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教案二
Introduction电磁感应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常见现象,在发电站、变压器、电机和许多其他电子设备中都有所应用。
这个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电和磁领域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来构建有用的设备和发现新的科学知识。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个实验教案,旨在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原理。
实验设计实验名称: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目的:通过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设备:1.电池2.线圈3.磁铁4.电线5.万用表实验过程:第一步:将绕有导线的线圈放在桌子上。
第二步:接上一个直流电源,将电线放在两端的接头上。
第三步:在线圈的中心放置一个磁铁并移动它,注意观察读数仪的读数。
第四步:将电源更换为交流电源,再次移动磁铁并注意观察读数仪的读数。
结果分析:在使用直流电源时,只有在移动磁铁的瞬间才会测量到电流。
这是因为当电流流经导线时,它产生的磁场与移动的磁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电力,使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但是,当磁铁不移动时,电路中不会有电流流动。
现在让我们将电源更改为交流电源。
在这种情况下,当磁铁移动或在磁场中改变时,电路中也会观察到电流的流动,而不是在磁铁被保持静止的情况下。
结论: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当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就会在电路中引起电荷的位移,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在电和磁领域的其他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实验总结和教育意义: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磁场如何在电路中工作以及电路中电流如何受到磁场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并学习到许多现实世界中的电磁感应应用,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本实验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验技能。
此外,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继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电磁感应教案
电磁感应教案电磁感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的定义及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
2.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的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课件。
2.实验器材:电磁感应实验箱、电源、线圈等。
3.教学视频: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视频。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电流产生磁场的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总结规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o故事导入:讲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背景和过程。
o问题导入:提出“为什么通电的线圈会有吸引力?”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讲授新课(40分钟):o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并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概念和应用。
o通过PPT展示,详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巩固练习(15分钟):o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组织小组讨论。
4.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顾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测验、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建议和指导,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和磁场处处存在。
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
而磁场也无处不在,比如地球自身所带的磁场、吸铁石的磁力等等。
那么,电和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自从19世纪初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们开始解决上述问题。
这个现象引领人们研究电磁现象的大门打开,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形成了基本的电磁学成果。
其中,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基础定律之一,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究电磁感应定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能够描述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2.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方法,能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3.通过实验,增强学生观察、分析、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电磁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课时安排本教案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电感应现象,学习电磁感应定律。
第二课时: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的现象,并理解其物理机制。
四、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现象的介绍在导体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有两种类型:自感和互感。
自感:当一个导体发生变化时,在这个导体上产生的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
例如,一个匀速运动的磁体在一个线圈附近时,线圈中就会产生自感电动势。
互感:当两个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其中一个电路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例如,电压变压器就是一种互感器。
当其输入端或输出端电压变化时,输出端或输入端将产生电动势。
2.电磁感应定律的介绍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定律,它由法拉第于1830年发现,后由麦克斯韦整理成代数表达式,它的表述方式如下:“当一个导体运动或者静止于一个磁场中时,导体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而感应电动势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其中,电磁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由下式给出:E=δΦ/δt其中,Φ是磁通量。
当一个带有n圈线圈被匀强磁场B穿过,其磁通量Φ=BA。
高二物理教案:电磁感应现象优秀5篇
高二物理教案:电磁感应现象优秀5篇第一篇: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简介本篇教案将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电动势和法拉第定律的应用。
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电动势和法拉第定律的应用•探索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兴趣。
2.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磁感线、磁通量和电磁感应等。
3.解释电动势和法拉第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4.进行实验:通过自制简单的电磁感应装置来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引导他们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6.探索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7.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理解。
拓展活动1.观察实验室中的电磁感应装置,了解更复杂的电磁感应应用。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电磁感应的其他应用,例如磁悬浮列车、感应加热等。
第二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验证简介本篇教案将通过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目标•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进行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思考。
2.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3.进行实验:使用一个磁铁和线圈组成的简单电磁感应装置,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中的现象,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例如感应电动机、电磁铁等。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
拓展活动1.观察实际应用中的电磁感应装置,例如发电机、电动车等。
2.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探究不同参数对电磁感应的影响。
第三篇: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的原理和应用简介本篇教案将介绍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和光的波动性。
物理教案: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探究
物理教案: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与背景二、实验原理与设备1.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 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清单三、实验步骤详解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 实验步骤及操作过程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实验观察结果记录与数据采集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说明五、实验结论与拓展思考1. 结论总结与成果验证2. 拓展思考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提出一、实验目的与背景电磁感应是指通过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力而引起导体中闭合回路上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了解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对于理解电学和磁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并使学生能够理解其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与设备1.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在导体内部,当外部有磁场发生变化时,将会形成闭合回路内的感应电流。
这个现象就是电磁感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2. 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清单- 直流电源- 电阻箱- 变压器- U形铁芯- 线圈(导线)- 连接线- 磁铁三、实验步骤详解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实验所需的材料清单,并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实验步骤及操作过程首先,将U形铁芯的两侧分别包扎好绕线,保证二者匝数相等,并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直流电源上。
接下来,在直流电源上选择一个适当的电压并启动电源,观察并记录在不同情况下U形铁芯两端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实验观察结果记录与数据采集在实施实验时,需要记录不同情况下U形铁芯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并根据所使用的直流电源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说明通过将实验中所得到的感应电动势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探究磁场变化对于感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影响。
五、实验结论与拓展思考1. 结论总结与成果验证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a) 当U形铁芯两侧的绕线匝数相等时,在直流电源通电的情况下,观察到U 形铁芯两端会产生一个闭合回路内的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优秀5篇】,盼望可以启发、关心到大家。
电磁感应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培育同学观看试验的力量和从试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力量。
(二)教具蹄形磁铁4~6块,漆包线,演示用电流计,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三)教学过程1.由试验引入新课重做奥斯特试验,请同学们观看后回答:此试验称为什么试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奥斯特试验。
说明电流四周能产生磁场)进一步启发引入新课:奥斯特试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我们可不行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考: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试验,进行探究讨论。
2.进行新课(1)通过试验讨论现象板书:〈一、试验目的:探究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提问:依据试验目的,本试验应选择哪些试验器材?为什么?师生争论认同:依据讨论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掌握电路必需有开关。
老师展现以上试验器材,留意让同学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课本图12—1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进一步提问:如何做试验?其步骤又怎样呢?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看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磁场的强弱对试验有没有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状况逐一进行试验,探究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用小黑板或幻灯出示观看演示试验的记录表格。
老师按试验步骤进行演示,同学认真观看,每完成一个试验步骤后,请同学将观看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试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同学思索:上述试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呢?(师生争论分析: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的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的相关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及观察,探索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场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电磁铁2. 电池3. 小灯泡4. 导线5. 磁铁6. 螺线管7. 磁感应扣8. 金属杆9. 纸片10. 纳米铁粉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 实验一:电磁感应现象a. 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池的两极,然后将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小灯泡的两端相连。
b. 将电池连接到电磁铁的线圈上,打开电池开关,观察小灯泡亮起。
c. 将导线的一个端与电磁铁的线圈相连,将另一个导线端在电磁铁附近移动,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d. 思考:为什么在导线静止时,灯泡不亮;而在移动导线时,灯泡却亮起来?2. 实验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a. 将导线的一个端与电磁铁的线圈相连,将另一个导线端连接到纸片上。
b. 将磁铁快速通过螺线管的中心,观察螺线管两端纸片的运动情况。
c. 分析纸片的运动规律,并进一步讨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际应用。
3. 实验三:电磁感应与磁场a. 将一个磁感应扣连接到电磁铁的线圈上,并将其悬挂于一个金属杆上。
b. 将磁感应扣靠近磁铁,观察磁感应扣的运动情况。
c.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运动情况?4. 实验四:探究电磁感应与电磁场a. 将纳米铁粉撒在纸上,放置在电磁铁的附近。
b. 打开电磁铁开关,观察纳米铁粉的运动情况。
c. 思考:为什么纳米铁粉会受到电磁铁的吸引?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导线与电磁铁的线圈相连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使小灯泡亮起。
当导线移动时,导致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动势,使小灯泡亮灭。
2. 快速通过螺线管的磁铁,会在螺线管中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纸片的运动可直观地展示电磁感应现象。
3. 当磁感应扣靠近磁铁时,磁感应扣会发生运动。
这是由于磁感应扣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导致的。
4. 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可以对附近的纳米铁粉产生吸引力,使其发生运动。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用
电磁感应现象优秀教案公开课用第一章:电磁感应现象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产生条件。
让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1.2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产生条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现象展示,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问题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本质的思考。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电磁感应实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方法。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估学生对电磁感应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情况。
第三章:电磁感应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能转换和传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3.2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实例。
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能转换和传输中的作用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演示,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能转换和传输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理解程度。
电磁感应实验的教案解析与讲解
经典电磁感应实验教案解析与讲解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习到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电磁感应的定量描述方法,以及测量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技能。
同时,本次实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试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或者磁场的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时,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动势和电流,这种现象就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E = -dΦ/dt其中,E表示感应电动势,Φ表示磁通量,t表示时间,d/dt表示对时间求导数。
三、实验器材1.直流电源2.导线3.磁铁4.运动导体5.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将电磁铁连接到直流电源上,在运动导体的上下两侧各缠绕数圈导线。
2.磁铁放在运动导体的下方,缓慢地上提磁铁,使之逐渐接近运动导体。
3.当磁铁与运动导体越来越接近时,用万用表测量运动导体中的电动势。
4.记录测量结果,并根据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并求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我们可以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形,通过图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定量地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并深入探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现方法。
六、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在进行实验时,要特别注意电源的安全性,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在实验过程中,要耐心地进行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并注意实验步骤的正确性。
七、思考问题1.如何定量地描述电磁感应现象?2.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如何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4.如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掌握了电磁感应的定量描述方法。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及演示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及演示电磁感应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实验之一,它是指在一个磁场中通过导体运动产生电流,或者通过变化的磁场感应出电动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电机、变压器、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基础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实验更深入地了解电磁现象,掌握电磁感应规律,加深实验操作技巧等。
因此,编写一份详细的电磁感应实验教案,并进行演示,将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助益。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感应规律,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学习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构造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
3.加深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水平。
二、实验器材铝筒、磁铁、直流电源、导线、万用表、瞬变电流测量器、小电灯泡等。
三、实验原理电磁感应定律是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定律,它规定了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运动的速度、磁场强度和导体长度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ε=Bvl,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B为磁场强度,v为导体的速度,l为导体的长度。
四、实验步骤1.将铝筒垂直固定在电流滑动导轨上,磁铁的北极和铝筒上下方向垂直。
2.接通直流电源,在两条铝条之间形成一定电流。
3.离开电流滑动导轨,使铝筒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或瞬变电流测量器的瞬变电流大小。
4.改变铝筒下滑速度,记录小灯泡亮起时间或瞬变电流测量器的瞬变电流大小。
5.分析实验数据,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并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
五、实验注意事项1.铝筒轻轻地下滑,以避免磨损和过早损坏铝筒。
2.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电击和电磁辐射。
3.保持实验器材清洁和整洁,以避免误差。
4.记录实验数据时,应注意精确性和准确性。
六、实验效果分析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磁现象,掌握电磁感应规律,加深实验操作技巧等。
设备调试和实验数据分析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对电气设备构造和电气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技能。
2024年秋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第1课时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能对导体有无感应电流做出判断3.知道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4.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5.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与磁的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6.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7.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具准备】小电动机、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线圈框、U型磁体、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电动机的使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请列举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实例,并简要说明使用电动机的意义.学生讨论、回答.师电动机及其他用电器运作时,消耗大量的电能从何而来?学生积极思考.可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能、核能→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再找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本P138页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师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生: 磁能否生电?生: 怎样能使磁生电?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进行新课】知识点1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师电能从何而来的,同学们做出了多样的猜测.这些猜想,人们大都变成了现实.现在我们一起重点探索一下: 机械能→电能.首先,我们再观察一下电动机的转动.要求:①同桌的二位同学合作进行;②画出电路图.生: 连接电路,电动机运转.师很好!我们观察到给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转动.反过来,想想让电动机转动(如用手转动它的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猜想、创新.师与周围的同学说说你这样猜想的原因吧.学生议论.师对学生的猜想肯定、赞许.引导生:转动电动机的轴,可能产生电流,是因为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输入机械能可能产生电能.(尝试逆向思维)对我们上述的猜想,准备通过什么方法加以验证,请用文字表达一下.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可用电流表(耳机、喇叭)检测电流.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学生文字表达、口语表达.(交流)师在这现象中,发生能的转化吗?学生思考议论:机械能→电能.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师大家已经知道小电动机是由一对磁体和线圈构成的.利用一只小电动机可以获得电流.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磁场和导线框,就能产生电流呢?学生猜想、议论.师为了更好地探究磁生电,我们使用课本P138页图20.5 - 1的器材装置进行试验,同学们可探索下面的问题.师请分析一下上面看到的现象,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师把你得到的结论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电流.学生体验“切割”的含义.明确:以镰刀割麦子类比,说明当导线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有一定夹角时叫切割,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不切割.知识点2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师由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它是根据电流能生磁逆向思维而获得的科技成就,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探索在1831年首先发现的.在这个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这个发现,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了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学生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及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如下)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电路必须是闭合电路;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②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只改变磁场方向或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特别提醒:正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①电路应该是闭合的而不是断开的,即组成电路的各个器件连接成一个电流的通路;②要有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这里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导体”(不是整个电路,去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也就是说: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一定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还要注意的是“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所谓切割磁感线,类似于切菜,垂直地切割或斜着切割都可以.这就是说,导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磁感线成一定的角度,而不是与磁感线平行,否则无法切割磁感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指的是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磁场不运动,导体运动时,导体能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导体不运动,磁场运动,导体也能切割磁感线,同样能产生感应电流.知识拓展: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②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③线圈匝数越多,感应电流越大.师电磁感应实现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吗?①请列举生活实际,讨论一下生产、生活中的电能来源.②请结合你家及你周围的情况.思考:你所在的地方可采用什么来获得电能?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和当年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基本类同,也可以这么认为,我们重走了伟人走过的路,说明科学研究并非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我们一定也会取得成功.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1.本节课在探究“磁生电”的过程中,采用了“逆向思维”、“科学探究”等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把“教学过程”转变为“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2.这节课的关键是设计并做好演示实验,要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培养学生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发电机、磁铁、导线、开关、灯泡等。
2.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它有哪些应用?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学生互相讨论,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三、实验演示1.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让学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
2. 学生互相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能力的强弱。
2. 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的强弱。
3. 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实验名称:电磁感应实验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实验目的:通过电磁感应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1. 铜线圈2. 电源3. 纸夹4. 磁铁5. 铁芯6. 导线实验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变化的情况下,导线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通多导线时,会在导线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形成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广泛应用于发电、变压器、感应炉等领域。
实验步骤:1. 将铜线圈固定在实验桌上,使其保持平放状态。
2. 将纸夹固定在铜线圈的一侧,使得纸夹的一端与铜线圈的一端相对。
3. 准备好磁铁和铁芯,将铁芯插入磁铁中心。
4. 将磁铁靠近铜线圈,观察铜线圈两端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现象:当磁铁靠近铜线圈时,会在铜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流。
当磁铁离开铜线圈时,感应电流会停止产生。
这是因为当磁铁靠近铜线圈时,磁场的变化引起了铜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实验延伸:1. 改变磁铁离铜线圈的距离,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2. 改变磁铁的极性,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3. 将铁芯从磁铁中拔出,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电源的电压不宜过高,以免对实验产生不良影响。
3.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以确保安全。
实验应用:1. 发电:发电机的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旋转导线回路在磁场中进行切割,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发电。
2. 变压器:变压器也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调节绕组的匝数来改变电压。
3. 感应炉:感应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加工等领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并了解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的原理是电磁学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电磁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合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初中电磁现象教案
初中电磁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2. 电磁感应:通过法拉第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强度。
3. 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如何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的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规律,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电磁现象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原理,引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电流的磁效应:(1)介绍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3)引导学生探讨电流磁效应的内在规律。
3. 电磁感应:(1)介绍法拉第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2)演示法拉第实验,让学生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强度。
(3)引导学生探讨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规律。
4. 电磁铁:(1)介绍电磁铁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其吸引铁磁物质的现象。
(3)讨论电磁铁的应用和优缺点。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的原理及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电磁现象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2、掌握电磁感应的基础实验方法;3、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在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形成磁场。
当导体的磁场变化时,也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电场。
这个互相转换的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这个原理应用广泛,如变压器、电机等都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而设计的。
电磁感应现象的表达式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公式为:$$ E = -\frac{d\varphi}{dt} $$其中,E表示产生的电动势,$\varphi$表示磁通量。
实验所需器材:1、螺线管(二次线圈),安装在横杆上的;2、U形管磁铁或直线磁铁;3、变化的电流源,如导线、电源等;4、接线板以及电缆。
三、实验步骤1、开启电源,并将变化电压源设置在最低电压(即直流电压,如2V),以输入到螺线管上;2、将螺线管安装在一个确定的距离中心的地方,然后将U形管磁铁或直线磁铁(磁场方向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放置在螺线管的相对位置上;3、记录与输入电流频率相同的输出电压波形,以及可能有的多达三个输出交流电压波形(这个波形是螺线的自感受,即感应电压)。
4、提高变化电压值,然后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电压达到最大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根据螺线管输出的波形,可以判断缠绕螺线管的磁铁的磁极情况。
如果输出的波形是正弦波,那么磁铁的一端是北极,另一端是南极。
如果输出的波形是反弦波,则相反会发生。
2、通过实验的结果计算出电动势的值,和磁通量的级别及其变化率有关。
这里我们得到了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磁场的强度和频率的关系。
$$ U_{out} \propto N \frac{da}{dt} $$其中,Uout是螺线管产生的电压,N是螺线管的匝数,a是磁通量。
因此,该实验可以得到根据磁场的变换,螺线管的输出电压及波形、大小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五、感性讨论1、为什么螺线管能产生电动势?原因是因为当螺线管中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时,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就反映了这个变化,从而引发了电动势。
大学物理教案:电磁感应原理实验设计
前言电磁感应原理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电磁感应原理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学物理课程中的电磁感应原理实验设计,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个理论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篇文章将围绕着大学物理教案:电磁感应原理实验设计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正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原理,并在实践中掌握使用安培计和伏特计进行电磁感应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磁感应原理是指在磁场中,导体内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器材:恒磁场、金属圆环、螺线管、安培计、伏特计、开关、热线电阻、电池等。
实验步骤:1.将金属圆环放置在磁场区域内,保持其匀速旋转。
2.用螺线管将金属圆环周围的磁通量变化捕捉下来,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安培计上。
3.接通热线电阻,通过电池将电流进行通断,使得磁通量随时间而变化。
4.将伏特计连接到金属圆环的两端,测量得到感应电动势的数值。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发现,在磁通量随时间变化时,金属圆环内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而感应电动势的数值与磁通量的变化速率成正比,即: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速率三、实验设计1.实验器材的选择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使用比较精准的仪器进行测量。
恒磁场可以使用强力磁场发生器制作,金属圆环和螺线管可以自行制作,而安培计和伏特计则需要购买经过校准的精密仪器。
还需要一些辅助器材,比如开关、热线电阻和电池等,以便在磁通量随时间变化时能够方便地进行通断电流的操作。
2.实验参数的设置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预设一些实验参数,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测量和记录。
比如:磁场的强度、金属圆环的半径和厚度、热线电阻的参数等等。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需要考虑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确保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
3.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完成之后,需要对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
电磁感应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验证。
3.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存在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3.讨论和交流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环节1)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内部的电子在磁场中发生移动而产生电势,从而在导体两端形成电流的现象。
电磁感应是电动势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者的关系可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描述,即磁通量变化时,会在电路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2)电磁感应实验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利用实验器材搭建电路,使电路中包含磁铁、导线等物体,然后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观察是否发生了感应电动势现象。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的存在和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4.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讨论,使学生对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更加清晰,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教学法和讨论和交流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电磁感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多方面了解电磁感应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更多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教案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2.掌握用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动势的实验方法;3.通过实验现象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实验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的电子就会相对运动,从而形成了电场。
这个电场就是电动势,它可以推动电子流动,并产生电流。
电动势与运动的导体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度有关。
实验材料:1.电磁感应现象演示装置2.磁铁3.电池4.导线5.电表(安装好)实验步骤:1.将磁铁放置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使磁铁与电池平行。
2.将导线重复缠绕5-6圈或更多圈,以使导线更接近磁场。
3.将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表的正极。
4.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缠绕在上述导线周围3-4圈,并连接到电表的负极。
5.当磁铁在导线附近移动时,电表会显示出电流值。
实验探讨:1.改变导线和磁铁的相对位置,电流的方向也会改变。
2.改变电池的极性,电流的方向也会相对改变。
3.若改变磁铁的形状或强度,电流的强度也会改变。
4.停止移动磁铁时,电流会从正到负逐渐减弱。
实验设计思路:1.预习相关知识,以便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
2.学生在听完讲解后进入实验室,一步一步遵循实验步骤逐个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分组讨论,探讨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4.实验室的老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并评估实验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展示:1.实验室中,磁铁和电线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和图片来表示,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原理。
2.实验数据可以用图像或数据表的形式表示,以强化同学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3.实验成果可以形成一份实验报告,或在同学们的学术成果展上展示,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实验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物理实验教案:电磁感应现象
物理实验教案:电磁感应现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材料与装置2.1 实验材料2.2 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3.1 电磁感应现象3.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3 感应电动势四、实验步骤与方法4.1 实验准备4.2 实验步骤4.3 实验方法五、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实验数据记录5.2 数据计算与分析六、实验讨论6.1 实验误差分析6.2 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讨论七、实验总结八、思考题九、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探究电磁感应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和材料,并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二、实验材料与装置2.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有:导线、磁铁、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
2.2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需装置有:主实验台、导线圈、磁铁支架、直流电源等。
三、实验原理3.1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穿过磁场线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3.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磁场变化与感应电动势之间关系的定律,即电磁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3.3 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是指由于磁场变化引起的电势差,即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4.1 实验准备1) 将主实验台放置平稳,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连接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接地良好。
3)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装置。
4.2 实验步骤1) 将导线圈穿过磁铁支架,确保导线圈能自由转动。
2)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接入导线圈两端。
3) 在导线圈的两端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以便测量电流和电压。
4) 将导线圈旋转,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
4.3 实验方法1)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线圈的电流大小。
2)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导线圈两端的电压差。
3) 观察变化:通过旋转导线圈,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步骤和方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蹄形磁铁、线圈、电流表、导线、开关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电磁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电磁感应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
2. 强调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八、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九、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2. 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电磁感应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实验探索与分析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让学生自主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规律。
2.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关系。
七、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1. 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感应现象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二、实验器材:
电流表、原副线圈、蹄形磁铁、条形磁铁、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池(电源)
三、实验步骤
实验1:直导线在磁场中:导体不动;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
导体向上、向下运动;电表_____________,
导体向左、向右运动;电表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分析:导体的移动引起闭合电路面积的变化,从而引起磁通量的变化。
实验2:条形磁铁插入(拨出)螺线管。
线圈不动,磁铁动,电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说明无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场运动,
只要_____________;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分析:条形磁铁的插入(拨出)引起螺线管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磁通量的变化。
实验3: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线圈电路接通、断开,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左、右滑动。
线圈电路接通、断开;电表指针
__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左、
右滑动;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
结论:说明,除了闭合回路的部分导线切
割磁感线外,线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时,也能产生感应电流。
所以无论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还是磁场发生变化,实质上都是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分析: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改变引起内线圈电路电流的改变,电流在外线圈处产生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外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上述三个实验均表明: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五、布置作业
完成并分析实验报告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报告
实验1:直导线在磁场中,导体不动;导体向上、向下运动;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
结论:
实验2:条形磁铁插入(拨出)螺线管。
结论:
实验3: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线圈电路接通、断开,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左、右滑动。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