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 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知识点梳理及重难点
高考生物知识点梳理及重难点高考生物作为一门涉及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对于学生而言,掌握生物知识点不仅需要理解记忆,更需要系统地梳理和总结。
本文将为您详细梳理高考生物的知识点,并突出重点难点,帮助您更好地备战高考。
知识点梳理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概念与种类2.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3.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4.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1.遗传的基本规律–自由组合规律2.基因与DNA的关系3.染色体变异4.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突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2.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环境保护的措施与策略生物技术与应用1.基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2.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酶的特性与应用–酶的制备与改良3.发酵工程–发酵过程与发酵设备–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人体生理与健康1.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2.血液循环与呼吸系统–心脏与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与作用3.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泌尿系统的组成与作用4.健康与疾病–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常见疾病的机理与预防重难点解析遗传与变异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突变的区别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碳循环的过程与意义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实践生物技术与应用1.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原理与应用2.酶工程中的定向进化与计算机辅助设计3.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调控4.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人体生理与健康1.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与信号传递2.血压与心率调节机制3.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糖尿病4.免疫系统的功能与疾病学习建议1.系统学习:按照教材的结构,系统地学习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第十三单元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2.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则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5.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3)实例:6.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7.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8.过程✓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高考全国乙卷:《生物》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蒙古、山西吉林、宁夏、新疆、黑龙江高考全国乙卷:2020年《生物》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答案:B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答案:D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答案:D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A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热点专题05 生物变异与育种专题-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热点梳理课件
α射线、γ射线、微重 力、激光等处理、再筛 选(2)化学:秋水仙 素、硫酸二乙脂处理,
培养,培育出单倍 体植株(2)将单倍 体植株幼苗经一定 浓度的秋水仙素处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 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
幼苗
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 胞→目的基因的检测 与表达→筛选出符合
再筛选
理获得纯合子
典型例题4 平衡致死体系
【典型例题4】.雄蚕食桑少、产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但普通蚕(图1)难以通过外形判断其性别, 故研究者制作了一套雌蚕和雄蚕的平衡致死系统(图2),利用二者互相交配或者与其他野生型蚕交配 ,最终实现只养雄蚕。图3表示某特殊蚕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l1和l2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而言,是隐性基因 B.图2中雄蚕与野生雌蚕交配,后代雌蚕全部死亡 C.图2中雌雄蚕互相交配,其子代雄蚕的染色体组成与图2中的雄蚕相同 D.如果用图3中雌蚕替代图2中雌蚕,不能实现与图2中雌蚕相同的功能
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
①“集优”:使分散 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 中的多个优良性状集 中于同一个体上②操
作简便
提改产高良生变某新异些基频性因率状的,(途大是径幅唯)度一明(显子加缩代速短为育育纯 种种合进年子程限),植果营物实养茎、物杆种质粗子含壮都量,比提叶较高片大、,①改杂目造交育的生不种性物亲周强②和期克的, 短服障可远碍定缘③向
个性状常优于双亲,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
的重要途径。
(1)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已有七千年以上历史。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籼稻,北方主要种
植粳稻。籼稻和粳稻是由共同的祖先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
,进化形成的。
2024届高考生物 通过“新冠病毒”,立足“生命观念”,建构解答病毒类问题 热点的思维模型 教学课件
[追根于教材] 1.刺突糖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提示:氨基酸和葡萄糖。 2.从物质组成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的组成成分与细胞相比,在种类上有什 么区别?新冠病毒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提示:新冠病毒主要含有RNA、蛋白质、磷脂和糖类。其元素组成主要是C、 H、O、N、P。 3.请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提示: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的结构,其生命活 动所需物质和能量来自寄主细胞,导致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寄主细胞。
2.(2022·南宁三模)烟草叶肉组织发育初期,胞间连丝呈管状结构,能允许 相对分子质量达5万的蛋白质通过,而发育成熟后,胞间连丝呈分支状, 只能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的物质通过。烟草花叶病毒依靠自身的 p30运动蛋白,调节烟草细胞间胞间连丝的孔径,进而侵染相邻细胞并 从一个细胞进入到另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三、细胞因子风暴——免疫过度 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快速大量产 生的现象。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而过 多的细胞因子会使免疫细胞持续激活和扩增,进而攻击正常细胞,引发“过度 免疫”,导致人体器官损伤,甚至导致器官衰竭。 临床上常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过度的免疫调节,防止细胞因子风暴对正 常的器官造成损伤。
高考生物创新考法—破译新情境
通过“新冠病毒”,立足“生命观念”,建构解答病毒 类问题的思维模型
“核心价值”命题“金线”(为什么考)
“知能素养”命题“银线”(考什么)
(1)构建以“病毒”为核心的知识网络体系,
(1)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已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浸润“生命观念”,搭
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
解析:核孔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性,并不是因为核DNA体积大不能通过核孔 进入细胞质,A错误;组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进入细胞核,HIV逆转录得到的 DNA能拼接到T细胞的基因组中,说明D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错误; 逆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在由RNA产生DNA的过程中,存在U与A、A与 T的配对方式,C正确;核酸酶可降解核DNA,不能加工mRNA,D错误。 答案:C
高考生物学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突破练8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2)
专题突破练8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一、单项选择题1.小鼠(2n=30)的毛色有黑、白、黄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研究人员把三只不同颜色小鼠卵裂期的胚胎细胞提取出来,构建了一个“组合胚胎”,再经过胚胎移植后获得了一只三色鼠。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三色鼠含有3种基因组成的体细胞B.该三色鼠的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C.该三色鼠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60条染色体D.该三色鼠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2.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由β-珠蛋白多种类型的基因突变所致。
β-珠蛋白基因经IVS-Ⅱ-5突变导致β-珠蛋白合成不足,经CD17突变导致β-珠蛋白肽链短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VS-Ⅱ-5和CD17突变均导致β-珠蛋白结构异常B.IVS-Ⅱ-5和CD17突变均形成无功能的mRNAC.经CD17突变的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可能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D.经IVS-Ⅱ-5和CD17突变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可自由组合3.某二倍体植物的紫株和绿株受6号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紫株对绿株为完全显性。
用X射线照射紫株甲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只有1株绿株(绿株乙),其余全为紫株。
为研究绿株乙出现的原因,将绿株乙与纯合紫株丙杂交获得F1,F1自交产生F2(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会导致个体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紫株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F1一定是杂合子B.若紫株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2/3C.若紫株甲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绿株乙能产生2种配子D.若紫株甲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6/74.果蝇的P元件是一段DNA序列,根据是否含有P元件,果蝇可分为M型品系(野生型)和P型品系(含P元件)。
P元件仅可在生殖细胞中发生易位而导致子代性腺不发育,但子代体细胞组织正常;P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可抑制P元件易位。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2020版高考生物突破题型1 正误判断型——准确跨越“128个坑”专练(含解析)
突破题型 1 正误判断型—-准确跨越“128个坑”通过对比历年的高考试题,高考选择题大多属于这类题型,题干描述简练,多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错误的是”,这类形式命题,四个选择项涉及知识面较为广泛,在理综抽测考试中很受命题者的青睐。
1.[2019·全国卷Ⅲ,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解析:本题借助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试题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体现了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结构与功能观。
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不含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高尔基体中不含DNA,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合成ATP,高尔基体内不能合成ATP,C错误;三者都含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D正确。
答案:D2.[2018·全国卷Ⅱ,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解析: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 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答案:CⅠ。
答题模板解答正误判断型题目可大致分“三步走”Ⅱ。
知识归纳命制此类型题,常见的套路有128个坑,越过就不会上当受骗.高考生物常见的128个“套路”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能体现膜结构的特点。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 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
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
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正常细胞中,DNA复制开始后,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当细胞中DNA复制完成后,CDK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从而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
感染BYDV的细胞中,间期DNA 复制时,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后则不再降低,使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间期,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
由此可推测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
【详解】A、由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C、由分析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D、由分析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题图信息介绍了CDK1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以及感染BYDV的细胞发生病变的原因,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判断各选项是解题的关键。
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解析版)
专题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但与SARS相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长(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传染性强(无症状也可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5日)尚无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一般而言,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典例1】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是双链结构的,A错误;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B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变异,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典例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B.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病毒的性状主要是由其含有的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A错误;病毒借助宿主细胞,能进行增殖、遗传和变异,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B正确;病毒为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不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错误;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该核酸不一定是DNA,D错误。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原卷版)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20年】1.(2020·课标Ⅱ)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 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 的碱基序列不同2.(2020·山东卷)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3.(2020·山东卷)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
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 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 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
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 、N 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
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B. M 、N 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C. 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D. 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4.(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B. 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C. 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D. 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5.(2020·江苏卷)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 )A. 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B. 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C.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D. 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2019年】1.(201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2024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热点03 病毒
热点03 病毒(情境预测+重难诠释+限时检测)情境预测病毒是所有生物中唯一一类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代谢系统、专性寄生的特殊生物。
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也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很多病毒一直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甚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新冠病毒。
关于“病毒”的考查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成为高考生物试题中的“常客”。
试题类型多为信息给予型,其创新点在于打通多考点之间的关系来综合考查。
近两年来针对“新冠病毒”的考查较多。
命题点:类型划分(宿主类型、核酸类型),检测(核酸、蛋白质),增殖。
重难诠释病毒的分类:根据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根据核酸种类分DNA病毒和RNA病毒。
①动物病毒:常见的RNA类动物病毒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常见的DNA类动物病毒有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乙肝病毒等。
②植物病毒:常见的植物病毒主要是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细菌病毒:噬菌体等。
④其他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其成分为蛋白质,可导致疯牛病等)。
病毒的代谢与增殖:因为病毒缺乏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能量,所以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它缺乏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结构等,所以病毒不能独立代谢与繁殖,必须专一寄生在特定宿主细胞中,在病毒核酸的指导下,借助宿主细胞的酶、能量、物质和结构,来完成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再组装成子代病毒。
比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一般包括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等环节。
其中,“注入”的只是病毒的DNA或RNA,蛋白质外壳残留在细胞的外面;“合成”过程中,是以病毒的DNA或RNA为模板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包括合成蛋白质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胞。
因此,要培养病毒,必须先培养宿主细胞。
检测是否感染病毒的方法:免疫学检测和基因检测,免疫学检测主要包括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基因检测,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黏膜细胞或者培养的组织内提取DNA,用特定的一种酶将DNA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经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DNA小片段,再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目的基因)。
高考生物专题突破训练:第15练 辨析变异类型
高考生物专题突破训练第15练辨析变异类型1.(2021·广东,16)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答案 C解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是通过染色体易位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故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故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B正确;由于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女性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45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该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3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错误;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分别是:①含有14、21号染色体的正常卵细胞、②仅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的卵细胞、③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④仅含有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⑤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⑥仅含有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
2.(2022·湖南,9)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
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第十单元 专题突破10 综合PCR的基因工程问题-2025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突破10综合PCR的基因工程问题课标要求阐述常规PCR、重叠延伸PCR、荧光定量PCR等的过程与原理,举例说明不同的PCR技术有着不同的应用。
考情分析几种不同PCR的应用2023·江苏·T222023·山东·T252022·江苏·T242022·山东·T252021·全国甲·T382021·山东·T252020·北京·T122020·江苏·T33类型一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基本模型获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的第一步。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现在常用PCR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
它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
该技术由穆里斯等人于1985年发明,为此,穆里斯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典例突破1.“X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 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两种引物,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1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轮复制得到2个DNA分子,即①②各一个B.第二轮复制得到4个DNA分子,即①②③④各一个C.第四轮复制得到16个DNA分子,其中有4个X基因D.经五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答案 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第一轮复制形成2个DNA分子,即①②各一个,A正确;第二轮复制得到22=4(个)DNA分子,即①复制得①和③、②复制得②和④,即得到①②③④各一个,B正确;第四轮复制得到16个DNA分子,其中有8个⑤(X基因),C错误;经五轮循环后共形成32个DNA分子,其中①②各一个,③④各四个,22个⑤,故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D正确。
2020年高考真题:生物(山东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东省新⾼考⽣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3.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于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2020高考生物 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
专题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但与SARS相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长(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传染性强(无症状也可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5日)尚无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一般而言,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典例1】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是双链结构的,A错误;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B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变异,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典例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B.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病毒的性状主要是由其含有的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A错误;病毒借助宿主细胞,能进行增殖、遗传和变异,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B正确;病毒为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不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错误;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该核酸不一定是DNA,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但与SARS相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长(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传染性强(无症状也可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5日)尚无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一般而言,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典例1】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是双链结构的,A错误;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B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变异,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典例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B.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病毒的性状主要是由其含有的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A错误;病毒借助宿主细胞,能进行增殖、遗传和变异,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B正确;病毒为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不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错误;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该核酸不一定是DNA,D错误。
【易错提醒】病毒无细胞结构,能发生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来源可能是野生动物,但是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对病毒没有致死性,这说明病毒与野生动物之间在共同进化过程中达到了某种“平衡”,【典例3】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子,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子致命疾病的病毒。
如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子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调查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子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
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①隔离②自然选择③突变④定向进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兔因发生遗传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共同进化了”,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BD 错误,C正确。
【典例4】寨卡病毒是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与蚊虫两者的核酸彻底水解,其产物中均有5种碱基B.寨卡病毒与蚊虫两者的可遗传变异来源都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寨卡病毒与蚊虫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D.寨卡病毒繁殖时,其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模板、原料和能量等均由宿主细胞提供【答案】C【解析】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其产物中只有4种碱基,A错误;寨卡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而蚊虫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错误;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寨卡病毒与蚊虫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C正确;寨卡病毒繁殖时,其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原料和能量等均由宿主细胞提供,但是模板是由病毒自身提供的,D错误。
【易错提醒】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知识链接】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构成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
【典例5】在我国红树林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其面积日益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B.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增强红树林的稳定性C.以红树林为主体及其伴生的动物和其他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食物链必须包含生产者,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均为消费者,不能构成食物链,A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使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B错误;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称,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红树林为主体及其伴生的动物和其他植物、微生物等共同组成生物群落,C错误;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D正确。
【典例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以提高生物多样性B.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C.退耕还林、将沼泽改造成人工林等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B【解析】对于生物资源不是不能利用,而是要合理的利用,合理的利用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提高生物多样性,A项错误;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这种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项正确;将沼泽改造成人工林不能提高生物多样性,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D项错误。
【易错提醒】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对点精练1.2017年1月《自然—通讯》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逆转录病毒可能在5亿年前便已进化,从而使得病毒比之前的预想“老”了5倍。
有关推测的是A.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信息存录在RNA上B.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C.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翻译过程需3种RNA的参与D.逆转录病毒能够发生不定向的突变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解析】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存录在RNA上,A正确;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需经过逆转录形成DNA,才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B错误;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翻译过程中有mRNA、tRNA、rRNA三种RNA的参与,C正确;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不稳定,能发生不定向的突变,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2.下列有关生物共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隔离在生物共同进化中起决定作用B.生物的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群落中C.大型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的共同进化D.草原兔子的抗病力与某种病毒的感染力都会随进化增强【答案】D【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并非决定生物的共同进化,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因此,生物的共同进化不仅发生在生物群落中,还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B错误;大型捕食者对猎物种群起到选择的作用,使之能更加的适应环境,从而有利于共同进化,C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使得彼此更加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D 正确。
3.人体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诺如病毒”进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突变和基因重组B.严重腹泻后大量饮水就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C.浆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后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D.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下丘脑部分细胞的活动会增强【答案】D【解析】“诺如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没有基因重组,A错误;严重腹泻后丢失了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除了饮水还有补充无机盐才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B错误;埃博拉病毒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C错误;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会有发热现象,需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D正确。
4.HIV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人体产生的蛋白A对该病毒有免疫能力。
在进化的过程中HIV产生了抗蛋白A的变异。
后来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A3G蛋白具有抑制HIV增殖的能力,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A决定HIV病毒个体的进化方向,但不决定其变异的方向B.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使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受阻C.流程1中HIV病毒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影响该病毒正常的增殖D.流程2中以宿主细胞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双链RNA片段【答案】B【解析】根据“人体产生的蛋白A对该病毒有免疫能力,在进化的过程中HIV产生了抗蛋白A的变异,后来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A3G蛋白具有抑制HIV增殖的能力”等信息可说明蛋白A只是对HIV病毒个体的生存进行选择的条件之一,故不能决定该病毒进化的方向,A错误;由图可知: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进行正常的逆转录,该病毒的复制受阻,B正确;依据图中注释可知流程1中A3G单体蛋白在扫描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由B项分析可知,该变异会影响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进而影响病毒的增殖过程,C错误;流程2是逆转录过程,应以宿主细胞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单链DNA片段,D错误。
5.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人工合成病毒就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B.病毒虽然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但可以借助活细胞进行自我繁殖C.因为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所以病毒也有细胞结构D.绝大多数病毒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少数病毒只含DNA或者只含RNA【答案】B【解析】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项错误;病毒虽然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但可以借助活细胞进行自我繁殖,B项正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C项错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