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技术在中药方面应用的概况
脂质体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内吞 而被 细 胞 摄 取 ;与 此 同 时 ,它 具 有 一 研 究 和 应 用 还 处 于初 级 阶段 。本 文 就 收集 定 的 弹 性 和变 形 性 , 比相 同 粒径 的其 他 类 近 年来 有 关 中药 脂 质体 制 剂 的研 究 作 一 简 型 的纳 米 粒 容 易 进 入 病灶 组 织 … 。 脂 质 体 要 介 绍 。 具 有 的 双层 膜 结 构 ,它 既 可 以携 带 水 溶 性 1 新型 脂质 体 的研 究近 况 药物 ( 如氨 基 酸 ,多 肽 ,蛋 白质 等 ),将 早 期 的脂 质 体 是 普 通脂 质 体 ,是 以磷
s yst e m
上 诸 多 优 势 ,脂 质 体 在 载 药 系统 研 究 领 域 中备 受 关 注 。在 2 0 世纪7 0年代 ,B a n g h a m
目前 制 剂研 究 的热 点 。脂质 体在 中 药给 药
体 系 中的应 用也 取 得 了一 定 的进 展 。本 文
将 从如 上 两个 方 面进 行 综述 。
Tr a di ti on al Chi ne s e M e di ci R e Y ue y on g ya n g
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无毒无免疫 开 发 已 进 入 临 床 试 验 阶 段 。 由于 中药 化
原 性 ;脂 质 体 的 组 成 结 构 和 生 物 细 胞 相 学 成 分 的复 杂 性 ,较 之 西 药 , 中药脂 质体
Ab s tt a c t: A S a n ov e1 dr ug de1 i VC r y
ca rri er , 1i p os o me i S r es e ar ch f oc us i n p har mac e ut i CS p re p ar ati o n fi e1 d .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的应用与优化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的应用与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其中,脂质体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载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
本文将详细探讨脂质体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优化方法。
一、脂质体的概述脂质体是由一层或多层脂质分子组成的微粒体系,通过调整脂质成分和制备工艺,可以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物释放特征。
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可与多种药物相容,对水溶性、油溶性和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有较好的包封效果。
二、脂质体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1. 脂质体在药物给药中的应用脂质体可以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肤贴片、局部注射等。
在口服给药中,脂质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延长药物停留时间,减少药物代谢和排泄。
在皮肤贴片中,脂质体可增加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性,提高局部疗效。
在局部注射中,脂质体可增强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滞留,提高药物疗效。
2. 脂质体在靶向给药中的应用通过调整脂质体的表面性质和载药策略,可以实现对特定靶点的选择性输送药物。
例如,通过在脂质体表面修饰目标靶点的抗原或抗体,使脂质体能够与相应的细胞结合,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输送。
脂质体还可以通过调整脂质体的大小和组成,利用细胞摄取机制实现被动靶向输送。
三、脂质体制剂的优化方法1. 脂质体组分的优化脂质体的组成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调整脂质体中的脂质种类、脂质浓度以及脂质与药物的比例来实现药物的延缓释放、降低药物毒性等效果。
2. 制备方法的优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对脂质体的性质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包括薄膜法、乳化法、溶剂蒸发法等,通过选择和优化制备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脂质体制剂。
3. 脂质体的破坏与稳定性脂质体的稳定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制备中的温度、pH值、药物溶液浓度等条件都会影响脂质体的稳定性。
加入一些稳定剂和辅助药物,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可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
四、脂质体制剂的应用前景随着对脂质体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质体作为一种优秀的药物载体系统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本文对脂质体特点、制备方法、最新进展及其在药剂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分析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方法:查阅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主流数据库的文献,并总结归纳。
结果:发现脂质体在药剂领域(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等)应用广泛,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部分药物已用于临床。
结论: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药剂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脂质体、药物递送、靶向、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Liposome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Dan Zhao, school of pharmacy, Pharmaceutics 1302, 3131602034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posomes, preparation methods,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harmacy field, and to conclu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spects of liposome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of mainstream databases such as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Sciencedirect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Liposom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medicine, biological products, etc.)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Some drugs have been used in clinic. Conclusions: As a new drug carrier, liposomes have very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Keywords: liposomes, drug delivery, targeting, research progress脂质体是指由磷脂等类脂质构成的双分子层球状囊泡,它将药物包封于双分子层内而形成微型载药系统。
脂质体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应用

脂质体及其医药应用化学01 马高建2010012222 摘要:脂质体是一种天然脂类化合物悬浮在水中形成的具有双层封闭结构的囊泡,目前可由人工合成的磷脂化合物来制备。
它作为一种高效的载体,近年来在医药、化妆品和基因工程领域等都有广泛应用,国内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对脂质体的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做一下概括,并对脂质体的发展前景做一下展望。
关键词:脂质体、制备、医药、应用脂质体最初是1965年英国学者Banyhanm和Standish将磷脂分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的。
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4 nm,后来将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泡称为脂质体,又称人工膜。
1988年,第一个脂质体包裹的药物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现在用脂质体包裹的抗癌药、新疫苗、其他各种药品、化妆品、农药等也开始上市。
我国的脂质体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研究,我国在脂质体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以脂质体作载体的新药剂型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当前脂质体的医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膜的研究、药品的可控释放和体内的靶向给药,此外还有如何在体外培养中将基因和其他物质向细胞内传递。
由于脂质体具有生物膜的特性和功能,它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已有多种,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可将包封的活性物质直接运输到所选择的细胞上,故有“生物导弹”之称。
1 脂质体及其分类脂质体(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剂型,其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
由于其结构类似生物膜,故又称人工生物膜。
脂质体主要有双分子层组成,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和胆固醇是形成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再加入其他附加剂制备而成。
1.1 结构脂质体可以是单层的封闭双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的封闭双层结构。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脂质体的研究日渐广泛,已遍及了各大领域,并逐渐向临床应用发展。
本资料简单介绍了脂质体的定义,详细论述了中药脂质体的给药方式及其应用。
标签:脂质体;中药;特性;给药方式脂质体(liposomes)相似于生物膜结构,是一种有着双分子层的小囊泡,它对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包埋率皆很高,制成脂质体的主要原料是磷脂、胆固醇。
最初将脂质体用作药物载体的是1960年以来Rahman等人。
目前国内外对脂质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靶向特性、长效控缓释特性、以及利用以达到保护药物、细胞亲和性、组织相容性等目的[1]。
脂质体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早在1980年以来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步,近年来由于脂质体载体功能的发现更加使这一剂型受到重视。
有关中药脂质体的探索已然成为中药领域的热门。
1 脂质体在中药中的应用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现如今,人类正处于一种生活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而一般的化学制剂药物长期服用,都有着严重的毒副作用。
所以在这种前提下,中药作为一种能够治疗很多疑难杂症的纯天然制品,使其成为全世界人类研究的焦点。
我国中医理论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大部分制作工艺比较落后,使得中医药迟迟无法与国际接轨。
因此,借鉴药学领域的一些高新技术对中药制剂进行改造、提高药材的质量已是中药学继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于是脂质体制剂的有效利用,势必对我国的传统中药产生积极的影响。
2 中药脂质体的分类研究2.1 中药单成分脂质体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应用主导方向是中药单成分脂质体,即将中药活性单体成分制成脂质体。
从本质上看,中药单成分脂质体与西药脂质体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中药单成分脂质体相较于中药多成分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控制都比较简单,制备技术也已基本成熟,在多种应用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2]。
2.2 中药多成分脂质体随着研究的深入,中药多成分靶向脂质体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浅谈靶向脂质体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域 的应 用。
关键词 : 靶向脂质体 ; 中药
中图 分 类 号 : 74 文 献 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 0 Q3 A 1 2一I0 ( OO O ~ 0 6- 1 0 18 2 l ) l 0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 同时又能降低药 物的毒副作
用, 使它在到达 靶器官 之前 不易失活 , 提高 它的生物 利用 度。但是在研究中发现, 仪一常春藤皂苷 的含量较低 , 且不 易购买 , 其他 的成分 又尚未 明确 , 就要求 我们在研 究 中 这 药多成分靶 向脂质 体的时候 尽可能地 对其 成分做好基 础 研究 , 便于 目后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但 大 多 处在 技 术 审评 和临 床 研 究 阶 段 , 注 射 用 硫 酸 长 春 如
脂质体研究时 , 质量控制成分 一般 选择含量最高 的活性单
体成分 。沈央 在三 七总皂苷脂 质体 药剂学 性质的考 察
中, 以人参皂苷 R 。 b 作为 P S脂质体的质 量控制指标成 分 N
测定包封率 、 体外泄 露。固然 , 择单一性 含量 最高 的活 选 性成 分进 行 质量控 制是合 理且 方便 易行 , 但如 果能够将 R g 作为第二指标加上是否会更好呢?双指标 对中药多成 分靶 向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是否 具有新的意义?此外 , 当中 药的活性成分不明确 的时候制备靶 向脂 质体 , 其质 量又 该 选择怎样 的指标 进行控 制?我院对 黄褐毛 忍冬进行 了多 年、 大量的药理学研究 , 证实黄褐毛 忍冬 总皂苷 ( 含 一常 春藤皂 苷等 ) 具有 很强 的保 肝作用 , 能够增 加谷胱 甘肽的 含量 , 增加肝脏抗坏血栓含量 , 导肝金属疏蛋 白, 诱 降低肝 微粒体细胞色素 P一 5 口 。但 以 仅一常春藤皂苷 为例, 4 0 ]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目的综述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应用的进展情况。
方法查阅近几年有关脂质体在中药给药系统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结果脂质体技术可以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保护肝损伤、降血糖、保护心脑血管以及抗菌消炎等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研究。
结论脂质体作为中药载体,不仅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而且还可以减少给药剂量以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表明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签:脂质体技术;中药给药系统;应用脂质体(Liposome)是磷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一个类球状的、包封一部分水相的封闭囊泡。
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其特点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类似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部,提高了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在体内降解;减少用量,增加疗效等。
在20世纪80年代脂质体技术就已经应用到中国传统中医药领域[1],中药脂质体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学者的重视,成为中药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
因此,本文就脂质体作为中药给药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中药脂质体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从天然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异甘草素,具有抑制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
张晶等[2]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异甘草素脂质体,并研究了脂质体对Hela(人宫颈腺上皮癌细胞系)和Siha(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细胞系)宫颈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异甘草素脂质体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成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于第3 d达到最大抑制率,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3.44%和96.14%,与对照组(异甘草素)相比较,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2中药脂质体在免疫学方面的应用香菇多糖是从香菇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蔡云等[3]比较香菇多糖脂质体与注射剂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脂质体可以增强巨嗜细胞吞噬能力,促进外周血和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动物体液免疫功能,其效应与剂量相关,与注射剂相比其效应有所提高。
抗肿瘤中药中脂质体的应用研究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物碱脂质体研究的具体情况。
表1 中药 生物碱脂质体研究情况 中 药 创 新 点: 脂 质 体 剂 型、 质 量 控 制、 药 效 制 备 方 法 评 价 指 标: 包 封 率 文 献
L . ) 根 茎 中提 取 的一 种 多 酚类 化合 物 , 具 有降 血 脂 、 抗 发炎 、 抗 氧化 、 抗 动 脉粥 样 硬化 、 抗 肿瘤 等作 用 , 能 抑 制肿 瘤 细胞 的产 生 、 增殖 、 转 移 等 。文 中表 2从 创 新点 、 制 备方 法 、 评 价指 标等 三 方面来 比较 各种 中药
己( S t e p h a n i a t e t r a n d r a n) 的干燥 根 中提 取 的一种 双 苄 基 异 喹啉 生 物 碱 , 具有 消炎、 直 接 抑 制 肿 瘤 细 胞 生
长、 镇痛、 放疗增敏、 降压、 抗矽肺和逆转肿瘤细胞 的
多药耐药性、 元 明显毒 副作用 等。文 中表 1 从创新
张 小琴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化系 ,四川 汶川 6 2 3 0 0 2 )
摘要 : 研究表 明, 由于脂质体具有靶 向、 长效、 降低 毒性及 保护 包封 药物 的优点 , 脂质体 作 为抗肿瘤 抗癌 药物载 体 已成 为研 究和 应用 的热点。近年来 , 脂质体 的抗肿瘤 中药得到 了广泛 的研究 , 取得 了较大 的进 展。通过对 脂质体
第3 O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Ab a T e a c h e r s Co l l e g e
Vo 1 . 3 0, No . 2
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脂质体(“liposome)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内部为水相的封闭囊泡。
Bangham等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磷脂分子分散在水相中能形成封闭的囊泡,囊泡的内相与外相均为水溶液,在双分子膜之间有一个疏水区,这种囊泡状结构就被称为脂质体。
脂质体可依其所包含的脂质双分子层的的层数,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
含有单一双分子层的囊泡称为单室脂质体,粒径在0.02~0.08μm为小单室脂质体,粒径在0.1~1.0μm者为大单室脂质体。
含有多层双分子层的囊泡称为多室脂质体,粒径在1~5um。
最初,脂质体由于它的磷脂双分子膜与细胞膜结构类似,使其具有某些与生物体相似的性质,从而作为细胞模型,用于生物膜及膜蛋白的研究。
在70年代有人根据脂质体的主要原料磷脂是细胞的固有组分,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特点,将脂质体用作药物的载体。
随后人们对脂质体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其组成、特点、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作一介绍。
1.脂质体的组成多种脂质和脂质混合物均可用于制备脂质体,最常用的是磷脂。
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大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等,主要成分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等。
其结构由一个离子型基团(或是强极性)的“极性端”和两条疏水性高级脂肪烃长链组成,在某一特定浓度条件下,其极性端部分与另分子的极性端相结合,非极性端与非极性端相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双分子层结构。
构成中脂质的另一种物质是胆固醇,它在膜中主要起着调节磷脂双分子膜“流动性”的作用。
当低于相变温度(脂质双分子层中脂酰基侧链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时的温度)时,胆固醇可使膜减少有序排列,增加流动性;高于相变温度时,胆固醇可增加膜的有序排列而减少膜的流动性。
2 脂质体的特点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概况脂质体有包封脂溶性药物或水溶性药物的特性,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在体内呈现出与药物本身不同的特点。
2.1 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脂质体进入体内后,集中于肝、脾、骨髓等内皮网状系统丰富的组织,呈现被动靶向性;当脂质体经肌肉、皮下或腹腔注射后,首先进入局部淋巴结中,表现出淋巴的定向性。
脂质体在药剂学中的运用文档

脂质体药物作用机理
脂质体药物作用机理
脂质体对细胞的作用机 理由于脂质体与细胞膜 (生物膜)结构相似, 脂质体的主要成份磷脂 等类脂物也是细胞膜的 主要成份,所以脂质体 与细胞膜之间有很强的 亲合力。
脂质体的膜与生物膜熔 合,脂质体所包含的活 性成份(例如EGF , BFGF, SOD, Vc等等) 被释放而进入细胞内, 或者整个脂质体被细胞 吞噬,活性成份在细胞 内被吸收
于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已有 20余种,但都属于实验室方法,现将主要几种的优缺点简要介绍如下:
薄膜分散法:
该法是实验室常用方法,可做成各种单室或多室脂质体。缺点是对操作过程要求缜密,工作时间要达 20小时以上。
超声波分散法: 在薄膜法的基础上用超声波照射。该法可使工作时间缩短一些,但超声波可使脂质分解,使药物受到破坏或失活。
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缓释性
药物被包在脂质体内,在组织中的 扩散速度降低,在血液中释放减慢, 从而延长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
靶向性
通过改变脂质体的给药方式、给药部位 和粒径来调整其靶向,或者在脂质体上 连接某种识别分子,通过其与靶细胞的 特异性结合来实现专一靶向性。抵达靶 部位后脂质体 释放药物,提高了药物在 靶部位的治疗浓度,因而俗称“药物导 弹”。
脂质体不仅可静脉给药,也可用作 肌肉、皮下、粘膜、皮肤给药,还 可以将脂质体做成涂膜剂、膏剂、 口服液等,因此药物改为脂质体剂 型后可开发出更为广泛的给药途径。
药物组织分布可控性
在制备过程中,可通过改变表面的 性质如粒径大小、表面电荷等,提 高脂质体药物对靶区的选择性和定 向性,控制药物的组织分布,从而降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该法可以制成粒度较小的脂质体,但增加了除去表面活性剂的透析、超声离心或胶体过滤步骤,而且有许多药物不宜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等 目的 l 1 】 。
脂 质体制剂 技术与传统 中医药的结合早 在 1 9 8 0年 以来
就 已经 开始发展起 步 , 近年来 由于脂 质体载体 功能的发现更
样, 在研究 中药 多成分 靶 向脂 质体 时 , 质量控 制与制 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比较 简单 , 制备 技术 也 已基 本成 熟 , 在多种 应用方 面都有 显
著的表现 [ 2 1 。
2 . 2 中 药 多成 分 脂 质 体
分子 层 的小 囊泡 , 它 对 水溶 性 和脂 溶 性 药物 的包埋 率 皆很 高, 制 成 脂质 体 的主 要原 料 是 磷脂 、 胆 固醇 。最 初 将 脂 质 体 用作 药 物 载体 的 是 1 9 6 0年 以来 R a h ma n等 人 。 目前 国
1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 Y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Ya n g z h o u 2 5 5 0 0 9 , Ch i n a ; 2 . Fu n i n g Hu a i r e n B i o l o g i c a l L t d . , Ya n c h e n g 2 2 4 4 0 0 , C h i n a
随着 研究 的深入 , 中药 多成分靶 向脂 质体也逐渐成 为研 究热 点。 中药 的活性 作用 主要 就是 由多种 活性成分 共 同作 用的结果 , 中药 多成分脂质体 的研究势必会 成为脂质体技术
在 中药 领域研 究 的发展 大趋势 。但是 由于 中药 活性 成分多
内外对 脂 质体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其 靶 向特 性 、 长 效控 缓 释
脂质体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谢红兵

中医药 在治疗癌症等 疑难病有 较大的 优势 , 但由 于制剂 工艺落后 , 质量不稳定 等原因 难以走 向世界 。 中 医药现 代化 是我国医药 产业发展的希 望所在 , 是合 法进入 国际医 药市场 的必然途径 。 而脂质体自 20 世 纪 70 年 代被英国 Rahmen 等 人开始作为 药物 载体 应用 以来 , 由 于其 制备 简 单 , 对 机 体无 毒 , 无免疫原 性 及易 实现 靶 向性 等 特点 而 倍受 重 视 。 30 年 来 ,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 兹就其研 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1 脂质体及其新型脂质体的制备 、试验和临床研究概况
33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的制备与脂质体发展的关系问题中药提取物成分复杂尤其是复方提取物的量很大单纯将其制成脂质体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将脂质体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或较纯的有效部位比较适合所以脂质体用于中药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分离提纯工中医多靶点及脂质体的靶向性的关系问题中医采用辨证施治应用中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必然涉及到多个脏腑这与脂质体的靶向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 , 蝎 毒脂质 体前体 制剂口 服有效 , 口服 剂 量 6mg·kg -1 与腹 腔注射蝎 毒液剂量 2mg·kg -1 疗效 相当 , 脂 质体对药物包裹率可达 54.0 %, 制剂比较稳定 。 2.6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 , 是 黄连的主 要成 分 。 据报 道 , 黄 连 能通过抗升血糖激素 、促进胰岛素 β 细胞再生 和功能恢复 , 从 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 但小檗碱口 服不易吸收 , 血药浓度低 , 维 持时间短 , 而静脉给药又易引起血管扩张 , 血压下降等不良反 应 。 大豆磷脂为生产脂 质体的 重要原 料 , 一 些天然 活性成 分 能与磷脂中的极性基 团发生 较强的相 互作用 , 长 链脂肪 酸不 参与复合反应 , 从而形成 脂肪性 表面 , 表现出 较强的 亲脂性 , 改善药物在胃肠道 的吸收 。 在 此基础 上 , 将 小檗碱 与大豆 磷 脂复合制成小檗碱脂 质体 , 比较小 檗碱及 其脂质 体的降 血糖 作用 , 结果表明脂质体有效 地提高 了天然 活性成 分的体 内吸 收 , 显著地改善了其生物有效性 , 最终使药理作用增强 。 薛玉 英等〔21〕选定了硫酸氢黄连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 条件 :硫 酸氢 黄连素与 PVP(1∶5)制成共沉淀物 , 采用药脂比为 1∶20 、胆固 醇与豆磷脂为 2∶7 , 检测其包封率为 48.72%。 经大鼠在 体小 肠吸收试验表明 , 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相比 , 将硫酸氢黄连素研 制成口服脂质体 , 增加吸收值 4 倍多 。 增加了胃肠道吸收 , 使 其充分发挥疗效 。 刘 衍兴等〔22〕比 较了 小檗碱 与其 脂质体 对 正常及注射葡萄糖小鼠血糖水平 的影响 , 实验结果表明 , 小檗 碱与磷脂形成小檗碱 脂质体 有利于小 檗碱吸 收 , 与小檗 碱比 较 , 降血糖作用明显增强(P <0.05)。 2.7 2006年 2 月沈阳 药科大 学的研 究人员 开发出 一种葫 芦 素的脂质体制剂 , 使包 封率由 原来 的 54%提高 到了 78.9%。 葫芦素属于 19-甲基出现在 C-9 位上的一类四环三萜化合物 , 主要分布于葫芦科植物 中 , 在十字花科 、玄参科 、秋海棠科 、杜 英科 、四数木科等高等植 物及一 些大型 真菌中 也有发 现 。 其 有效成分为葫芦素 BE 及葫芦素 E , 能 激发细 胞免疫 功能 , 阻 止肝细胞脂肪变性 , 抑制纤维组织增生 , 具有降酶 、退黄 、消除 腹水 、改善蛋白代谢的功 能 , 临 床用于 慢性肝 炎的治 疗 , 多 用 片剂 。 据介绍 , 这种葫芦素 脂质体 制剂组分 组成按 重量百 分 比如下 :葫芦 素 BE 或 葫芦 素 B0.001% ~ 0.1 %, 磷 脂 0.1 % ~ 10%, 胆固醇 0.5 %。 其 中 , 该制 剂所 用的 磷脂 为卵 磷脂 、 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二油酰磷脂酰胆 碱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 、二硬 脂酰磷脂酰甘油 。 这种葫芦 素脂质体制剂可以用于 注射剂(包 括注射 液和无 菌粉针)、口 服液 、糖浆 、滴剂 、喷鼻剂等制剂的开发 。 2.8 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是南京 康海药业 有限公 司 2003 年研究开发批准生产 的 , 是 国际首 次上市 的脂质 体剂型 的紫 杉醇 ;本品用于卵巢癌 、乳腺癌 、胃 癌及非小 细胞肺 癌的一 线 化疗 , 还可用于转移性食 道癌 、肝癌 、鼻咽 癌 、晚 期胃 癌 、前 列 腺癌 、头颈部鳞 癌 、恶性 黑色 素瘤 等 。 与 其它 紫杉 醇 产品 相 比 , 力扑素具有以下优势 :①免除了紫杉醇 制剂因溶媒引发的 超过敏反应 ;②显著降低外周循环毒性反应 ;③明显提高机体 对紫杉醇的耐受性 ;④显示储库效应和被动靶向效应 。 2.9 天麻素常规口服 给药剂 型的 生物利 用度 低 , 陈亮等〔23〕 用将天麻素制成脂质体口服药物 后 , 提高了其胃肠道吸收率 , 改善了药物释放性质 , 提高了其疗效 。
脂质体与中药的缓控释

第 9卷 第 12期 2007年 12月
中国现代中药
Vol19, No112 Dec1 2007
膜癌 病 患 者 存 活 时 间 (对 照 组 98d, DepoCyt 组 343d) [ 12 ] 。
Kim 等 [ 13 ] 于 1983 年 最 先 采 用 复 乳 法 制 备 得 MLV , 在显微镜下呈泡沫状外观 。但直到英国的 SkyePharma PLC公司等将这一储库泡沫技术 (De2 pofoam technology, Depo - Foam ) 推向市场 , 并成 功开发出 DepoCytTM (阿糖胞苷 MLV 制剂 ) [ 11 ] , 多 囊脂质体才受到广泛关注 。在过去 20 多年里 , 国 外对多囊脂质体研究较多 [ 6 - 22 ] , 涉及的药物包括甲 氨蝶呤 、庆大霉素 、吗啡等 。
泄漏 。为使脂质体稳定 , 将脂质体分散在凝胶系统 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
Mourtas S[ 27 ]最近研究了脂质体在不同介质中的 稳定性 , 发现相对于水相体系 , 脂质体在凝胶系统 中可以被保护剂有效地保护 。何文等 [ 28 ] 用卡波姆 制备了 8 -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 , 证明当脂质 体分散在凝胶的网状中时 , 脂质体间的聚集 、融合 被抑制 , 同时加入抗氧剂 (维生素 E) 抑制了磷脂 的过氧化 , 加之使用了硬脂胺 、pH 调节等诸多有 利因素 使 该 制 剂 稳 定 , 具 有 开 发 价 值 。阳 长 明 等 [ 29 ]对比了补骨脂素的脂质体和酊剂的皮肤渗透 性 , 发现脂质体凝胶对于皮肤细胞有特殊的亲和 力 , 有助于药物在皮肤聚集 。徐白等 [ 30 ] 对中药有 效部位三七总皂苷制备了脂质体凝胶剂 , 发现凝胶 剂能够增加药物的皮肤滞留量 , 提高药物在皮肤局 部的生物利用度 。
药物制剂中的脂质体制剂研究

药物制剂中的脂质体制剂研究近年来,脂质体制剂在药物制剂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脂质体制剂以其优异的药物传递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青睐。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一、脂质体制剂的定义和构成脂质体制剂是由一个或多个疏水性脂质及其辅助物质构成的微粒系统。
常见的脂质体制剂包括微乳液、脂质乳、固体脂质体等。
它们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能够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1. 微乳液微乳液是由胶束组成的透明溶液,其平均粒径通常在10至100纳米范围内。
微乳液的构成包括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辅助物质。
这种脂质体制剂在溶剂中形成的稳定胶束结构可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2. 脂质乳脂质乳是由脂质微粒和水构成的分散体系。
脂质乳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常用的脂质乳包括油/水型和水/油型。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在研究药物的体内外行为时可选择相应的脂质乳制剂。
3. 固体脂质体固体脂质体是一种由脂质和固态辅料组成的微粒系统。
固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复杂多样,通常包括溶剂蒸发法、超低温冷冻干燥法等。
这种脂质体制剂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保存时间,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脂质体制剂的优势和应用脂质体制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药物制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脂质体制剂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增强其生物可利用度。
同时,脂质体制剂还能保护药物免受光、氧化和酶的降解,延长药物的有效存储时间。
2.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控释性能脂质体制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实现对药物的准确靶向输送。
通过调整脂质体制剂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精确释放,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次,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3. 改善药物的质感和应用性脂质体制剂能够改善药物的口感和质地,提高药物的应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例如,在口腔黏膜给药领域,脂质体制剂可用于制备口崩片、口腔贴膜等创新型制剂。
三、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脂质体制剂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脂质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脂质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技术也日益成熟。
脂质体技术是近年来药物制剂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从脂质体的概念、特性、应用等方面探讨脂质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一、脂质体的概念和特性脂质体是由一种或多种脂质分子聚集形成的小球状结构,其外表面和内部都是疏水性的,内部水含量为10-80%左右。
脂质体的结构和组成取决于其制备方法、所用材料等因素。
脂质体可分为阳离子脂质体、阴离子脂质体、非离子脂质体等。
其中,阴离子脂质体常用于制备药物制剂,因为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脂质体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多样的制备方法。
脂质体可以通过膜法、胶束法、反高斯乳化等方法制备而成。
2.可用于药物负载。
脂质体中的脂质分子可以亲和某些药物分子,从而起到药物负载和传递的作用。
3.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脂质体的疏水性,它不会与生物系统产生不良反应。
二、目前,脂质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尤其是在靶向药物输送、缓释制剂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靶向药物输送。
脂质体可以在体内针对性地向特定的细胞或组织输送药物,从而发挥针对性治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将靶向修饰的脂质体作为载体,可以有效地将药物输送至肿瘤组织处,避免药物流失和对正常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2.缓释制剂。
脂质体制备的缓释药物制剂在体内可以长时间释放药物,具有持续的治疗效果,从而减少用药频率和剂量。
例如,通过调整脂质体的结构和组成,可以制备出不同释放速率的缓释制剂,从而满足不同治疗需要。
3.提高生物利用度。
脂质体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脂质体包裹药物,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消失,从而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增强药效。
脂质体中的药物可以更好地和细胞相互作用,增强药物的药效。
例如,在肝癌治疗中,将多种药物负载到脂质体中,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从而更好地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蔓延。
中药脂质体制备方法概述

中药脂质体制备方法概述综述国内外中药脂质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中药脂质体制备技术的文献,综述中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中药脂质体的各种制备方法都有优缺点,在允许的条件下可尝试将几种方法联合应用制备,可以制备得到各种指标符合要求的中药脂质体。
标签:脂质体(Liposomes)是1965年英国科学家Bangham等首次发现的。
它是由磷脂和其他两亲性化合物如胆固醇等分散在水相中形成的一种单层或多层同心双分子膜包封而成的超微型球状药物载体制剂。
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其特点为:①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部,提高了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在体内降解,同时减少用量,增加疗效等;②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类似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降低药物体内毒性,减轻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
脂质体是由磷脂或胆固醇及其它两亲性物质分散于水中,组成脂质双分子膜,再由双分子膜形成一层或多层空心的球状体。
脂质体是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囊泡。
脂质体有单室与多室之分。
脂质体的基本特性除缓释性和靶向性、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以外,还有膜的流动性、液晶态相变温度(Tc)以及带电脂质体的电性等。
胆固醇具有调节脂质体膜流动性和增加稳定性的作用,故可称为脂质体”流动性缓冲剂”。
随着中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推进,脂质体技术已经应用到中国传统中医药中药制剂研究[1,2]。
由于中药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与西药相比,中药脂质体的研究更加困难。
1 薄膜分散法薄膜分散法又称薄膜蒸发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是最早用于脂质体制备的方法之一。
该法优点是适合用于脂溶药物载药,制备的脂质体药物包封率较高,目前国内上市的紫杉醇脂质体采用本方法制备生产;该法缺点是使用有机溶剂,有机溶剂除尽比较困难,且较为耗时,工业化生产放大比较困难。
2注入法注入法通常是指乙醇注入法和乙醚注入法。
乙醇注入法操作较为简单,将磷脂与胆固醇等两亲性化合物以及脂溶性药物溶解于乙醇或乙醚中,使用注射器将该溶液缓缓注入到磷酸盐缓冲溶液(水相加热至60~70 ℃,并用磁力搅拌)中,不断搅拌直至乙醇或乙醚除尽为止,即得。
中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中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作者:陈玲玲来源:《卷宗》2012年第02期摘要:脂质体(Liposomes)是一种人工制备的具有双层包膜的磷脂质小囊,可作为各类治疗药剂的人工膜和赋形剂,通过各种给药途径,它可使所包裹的药物具有打靶作用,准确地击中病变部位、组织和细胞,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
本文就近年来中药脂质体的应用发展做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脂质体;靶向制剂;中药近年来,脂质体作为药物传输系统已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FDA已批准了两性霉素B、阿霉素、柔红霉素等多个脂质体制剂上市;在我国,静脉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也于2000年被批准上市,此外还有多个脂质体制剂的开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在肿瘤化疗、肝保护、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尤其是用具有抗癌活性的中草药活性成分制成的长循环脂质体在抗癌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脂质体载体由于被发现具有显著增强疗效、改善吸收、降低毒性等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中药脂质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中药领域的一大热点。
一、中药脂质体的研究概况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至少有70多种中药活性成分及其提取物已制成脂质体,其中以生物碱、挥发油居多,其次是苷类和黄铜成分。
二、中药脂质体的应用(一)抗肿瘤药鬼臼类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近年来研究表明,鬼臼类中药主要活性成分为鬼臼毒素等鬼臼毒素类芳基四氢萘木脂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病毒活性。
张晓云等比较了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与鬼臼毒素混悬液对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和鬼臼毒素混悬液在5.0mg/kg剂量时的抑瘤率分别为52.37%和38.25%,可见其抗肿瘤作用显著优于混悬液(P苦参碱是存在于中药苦参、广豆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及生物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常明向等采用熔融法制备了苦参碱脂质体,粒径0.46士0.45um,包封率51.32%,中剂量(50mg/kg)对小鼠S180瘤的抑瘤率为54.91%,而同剂量苦参碱游离药物的抑瘤率仅有32.14%,两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芦荟大黄素脂质体无毒害细胞浓度组使耐药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由16.81mg.L-1降至5.86mg.L-1,低细胞毒浓度组的IC50降至4.34mg.L-1,2组均明显提高顺铂在耐药细胞内的浓度,表明大黄素脂质体能部分转移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
中药脂质体(DSPE-PEG-JSOIlliciumhenryiEVOPPSAPS)的应用介绍

中药脂质体(DSPE-PEG-JSOIlliciumhenryiEVOPPSAPS)的应用介绍脂质体能够提高载药运行的靶向性,增强药物与细胞膜的亲和性,可使药物长效化,降低约物毒性,避免耐药性。
其原理主要在于脂质体通过改变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和组织分布,改变了药物与细胞的作用机制,显著提高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和致病菌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1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有很强的毒副作用,脂质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和缓释性,增加药物与癌细胞的亲和力,降低用药剂量,减少毒副作用。
2抗菌、抗感染药物的载体:脂质体制剂用于抗菌药物有许多优点:可以降低毒性,改变药代和药物的体内分布,并提供缓释。
脂质体可以靶向进入网状细胞,而这也正好是细菌富集和存活的部位。
更重要的是脂质体制剂可以改变药物的原有物理化学性质,从而降低了细菌对药物的抗药性,提高抗菌效果。
3.脂质体多肽药物利用脂质体技术将多肽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小球中,可以减少多肽的水解和酶解。
某些多肽含有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将多肽C端酯化或酰胺化后就可以用pH梯度法将其包裹在脂质体中。
4.脂质体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中药脂质体脂质体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有其自身优势,可将某些水不溶性的药物有效成分,以及许多作用剧烈、毒副作用较大却有着良好疗效的天然药物制成脂质体,大大提高了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中药脂质体的给药体系包括静脉给药、口服给药、肺部给药等。
冬虫夏草多糖常见的天然药物脂质体: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红茴香脂质体(DSPE-PEG-Illicium henryi)磷脂聚乙二醇修饰芒果甙脂质体(DSPE-PEG-mangiferin)磷脂聚乙二醇修饰樟树籽油脂质体(DSPE-PEG-CCSKO)磷脂聚乙二醇修饰吴茱萸碱纳米脂质体(DSPE-PEG-EVO)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酸枣仁脂质体(DSPE-PEG-JSO)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猪岑多糖脂质体(DSPE-PEG-P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黄芪多糖脂质体(DSPE-PEG-A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DSPE-PEG-CPL)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麦冬多糖脂质体(DSPE-PEG-OPL)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DSPE-PEG-AP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枸杞多糖脂质体(DSPE-PEG-LBPL)磷脂聚乙二醇修饰地黄多糖脂质体(DSPE-PEG-RGPL)磷脂聚乙二醇修饰埃希菌脂多糖脂质体(DSPE-PEG-L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黄精多糖脂质体(DSPE-PEG-PSP)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香菇多糖脂质体(DSPE-PEG-LNT)磷脂聚乙二醇修饰茯苓多糖脂质体(DSPE-PEG-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白藜芦醇(DSPE-PEG-RE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灰树花多糖脂质体(DSPE-PEG-PGF)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马尾藻多糖脂质体(DSPE-PEG-SP)磷脂聚乙二醇修饰仙人掌多糖脂质体(DSPE-PEG-O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肉苁蓉多糖脂质体(DSPE-PEG-CD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DSPE-PEG-SPG)磷脂聚乙二醇修饰海带多糖脂质体BSP(DSPE-PEG-BSP)磷脂聚乙二醇修饰淫羊藿多糖脂质体(DSPE-PEG-E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酵母多糖脂质体(DSPE-PEG-YPS)磷脂聚乙二醇修饰螺旋藻多糖脂质体(DSPE-PEG-PSP)温馨提示:上述资料仅供科研实验参考,如有更多疑问请戳小编.(2021年3月lr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华肿瘤杂志 2003;25(2):190 11 徐月红,徐莲英.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和脂质体凝胶剂透皮特性的
比较研究.中国天然药物 2003;1(4):210 12 李常青,刘妮,李小翚,等.苦参碱脂质体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
实验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11O10:5 25 徐中伟,周荣耀,王文海,等.夏枯草注射液对胸膜纤维化形成的机理
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15O20:49
作 者 简 介 薛 明 ,男 ,1974 年 生 ,在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中 药 学
专业,从事中药活性成分及剂型研究0 收 稿 日 期 :2004-11-05
江苏中医药 2005 年第 26 卷第 5 期
心血管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尽管治疗心血 管疾病的药物很多,但大多存在性质不稳定~临床用药剂量高~ 毒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等局限性,以脂质体作为载体的心血 管系统药物,如丹参酮~甘氨酸~乌头碱等有效成分主动靶向性 脂质体的开发,恰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0 尤其值得一提的 是,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是国际研究的热点,随着人类基因 组破译成功及人们在细胞水平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
入,从而使基因治疗为治愈疾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0 中药 在抗癌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 从直接破坏肿瘤细胞, 抑制 DNA~RNA 合成,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 个方面达到抗癌效果,中药脂质体结合基因治疗必定能在抗肿 瘤作用方面取得巨大成效0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不断涌现,中 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对脂质体和中药复方研究的 进一步深入, 可以预见中药脂质体必将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 快速的发展,为中药的现代化开创先河0 # 参考文献 1 陆彬.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 2 颉玉胜.脂质体在皮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广东医学 2003;24(5):558 3 张志清,齐亚娟,张燕梅.紫杉醇新制剂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师 2004;
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03;3(1):19 13 盛剑秋,段芳龄,张红光,等.口 服香菇多糖脂质体激活鼠胃肠淋巴
系统自然杀伤细胞及其抑瘤作用.中国新药杂志 1999;8(6):379 14 刘衍兴,郭辉.小檗碱及其脂质体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现代中药
21 Yao XJ , Wainberg MA. Mechanism of HIV-1 infection in vitro by purified extract of Prunella vulgaris.Virology 1992;187(1):56
22 Kageyama S,Kurokawa M,Shiraki K.extract of Prunella vulgaris spikes inhibits HIV replication at reverse transcription in vitro and can be absorbed from intestine in vivo.Antivir-chem-chemother 2000;11(2):127
编辑:吴 宁
- 58 -
脏 具 有 蓄 积 的 ~不 可 逆 的 毒 性 作 用 ,徐 月 红 等 11J选 择 皮 肤 癌 作 为千里光 ! 碱的适应证, 制备了千里光 ! 碱的脂质体凝胶剂 ("#),观 察 到 脂 质 体 作 为 药 物 载 体 局 部 给 药 , 具 有 增 加 药 物 在 皮肤局部积聚~限制药物全身吸收的优点,将中药有毒成分千 里光 ! 碱制成脂质体外用抗皮肤癌制剂能达到增效减毒的目 的0 2.2 增强疗效 李常青等 12J研究表示,苦参碱脂质体可以 明 显 降低苦参碱对 2.2.15 细 胞 的 毒 性 作 用,其 半 数 毒 性 浓 度 明 显 大 于 苦 参 碱 (!<0.05~!<0.01>,因 而 其 对 HbeAg 抑 制 的 治 疗 指 数 明显高于苦参碱,证实了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的载体,在体外 细胞培养中既降低了苦参碱的毒性,又提高了药效0 盛剑秋等 13J研 究 证 实 ,香 菇 多 糖 脂 质 体 组 腹 水 量 显 著 减 少 (!<0.01>, 可 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肠系膜淋巴结 和 脾 脏 $% 细 胞 活 性 ,表 现 了 一定的抑瘤优势0 羟基喜树碱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对多种恶性 肿瘤有肯定的疗效,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 应, 随剂量加大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强度也呈线性增加0 黄 毅 等 5J将 其 用 脂 质 体 包 封 ,结 果 显 示 羟 基 喜 树 碱 脂 质 体 的 清 除率降低,血浆药物浓度提高,延长了羟基喜树碱在循环系统 内的滞留时间, 使羟基喜树碱在血浆中的浓度能维持较长时 间,也使得为了提高羟基喜树碱的治疗效果而延长给药时间或 疗程,从而产生较明显毒性的问题有希望得以解决0 脂质体还 具有保护被包封的药物,能缓释~控释药物等优点,利用脂质体 包裹中药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0 小檗碱脂质体的降 血糖作用比小檗碱明显增强(!<0.05>0 14J脂质体制剂使鬼臼毒 素在皮肤中缓慢释放,并持续较长时间,减少系统对毒性的吸 收 0 15J ! 脂质体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
关键词 脂质体 中药制剂 中药复方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05)05-0057-02
脂 质 体(liposomes)是 一 种 具 有 类 似 生 物 膜 结 构 的 双 分 子 小 囊 ,20 世 纪 60 年 代 末 Rahman 等 人 首 先 将 脂 质 体 作 为 药 物 的 载体应用,其最突出特点是高度的靶向性,并可控释~缓释药 物,保护被包封的药物O U1U脂质体因其内在的优势 ,已经成为国 际研究的热点O 近年来,经常见到将脂质体作为抗癌~抗寄生 虫~抗菌等多种药物载体的报道O 此外,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基因治疗方法,已被美国癌症协会批准为 临床基因治疗的第一方案O U2U中药脂质体是指将中药包封于类 脂质双分子层而制成的一种超微型球状药物载体制剂O 中药脂 质体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有其自身优势,可将具有多样性~ 水不溶性的中药有效成分,以及许多作用剧烈~毒副作用较大 却有着良好疗效的中药制成脂质体,便于安全的吸收利用O 收 集近年来对中药脂质体的研究,综述如下O ! 中药脂质体的不同给药体系 1.1 静脉给药 脂质体最常见的给药方式是静脉注射O 静脉注 射的脂质体优先被富含网状内皮细胞的组织如肝~ 脾所摄取O 近来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紫杉醇注射剂,目前尚有紫杉醇磁性 长循环脂质体,以及羟基喜树碱脂质体注射液,甘草酸单铵脂 质 体 ,斑 蟊 素 多 相 脂 质 体 等 等 , 降 U3~7U 低 了 药 物 对 心 ~肺 ~肾 等 器 官的毒性,减少了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还提高了药物的抗癌活 性O 1.2 口服给药 口 服 脂 质 体 因 具 有 服 用 方 便 ~ 副 作 用 少 等 优 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许多学者将中药或其有效成分
中药的优势在于其复方制剂,中医历史悠久,有上万个方剂 提供新药筛选和脂质体新剂型研究, 这有利于发挥我国中医药 的优势,研究~筛选~改进~开发出新的中药制剂0例如紫雪丹~六 神丸~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等许多疗效确切的传统剂型,都有 望开发成新型制剂,以提高质量和疗效0
吴志荣等 8J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双参脂质体口服液,这是国内 外首次关于中药复方脂质体的报道, 双参脂质体口服液由苦参 碱~人参~油酸及一些脂质骨架物质组成,为新型中药剂型,实验 验证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0 孙万峰等 16J应用脂质体包裹虫草多 糖~黄芪~丹参制成口服液,也发现复方虫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治 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改善肝功能~抗病毒及抗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效 果0 可见中药复方脂质体的开发可行,而且存在一定的前景0 " 结语
杂志 2003;12(11):915 7 杨健,姜俊勇,王军,等.用强化靶向材料修饰斑蟊素多相脂质体的实
验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 1999;15(1):5 8 吴志荣,徐莲英,蔡贞贞,等.双参脂质体口服液的研制.中成药研究
1988;(7):6 9 沈央,方晓玲.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生理适应性的初步考察.
综上所述,对中药脂质体制剂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存 在一些不足,大多数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研究品种也较为有 限,而且大多是被动靶向制剂,缺乏特殊性能的脂质体如温度 敏感型~pH 敏 感 型~光 敏 感 型 ~磁 性 敏 感 型 ~抗 体 介 导 以 及 受 体 介导等类型的脂质体0 同时,中药复方脂质体又是一个值得研 究的课题,中药的优势在于其复方制剂,如何将复方药物包封 于脂质体中制成靶向制剂并发挥复方的最大疗效,是我们研究 的一个难点0 脂质体的皮肤局部给药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广泛 涉及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如果能充分利用中药自身的特 色,在该类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中,中药将有着相当良好的前景0
江苏中医药 2005 年第 26 卷第 5 期
~ 57 ~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方面应用的概况
李海涛 孙 靓 0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南京 210029J
提 要!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和疗效,降低药物的毒性, 缓释药物,保护被包封的药物等,采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0 综合近年来脂质体技术在中 药制剂及中药复方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做出展望0
23 王琨,董惠芳,章晓鹰,等.夏枯草对 SGc-7901 细胞的影响.上海医学 检验杂志 2000;15050:305
24 周荣耀 ,徐 中 伟 ,倪 爱 娣 ,等.夏 枯 草注射液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和
制成口服脂质体制剂,在增效减毒等方面了主药的用药剂 量 ,而 抑 制 肿 瘤 的 作 用 得 到 提 高 O U8U蝎 毒 ~小 檗 碱 ~补 骨 脂 素 等 一些口服不易吸收的药物, 做成脂质体后均提高了生物利用 度O 1.3 肺 部 给 药 肺 部 给 药 可 延 缓 药 物 的 释 放 和 提 高 药 物 在 下呼吸道的作用O 将药物包裹入脂质体后肺部给药,不仅能 有效地减少药物对呼吸道和肺部的刺激性和毒性,增加药物 疗效,还可使药物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缓控释放,克服了以往 气雾剂吸收快~必须频繁给药的弊病O 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有 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发现其有良好的生理适应性,对肺水肿 指数和肺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明显效果,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 景 O U9U " 中药脂质体的特点及优势 2.1 降低毒性 陈 强 等U10U比 较 了 注 射 用 紫 杉 醇 脂 质 体 与 传 统 紫杉醇注射液(紫烷素)治疗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不良 反应的差别,结果发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阿霉素或顺铂治疗晚 期乳腺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 与紫烷素疗效相当, 但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紫烷素O 千里光碱(千里光 A 碱)是 从 峨 眉 千 里 光 中 提 取 的 细 胞 毒 类 抗 肿 瘤 中 药 成 分 , 对 W256~ S180~L615~ec~U14 和 U16 等 6 种 动 物 移 植 肿 瘤 均 有 明 显 的 抑制作用,能抑制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鳞状上皮癌癌细胞的生 长和浸润,但千里光 A 碱在其全身用药后,产生的代谢物对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