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7df9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f.png)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找空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空气》。
旨在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用纸板扇、用塑料袋装,使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然后引导学生把粉笔、砖块放入水中观察、在水中握海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固体中也有空气;最后通过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再倾斜的活动,使学生又认识到“空”的容器里也有空气。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空气的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想办法知道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衣服里面也有空气,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处处有空气。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四、学情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完整)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完整)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5cd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d.png)
完整)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空气1、找空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2、在教师指导下,能使用简单的器材进行“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性趣;能尊重事实。
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学生解释谜底:空气。
教师展示小魔术:做关于大气压力或压缩空气的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一次导入探究活动。
二、活动过程1、想办法,找空气。
1)提出问题:找一找,哪里有空气。
2)小组合作设计找空气的方案。
3)交流找空气的方法。
4)分组找空气。
5)汇报、交流通过哪些方法找到了空气。
2、实验探究“杯子中是否有空气”。
1)提出问题:杯子中有空气吗?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提出猜测。
3)小组讨论试验方法。
4)交流实验方法。
5)小组实验探究。
6)得出结论:杯子中也有空气。
3、交流试验情况,获得结论。
1)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验,你们有哪些发现?2)学生列举实例,得出结论:我们周围有空气。
4、拓展活动1、提出活动指向:想一想,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
2、对以上问题进行猜想。
3、引导学生课下找衣服验证。
12、认识空气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息、能流动。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的特点。
3、培养爱提问、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情感与能力。
4、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谜语导入。
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
猜猜它是什么。
学生说明谜底:空气。
关于空气,你们有哪些了解?二)演示小魔术——纸为什么不会湿?教师提问:为什么纸第一次没有湿,第二次湿了?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对空气的探究活动。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第一单元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0c8f6ae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0.png)
1《找空气》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2.在教师指导下,能使用简单的器材进行“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我们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如何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师:请一位声音洪亮的同学来朗读谜语。
生....................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谜底是什么?生1:水。
生2:风。
生3:空气。
师:接下来我们认真看一下谜面,“没有颜色没味道”这一句话,三个答案都符合,再看一下“无孔不入到处跑“这一句话,能说明什么信息?水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生:海里、湖、江里面。
师:家中吃饭用的水、洗衣服用的水来自于哪里?生:来自于水龙头后面的水管里。
师:那水有没有到处跑?生:没有。
师:那还剩下2各答案:风和空气。
现在我们教室里面有没有风?生:没有风。
师:那这个谜底就是?生:空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空气》。
(板书:找空气)(二)找一找,哪里有空气。
师:谁来说一说,哪里有空气?生:(学生猜测)师:既然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空气,那么哪些现象能说明我们周围有空气存在呢?生:树叶、衣服、旗子随风飘动;风吹到验上、验能感觉到凉凉的。
师:同学们想到了很多能证明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的方法。
谁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方法:用手在脸旁扇一扇、用望料袋上下抖动装空气等。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如何操作。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活动的结果和发现,明确我们周围的空间里有空气存在。
增加憋气游戏环节,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体验我们周围有空气,以及人们离不开空气。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272a83e8bd63186bdebbcb6.png)
单元专题单元内容单元讲课目标单元讲课重难点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讲课注意问题单元讲课措施空气1、找空气 2 、认识空气 3 、纸风车1、科学知识目标: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四周有空气。
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的。
2、科学研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空气的特色。
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观察空气的特色等。
3、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试一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空气的特色。
能在好奇心驱遣下,对空气的特色表现出研究兴趣等。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初步认识空气与平常生活的联系。
认识人类可以利用风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停获得改进。
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色。
3课时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仔细研究科学教法学法。
3、科学课实验落到实处。
4、重视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
1、联合所教班级、所讲课生的详尽状况,采纳全部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踊跃性和兴趣。
2、重视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要指引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单元专题单元内容单元讲课目标单元讲课重难点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讲课注意问题单元讲课措施认识四周的动物4.常有的动物5. 动物的反应 6 .动物的运动 7. 小动物找妈妈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我们们周四周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不一样样的动物有不一样样的特色。
知道有的动物生活在水中, 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认识好多动物会对食品、气味味、声音等做出反应。
认识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器官运动。
知道动物能生殖后代。
科学研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 ,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外面形态特色。
在教师指指导下 , 能依据动物的反应做出展望。
在教师指导下, 能依据动物运动的快慢进行排序。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遣下 , 对常有动物的特色表现出研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 能环绕蚂蚁、金鱼等动物对多种刺激的反应做出猜想 , 试一试多方式认识动物物的特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加强学生对于小动物喜欢的感情、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四周动物的兴趣。
2020年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备课
![2020年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83972984941ea76e58fa04ef.png)
生:空气。
师:对,是空气。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那么,你们对空气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门对空气的了解还真不少。空气对我们非常重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空气,来认识空气。
(板书课题:认识空气)
二、探究学习
(一)找空气
师:空气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请看这是什么。
生:塑料袋。
师:对,我们现在要用塑料袋捉空气,请仔细看一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
师(用塑料袋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空气):老师捉了一袋空气,那么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
(学生用塑料袋捉空气)
(二)观察空气
1.讨论探究方法
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小组内要分工明确: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
(3)小组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动物,例如:模仿该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教师及时规范学生的描述,并适时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师生总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3、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教师通过出示法律条文让学生意识到野生动物是受法律保护的,每个人都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教师提出要求:说一说体们知道的动物的名称。
学生回答。
教师提醒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动物。
2、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1)观察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
教师出示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的图片,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
学生回答。
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及时评价。
(2)小组交流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745dd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5.png)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一年级科学教案1-2】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今天学习什么课?指定学生回答。
2、什么是科学?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一、活动过程。
1、科学课上做什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3)教师做第4页中的水溶实验。
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完整word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完整word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027bbd746bec0975f565e21f.png)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 第一 单元 第二 课时 主备教师: 李新文 使用教师:教学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 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目标 2、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学习重点: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学习难点:初步掌握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理念。
1、活动前,让学生初步认识空气,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空气的 存在。
2、每组一个装有三分之一水的透明水槽,吸管、泥土人手各一份。
使用教师(建 议)一、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兴趣。
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我 们来一起猜猜它是谁? 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闻也闻不到, (二)、提出问题,学生猜想。
1、寻找空气: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 ? 2、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集体记录。
(三)、实验操作,探索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请学生把吸管插 入水梢中,用力吹气,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教学手段教具(学 具)准备 教学方法学法观察法、实验法主备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使用教师(建主备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议)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2、土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分别把少量土慢慢的放入水梢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3、海绵里面有空气,以小组的形式,学生分别把海绵慢慢的放入水梢中,用力挤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4、粉笔里面有空气,以小组的形式,学生分别把粉笔慢慢的放入水梢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5、把杯子倒扣入盛水的水梢中,观察现象。
6、帧件衣服里的空气多?(四)、学生集体讨论。
1、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请各组轮流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9025810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1.png)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时《认识空气》。
旨在学生找到空气以后,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本环节有一个活动:空气有什么特点?首先通过与牛奶对比着看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然后用闻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又通过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捏矿泉水瓶,气球鼓起来了,体验到空气是会流动的。
再吹蜡烛火焰观察火焰的变化,观察烟的流动,进一步观察空气的流动;借助装玩具、装空气的塑料袋,认识到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和玩具一样,能把空气鼓起来。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空气和水在轻重方向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
【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2.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四、说学情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空气《认识空气》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空气《认识空气》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7635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1.png)
8
没有颜色,透明的 没有气味 能流动
9
10
扇一扇你能感觉到 风的存在吗?
11
பைடு நூலகம்
12
√
13
找一找生活中空气流动 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画 下来,和同学一起交流。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5
谢谢观看 !
2024/4/7
16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
2. 认识空气
第一单元 空气
猜猜看
• 说个宝,道个宝, • 大家一刻离不了。 • 看不见,摸不着, • 说它宝贵到处有。 • 动物植物离不了, • 越往高处越稀少。
——空气
2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3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4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先由一名 同学来操作,其他同学进行观察,然后 再进行交换。 2.轻轻捏矿泉水瓶。 3.小组内进行交流,有什么发现呢?你 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5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6
我们用塑料袋装上矿泉水瓶,再用塑料袋装上空气,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装瓶子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了。装空气的时候,塑料袋也鼓起 来, 。这说明空气虽然看不见,却和瓶子一样实实在在存在的。
7
空气能让 袋子…
把物品放 入袋子里…
装瓶子的时候,塑料 袋鼓起来了。装空气 的时候,塑料袋也鼓 起来。这说明空气虽 然看不见,却和瓶子 一样实实在在存在的。
(完整word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完整word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99545528284ac850ac024219.png)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第一单元第 1 课时主备教师:李新文使用教师: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第一单元第 2 课时主备教师:李新文使用教师: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第一单元第 3 课时主备教师:李新文使用教师:
主备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使用教师(建
议)
学生: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4、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学生: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学生: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学生: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5、做一做(制作风车)。
①、这是什么形状的?”
②、这一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应该画什么呢?
怎样表示这些剪开的开口?
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剪的位置。
④、在开口未剪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用怎样的
图示表示?
⑤、教师将图示按正数的顺序编好,帮助学生重新整
理完整的制作过程。
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6、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学生到户外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学生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7、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电子备课(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电子备课(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e078e333a8114431b90dd89b.png)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电子备课科目:科学班级:一年级一班教师:●以文载道以文明德以文化人第一单元空气风车转,柳枝摇,风筝飘飘入云霄。
看一看,找一找,空气特点我知道。
1 找空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到处都有、到处都是特点。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
教具准备:砖块、土块、海绵、塑料袋,水槽、杯子。
教学过程:一:让孩子知道空气的特点(1) 教师出示一个塑料袋(装空气)。
塑料袋鼓鼓的。
师:小朋友塑料袋里装的什么呀?生:空气。
师:空气宝宝,我好想跑出去和小朋友玩一玩……让孩子自己说出空气的特点。
二:做实验证明被杯子里面有空气。
(1)在玻璃杯里放入面巾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过一会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中的纸没有湿。
学生猜想,教师最后总结原因。
(2)同样做实验,这一次杯子斜斜的插入水中,这一次纸湿了,为什么?学生猜想,教师最后总结原因三:学生自己找空气。
(1)同学们,杯子里面有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2)哦,这么多地方有空气,那教室里哪里有空气呢?(3)那外面哪里有空气呢?(4)原来啊,到处都有空气。
拓展活动:1、“抓空气”游戏结束本次活动(记住塑料袋用完不要乱扔呦。
)2、想一想,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
2、认识空气教学目的: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醒学生绿化树木能净化空气。
3、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准备:塑料袋,空玻璃瓶,两只蜡烛,火柴,气球等。
教学过程:1、探索发现空气的存在:(1)请学生想办法把桌上的塑料袋、气球都鼓起来。
(不能装东西)(2)提问:它们是怎样鼓起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3)请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空气,有什么感觉?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
实验:将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将瓶子倾倒,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2、认识空气(1)让学生闭上嘴巴,捏住鼻子,说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小结: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氧而死。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9a7f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6.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专题:空气单元内容:1、找空气 2、认识空气 3、纸风车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了解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但能流动。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空气的特征。
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空气的特点等。
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空气的特点。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空气的特点表现出探究兴趣等。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学生能初步了解空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风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单元教学重难点: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注意问题: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
3、科学课实验落到实处。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
教学措施:1、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研究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研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专题: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内容:4.常见的动物 5.动物的反应 6.动物的运动 7.小动物找妈妈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周围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了解有的动物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了解许多动物会对食物、气味、声音等做出反应,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器官运动,能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外部形态特征。
能根据动物的反应做出预测。
能按照动物运动的快慢进行排序。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蚂蚁、金鱼等动物对多种刺激的反应做出猜测,尝试多方式认识动物的特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学生对于小动物喜爱的情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动物的兴趣。
青岛版《科学》六制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岛版《科学》六制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37ceac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2.png)
2.认识空气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说个宝,道个宝, 大家一刻离不了。 看不见,摸不着, 越往高处越稀少。
空气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空气的特点
我们用到 我们的 我们看到的
用到的感官
的材料 做法
现象
眼 耳 鼻 舌 手 皮肤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动过程
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 颜色、气味、状态等特 征认识空气,就是观察。
活动过程 活动二:认识空气是流动的
• 有风吹的感觉 • 证明
空气会流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二:
认识空气是实 实在在存在的
活动过程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 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空气会(流动)。
一年级下册青岛版科学电子备课
![一年级下册青岛版科学电子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6a59445cfd0a79563d1e7287.png)
__一___年级___下__册__第一___单元备课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教学设计达标检测一、我发现的空气特点二、我的发现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用“√”选出来)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流动轻重透明不同点作业课下继续探究,找一找生活中空气流动的现象,把观察的现象画出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备课教案一年级上下册科学备课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备课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备课教案___一__年级___下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教学设计达标检测一、二、简答你能想到的让纸风车转起来的方法有哪些?作业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风车,想一想风车有哪些用途教学反思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教学设计达标检测一、圈出动物靠身体哪个部位运动?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教学反思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_一__年级___下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教学设计达标检测一、我知道小鸡的妈妈(用“√”选出来)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母鸡是怎样下蛋的。
教学反思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_一__年级___下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教学设计达标检测1. 我认识的植物(用“√”选出来)()()()()作业去校园里观察各种植物并说出名称。
教学反思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_一__年级___下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教学设计达标检测1. 我认识的植物的花(用“√”选出来)()()()()作业找出菊花和梅花的区别教学反思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_一__年级___下__册__科学___备课教案__一___年级__下___册__科学教学设计达标检测1、我的发现。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30d94c2ad02de80d4d840dc.png)
第一单元空气风车转,柳枝摇,风筝飘飘入云霄。
看一看,找一找,空气特点我知道。
1. 找空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到处都有、到处都是特点。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
教具准备:砖块、土块、海绵、塑料袋,水槽、杯子。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实验导入:不会湿的纸图。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只空的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中有没有东西。
生:杯子中没有东西,是空的。
教师在杯子内的底部塞上纸团,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在这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下纸团能不能湿。
师侗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纸团没湿。
师:为什么纸团不会湿呢?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二、活动过程(一)感受空气的存在。
师:同学们,我们的周围哪里还有空气呢?生:教室里、嘴里、杯子里、书里、书包里、衣服里里等。
师:既然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空气,那么哪些现象能说明我们周围有空气存在呢?生:树叶、衣服、旗子随风飘动;风吹到验上、验能感觉到凉凉的。
师:同学们想到了很多能证明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的方法。
谁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方法:用手在脸旁扇一扇、用望料袋上下抖动装空气等。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如何操作。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活动的结果和发现,明确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存在。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用手在脸旁扇一扇、用塑料袋装空气等在教室内外很多地方能够实现;让学生明白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地方有空气。
教师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感受到了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二)找一找物体中存在的空气。
气二、活动过程(一)感受空气的存在。
师:同学们, 我们的周围哪里还有空气呢?生:教室里、嘴里、杯子里、书里、书包里、衣服里里等。
师:既然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空气, 那么哪些现象能说明我们周围有空气存在呢?生:树叶、衣服、旗子随风飘动;风吹到验上、验能感觉到凉凉的。
师:同学们想到了很多能证明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第一单元第 1 课时主备教师:李新文使用教师: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第一单元第 2 课时主备教师:李新文使用教师:
丁庄镇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课时备课)第一单元第 3 课时主备教师:李新文使用教师:
主备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使用教师(建
议)
学生: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4、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学生: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学生: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学生: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5、做一做(制作风车)。
①、这是什么形状的?”
②、这一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应该画什么呢?
怎样表示这些剪开的开口?
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剪的位置。
④、在开口未剪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用怎样的
图示表示?
⑤、教师将图示按正数的顺序编好,帮助学生重新整
理完整的制作过程。
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6、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学生到户外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学生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7、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