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蘑菇石 B.角峰 C.V型谷 D.U型谷15、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震主要集中在:A.所有板块的内部地区 B.所有板块的边缘地区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16、下列山峰中,属于地垒成山的是:A.恒山 B.泰山 C.庐山 D.长白山17、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岩层是在古生代是形成的:A.恐龙 B.三叶虫 C.始祖鸟 D.大羽羊齿18、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外力表现形式的是:A.地壳运动 B.搬运作用 C.固结成岩 D.火山活动19、下列地理现象中,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是:A.沙丘 B.黄土高原 C.三角洲 D.风蚀城堡20、在中生代时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有:A.恐龙 B.灵长类 C.珊瑚 D.始祖鸟21、下列地貌类型中,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石灰岩溶洞 B.塔克拉玛干沙漠C.鄱阳湖平原 D.黄河三角洲2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重力能 B.核能 C.地热能 D.太阳辐射能 23、常见的造岩矿物是:A.长石 B.石英 C.石墨 D.沙土24、下列地区中,在地质构造上属地堑的是:A.长江三峡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汾河谷地 D.渭河平原 2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A.高原上年降水量过多B.高原上原有沟谷多,坡度大C.原有森林、草原被破坏,缺少植被D.雨季降水集中,土壤质地疏松26.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有: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C.地壳厚度不均D.硅铝层不连续分布27.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有:A.固结成岩作用 B.变质作用 C.火山和地震 D.沉积作用 28、下列地质年代中,是重要的造煤时期的是: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代 29、以下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30、下列地貌类型中,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蘑菇石 B.角峰 C.V型谷 D.U型谷31、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震主要集中在:A.所有板块的内部地区 B.所有板块的边缘地区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32、下列山峰中,属于地垒成山的是:A.恒山 B.泰山 C.庐山 D.长白山33、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岩层是在古生代是形成的:A.恐龙 B.三叶虫 C.始祖鸟 D.大羽羊齿 34、在我国各省区中,地热资源最丰富的是:A.河南 B.云南 C.内蒙古 D.西藏35、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外力表现形式的是:A.地壳运动 B.搬运作用 C.固结成岩 D.火山活动 36、下列地理现象中,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是:A.沙丘 B.黄土高原 C.三角洲 D.风蚀城堡 37、在中生代时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有:A.恐龙 B.灵长类 C.珊瑚 D.始祖鸟38、在外力作用下,对地表岩石以破坏作用为主的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39、下列地貌类型中,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石灰岩溶洞 B.塔克拉玛干沙漠C.鄱阳湖平原 D.黄河三角洲40、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重力能 B.核能 C.地热能 D.太阳辐射能41、常见的造岩矿物是:A.长石 B.石英 C.石墨 D.沙土42、下列地区中,在地质构造上属地堑的是:A.长江三峡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汾河谷地 D.渭河平原4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A.高原上年降水量过多 B.高原上原有沟谷多,坡度大C.原有森林、草原被破坏,缺少植被D.雨季降水集中,土壤质地疏松44、由于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有:A.太平洋西部的海沟 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地中海4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B.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C.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加快D.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先感到左右摇晃,然后是上下颠簸三、综合题1.读水循环及地质构造示意图(图4―2),回答下列问题:图4―2(1)在组成整个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水汽输送在图中用标有字母的箭头表示,地下径流用标有字母的箭头表示。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综合题1、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2.6亿年的历史。

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

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终年云雾缭绕,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

(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3)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

答案:(1)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然后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再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

(2)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信风,偏南风,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盛行西风,偏西风,偏北风),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3)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夏季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山顶(受流水侵蚀影响)土壤层较薄,较贫瘠;山顶多大风,不适宜乔木生长解析:(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桌山的砂岩属于沉积岩,山脚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是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

然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后经地壳抬升,地势变高。

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

过程依次为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侵蚀。

(2)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

开普敦位于非洲南端,受海洋影响大。

夏季盛行东南风,或偏南风,偏东风影响,风来自海洋。

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盛行西北风或偏西风,偏北风等,风来自海洋。

风从海洋带来较多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天上星,亮晶晶;我在大桥望北京……”一首清脆儿歌传唱几十年,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憧憬。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的“天上星”指的是A.彗星B.行星C.恒星D.星云2、依据材料我们可推知,在观察到的“亮晶晶”世界里共有几级天体系统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三.关于太阳大气层次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组合是A.光球——耀斑——光球能量释放B.色球——黑子——色球局部温度低C.日冕——太阳风——受太阳引力小,温度高D.日珥——太阳内部——高温高压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5~6题。

5.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 1月B.60° 7月C.60° 1月D.30° 7月7、当顺德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A、近日点附近B、远日点附近C、春分点D、秋分点8、当120º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伦敦(0时区)是A、12时B、8时C、0时D、4时9.下列城市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南京D.海口10.同一经线上的各地,一般情况下A昼夜长短相同B自转线速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11、北京时间19时,CCTV—1《新闻联播》播出时,哈尔滨(126°E)当地地方时为A.19时B.19时24分C.18时36分D.20时12、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① ② ③ ④A 、①③④②B 、①②③④C 、③①②④D 、④③②① 1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14、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A 、地壳B 、下地幔C 、软流层D 、地核15、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内含有化石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A 、岩浆岩B 、火山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

受到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的地貌类型

受到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的地貌类型

受到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的地貌类型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丰富多样,从雄伟的山脉到广阔的平原,从幽深的峡谷到广袤的沙漠,这些地貌的形成都受到了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

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地壳运动是内力地质作用中最为显著的一种。

地壳的升降运动可以形成高原和盆地。

比如,青藏高原就是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而形成的巨大高原,其平均海拔超过4000 米,被称为“世界屋脊”。

而盆地则往往是地壳相对下降的地区,如我国的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地壳的水平运动则会造成岩层的挤压、拉伸和错动,从而形成褶皱山脉和断裂带。

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就是由地壳水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系,其山峰高耸,山势险峻。

而东非大裂谷则是地壳水平拉伸形成的断裂带,谷底宽阔,两侧悬崖壁立。

岩浆活动也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后会形成火山地貌。

比如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典型的圆锥形火山,其优美的轮廓和皑皑的白雪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岩浆在地壳内部的侵入活动也会形成侵入岩山体,如我国的黄山,其主体就是由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的。

变质作用虽然不像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那样直接形成明显的地貌,但它可以改变岩石的性质和结构,为后续的外力侵蚀和风化作用提供条件。

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能以及日月引力能等。

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融以及岩石裂隙中的水在蒸发过程中产生的张力等,使岩石破碎崩解。

化学风化则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岩石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岩石的破坏。

生物风化则是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使岩石逐渐破碎,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侵蚀作用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

流水侵蚀在山区常常形成峡谷和瀑布。

我国的长江三峡就是流水长期侵蚀作用的结果,峡谷两岸悬崖陡峭,江水奔腾而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地区是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大话西游手游科举答

下列地区是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小编为大家分享大话西游手游科举答题题目答案,玩家可在页面内查询科举题目以及答案,包括大话西游手游乡试、省试、殿试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问:"下列地区是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答:大西洋
想了解更多大话西游手游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搞趣大话西游手游专区!
安卓客户端下载二维码:
安卓官方标准版下载
安卓官方高清版下载
IOS客户端下载二维码:
责任编辑【鳄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