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_历史_理论和模式
第五讲 社区发展课件
各种计划分别由不同 的单位规划,并由其自 己对所订规划实施,没 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与协 调的部门
3、分散模式 第五讲 社区发展
2、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
地方性 计划模式
全国性 计划模式
依据社区所在地 域环境特殊性与 社区的主观需要
而制定
利用全国性的建设 计划,推进社区发 展工作
第五讲 社区发展
①地方性计划模式
第五讲 社区发展
第五讲 社区发展
主要内容
1 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进程
2
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3
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第五讲 社区发展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进程
社区发展作为一种专门的社区工作方法,源于
1947年美国印第安纳厄尔翰学院威廉·毕都教授的 “社区活力” 项目
第五讲 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的概念
第五讲 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
发展居民职业的、 技术的能力,以增 加物质的建设,提 高生活水准
亦即伦理建设。推 行生活教育,举办 休闲活动,提倡敦 亲睦邻,以建立祥 和的社会秩序
必须同时并进
教育居民互助的、 合作的精神,以协 调社区的力量改进 人群的关系
发展社区居民的组 织,以训练居民的 自治能力和自助精 神
• 都市社区发展:一般以传统的社区组织方法为主。
都市社区发展
1
模式
2
设置以社会、文 化、娱乐为主的
社区中心
以睦邻组织为中 心,侧重于文化 教育方面的工作
3
以社区福利协会及 联合募捐会等为中 心,推行各种福利 第五讲 社区工发作展
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 1、利用和改造旧有的社区中心:泰国寺庙,东南亚家族祠堂 • 2、新建社区中心:在社区建造房屋设施,用作社区中心 • 3、以学校为社区中心:菲律宾及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 4、以农村社团为社会全面改革计划的工具:印度、泰国 • 5、以民间团体推行福利中心的工作:斯里兰卡、刚果 • 6、由政府筹建的社区中心及农村福利会社:斯里兰卡 • 7、以合作社组织为社区发展的中心:以色列 • 8、以紧急救济的设施,衍生社区发展计划:印度、以色列
社区社会工作(大纲)
《社区社会工作》第一章社区概念与社区发展一、考核知识点(一)社区与社区理论(二)社区功能与社区服务(三)社区建设(四)社区研究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社区社会工作和个案工作、团体工作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以及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三大基本工作方法。
2、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
3、菲利普强调的是特定地域、共同实现的多元目标、群体三个要素。
4、所谓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5、人口是社区活动的主体。
6、社区的经济特征中看到其特定功能:保障功能与稳定功能。
7、广泛的包容性是社区文化的第二个特征,组织的网络性是社区文化的第三个特征。
(二)理解1、社区的生活功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
2、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当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
3、所谓社区服务,是指在社区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为社区服务。
4、所谓全貌研究,就是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5、吴文藻是最早进行中国社区研究的学者。
在社区研究上作出了巨大成就的当属费孝通先生。
(三)应用1、社区的分类:①按照社区结构及特点,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②按照社区功能,可分为工业社区、农业社区、商业社区等。
2、社区服务的特点:①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性。
②社区服务的“地域性”。
③社区服务的专业性。
④社区服务的综合性。
3、社区服务的原则:①理论指导原则。
②全面规划原则。
③突出重点原则。
④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原则。
4、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①老年人服务。
②青少年服务。
③残疾人服务。
④生活服务。
⑤再就业服务。
5、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对社会现代化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①协调社会有序发展。
②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
③发展与服务、建设与排忧的统一。
6、社区建设内容:①发展社区经济。
社区发展
二、社区发展的历史过程
社区发展的实际内容随着社区的产生 而产生。只要人们聚集而居,形成一个生 活共同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共同需要, 如何解决和满足这些需要,就因此而产生 了一种互相合作的集体行为,这就是社区 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内容。
第二节 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一、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功能 1.直接目标 2.终极目标
(三)推行方式
1.直接方式 2.间接方式
二、社区发展的三种路径选择
(一)自我帮助路径及其运用 1.自我帮助(self help) 2.自我帮助的实际运用
(二)技术支持路径及其运用
1.技术支持(technical assistance) 2.技术支持的实际运用
(三)冲突路径及其运用
1.冲突产生 而产生。只要人们聚集而居,形成一个生 活共同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共同需要, 如何解决和满足这些需要,就因此而产生 了一种互相合作的集体行为,这就是社区 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内容。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过程
一、社区发展的概念 社区发展作为一种专门的社区工作方 法,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合国在全 世界尤其是欠发达国家推行的社会改造运 动。社区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使 用得相当广泛,但是,由于学者和实际工 作者们的观点不同、工作关注点不同,至 今都没有统一的定义。
二、社区发展的组织模式与实践模式
1.社区发展的组织模式 2.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
第三节 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一、社区发展的原则与推行方式 (一)基本原则 1.联合国的十项原则 2.邓罕姆列出七大原则 3.徐震提出八条原则
(二)工作原则
1.罗斯(Murray Ross)提出了八个原则 2.徐震提出了五个原则
复习思考题: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沟通理论的三个层次
与人的沟通:专家学者与地方领袖之间、地方领袖与居民之间、社区工作者与地方领袖、居民之间的沟通。 社区发展知识与方法的传播。 纵向沟通:社区发展的各个机构和居民在观念与想法上的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沟通。
英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划分
(二)社会冲突理论
不同的利益趋向于形成两个冲突的集团;
社会系统本身经常产生冲突,冲突是社会的普遍特征;
对立的利益产生于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之间就稀缺资源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因此,迄今所有社会依赖于一部分社会成员对另一些社会成员的限制;
冲突产生于对立的利益,而对立的利益集团或利益群体是社会结构的必然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早期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出中所面对的社会问题: 贫穷、低度就业和大范围失业、农村社会的瓦 解、许多人背井离乡成为社会流民,犯罪、流 浪、乞讨、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4.新女性主义
主要观点
不应限制妇女角色在公共范畴中的发展。 与女性有关的问题的成因多与男权制度有关。 促进两性平等是工作目标。
(五)社区发展理论
添加标题
社区分析和机构分析理论
添加标题
策划理论和小组理论
添加标题
沟通和做决策理论
添加标题
均衡发展理论
添加标题
基层建设理论
添加标题
社会运动和社会变迁理论
建立慈善会社的理念:
2.社区睦邻运动
理念与目的
民共同生活,还可以促进对贫民问题的深入了
社区团购模式发展历史论文
社区团购模式发展历史论文
社区团购模式指的是由社区居民通过团购平台集中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社区团购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社区团购最初是由一些志愿者组织发起的,他们通过电话或传单等方式宣传团购信息,然后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购买。
这种传统的社区团购虽然起初发展较慢,但在一些小型社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区团购逐渐走向了线上化。
在2008年,中国知名的团购网站“美团”正式推出了社区团购服务,为社区
居民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购物方式。
此后,社区团购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此领域。
社区团购模式不仅为消费者节省了购物成本,也给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通过团购平台,小商家可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销量和知名度。
同时,社区团购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助意识。
当前,社区团购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模式的代表之一,已经波及到食品、日用品、服务等多个领域。
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社区团购模式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社区发展历史、理论和模式
能源经济历史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早期的木材、 草料等可再生能源,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炭,以及后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 消费结构在不断演变。
煤炭曾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能源,为当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和开采,煤炭的地位逐渐被取代。20世纪初, 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了全球的主要能源。
能源经济理论
能源经济理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在传统能源经 济学中,能源价格是调节市场供需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 发展,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演变。
新能源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强调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在此 背景下,能源政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 手段来调节能源市场,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网络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 程
网络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80 年代初期,这一时期主要网络产业的垄断问题。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 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网络产业的竞争行为和竞争策略。第三 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转向了网络产业的市场结 构和市场绩效。
以上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模式需要根据具体的社区情况和资源条件 进行综合考虑。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模式进行组合运用, 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社区发展的目标。
参考内容
网络产业组织理论:历史、发展 和局限
网络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网络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 场绩效的重要经济学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 市场竞争的加剧,网络产业组织理论得到了广泛和应用。本次演示将简要回顾 网络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背景,阐述其发展历程、理论框架、现实世界的挑战 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社区工作发展的历程 PPT课件
2
我们在表述社区工作发展史的过程中,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即表述的内容不仅同客观现实的历史相一致, 而且同人的认
识的历史相一致, 舍弃发展中出现的那些非本质的、 支流的
东西, 集中反映发展中的本质的、 主流的东西。
第二, 特殊性与普遍性统一的方法
10
5. 专业社区工作的形成
1939 年, 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兰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美国社 会工作会议上提交了一份报告, 系统阐述了社区组织的理论和方
法, 使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为大家所肯定, 从此, 社区
工作与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一起列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
1939—1945 年间, 社区组织课程在美国的社会工作学院中逐步推 广。1946 年, 美国社会工作会议成立社区组织研究协会。这些都 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7
每 14 段为一赈济区, 区设一名监察员, 领导由 14 个段联合组成的赈 济委员会, 定期开会, 指导各段的赈济工作。段为中层组织, 上面还有 负责全市济贫工作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市的济贫 所、 医院等救济机构, 是全市济贫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 也定期开会 。
爱尔伯福制通过建设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 上下协调, 信息畅通, 使
5
2.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汉堡制是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因创立于德国的汉堡市
而得名。
汉堡制源自于西班牙哲学家比维斯的理论,
1788 年, 汉堡市为解决乞丐列队街市并沿门乞讨的问题, 委托布什教授 拟定救助方案。然后由议会推选出来的志愿委员会开展工作, 其宗旨 是助人自助。
第三章_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孕育和早期发展 (五)社区睦邻运动 3、意义
(1)不单纯向居民提供物质帮助,更着重改善社区文化; (2)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着力解决社区共有问题; (3)注重组织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居民之间 的互助合作。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孕育和早期发展 (六)专业社区工作的形成
讨论: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工作具备什么特点,社区工作 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如何?将来的发展趋势又会怎样?
三、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1、梁漱溟:国家宪政要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一村一 乡的自治搞好了,宪政的基础也就有了。
2、晏阳初:中国社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农村 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问题,开展平民教育运 动有助于解决愚、贫、弱、私。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孕育和早期发展
(四)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1917年) 1、背景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贫困加剧,社会问题严峻, 慈善组织和救济机构缺乏协调,导致社会福利资源的浪费。 2、内容 市政府 理事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咨询部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咨询部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咨询部
二、香港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三、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的出现及其政治化
5、1980年代中,香港民主化进程加快,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意 识相继提高,开始由组织地区压力团体转向有政治倾向的 政治团体及参加选举。 6、1985年,政务署接管社区中心,并针对有特殊需要的人士 集中发展小组工作。 7、社会福利署停止提供直接的社区工作服务,志愿机构开始 寻找新的工作方向,比如向中产阶级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和 社区照顾服务。
社区创新:社区发展与社区经济的创新模式
社区创新:社区发展与社区经济的创新模式引言社区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提供了生活的基本需求,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社交交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创新成为了推动社区发展和社区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
社区创新旨在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改善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社区发展与社区经济的创新模式,以期为社区建设和社区经济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什么是社区创新?社区创新是指在社区内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改善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它可以涵盖多个方面,例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设施建设等。
社区创新是一种跨学科的创新方式,需要社区居民、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多个参与者共同合作,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发展的创新模式1. 社会企业模式社会企业是指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的企业,它既追求经济效益,又关注社会效益。
社区可以通过引入社会企业的模式来推动社区发展。
社会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居民的职业技能,创造经济增长和社会价值。
此外,社会企业还可以通过社区合作,推动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创新。
2. 社区共享模式社区共享模式是指通过共享经济的方式,将社区内的资源和服务充分利用起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例如,社区可以建立共享办公空间,供居民创业或远程办公使用。
社区还可以建立共享交通系统,居民可以共同使用汽车或自行车,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社区共享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 社区活力模式社区活力模式是指通过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和创新的活力,推动社区的发展。
社区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团体等方式,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社区活力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的社交交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4. 社区绿色模式社区绿色模式是指通过引入绿色技术和环保理念,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可以建立绿色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社区发展
文/陈涛【摘要题】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区发展的兴起和扩展的历史,阐述了世界上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社区发展的若干模式。
【关键词】社区发展;历史;理论;模式【正文】我国正在努力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过程中,社区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各地在实践中也创造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为使这一工作进行得更加富有成效,有必要系统了解社区发展的历史、理论及社区发展的模式。
一、社区发展的兴起与扩展(一)背景和由来“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在《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1915年)一书中提出的。
1928年,美国社会学家J•斯坦纳在其所著的《美国社区工作》中,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桑德森与波尔斯在合著的《农村社区组织》一书中,对社区发展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
此时社区发展概念同现在相比尚有较大差别,但他们为后来该概念的发展与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
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国家为应付当时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对原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进行了改革,越来越多地体现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增进社区福利的基本精神。
1765—1832年,德国就先后实行了汉堡福利制度(Hamburg System)和爱尔伯福利制度(Elberfield System),鼓励社区成员参加本社区的社会福利工作,试图以此倡导社区内部成员自我服务、志愿服务。
这一进程演变到20世纪初左右,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出现了一场更具广泛性的“睦邻运动”(Settlements and Neighborhood Movement)和“社区福利中心”(Community Welfare Centres)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社区人力物力资源,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动员社区成员齐心协力,在本社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经历了多次变迁。
从传统的居委会制度到现代社区自治管理,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着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和现代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一、历史变迁1. 传统的居委会制度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居委会制度。
这一制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社区治理主要是由行政机关通过派驻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实现社区治理的目的。
居委会制度在当时的社区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出现。
1982年,我国开展了社会主义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建立。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广泛发动居民自觉参与,依法管理社区和公益事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这一制度的出现,有效地加强了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推动了城市社区治理向更加民主、法治的方向发展。
3. 现代社区自治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日益向现代社区自治管理转变。
现代社区治理强调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治理理念,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和社会协商共治。
二、现代发展1. 提高社区管理水平随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现代社区治理强调的是社区自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推动社区协商共治,加强社区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自治机构和组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民主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管理水平。
2. 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现代社区治理模式还注重促进社区居民的自治参与。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可以从社区概念与社区发展概念中推导出来。
从社区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冲突模式与社会场域模式;从社区发展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计划变迁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
前三个模式就是从社区的存在状态中引申出来的,所以叫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后四个模式都就是促使社区发展变化的,所以叫社区发展的功能模式。
一、社会体系模式这一模式认为,社区就是一个持续的社会体系,具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与均衡发展的特点。
按照此模式规划社区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联动、功能互补、互动沟通与整体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取向。
这一模式还认为,社区同时就是一个变迁的体系,社区发展必须做好“动态的平衡”工作,处理好持续与间断、历史与现实、新生与衰亡、老人与新人、分工与合作、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稳定与发展、局部与全局与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社区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常新的面貌。
二、社会冲突模式这—模式认为,与其把社区瞧作就是一个稳定体系的持续,不如把它瞧作就是一种社会冲突,冲突及由此而引起的变迁就是社区发展的常规。
按照此模式引导社区发展,必须认清社区内的基本矛盾及其在不同时空中的主要表现,解决好诸如利益分配、权力追求、资源占有、社会分化、文化冲突、民族矛盾、代际隔阂、人员更迭、压力适应与认知失调等问题,不仅要在统—中把握好对立,更要在对立中把握好统一。
这一模式同时认为,功能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有些冲突,其显功能就是不好的,但其潜功能却就是好的;有些冲突,其显功能就是好的,但其潜功能却就是不好的。
社区发展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由冲突所产生的社区动力学及其显、潜功能的相互转换,整合社区所有力量为实现社区的目标而命斗。
三、社会场域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与其把社区瞧作就是一个持续的社会体系或瞧作一个由各种矛盾冲突所组成的社会复合体,不如把它瞧作就是一个社会场域,它为社区中的个人、群体、组织、机构与制度提供了活动与互动的舞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文档资料
西方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的形成 背景: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改变了 过去由社区组织和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 开始关注政府在保障公民社会救济和社会福 利事务方面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 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来实施公共福利服务, 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发展。 标志:1939年,兰尼报告系统阐述了社区工 作的理论和方法,使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 工作方法为大家所肯定,从此社区工作与个 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被列为社会工作的三 大工作方法。
一、社区工作发展简史 1、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P21)
– 前身:汉堡制、爱尔伯福制、英美慈善组织协会
– 起源:汤恩比馆、睦邻公所、霍尔馆
– 创立:两个报告: ——社区工作:1939年在美国社会工作大会上发表兰尼报告 (lane report),正式承认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并 达成了五大共识。 ——社区工作教育:1959年美国社工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鲁里 报告(Lurie’s study),定义了社区组织实践、阐明了它的概念、 价值和方法,描述了课堂和实务教学的策略。
西方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
内容:
伦敦
分区 分区 分区
分区
主持区内 救济分配 工作
志愿委员会
志愿委员会
志愿委员会
志愿委员会
咨询部
咨询部
咨询部
咨询部
方便各慈善机构搜集救济者信息 并派“友善访问员”进行调查
西方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
慈善组织会社的评价 1869年的慈善组织会社对社区济贫起到了重要 作用,其影响扩至美国。
2、中国社区工作发展历程 两种乡村建设思想:晏阳初与梁漱溟
中国农村的问题:“愚、穷、弱、私” 晏阳初:西化、现代化 梁漱溟:中化、本土化
社区理论宣讲活动内容有哪些方面
社区理论宣讲活动内容有哪些方面社区理论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社群如何形成、发展和影响个体行为的规律。
宣讲社区理论的活动旨在传播社区理论知识,培养社会意识,并提升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
社区理论的概述社区理论是对社区的研究和分析,探索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动和社会网络结构。
社区由一群相互依赖、共同具有共同目标和利益的人组成,其内部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和归属感。
社区发展的历史首先,对社区形成的历史进行介绍。
社区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群从最早的原始部落演变而来,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化时代,到现代城市社区的形成。
其次,介绍社会变革和现代社区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社区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和互动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社区理论的主要内容介绍社区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交往、社会网络、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
它是社区内部关系的基础,也是人们建立联系和加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社区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网络。
它是社区内部信息传播、资源共享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
社区认同社区认同是社区成员对自身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它是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建立社区共同价值观和社区意识的基础。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的行为。
它是社区民主和自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区发展的动力。
社区理论宣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社区理论宣讲活动的目的在于向社区成员传达社区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实用价值,提高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
一方面,宣讲社区理论可以帮助社区成员更好地理解社区的运行机制,增进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社区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宣讲社区理论可以引导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提高社区自治和民主意识,培养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社区理论宣讲活动的具体内容社区理论宣讲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社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讲解社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甘sir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与模式ABCD Approach-Talk to GuangzhouZhongtai SW Centre (Dec 12 2015 PM)
14
(2)
不要只着重问题,多谈兴趣或 喜欢做的事
(From problems to interests and pleasure)
15
(3)不要只关心现在,多了解过往
的历史,尤其是过往的工作、 成就(From present to the past stories )
16
(4)
个别化的运用(Individualisation)
(五) 举办不同类型的社区活动 - 让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居民多接触 及认识社区,令他们建立关系。在区 内要积极推动互相关怀,守望相助的 气氛。
45
(六) 成立不同的社区小组 - 与小组成员分析及厘定区内可运用的资 产与强项,定下社区计划及项目去发动及 联结这些社区资产去发展社区及推动社区 参与。 (七) 协助社区的团体及组织 - 运用其资产及强项为社区作出贡献,与 他们举办协作计划,鼓励及加强它们的社 区参与 。
3
现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南非、 印度及不少发展中国家已广泛被运用, 国 际 社 区 发 展 协 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IACD) 更 正 在 搜 集 在 不 同 国 家 运 用
ABCD的案例 (详情可溜灠IACD 的网 页 : )。
团体/组织之间缺乏 团体/组织不受过往合作经验所限,有很大发展 合作基础 空间
41
如何运用ABCD模式开展 社区发展工作
42
(一) 进行社区认识及社区观察时, 要多留意社区的资产及强项。 (二) 不要急于进行社区需要或问题调 查,应着力先去搜集及完成一 份 全面的 “社区能力清单” (Capacity Inventory) 或 “社区 资产图示 (Assets Map)”。
社区概论
社区概论重点名词解释:1、社区社区就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区域,通过一定社会联系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的特殊的具体化的社会。
简而言之,即具体而微的社会或区域性的社会。
2、人口人口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生活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3、社区组织为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和解决社区内存在的问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建立的组织。
4、社区组织体系是指社区里存在的各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体系。
5、社区整合指社区内所有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并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赖关系都能顺利地突破阻碍,而对社区有所贡献。
6、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
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
1.人文生态学定义:人口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的社区2.2.行业划分:农业生产3.3.社会文化方面的定义:初级的社会群体、传统的文化、变迁的惰性等。
7、集镇社区费孝通先生认为:“集镇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
这种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
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
”8、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由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9、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区发展的兴起与扩展
(一) 背景和由来 “社区发展 (comm un ity developm en t)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F ·法林顿在《社 区发展: 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1915 年) 一书中提出的。 1928 年, 美国社 会学家 J ·斯坦纳在其所著的《美国社区工作》中, 1939 年, 美国社会学家桑德森与波尔斯在 合著的《农村社区组织》一书中, 对社区发展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此时社 区发展概念同现在相比尚有较大差别, 但他们为后来该概念的发展与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 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国家为应付当时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对原有社会福利 和社会救济制度进行了改革, 越来越多地体现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增进社区福利的基本精 神。 1765—1832 年, 德国就先后实行了汉堡福利制度 (H am bu rg System ) 和爱尔伯福利制度 (E lberfield System ) , 鼓励社区成员参加本社区的社会福利工作, 试图以此倡导社区内部成员 自我服务、志愿服务。这一进程演变到 20 世纪初左右, 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和美国, 出现了一场 更具广泛性的“睦邻运动”(Set t lem en t s and N eighbo rhood M ovem en t) 和“社区福利中心” (Comm un ity W elfa re Cen tres) 运动, 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社区人力物力资源, 培养社区成 员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 动员社区成员齐心协力, 在本社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许多国家 (尤其是农业国家) 面临着贫困、疾病、失业、经济发展缓 慢等一系列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仅依赖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运用社区民间资源、 发展社区自助力量的构想应运而生。 联合国成立之初的 1948 年, 遂提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须 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方针, 并采取实际步骤援助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发展。1951 年, 以联合 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通过的 390D 号议案为标志,“社区发展运动”的倡议正式发出。 该议案的
社区发展实践刚开始之际, 多数人都只是把它看成解决现实困境, 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服 务的应时性的举措。 实际上, 社区发展虽然具有手段性的一面, 多数时候人们是把它作为整个 发展行动中的一种具体方法来应用, 但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社区发展也是目标本身, 是以人为 中心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 1955 年在一份题为《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文件中, 提出社区发展的 10 条基本原则: (1) 社区发展的各项活动必须符合社区的基本需要, 并根据人民的愿望, 制定首要的工作 方案; (2) 虽然社区局部的改进可以由某一部门着手进行, 但全面的社区发展, 则必须建立多目 标的计划, 并组织各方面、各部门联合行动; (3) 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 改变居民的态度和物质建设同样重要; (4) 社区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民热心参与社区工作, 从而改进地方行政机构的功能; (5) 选拨、鼓励和训练地方领导人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主要工作; (6) 社区发展工作应特别重视妇女和青年的参与, 以扩大参与的公众基础并获取社区的 长期发展; (7) 社区自助计划的有效实现, 有赖于政府积极而广泛的协助; (8) 制定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必须有完整的政策, 行政机构的建立、工作人员的选拨与 训练, 行政机构的建立、工作人员的选拨与训练, 地方与国家资源的运用与研究, 社区发展的实 验与考核机构的设立都应逐步配套地进行; (9) 在社区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地方的、全国的与国际的民间组织资源; (10) 地方性的社会、经济进步要与全国的发展计划互相结合、协调实行。 概括起来讲, 社区发展从总体到具体的基本原则是: (1) 直接谋求增进某地区居民之福祉
二、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原则
(一) 新发展观与社区发展理论 社区发展在世界各国发展中重要性的增长, 是人类对发展问题的基本观念变革的结果。到 目前为止, 人类发展观的显著演进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以物为中心的阶段, 以社会为中 心的阶段, 以人为中心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上的三个时期: 片 面注重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 增长第一战略”时期; 重视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 (行业、部门) 战 略政策时期; 强调社区发展重要性和微观发展 (地区、地方、基层发展) 战略与政策时期。在理论 上, 前两个阶段以“现代化”模式为指导, 秉承“传统—现代二分法”, 将社区与社会对立, 把社区 这一建立在比较特殊的地缘联系基础上的人类结合形式视为实现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的障 碍, 因此为了达到所谓现代化的社会经济目标, 就须牺牲社区。在实践上, 社区在社会生活和人
在人类新的发展观中, 社区发展不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 还是对人本身的发展, 都具有十 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 社会整体上的各项发展, 离开社区充分的发育与进步是难于想象的, 没有无数个具 体社区的同步发展, 社会的发展不能说真正实现。 无社区发展的社会发展势必造成社会的“中 空化”状态和无根基的局势, 终究是难以为继的。
社区发展: 历史、理论和模式
陈 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081)
摘 要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区发展的兴起和扩展的历史, 阐述了世界上社区发展的理论和 基本原则, 提出了社区发展的若干模式。 关键词 社区发展; 历史; 理论; 模式
我国正在努力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 社区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越来 越多人的重视, 各地在实践中也创造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为使这一工作进行得更加富有成 效, 有必要系统了解社区发展的历史、理论及社区发展的模式。
2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7 年
类生存中的作用急剧减退, 社会愈益大型化和普遍化, 社区纽带丧失了它曾有效发挥过的社会 整合、社会控制等诸多和极重要的功能。 以人为中心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通过将全社会的发展 牢固地建基于一个个社区的共同发展, 体现人的价值,行的需要, 实现真正平衡、持久和合理的社会发展。
第 7 卷 第 1 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V o l. 7, N o. 1 1997 年 3 月 CH INA PO PU LA T ION , R ESOU RCES AND ENV IRONM EN T M ar. , 1997
收稿日期: 1996- 10- 28 作者简介: 陈涛, 博士, 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
第 1 期 陈涛: 社会区发展: 历史、理论和模式 19
主要设想是通过在各基层地方建立社区福利中心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后来制定的更为 行之有效的“社区发展计划”指出要以乡村社区为单位, 由政府有关机构同社区内的民间团体、 合作组织、互助组织等通力合作, 发动全体居民自发地投身于社区建设事业。1952 年联联合国 正式成立了“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 来具体负责试行推广世界各地的社区发展活动。1957 年, 联合国开始研究社区发展计划在发达国家的应用, 试图通过社区发展解决后工业化与城市 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其次, 社区发展还可作为促成社会发展的积极手段, 往往为许多落后国家实现宏观发展目 标提供最有力的帮助, 是一条既现实可行又有长远意义的途径。 通过社区发展, 可以减轻中央 政府承受的发展压力, 带来整个社会发展。
最后, 社区发展立足于地方基层, 依靠当地居民的积极主动参与谋求本地发展, 促进社会 整体进步, 既保存了社区这一传统形式的有利因素, 更为整个社会长久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 础, 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发展走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是一种良性发展的策略。
第 1 期 陈涛: 社会区发展: 历史、理论和模式 21
与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协调, 并有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 (2) 立足于基层制定政策, 根据社 区特点选择不同手段, 采取特定方案。 (3) 充分依托社区关系和动员社区群众实行发展行动, 强调社区居民在发展上的主体地位。(4) 专业工作人员与一般民众相结合, 民间活动与政府行 为相配合。
三、社区发展的若干模式
(一) 按工作取向分类 这种分类首先认定社区发展中存在两个关系部分: 从事和领导社区发展工作者称为变迁 的推动者 (Change A gen ts) , 正在经历这种工作的社区 (包括其全部成员) 视为案主 (即服务对 象) 体系 (C lien t System )。 然后依照变迁推动者一方在工作中的取向, 将整个社区发展方法分 为四种模式: 模式 1 创新改革式。 基本特点是由变迁的推动者或社会发展工作者针对社区现状先提 出一个理想或计划, 然后通过某些方式传导到社区居民中间, 并尽力使这些居民的行为朝向理 想或计划要求进行整合, 以达到新的目标——社区进入一种与前不同的整体状况。这一模式带 有总体性和全面性, 要造成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社区发展新格局, 它所涉及到的方面和层次 既深也广。 这样的过程会不断重复发生, 以使整个社区不断接近理想状态。 模式 2 改变习俗式。 该模式的前提是主张社区发展的重点不在于改变社区居民的环境 或物质条件, 而在于改造社区居民的风俗习惯, 并由此根本途径, 带动物质环境的改善, 使社区 的成长及发展建立在居民的新技术、知识和观念等增进的基础之上, 以更有利的方法保证社区 发展各种决策的完成。 因此, 它特别强调工作中推动者与案主之间的合作, 因为只有通过一连 串不懈的努力赢得居民的合作, 实现社区发展的目标。 模式 3 行为改变式。基于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 奉行此模式的社区发展工作者认为人 们只要经过学习, 就可以掌握新的社会规范、组织或制度, 养成新的行为方式, 进而促成社区的 发展。社区居民行为的改变是这些工作者的中心任务, 为此要采用多种方式、手段, 以达到改变 居民行为模式的目的, 而这一目的一旦实现, 即可视作社区发展目标已经达到。 模式 4 过程取向式。与前三种模式皆异, 此种模式不侧重于通过社区工作达到某些具体 目标, 如物质的改进、设备及服务的提供等任务性目标 (ta sk goa l) , 而侧重于经过工作过程中 变迁组织者与社区居民的沟通, 群体的组织和教育程序, 也就同时造成了居民态度、行为及生 活方式上的变化, 使他们更能主动参与社区的建设, 伴随此工作过程而取得的目标 (p rocess goa l) , 才是最基本的目标。 在这个模式中, 社区发展工作者更多的是一种“促媒”的角色, 其首 要的工作取向是达成居民参与 (residen t p a rticip a tion) 效果, 而不拘泥于追求外表上的物质成 就。 (二) 按手段特点分类 此种分类是根据社区发展实践工作各方面的综合特点, 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按 若干项目的特点划分为基本的三种模式, 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