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中的话语蕴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活动中的话语蕴藉

09汉教四班

张丽娜

222009308011225 摘要:文学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活动。文学的审美意蕴在文本中表现为文学话语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蕴藉状态,它的审美特征就蕴藉在不同于日常和科学用语的话语体系中。文学话语以言约旨远、含蓄凝练,模糊朦胧、含混多义,象征暗示、意蕴深刻为主要特征,带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的审美空间,相对于感性欣赏而言,在文本层面对于话语蕴藉属性进行理论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文学的审美属性。

关键词:文学活动;语言特征;文本;话语蕴藉;审美空间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清代姚鼐曾经说过:“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矣。”而文学的语言,在具体文学活动中是一种特定的话语活动。它与日常用语和科学语言有不同和区别,其目的和旨归不仅仅在于传递义学信息,而更重要的是传递美学信息。语言是文学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其形式本身也是美的。对读者而言是:“因为自身或者给与朗读者的快乐而受到欣赏。”所以,文学艺术是语言建构的审美世界,它给人丰富多彩的审美愉悦都蕴含于字里行间,是为一种话语蕴藉的活动。所谓的话语蕴藉,是指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的一种属性。

文学既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总是存在

于其话语系统的蕴藏中的,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蕴藉”一词,在古代又常常写作“酝藉”或“蕴籍”,采自古典诗学。“蕴”,原意为积聚、收藏,引申而为涵义深奥;“藉”,原意为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为含蓄。那么在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性。语言的含混性、多义性、朦胧性,造成了意境的变化无穷,这便是话语蕴藉给人们带来的艺术美感。其特征如下:

一、言约旨远含蓄凝练

任何一种语言,从客观上说它的词汇和句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复杂和充满流变性质的,要用这有限的语言表达之,将不可避免的遭遇语言的困难或者说是言与意的矛盾。陆机在《文赋》开篇就道出了这种难处:“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这样一来,相对于作家心中要表达的丰富审美感受而言,语言显得是那样的贫乏和不够用。为此,刘勰感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等等,都是出于对文学言意矛盾切身感受的经验之谈。文学话语的蕴藉特征,首先就体现在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会无限,突破言意的矛盾,达到文学艺术言说有限而审美意蕴无限的境界。所谓:“言近而旨远兮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己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优秀的文学语言,就具有这样一种简炼、蕴蓄的美,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回味的审美空间。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文学语言的这一特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了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再如白居易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十四字写出了卖炭老翁的生活境况和心酸复杂的心理。现代作家鲁迅先生也是语言大师,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被丁举人家打断腿这件事,只是通过一个喝酒人的话辛辣地点了一句:“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而寒酸的孔乙己早被势利的人们忘记了,到了年关,掌柜发现粉板上的记帐,才哼了一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以极简单的话语,就交待出了事件的发展,传递出了对人际间的冷漠与无情的体味。当读者接触到如此富有潜在意义的语言,是决不会吝惜自己的形象思维的,必然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大大地拓展语言背后蕴藏着的丰富信息量的。

总之,蕴藉是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着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状况。在文学中,这意味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总是存在于话语蕴藉之中,并始终不离话语蕴藉的,如果离

开了话语蕴藉便不存在文学话语的性质了。因此可以说: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古至今,文学词语的精辟用法在蕴藉内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一些古典诗词中可以体现。王维《鸟鸣涧》中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个“惊”字,含蓄得描述出了在空旷的山林中,深夜里一幅由静到动的动作变化,以及动、静结合的经典画面,表现出深山旷野的幽深景象。从而显现出作者对眼前景物描写得细致之处,表达了作者返璞归真的心境,体现出美的意境。与此相似的还有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众所周知,花鸟都是没有感情的东西,怎么会因为感动而流下眼泪,因为离别而发出惊心鸣叫的声音呢?可是在作者笔下,“溅泪”和“惊心”两个词语的应用,使花鸟也有了和人一样的感情。作者从字面上表达出花鸟的感情,而将自己的心情隐埋在文字之下……

叶燮把言约旨远、含蓄凝练视为文学话语的至境:“诗之至处,妙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雏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艺术审美的实质首先就在于以有限的事物呈现无限的蕴含,以有限言说无限。所以,文学话语可以有一种言约旨远的方式,形成简炼、蕴蓄的美,达到审美的超越。而不拘泥于文本中所呈现的事物,重在诱发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远意蕴。

二、模糊朦胧含混多义

“含混”是文学话语使用中的歧义、复义或多义等现象,它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特征,在表面单义而确定的话语中,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有多种理解可能。所以,“含混”不是晦涩难懂,而是一种合理模糊,产生文学艺术特有的模糊朦胧美感效果。如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里的“漫漫”二字也属模糊语言。“漫漫”是指路途的遥远。但到底是十里?八里?百里?千里?说不清。屈原也并不是要在这里指明具体的道路有多远,而是借此表达自己面对艰难险阻、追求理想的决心、意志和决不动摇的心情。

三、象征暗示意蕴深刻

文学话语与日常和科学话语的不同,还体现在它因为一般不做说理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常是采用隐喻、暗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世界、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思。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科认为:“语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语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隐藏’的双重方向的运动的魔术——语言在‘指明’时就包含了一种新的‘隐藏’,而在‘隐藏’时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其中,所谓的象征和暗示,就文学创作者来说,是一种使读者接受其内心的生动体验的方式,并指向着更深刻的意蕴。

中国古典诗歌常以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或象征着深远的意境。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五》)历来让读者们非常感兴趣的,就是诗人提到的“真意”到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