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翻译高超
中国翻译史
皮方於 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2. Reference Books for Translation Study. 3.Some concepts of Translation Study.
4.Criteria:An equal-value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version. 5.Process:From comprehension stage to representation stage. 6.Analysis of the version: Gestalt observ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Qualitative analysis.
印度佛教最高学府“烂陀寺”15个三藏法 师 之一,译经75部,1335卷,《瑜伽师地论》 《具舍论》《大般若经》。 不空(巴结权贵的高手,译有《金刚顶经》,北印度 婆罗门种,四大译师之一),义净,法显、玄奘为三 大求法高僧。 3、 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科技翻译) ⑴翻译家:利玛窦(意大利),汤若望(德国),邓 玉涵(瑞士),南怀仁(比利时),徐光启等。 ⑵内容:①回回历②天文学和数学(几何要法、勾股 义、测量法义、几何原术)③物理学和机械 工程学(泰西水法、奇器图说)④采矿冶金、 军事技术(火攻契要、神武图说、神器图说、 神器谱)⑤生理学和医学(泰西人身说概、
一、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次翻译高潮 1、 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2、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3、鸦片战争——五四前的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 二、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玄奘、徐光启、严复、林纾、鲁迅、茅盾、傅雷、王 佐良、季羡林、梁启超、林语堂、张培基、张今、罗 新璋、刘重德、刘宓庆、许渊冲、徐盛恒、谭载喜等。 三、 翻译史概要 1、 周朝——东汉桓帝前 周朝:象胥----负责接待四方民族和国家的使节与宾客 以及通译事宜。
中国翻译简史
林语堂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 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 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 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又改名为语堂,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 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分别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
中国译历史简介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
中国的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 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 动,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 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三次翻译高峰(three translation peaks)
• 1)东汉--唐宋时期 • 2)隋唐--明末清初 • 3)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第一次翻译高峰期
•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 释道安首创译场制度,提出著名"五失本,三不易"理论,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 • 天竺人鸠摩罗什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 倾向于意译,注重文质结合,既忠实与原文的神情,能 “以实出华”,他反对译经时用“格义”。 • 玄奘(唐朝佛经翻译达到顶峰),他不但把佛经翻译成汉 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了梵文,成为了第一个 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制定了“五不翻”的原 则,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无此故、顺古故以及生善故。 译文中运用的种种技巧: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 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
第二次翻译高峰期
• 科技翻译(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 代表人物: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 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 这一阶段主要是外国人口译,中国人笔述, 国人选择译品的余地不大,译者对翻译理 论技巧知之不多,所以译作大都有“文义 难精”之弊。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张琳秦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枝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在翻译史上揪起了四次翻译高潮。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
五四”运动以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五四”之后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历经的第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掀起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高潮。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在三国时期,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支谦此序,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同时,他提出。
因徇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
他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我国关于翻译理论的论述从他开始系统化。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琛写的<辩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他提出。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也就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于直译的。
他提出的。
八备”.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唐代玄奘是中国最突出的佛经译师之一。
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以及“五不翻”理论.并且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由此可见.通过大量的译经实践,我国的译经大师就翻译原则、方法以及翻译者本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开启了我国译论的先河。
为我国译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教士携带西方科学书籍和宗教书籍闯入中国的大门。
从而引发了我国科技翻译的高潮。
中国译者中最出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简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的相互影响
简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的相互影响作者:何斌慧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回溯我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和同时期的文化交流概况,阐述了翻译高潮与对外文化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高潮;文化交流;影响我国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周朝就开始设译官。
东汉以后翻译开始渐成规模,以“五四”运动为界,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25-1279)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十七世纪初)的科技文献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的西学翻译。
这三次翻译高潮成为那几个时代中外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先导。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教翻译秦代及秦以前,由于大一统的国家还没有建立,与现在理解的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甚少,今天所知者已不多。
相传殷朝灭亡后箕子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统一的秦王朝声名远播。
而东汉一直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在此间,我国不但通过大量翻译外文佛教典籍使得本土佛教取得重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点,同时还通过向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辐射奠定了东亚文化大国的地位。
也许是唐朝时期中国鼎盛的文化和对外交流盛况太过耀眼,在宋元时期并没有出现许多有影响力的译著,翻译方面乏善可陈。
但是,被四面包围的北宋和偏安的南宋都依然保持着活跃的对外贸易和交流的生命力,而不断发展的海上交通也使得中原与外界的交流没有中断。
尤其是元朝时,疆域的不断扩张不但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而且扩大了中华文化辐射的范围,使得火药、印刷术等都传到的欧洲。
也为明清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传教士到达中国奠定了历史基础。
二、明清的中外交流和明末清初的科技文献翻译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始于明朝后期。
明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就范围而言,远远超过以往。
不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这样的近邻和中国交流频繁,甚至远达西欧国家,官方、民间都有交往。
政治使节、商业贸易、学习、传教、移民以至战争,各种渠道皆起过作用。
第三次翻译高潮
翻译的题材
• 甲午战争前,翻译的选材主要以科技类著作为主。 •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到社会科学 领域。所以,维新派的西书翻译主要是介绍外国历史,不仅翻译 西方的东西,还翻译日本的东西。其翻译或编撰的书文主要有以 下四个方面:(1)论述某些国家因循守旧、不图自强而导致灭 亡的书籍(如梁启超所译的《波兰灭亡记》);(2)论述某些 国家因维新变法,而使国家昌盛的情况的书籍(如康有为的《日 本维新三十年史》);(3)综合考虑某些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 历史,总结出“尊新必胜,守旧必亡”的规律;(4)为了反对和抵 制人民群众的暴力革命,讲述近世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以警告 清朝统治者,劝其实行变法的书籍。
这一时期的翻译家
• • 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 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 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 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 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译标准,流传至今近百年 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
• 甲午战争之前,有识之士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他们认为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主 张学习西方制造船炮的技术以增强军事力量。但是,甲午战争的 惨败让国人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 深层次的原因在社会思想文化、政治及管理制度方面。在这种背 景下,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向社会科学领域。 • 纵观甲午战争前后的翻译主导思想,其目的和动机很明确:救国、 强国。所以这次翻译高潮的主导思想就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目 的和动机也就决定了翻译的题材。
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与社会文化
中 国 翻 译 史 的 四 次 高 潮 与 社 会 文 化
罗飞
( 安 外 国语 大 学 , 西 西 安 70 6 ) 西 陕 10 1
摘 要 : 译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它 的 出现 和 发展 与 特 定 的 社 翻 会 文化 息 息 相 关 。 本 文在 总 结 几 次翻 译 高潮 的基 础 上 , 述 了翻 论
的。
这样 的划分 有利 于分析 翻译与社 会文 化之 间的相互 作用 。
四次翻译 高潮 使得 翻译不再 是“ 辫” “ 婆” 摆脱 了翻译 只 小 或 媒 , 是一种交流工具 的浅显认识 。接下来 , 重分析这一次次的高潮 着 对于社会 文化 的发展与变迁有着怎样 的影 响, 以及 每一 次翻译 高
需要 条件 , 展 需 要 社会 土 壤 ; 过 来 , 发 反 翻译 事 业 的发 展 也 滋 养 了
翻译 作 为 人 类 的 一 种 交 流 活 动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纵 观 中 国
几 千年 的翻译史 , 人们 的认 知水平 、 社会 文化发展 状况 以及 其他 种种 因素的发展变化 , 不 同程度 上推 动着 翻译 这项 活动 的发 在
后 日益 形 成 鲜 明的 对 比 , 是 科 技 翻 译 出现 的 历 史 要 求 。 这
经过 了上千 年 , 人们 对翻译有 了正确 的认识 , 那么在不 断修
正 对 翻 译 的认 识 当 中 , 译 作 为 一 项 跨 文 化 活 动 又 经 历 了哪 些 起 翻 伏 ?以 及 这些 起 伏 又是 如何 产 生 以及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又 有 怎 样 的 影响?
潮 又 对某 个 特 定 时 期 的社 会 文 化 发 挥 着 怎 样 的作 用 。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浅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发展
3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9期总第802期No.9,2020Total of 802翻译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翻译又可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反作用,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透过某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去观察这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我们会发现翻译活动的本质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有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烙印。
1 社会背景晚清至民国初期,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时候涌现出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开始翻译西方书籍,学习和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挽救濒临灭亡的中国。
1.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西方典籍和思想,这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省中国落后的原因,因而开始翻译西方的书籍,传播先进的思想。
当时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是林则徐,他派人翻译了一些西书介绍西方各国知识。
除此之外,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1.2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之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因为其科学技术层面,其落后的根本还是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因此,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洋务派主张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以便培养买办和外事翻译人员。
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京师同文馆,学习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旨在培养精通外语、了解西方知识的人才,为中国政治和经济服务。
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人才,为翻译西方书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维新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形势岌岌可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要求中国变法自强,联合起来抵御外侮。
那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取得了成效,中国也想向日本学习,因而在维新时期,中国十分重视翻译,不但翻译西方书籍,还翻译了大量日本的书。
中西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五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唐宋佛经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文学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唐代——宋代
安世高最早的佛经翻译家,直译派始祖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译。
”
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无不翻原则)
明末清初:耶稣会教士科学传教,儒教合一科技翻译高潮
清末民初:西学翻译严复(信达雅,物竞天择)梁启超林纾(介绍西方文学作品第一人)五四新闻学运动:鲁迅,钱钟书(神似化境)霍秋白,梁实秋,曹静华,朱生豪,傅雷
改革开放:引入西方翻译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西方翻译史
2000多年前,72名犹太学者公元前三十几翻译圣经旧约全书七十子希腊文本
维乌斯荷马史诗奥德赛,
六次翻译高潮:
1.罗马帝国强盛期介绍希腊戏剧到罗马
2.罗马帝国中后期宗教作品翻译
3.中世纪中期希腊典籍阿拉伯语→拉丁语
4.文艺复兴
5.十七世纪后半-二十世纪前半古典作品和近现代作品翻译
6.二战后范围扩展至法律,科技,经济商业等,出现专门的翻译高等学院。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简史一、西方翻译简史1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公元前3世纪)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这一阶段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2第二次高潮(罗马帝国后期)圣·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3第三次高潮(11-12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西方翻译家把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译成拉丁语,在翻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4第四次翻译活动高潮(文艺复兴时代晚期)翻译活动已经深入到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和译作。
英王詹姆士一世1611年命人翻译的英文钦定本《圣经》则标志着英国翻译的一次飞跃。
这部译着至今仍被奉为英语语言的经典之作,对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第五次次高潮(17-20世纪)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6第六次高潮(二战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翻译的范围随之大大扩展,科技和商业翻译日趋成熟。
各种国内、国际翻译协会和团体的组建,为集中翻译力量多出翻译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也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虽然目前计算机翻译的质量远远不如人工翻译,但其速度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这无疑对人工翻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未来的世纪里计算机到底能不能代替人脑还是个谜。
二、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活动、翻译名家1最早的翻译家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1)翻译的定义(解释家和演说家---直译与意译)2)意义(开创翻译的先河)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
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但各民族的翻译活动在创造、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如:回回历书,《元秘史》以及《古兰经》等的翻译。
第二次高潮直至明末清初,欧洲的一批耶酥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
这次翻译高潮从延续时间及译著数量上都比不上先前的佛经翻译。
但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为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
他们二人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其中,西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总结出三条科技名词翻译的原则,颇有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语言学家马建忠就提出了所谓“善解”的翻译标准,即译者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义,“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又能够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
中西翻译史对比
•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我国的翻 译活动为马列主义思想和世界文学的传播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白话文代替了 文言文,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使东西方 各国优秀文学作品拥有更多的读者, 鲁 迅、瞿秋白、郑振铎、茅盾、郭沫若、成 仿吾、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等学者辛 勤笔耕,不仅翻译了大批世界名著,而且 对翻译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探讨,研 究的范围扩大到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 理学等众多领域, 为我国的翻译理论的 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That’s All
•THANK YOU
共同之处:
•
一、起源于宗教翻译,对文化渗透力强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 活的一部分。而宗教典籍代表了其发祥地的民族精神和灵性思想, 是各民族信仰和文化的最早的文字存在形式。而且宗教的活力在 于传播,而使之广为流传。在西方,第一次翻译高潮是对于圣经 的翻译,并以罗马帝国征服古希腊后翻译古籍为顶峰。公元前3 世纪,为了长期在外的操希腊语的犹太人阅读和学习“旧约”, 教会决定将希伯来语的圣经译成希腊文。与此同时,教会还开始 大量翻译希腊文学典籍。 虽然宗教在中西方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 宗教翻译给语言、文学、思想形态各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 圣经译本问世之前,日耳麦语还是一个谜,语言学家们还不清楚 其真实面貌,这足以证明民族语的形成深受圣经翻译的影响。中 国文化更是深受佛经翻译的影响,在思想领域,它既为道教的创 立奠定了基础,又为宋代“新儒学”的形成铺平的道路。在文学 领域,世人大量的摘抄佛经里的寓言与譬喻,魏晋六朝志怪小说 起源于佛经,不仅如此,佛经故事还渗入了元人杂剧中,由此看 出,佛经翻译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大量汉语渗透 佛教词汇,在语言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中西方翻译高 潮的第一次来临,极大程度上归功于宗教的推行传播。
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
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
纵观20世纪,在中国出现了两次显著的翻译高潮,即20世纪初叶的第三次翻译高潮与20世纪末的第四次翻译高潮.两次翻译高潮有许多历史文化上的相似点.首先,在翻译高潮到来之前,二者都经历了文化真空期.其次,由于社会的转型,二者所处的历史要求大量输入西方文明.因此,出现了翻译的繁兴.在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小说开启了翻译文学的新纪元,引领了小说文类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小说在中国"道听途说,街谈巷语"的边缘地位,带动了中国新文学系统的构建,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翻译小说却在20世纪末退居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无法解释复杂的翻译现象,尤其是文学翻译现象.鉴于此,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把翻译小说置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分别对两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地位进行历史,动态的描述,进而分析其原因.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的假说,在考察一个事物时,都离不开与之异质的事物.因此在具体的梳理,分析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根据翻译小说在两个时期的发行数量来断定其位置的中心或边缘,而且还以当时与之异质的本土小说为参照点,全面地来阐释翻译小说的地位.。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国历次翻译高潮中伪译成因的演变
究地位 。其 实伪译在 中国古 已有之 , 中国漫长的历 史上产生 了大量的伪译 本。本文对 中国历次翻译 高潮 中典 型的伪译现 象进
行研 究, 究中国伪译产生原 因的演变规律 , 中得 出伪译产 生的根本原 因是不 同历 史文化语 境下主体 文化 内部 的需求 , 由 探 从 但
于中国社会、 经济 、 文化 的发展与转型 , 影响伪译成 因的主要 因素 经历 了由权威 到诗 学、 意识形 态, 最后 到现今 的经济 因素 的演
卷 。之后疑 、 伪经 的数字不断增加 , 到唐代 , 智畀所编 的《 开元
释教录》 收录 的“ 伪妄乱真 ” 的经 目达到 32部 15 9 0 5卷 。可见
中国主体文化的内部需求 。而它们 的产生都不 约而同地借助 权威 : 的立足于佛教教义的权威 , 的借 助中国传 统思想的 有 有 权威或二者兼而有之 。但宋 朝之后 , 佛教 作为 一种信仰 哲学 在中国开始衰微时 , 它的权威性也就 随之 消失 , 伪经 的数 目就
历代经录所 列伪经的生成 途径主要有 四种 : 1 宿 习: () 佛 教 中人 相信 这是前生所学 , 生依 然有 记忆 , 今 因此 能背 写出经
文来。( ) 授 : 因为神 灵 的力 量而 学 会背 诵某 一 经文 。 2冥 即
() 3 抄录成 书 : 从一部大经中抄录片断 , 甚至简化篇章, 改换 辞 句, 又或是把不同经典 的段 落抄在一起 。( ) 4 伪造 : 即刻意 杜 撰。这类伪经数量最庞大 ( 孔慧怡 ,9 9 19—10 。佛教 相 19 :5 6) 信轮 回, “ 有 生知者圣 , 学之者次 ” 的说法 。因此今生仍然记 得 前生所学 ( 习) 正符合佛学 的权 威教义 。抄 录成 书的经文 宿 , 都源于 已经被权威认 许的佛教经典 : 如齐竞 陵王萧子 良抄经 , 慧远抄罗什所译 《 大度智论》 百卷 , 般 若经 问论集》 一 成《 二十 卷 。这类伪 经把权 威经典 简单 化 , 在弘扬 佛学 , 意 促进传 教。 伪造类伪经折射着国外 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文 化权威地位的争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
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
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
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同他们谈话。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德莱顿(Dryden)(1631--1700)
• 翻译是艺术 • 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 • 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 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在译文的措词上可以有自
由,意义上却毫无自由。 • 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 • 翻译三分法:“词译、释译、拟译”
泰特勒(Tytler)
• 《论翻译的原则》 • 优秀译作标准 • 翻译三原则:“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第三次高潮
• 出现在11-12世纪。 • 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
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
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奈达(Nida)
• 理论原则:
•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 翻译的性质
• 翻译的功能
•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译员外,林则徐还有梁廷柟、张维屏、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译员外,林则徐还有梁廷柟、张维屏、 梁廷柟 俞正燮等外事专家为他出谋划策 审订译稿。 等外事专家为他出谋划策、 俞正燮等外事专家为他出谋划策、审订译稿。翻译介绍 书刊的则更多,其中有美国旗昌洋行的商人亨德 亨德、 书刊的则更多,其中有美国旗昌洋行的商人亨德、美国 传教士眼科医生伯驾 伯驾( Parker)、 )、美国公理 传教士眼科医生伯驾(Dr. Peter Parker)、美国公理 会传教士、马礼逊教育社负责人、英华书院校长勃朗 会传教士、马礼逊教育社负责人、英华书院校长勃朗 Robins,1810-1880)、巽他(或译" )、巽他 (Brown, Samuel Robins,1810-1880)、巽他(或译" 杉达" Sunda)号船医喜尔 喜尔( Hill) 此外, 杉达" Sunda)号船医喜尔(Dr. Hill)等。此外,林 则徐还常常将洋行买办 引水、通事、归国华侨、 洋行买办、 则徐还常常将洋行买办、引水、通事、归国华侨、教会 学生,甚至在外国商船中服役的中国厨师、在伯驾眼科 学生,甚至在外国商船中服役的中国厨师、 医院中工作的人招入行辕议事 真正做到了不避嫌疑, 招入行辕议事, 医院中工作的人招入行辕议事,真正做到了不避嫌疑, 礼贤下士。有些洋人知道林则徐如此好知夷情也"甘心 礼贤下士。有些洋人知道林则徐如此好知夷情也" 情愿广中国之知识,将英吉利好书卖与中国。 情愿广中国之知识,将英吉利好书卖与中国。
一、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 实践中意识到自己西方知识贫乏、 实践中意识到自己西方知识贫乏、国人对王朝 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 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 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 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 的状况, 历”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 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 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 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他组 织人编译的《各国律例》 四洲志》 织人编译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直接 为抗英斗争服务。 为抗英斗争服务。
二、林则徐翻译班子介绍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后便“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年 林则徐到广州后便“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收集了许多外文报纸书刊进行翻译。当时“翻译家” 收集了许多外文报纸书刊进行翻译。当时“翻译家” 极少,给商人当通事的这些人虽通外文, 极少,给商人当通事的这些人虽通外文,但总归水平 不高,处理重要公文,难免出差池。 不高,处理重要公文,难免出差池。于是林则徐开始 组织自己的翻译班子,为他译“夷书” 组织自己的翻译班子,为他译“夷书”。林则徐官府 中的翻译人员不同于普通的通事, 中的翻译人员不同于普通的通事,因为他们既有一定 的外文水平,又有很强的业务能力。 的外文水平,又有很强的业务能力。正是在这些人的 帮助下,林则徐得以迅速地扩充自己对西方的知识。 帮助下,林则徐得以迅速地扩充自己对西方的知识。 目前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当时在林则徐府中的主要 译员一共有四位(与译书有关, 译员一共有四位(与译书有关,备其咨询议事的当然 远远不止这些), 亚孟、袁德辉、林阿适、梁进德。 ),即 远远不止这些),即亚孟、袁德辉、林阿适、梁进德。
传教士西学传播的作用
尽管如此,西方知识的输入,却多少打开了 中国士大夫的眼界,起了开创新风气的启蒙作 用,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史无前例的挑战。它 引起人们对旧学的时代适应性的怀疑。并启发 人们重新认识外部世界,在客观上开辟了西学 东渐的一条狭窄的航道。
甲午前外国传教士在华的翻译机构
1 伦敦布道会派马礼逊 伦敦布道会派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在广州翻译《圣经》 并编写布道小册子。六年后, 在广州翻译《圣经》,并编写布道小册子。六年后,编印最早华 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2.荷兰传教会派郭士立 荷兰传教会派郭士立R.F.A.Gufzlaff 荷兰传教会派郭士立 改订马礼逊,米怜所译的《圣经》 洪秀全合刊为《 改订马礼逊,米怜所译的《圣经》,洪秀全合刊为《新旧遣诏圣 书》 3.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The London Mission Press 墨海书馆 是传教士在上海最早建立的有铅印设备的编译出版机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间的 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
分四个阶段讲解: 分四个阶段讲解:
1.鸦片战争前后的翻译浪潮 2.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 3.甲午战争到五四之间的西学翻译 4.五四时期的翻译成就
历史大背景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导致了整个民族对西方国家的无知。 导致了整个民族对西方国家的无知。鸦 片战争之后, 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 学东渐的冲击之下, 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 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 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 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 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 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传教士西学传播的局限性
但是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绝不应过分 夸大。因为十九世纪末以前来华的传教士并非都是学 有专长者,他们中受过西方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数不多, 受过专业训练的更少。同时传教士带来的文化知识, 是经过教会“净化”过的思想和知识。他们介绍西方 科技时,常常有意加入反科学的内容,许多译著都将 科学歪曲为上帝的旨意;对西方文明的精华,如自由、 民主思想都加以回避。可见,他们传人的知识,局限 性很大。
四、林则徐译书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译书活动开拓了林则徐的眼界,增长了他的见识。 译书活动开拓了林则徐的眼界,增长了他的见识。通 过对译出材料的比较分析, 过对译出材料的比较分析,林则徐得以较正确地判断 时局变化,及时调整禁烟政策及对外政策, 时局变化,及时调整禁烟政策及对外政策,客观上为 禁烟活动的初步胜利奠定了基础。 禁烟活动的初步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他在译书活动中 反映出的对外开放思想更是深远地影响了后世, 反映出的对外开放思想更是深远地影响了后世,并带 动了一批觉醒人物如魏源 姚莹、左宗棠等 魏源、 动了一批觉醒人物如魏源、姚莹、左宗棠等。译书活 动开创了系统研究西方的先河, 动开创了系统研究西方的先河,对近代思想界起了宝 贵的启蒙作用。在这之后, 了解夷情 了解夷情"的书籍层出不 贵的启蒙作用。在这之后,"了解夷情 的书籍层出不 如汪文泰的《红毛番英吉利考略》 ),萧 穷,如汪文泰的《红毛番英吉利考略》(1841),萧 ), 令裕的《英吉利记》 )、徐继畲的 令裕的《英吉利记》(1842)、徐继畲的《瀛寰志略》 )、徐继畲的《瀛寰志略》 ),梁廷柟的 (1848),梁廷柟的《海国四说》等等都是很好的例 ),梁廷柟的《海国四说》 子
三、林则徐翻译班子的主要译著
林则徐翻译班子翻译的书刊涉及面很广, 林则徐翻译班子翻译的书刊涉及面很广,包括了 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地理等方面 等方面。 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地理等方面。 据今所知主要的报刊有《澳门月报》 据今所知主要的报刊有《澳门月报》、《澳门 新闻纸》 澳门杂录》 书籍主要有《 新闻纸》、《澳门杂录》等,书籍主要有《世 各国律例》 界地理大全》 界地理大全》、《各国律例》、《对华鸦片贸 易罪过论》以及梁廷柟在海防书局收集的诸国 易罪过论》以及梁廷柟在海防书局收集的诸国 禀件禁令等 禀件禁令等。
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满清政 府在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又经第二次鸦 片战争的惨败,感到封建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不得 不采取对策,于是发动了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西学作为一种高一层次的科学文化长驱直入,渗透到 西学 中国社会的各阶层,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老的中国 社会和文化开始了艰难而痛苦的蜕变历程。十九世纪六 十——九十年代,学习西方的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 已势不可挡,西学的引进成为洋务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 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
甲午前西学翻译的利弊
洋务派和西方传教士所翻译的科学方面的书籍,大多 数不是第一流的著作,不足以代表西方科学发展的水 平。口译者缺乏专门知识,笔述者少数外也有此病。 特别是笔述者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一切听口译者指 挥。 弊端:1.“不合师授次第” 2.“不合政学纲要” 3.“文义难精” 但是,洋务派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技书籍,普及了新 颖的西方科技知识,其所起的巨大作用,仍然是不能 抹煞的。
甲午战争到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甲午战后至庚子年间( ),译书之风大盛 甲午战后至庚子年间(1895-1900),译书之风大盛, ),译书之风大盛, 各报馆翻译西文报纸及书籍的大约有三十余家。 各报馆翻译西文报纸及书籍的大约有三十余家。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上海的《时务报》 年创刊,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上海的《时务报》,1896年创刊, 年创刊 梁启超任主笔,旬刊, 月更名为《 梁启超任主笔,旬刊,到1896年6月更名为《昌言报》 年 月更名为 昌言报》 北京有《中外纪闻》 年创刊, 北京有《中外纪闻》,1895年创刊,日出一册,由康 年创刊 日出一册, 有为、梁启超等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有为、梁启超等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于同年 冬被封禁。 冬被封禁。 天津有《国闻报》 日报)、 国闻汇报》 旬刊) )、《 天津有《国闻报》(日报)、《国闻汇报》(旬刊) 都是由严复主办。在当时,上海的《时务报》 都是由严复主办。在当时,上海的《时务报》与天津 国闻报》分掌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 的《国闻报》分掌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严复的思想 影响不小于梁启超。 影响不小于梁启超。 除此之外,还有澳门《新知报》 长沙的《湘报》 除此之外,还有澳门《新知报》、长沙的《湘报》、
两个主要途径 1.传教士的主要翻译 传教士的主要翻译 2.洋务派 洋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