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课堂充满智慧
《课堂智慧智慧课堂》教学论文 论文
课堂智慧智慧课堂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用“智慧”去引领教育教学行为,打造智慧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智慧引言: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教师驾驭学生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探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充满智慧地解决实际问题。
正文:什么是智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意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
教师对教学所做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最终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
教学过程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时出现,教师需要合适、巧妙地“当机立断〃,才能使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下去。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智慧,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一、备课环节在很多次备课时,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来制作课件。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我们老师都学会了甚至擅长课件的制作,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小学老师课时数相当地多,专业性不强,往往是一个数学老师不仅教数学,还同时兼任好几门艺体常识课的教学,所以工作相对比较繁忙,时间相对比较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课件资源。
我在平时备课中,就经常借鉴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希沃白板中的课件,当然了,借鉴并非全盘照搬过来,而是选择性地使用和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修改再使用。
这样,利用好教学辅助软件,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在备课环节中,正确恰当地利用好己有的教学辅助软件,不失为一种智慧的体现。
二、上课环节数学课堂是理性的课堂,与此同时,数学课堂也经常性地考验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比如说,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一课中,第一幅情境图教学导出9+1=10之后,突然有学生说8+2也等于10,于是我因势利导说:〃嘿,还真有这么巧的事儿!〃我立即课件出示第二幅情境图,自然过渡到第二幅情境图(8+2=10)的教学。
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智慧课堂论文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
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
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
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作为教师,智慧课堂在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智慧课堂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自身的一节《勾股定理》课为例:一、智慧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
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
智慧课堂就是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
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比如对《勾股定理》的故事引入,相传毕达哥拉斯有一次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A 、B 、C 三者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系.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找出瓷砖中的面积关系。
让古人智慧在课堂上闪光论文
让古人的智慧在课堂上闪光摘要:文章介绍教师经过以下六个步骤: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
二、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说教法。
三、优化组合,营造和谐——说学法。
四、以读为本,生动课堂——说程序。
五、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说板书。
六、回味课堂,体验得失——说效果。
来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合作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27-02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1、教材分析《晏子使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的11课,是第三组课文的第二篇,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语言。
作为一个历史故事,《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显示威风,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但是,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晏子说的话,理解上会有困难。
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年龄特点的估计,以及对编者编排意图的解读,本课的教学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晏子和楚王的三次交锋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晏子说的话,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品悟表达智勇,在读中升华爱国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对于以上的教学目标,重点是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语言,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晏子话中含着的意思。
4、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充分展示学习语言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说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课堂因“”而充满活力和智慧论文
课堂因“探究”而充满活力和智慧【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基于儿童这样的心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
因此“探究”引进了小学数学课堂,为了践行新理念,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探究中自主建构认知结构,使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创设情境;拓展空间;动手操作;质疑解疑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此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如何践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讨论、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而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像一块诱人的“蛋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足学生的胃口,触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注重动态生成 让课堂充满智慧论文
注重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而忽视活生生的学生这一主体;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案例的生成。
我们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稍有偏离,一定会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为止……。
课堂上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智慧火花的闪跃。
数学教学应该是“活”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智慧火花、思维火花的闪跃,我们不能避而不“闻”,而是应该加以有效的利用,通过观察,通过倾听,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一、动态备课,用教学预设促进生成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定“教学预设”的重要性。
新课程对教学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做到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这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灵活地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时代精神与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
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互动主体。
这也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就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预设应对方案,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二、共享课堂的精彩生成,让数学学习燃起智慧的火花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
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
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
比如,在学习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中,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并计算其直观图的面积”。
两分钟后,我开始提问;师:根据斜二测画法,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先计算出正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原理,得知正三角形直观图的高缩短了一半,因此,其面积也是原来正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用智慧和真情支撑多彩课堂论文
用智慧和真情支撑多彩的课堂2010年高考已经渐去渐远了,我原来所带的四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已进入大学深造,有好多学生如今也失去了联系,但他们却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多。
自从97年参加工作以来,这一届是我继第一届学生之后第二次从高一带到高三的学生,所以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心血,倾注的感情也特别多。
记得刚接手这几个班的时候,他们的英语底子很薄,很多同学连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都不具备,课堂教学的难度很大。
现在想来,竟说不清是怎么过来的。
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经过三年的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考中可以说是高分云集,不少学生突破了140分大关。
细细想来,耐心是第一位的。
面对这些学生,我不能挖苦和埋怨他们,这于事无补。
我只有下功夫研究他们的心理,研究他们的薄弱之处。
思想上鼓励他们,行动上支持他们,方法上多指点,细节上多观察,习惯上多培养,课堂课后多辅导勤督促。
我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在传输思想和文化。
我经常对学生讲,对于英语学习,不仅要把它当成语言来学习,重视词汇和基本句型,还有语法知识,在阅读中日积月累,通过阅读量的增加逐步找到语言学习的感觉,学以致用,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而且更重要是要把语言材料当成一种思想和文化来学习,语言是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的载体,不重视思想文化的积累,永远都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掌握语言,驾驭语言和灵活地运用语言。
有时候,一个人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和思考,决定着个人的逻辑推理和归纳判断能力,有些题目的解答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不是纯知识性的问题,它实际上考查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淀和理解,必需调动各种因素,综合地考量,才能正确做出判断。
事实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有很多同学喜欢用汉语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总喜欢在做一道题之前先将其翻译成汉语,若果通顺就认为正确。
当然,人类的基本思想感情是相通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奏效的。
但是,中西方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所以汉语式的思维方式在这些中西方差异性较大的地方就失灵了,而高考试题中必然要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尤其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型中尤为突出,学生如果在这一方面不能有所突破,就必然制约其完卷的质量,影响成绩的提高,形成语言学习的瓶颈。
让语文课堂涌动智慧灵性论文
让语文课堂涌动智慧的灵性摘要:本文从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场”、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场”、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智慧;营造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69-001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凝练“知识场”的艺术,更要有营造“思维场”和“情感场”的本领。
一、“风卷海浪花万朵,雁上晴空诗一行”——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场”初中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决定了新课程下一名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知识大家”。
他不仅要有对社会、生活、文化等知识的熟练把握,而且要对历史、哲学、经济等各种热点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做到“言皆若出乎吾之口,意皆若出乎吾之心”,练就一副讲得学生“醉倒”的本领,达到“扬弃”教材、“超越”教材的境界。
这样的教师,他会“以生为本”,蹲下身来,以学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审视教材;他会起承转合,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他会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姿多彩的创新活动,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惊喜,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例如我在讲授《口技》时,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录音《洛桑学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努力听,三分钟后让他们口述从中听到什么?洛桑表演了那些内容?紧接着启发学生:假如一个表演者,在舞台上两手空空,而他却能演奏出优美的乐音,模拟出“泰坦尼克号”的汽笛声,弹出凄婉的《二泉映月》,他依靠的是什么本领?这在曲艺中被称作什么?从而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口技》之中。
二、“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场”“读书学习贵在思索探究,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递进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
课堂生成性资源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灵性、智慧与活力论文
课堂生成性资源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灵性、智慧与活力摘要:本文从捕捉小学英语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从而渗透安全、理想、环境、爱国主义情感等方面的教育阐述了教育源自于课堂生成性资源。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渗透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还包括人的资源,如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和家长资源。
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结构都可以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学生资源蕴藏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之中,也隐藏在他们的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之中。
其中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也是学生资源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定义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及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这里的”新问题、新情况”,就是”动态生成资源”。
二、捕捉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渗透教育1、捕捉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渗透安全教育《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1 e read and act主要内容如下:mr. green: who’s the boy in the tree?yang ling: let me see. wow, he’s liu tao.mr. green: come down, liu tao.liu tao: all right.mr. green: don’t climb trees again.liu tao: yes, sir.这段对话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听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o’s the boy in the tree? come down, ... all right. don’t climb trees again. yes, sir.在教学中,可以以简笔画为辅助手段,分三部分教学。
朗读,让课堂充满灵动与智慧论文
朗读,让课堂充满灵动与智慧摘要:语文课姓“语”,课堂中应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于是,“琅琅书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唱起了主角。
关键词:朗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96-00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下面就小学中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链接生活,激发朗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在多彩的生活中他们同样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有着各自独特的认知。
作为教师,如果能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才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触摸语言文字,品出其中的蕴味,读出真情实感来。
如教学《掌声》一文,指导“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这句话时,我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学习生活中,当自己曾经得到别人献给自己掌声时,有什么感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当别人献给我掌声时,我无比的激动!”“那是一种自豪,我从没感受到过的!”“那是一种感动,我感受到了同学对我的关心,对我的欣赏!”……在学生的话语中,我知道他们已有了真切的感受,此时,再引导学生们带着这份独特的感受去读文,那股子感动是溢于言表的,学生朗读也够味了!又如教学《雨后》一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雷雨过后自己玩水的欢快场面,之后再去读“兄妹踩水”场面,那时的“趣”是教师再多的导语也换不来的。
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智慧论文
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智慧作为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点燃的火种,让知识的火焰燃烧、蔓延,变成熊熊烈火。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灵性与情调,让我们的课堂语言充满芬芳与智慧。
每每开学之初,我就请学生在教材目录中找到本册书中他们最喜欢的篇章,然后再告诉他们我最喜欢的文章,找到大家共同喜欢的课文,我就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准备,师生在共同期待中饱含热情地去学习这些篇目,会觉得文章有无穷的魅力,而自己就像入宝山而探索的勘探者,乐此不疲。
一、《赤壁赋》:浓墨重彩,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讲课之前,我先用了将近一节课时间给学生补充苏轼那大起大落的人生历程,那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那处处涉略的文化领域,以及为官造福留下来的西湖、苏堤,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东坡肉、东坡帽。
这一切都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知道了他不但能文善诗,还工书工画;他不但官位显赫,也曾锒铛入狱;他不但高高在上,也喜与民同乐;他曾经消极痛苦,仍不改豁达本性;他既有豪情满怀,也曾真挚动人。
这就是全面独特的苏东坡,风流儒雅、命途多舛、思想复杂、特立独行。
早读课上给学生抄读苏轼的诗词背诵。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特别是看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时,大多沉迷于流行音乐的学生才明白原来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取材于此。
这样上课的时候,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苏轼在文章中情绪的变化,从而探测到儒、道、佛对他思想的综合影响,就会明白他怎样在人生的低谷中平衡自己的心态。
文章讲完后,同事们还一起给学生印发了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和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
这样打造一节课,如果学生用心去听,精心去记,应该学到不少知识吧。
愿望与现实总是有一些差距,也许是曲高和寡,可能一下子给学生展现这么多东西,他们会消化不了,也可能拒绝吸收,但是我仍然不后悔用这种“铺天盖地”的方式让他们领略名家风范。
只不过我需要改进的是走进他们的心里,不但要他们倾听,还要和他们对话。
精彩课堂源于智慧理答论文
精彩的课堂源于智慧的理答【摘要】在一次数学大练课活动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并提出了五种数学课中教师智慧的策略,愿智慧理答的理念能深人人心,智慧理答行为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并引领和启迪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数学理答策略在一次数学大练课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一位王老师两次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两次上课的导入环节王老师都设计了给学生每两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张大小一样的白纸,老师让同桌两个人分,第一次教学中,第一个学生就回答了先一人两张,剩下的一人半张,老师只作了简单的肯定,在第二次执教时,王老师也同样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也提出了先每人两张,剩下的一人半张,老师表扬这两位同学分得真均匀,这时老师紧接着追问“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并不是平均分的,而是你两张我三张,或是你三张我两张,老师对自己拿两张,同桌拿三张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夸他真是个大度的好孩子,这时老师又追问“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好?”,引出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王老师这两次巧妙地追问让学生对“平均分”有了充分地感知,为下面分数的学习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断设计是相似的,执教者也是同一位教师,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
第一次教学,直到课结束了,学生对平均分还不是很清楚,而第二次的课上,因为老师两次巧妙的追问,让学生在课的导入环节就初步感知了平均分,整堂课都抓住了平昀分,使平均分这个概念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我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我认为,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智慧的理答可以把一堂课点缀地活灵活现,有条不紊,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索,把学生带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地,然后抛砖引玉,画龙点睛,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
反思自己的课堂,简单重复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的肯定、理答变成教师自身预设好的才华展示、理答失实等的屡见不鲜,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智慧理智呢?一、采用褒贬有度的评价用语。
小学英语论文-智慧课堂,点燃英语教学的火花通用版
小学英语论文-智慧课堂,点燃英语教学的火花通用版新课程的小学英语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通的课堂,是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场所,更是他们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的地方。
这样的课堂是错综复杂、动态生成的,它总是在有序和无序的整合中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主线。
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用人性去建构,用智慧去实践。
一、用智慧打造动感课堂的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强调课堂的互动生成,同时也十分注重课前的预设,可谓是“美丽的预设,精彩的生成”。
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往往凝聚了教师诸多的心血和智慧。
一句过渡语的锤炼、一个语言训练点的挖掘等,都是倾注了生命灵性的。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就是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和摸清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几个切入点:(一)独辟蹊径,创设新情境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语言习得与应用的过程,语言只有通过生活中的体现才能发挥其沟通运用的价值。
事实上,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实活动意义的语言与场景才更利于学生产生兴趣并促使其主动地内化、吸收与运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任务,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学习,真正有效地展现其个性化特征。
如:在五年级我教授有关房间的单词closet, shelf, end table, trash bin, curtain等时,我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贯穿起来,设计了以下一个任务链:(1)做家具。
从谈话入手,引发学生对家里家具的认识与分析,并鼓励他们提前几天的时间,利用硬板纸、塑料、铅丝等各种材料制作各种简单家具。
(2)家具展。
课堂中将学生的家具陈列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各位同学介绍他们的作品,阐述其生活意义,最后针对语言表达、创新因素、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评比与颁奖。
(3)搬新家。
每个学生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造力是难以估量的。
在活动中,我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间房子,并把家具摆设进去,创造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家园。
让化学课堂成为有智慧课堂论文
让化学课堂成为有智慧的课堂摘要:从一节化学比赛课堂上,演示化学实验失败后突发灵感,从容处理突发事件,化不利为有利,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然后从学生“课堂主体”角度和教师“课堂主导”角度两方面去处理突发事件,使化学课堂充满智慧。
关键词:化学课堂、智慧课堂【案例回放】去年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栋梁杯”课堂教学比赛。
上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我在进行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备课中,积极准备。
先进行了两轮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方案,查阅资料、准备实验等,自以为准备很充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但在比赛的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在做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把切好的小粒白磷刚放入锥形瓶,还未来得及称量反应物的总质量,白磷就自燃起来。
学生们一片惊讶,这个意外打乱了原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怎么办?我在学生们的惊讶中迅速冷静下来,对于白磷燃烧这个实验,我曾做过精心改进,改进的方法试过多次,向来都是万无一失的,本节课为什么会出现意外呢?我想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才能变不利为有利。
于是我灵机一动,进行了如下设计: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本实验发生意外的原因吧!下面就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一是造成刚才实验意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二是如何改进这个实验让其顺利进行。
应该说学生们这个时候都处于疑惑的兴奋状态,所以我的话一结束,他们的情绪立即高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并很快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们对于第一个讨论题的解释是: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内容时,按季节应是深秋,气温较低,白磷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自燃,而去年整个秋季持续干旱,气候异常,气温高于往年,所以就导致白磷很快发生自燃,产生了实验的意外现象。
学生们的解释是合理的。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则说出了不同的方法:换一只锥形瓶;把瓶子里的沙倒掉;用水冷却锥形瓶等。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认识到由于气温偏高,换锥形瓶和沙子的方法不行,否则白磷还是会自燃。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论文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还能为学生课文的学习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为学生架起一座进入学习角色的桥梁。
好的导入如同一次说书的“开讲”,寥寥数语,掷地有声;犹如一首曲子的“前奏”,未成曲调,而先有情;好似一场戏剧的“序幕”,目光聚集,胃口吊足。
我们课题组自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以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导入方法与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导入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用具来进行。
这样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例如赵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时,课前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你知道我们国家刚成立时的情景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如果不采取这种直观、形象的导入,那就会与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较大的距离。
由于学生没有这一方面的感观体验,那么热爱祖国的情感就只能由你灌输,很容易搞成枯燥乏味的空洞的说教,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效果了。
而借助了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形象。
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
听歌曲、看图片、放映幻灯能收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
二、运用故事激情引趣,巧妙激趣导入学习的最好刺激又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
学生喜欢听故事,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习作练习要求学生编个童话故事给小朋友听,使他们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
构建和谐课堂 洋溢爱和智慧论文
构建和谐课堂洋溢爱和智慧什么是和谐?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而和谐的课堂教学则是和谐教育的重要体现。
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积极主动、优质高效、民主平等、尊重差异、参与合作、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呢?我在化学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因此对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课堂教学调查统计,学生要求老师“尊重关爱学生”放在首位。
因此,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从思想上、感情上、行为上,尊重关爱他们,有了尊重和关爱,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沟通合作,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能以轻松开放的心灵来接受教学,改“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学习知识,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快乐与收获,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二)适度地运用幽默幽默是增强亲和力、协调人际关系的最佳形式。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
比如在实验室制氧气时,步骤也可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概括,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对于枯燥的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仪器用途,实验操作反应现象等,也可用一些口诀归纳,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
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或韵语、顺口溜可以把枯燥的理论转化得直观有趣,学生容易接受,记忆深刻。
论文教学课堂智慧
家校无缝链接与自主学习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刘宇清二零一二年四月十六日题记:教育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承载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希望。
教育应该让孩子幸福,也要让父母幸福。
从而让千家万户充满欢歌笑语。
教师要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每个孩子及他们家庭的幸福,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温暖,让师生关系充满温度,让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更和谐。
我校的教育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定!家校无缝链接是指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
我校打造特色实效家校无缝链接制度,办人民满意的学堂。
关键词:家校无缝链接自主学习家校合力幸福四环节正文: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中学生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作用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
依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扮演的不同角色,家校合作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家长以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子女教育;第二层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第三层次,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参与者参与学校的管理。
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德洛尔认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在家长眼中,孩子的分数代表一切。
多数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智力投资多,而对品德教育则不同程度的忽视和排斥,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智力和品德孰重孰轻的问题上,如很多研究者所言,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顾在孩子的学习上下工夫,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和习惯培养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1.家校沟通实效低。
现状是形式多,实效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充满智慧好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而要点燃学生的智慧,作为驾驭课堂的教师就更应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教育的智慧也许来自技巧,也许来自机智,也许来自灵感,也许来自艺术,或者来自于爱。
这些说法都有他的道理。
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的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班内总是有学生品行不佳,我们很多老师都把他视之包袱,一般都会警告其他同学离他远远的,注意“近墨者黑”;而智慧的手段往往是,把他作教育的契机,呼唤大家以热情的双手,拨动爱的琴弦,使之“近朱者赤”。
管与不管,两个不同的视角;放与不放,两个不同的结果。
作为人师,我们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能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有用之材。
只要我们能问心无愧于自己的师德,我们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给学生带去快乐,带去动力。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因循者困惑,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
以往,有大纲有教材,捧一本教参就可以驾轻就熟地传道授业,这是因为课程总是换汤不换药。
如今,课程标准不那么具体不那么精确,多了些弹性空间,而教材,也不再是经典、不再是记忆的样板,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了。
这的确让我们这些习惯于以教材为目的的教教师感到困惑了,也正是这困惑让人呼唤新的教学智慧。
新的课堂智慧,是要改造传统的教师权威。
近年来关注的学生主体性、教师角色转换、自主建构性学习等问题,肯定会在教学中不断落实。
在新课标与新教材之间的开阔地,它提供给教学的,是悬念、是坎坷、也是创生成功的机遇,新课堂智慧,可能正是在这里获得了释放和张扬。
意大利作家卜迦丘说: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
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什么是智慧?北京大学王梓坤教授认为:“智慧在于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两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及透彻的领悟,它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辞海》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更是简单明了,明白之至,“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有人说:知识,只是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智慧则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精髓与灵魂。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语言充满智慧的课堂智慧课堂应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一个人在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讲话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
在工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很有才华,可惜上的课却并不受学生欢迎。
这与不能清晰语言展开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而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首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因为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智慧。
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教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生动且幽默的语言。
教师幽默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
因为,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够缓解甚至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
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如果我们认可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彰显。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凸显探究的课堂凸显探究就要引导学生争辩,争辩使学生和教师的智慧火花交汇,碰撞、学生思想驰聘四海,翱翔蓝天,他们的灵性、个性得到张扬,争辩的过程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相长的过程;智慧课堂应该是充满疑问的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因为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过程甚至比结果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
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一些学生对概念的来源不清楚,对知识体系的不清晰,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会复制例题,不会创新应用。
就如《笑话》中所说,一个小孩子问他爸爸:“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带我和妈妈玩遍天涯海角”,他爸爸说咱没钱呀,孩子说,“那你去银行拿钱时为什么只拿那一点点,把买汽车的钱也拿回来不就行了吗?”这个笑话中的孩子与教师“重结果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样吗?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下,鲜活的知识来源被无情地截断,前人对知识艰辛的探究过程被“边缘化”。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因为,按照后现代知识观,知识不是确定的事实,不是对现象的准确表达,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知识是在批判中发展的。
死记书本知识只能导致思想的僵化。
但知识又是有价值性的、个体性的和情境性的。
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没有建构的过程,不可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没有对知识建构的过程,不可能使学生进入真正的知识殿堂。
“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乐趣,因为死记知识的条文是枯燥无味的,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过程与结果都是重要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因为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才会变得更聪明。
基于此,我认为,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
教师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自己那扇思维之门。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走进生活的课堂知识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之中。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
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课堂常常是那种以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公式、定理、法则等符号体系为主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它同生活世界有许多差别和距离。
正因为如此,课堂行为和事件时常需要面向联络、亲近、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课堂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孵化器”,是使课堂场景得以保持实践意蕴和生命格调的动力和源泉。
生活世界是教育和教学的“母机”,生活的故事常常激发教育和教学的反思。
生活总是指示、启迪着学生成长的路向、样式和真谛。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因为“学生”这一概念的根本内涵在于学习人生和学会生活,即有本领、有意义、有品位、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
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小心翼翼。
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教师要善于构建这样的生活课堂,应该时常检视自己的居高临下和盛气凌人,永远保持一份敬畏、责任感、谦卑和宽容的情怀。
因此,教育是那种被人的心灵、良知、激情和智慧所召唤的事业。
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智慧课堂呼唤有智慧的教师,所有的智慧,都表现为一定的创造性。
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它首先体现在对文本的重视,体现在教材教法上,也就是说:立足于文本提供的情景,有机整合教学资源。
强调教学的独创性,成为“有规则的自由活动”。
试想: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教师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智慧领袖。
当代教师需要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
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具有机敏、幽默、豁达、洞察的智慧。
教师们只有用智慧的心灵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教师之“魅”在于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教师智慧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智慧性表现为对学生的关心,并把这看作是教育者的崇高使命。
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教育体验实现的。
教育体验是指对教育的情境、关系及行动的体验。
教师智慧始终指向具体教育情境的具体学生,将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探及学生对世界的内心体验,时刻关注学生对具体的情况、关系或事件的体验,然后以‘心向着学生’、‘向着学生的生存与成长’的角度,探寻在具体情境中如何机智和充满智慧地采取行动,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动。
特级教师田慧生认为:教师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认为:教师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
综上所说: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
它应该包括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
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
老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