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文)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择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1.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
A. 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
B. 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可知是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故答案为B选项。材料未体现土地私有的促进作用,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D选项排除。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富民阶层。苏询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
指麾于其间。”由此推知,当时
A. 土地兼并导致了流民问题
B. 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
C. 政府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
D. 人身依附关系更为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等信息可知,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结合所学宋代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可知,C正确;据材料苏洵描述的是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的状况,A不确切;材料没有体现经营方式是否落后,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D说法违背史实,D错误。
【点睛】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3.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其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直到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才逐渐推广,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珠算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动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传统筹算法的衰落
D. 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珠算才推广开来,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再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知B项符合题意,是正确的。材料中没有信息证明“政府”在珠算的整理和推广中发挥了作用,排除A项;“传统筹算法的衰落”是事情的结果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C项排除;把“汉代”就有的方法整理出来不能说明“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捕捉诸如“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直到明代商人……才逐渐推广”之类的关键时间和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4.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这反映了
A. 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
B. 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
C. 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
D. 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业书籍在明清时期成为书市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内容专业详细,书种门类齐全,从中可以看出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商业书籍的发展更新,选项D正确;选项未体现政府政策,选项A排除;选项B“共同追求”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与印刷术无关,选项C排除。
5.唐代宗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宋真宗时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最终宋徽宗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 宋代的法律体系比唐代更为完备
B. “工商食官”的政策逐步受到削弱
C. 商业发展不断冲击传统坊市制度
D. 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日趋严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可知,唐朝政府对于坊市制度的管理比较严格,“宋真宗时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的信息反映出城市格局发生变化,唐宋时期城市格局的变化说明商业发展不断冲击传统坊市制度,C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政府与坊市制度之间的关系,没有提到宋代的法律体系比唐代更为完备,故A排除;“工商食官”的政策与材料中坊市制度被打破的信息不符合,故B排除;材料中体现官府对于商业活动控制的逐渐松散,故D排除。
6.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26.5万公斤。导致17世纪白银大幅流入的原因是
A. 世界市场已现雏形
B.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C. 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D. 货币制度发展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17世纪和“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结合所学经济史的相关知识,可知A项正确。因为需要从“对外贸易”的影响去分析,所以B项是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的角度不对;D 项与自然经济占主导的中国经济实际不符;而“海禁政策已经废除”不符合明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史实,C项错误。
7.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
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
A. 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B. 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
C. 货币作用逐步降低
D. 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反映出商业信用的发展,这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速度由此加快,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宋代商业信用发展而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随着时间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强,故C项与史实不符;“交引”“ 券”“契约文书”是商业信用中介物,并不是货币,故D项错误。
8.宋代书籍《梦梁录》中说:“大抵都下买物,多趋名家驰誉者。”宋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讲述:许仙外出遇雨,药铺老陈借其一把雨伞,并再三嘱咐这伞是清湖八字桥老实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