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甚产各种天然奇石。
秭归县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与金矿,此外为灰岩及建材。因此区内矿产开发业不发达而且难以发展。但是,其余有关经济发展项目却存在较好前景。
图1-1
2,交通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3,自然地理
a 地貌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b 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实习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因此600米以下形成逆温层,即在冬天形成沿江两岸的冬暖带,年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只有-3℃,有利于柑桔特别是脐橙的生长三,地质实习概况
1,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为了巩固与加强我们所学的《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加深学生们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a)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
b)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
c)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
d)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
e)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
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2,实习时间及组队情况
本次实习自2011年9月2日至2011年9月_ 日。
小组由064091班的金标胡林一林晓宝宋雪莲及研究生许霄霄5位同学组成,指导老师为陈丽霞。
第二章地层
一,新元古界
1,南华系
南华系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包括南坨组(Nh2n)和莲沱组(Nh1l)。
莲沱组(Nh1l):在泗溪莲陀组分为10段。总厚度212米。包括两个韵律,分别为莲沱组一段(Nh1l1):
一层:紫红色石英砂岩;
二层: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
三层:紫红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四层:紫红色中层石英中砂岩与紫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互层;
五层:紫红色中层细砂岩;
六层:紫红色中—薄层粉砂岩与绿色泥岩互层;
七层:紫红色中厚层细细砂岩夹紫红色泥页岩;
八层:紫红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
莲沱组二段(Nh1l2):
九层: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中砂岩,底部含砾石;
十层:紫红色中薄层细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南沱组(Nh2n):在实习区主要出露在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主要是灰绿色冰渍砾岩。
2,震旦系(Z)
震旦系包括上统灯影组(Z2dn)和下统陡山沱组(Z1d),其中陡山沱组分为四段,灯影组分为三段。主要出露在实习区的九曲脑、泗溪和高家溪等处。在九曲脑主要出露在从九曲脑到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
陡山沱组(Z2d):
区内南沱组和陡山坨组为断层接触关系。为正断层,断面向西倾,西盘有牵引褶皱。陡山沱组可分为四段。在实习区主要分布在九曲脑到加水站附近,其中由于震旦系被挤压过,因此在可以看见有褶皱,其中在陡山沱一段和二段的分界处有断层,在陡山坨二段有倒转褶皱,其中
陡山沱一段(Z1d1):为灰白色厚层盖帽白云岩
陡山沱二段(Z1d2):深灰色-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炭质泥岩,有围
棋子状结核。
陡山沱三段(Z1d3):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状白云岩
陡山沱四段(Z1d4):炭质泥岩夹硅质灰岩透镜体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两黑,两厚夹两薄
灯影组(Z2dn):实习区内灯影组分为三段。
灯影一段(Z2d1):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灯影二段(Z2d2):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
灯影三段(Z2d3):中厚层灰白色白云岩。
总体特征为两白夹一黑,两厚夹一薄。
二,下古生界
1,寒武系(∈)
在实习区寒武系主要出露在从横墩岩到九涴溪,分为三个统。下统包括岩家河组(∈s)、水井沱组(∈1s)。石牌组(∈1sp)、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l),中统包括覃1
家庙组(∈2q),上统包括三游洞组(∈3sy)。
下统(∈1):主要分布在从横墩岩隧道到棕岩头隧道东出口,下统分为五个组.,
岩家河组(∈1y):在横墩岩处出露,为灰黑色中薄层含炭泥灰岩、含炭质页岩。
在岩家河和水井沱组的分界处有地堑构造发育。
水井沱组(∈1s):在横墩岩隧道西出口处前行约200米处出露,为黑色含炭质泥
页岩夹黑色灰岩透镜体。
石牌组(∈1sp):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牌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
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上有碳酸盐。石牌组总体特征为两碎屑岩夹一层灰岩,上层为灰岩和砂岩互层,中层为灰岩和炭质页岩互层,下层为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透镜体。
天河板组(∈1t):出露在334省道88公里界牌西行50米,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
灰岩。有介形石,风暴石,核形石等化石。主要为生物碎屑岩,条带状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核形灰岩,礁灰岩等。其中风暴石可能是海底动荡环境形成的。
石龙洞组(∈1sl):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在石龙洞组有溶洞等。
中统(∈2):
覃家庙组(∈2q):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夹泥质粉砂
岩。其中在九涴溪大桥附近有一横卧褶皱(图2-3)。
上统(∈3)
三游洞组(∈3sy):出露在抬上坪隧道系出口200米堆煤场,为厚层白云质灰岩。
2,奥陶系
区内奥陶系由中、下奥陶系组成,其中中—上统由五峰组(O3s)与宝塔组(O2—3s)
组成,下统由牯牛潭组(O1g)、红花园组(O1h)和桐梓组(O1t)组成。其中在路口子只看
见牯牛潭组(O1g)。
牯牛潭组(O1g):出露在334省道鲤鱼潭隧道西出口路口子,中薄层灰色-紫色的泥
质灰岩、生物碎屑岩,瘤状灰岩,网格状构造,含宝塔状角石。
3,志留系
志留系分为三个统,下统包括龙马溪组(S1l)、罗惹坪组(S1lr),中统包括纱帽
组(S2s),志留系上统缺失。主要分布在从路口子到链子崖。
下统(S1):
龙马溪组(S1l):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罗惹坪组(S1lr):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