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调手法

合集下载

针刺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进行。
1 纳入 标 准 ( ) 合颈 性 眩晕诊 断 标 准 ;2 年 估 , - 3 1符 () 治疗 前及 治疗 4周后 均 评估 1次 。测 评 由专 人
1 排 除 标 准 ( ) 龄 小 于 1 . 4 1年 6岁 或 大 于 7 0岁 ; 32 颈 椎 X 线 侧 位 片 观 察 测 量 颈 椎 曲 度 方 法 采 .
34 治 疗 结 果 .
平 衡 , 复颈 椎 内源性 稳定 ; 恢 并通 过 改善 颈 椎 曲度 , 见 表 1 。
341 2组 患者症 状 与功 能评 分 比较 ..
3 . 治 疗前后 颈 曲值 比较 .2 4
矫 正 颈 椎 反 屈 . 头 颅 重 力距 减 小 . 应 降低 颈 椎 使 相
组 。治疗组 3 O例 : 1 男 3例 , 1 女 7例 : 龄 l ~ 9 不 足 型 加 足 三里 ; 年 6 6 肾精 不 足型 加 太 溪 ; 痰瘀 交 阻型
岁 , 均年 龄 ( 22 _ .9 岁 ; 程 01 平 4 .6 45 ) 病 + . 8年 , 平均 病 加 丰隆 ; 头痛 加 太 阳 ; 肩 痛加 阿是 穴 、 谷 、 溪 。 颈 合 后
的3 0例 作对 照 , 得较 好疗效 , 取 现报告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患者依从性差 , 或应 用 其 他 药 物 、 行 其 他 治 疗 影 进
响结果 判定 者 。 予 常规针 刺 治疗 。取 穴 : 百会 . 池 , 风
11 一 般 资 料 6 . 0例 均 来 自于 2 0 0 7年 2月 至 2 治 疗方 法 21 0 0年 9月 就 诊 于上 海 市 嘉定 区 中 医 医院 针 灸 推 21 对 照组 . 拿 科 门诊 的颈性 眩 晕患 者 , 随机分 为 治 疗组 和对 照 天柱 , 骨 , 椎夹 脊穴 。肝 阳上 扰 型加 太 冲 ; 完 颈 气血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



脊柱长杠杆手法的方法学缺陷
(根据手法施力点与目标关节的距离远近分类)
长杠杆手法
利:

力矩长 机械应力大 操作者省力
弊:


应力传递链长,难以准确定位和精确控制。
应力分布不均匀,可能达不到节段整复的目的,
反而引起正常节段的意外损伤。

被动运动难以集中和控制,从而加大被动运动的
范围,副损伤大。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一)
中医传统手法理论自古就十分重视整骨手法的 技巧性,反对采用暴力整复。自70年代末期开 始,由于脊柱手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手法 意外的频频发生,脊柱手法的安全性问题,一 再引起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脊柱短杠杆微 调手法即是在深入剖析国内外手法理论和方法 的基础上,对中医传统脊柱手法的安全性和方 法学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结合现代脊柱生 物力学研究成果并综合各种手法的优点而发展 起来的。

最小的力 最小的运动幅度 最安全的作用方式

长杠杆手法——“超限运动”,
短杠杆手法——“顺势而动”
6、整体观念:

脊柱的运动不是孤立的单一节段的运动,脊柱的稳定也是由 每一个功能运动单位共同维持的 脊柱任何一个功能运动单位的病变,都会导致应力的失衡和 重新分布 当病变节段附近的功能运动单位失代偿时,必将引起更远的 运动单位的应力失衡和运动异常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因此,手法治疗脊柱源性疾病时,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影像 学异常的部位或有明显临床表现的部位上。 在手法治疗学中,脊柱整体的稳定较之节段性稳定有更实际 的临床意义。
外源性(动力性)稳定系统——肌肉
肌肉
脊 柱
肌肉
骨盆
3、松解手法——减少来自痉挛肌肉的阻力是关节微 调手法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脊柱微调手法并牵引治疗颈椎病62例

脊柱微调手法并牵引治疗颈椎病62例
临 床 研 究
 ̄ i ia s a c l c lRe e r h n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 u n lo h o dcn n h o h r c hn s o r a fEt n me iie a d Et n p a m
采用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 引治疗颈椎病 患者取得满 意疗 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患者6 例 ,均为我科 门诊2 0  ̄2 0 年 的患者 ,其 2 07 09 中男性2例 ,女性3 例;年龄最 小2 岁,最大7 岁,以3  ̄5 8 4 O 2 2 5 岁居 多;病 程 最 短3 ,最长 2年 , 以6 3个 月居 多 。均 有 颈 天 O ~ 6 部慢性劳损史 ;症状 :颈部活动受限4 例,颈肩 、臂疼 痛 、 5 麻木及腕部 、手指放射痛4 例 ,眩 晕、偏头痛 1 例,耳鸣 5 2 2 例。体征 :出现颈椎横突左右旋转偏歪5 例 ,横 突隆起 处压 0 痛4 例,颈肌僵硬5 例 ,压 项试验 阳性2 例,臂丛 神经牵 拉 6 2 8 试验 阳性2 例 ,旋颈试验 阳性 l例 。均行颈椎 正位 、侧位 、 4 1 ‘ 双斜 位、张 口位及 前屈后伸 功能位x 线摄片 :颈 椎 曲度变直 2 例 ,反 弓1例 ,成角 l例 ,节段性不稳定2 例 ,椎体双边 5 8 O 0 或双 突影5 例 ,寰 齿间距不对称 8 ,间隙变窄4 例,椎 间 0 例 O 孔狭窄或变型2 例 ,钩椎关节增生或移位3 例 ,项韧带钙化 3 2 1例 。2 一 般 资 料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 . 5 。 5 组 P 00 ) 12 诊 断标 准 . 全 部 病 例 诊 断均 符 合 19 年6 国 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 颁 布 的 95 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下简称 《 标准》及9 年在青岛 2 召开的 《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规定的诊断分型标准》。

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

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
量及关节的运动幅度 , 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 其实用性和一定程度的有效性指导着临床,解决了 许多具体问题。 随着医学的发展 , 沈老师认为经筋病 片没有反映出错位的. 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体征 , 结 以痛为腧” 的观点, 存在明显 的局限性。 首先疼 合触诊去体会这个错缝的存在 ,并去做相应的调整 强调“
许多疾病会反映在脊柱的改变上 .同样调整脊柱同 样能够治疗许多疾病。脊柱在结构上作为躯体的中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 取长补短 , 不 断进取,提高手法的临床疗效是沈老师的重要学术
思想 , 也是脊 柱微调 手法 创立 的理论 基础 。 沈老 师继 承 了丁老 的 中西合 璧 , 采众 长 的学 术思想 , 为 中 博 认
在某医院未详查诊断为颈椎病进而予 以手法治疗 , 整的力度, 被调整部位的调整幅度能更容易控制 , 更 后 因疼痛加重做 M I R 检查 , 诊断为颈椎 良性肿瘤手 精确。 术治疗 。其次 , 疼痛 的部位 不一定 是发 病 的部位 , 如 4 以调 整 替代整 复 临床上常见的内脏牵涉痛 。 有一位 4 岁的女性髂前 0 以“ 调整” 理论代替“ 整复” 理论是沈老师的又一
1 9 .3 9 7 13
殊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才成为病理 l 。 、 应用脊柱手法时, 司 题 不以是 否 发 出弹响声 、 棘突 排列是 否恢 复整齐 为依据 . 而应 以临床症状 、体 征 的改善 或消失 作为 评判手 法成 功 与否的标准。 调整” 以“ 理论代替“ 整复” 理论 , 即脊柱 手法 的应用 是 通过运 动节 段空 间序列 的调整 ,为神
内, 手随心转 , 法从手出” 的基础。这也是在临床上 , 如何通过触诊去发现异常的所在 ,使用正确的手法

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环功 能 。 参考 文献 ] 项部。虽足太阳膀胱经在项部无腧穴 , 明代杨继洲在《 针灸大成》 『 全 国第二 届 颈椎病 专题 座 谈会 涕 二届 颈椎 病 专题座 谈会 纪要 1 中有 言“ 宁失其穴 , 其经 ”故 而局 部 取双 侧 天柱 、 勿失 , 大杼 及 天柱 『. 军 医学杂 志 ,94 1( )16 18 J解放 ] 19 ,92 :5— 5 . 至 大杼段 足 太 阳膀胱 经 , 配合 远 端 络穴 飞 扬 以疏 通 经络 , 调和 气 f 国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 . 2 1 中医病 证 诊 断疗 效标 准【 . 大 学 出版 s 南京 ]
颈椎 病 的形 成 与 : 动力 因素 , 椎关 节 失稳 后松 动 、 而波及 ① 钩 移位 两侧 上 下横 突 孔 ,以致 出现 轴 向或 侧 向移 位 而刺 激或 压迫 椎 动 脉 , 引起 痉挛 、 窄或 扭 曲改变 。此外 , 并 狭 当椎 间 隙高度改 变 时对 椎动 脉亦 产生影 响 。 因为椎 间 隙退 变狭 窄时 , 同节 段 的椎 动脉 相 对增 长 ,不 仅 直接 破 坏 了椎 动 脉本 身 与颈 椎 骨骼 之 间原有 的平 衡, 且易出现扭曲、 狭窄等改变。②机械性因素, 主要由于持续性 致压 物所致 , 括椎 间关 节骨 质 增生 , 间盘 髓核脱 出 , 椎关 节 包 椎 钩 创伤 性反 应 。③ 血管 因素 , 血 管动 力学 异常 、 如 动脉 硬化 性改变 、 血管 变异 颈部 天柱 至大杼 段 足太 阳膀胱 经 , 当于 颈部 斜方肌 。 相 外缘 , 深层靠 近 颈椎 后外 缘 。 刺可通 过神 经体 液调节 的作用 , 针 影 响交 感 神经 末梢 释放 化学 物 质 , 变 的脊 椎 、 使病 关节 、 肉、 肌 韧带 等组 织结 构 以及 神经 血 管临 近组 织产 生 良性 反应 , 调整改 善脊椎 的 内环 境 , 之 趋 于平 衡 , 刺 颈部 天 柱至 大杼 段 足太 阳膀 胱经 使 针 尤其 对缓 解局部 肌 肉痉 挛 , 善 椎动 脉 的血流 量 、 流速 度 、 改 血 血管 内径 及交感 神经 症状 效果 极佳 H 风池 天柱两 穴均 位于颈部椎 一 。 基 底动 脉附 近 , 刺风 池对 脑血 管 有解 痉 、 针 扩张 和收缩 双重作 用 , 可 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 并且可 以调节血管运动平衡 , 兴奋动脉 壁细 胞 上 的 1受 体 , 血管 扩 张 , 流 量增 加 , 风池 、 3 使 脑血 针刺 天柱 可 以改 善大 脑 的缺 血 缺氧 状 况 , 脑 血流 量 , 高脑 部血 液循 增加 提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完整版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完整版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完整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的由来1. 脊柱长杠杆手法的方法学缺陷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手法,可把正骨手法操作时将手法力从力点传递到目标关节的骨、韧带连接视作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早在古希腊时,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就以《以杠杆力整复关节》为书名,介绍了脊柱手法。

因而在手法分类方面,可根据正骨手法施力点与目标作用关节的距离远近而划分为长杠杆手法和短杠杆手法两大类。

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脊柱手法如颈椎旋转扳法、腰椎斜扳法为长杠杆手法,而脊柱按压复位法则归属于短杠杆手法。

脊柱长杠杆手法由于施力位置与手法目标作用节段之间有着较长的力距,可通过杠杆的机械力放大作用,在较省力的条件下完成手法的操作。

然而,有一利则有一弊,长杠杆手法操作时,手法力要通过多个链节的应力传递才能作用于目标节段,从而完成复位移动。

如应用颈椎旋转扳法来整复颈椎错位时,来自颅骨的旋转扭力,首先使寰枕关节克服摩擦阻力转动,引起寰枕韧带紧张;紧张的寰枕韧带进一步带动寰枢关节克服摩擦阻力而旋转,使得寰枢关节的关节囊、韧带依次紧张;带动颈2、3节段发生旋转……这样,扭力通过骨关节—韧带链节的逐次传递,到达下颈椎的目标作用节段。

由于长杠杆脊柱手法需要多应力传递链节实现关节整复,这些应力传递链节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解剖和病理上的差异,对于传递链节的调整和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临床上常有难以准确定位于目标作用节段的事例发生。

特别是在患者肌肉痉挛难以解除,错位节段处于保护性交锁状态下,更是如此。

其次,由于胶元组织的粘弹体特性和不可避免的关节被动运动存在,每一链节在应力传递过程中均有能量损耗,这样就形成了手法应力在各链节的不均匀分布。

来自颅骨的旋转扭力要不断消耗于每一节段运动,在不需要出现超生理运动的上颈椎各节段出现了很高的扭转应力,而在需要产生超生理运动的下位颈椎只有很小的扭转应力,不足以满足关节复位的需要。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

正骨整脊的的10个手法一、正骨整脊的介绍正骨整脊是指利用手法,以手触及身体的外表,作用于脊柱及其它关节,牵引拉伸和刺激肌肉,以调整或恢复脊椎和关节正常功能的一种手法疗法。

它可以改善人体各部位的状态,达到保持健康、治疗病痛的目的。

二、正骨整脊的10个手法1、按压。

按压是指使用手指、拇指或手掌,以稳定的力度按压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

2、拉拽。

拉拽是指以轻微的拉力,从脊椎或关节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加一定的力量,以调整关节的位置,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维持关节的正确姿态。

3、拍打。

拍打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节奏性地拍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弹性,以调整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4、摩擦。

摩擦是指以手掌或手指,用缓慢而均匀的力度摩擦脊椎或关节的表面,以改善肌肉的状态,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5、搓揉。

搓揉是指以拇指、手指或手掌,用均匀的力度,沿着脊椎或关节的曲线运动,以刺激肌肉,增加肌肉的弹性,减弱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6、拉拔。

拉拔是指以手掌、手指或拇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由脊椎或关节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加一定的拉力,促进肌肉的放松,以改善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7、捏拿。

捏拿是指以手指或拇指,用持续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按摩、揉搓或拉拔,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8、滚筒。

滚筒是指以手掌或手指,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以轻微的力度,进行转动滚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9、拨动。

拨动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拨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弱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关节的活动,以调整脊椎和关节的状态。

10、抖动。

抖动是指以手掌或手指,以轻到中等的力度,在脊椎或关节的表面进行节奏性的抖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增强肌肉的弹性,促进脊椎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

注: 与 治疗 前 比 较 , P <O . 0 1 2 . 2 不 良反 应评 价 治 疗 前 后 人 组 患者 血 常 规 、 血生化 、 尿 常规 、 心电图检查均未见 明显异 常 , 齐 拉 西 酮 主 要 不 良反 应 为兴 奋 、 焦虑、 失 眠、 恶心、 锥体 外反 应 轻 , 对 月 经 无 明 显 影 响, 5例 闭 经 患 者 换 用 齐 拉 西 酮 后 8周 后 , 月 经恢 复正常 , 7 例泌乳患者 , 2 周后泌乳消失 。
保 证 患 者 获 得 良好 的 疗 效 与 安 全 性 。 先 维 持 原 抗 精 神 病 药 剂量 , 1 ~ 2周 加 到 治疗 剂 量 ( >1 2 0 mg / d ) , 每 次 加 量 时 间 至 少 间隔 2 d 。第 3 周 后 原 药 开 始 逐 渐 减 量 直 至停 药 。 1 . 2 . 4 允 许 的合 并 用 药 :在 下 列 情 况 下 , 经临床确认 , 可合 并使用 ; 若 患者在 原药减 药 的过 程 中出现兴奋 或激越 , 可 能 是 撤 药 反 应 。可 肌 内注 射 或 口服 氯 硝 西 泮 , 1 ~2 mg / 次, 总 量不可超过 6 mg / d ; 如患 者 有 严 重 睡 眠 障 碍 , 可 于 晚 间 短 期 间歇 性 使 用 苯 二 氮 革 类 药 物 ; 其 他 常 见 不 良反 应 可 对 症 处
理。
表3 8 例 药 物 引起 代 谢 指 标 升 高 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水 平 变 化 比 较 ( 土s , mmo l / L )
时间 血糖 血 脂 空腹 血糖 餐后 2 h 甘油三酯 总胆 固醇
1 . 2 . 5 不 允 许 的治 疗 : 不 允许 使 用 中药 或 中/ 西 药 复 方 制 剂 进行降糖 、 降脂 和减 肥 治 疗 。 1 . 3 统 计 学分 析 采 用 S P S S 1 9 . 0统 计 软 件 中 文 版 , 计 量

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论文

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论文

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运用脊柱推拿微调手法对其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后,86例患者中63例治愈,治愈率为73.26%,20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51%。

结论运用脊柱推拿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工作同仁借鉴。

【关键词】脊柱推拿微调;腰椎间盘突出症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2-02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常见病,是导致腰腿疼痛常见的原因,选择我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运用脊柱推拿微调手法对其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病例86例,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15-74岁,病程2天-14年,有7例腰痛兼有双腿麻木和疼痛症状,40例腰痛兼有有右腿疼痛症状,39例腰痛兼有左腿疼痛症状,所有患者的症状共性是卧床后疼痛症状减弱的,较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都会导致患者症状的加重。

入选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通过mri或者ctm进行诊断。

1.2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无骨质增生、骨结核、腰椎管狭窄、腰椎骨折等症状;入选患者在经历初次病发和多次病发后没有其他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不包含在其他治疗方式之内;入选患者必须是明确的被诊断出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病人。

1.3 方法对患者使用脊柱推拿的微调手法进行每日一次的治疗。

具体方法为:①首先患者处于俯卧位姿势,对腰部进行揉、推、按、弹,使腰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之后让患者处于侧卧体位,施行手术的医生首先利用一侧的肘臂将患者的骨盆稳定住,再用一只手的食中指将正处在间盘突出的椎骨棘突位置的间隙分开,而另外一手将患者的下侧肩膀拉住并慢慢向前移动,从而将脊柱上段处于取向前屈的状态,直到碰触到间盘突出位置椎骨棘突——碰触时以间隙中食指仅仅碰触棘突为准一而棘突将会好脊柱前屈一起产生上移现象。

脊柱微调手法简介

脊柱微调手法简介

脊柱微调手法简介一、定义及背景背景介绍1.定义脊柱微调手法又称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该手法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出发点,结合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放射诊断、骨科学等学科而创立;是在对传统手法体系进行反复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手法安全性和精确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吸收国外按脊疗法与矫形内科的手法精髓而形成的系统手法。

脊柱微调手法将脊柱作为躯体结构的中心,治疗中除了调整产生症状的病变局部,还重视调整人体脊柱的力线,旨在以最轻的力度、最小的脊柱被动运动幅度及关节操作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使作用力渗透到软组织的深部,又能避免暴力带来的组织损伤,通过运动节段空间序列的调整,为神经、血管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内环境,从而阻断疾病的病理循环链。

2.背景介绍错位和整复理论是目前在脊柱推拿领域中的主导理论,以手法整复关节和筋膜软组织解剖位置异常是已被长期临床实践证实了的有效方式。

故无论是我国的正骨推拿还是国外的按脊疗法、矫形内科,都把整复脊柱活动节段的错位作为治疗脊柱源性疾病的关键方法。

随着整复理论被国内外从事非手术治疗脊柱源性疾病的医务工作者的广泛接受,隐藏在这一理论内部的非理性成分逐渐暴露出来,并在临床工作中造成了频频发生了医源性事故。

因而从1995年开始,沈国权教授开始构思并应用腰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最大的优势是手法操作的可控制性,并简化了脊柱手法步骤,使成套的腰椎斜扳法、后伸扳法和按压振腰法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由单一的腰椎微调手法来实现。

从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反馈信息分析,采用短杠杆微调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手法后反应轻微,患者的痛苦甚少,疗程明显缩短的优点。

受此脊柱手法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成功经验鼓励,以后沈国权教授又与同事一起,以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相继发展了颈椎、胸椎及骶髂关节的短杠杆微调手法系列,使得中医推拿临床的手法内容更为丰富,也使得大批患者能得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小的医疗费用下迅速摆脱病痛。

牵引下脊柱短杠杆微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3例

牵引下脊柱短杠杆微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3例
同程度 的单 侧或 双侧 颈 、 、 疼痛 , 痛 引肩 胛 内 肩 臂 或 侧缘 , 或伴有 手 指麻 木 、 冷 、 肢 无力 等。 ( ) 肢 上 3 臂
丛神经 牵拉试 验 (+)或 椎 间孑 挤 压试 验 (+) 或 , L ,
常) 3例 , 效 ( 疗后 症 状 及 功 能无 改 善 ) 无 治 3例 , 显 效率 8 .% ; 87 对照 组 5 2例 相应 为 l、2 l 、0例 , 8 1 、2 l
5 2例 , 2 男 7例 , 2 女 5例 , 年龄 2 7 5~ 7岁 , 平均 4 . 97
岁, 病程 3天 一 O年 , 均 1 . 2 平 0 1个 月。两 组患 者基 本情 况一致 , 经统计学 处理无 显著性 差异 , 有可 比 具
性。
对 照组 以约等 于病 人体 重十分之 一 的力量 牵引
体重五 分之一 的力量 间歇 坐位 牵 引 , 引 1 钟 问 牵 分 歇1 分钟 , 牵引 时在 颈椎 部 位施 以短杠 杆 脊柱 微 调 手法 : 医者立于患 者背后 , 根据颈椎 病变部 位椎体 之
间的位移情 况 , 以右手 大拇 指 着力 于病 变部 位 上位
症状为较典型的根性症状 , 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 支配 的区域相一 致 , 根性 痛 、 木感 、 性肌 力 障 如 麻 根 碍 、 反射 改变 、 腱 颈部痛 、 压痛及颈 椎挤压 痛 、 后枕 部
2 0分 钟 。 3 治疗 结果
根据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 发 布 的《 中医病 症 诊 断 疗效 标准 》 ¨ 制定 标 准 。经 1 疗程 治疗 后治 疗组 个 5 3例 中痊 愈 ( 治疗后 临床症 状 消失 , 功能恢 复 正常 , 可正 常工作 )3例 , 效 ( 疗 后 临床 症 状 明显 减 3 显 治

脊柱侧弯纠正方法

脊柱侧弯纠正方法

脊柱侧弯纠正方法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脊柱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人体的脊柱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容易给我们带来了疼痛的感觉而且还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动作,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脊柱,一旦脊柱出现了问题要引起注意,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脊柱侧弯纠正方法。

一、矫正方法1、侧弯举方法:两脚并拢,上体朝凸起的一侧侧弯,来两手抓住树干,坚持20秒,稍微停留后还原。

提示:身体保持侧倾,不可前倾。

2、单臂上提方法:“侧弯”同侧臂,上提手臂,好似提水桶,幅度越大越好。

提示:上体正直,不要前倾。

3、侧卧举腿方法:练习者侧卧于垫子上,慢慢举起一侧的腿,幅度越大越好。

提示:“侧弯”部一定要朝下。

4、引体向上方法:高、低单杠悬垂,上体引体。

提示:“侧弯”侧手臂在上。

二、脊柱侧弯的迹象1、穿上衣服后,领口不平,一侧肩膀比另一侧肩膀高。

2、一侧后背隆起。

3、坐立时,腰部一侧有皱褶,而另一侧没有。

4、平视孩子身体,发现其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

5、平躺时,两侧下肢不等长。

三、脊柱侧弯检查检查一:用手一个一个地触摸背部脊柱的棘突,观察其连线是否在一条直线。

检查二:腰背部,立正站好,从后面观察双侧肩部,肩胛骨、腰部、骨盆,看是否对称及有无脊柱侧弯,有不对称者为异常。

检查三:双手自然下垂,合拢,然后弯腰九十度,双手对准两脚中间位置。

如果有脊柱侧凸,可出现两侧背部或腰部不等高。

四、日常预防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坐姿,写字时头部不要过于前倾,脊柱要正直、不歪头,两肩之间的连线与桌子平行,前胸不受压迫,两足着地,保持平稳而又不易产生疲劳的体位。

低头学习20分钟,要抬头仰视2-3分钟,低头学习30-40分钟,需哟起来走一走,做些左右转身的动作,头部要适当向前向后做俯仰。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脊柱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脊柱,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脊柱侧弯纠正方法,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

- 143 -①普宁市中医医院 广东 普宁 515300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黄燕虹① 何晓辉① 张金旋① 巫依屏①【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普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西医护理组,使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联合中药熏药进行康复护理的32例患者设为中医护理组。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椎功能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疼痛指数量表(M-JOA)]、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估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腰椎活动度(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ODI 评分、M-JOA 评分、VAS 评分、NRS 评分、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ODI 评分、M-JOA 评分、VAS 评分、NR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中医护理组低于西医护理组,两组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大于干预前,且中医护理组大于西医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中医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西医护理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良好,可改善腰椎功能与腰椎活动度,降低疼痛感,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 中药熏药 椎间盘源性腰痛 康复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23.36.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36-0143-04 Application of Spinal Fine Tuning and Spinal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HUANG Yanhong, HE Xiaohui, ZHANG Jinxuan, WU Yip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36): 143-14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pinal fine tuning and spinal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who treated in Pu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for stud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48 patients who us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methods f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ere set as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group, and 32 patients who used spinal fine tuning and spinal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ere set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group. The lumbar function scores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index (M-JOA)], pain relief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lumbar activity angle (lateral flexion angle, rotation angl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DI score, M-JOA score, VAS score, NRS score, lateral flexion angle and rotation angle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ODI score, M-JOA score, VAS score and NRS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by activating the AIM 2 inflammasome in macrophages and inducing polarization of M 1 macrophages via TLR 2, TLR 4, and RAGE/NF-kB signaling pathways[J]. Int J Mol Med,2020,45(1):61-80.[16]张琳.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检测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4):672-674.[17]朱丹丹,牛婧博,于健. CT 评价系统联合D-二聚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评估的作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9,41(1):12-15,21.[18]尤虎艳,陈晓敏.连续性血液净化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2):344-345.[19]余冰洁,程钧,宋珊,等.左旋肉碱促进碱烧伤后角膜上皮修复的作用及机制[J].国际眼科杂志,2021,21(7):1150-1155.[20]张伟,张俊峰,王觅,等.成年烧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J].中华烧伤杂志,2020,36(1):54-57.[21]卢蕾,王亚萍,黄璇,等.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试验相关参数在危重烧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12):2704-2709.(收稿日期:2023-06-11)(本文编辑:马娇)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由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炎等引起。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在医学实践中,手法是指医生凭借手的指、掌、腕、臂的劲力,灵敏感觉和千变万化的动作技巧,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各种方法。

因此,手法包括诊断手法和治疗手法两大类。

现在已有人将其称为手法医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与疾病斗争经验的总结,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医的推拿按摩和骨伤科中,手法有着重要地位。

本讲义仅就脊柱手法调衡治疗作一介绍。

脊柱手法调衡是治疗脊椎病和脊柱相关疾病最重要的调治手段之一,也称之为整脊疗法。

它是一种物理疗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信息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术者通过手力的技巧和手指的变化,刺激或调整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使该部位的物质结构状态以及体内的信息通道和能量传递发生变化,以实现调节平衡,完成治疗的作用。

根据治疗作用可分为调理手法和复位手法两大类。

第一节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调理手法是指运用按揉、捏拿、点穴、指压、分筋、理筋等方法,传统医学称之为理筋手法。

此方法对脊柱周围组织或肢体软组织进行刺激,使其发挥由外向内的力学和信息学效应,推动壅滞之气血运行,调和营卫,缓急解痉,舒筋通络等,即对机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整体的调节,使其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

脊柱调理手法的作用机理为:1.调整软组织结构状态手法治疗可以缓解或消除肌紧张或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气滞或血瘀,增强新陈代射,以达到消炎镇痛、恢复局部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的目的。

2.改善有关系统的功能某一系统功能或能量代谢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系列病变或症状。

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恢复正常,就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如肌肉痉挛性症状,通过手法的调理作用,使肌肉放松、使变形得到恢复,痉挛就可解除,血液也因此通畅,相关系统的功能也随之改善,相关的症状也得到缓解和治愈。

3.调整机体信息及其网络系统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腑之间及各部位肢体之间,总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来联系沟通,以传达各种生理和病理信号(在脊柱信息网络原理一章已有较详细的阐述)。

臭氧消融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消融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 中的 应 用 价 值 [. JI 儿 科 杂 志 , 0 ,35: 4 35 ]临床 2 52 () 2 — 2 . 0 3
内磷 酸肌酸和 A 1水平减少 )的过程在 6 4 1 P ~8 h后可 以再次 发生 在此 阶段 中, 。 可能再度发生线粒体功能障碍, 促发细胞 凋亡。因此 , 缺氧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与缺氧密切相关的 渐进过程 , 中最关键 的环节是发生二次能量衰竭 。T D检 其 C 查 能发现患儿血流灌注的变化 , 时反 映出两次能量衰竭之 及
岁, 平均 4 . , 7 6岁 病程 3个月~ 0年。 1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伴 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 患肢直腿抬 高试验和( ) 或 加强试 验 阳性。C T或 MR 证实与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相符 的腰椎 I 间盘突出或膨 出。突出的椎间隙为 L 节段 2 , 节段 7例 L
枕, 下侧肢 体屈曲 , 上侧伸 直( 目的是使髂骨下 移 , 于穿刺 便 椎间隙 )取脊柱 中线旁开 8 1 。 ~ 0c m处 为穿刺点 。 常规消毒铺 单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 , 2 G多侧孔乙醇注射针在 C 2 用 1 臂机透视 引导下行侧后方( 安全三角 ) 入路椎问盘穿刺 , 将浓
[] 郭铭玉. 3 从细胞 、 亚细胞 、 分子水平 探讨 H E的发病机制及临床 I 意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0 6 2 ( )2 6 J. 2 0 ,0 1 :- .
【] S a kLP r nJ H p xc i hmi banijr i h em 4 hl ,el M.yo i-s e c ri nuy ntetr a ma c ifn— urn ocps ] al H m e,048(0: 5 1 1 na tc r t net ̄. r u D v20 , 2) 2 — 4 . e c E y o 1

俯卧位牵引状态下运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80例临床观察

俯卧位牵引状态下运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80例临床观察

6 ・ பைடு நூலகம்
湖北 中 医学 院学 报
J u n lo b iUn v ri h n s d cn o r a fHu e ie st o C ie e Me ii e yf
21 0 0年 1 2月 第 1 2卷 第 6期
De e e 01 c mb r2 0,Vo . 2,No 6 11 .
12 诊 断标 准 .
病 , 称 为 胸 椎 后 关 节 滑 膜 嵌 顿 或 胸 椎 后 关 节 紊 乱 症 。 本 病 又
多因外力 的作用 使 其发 生 侧 向错 移 , 致局 部 疼痛 和 功 能 障 导
碍 。笔 者 在 俯 卧位 牵 引状 态 下 , 用 定 点 脊 柱 微 调 手 法 调 整 病 运 变胸椎节段治疗本病 8 0例 , 果 明显 , 报 道 如 下 。 效 现
2 4例 : 年龄最大 者 6 7岁 , 最小 者 1 9岁 ; 程 最短 3周 , 病 最长 者
1 2年 。发 病 部 位 :2一 节 段 者 3 t I 0例 ,4一T r r 5节 段 者 4 7例 ,
基金项 目: 深圳 市中医院资助课题 。
作 者 简 介 : 书 勤 ( 90一)男 , 圳 市 中 医 院推 拿 科 住 院 医师 。 王 18 , 深
为观察组 8 , 5 0例 男 6例 , 2 ; 女 4例 年龄 最大 者 6 8岁 , 最小者 1 8
岁 : 程最短 者 2 , 长者 1 病 h最 2年 ; 照 组 5 对 6例 中 , 3 男 2例 , 女
两侧不等 宽, 并可伴有胸椎侧弯 , 见骨质增生 , 偶 生理曲度 改变 ,
少数 病 人 可无 异 常 表 现 。 ( ) 除 相 关 器 质 性 病 变 , 分 伴 有 6排 部 心前 区疼 痛 、 悸 者 行 心 电 图 等 检 查 , 除 心 胸 方 面 器 质 性 疾 心 排

针刺配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标签:颈性眩晕;针刺;脊柱微调手法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异常传入神经活动而发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1],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临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头痛、颈肩部疼痛、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

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0年8月-2011年10月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颈性眩晕患者,共60例。

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23±8.56)岁,平均病程(12.35±9.21)月;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6.55±7.37)岁,平均病程(11.56±9.14)月。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表现者;②年龄30~70岁(包含30岁和70岁);③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小于30岁大于70岁者;③虽有眩晕,但X线片或TCD检查提示无异常者;④颈椎骨折、脱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结核,肿瘤,感染者;⑤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⑥患者依从性差,或应用其他药物、进行其他治疗影响结果判定者。

1.5 治疗方法1.5.1 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

取穴:百会、风池、天柱、完骨、颈椎夹脊穴。

加减:风阳上扰型加肝俞、行间;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膈俞;痰浊上蒙型加丰隆、中脘;肝肾阴虚型加肝俞、肾俞、太溪;头痛加太阳;颈肩痛加阿是穴、合谷、后溪。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0.30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进针得气后,行间、太阳以泻法为主,太溪、足三里以补法为主,余穴以平补平泻方法为主,每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

脊柱微调手法与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比

脊柱微调手法与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比

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独 创 性 地 应 用 和 发 展 了脊 柱 微 调手 法 理 论 , 并 应 用于 推 拿 临床 , 取 得 了满 意 疗 效 ,
获得 了广 大 患 者 的好 评 。近 年 来 , 微 调 手法 作 为 一 项适宜技术 , 得 到 了大 力 推 广 , 并 在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述。
[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 推拿治疗 : 脊柱微调 手法 : 颈部斜扳 法 [ 中图分 类号]R 2 7 4 . 9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8 — 1 8 7 9 ( 2 0 1 5 ) 0 7 — 0 0 4 3 — 0 2
近年 来, 随着 人 民物 质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 对 于 健 康 的追 求 越 来 越 高 , 对 健 康 的认 识 亦逐 步提 高 。
2 传统 推 拿手 法
2 . 1斜 扳 法疗 效 传 统 手法 作 为 教 学 和 临床 应用 最 广泛 的推 拿 手 法 , 在 临床 应 用 中 已有 悠 久 历 史 , 近 年来 关 于传 统 手法 临 床报 道 较 多 。王 曙辉 等 采 用
曲旋 提拉 斜 扳法 治疗 神 经根 型颈 椎 病 4 5 例, 有 效 率
3 0 ~ 6 0岁 , 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J P > 0 . 0 5 ) 。 颈 椎
病 的治疗手段有很多种, 大体可分为手术与保守治 疗, 通 常 在 保 守 治疗 无 效后 选 用 手 术 治疗 , 推 拿 作
为保 守治 疗 手段 的一 种 , 常 被 多数 患者 首选 。本 文 将 对 调整 类手 法 治疗 神经 根 型颈椎 病 加 以论述 。 1 脊柱 微调 手法 1 . 1微 调 手 法的 简介 及 疗 效 上 世 纪九 十年 代 , 由岳 阳 医 院沈 国权 老 师 与 严 隽 陶教 授 , 以现代 生 物 力 学 理论为指导 , 结 合 国 内外 脊 柱 手 法 的操 作 特 点 , 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 沈国权,严隽陶,编著.推拿手法图解(汉英对 照).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李义凯,叶淦湖.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
二).俯卧位胸椎拇指交叉按压微调法 (横突)
应用掌根部交叉按压整复法调整上胸椎错位
时,由于其处于胸椎后凸和颈椎前凸的交点, 而掌根按压的面积较大,操作上不甚方便, 可改为以两手拇指来进行整复 本法适用于胸四以上节段错位的微调
二).俯卧位胸椎拇指交叉按压微调法 (横突)
术者两臂交叉,先以与患者患侧同侧之拇指
二 胸椎短杠杆微调手法
一) .俯卧位胸椎掌根交叉按压微调法 (横突)
该法是Chiropractic手
法中的代表性手法,其 特点是对组成活动节段 的两个椎骨施加反向扭 转力。患者俯卧位,胸 前垫以软垫,两上肢向 两侧分开,垂于治疗床 两边,肌肉放松,自然 呼吸。 本法适用于胸椎不同 节段错位的微调
八).胸椎对抗复位法
八).胸椎对抗复位法
九).胸椎旋转复位法
冯氏手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背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仰卧位顶压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仰卧位定向捶正法
十 ). 胸 椎 其 他 复 位 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立位胸椎顶法
[准备姿势] 顶法也可在站立位操作。患者与术者均取立 位,将一弹性软垫放患者背部及自己胸膛之间,使之正好位 于错位节段的下缘;患者的两手臂交叉,抱住自己对侧肩部, 使胸椎上端形成整体;术者两上肢从患者身前绕过,抱住其 两侧屈曲的肘关节。 [发力动作] 嘱患者深呼吸,待呼气期肌肉松弛时,术者先 以较为缓慢的动作将患者身体向后上方提升并伸展至限制位, 适时作一突发有控制的推压,强制脊柱过伸3~5°,同时胸 部前顶,即可整复错位胸椎。 本法适用于上胸椎后关节及肋椎关节错位整复。
四) . 侧卧位上颈椎前后交错旋转微调手法 【姿势】
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棘突偏凸侧朝上, 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站于其头端,以一侧拇指自前 向后顶住患者错位颈椎凸起之横突前结节,另一手 拇指自后向前顶推下一椎(上一椎亦可)之同侧横 突后结节,两拇指成前后相对剪切交错关系。 【动作】 医者两拇指分别顶推组成同一活动节段的 相邻颈椎横突,使错位椎骨被动旋转5°左右;觉 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 再突然加大拇指顶推力量,扩大椎骨旋转运动幅度 3~5°,即可整复。
一).俯卧位胸椎掌根交叉按压微调法 (横突)
术者站于其患侧,两臂交叉,先以与患者患
侧同侧之掌根豌豆骨按压于患者健侧后凸之 横突上,另一手臂紧贴住该手臂,掌根则按 压于下位胸椎的患侧横突上。嘱患者缓慢呼 吸,术者的手掌随患者胸壁的呼吸运动而起 伏,待其呼吸协调后,乘其呼气末期肌肉放 松时,适时加大掌根按压力量,向外下方短 促冲击,使组成活动节段的两椎骨间扭转而 整复。
一 颈椎的微调手法
一).坐位寰枕关节前屈微调手法
医者两手协调地将患者头颈向上提托片刻,
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 的前提下,再突然快速前屈患者头颈5~ 10°,同时拇指向上推冲颞枕骨,食中指向后 顶推寰椎横突,即可整复寰枕关节
二). 坐位上颈椎旋转微调手法
【姿势】
患者坐于凳上,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站 于其背后,以一侧拇指顶住患者错位颈椎骨对侧 (棘突偏歪侧的对侧)后凸之关节突内下侧,另一 侧手掌托住患者患侧下颌支及颞枕骨下缘。 【动作】 医者托患者头颈部之手先将其向上提托, 在对患者头颈施加纵向拔伸力量下引导患者头颈向 患侧旋转10°左右;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 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然加大头颈旋转运动 幅度3~5°,拇指同时向上、向外推冲关节突,即可 整复。 【临床应用】 适用于整复寰枕关节及寰枢关节旋 转型错位及颈2、3节段旋转型错位。
术者以两手掌根部相叠,掌根豌豆骨按在错
位胸椎健侧后凸之横突上,术者先用沉缓的 力患者将患者胸壁向下按压,压力随患者呼 吸运动周期而增减,即吸气时略放松,呼气 时略加大。待患者呼吸匀和后,在某一呼气 期末呼吸肌放松时,适时将后凸之横突向外 下方冲压,使之旋转而复位。 适用于以胸10上节段胸椎和肋椎关节错位的 微调
三).侧卧位上颈椎“十”字交叉旋转微调手法 【姿势】
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棘突偏凸侧朝上, 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站于其背后,以一侧拇指自上 而下顶住患者错位颈椎偏凸之棘突,另一手拇指自 后向前抵住上一椎之同侧下关节突,两拇指成“十” 字形垂直交叉关系。 【动作】 医者两拇指分别按压棘突向下,关节突向 前移动,使错位节段被动旋转5°左右;觉患者颈 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 然加大拇指顶推力量,扩大节段旋转运动幅度3~ 5°,即可整复。
五).俯卧位上胸椎拔伸下按压微调法
(横突)
对上胸椎进行按压整复时,为了克服跨越颈胸椎的长肌如斜
方肌、颈半棘肌、颈夹肌等肌肉持续紧张对胸椎活动节段造 成的额外阻力,可在对颈椎拔伸下进行操作。患者俯卧位, 胸前垫以软垫,脸朝下,额部枕于相抱的两臂上,保持颈椎 处于前屈中立位。术者以一手掌根部抵住其枕骨下缘,另一 侧手掌根豌豆骨按在错位胸椎健侧后凸之横突上。术者先用 沉缓的力将患者头部向前下方推移,使颈部受到纵向拔伸, 待颈及上胸椎椎间隙拉开后,再将患者胸壁向下按压,压力 随患者呼吸运动周期而增减,即吸气时略放松,呼气时略加 大。待患者呼吸匀和后,在某一呼气期末呼吸肌放松时,适 时将后凸之横突向外下方冲压,使之旋转而复位。 本法适用于整复中上胸段的椎间关节错位及肋椎关节错位。
患者体位不另一手拇指按于同 一椎骨之对侧后凸的横突向下用力,先以较 和缓的力量随着患者的呼吸运动施加颤动, 当患者呼吸协调匀和时,适时在呼气时以短 促、轻巧、有控制的力量冲压患椎,使之整 复 本法适用于不同胸椎节段的微调
四).俯卧位胸椎按压微调法 (单横突)
六).俯卧位胸椎交叉按压微调法 (上下棘突)
七).俯卧位胸椎交叉按压微调法 (同侧横突)
整复胸椎倾斜型错位时,还可讲手法的力点改
在错位节段同侧上下横突上。本手法操作上 改为以两手拇指端按压于患椎及其上(或下) 一椎横突上,先以分离的力量拉开该活动节 段的椎间隙,解除交锁并维持一段时间后, 乘其呼气末期肌肉放松时,适时加大拇指分 离力量,使错位椎在韧带弹性回缩力作用下, 纠正胸腰椎的倾斜错位。 本法适用于胸椎、腰椎倾斜错位的整复。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十)..胸椎其他复位法
腰椎复位手法基本同胸椎复位手法
总结
拔伸牵拉
使之失稳 逆向调整
顺势而收
脊柱推拿相关信息
脊柱推拿专著
冯天有,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田纪钧.错骨缝的诊断与治疗.太原:山西科学 教育出版社,1987. 张浩,陈述,著.骶髂关节错动的诊断与手法 治疗--腰腿痛的新疗法.广州:广东科技出 版社,1992.
五).俯卧位上胸椎拔伸下按压微调法
(横突)
六).俯卧位胸椎交叉按压微调法 (上下棘突)
本手法操作上改为以两手掌根豌豆骨按压于
患椎及其上(或下)一椎棘突上,先以分离 的力量拉开该活动节段的椎间隙,解除交锁 并维持一段时间后,乘其呼气末期肌肉放松 时,适时加大掌根按压力量,根据患椎前倾 还是后倾,冲推患椎棘突的下端(前倾)或 上端(后倾),以纠正胸腰椎的倾斜错位。 本法适用于胸椎、腰椎倾斜错位的整复。
按压于患者健侧后凸之横突上,另一手拇指 紧贴手掌按压于下位胸椎的患侧横突上。嘱 患者缓慢呼吸,术者的拇指随患者胸壁的呼 吸运动而起伏,待其呼吸协调后,乘其呼气 末期肌肉放松时,适时加大掌根按压力量, 向外下方短促冲击,使组成活动节段的两椎 骨间扭转而整复
三).俯卧位胸椎按压微调法 (棘突、横突)
脊柱推拿专著
邵宣,许竞斌,主编.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 骆仲达,著.实用脊柱推拿学,重庆:重庆出 版社,1995. 苟亚博,黄国松,编著.脊椎手疗法大全.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魏征,龙层花.脊椎病因治疗学.商务印书馆.
脊柱推拿专著
李义凯,主编.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