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是一种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
其基本过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份,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份、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
血浆置换包括单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
单重血浆置换是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高浓度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体积的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加少量白蛋白溶液。
双重血浆置换是使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份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大于白蛋白的致病因子,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脂蛋白等丢弃,将含有大量白蛋白的血浆成份回输至体内,它可以利用不同孔径的血浆成份分离器来控制血浆蛋白的除去范围。
DFPP能迅速清除患者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抗体、抗原等致病因子,调节免疫系统,清除封闭性抗体,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使病情得到缓解。
适应证1、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是狼疮性脑病)、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
2、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uillain-Barrè syndrome)、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肝性脑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高γ–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高粘滞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血栓性微血管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性综合(TTP/HUS)]、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重度血型不合的妊娠、自身免疫性血友病甲等。
5、肾脏疾病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难治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系统性小血管炎、重症狼疮性肾炎等。
血浆置换的概念
血浆置换的概念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将患者的血浆与特定溶液进行置换,以清除体内异常物质,调节体液平衡,改善患者的病情。
血浆置换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中毒、过敏性疾病等。
血浆置换的原理是通过分离患者的血浆,将其与特定的溶液进行置换,然后将置换后的溶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血浆置换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置换方法,包括离心式置换、滤过式置换和吸附式置换等。
离心式置换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离心机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然后将血浆与特定溶液进行置换,最后将置换后的溶液和血细胞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离心式置换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置换效果好,但需要较大的设备和较长的操作时间。
滤过式置换是通过滤过膜将患者的血浆与溶液进行置换,滤过膜可以选择不同的孔径,以清除不同大小的异常物质。
滤过式置换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置换效果好,但需要较大的滤过膜和较长的操作时间。
吸附式置换是通过特定的吸附剂将患者的血浆中的异常物质吸附,然后将吸附后的血浆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吸附式置换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置换效果好,但需要特定的吸附剂和较长的操作时间。
血浆置换的目的是清除体内的异常物质,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炎症介质等;肝炎中的病毒、毒素等;中毒中的毒素、药物等;过敏性疾病中的过敏原等。
通过清除这些异常物质,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肝炎(如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等)、中毒(如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等)等。
对于这些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效果不佳,而血浆置换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血浆置换的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感染、严重贫血等。
对于这些疾病,血浆置换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过敏反应等。
在进行血浆置换时,需要严格控制操作过程,选择合适的置换方法和溶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x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 原理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治疗原则 (一)同步应用免疫抑制药
血浆置换治疗的大部分适应症都与免疫球 蛋白增高有关,血浆置换可以降低这些致病因 子色血中浓度,却不能防止它的产生,为了巩 固和根治疾病,即使在血浆置换治疗后也应当 同时应用免疫抑制药治疗。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四)对含蛋白成分的置换液的反应 ➢ 变态反应 ➢ 置换液被细菌、内毒素、致热源污染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五)电解质异常 ➢ 低钾血症 ➢ 碱中毒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六)低血压 (七)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
体外凝血、出血、血肿、气胸,导管感染、 血栓形成等。
过多交换血浆容量对于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 来讲是不合适的,更合理的方法是每次治疗最 合适的血浆交换量为EPV的1~1.4倍。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主要适应症 ➢ 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疾病
冷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症 高粘滞血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 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有毒蕈药、菌类) 凝血因子抑制药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LOGO
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四)机器常见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 跨膜压(TMP)增高报警 ❖ 血流量不足报警 ❖ 补液量用完报警 ❖ 静脉压过高报警 ❖ 气泡报警 ❖ 动脉压报警
LOGO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枸橼酸引起的低钙血症
血浆置换PPT课件
安全性分析包括操作过程中的 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以及对患 者免疫系统的影响等。
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的适应 症控制以及严密的临床监测是 保障血浆置换安全性的关键措 施。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与处理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 低血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可
能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应遵循及时 发现、准确诊断、有效治疗的原 则,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
适用范与限制
适用范围
血浆置换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免疫性疾病、中毒、肝衰竭、肾衰竭等。此 外,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浆置换也是 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限制
然而,血浆置换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对于一些疾病可能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此 外,血浆置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过敏反应等。因此,在选择血 浆置换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以及治疗风险等因素。
具体而言,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 、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通过去除体内产生异常抗体的免疫球 蛋白及细胞因子等致病因子,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 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血浆置换在中毒与药物过量的救治中应用
血浆置换在中毒与药物过量的救治中应用也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清除体内毒素和过量药物的浓度,减轻中毒症状,挽救患者 生命。
血浆置换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浆置换简介 • 血浆置换的原理与技术 •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 血浆置换的疗效与安全性 • 血浆置换的未来展望
01 血浆置换简介
CHAPTER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 去除患者体内含有有害物质的血 浆,并补充正常血浆或替代品, 以改善病情。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课件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研究新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用于血浆置换,提高治疗效果和延 长使用寿命。
血浆置换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罕见病与危重病治疗
01
扩大血浆置换在罕见病和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免疫调节与移植
02
利用血浆置换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手
长期疗效评估
长期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或并发症,评估血浆置换的 长期疗效。同时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05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血浆置换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自动化与智能化
研发更高效、自动化的血浆置换设备,实现智能化操作,减少人 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新型分离技术
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生化指 标,如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的 生理功能状态。
免疫学指标
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 和抗体水平,以评估患者 的免疫功能状态。
血浆置换的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评估
在血浆置换后短期内,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病情是否得到改善。 同时检测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以评估患者的生理和免疫功能状态。
术成功率。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03
结合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技术,实现个体化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方向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血浆置换技术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体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伦理与法律监管
加强伦理审查和法律监管,保障 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血浆置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什么是血浆置换
什么是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成分,弃去血浆,再把细胞成分和与弃去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疗法。
适用于:1.肾脏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癫性肾炎、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及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特别是血管性排斥反应。
上述疾病用激素和其它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控制,血浆置换可清除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核抗体和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以及伴随免疫反应的炎性产物,使临床症状、肾功能及组织学改变均得到改善。
2.系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效或效果不好又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
但单独使用维持时间较短,应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控制病情进展。
3.血液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高粘稠综合征等、有效率较高。
4.神经系统疾病:适用血浆置换的疾病有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损害和多发性硬化等血浆置换可迅速去除血浆中有害因子,使之对神经组织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从而可以使患者很快脱离危险。
5.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如暴发性肝炎、药物中毒、手术或创伤、胆汁性肝硬化、肝昏迷等。
血浆置换开始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血浆置换的常见适应症,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完全消退。
因此,血浆置换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7.甲状腺危象: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激素,并供给与甲状腺激素自由结合的血浆蛋白质,稳定病情。
8.其它:如重症牛皮癣、毒蕈碱中毒和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等也都是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血浆置换疗法是比较安全的,但也不是说绝对无任何反应和没有一定的危险性。
其主要副反应有:①低血压,但只要注意其补液量即可减少其发生。
②高血容量、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心律失常,可发生心动过速、过缓、早搏、心房纤颤等。
④过敏反应。
⑤低钙、低镁、低钾血症。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
联合治疗模式
血浆置换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 相结合,如免疫治疗、药物治 疗等,形成全新的治疗模式,
提高对复杂疾病的疗效。
预防性治疗
针对某些高风险人群,未来血 浆置换可能发展为预防性治疗 ,提前干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未来发展方向
拓展适应症
随着研究的深入,血浆置 换的适应症将不断扩大, 涵盖更多疾病领域。
04
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效果
安全性问题
感染风险
血浆置换过程中,由于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分 离,因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如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 物可能通过输血传播。
循环系统不稳定
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被引出体外,可能导致循环系统不 稳定,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过敏反应
由于血浆中可能含有异性蛋白等过敏原,因此部分患者在 接受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 促等症状。
自动化设备的优势
自动化设备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提高治疗安全性;同时能够缩短治疗时 间,提高治疗效率;还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03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01
02
03
重症肌无力
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重症 肌无力,有效减轻症状并 改善生活质量。
格林-巴利综合征
对于急性进展期或急性期 高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患者,血浆置换是一种有 效的治疗方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
可用于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减轻肾脏损 伤。
肝衰竭
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肝衰竭,以及药物 性肝损伤等。
其他疾病
如溶血性贫血、遗传性代谢障碍等。
02
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方法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血浆置换技术将继续发展, 可能出现更加高效、安全 的技术手段。
精准医疗应用
结合精准医疗的理念,血 浆置换技术有望实现更加 精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 生存质量。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对血浆置换技术研究 的深入,其应用领域有望 进一步拓展,为更多患者 带来福音。
A
B
C
D
跨学科合作
血浆置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 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血浆置换将更加注 重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满足不同患 者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 液通路情况等,及时记录相关 数据。
操作后观察及记录要求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寒 战、过敏反应等不良事 件,及时处理并记录。
复查相关指标
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 要,定期复查血常规、 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
记录操作过程
详细记录血浆置换的操 作过程、患者反应及处
学习感悟
学员们认为本次课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还激发了他们对医学领域的探索热情。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拓展应用领域
血浆置换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未来 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得到应用,如神经系
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浆置 换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操作原理
通过血浆分离器将患者的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去除含有致病因子 的异常血浆,然后将正常血浆与患者的血细胞混合后回输到患者体内。
操作步骤
血浆置换
綦江区人民医院
肾脏/风湿免疫科 李涛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 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将细胞成分和与废弃血 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返回患者体内,借以除去病 理性物质(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副蛋白、高 粘度物质、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等)来治疗一般 疗法无效的多种疾病的血液净化疗法。
树脂、碳化树脂和阳离子型吸附剂等。
血浆吸附的分类
免疫吸附:即利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 反应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配基) 结合在吸附材料(载体)上,用于清除血浆 或全血中特定物质(配体)的治疗方法,如 蛋白A吸附、胆红素吸附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与血浆置换相似
禁忌症:对血浆分离器、吸附器的膜或管道有 过敏史,严重活动性出血或DIC,药物难以纠 正的全身循环衰竭,非稳定期的心、脑梗死, 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存在精神障
某一 60Kg 男 性 患 者,其 Hct 为 35%,其PV为: (1-0.35)×(1530+41×60)=2593.5 0.0645 ×60×(1-0.35)=25155 40×60=2400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一)
心血管合并症: 低血容量、低血压 高血容量、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早搏、心房 颤动、偶有心跳骤停
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
清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 副蛋白、毒性致病因子内毒素、药物 非特异性治疗:清除降低血清中的炎症介质:补体成
分、纤维蛋白原、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特别是改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 能,调节独特型和抗独特型抗体系统的平衡,提高增
殖的B细胞和浆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血浆置换的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的操作流程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血液中的过滤器将病人体内的血浆过滤掉,然后将新的血浆输注给病人的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常用于治疗一些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
下面是血浆置换的操作流程:1.病人评估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之前,医生会先对病人进行评估,了解病情,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确保病人适合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2.血管通路建立血浆置换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静脉通路。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病人的上肢的静脉处插入一根导管,用于输送病人的血液。
3.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前给病人进行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
麻醉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并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4.连接血浆机一旦麻醉完成,医生会将病人的血液与血浆机连接起来。
血浆机中包含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掉病人血液中的血浆。
5.血浆置换一旦血浆机连接完成,治疗就开始了。
血液从病人的体内流入血浆机中,经过滤器进行过滤。
过滤器会将病人血液中的血浆分离出来,然后将红细胞和其他血细胞重新输回病人体内。
6.输注新鲜血浆在分离出血浆后,医生会将新的血浆输注给病人。
给病人输入新的血浆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体力,并提供病人体内缺乏的免疫物质。
7.治疗结束通常情况下,血浆置换的治疗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几小时或甚至更长时间。
一旦治疗结束,医生会将血浆机与病人的血管通路断开,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8.后续护理在血浆置换治疗结束后,病人可能会感到一些疲惫和不适。
医生和护士会对病人进行后续的护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对病人进行后续的治疗。
总之,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过滤器将病人血液中的血浆过滤掉,然后输注新的血浆的治疗方法。
这项治疗需要严格控制,必须在专业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操作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病人来说,及时求医、进行准确评估和正确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分离患者的血浆并替换成其他液体的治疗方法,其原理基于以下几点:
1. 血浆置换的目的是清除体内异常或有害物质,如中毒物质、自身抗体或炎症介质等。
这些物质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炎症反应增强或器官功能受损。
2. 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的血液经过特殊的分离器官,如血液透析机或血浆置换机。
这些设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浆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然后将替代液体输注回患者体内。
3. 替代液体可以是理化性质相似的物质,如生理盐水或人工合成的血浆替代液。
它们可以提供正常的细胞外液环境,并有助于恢复血容量和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4. 血浆置换的过程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这些操作要求严格的体外循环技术,以确保血液分离和替代液体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血浆置换通过清除体内异常或有害物质,并提供理想的体液环境来纠正或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和机体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或病情有一定的适应指征,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血浆置换.ppt
。
分P R
血
离I S
浆
M
器A
血液流入
血液回输 回输
置血换浆液代替品 (血浆)
废弃血浆
废弃的血浆
三、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1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2 急性肾小球肾炎 3 新生儿溶血 4 SLE(尤其是狼疮脑病) 5 高粘滞血症 6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置换禁忌症:
1 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十分明显 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 休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4 对肝素、鱼精蛋白、血浆过敏 5 严重全身及局部感染 6 躁动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治疗
(三)护士的准备
1、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管路按 无菌操作要求安装。 2、所有操作,包括加药、抽血及更换 血浆,严密消毒。
(四)操 作
1、 管 路 预 冲
(1) 预冲肝素盐水的配制: 肝素盐水总量约2500ml
(2) 动脉端连接肝素盐水,静脉端连接预 冲袋。
(3)开动血泵,引肝素水至血浆分离 器,冲洗全套管路
祛除这些致病因子可阻止某些 -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减轻组织器官功 能的损害,甚至可恢复器官功能。
血浆置换的机理
1 及时、快速的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 这是血浆置换治疗的主要机制。
2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3 补充血浆,恢复血浆因子的功能。
注意事项
血浆置换对大多数疾病不是病因治 疗,也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
简答题
考核要点
1什么是血浆置换
2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
3血浆置换的主要适应症
4血浆置换的禁忌征
5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单选题 1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肝素的使用原则: A小量应用,随时调整,及时中止 B盐水冲洗管路,不使用肝素 C首剂足量应用 2血浆置换过程中枸橼酸钠的输入可导致: A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 B出血 C代谢性碱中毒、高钙血症 3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常用的 A血液净化方法 B血液滤过方法 C血液透析方法
血浆置换规范
血浆置换一、定义及概述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种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
其基本过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分、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
血浆置换包括单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
单重血浆置换是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高浓度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体积的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加少量白蛋白溶液。
双重血浆置换是使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大于白蛋白的致病因子,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脂蛋白等丢弃,将含有大量白蛋白的血浆成分回输至体内,它可以利用不同孔径的血浆成分分离器来控制血浆蛋白的除去范围。
DFPP能迅速清除患者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抗体、抗原等致病因子,调节免疫系统,清除封闭性抗体,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使病情得到缓解。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肾脏疾病抗肾小球基底膜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难治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系统性小血管炎、重症狼疮性肾炎、重症紫癜性肾炎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是狼疮性脑病)、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
3.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急性传播性脑脊髓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等。
4.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5.血液系统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高γ-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高黏滞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自身免疫性血友病甲、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
04
血浆置换的营养支持
血浆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包括白蛋白、免疫 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具有维持渗透压、免 疫防御、凝血等重要生理功能。
血浆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 量,维持血糖水平。
氨基酸
无机离子
血浆中包含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缬氨酸 、蛋氨酸等,参与蛋白质合成与代谢,维持 氮平衡。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血浆置换可以清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肾脏 、皮肤、关节等部位的损伤,改善病情。
其他领域的应用
血液净化治疗
血浆置换可以用于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 物,调节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改善生命体征。
肿瘤治疗支持
血浆置换可以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支持,通过清除体内的自 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 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注意营养搭配
监测不良反应
在供给营养物质时,应注意搭配合理,避免 营养物质之间相互抑制或拮抗,以确保营养 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是 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有发生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血浆置换的护理和自我管理
治疗后的护理
01
02
03
创口护理
治疗后,需要定期检查导 管插入部位,确保伤口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
血浆中含有钠、钾、钙、镁等无机离子,维 持体液平衡和电生理活动。
血浆的营养支持疗法
补充蛋白质
血浆置换过程中,机体会丢失部分 蛋白质,因此应适当补充蛋白质, 以维持正氮平衡。
补充凝血因子
血浆置换过程中,凝血因子会损失 ,需补充适量的凝血因子,以维持 正常的凝血功能。
血浆置换技术及护理.pptx
第41页/共51页
6.血行传播病毒感染 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
感染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 的潜在危险。
第42页/共51页
操作流程
1、评估 2、准备(物品、机器、血管通路) 3、上机 4、并发症处理 5、下机
第43页/共51页
第35页/共51页
并 发 症:
1.出血倾向 2.感染 3.过敏和变态反应 4.低血钾 5.溶血 6.血行传播病毒感染
第36页/共51页
1.出 血 倾 向
白蛋白置换液消耗凝血因子,置换1 个血浆量后,凝血时间延长30%,而部分 凝血时间延长1倍。
这些改变通常在置换后4小时恢复正常, 但是短期内多次置换,往往加重凝血机制 的减退。
Blood Pump
Substitute Liqiid Pa
Plasma Pump
Drain Pump
Anticoagulant
Pf
Plasma Separator
Pv
P2nd
Plasma Fractionator
第12页/共51页
Waste Liquid
第13页/共51页
• (1)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2024/10/9
14
第15页/共51页
技术要求
血浆分离技术
膜式与离心式血浆分离技术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膜式 无细胞丢失
血流量>50ml/min
无需枸橼酸抗凝
需更大的静脉通路(如深静脉留置导管)
适合多串联膜分离技术 清除效果受滤过系数影响
离心式 清除效果彻底
丢失细胞
可进行细胞分离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 原理
• 血浆置换主要是先分离出血浆,再从其中清除某些疾病的相关致 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血浆置换治疗示意图
血浆置换特点
• 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 • ②对电解质和酸碱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对水中毒无改善作用。
• 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
血浆置换 - 发展历程
• 放血疗法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 •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离心式血浆分离设备。 • 1978年,Millward等提出膜式血浆分离法。 • 新技术,如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血浆吸附(PA)、冷却滤过 法(CRYO)等等
新技术
• 串联式血浆分离技术 • 吸附分离技术 • HELP系统
血浆置换流程
• 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针 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 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 • 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血浆置换-方法
血管通道建立
动静脉保留插管法。 动、静脉外瘘。 动、静脉外瘘。
锁骨下静脉导管法。
抗凝
• 普通肝素抗凝
①全身肝素化法 ②局部(体外)肝素化法。 ③边缘肝素化法。
• 低分子肝素抗凝
• 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可在监测 APTT 下,给予阿加曲班。
血浆分离器
• 多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砜膜所制成的空 心纤维型分离器。 • 膜面积为0.4~0.6m2 • 孔径0.2~0.6μm • 最大截流分子量为300道尔顿。
血浆置换
玉林市一医院儿科 阙学俊
血浆置换 - 概述
血浆置换ppt课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
(1)原因 原发疾病存在低血压、血浆或白蛋白致机体过敏、超滤过快 补液太慢、治疗时使用降压药等
(2)预防和护理 • 治疗前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引血时从50ml/min开始,缓慢增加 • 治疗中保持出入平衡 • 血压低时予减慢血泵速度,考虑血容量不足时加快输液速度, 减慢出浆速度,严重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停止治疗。
例如一体重60Kg、血细胞比容0.42的成年男性,血浆量约2000ml。则 置换量约为2000ml~3000ml为宜。
双重血浆置换量:血浆通常被浓缩5倍,需补充的量为分离血浆量的1/5。
12
不同置换液的优缺点
置换液 白蛋白
优点
传播疾病危险小 室温储存 过敏反应少见
缺点
价格昂贵 无凝血因子 无免疫球蛋白
致病的自身抗体(150KDa) 免疫复合物(150KDa) 冷球蛋白(150KDa) 骨髓瘤轻链(150KDa) 含有胆固醇的脂蛋白(2400KDa)
6
血浆置换适应症
作为一线治疗的疾病
冷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症 高粘滞综合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纯合子型家族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有毒蕈药、菌类) 凝血因子抑制药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2)预防和护理 • 治疗前检测患者凝血功能 • 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减少抗凝剂用量 • 必要时治疗后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减少出血
20
常见报警及原因
血浆分离器入口压 ① 血浆分离器内有血栓 (动脉压)上限 ② 血路管扭曲、折叠
血浆分离器入口压 ① 穿刺针脱落 (动脉压)下限 ② 动脉管路脱落、未连接上压力监测
11
血浆置换方案及流程
血浆置换方案及流程一、目的和适应症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种通过去除患者体内含有异常蛋白、免疫复合物、炎症因子等的血浆,并补充正常人血浆或替代品的治疗方法。
主要适应症包括:1. 肾脏疾病:如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 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血友病等;4. 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
二、禁忌症血浆置换的禁忌症包括:1. 严重出血倾向;2. 严重低钾血症;3. 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4. 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5. 难治性高血压;6.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三、设备与材料血浆置换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包括:1. 血浆置换机:包括离心式和膜式两类,其中膜式血浆置换机使用更为广泛;2. 血浆分离器:用于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3. 血液管路:用于连接患者和血浆置换机;4. 输血器:用于将正常人血浆或替代品输回患者体内;5. 肝素、生理盐水、抗凝剂等。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核对患者身份,检查设备及材料,确认适应症及禁忌症,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建立体外循环:通过穿刺或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出体外。
3. 血浆分离:将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和细胞成分。
4. 去除异常血浆:将异常血浆丢弃或进一步处理。
5. 补充正常人血浆或替代品:将正常人血浆或替代品经过输血器输回患者体内。
6. 结束治疗:关闭体外循环,拔出穿刺或插管,压迫止血,观察患者情况。
7. 记录与评估:记录治疗过程及效果,定期评估患者情况。
五、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2.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参数,如血流速度、血浆分离速度、补充量等;3. 注意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低钙血症等;4.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置换-原理p lasma exchange,pe
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为好。
同时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
其特点为: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作用。
②对肝功能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对水负荷过重的情况无改善作用。
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能补充人体必要的大量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但多次大量输入血浆等血制品,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
④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患者。
⑤置换以新鲜冷冻血浆(FFP)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量的比例。
这是PE治疗的主要机制。
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血浆置换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3、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功能。
4、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
应该说明的是,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
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血浆置换-方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血浆置换前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经分离作用,使血液净化。
然后将净化了的血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
一般选用足背动脉和内踝大隐静脉插管;亦可采用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
②动、静脉外瘘。
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的头静脉,用两根硅橡胶管分别插入动、静脉的向心端,行皮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
③动、静脉外瘘。
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侧侧或
端侧吻合;亦可用钛制轮钉(孔径为2.0~2.5mm)行吻合术。
吻合两周后,即可在静脉动脉化处作穿刺。
④锁骨下静脉导管法。
将双腔导管插入锁骨下静脉,血经外套管侧孔吸出,流经血浆分离器后,再由内管回输体内。
2、肝素的应用
治疗过程需抗凝。
抗凝方法则视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而定。
可选用:
①全身肝素化法,为常规方法。
治疗前5分钟,给肝素
0.5~0.8mg/kg,静注治疗开始后每小时追加肝素10mg;治疗结束前1小时停用肝素。
②局部(体外)肝素化法。
用肝素泵将肝素以0.25mg/分的速率持续注入动脉管道,同时在静脉管道将鱼精蛋白以0.25mg/分的速率注入,以中和肝素。
治疗结束后3小时静注鱼精蛋白30~50mg,以防肝素反跳。
③边缘肝素化法。
首次肝素剂量为0.5~0.7mg/kg,以后每小时补给肝素5~7mg,保持分离器内血液凝血时间
3血浆分离器
0分钟左右,治疗结束前10分钟停用肝素。
3、血浆分离装置:多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砜膜所制成的空心纤维型分离器。
膜面积为0.4~0.6m2,孔径
0.2~0.6μm,最大截流分子量为300道尔顿。
4、调整速度
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浆分离器动、静脉管道连接,调整血泵速度与负压,维持血液流速100--150ml/分,控制超滤血浆量30~60ml/分,装置时间为90~120分钟,2次/周,每次超滤血浆总量为4升左右。
从血浆滤过器静脉端回输4%人体白蛋白林格氏液3.8升(即20%白蛋白400~800ml,其余为复方氯化钠溶液)。
置换液泵速度(血浆置换速度)为血泵转速的25%~30%为宜,血浆置换速度过快,可使血液循环及血浆胶体渗透压不稳定而易出现心血管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3)为预防过敏反应,PE治疗前给予地塞米松5 mg
血浆置换-适应症(一)血浆容量的估算
为了进行合适的 PE ,首先应估算患者的血浆容量(Plasma volume PV)。
估算PV的公式如下:公式Ⅰ PV=(1-Hct)(b+Cw);其中:PV:血浆容量(ml),Hct:血细胞比容, w:体重(kg),b:常数。
男性为1530 ,女性为864。
C:常数,男性为41,女性为47.2。
公式ⅡPV=0.065×W×(1-Hct) 其中:PV:血浆容量(L),W:体重(kg)Hct:血细胞比容,公式1较公式Ⅱ复杂,但计算结果较为精确。
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毒蕈碱中毒、毒蘑菇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毒鼠强中毒、急性重金属中毒(如砷化氢中毒)、毒蛇咬伤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等。
出现上述情况,只要临床诊断明确,就应尽快行血浆置换,以便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
不论毒素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还是溶解在患者的血浆中,血浆置换都可以直接将毒素清除,尤其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的毒素,效果更佳。
2、肾脏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及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
上述疾病在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控制时,可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能很好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3、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这类患者体内大多存在自身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
血浆置换疗法能去除各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尤其是患病早期,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抗体,但尚未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时,应尽早进行血浆置换,以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改善症状。
对那些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效果不好且危及生命
的重症患者,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合用,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
4、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利用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抗红细胞抗体,减轻溶血的发生;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微小血栓,挽救患者的生命。
高黏血综合征患者经血浆置换后,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和血脂,改善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损害和多发性硬化等,用血浆置换可迅速去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使神经组织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从而使患者快速脱离危险。
6、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如暴发性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损害、肝昏迷等,血浆置换可以迅速清除体内因肝功能异常而积蓄的代谢废物,缓解病情。
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浆置换可排除患者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8、甲状腺危象
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激素,并供给与甲状腺激素自由结合的血浆蛋白质,稳定病情。
3、确定治疗处方
(1)血浆置换频度取决于原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所清除致病因子的分子量和血浆中的浓度,应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一般血浆置换疗法的频度是间隔1~2天,一般5~7次为1个疗程。
(2)血浆置换剂量单次置换剂量以患者血浆容量的1~1.5倍为宜,不建议超过2倍。
患者的血浆容量可以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和估计:
1)根据患者的性别、血球压积和体重可用以下公式计算血浆容量=(1-血细胞比容)× [b +(c ×体重)]
其中:血浆容量的单位为ml,体重的单位为kg。
b值:男性为1530,女性为864;c值:男性为41,女性为47.2。
2)血浆容量的估计可根据下述公式来计算
血浆容量=0.065 ×体重×(1 - 血细胞比容)体重的单位为kg。
(3)抗凝
1)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2)抗凝方案
①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10~
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预期结束前30分钟停止追加。
实施前给予4mg/dl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20分钟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
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②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20~30分钟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同样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方法同上)。
③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可在监测APTT下,给予阿加曲班。
3)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4)置换液的种类
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80~100ml/min,血浆成份分离器的速度为25~30 ml/min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