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上学啦》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上学啦》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上学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开篇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一年级新生开启学习之旅,包括认识学校、了解学习常规及初步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和意识,通过丰富图片、有趣活动和亲切语言,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一)数学抽象(1)引导学生观察学校场景和学习用品,抽象出数学中的数量、形状等概念。
(2)通过对校园生活现象的观察思考,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逻辑推理(1)在认识数字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推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2)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简单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三)数学建模(1)帮助学生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如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用图形表示物体形状等。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数一数教室桌椅数量等。
(四)直观想象借助教材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直观感知能力,使其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取信息。
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想象和构建,如想象数字形状、物体排列方式等。
(五)数学运算通过数数、认数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1 -10 这些数字的运算基础,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组织简单数学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六)数据分析观念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如统计班级男女生人数。
培养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数据的价值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引导学生认识1 - 10 各数,理解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让学生理解数的抽象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和期待,但也可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生动、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我上学了》的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表达课文内容的基本意思。
3.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学生新校园的喜悦和新生活的好奇。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的课本。
2.教学PPT或板书。
3.学生个人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入新课《我上学了》。
2. 学习课文(15分钟) - 教师朗读全文,让学生跟读。
- 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
- 细读课文,让学生自己默读。
3. 师生互动(10分钟) -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 学生对课文中不懂的内容提问,老师进行解答。
4. 拓展延伸(15分钟) - 老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上学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们希望在学校学到什么?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学校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小结(5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课后多读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布置《我上学了》课文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朗读和理解,写一份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验课文中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对学校生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向往,提高学生的爱学情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上学了”的意思。
2.学习“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
3.培养学生向他人问好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词语和句式。
2.培养学生向他人问好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图片:学校、老师、上学、同学等。
2.白板、黑板、笔、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学生第一次上学的情况,引出本课。
2. 学习词语和句式(20分钟)教师用图片和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可以采用图片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来了解词语的含义。
通过语音、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整体验“我上学了”的场景。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在学习完词语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你好”、“老师好”等问候语,并要求学生用这些问候语向他人问好。
3. 学生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让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问候,并要求学生用刚学到的问候语向同学问好。
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问候语的使用和正确的语气、语调。
4. 总结(5分钟)教师跟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的含义,学生向教师询问意思并集体回答,以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
在学习完本课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今天学到的知识点,直到教师满意为止。
五、作业一、听家长讲述小学教室和学校的场所,并画出简单的图。
二、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有关问候语和词语的练习册等材料,要求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填充一些空白。
六、板书设计我上学了•上学•学校•老师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我上学了”的基本含义和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式,我采用了图片展示、实物体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细致观察学生的反应,看是否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我上学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上学的情况。
4.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上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用简单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1. 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上学”。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的教材2.包含“上学”字词的图片或卡片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学习用书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每天上学的场景,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例如,“你是怎么去学校的?”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我上学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重语音语调。
2.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然后随机选取学生复述所学内容。
3. 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包含“上学”字词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认读,并进行朗读。
2.请学生认真书写“上学”字词,注意笔顺。
4. 情景练习1.让学生描述自己上学的过程,使用句式“我上学……”进行表达。
2.分角色练习对话,“A: 你几点上学?B: 我8点上学。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对话,描述上学的情景。
2.学生可以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展示上学的场景。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课文《我上学了》,学会了书写“上学”字词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句式表达自己的上学情况。
六、作业布置1.默写写生字“上学”3遍。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部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活动,相信学生们对于《我上学了》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书写和口语表达中更加自如地运用相关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题《我上学了》,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注意纠正读音。
3. 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字词的结构,指导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上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6.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学习生字词补充和说明:学习生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的学习尤为重要。
在本节课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字词的认读一年级的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他们对很多字词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在认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跟读;用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让学生互相考读等。
2024秋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2024秋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学设计“我上学了”集体备课学生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目的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对自己的角色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新环境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学生走进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为“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四部分。
这四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到“我爱我们的祖国”的情感认同,到“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再到“我爱学语文”中对语文学习的期待,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结合。
主题一“我是中国人”,教材中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本主题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主题二“我爱我们的祖国”,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事物: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长江、黄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北京天安门是我国的代表性建筑,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江、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主题三“我是小学生”,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学生知道从今天起,将要开始一段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树立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理想,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主题四“我爱学语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
《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培养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上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3. 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际能力,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友好交流。
4. 培养学生基本的自控能力,学会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
2. 学习基本的课堂礼仪,如起立、问好、排队等。
3. 学习基本的交际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4. 学习基本的自控能力,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际能力和自控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学习。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课堂礼仪和交际用语。
3. 采用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采用鼓励表扬法,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课堂礼仪: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上课场景,学习起立、问好、排队等课堂礼仪。
3. 学习交际用语: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你好”、“谢谢”、“对不起”等交际用语。
4. 学习自控能力:教师讲解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控能力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学校,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快乐时光。
2. 家长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上学了》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旨在通过富有童趣的图画和语言,帮助刚入学的学生适应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介绍学校生活的基本场景,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我”、“上”、“学”等生字,会写“上”、“学”等简单汉字。
-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常识,如上课、下课、课间活动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插图、听老师讲解、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模拟上课、课间活动等,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初步建立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简单的汉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学校生活相结合,形成对学校生活的初步认识。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
他们渴望了解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老师通过有趣的活动和生动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老师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开场问候:老师与学生互相问好,营造亲切友好的课堂氛围。
- 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放松身心。
- 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感觉怎么样?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我上学了》这一课,看看在学校里我们会做些什么。
”2. 探究新知- 认识学校:老师展示学校的图片或视频,介绍学校的名称、位置、主要建筑等。
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学校的图书馆在哪里?”“你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 课堂礼仪: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课堂上的基本礼仪,如举手发言、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等。
《我上学了》优秀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预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今日就给大家带来《我上学了》教学设计,期望能关心到大家!《我上学了》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观看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喜爱祖国、喜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看与演练结合,培育学生情愿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熟识国旗、国徽、儿歌《上学歌》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教学预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我上学了》优秀教学设计2一、谈话导入。
(一)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探讨后老师指名说。
同学们要实现抱负,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很多同学都喜爱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
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
然后初步地熟识语文书。
(二)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熟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熟识就行。
1.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爱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喜欢,2.告知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好友,我们要好好的疼惜它。
3.小组合作熟识名目、页码、探讨一下怎样疼惜语文书,在学生熟识页码和名目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名目去试着找找课文,4.让孩子点课文,老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老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老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5.再指导学生整体熟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二、指导学生观看第一图画、叙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
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依据肯定的顺序观看画面。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如“我”、“上”、“学”等,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并描述“我上学了”的场景。
4.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明白上学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要珍惜学习机会。
二、教学内容1. 汉字学习:“我”、“上”、“学”等字的书写和读音。
2. 课文学习:《我上学了》的朗读和理解。
3. 课堂活动:观察图片,描述“我上学了”的场景。
4. 课堂讨论:分享自己上学的经历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上学了》。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上学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汉字学习:教师教授“我”、“上”、“学”等字的书写和读音,让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课堂活动:教师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汉字,表达自己上学的经历。
5.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上学的经历和感受。
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培养集体意识。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上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长。
四、作业布置1. 书写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汉字书写《我上学了》这篇课文。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向家长分享自己上学的经历和感受,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所学汉字。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我上学了》这篇课文的内容。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上学经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我上学了》这篇课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喜欢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基本规则和秩序。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培养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4、教导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2)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游戏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学校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道具,如书本、铅笔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欢快的儿歌《上学歌》,引导学生一起唱,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上学了。
(二)认识新同学1、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如姓名、年龄、爱好等。
2、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三)参观校园1、老师带领学生们参观校园,介绍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
2、让学生们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宣传栏等,感受校园的美丽。
(四)学习学校规则1、利用图片和小故事,向学生们讲解在学校里需要遵守的规则,如不追逐打闹、爱护公物、按时上课等。
2、组织学生们讨论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以及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
(五)学习习惯培养1、老师示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让学生们模仿。
2、纠正学生们的不正确姿势,强调保持良好姿势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认识新同学、参观校园、学习规则和培养习惯等。
2、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适应学校生活,快乐成长。
(七)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新同学和校园。
2、练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对于一些比较胆小、内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2024年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学设计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对标志性地点和服饰的学习,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语言运用:借助课文插图,通过师生交流、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审美创造:品味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
课前解析《我是中国人》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
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课文插图以雄伟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的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乐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通过观察画面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关注表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表达不够准确完整,借助课文插图,为学生搭建平台,用“我看到了、我是族人”等句式,通过师生交流、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关注情感:通过观察书上的图画、模拟升旗仪式、介绍56个民族、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有关的知识等多元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关注拓展:◇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小朋友们笑哈哈,背上崭新的小书包——哈哈,开学啦!◇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不管在哪里,中国都是我的家。
◇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重点)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3)教师播放歌曲《大中国》,要求学生边听边唱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教师过渡:是啊,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小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家——中国,中国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
教师相机板书课文题目(板书:我是中国人),教师领读课文题目,学生跟读。
二、看图说话,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出示课件4)看课本插图,说一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预设1:他们都是中国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一、课程背景这是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主题是“我上学了”,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学会描述自己的上学过程,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述上学的过程2.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在上学时发生的事情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起点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课前准备1.预习本章内容,了解重点难点2.准备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估方式等2. 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今天上学时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谈论上学的好处Step 2 Presentation1.导入单词:“上学,接送,老师,学生,同学,课本,文具,教室,校园”2.教师讲述自己的上学经历,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的经历3.引导学生复述教师上学时的描述Step 3 Practice1.分组讨论:“你上学遇到过哪些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表述,鼓励他们倾听和询问Step 4 Review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当日所学内容2.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并写出本课程的学习体会四、评估方式1.参与讨论,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2.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并写出本课程的学习体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听、说为主,注重学生自我表述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环节增加了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分享自己观点的平台。
但是,笔者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普遍自我表达能力较弱,下一次教学将会加强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上学了》 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喜欢上学。
2、认识学校环境,了解学校设施和相关人员。
3、学习基本的课堂规则和礼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和人员,消除陌生感。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堂规则和礼仪。
2、难点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适应学校生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制作学校环境和人员的图片、卡片。
2、准备相关的儿歌、视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欢快的上学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入课题“我上学了”。
(二)认识学校1、展示学校的图片,包括校门、教学楼、操场等,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名称和整体布局。
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实地认识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场所,让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
(三)认识老师和同学1、向学生介绍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展示老师的照片和姓名,让学生记住老师的样子和称呼。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互相认识,鼓励他们主动结交新朋友。
(四)学习课堂规则1、讲解课堂上的基本要求,如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
2、演示正确的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
(五)学习礼仪1、教育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与同学友好相处。
2、强调文明用语的使用,如“谢谢”“对不起”等。
(六)游戏环节1、“校园寻宝”游戏:将学校的一些标志性物品或地点写在纸条上,让学生分组寻找,加深对校园的熟悉程度。
2、“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模拟课堂情境,巩固课堂规则和礼仪的学习。
(七)总结1、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提问学生学校有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人、学到了哪些规则和礼仪。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适应学校,快乐成长。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学校和老师同学。
2、布置课后任务,如观察校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环境和人员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课堂规则和礼仪。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含3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内容,理解主题。
2.学习生字词:学校、老师、同学。
3.掌握使用“我”来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运用“我”这个人称代词来描述自己。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学校、老师、同学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展示三个单词卡片,让学生猜猜这节课会学什么内容。
2.学生齐读课文,并解释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学校、老师、同学,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学生小组讨论,描述自己在学校的生活。
使用“我”这个代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上学了》中的情感色彩。
2.学习使用“很”这个副词来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2.学习使用“很”这个副词。
教学难点1.表达情感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高兴、喜欢、有趣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的生字词。
2.学生分组讨论,用“很高兴”,“很喜欢”,“很有趣”来描述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3.师生互动,讨论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我上学了》中的结构特点。
2.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结构特点。
2.理解课文主题。
教学难点1.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教师解释课文的结构特点。
2.按照教材要求,学生自由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教师总结教案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思想。
通过以上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的主题,掌握词汇和句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太”、“大”,熟练读背《上学歌》。
2.借助图片,感知生活的美好,尝试看图说话,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所见。
3.对话,了解学校学习生活的内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劳动。
教学过程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1.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我们见到了(哪些人物?),我们参加了(哪些活动?)。
我们认识了(哪些汉字?)。
2.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哪个地方?那个人?那个活动?哪个汉字?)(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进行学生问答,如果有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挑战句群训练。
)二、导入新课,初读儿歌。
1.孩子们,今天早上上学你是快乐的吗?一路上你见到了什么?2.家长每天接送,真的很辛苦,孩子们,你们每天都向家长问好的吗?来我们学校的路上有许多的十字路口,孩子们,要记得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身安全,知道吗?谁来告诉老师。
应该怎么看红绿灯?3.《上学歌》孩子们都会读吗?来,会读的同学一齐读一遍。
记得要读整齐,读大声。
三、指导看图,思维训练。
1.老师带读前四行,孩子们跟读。
2.让孩子们说说前四行中分别提到了哪几种物体,并让孩子们在图中找到。
3.认识太阳——孩子们,观察一下太阳,你发现太阳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吗?(太阳圆圆的。
太阳红红的。
太阳在微微笑。
)教师可以适当知道个别学生尝试句群训练,将三句话连贯说出。
4.认识花儿——孩子们,花儿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花?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儿歌说花儿在笑,你看出来了吗?假如你是一朵花,你会怎么笑?表演一个。
5.认识小鸟——图上有几只小鸟?小鸟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哪些小鸟?来猜猜老师说的是那种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再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一年级语文上册 我上学了 教案(表格式)
《我上学啦》教学设计
课题名
《我上学啦》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常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唱《上学歌》,知道如何做到“爱学习、爱劳动”
3.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常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2.懂得如何做到“爱学习、爱劳动
教学准备
3.进一步了解了语文这门学科。
布置作业
作业:把《上学歌》唱给身边的人听,教他们一起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此次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在框架学生。
三、我是小学生(用时:5分钟)
1.教师问:开学第一天是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
2.学会唱《上学歌》
2.进一步解释“爱学习,爱劳动”的内涵。
四、我爱学语文(用时:3分钟)
1.解释语文课要学的东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这门学科。
五、课堂总结(用时:2分钟)
1.知道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学会了一些常识
2.学会了唱《上学歌》,学会了如何做到“爱学习、爱劳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用时:2分钟)
1、出示导入话语:今天是大家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份,然后走近语文。
二、我是中国人(用时:10分钟)
1.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知道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并知道国旗上图案的内涵。
2024年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2024年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
3.初步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深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了解,培养归属感和集体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阅读兴趣。
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气说:“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特别的课文,叫做《我上学了》。
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吗?”学生们好奇地望着老师,有的立刻回答:“中国人!”有的则陷入思考。
教师:“对!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我们最骄傲的身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二、学习《我是中国人》(1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简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文化和历史。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我是中国人》,注意语气和节奏。
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们要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呢?”学生行为:认真观看地图,听老师讲解。
齐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可能会带有自豪感地读出“我是中国人”。
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生A:“我觉得我们中国很大,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教师:“你说得对,中国确实地大物博,风景优美。
那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做呢?”学生B:“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三、认识学校环境(10分钟)带领学生参观教室,介绍课桌椅、黑板、图书角等设施。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观察并介绍教室的一个角落或设施。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说说最喜欢教室的哪个部分。
跟随老师参观教室,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
分组讨论,轮流上台介绍自己小组负责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 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
2. 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
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3. 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族、藏族等。
从通俗易懂的歌曲入手,结合图画进行教学,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1.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
(红的墙、黄的瓦)(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2. 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长城。
)3. 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门等中国的标志,增强“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唱一唱,跳一跳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中间穿插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课间操,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疲劳,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1. 朗读儿歌。
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2. 跟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齐读:我是中国人。
通过朗诵儿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我是小学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是小学生》一课的内容是在前一学习内容“我是中国人”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
书中呈现的内容不多,只有一首《上学歌》和简单的配图。
从这首《上学歌》折射的内容来看,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小学生的身份,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换;二是从歌词中可以了解到,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以及从小树立“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的使命感。
配的插图反映了小学生上学时高高兴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学生在看图、诵读儿歌中可以感受到成为小学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刚刚入学的学生对自己是“小学生”了,充满了欣喜与期待,那份激动与快乐是人生又翻开新的一页的幸福。
一年级新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所以开始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如唱一唱《上学歌》,跟着音乐律动等。
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改变说教的意味,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做为一名小学生的荣耀与快乐。
三、教学目标1. 观察图画,唱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
2. 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 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清楚、响亮地说清楚“我是XX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五、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1.歌曲《上学歌》,以及伴奏乐。
七、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1.教师清唱歌曲《上学歌》前半段:“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2.谈话交流:我们是小学生啦,我们背着书包来上学啦! 今天早晨来上学,你是怎么来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回顾亲历的事情中,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自己的角色身份的改变。
】(二)指导观察,读唱儿歌1.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2.听老师朗读《上学歌》,想一想:在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3. 儿歌中小鸟:“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你会怎么回答小鸟呢?4.从歌曲中,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①从《上学歌》里,你了解到做为一名小学生要怎么做?②重点朗读:“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5.听《上学歌》歌曲,听后交流:你听了以后,觉得歌曲里的小朋友上学时的心情是怎样的?6.学生跟着乐曲《上学歌》的伴奏,演唱《上学歌》。
【设计意图:在听读《上学歌》中,辅以问题式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学习习惯。
并在亲身演唱歌曲中,感受上小学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三)实地走访,深度感受1.过渡:同学们,背着小书包来上学,我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班级、老师、同学。
2.(板书:我是小学生)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
①听一听:听老师做自我介绍。
②问一问:同桌叫什么名字?③认一认:自己身边的同学分别叫什么名字?④说一说:“我是XX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
”(同桌互说——指名说)3.熟悉教室,欣赏教室的环境布置。
说说:我们的教室怎么样?4.师生参观校园。
参观完后,交流:“我喜欢校园里的什么?”5.总结:祝贺大家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以后我们将在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各种本领,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幸福地喊出:“我是XX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
【设计意图: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都是新的。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好奇心。
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实地的参观体验活动中,熟悉学习的环境,喜欢学习的环境。
】(四)作业设计1.正确地背诵《上学歌》给爸爸妈妈听。
背完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唱。
2.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学校。
(五)板书设计链接材料:1. 问好歌。
小学生,有礼貌,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同学问声好,快快乐乐上学校。
2. 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
人站正,声音响。
吐字清,大家明。
3. 上课歌。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书本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做得好。
《我爱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由三幅图画组成。
第一幅图是“读书”。
图画展示了一位女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
她的坐姿端正,双手很自然地拿着书,目光集中在书上。
书直立略微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大约一尺的距离。
第二幅图是“写字”。
图上是一位男同学在认真地写字。
男同学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在桌上,左手按住本子,右手执笔。
这两幅图都在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学生可以通过看图模仿动作,并在日常的学习中加以掌握,以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幅图都是半身图,读书、写字时的下半身动作——两脚放平于地面,学生无法看到,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领悟。
第三幅图是“讲故事听故事”。
图上画着四位同学,他们在表演故事。
从同学头上戴的头饰,可以推想,他们在表演《西游记》的故事。
图上戴孙悟空头饰的同学在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其他表演者在认真地听。
讲故事、听故事是语文学习活动之一,也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学习活动。
此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多种学习形式,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二、学情分析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与学生后续的学习密切相关。
所以起步阶段的学习、训练需要做到扎实、规范、到位,严格要求学生,随时提醒,及时纠正。
由于学生刚刚入学,他们还没有脱离在幼儿园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上课也许会坐不住,坚持时间短,也许会觉得坐姿、写姿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频快的学习,又以反复训练加以跟进,多鼓励表扬坐姿、写姿好的学生。
另外,坐姿和写姿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指导。
故事,对于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在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单独讲故事,也可以合作着讲故事,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把好的故事带到课堂上,让语文学习变得生机盎然。
三、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 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在平时写字读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难点:在平时练习中能注意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
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正确的执笔方法放大图。
2.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大约3分钟左右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我爱学语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要开始小学学习生活。
你知道,我们在语文课上会学哪些内容吗?2.(出示:课文的目录)了解语文课要学习的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等内容,学会了认字、汉语拼音,我们就能读很多很多的书,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3.猜一猜:语文课上,我们会有哪些学习活动?4.引导观察书中图画:在语文课上,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了解语文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
)【设计意图: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测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活动。
并通过看图,进一步明确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这些主要的学习活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我爱读书1.(出示:书中女生读书图)看着书中的图画,学一学书中女同学看书的姿势。
2.学生自由学——指名一生将读书姿势向全班展示——评价读书姿势。
3.教师重点讲解正确的读书姿势,强调眼睛要离书本大约一尺的距离。
4.学生纠正错误的读书姿势。
5.实际演练:打开书本,用正确的读书姿势,朗读《上学歌》。
【设计意图:读书姿势的教学是遵循让学生自我尝试,然后纠正的教学方法。
】(三)我爱写字1. (出示:书中男生写字图)男生在干什么?2.(出示:优秀的铅笔字作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①欣赏优秀的铅笔字作品。
了解好的字,离不开正确的写字姿势。
②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50度角。
③学生演练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逐个检查,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学习《写字歌》。
写字歌手离笔尖一寸高,胸离桌边一拳头,眼离书本一尺远。
【设计意图:用儿歌将学习写字姿势联系起来,寓教于乐。
】(四)作业设计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在纸上画短线、长线,进行线条练习。
《我爱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读书、写字的姿势,大家都掌握得很棒。
这节课我们要来讲故事、听故事。
2.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故事?原因是什么?(二)学讲故事1. 观察插图,了解学习内容①(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四位学生在干什么?②四位学生在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