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多汗症的中医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多汗症的中医疗法

——从举人汗手考场遭难说起

顺治十年初,京都举人复试正在进行中。突然,监考官发现考生谭翰有作弊嫌疑,其右手下面垫有一叠绢。监考官见之立即报告搜检官。清代科举考场纪律十分严明:“士子入场,如有怀挟片纸只字……均枷示问罪。”搜检官当下要将谭翰逐出考场示问。谭翰急忙解释道:“我素有手足多汗之疾,怕将圣上试卷渍湿,故尔垫绢以汲手汗。”并伸出双手给搜检官验视。只见他手掌上汗水淋淋,又见他将手握紧时,汗便从掌中滴落。科场礼部官吏见此情形,又仔细查看那绢,绢竟是湿漉漉的,并无半点字迹,便让谭翰继续答卷。谭翰高中榜首,他的汗手病症,险些误其一世功名。

谭翰的这种汗手,现代医学称之为“局限性汗出异常”,或称为“手足多汗症”。中医谓之“手足汗”。早在1695年张璐所撰《张氏医通·杂病》中就载有此症:“脾胃湿蒸,傍于四肢,则手足多汗。”现代医学认为此症可能是由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使人在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时,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发生多汗所造成。中医认为,此症病因大致有三种:

一、脾胃湿热。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汗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患者多因劳倦伤脾、失其健运,或湿邪侵袭于脾胃,导致湿阻脾胃,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胃中津液旁达于四肢,致手足汗出。胸脘痞闷,身体困重,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皆为湿热之象。中医内治宜清热燥湿和中,可用厚朴6克,黄连、陈皮、石菖蒲、制半夏各5克,苍术、白术各8克,茯苓、泽泻、猪苓、焦山栀各10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二、脾胃气虚。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出汗,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象虚弱。患者多因饥饱、劳倦,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运化失调,津液不能布行,旁注于手足而致手足汗出。乏力、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弱均为脾胃气虚之象。中医内治宜补益脾气,可用党参、白术、莲子肉、白扁豆各10克,茯苓、淮山药各12克,苡仁15克,桔梗、陈皮、甘草各5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三、脾胃阴虚。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汗出,咽燥口干,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或干呕作呃,大便不调,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患者多因恣食辛热厚味,蓄热伤阴,阴虚内热自生,扰动阴液,迫其津液外泄于四肢而见手足汗出。口干咽燥、夜间尤甚,舌红,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中医内治宜滋养胃阴,可用北沙参、麦冬各10克,玉竹6克,桑叶、淮山药各12克,白扁豆、天花粉各8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另外,手足汗患者还可采用中药外治,现介绍二法:

一、用黄芪60克,葛根30克,荆芥、防风各10克,水煎温洗手足,每日一剂,日洗3次。

二、用白矾30克,麻黄根15克,水煎温洗手足,每日一剂,日洗1-2次。(荣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