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良性肿瘤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良性肿瘤课件
05
肝脏良性肿瘤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概述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 。大多数血管瘤无症状,但部分较大血管瘤可能出现压迫 症状。
治疗策略
对于无症状的小血管瘤,一般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定期复 查监测其变化。对于较大血管瘤或出现压迫症状的血管瘤 ,可考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诊断方法
诊断肝脏血管瘤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 MRI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和形 态。
治疗效果
大多数血管瘤经过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复发率低。患者 术后应定期复查,以确保肿瘤无复发。
病例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局灶性结节增生概述
诊断方法
治疗策略
治疗效果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少见的 肝脏良性肿瘤,由肝细胞局部 异常增生形成。其发病原因不 明,可能与炎症、创伤等因素 有关。
发风险。
预后管理
对于已经确诊的肝腺瘤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控制 肿瘤的生长。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压迫症状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 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右上 腹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肝脏良性肿 瘤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等 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
02
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肝脏良性肿瘤的常 用筛查方法,可以发现肿瘤的
大小、位置和形态。
CT扫描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 结构和肿瘤的细节,有助于判 断肿瘤的性质和范围。
积极治疗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控制血糖、血压等慢性疾病。
超声治疗肝脏肿瘤 PPT课件
17
HIFU治疗方案
(五)麻醉方式 持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镇静镇痛。
(六)治疗区皮肤准备。 (七)选择确定声通道。
14
HIFU治疗方案
(二)仪器参数及调节
1.超声换能器:常用曲面直径为200mm或120mm 或150mm,焦距135mm或140mm或150mm,工作频率 0.8-1.2MHz的治疗头。 2.治疗参数调节:依据监控图像变化调节。通 常采用的治疗头声功率为100W-400W。 3.治疗范围:超过肿瘤边界1~2cm正常组织。
12
HIFU治疗方案
(一)治疗的时机
1.TAE、TACE治疗反应消失,局部无感染征 象。
2.肋骨切除术后2~3周,伤口愈合良好。 3.接受单纯化疗者:肿瘤缩小或肿瘤内血供减 少;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前或白细胞恢复正常后。 4.接受TACE或TAE辅助治疗后碘油致密沉积, 边界清楚,肿瘤内无液化坏死区。
合有效的全身治疗,如化疗等,才能获取更好的效果。
6
治疗前准备
(二)禁忌症
1 弥漫性肝癌; 2 肝功能严重失代偿; 3 远处转移或合并其它严重疾病; 4 估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 5 病灶局部有感染者; 6 Child分级C级,经保肝治疗无明显改善者; 7 血小板记数≤50000/ul,凝血酶源活动度
5
治疗前准备
(一)选择病例 1.诊断明确:AFP、影像学、病理学确诊。 2.原发性肝癌适应症: ⑴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头有效焦距; ⑵巨块型伴卫星结节的数量不超过4个,并局限于同一
叶内; ⑶结节型肝癌,病灶数目不超过4个,正常肝脏体积超
过整个脏器的一半以上; ⑷预计生存期超过3月,能够耐受镇静镇痛或麻醉; ⑸KPS评分不低于70分; ⑹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或B级,C级需谨慎。 3.转移性肝癌适应症: 与原发性肝癌类似,但必须配
HIFU治疗方案
(五)麻醉方式 持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镇静镇痛。
(六)治疗区皮肤准备。 (七)选择确定声通道。
14
HIFU治疗方案
(二)仪器参数及调节
1.超声换能器:常用曲面直径为200mm或120mm 或150mm,焦距135mm或140mm或150mm,工作频率 0.8-1.2MHz的治疗头。 2.治疗参数调节:依据监控图像变化调节。通 常采用的治疗头声功率为100W-400W。 3.治疗范围:超过肿瘤边界1~2cm正常组织。
12
HIFU治疗方案
(一)治疗的时机
1.TAE、TACE治疗反应消失,局部无感染征 象。
2.肋骨切除术后2~3周,伤口愈合良好。 3.接受单纯化疗者:肿瘤缩小或肿瘤内血供减 少;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前或白细胞恢复正常后。 4.接受TACE或TAE辅助治疗后碘油致密沉积, 边界清楚,肿瘤内无液化坏死区。
合有效的全身治疗,如化疗等,才能获取更好的效果。
6
治疗前准备
(二)禁忌症
1 弥漫性肝癌; 2 肝功能严重失代偿; 3 远处转移或合并其它严重疾病; 4 估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 5 病灶局部有感染者; 6 Child分级C级,经保肝治疗无明显改善者; 7 血小板记数≤50000/ul,凝血酶源活动度
5
治疗前准备
(一)选择病例 1.诊断明确:AFP、影像学、病理学确诊。 2.原发性肝癌适应症: ⑴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治疗头有效焦距; ⑵巨块型伴卫星结节的数量不超过4个,并局限于同一
叶内; ⑶结节型肝癌,病灶数目不超过4个,正常肝脏体积超
过整个脏器的一半以上; ⑷预计生存期超过3月,能够耐受镇静镇痛或麻醉; ⑸KPS评分不低于70分; ⑹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或B级,C级需谨慎。 3.转移性肝癌适应症: 与原发性肝癌类似,但必须配
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ocalnodularhyperplaSiaoftheliver,FNH)少见, 曾被称为局灶性硬化、肝错构瘤、良性肝细胞瘤、 肝脏混合腺瘤、错构性胆管细胞肝细胞瘤等。1958 年Edmonson氏根据其病理特点提出了这一新命名, 并在1975年被WHO承认,沿用至今。通常认为, FNH是在先天血管畸型错构基础上,因肝细胞酶系 缺损而使肝细胞易受激素类药物刺激,发生坏死后 修复再生所形成的瘤样病变。因此,本病并非真正 肿瘤,其发生发展可能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对B超、CT不明确的肝占位性囊肿可行选择 性肝动脉造影,可见血管受囊肿压迫、移位, 无血管进入囊肿内。
治疗
对小而无症状的肝囊肿无需治疗,但要进行 动态观察,定期B超检测囊肿有无增大。对增 大较快,>5cm或出现压迫症状的肝囊肿, 或不能排除恶性者,应手术治疗。手术探查 时应注意:㈠腹腔其它实质脏器(肾、胰腺等) 有无囊性病变存在;㈡囊液性状,通常先天性 肝囊肿穿刺液为澄清或微黄色。如穿刺液有 胆汁成分,提示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血性或 粘液性提示为肿瘤性。㈢对囊壁厚度不一者, 囊内伴有乳头状新生物者,应切除囊壁作病 理活检以除外恶性病变。
肝囊肿
肝囊肿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 前者以肝包虫囊肿为多见;后者又可分为先天 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其中以 先天性最为多见,通常称的肝囊肿就是指先 天性肝囊肿,亦称真性囊肿;创伤性、炎症性、 肿瘤性囊肿通称为假性囊肿。
肝囊肿是先天性疾病,可能为单基因显性遗 传病。本病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系肝管发育障 碍所致。在胚胎发育时期,生长过多的胆管, 多余部分可自行退化消失,不与远端肝管连 接。若多余的胆管未发生退化和吸收,可逐 渐呈分节状或囊状扩张,则可形成多发性囊 肿,即"多囊肝"。多囊肝常伴有多囊肾、胰腺 囊肿、肺和肾囊肿或其它畸型。而单发性肝 囊肿则被归因于异位胆管。一般认为,起源 于迷走畸变的肝管或先天性肝管炎性上皮增 生闭塞,导致官腔内容物游留而成。亦有认 为系胚胎期肝管和淋巴管发育障碍所致
肝血管瘤讲解ppt课件
19
危害性
肝脏血管瘤遏制了肝脏的健康功能,
弱化了健康肝脏生成的先天基础, 使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20
肝脏功能 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肝脏是人体 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 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肝的代谢功 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 肝脏的代谢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糖代谢, 二是脂类代谢, 三是蛋白代谢, 四是维生素和激素代谢,
22
肝血管瘤会癌变吗?
血管瘤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为 0.5%~7%., 部分肝癌患者因在影像学上表现类似 血管瘤而被误诊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不会癌变的。 因此,在诊断 血管瘤时要慎重,
23
外科治疗肝血管瘤 应考虑到血管瘤在肝内的位置,与肝表面的距 离,血管瘤露出肝表面部分的大小, 血管瘤自 身增长的速度、症状, 甚至包括病人的年龄、生 活环境与工作职业条件等。 目前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肝切 除术、肝血管瘤剥离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 结扎或栓塞术、介入治疗等。在选择手术方法时 要根据血管瘤的不同情况而定。
8
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 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 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 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 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 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 的可能。
9
诊断依据 B超 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首选 方法。 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瘤体直 径多<5cm, 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做 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10
诊断依据
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
圆形低密度灶,可多发或单发。绝 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 大的帮助。
危害性
肝脏血管瘤遏制了肝脏的健康功能,
弱化了健康肝脏生成的先天基础, 使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20
肝脏功能 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肝脏是人体 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 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肝的代谢功 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 肝脏的代谢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糖代谢, 二是脂类代谢, 三是蛋白代谢, 四是维生素和激素代谢,
22
肝血管瘤会癌变吗?
血管瘤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为 0.5%~7%., 部分肝癌患者因在影像学上表现类似 血管瘤而被误诊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不会癌变的。 因此,在诊断 血管瘤时要慎重,
23
外科治疗肝血管瘤 应考虑到血管瘤在肝内的位置,与肝表面的距 离,血管瘤露出肝表面部分的大小, 血管瘤自 身增长的速度、症状, 甚至包括病人的年龄、生 活环境与工作职业条件等。 目前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肝切 除术、肝血管瘤剥离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 结扎或栓塞术、介入治疗等。在选择手术方法时 要根据血管瘤的不同情况而定。
8
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 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 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 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 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 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 的可能。
9
诊断依据 B超 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首选 方法。 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瘤体直 径多<5cm, 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做 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10
诊断依据
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
圆形低密度灶,可多发或单发。绝 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 大的帮助。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 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肝血管瘤诊断 • 肝血管瘤治疗 • 多学科协作在肝血管瘤诊疗中应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肝血管瘤概述
肝血管瘤定义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 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
肝穿刺活检: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在影像学诊断 不明确或怀疑恶变时,可考虑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
断。
肝功能检查:多数患者肝功能正常,少数可出 现轻度异常。
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肝 癌等恶性肿瘤。
03 肝血管瘤治疗
保守治疗措施
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的肝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评估瘤体大小和生长速度。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瘤体部位,减少感染机会。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 ,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疼痛管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采取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综合措施进行缓解。同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等营养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况。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例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无创性治疗方法等, 为肝血管瘤的诊疗带来新的突破。
THANKS
药物治疗
针对肝血管瘤的特定症状,如疼痛或出血,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手术切除
对于体积较大、生长迅速或症状明显 的肝血管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 法。根据瘤体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 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肝血管瘤诊断 • 肝血管瘤治疗 • 多学科协作在肝血管瘤诊疗中应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肝血管瘤概述
肝血管瘤定义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 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
肝穿刺活检: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在影像学诊断 不明确或怀疑恶变时,可考虑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
断。
肝功能检查:多数患者肝功能正常,少数可出 现轻度异常。
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肝 癌等恶性肿瘤。
03 肝血管瘤治疗
保守治疗措施
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的肝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评估瘤体大小和生长速度。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瘤体部位,减少感染机会。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 ,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疼痛管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采取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综合措施进行缓解。同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等营养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况。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例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无创性治疗方法等, 为肝血管瘤的诊疗带来新的突破。
THANKS
药物治疗
针对肝血管瘤的特定症状,如疼痛或出血,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手术切除
对于体积较大、生长迅速或症状明显 的肝血管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 法。根据瘤体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 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
肝脏疾病课件ppt课件
巨大的再生能力
正常肝脏可行肝三叶切除。在临床实践 中,肝切除时阻断肝血流一般不超过20-30 分钟,最好限制在10分钟之内。肝脏对缺氧 非常敏感。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第三节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常见的肝脓肿有:
大肠肝菌
➢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 阿米巴性肝脓肿
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套管针穿刺置 管闭式引流术
2、切开引流
适应症: (1)经抗阿米巴治疗及穿刺吸脓,脓肿未见缩小,高 热不退者 (2)脓肿伴细菌感染,经综合治疗不能控制者 (3)脓肿已破入胸腹腔或邻近器官 (4)脓肿位于左外叶,有破入心包危险者
第四节 肝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肝腺瘤
肝血管瘤治疗
2、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症:
① 较大脓肿,有穿破危险,或已穿破胸腔 或腹腔 ② 胆源性肝脓肿 ③ 位于左外叶肝脓肿穿刺易污染腹腔 ④ 慢性脓肿
手术途径:
• 经腹腔切开引流:注意妥善隔离保护腹 腔和周围脏器,避免脓液污染,安置多 孔橡胶管引流
• 经腹膜外切开引流:适用于肝右叶后侧 脓肿。腹膜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至脓腔, 行切开引流
体检:
1. 肝肿大 中晚期最常见体征 2. 黄疸 多见于弥漫型或胆管 细胞癌 3. 腹水 呈草黄色或血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癌出现典型症状诊断不困难,但多 失去治疗机会,或疗效不佳。
文献报道肝癌术后1、3、5年生存率
≤5cm分别为89.9%,85%,79.8% >5cm则为62.5%,42.6%,27.5%。
➢ Ⅰ或Ⅷ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连同淋巴结清扫;难以清扫
者,术后行放疗 ➢ 周围脏器受侵犯,连同受侵脏器一并切除。远处脏器
腹部CTppt课件
腹部
第一节正常断面CT表现
一、肝
第一肝门:位于肝下面的中心部, CT图像可见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 断面所成的三角关系。门静脉最粗, 位于肝动脉和胆管的后方; 肝动脉 在左、肝管在右。 第二肝门:位于肝顶部,由肝左、 中、右三条静脉组成,在第一肝门 上方,CT图像能清楚显示。
二、脾 脾的大小变异很大,通常CT横断面以5个肋单元作为正常标准,其外侧 缘光滑,内侧缘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或分叶状,平扫密度均匀一致。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约12%为等密度病灶;病 灶多呈单发、多发结节,肿块或呈弥漫病变;病灶的边界 模糊不清,有包膜者境界清楚。 2. 增强扫描 ①动脉期:血供丰富的小肝癌表现为弥漫性 增强,血供不丰富的肝癌,并不出现高密度。②门静脉期: 多数表现为边界较平均更清晰的低密度,可发现门静脉、 下腔静脉是否有瘤栓形成,瘤栓表现为充盈缺损的低密度。 延迟期,肿瘤包膜呈环状高密度。
(三)肝炎性假瘤
【典型病例】 患者,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岁,右上 腹疼痛3周。
【CT 诊断要点】
1. 平扫 病灶形态可为为圆形、葫芦形或不规则形的 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或不清楚,常为单发。 2. 增强 动脉期病灶绝大多数无强化表现。门脉期病 灶常有强化表现,形态各异,可为周边环状强化,中心 核样强化,偏心结节样强化,有些病灶可见粗细不均的 低密度间隔。延迟扫描有些病灶可见周边强化。
(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无任何其他不适,体检B超 发现肝右叶肿块。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边界清楚。当中 心存在纤维性疤痕时,其特征为从中心向边缘呈放射 状分布的低密度影像。 2. 增强 可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不等,主要因 其供血情况而不同。病变内纤维分隔无增强,动脉晚 期病变呈低密度。
第一节正常断面CT表现
一、肝
第一肝门:位于肝下面的中心部, CT图像可见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 断面所成的三角关系。门静脉最粗, 位于肝动脉和胆管的后方; 肝动脉 在左、肝管在右。 第二肝门:位于肝顶部,由肝左、 中、右三条静脉组成,在第一肝门 上方,CT图像能清楚显示。
二、脾 脾的大小变异很大,通常CT横断面以5个肋单元作为正常标准,其外侧 缘光滑,内侧缘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或分叶状,平扫密度均匀一致。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约12%为等密度病灶;病 灶多呈单发、多发结节,肿块或呈弥漫病变;病灶的边界 模糊不清,有包膜者境界清楚。 2. 增强扫描 ①动脉期:血供丰富的小肝癌表现为弥漫性 增强,血供不丰富的肝癌,并不出现高密度。②门静脉期: 多数表现为边界较平均更清晰的低密度,可发现门静脉、 下腔静脉是否有瘤栓形成,瘤栓表现为充盈缺损的低密度。 延迟期,肿瘤包膜呈环状高密度。
(三)肝炎性假瘤
【典型病例】 患者,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岁,右上 腹疼痛3周。
【CT 诊断要点】
1. 平扫 病灶形态可为为圆形、葫芦形或不规则形的 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或不清楚,常为单发。 2. 增强 动脉期病灶绝大多数无强化表现。门脉期病 灶常有强化表现,形态各异,可为周边环状强化,中心 核样强化,偏心结节样强化,有些病灶可见粗细不均的 低密度间隔。延迟扫描有些病灶可见周边强化。
(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无任何其他不适,体检B超 发现肝右叶肿块。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边界清楚。当中 心存在纤维性疤痕时,其特征为从中心向边缘呈放射 状分布的低密度影像。 2. 增强 可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不等,主要因 其供血情况而不同。病变内纤维分隔无增强,动脉晚 期病变呈低密度。
肝脏良性肿瘤ppt课件
控制手段
对于已确诊的肝腺瘤,应尽早手术切除,以避免恶变和破裂出血的风 险。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肝腺瘤的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量运动等。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在康复期间定期进行 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的复发或转移。
应对并发症
告知患者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以 及在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就医。
05
肝脏良性肿瘤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概述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 瘤,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大多 数血管瘤无症状,但部分较大血
管瘤可能出现压迫症状。
诊断方法
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 超声、CT和MRI等。
治疗方式
对于无症状的小血管瘤,一般采 取观察等待策略;对于有症状或 较大的血管瘤,可选择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病例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治疗
局灶性结节增生概述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肝脏的一种良性病变,通常在体检时发现,无 特异性症状。
CT扫描
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肝脏进 行详细的三维成像,有助于发现和定 位肿瘤。
生化检查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 指标,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肿瘤标志物检查
检测血液中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如甲胎 蛋白(AFP),以辅助诊断肝脏肿瘤。
病理学诊断
肝穿刺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肝脏组织,取出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脏肿瘤的金 标准。
饮食指导
术后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恢 复饮食。初期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 过渡到正常饮食。
活动与休息
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遵医嘱进行适 当的活动和锻炼,以促进康复。
对于已确诊的肝腺瘤,应尽早手术切除,以避免恶变和破裂出血的风 险。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肝腺瘤的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量运动等。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在康复期间定期进行 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的复发或转移。
应对并发症
告知患者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以 及在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就医。
05
肝脏良性肿瘤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概述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 瘤,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大多 数血管瘤无症状,但部分较大血
管瘤可能出现压迫症状。
诊断方法
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 超声、CT和MRI等。
治疗方式
对于无症状的小血管瘤,一般采 取观察等待策略;对于有症状或 较大的血管瘤,可选择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病例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治疗
局灶性结节增生概述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肝脏的一种良性病变,通常在体检时发现,无 特异性症状。
CT扫描
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肝脏进 行详细的三维成像,有助于发现和定 位肿瘤。
生化检查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 指标,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肿瘤标志物检查
检测血液中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如甲胎 蛋白(AFP),以辅助诊断肝脏肿瘤。
病理学诊断
肝穿刺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肝脏组织,取出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脏肿瘤的金 标准。
饮食指导
术后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恢 复饮食。初期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 过渡到正常饮食。
活动与休息
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遵医嘱进行适 当的活动和锻炼,以促进康复。
肝脏良性肿瘤精品课件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中心瘢痕T2WI为高信号,无“灯泡征”。 ②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呈中心强化,向周边呈涌泉样推进。中心瘢痕延迟强化。
动脉期可见扭曲、增粗血管。 ③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④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精品 PPT 可修改
8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3、肝细胞腺瘤
①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信号可降低; ②动脉期相对均匀强化,延迟期多为等密度; ③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性强化。
精品 PPT 可修改
9
一、肝脏血管瘤
(七)、临床特征 1、30-50岁女性常见。 2、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 3、肝左右叶受累相差不大。 4、大小不一,单发、与多发不一。
B超表现
1、强回声;
精品 PPT 可修改
6
2、均质、边缘清楚。
一、肝脏血管瘤
(五)、影像学首选 1、B超。 2、不典型者首选MRI 多回波T2WI、重T2WI.
精品 PPT 可修改
7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包膜常见; ④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无“灯泡征”。
分为4种类型:
海绵状血管瘤 厚壁型,壁内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精品 PPT 可修改
3Leabharlann 一、肝脏血管瘤(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肝脏肿瘤PPT课件
典型FNH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可见分叶;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 化,瘢痕呈相对低密度,门静脉期及延迟 扫描示多数病灶的实质部分呈略高或低密 度,中心瘢痕可相对强化
部分FNH表现不典型,常无明显的中央瘢 痕,甚至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很难与肝 癌相鉴别
女 43 岁 , 平 日 健康,无任何 不适,B超发现 肝左叶异常回 声
患者女,82岁, 右上腹疼痛月余
右肝后段巨大占 位,混杂密度, 其内见脂、脂肪 密度灶。增强后 见血管样强化, 非常明显,考虑 肝错构瘤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罕见,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 无临床症状;病因不清,可能为血管病变、感染或 免疫反应等造成肝组织凝固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 包裹所致
鉴别:肝脏包虫病--疫区生活史,囊内密度不 均匀 “囊内囊”、“水中百合”、“飘带征”
女46岁,上腹部肿物15年,无明显疼痛,先后两次肿物切除,诊 为“肝囊肿”,近4个月迅速增大至脐水平,无明显疼痛不适。 血常规(-)肝功(-)肝炎全项(-)AFP(-), 穿刺 :无 色清亮液体,细菌培养+药敏(-)
CT表现取决于病灶内各种组织成分的比例, 诊断主要依靠脂肪的检出,如在脂肪成分 中见到血管影则更具诊断意义
增强:肿瘤于动脉期、门静脉期明显强化, 当脂肪含量少时,可能被周围强化掩盖, 平扫及薄层扫描有助于脂肪的检出
部分可出现假性动脉瘤,CT表现瘤内“团 块”样强化(光镜下为明显扩张的厚壁畸 形血管)。50%不能检出脂肪成分,且部 分病例的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与肝 细胞肝癌较难鉴别女 1 Nhomakorabea岁 腹痛
肉瘤样癌
肿瘤细胞多为肉瘤样梭形细胞,约占肝癌尸检的 3.9%~9.4%,占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的1.8%。好发 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约5: 1)
肝良性肿瘤及肝脓肿PPT课件
17
.
18
肝右前叶脓肿
MRI平扫示肝右叶前上 段内有一椭圆形病灶, 边界清楚,轮廓光滑, 在T2WI(A、B)、 T1WI(C、D)呈略低 信号;
.
19
.
20
胰腺癌及其它肿瘤
.
21
胰腺癌
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的第四 位恶性肿瘤。
临床:腹部胀痛不适、胃纳减退、体重减轻、黄疸和腰背部疼痛。 以胰头部最多见,占60-70%,其次为胰体及胰尾,胰头癌导致梗阻性
.
47
鉴别诊断
真性囊肿:极为罕见,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内衬完整的内皮, 为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单发或多发,囊腔不与胰管相通,囊内无间隔 及软组织结节,可以单纯发生在胰腺,也可同时伴有肝肾的多囊病或 VHL病(Von Hippel?Linda Disease),最终确诊要依靠病理。
胰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为一种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约占胰腺 外分泌肿瘤的1%~2%,肿瘤起源于胰导管的上皮,并分泌黏液,导 致胰管的扩张或囊肿形成,表现为位于钩突的分叶状多囊或单囊结构, 易于囊腺瘤混淆,以下几点可以鉴别:病变绝大多数位于胰头或钩突; 均伴有胰管的扩张,且囊与扩张的胰管相交通;有时可看到导管壁上 的乳头状肿物突入管腔;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4)较大的病灶,中央区域始终不能填平,与平扫时的更低密 度影一致。
.
3
【MRI诊断】
1,肿瘤70%为圆形、卵圆形,30%为分叶状,边界清楚锐利。
2,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信号,大部为低信号的肿瘤内有更低 信号或为混杂性低信号。
3,T2WI像上呈高信号,随TE延长,信号逐渐增高,称为灯泡 征。
4,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囊变,囊腔为圆形或卵圆形,内含透 亮的浆液或胶样物质,在T1WI上为低信号,于T2WI上表现 为比肿瘤主体部分更高的信号。
.
18
肝右前叶脓肿
MRI平扫示肝右叶前上 段内有一椭圆形病灶, 边界清楚,轮廓光滑, 在T2WI(A、B)、 T1WI(C、D)呈略低 信号;
.
19
.
20
胰腺癌及其它肿瘤
.
21
胰腺癌
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的第四 位恶性肿瘤。
临床:腹部胀痛不适、胃纳减退、体重减轻、黄疸和腰背部疼痛。 以胰头部最多见,占60-70%,其次为胰体及胰尾,胰头癌导致梗阻性
.
47
鉴别诊断
真性囊肿:极为罕见,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内衬完整的内皮, 为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单发或多发,囊腔不与胰管相通,囊内无间隔 及软组织结节,可以单纯发生在胰腺,也可同时伴有肝肾的多囊病或 VHL病(Von Hippel?Linda Disease),最终确诊要依靠病理。
胰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为一种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约占胰腺 外分泌肿瘤的1%~2%,肿瘤起源于胰导管的上皮,并分泌黏液,导 致胰管的扩张或囊肿形成,表现为位于钩突的分叶状多囊或单囊结构, 易于囊腺瘤混淆,以下几点可以鉴别:病变绝大多数位于胰头或钩突; 均伴有胰管的扩张,且囊与扩张的胰管相交通;有时可看到导管壁上 的乳头状肿物突入管腔;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4)较大的病灶,中央区域始终不能填平,与平扫时的更低密 度影一致。
.
3
【MRI诊断】
1,肿瘤70%为圆形、卵圆形,30%为分叶状,边界清楚锐利。
2,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信号,大部为低信号的肿瘤内有更低 信号或为混杂性低信号。
3,T2WI像上呈高信号,随TE延长,信号逐渐增高,称为灯泡 征。
4,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囊变,囊腔为圆形或卵圆形,内含透 亮的浆液或胶样物质,在T1WI上为低信号,于T2WI上表现 为比肿瘤主体部分更高的信号。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学习交流PPT
23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er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er- to iso.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80 seconds later. D, 5 minutes later
2,局灶性结节增生: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 可有更低信号瘢痕区;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 痕更高信号;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 高—等信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 均匀,增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学习交流PPT
18
鉴别诊断
浆细胞瘤
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转移性 肝肿瘤
胃、肺、胆、胰、结肠、 卵巢、子宫、乳腺等的癌 瘤转移至肝
瘤样疾病
肝囊肿 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炎性假瘤
学习交流PPT
2
原发性肝癌
病理组织学分: 1,肝细胞性肝癌 2,胆管细胞性肝癌 3,混合癌(肝细胞和胆管细胞)
学习交流PPT
3
肝细胞癌
病理分型
1,弥漫型 病灶呈浸润性生长,弥散分布;无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学习交流PPT
1
肝脏肿瘤的分类
良性
恶性
原
上皮性肿瘤
肝细胞腺瘤 胆管腺瘤
发
囊腺瘤
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鳞状细胞癌 腺鳞癌、囊腺癌、类癌
性
错构瘤
肝
肿
间叶组织肿瘤 肝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
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瘤
淋巴管瘤
平滑肌肉瘤
脂肪瘤
骨肉瘤
肝脏良性肿瘤课件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3、血管瘤 ①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
征”。 ②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和脂肪抑制图像无信号减低。 ④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六)临床表现: 1、生育期妇女多见。 2、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 3、有自发出血和恶变倾向。 4、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切除。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 2、脂肪抑制图像上信号减低; 3、化学位移反相位图像亦显示信号减低; 4、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信号; 5、注射SPIO后信号轻微降低或不降低; 6、注射Gd-BOPTA和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影像学首选: 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肿块;
2、增强亦呈“快进慢出”型;
3、中心瘢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并延迟强化; 4、注射SPIO后信号明显降低; 5、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肝脏良性肿瘤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3、血管瘤 ①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
征”。 ②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和脂肪抑制图像无信号减低。 ④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六)临床表现: 1、生育期妇女多见。 2、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 3、有自发出血和恶变倾向。 4、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切除。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 2、脂肪抑制图像上信号减低; 3、化学位移反相位图像亦显示信号减低; 4、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信号; 5、注射SPIO后信号轻微降低或不降低; 6、注射Gd-BOPTA和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影像学首选: 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肿块;
2、增强亦呈“快进慢出”型;
3、中心瘢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并延迟强化; 4、注射SPIO后信号明显降低; 5、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肝脏良性肿瘤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表现
1、强回声; 2、均质、边缘清楚。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五)、影像学首选 1、B超。 2、不典型者首选MRI 多回波T2WI、重T2WI.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包膜常见; ④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无“灯泡征”。
肝脏良性肿瘤
任广国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
v 一、肝血管瘤 v 二、肝细胞腺瘤 v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v 四、肝炎性假瘤 v 五、其他少见肿瘤
(一)脂肪瘤 (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三)血管内皮细胞瘤 (四)胆管囊腺瘤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一)、定义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分为4种类型:
脂质。 5、血供丰富,血流方向呈向心性。 6、脂肪变性型、扩张血窦型、混合型。 7、腺瘤内可见正常的Kupffer细胞,但其数量较正常肝组织少,
而且吞噬功能也有降低。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三)典型特征: 1、含有脂肪成分,在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
制图像中信号减低。 2、常可见包膜。 3、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等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一)定义: 肝细胞腺瘤又称肝腺瘤,为少见的肝细胞
起源的良性肿瘤,居肝脏良性肿瘤的第三位。 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 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肝细胞酷似,内含 大量糖原和脂质。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二)病理: 1、多为单发,肝右叶多见。 2、30%可见包膜。由瘤周被挤压的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增加所致。 3、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的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 4、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的肝细胞酷似,内含大量糖原和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与口服避孕药无关,常合并出血,恶变等并发症。 ②可有中心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中无信号减低。 ④无包膜。 ⑤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肝脏良性肿瘤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一)定义:FNH-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继血管瘤之后肝内第二常见
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由正常肝细胞、Kupffer 细胞、血管、和胆管组成,无正常排列的肝 小叶结构,也不与胆管树相通。
密度。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圆形或卵圆形等密度,边界清楚; 2、出血-25% 3、脂肪(7%-10%) 4、31%-66%可见包膜; 5、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 B超表现: 1、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圆形或椭圆形稍低回声; 2、丰富肝门脉样血流及低速动脉样血流。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3、血管瘤 ①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
征”。 ②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和脂肪抑制图像无信号减低。 ④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六)临床表现: 1、生育期妇女多见。 2、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 3、有自发出血和恶变倾向。 4、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切除。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三)、典型特征 1、增强后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2、多回波序列T2WI上,随TE时间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 3、重T2WI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灯泡征” 4种强化类型:
1、动脉期,瘤体周边C形、花环状、结节状强化,快进慢出-海绵状血管瘤、 2、瘤体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主动脉密度相近,门脉延迟稍高-直径小于1.5cm 3、动脉期瘤体无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可见肿瘤周边结节性增强,充盈缓慢-厚壁 性血管瘤。晚近晚出。 4、动态扫描瘤体始终无强化,罕见,多见于硬化性血管瘤。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中心瘢痕T2WI为高信号,无“灯泡征”。 ②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呈中心强化,向周边呈涌泉样推进。中心瘢痕延迟强化。
动脉期可见扭曲、增粗血管。 ③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④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瘤
(六)、鉴别诊断 3、肝细胞腺瘤
海绵状血管瘤 厚壁型,壁内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 2、脂肪抑制图像上信号减低; 3、化学位移反相位图像亦显示信号减低; 4、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信号; 5、注射SPIO后信号轻微降低或不降低; 6、注射Gd-BOPTA和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影像学首选: 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
①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信号可降低; ②动脉期相对均匀强化,延迟期多为等密度; ③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性强化。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七)、临床特征 1、30-50岁女性常见。 2、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 3、肝左右叶受累相差不大。 4、大小不一,单发、与多发不一。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四)、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2、增强后呈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MRI表现:
1、呈长T1长T2信号,中央瘢痕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2、多回波T2WI,随TE时间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 3、重T2WI(TE120-150)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称为“灯泡征”; 4、增强后可见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1、强回声; 2、均质、边缘清楚。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五)、影像学首选 1、B超。 2、不典型者首选MRI 多回波T2WI、重T2WI.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包膜常见; ④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无“灯泡征”。
肝脏良性肿瘤
任广国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
v 一、肝血管瘤 v 二、肝细胞腺瘤 v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v 四、肝炎性假瘤 v 五、其他少见肿瘤
(一)脂肪瘤 (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三)血管内皮细胞瘤 (四)胆管囊腺瘤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一)、定义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分为4种类型:
脂质。 5、血供丰富,血流方向呈向心性。 6、脂肪变性型、扩张血窦型、混合型。 7、腺瘤内可见正常的Kupffer细胞,但其数量较正常肝组织少,
而且吞噬功能也有降低。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三)典型特征: 1、含有脂肪成分,在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
制图像中信号减低。 2、常可见包膜。 3、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等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一)定义: 肝细胞腺瘤又称肝腺瘤,为少见的肝细胞
起源的良性肿瘤,居肝脏良性肿瘤的第三位。 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 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肝细胞酷似,内含 大量糖原和脂质。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二)病理: 1、多为单发,肝右叶多见。 2、30%可见包膜。由瘤周被挤压的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增加所致。 3、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的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 4、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的肝细胞酷似,内含大量糖原和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与口服避孕药无关,常合并出血,恶变等并发症。 ②可有中心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中无信号减低。 ④无包膜。 ⑤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肝脏良性肿瘤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一)定义:FNH-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继血管瘤之后肝内第二常见
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由正常肝细胞、Kupffer 细胞、血管、和胆管组成,无正常排列的肝 小叶结构,也不与胆管树相通。
密度。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圆形或卵圆形等密度,边界清楚; 2、出血-25% 3、脂肪(7%-10%) 4、31%-66%可见包膜; 5、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 B超表现: 1、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圆形或椭圆形稍低回声; 2、丰富肝门脉样血流及低速动脉样血流。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3、血管瘤 ①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
征”。 ②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和脂肪抑制图像无信号减低。 ④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六)临床表现: 1、生育期妇女多见。 2、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 3、有自发出血和恶变倾向。 4、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切除。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三)、典型特征 1、增强后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2、多回波序列T2WI上,随TE时间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 3、重T2WI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灯泡征” 4种强化类型:
1、动脉期,瘤体周边C形、花环状、结节状强化,快进慢出-海绵状血管瘤、 2、瘤体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主动脉密度相近,门脉延迟稍高-直径小于1.5cm 3、动脉期瘤体无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可见肿瘤周边结节性增强,充盈缓慢-厚壁 性血管瘤。晚近晚出。 4、动态扫描瘤体始终无强化,罕见,多见于硬化性血管瘤。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中心瘢痕T2WI为高信号,无“灯泡征”。 ②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呈中心强化,向周边呈涌泉样推进。中心瘢痕延迟强化。
动脉期可见扭曲、增粗血管。 ③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④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瘤
(六)、鉴别诊断 3、肝细胞腺瘤
海绵状血管瘤 厚壁型,壁内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肝脏良性肿瘤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 2、脂肪抑制图像上信号减低; 3、化学位移反相位图像亦显示信号减低; 4、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信号; 5、注射SPIO后信号轻微降低或不降低; 6、注射Gd-BOPTA和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影像学首选: 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
①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信号可降低; ②动脉期相对均匀强化,延迟期多为等密度; ③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性强化。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七)、临床特征 1、30-50岁女性常见。 2、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 3、肝左右叶受累相差不大。 4、大小不一,单发、与多发不一。
肝脏良性肿瘤
一、肝脏血管瘤
(四)、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2、增强后呈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MRI表现:
1、呈长T1长T2信号,中央瘢痕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2、多回波T2WI,随TE时间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 3、重T2WI(TE120-150)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称为“灯泡征”; 4、增强后可见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