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期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周周二3-4节课综C404

名词解释4*10简答 2*15论述1*30

理论和例子的结合

一:亚里士多德(384—322 B.C.):

1、在他的知识大厦,他认为无论从经验论,还是从唯理论出发,灵魂都是与活机体的研究有关系的。(科学心理学的源头)

2、灵魂是活跃机体的一种表现,活跃生物又是灵魂的一种表现(根除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

3、专注于用具体词句来描述与阐释人类经验与行为

4、灵魂代表一种功能(通过形式,物质的内部潜力得以实现:形式—功能—灵魂)

5、灵魂是客体,代表整个活跃的有机体

6、灵魂是一个过程:有机体—事件—环境,相互作用

7、记忆的经验研究:临近性、相似性、对比性

二:、柏拉图(稍微看看)

1、灵魂因为是非物质的,便可以领悟一个理想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永恒的。身心二元论)

2、在他那超越有形物体的具体直接性的明显力量中,灵魂有用抽象关系打交道的能力。数学的世界是比感觉的世界更高、更真实的世界。(人的灵魂是认识的主体)

3、《理想国》中,人的行为来源:欲望:在性质上主要是欲望;情绪:由血热而引起;知识:发源于头部。(对应三种灵魂角色论)

三、德谟克利特:了解他提出了原子论,物质层面

四、笛卡尔理论:(1596-1650 法)

1、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2、思与在的二分:精神无广延,物质有广延;

3、肉体运动的机制:神经被视为管道;

4、动物行为与人类行为的二分;

5、灵魂的定位:认为松果腺是人类灵魂寄居的地方;

6、情绪的分类:惊奇、喜爱、欲望、快乐、悲哀、憎恶。

五、莱布尼兹理论:(1646-1716)

1、身心关系的二元论:肉体/机械,心理/精神,心理活动不影响肉体,先定和谐(没有相互影响,但彼此完全一致,身体和心的变化不存在因果关系),身心平行论

2、单一体概论:世界有无数单一体构成。单一体是某种灵魂、非物质。

意识三分,知觉与感觉的区分,影响了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六、构造主义的定义

构造派的心理学家是从心理化学的角度出发,主张研究分析各种心理复合体构造,也就是分析研究构成心理复合体的元素以及各种心理元素构成心理复合体的方法,因此构造主义心理学也被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冯特体系

1、对象:与间接经验相对应的直接经验;

2、研究方法:自我观察/内省法

3、目标:①把意识过程分析成几要素;

②分析这些要素是怎么联系的;

③确定要素联系的规律。

4、经验的要素:感觉、情感

5、统觉学说:知觉单元、心理合成律

冯特把统觉看作主观自生的内部创造力,是把印象提高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各心理元素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而组成新的心理复合体。人的理性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统觉来实现。

七:机能主义

定义: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问题的心理或机能,心理或心理过程要完成什么,从心理是一种活动(机能)的集合体的角度来研究心理,认为心理活动或机能在现实世界中可以产生实际的、显著的结果。

代表人物:詹姆斯

著作:《心理学原理》

1.中心原则:研究适应其环境的活生生的人,反对去发现经验要素;

2.重视人类本性中的非理性因素;

3.理智的形成受各种欲望的影响;

4.提出意识流。这一概念对文学创作也有影响。

5.明确反对构造主义把意识分解为各个要素。意识是动态的、变化的。意识本质是积累性而不是再发性的。意识具有选择性、目的性。

6.情绪研究:提出“身体反应先于情绪的出现”,同一时期,丹麦生理学家兰格也发表了类似理论,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

八:行为主义

定义一:完全客观的心理学。只研究能用诸如刺激与反应加以描述的动作;所有心灵主义的概念,诸如意象、心理、意识等,都是要被丢弃的。假定存在意义过程的内省技术,也是与行为主义无关的。---笔记

定义二: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是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上届复习资料

代表人物:华生

1878年出生于美国,父母处于两种不同的成人模式,使华生备受折磨。

肌肉运动提示(肌肉的感觉)是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本能反射、后天发射。成人的恐惧、厌恶、焦虑都是通过童年早期的行为造成的。这一点和精神分析有相似之处,童年对每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

九、格式塔心理学

定义: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完整性,心理、意识不等于元素的机械总和,知觉总是大于感觉的总和,也即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上届复习资料

代表人物名字:韦特墨、考夫卡、苛勒

十:皮亚杰的思想(概括说明,不用很细)

1、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顺应。

2、基本概念:①图式:动作的结构、组织。个体之所以能对刺激做出反应,就是因为具有同化这种刺激的图式。

②同化:环境因素被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中,以丰富主体的动作。

③顺应:有机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个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文化。

④平衡:在同化和顺应之间达到平衡。平衡是不断发展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与发展阶段(老师没要求)

①因素:*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精神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更多是生物学因素。

*物理环境:物理经验: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

*逻辑数理经验:个体理解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社会环境:包括语言和教育的作用,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传递。

*平衡过程: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②阶段论:*几个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进化);

*前一个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个阶段,不能互换;

*各个阶段是交叉重叠的;

*阶段次序不变。

4、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不要求)

①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2岁)因果性、意象、思维、语言、协调感觉知觉与动作间的活动。

六个阶层:*本能阶段(出生-1个月)

*最初习惯形成阶段(1-4、5个月)

*运动习惯与知觉协调阶段(4、5-8、9个月)

*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协调发展(9-11、12个月)

*物体永存性阶段(11、12-18个月)

*推想阶段(18个月-2岁)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

内化-表象-语言复现表象能指、所指-语言

表象思维/直觉思维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4、15岁)

命题运算思维阶段

十一: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无意识理论、催眠术的产生

重点:磁疗法与催眠术的关系和发展历程和线索、弗洛伊德放弃催眠转向自由联想的原因1、无意识的早期理论: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阈限理论

2、早期的心理病理学的研究

3、麦斯美和磁疗法:人体内有一种动物磁液,过多过少失去平衡就会患精神病。奥地利医师麦斯美用通磁的办法,使机体磁液恢复平衡,这是催眠术的前身。

4、催眠术的发明使用:曼彻斯特医生布雷德通过发明催眠将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单一观念状态,其要点就在于注意力的集中。后来以沙柯为代表的巴黎派和南锡派将其运用到治疗中,沙柯认为催眠是一种神经症病症,南锡派则认为催眠完全是暗示的作用,与癔症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