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篇 人文地理 第九章 乡村与城镇 微专题(十)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篇 人文地理 第九章 乡村与城镇 微专题(十)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第二篇 人文地理
第九章 乡村与城镇
微专题(十)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例题导入
2022年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国家新 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鼓励引 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 改市,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1) 简述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_劳__动__力__过__剩__;__住__房___紧__张__;__交__通__拥__堵__;__社__会__治___安__差__;__环__境__恶__化__;__居__民__生__活___贫__困__;__等__等__。
落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
市群联系不便;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相对较
低,并不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①错误;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工子
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
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②③⑤正确;提高
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④错误。
[2020·江苏卷]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 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 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如图为 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4~5题。
区人口密度大,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5. 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B )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复习资料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复习资料

一、城市的涵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中心,是非农业人口聚集较多并且社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一个有机体。

二、城市的特点1、集中性。

集中性是城市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一个主要标志。

2、开放性。

开放性是城市的一个本质特征。

3、高效性。

高效性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4、异质性。

异质性是城市的一个主要特征。

三、衡量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采用城镇人口比重指标。

四、传统城镇化的问题传统城镇化或者旧型城镇化道貌岸然路也存在不少问题。

1、传统城镇化过分注重“物”的建设,而忽视“人”的关怀。

2、传统城镇化过分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

3、传统城镇化过分注重城市建设,而忽视农村建设。

4、传统城镇化导致“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5、传统城镇化导致“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五、新型城镇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六、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不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而且本身就是一次理念上的重大飞跃。

七、户籍改革方向从长远来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逐步淡化户籍,最终实现人们的“自由迁徙”。

八、城镇化的主流趋势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流趋势。

世界上比较有名的五大城市群包括:美国纽约大都市圈、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日本东京大都市圈、法国巴黎大都市圈、英国伦敦大都市圈。

九、市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的地方1、机构设置仍过多。

2、职位设置不合理。

3、人员超编很严重。

十、社区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第一种意见:保留现名。

第二种意见:升级改名。

第三种意见:完全撤销。

第四种意见:撤销区一级政府。

十一、推行暂住证制度暂住证制度,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

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张占斌新型城镇化考博真题复习经验考试重点

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张占斌新型城镇化考博真题复习经验考试重点

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张占斌新型城镇化考博真题复习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张占斌老师的新型城镇化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张老师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

这一个方向属于政府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张老师,由于该方向每年只招收一个博士生,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要想报考该研究方向,很有必要张老师提前沟通。

二、导师介绍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二级岗教授,发展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政府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教学成果:主要讲授《统筹城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解析》《新型城镇化建设》《释放改革红利》《中国经济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等专题课程。

科研成果:出版《中国式崛起》《改革红利再释放》《解析新型城镇化》《博彩业与政府选择》《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等10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

2009年获得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咨询成果奖二等奖。

三、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政府经济管理1、韩康等:《公共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健等:《政府经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占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

4、张孝德:《生态文明立国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四、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英语国家行政学院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由学院自主命题和阅卷。

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在线作业知识重点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在线作业知识重点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知识点整合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

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答案)(同名14736)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答案)(同名14736)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答案)(同名14736)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

其次,遵循城镇化的社会系统内生的运行规律,逐步减少乃至完全消除主导城镇化过程的“人治”色彩,以法治原则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法律之间不协调和系统失衡问题。

第三,逐步消除不利于包容性发展的一切排斥性制度体系。

(四)积极完善城镇化规划和战略格局。

一是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城市群。

二是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三是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3、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

答: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

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

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

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

4、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加大难题的破解有那些?答:(一)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加快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分类整体推进。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的质量、保障农民利益的要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三)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要以解决中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进展(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进展(答案)
正确答案:对
7、全面推行流动人口暂住证制度,也是增强城市流动人口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八、依照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耕地面积比过去把握数据多出了2亿亩,因此,尔后没必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九、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只是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而不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0、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试点基础上慎重稳妥推动农人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严格执行宅基地利用标准,许诺一户多宅。
正确答案:A.多元化 C.可持续
8.完善征地制度改革,保护农人合法权益。不仅要“缩小征地范围,标准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人( )保障机制”,而且要“成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派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正确答案:B.合理 C.标准 D.多元
9.深化户籍治理制度改革,要求到2020年大体形成以合法稳固居处和合法稳固职业为户口迁移大体条件、以常常居住地记录户口为大体形式,城乡统一、( )的新型户籍治理制度。
正确答案:D.省
3.增强城市流动人口治理,健全人口信息治理制度,到2020年在全国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 ),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为人口效劳和治理提供支撑。
正确答案:B.标识
4.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 )所有。
正确答案:C.集体
5.在符合计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许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实行与国有土地一样入市、同权同价。
1.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需要成立健全计划统筹、( )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约束机制。
正确答案:A.政府引导 B.市场运作 C.公众参与 D.利益共享
2.直辖市是指由中央政府(国务院)直接管辖、行政地位相当于省一级的市。目前,我国共有北京、( )等4个直辖市。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6新型城镇化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6新型城镇化课件
微专题❻ 新型城镇化
【精 讲 点 拨】 1.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 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 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差异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 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 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 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辐射能力强
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 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
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的人本思想,
人本气氛浓 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
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3.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
要求
规划起点高
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 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途径多元化
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 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聚集效益佳
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 做强,不能外强中干
考法二 结合示意图考查城镇化发展
[2022·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部分)。读图,完成3~4题。
3.城镇化水平中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B.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迁移 C.城乡间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新型城镇化总论考试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新型城镇化总论考试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第 1 部分:单选题第 1 题: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B. 城邦国家第 2 题:以下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支撑表述正确的是A.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第 3 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A.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第 4 题: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C. 工业城市第 5 题: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D. 恩格斯第 6 题:广东省城镇化的重心应转移至B. 粤东西北地区第 7 题:关于三种“磁力”表述正确的是B. 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置、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第 8 题:17 世纪中叶之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地集中于( A. 英国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2、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

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

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4、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

C、埃比尼泽·霍华德第 2 部分:多选题第 9 题: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 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 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 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D. 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第 10 题: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 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 D. 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第 11 题:城乡之间的 3 个“等值化”包含(B.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C.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 D.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第 12 题:13 至 14 世纪出现于德国沿莱茵河各城市的“莱茵同盟”以及后来的“汉萨同盟”,出现于中世纪晚期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国家,都是这一时期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典型标志,这些重新复兴的城市里,城市生活包括那些要素( A.贸易C.市民 D.市政府)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A、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2、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会出现以下()基本形态A、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B、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村落”C、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3、2002年度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将全世界的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9章乡村和城镇第2讲城镇化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9章乡村和城镇第2讲城镇化

能力形成点1 世界城镇化进程及时空差异
[整合构建]
1.世界城镇化进程及其时空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国家 起 早晚 步 时 原因 间 目 快慢 前 速 原因 度
发达国家 早
工业化早
趋缓(甚至停滞) 城镇化已发展到 相对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晚
民族独立较晚, 工业化晚

经济迅速发展,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解析:第1题,植生滞留槽可增强地表水的下渗,还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减少地 表径流,加强水汽的蒸发;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第2题,植生滞留槽使得城 市植被覆盖率增加,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减小气温日较差;减少地表径流, 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有利于减缓地面沉降速度。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1.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镇发展现象是( )
A.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C.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镇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该地区城镇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城郊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B.城镇道路建设受到限制 C.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D.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变缓
能力形成点2
[整合构建]
1.城镇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知识拓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职能。 (2)加强城市的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合理布局城市功能 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治理城市环境问题,对工业企业合理布 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 地面积。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时政热点九新型城镇化建设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时政热点九新型城镇化建设

强调城乡统筹、产城互 动、节约集约、生态宜 居、和谐发展。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协调发展,构建科学 合理的城市格局。
注重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 城市可持续发展。
战略意义与政策支持
02
01
03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扩大内需和 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保障等。
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03
案例三
某市通过规划引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该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
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
03
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
户籍制度改革背景及进程
背景
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造 成城乡二元结构,阻碍城镇化进 程。
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
资金来源与投融资模式创新
政府投资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金融支持
加强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创 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社会资本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 PPP等模式创新。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 新型城镇化建设国际化。
进程
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户籍制 度改革方案,逐步放宽户口迁移 政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挑战
现状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意愿增强,但市民 化进程仍面临诸多障碍,如就业、住 房、教育等。
挑战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解决社会保障、公 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同时需要适应 城市生活和文化。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卷参考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卷参考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新型城镇化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二、1、× 2、× 3、√ 4、× 5、√6、√7、√8、√9、× 10、√三、答:(1)①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目前正处于快速提高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的城镇化潜力巨大。

②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将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搞好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推进城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城镇化目标,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

③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四、1、答:(1)、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3)、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4)、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5)、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6)、城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答:(1)、发展阶段新(2)、治理理念新(3)、体制机制新(4)、治理方式新(5)、城市建设新(6)、产业发展新(7)、环境治理新3、答:、面临的挑战有几个方面:(1)、资源短缺、空间狭小(2)、县域经济发展薄弱(3)、集聚效应尚未形成(4)、城乡差距仍在扩大采取的应对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3)、构建集约紧凑空间格局(4)、创新城市开发模式(5)、提升绿色宜居水平(6)、推动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镇五、答:户籍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点:、1、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课件25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课件25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提升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2023·东营二模)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是国 家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农村宅基地承担居住和福利保障功能,既要为驻村 居民提供居住服务,还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同时也是中国 城乡发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源头之一。如图示意江苏省南部(苏南)地区两 种不同城镇化进程下的农村宅基地转型模型。据此完成1~2题。
综合能力提升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③以农村建设为例 因地制宜:立足已有条件开展村庄整治,凡是能用的或者经改造后能用的房屋 和设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完成农民急需的道路、供水、排水等配套设施, 改变村容村貌。 量力而行:政府逐步增加财政“三农”投入,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 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突出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是否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 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
协调人口增长与用地规模扩大,无序蔓延扩张和聚落空心化。整体 腾退乡村空置宅基地和撂荒地,合村并居,异地安置等,提高土地 资源利用率
优化聚落空间布局,区际间、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城 市群。合理规划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提高生 产和生活便利性
综合能力提升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5.B 6.B [第5题,读图可知,武汉城市圈由点对点到初级轴—辐网络再到 层级轴—辐网络主要表现为向东和向南方向扩展,B正确,A、C、D错误。第 6题,遥感主要功能为“看”,强调对城市的实时监测,无法进行动态研究,A、 C、D错误;全球定位系统将多个城市定位的数据录入地理信息系统后,经过 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加工和分析,从而对城市圈的发展进行动态研究,B正 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深化农村流通体制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现代流通体制( C )。

A、商品有利于向城市流动B、农民在市场中地位提升C、公平竞争D、没有政府管理约束2、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 C )。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3、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裂开来,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 A )。

A、户籍制度B、社保制度C、医疗制度D、养老制度4、“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 D )。

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B、灵活地取消农业税C、变通农村发展的政策D、不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经营上5、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

A、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B、加强惩罚措施的制度C、建立非正式的制度D、需要从小学生抓起6、推动( D )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

A、粤东西B、粤北C、港澳D、珠三角7、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D)。

A、政府引导B、覆盖全民C、可持续D、以上答案皆是8、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 C )。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9、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的是( A )。

A、新农合B、城镇居民医保C、城镇职工医保D、商业保险10、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 A )。

A、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B、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制度C、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管理为主的制度D、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管理为主的制度11、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下列对口帮扶正确的是( A )。

A、广佛肇都市圈对清远、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阳江。

B、广佛肇都市圈对阳江、河源,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韶关,珠中江都市圈对汕尾C、广佛肇都市圈对韶关、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阳江、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清远D、广佛肇都市圈对汕尾、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清远、阳江,珠中江都市圈对河源12、我国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战略难题不包含( B )。

A、结构落后B、外需上升C、内需不足D、环境恶化13、城镇化过程中,( B )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等现实问题。

A、产业园区B、产城融合C、出让土地D、招商引资14、根据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关系图的数据显示,( B )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而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

A、珠三角地区B、粤东地区C、粤西地区D、粤北山区15、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裂开来,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 A )。

A、户籍制度B、社保制度C、医疗制度D、养老制度16、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 C )。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17、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 D )方向演进。

A、稳定和创新B、效率和稳定C、效率和创新D、效率、稳定和创新18、人均GDP超过( C )美元,即标志着进入中等收入阶段。

A、6000B、7000C、8000D、1000019、推动( D )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

A、粤东西B、粤北C、港澳D、珠三角20、我国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战略难题不包含( B )。

A、结构落后B、外需上升C、内需不足D、环境恶化21、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 D )方向演进。

A、稳定和创新B、效率和稳定C、效率和创新D、效率、稳定和创新二、多选题1、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 )。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D、有利于拉动内需2、广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 ABCD )。

A、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B、工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C、民生设施不足D、环境污染严重3、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 BCD )确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

A、城镇化发展B、交通基础设施建设C、产业园区建设D、中心城区扩容提质4、跨域“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是( BCD )。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增长方式B、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推动社会转型C、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D、加快扩大对外开放,改变贸易方式5、“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主要任务有( ABCD )。

A、产业支撑强劲B、空间布局合理C、基础设施发达D、社会治理高效6、为推动率先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设立粤港澳合作的“政策特区”是( BCD )。

A、龙岗B、前海C、横琴D、南沙7、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表现是(ABC )。

A、空间蔓延B、功能混乱C、城乡不协调D、城市规模过大8、以下属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是( ABCD )。

A、农业风险高B、收入低C、劳动强度大D、需要干脏活9、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属于要重点强化五大要素市场建设的是(ABCDE )。

A、劳动力市场B、农超对接市场C、科技市场D、农产品期货市场E、农产品批发市场10、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 )。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D、有利于拉动内需11、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BCD )改革推动中国城市模式的变革。

A、经济体制改革B、税制改革C、土地制度改革D、住房制度改革12、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发展策略有( ABCD )。

A、持续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东西北协调发展B、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C、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D、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13、以下属于农业“四补贴”的是( ABCD )。

A、种粮农民直接补贴B、农资综合补贴C、取消农业税D、农业机械购置补贴14、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 ABCD )。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D、有利于拉动内需15、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BCD )确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

A、城镇化发展B、交通基础设施建设C、产业园区建设D、中心城区扩容提质16、广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 ABCD )。

A、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B、工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C、民生设施不足D、环境污染严重17、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着( ABCD )的内部挑战A、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B、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C、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D、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18、广东省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但同时亦需解决许多问题,这包括( ABCD )。

A、城镇化过于依赖外源型工业化动力,后续发展动力和模式过于单一B、城镇建设缺乏人文关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C、资源环境超载严重D、传统城镇形态逐渐被现代城镇形态侵蚀三、判断题1、产城互动,就是要让公共服务、产业、人三个要素走向良性循环。

(√)2、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60%的快速发展区间。

(×)3、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八成,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4、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6、广东省产业基础雄厚,但后续发展驱动力过于单一。

()7、美国学者恰林基(Tjallingii)指出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从这一特性出发称可持续城市为责任和义务城市。

(×)8、“三化”同步是指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9、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

(×)10、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

()11、城市和乡村资源多是单向流动,没有实现双向、平衡的流动。

(√)12、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3、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八成,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14、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不可持续。

(√)15、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6、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17、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8、城乡一体化是一种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新型城乡关系。

()19、产城互动,就是要让公共服务、产业、人三个要素走向良性循环。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村的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

(×)21、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八成,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意义答:(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设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首先,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其次,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三,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首先,继续保持一定的城镇化速度,是尽快改变城镇化滞后状态的需要。

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需要。

第三,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还有利于城镇化问题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

2、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难题答:(一)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要以人为本,妥善解决城市病问题。

三是要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提升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尽量降低而不是抬高城镇化门槛。

一是要要适当降低农民工落户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

二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坚决抑制高房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