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内 .而 同时可见 增粗 的静 脉显 影引 流至相 邻静 脉窦 中 MR 通 过 三维 形态 显 示 . A 避免 了各条 血 管相 互
收 稿 日期 : 0 2 0 — 6 2 1 — 5 1 修 回 日期 : 0 2 0 — 6 2 1— 6 2
血 管造影 ( S 一 D A) 直被 认 为是诊 断颅 内动 脉瘤 的 “ 金 标准” .然而也 同 时不可避 免 的存 在上 述一些 问题 .
估 颈动 脉 粥样 硬化 为其 干 预治 疗 提供 了可 靠 依据 。
MR 检 查 简单 便捷 . 中老 年人 血 管情 况 筛查 准 确 A 对
不足 , 但仍 有较 好 的符合 率 , 也避 免为 诊断 时行 D A S 检查诱 发再 出血 的危 险。
般分 四类 : 1 ( )毛 细血管 扩张症 ;2 ( )动静 脉 畸形
( V ;3 静 脉 畸形 ;4 海 绵状 血 管瘤 。 中 以动 A M) ( ) () 其
静 脉 畸形类 型最 常见 。MR A对动 静脉 畸形 ( V 的 A M) 显 示率 几 乎达 1 0 .图像 中可清 晰显示 供血 动 脉 、 0% 引流静 脉及 瘤巢 . 具体 表现 为异 常血 管 团显 影 . 邻 相 大脑 动脉 血管增 粗 .分支增 多 .并深 入异 常血 管 团
c n ce ry d s l y t e v s u a h n e n b o ma i e .MRA i r a l u e o o o h r i g n a l a l ip a h a c l r c a g s a d a n r l is t s g e t s p r r t t e ma i g y i tc n q e i e ci is d e t r s b e v t n o t c a i re il lo u p y a d c mp rs n o e h i u n t l c , u o g o so s r ai fi r r n a a tra o d s p l n o a o f h n o n a l b i b lt r e s l, h sp o i i g t e b ss frc i i a te t n . i e a v s es t u r v d n a i o l c l r a me t a l h n Ke o d : R I gn e h i u s I c e c c r b a a c l rd s a e y W r s M A; ma i g tc n q e ; s h mi e e r lv s u a ie s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发表时间:2017-04-07T16:07:09.5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作者:赵东婷[导读]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导致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并将检査结果与脑血管造影以及手术病理检查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82例患者中,共52例异常,包括10例血管狭窄和闭塞,11例动脉瘤,,16例血管变异,5例烟雾病,3例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窦血栓,2例高颅压致颅内动脉不显影,1例血管痉挛致血管纤细,1例静脉破裂出血,1例原始舌下动脉。
其中有22例符合脑血管造影结果,30例患者与术中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结论: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血管病;应用分析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alysis of 82 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Methods:82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Nuclear blood vessel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surgical pathology.Results:Of the 82 patients,52 were abnormal,including 10 cases of vascular stenosis and occlusion,11 cases of aneurysm,16 cases of vascular mutation,5cases of moyamoya disease,3 cases of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2 cases of venous sinus thrombosis,2 cases Intracranial artery caused by intracranial artery is not developed,1 case of vascular spasm caused by thin blood vessels,1 case of venous rupture,1 case of the original sublingual artery.Of these,22 were eligible for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30 were consistent with intra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Conclusion: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to diagno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rebrovascular disease;Application analysis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导致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临床合理诊断成为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
《2024年基于HR-MRI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范文

《基于HR-MRI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血管壁成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尤其在脑血管疾病领域,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以其高分辨率、无创性的特点,为诊断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对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椎基底动脉是脑部供血的重要血管之一,其狭窄、阻塞或斑块形成等病变常导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及斑块特征,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椎基底动脉病变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研究HR-MRI血管壁成像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对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检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通过对比分析患者HR-MRI检查结果、斑块特征及临床资料,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四、实验结果1. HR-MRI血管壁成像特点HR-MRI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壁结构及斑块特征。
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可见血管壁增厚、不规则,存在明显的斑块形成。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则表现为血管狭窄、阻塞等病变。
2. 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同时,HR-MRI血管壁成像显示的斑块特征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斑块的大小、位置及性质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能够为诊断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提供重要依据。
PWI在缺血性脑疾病中的应用_黄碧娟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PWI原理
• 依照是否注射外源性造影剂分为外源性示踪剂灌注成 像和外源性示踪剂灌注成像两种。 2、内源性:指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利用动脉血中的水质子作为内源性示 踪剂,然后观察它弥散进入组织的效应。根据标记方式的 不同分为连续动脉自旋标记(CASL)和脉冲动脉自旋标记 (PASL)。
• 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脑缺血半暗带区的血供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灌注成像技术能发现早期脑缺血区及其血液动力 学改变,能在脑缺血后30min即清楚显示缺血区
• 急性脑缺血期病灶中心血流灌注严重减少,rCBV 的减少是最直观的指标,它反映单位质量内血容 量减少
• 当脑局部灌注压下降时,脑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 自我调节机制使局部血管床扩张以增加血容量来 代偿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Case 1:男,64岁,突发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1天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CBV
CBF
TTP
MTT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主要参数
• 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开始注射对比剂到 时间-密度曲线下降至最高强化值一半时的时间, 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s)
• 峰值时间(TTP):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剂浓 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P值越大,意味着最大对比 剂团峰值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基本原理
• 对比剂入血后首先存在血浆中,且有足够长的半衰期 • 通过静脉快速团注顺磁性对比剂进入毛细血管床内,形成
一定的磁敏感性差别,在首过灌注时不仅使组织质子所经 历的磁场均匀性降低,并且加速质子失相位过程,从而使 组织的T2或T2﹡时间缩短,造成组织信号下降(磁化率效 应) • 首过期间,对比剂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内、外浓度梯 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影响小,故能反映组织的 灌注情况
MRI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实验模型的价值和进展

质 子 密 度 像 、 I T w I 评 价 脑 缺 血 的 常 规 检 查 方 Tw 和 z 是 法 , I 用 于 医学 研 究 的 最 初 几 年 , 些 技 术 用 来 评 价 中 风 MR 应 这
了突 飞 猛 进 地 进 展 , 特别 是无 创 的 MR技 术 以 其 高 空 间 分 辨 率
和 高 组 织 分 辨 率 以及 可 同时 获 得 解 剖 和 生 理 信 息 , 三 维 空 间 从
全 面 评 价 脑 组 织 的形 态 、 代谢 和 生 理 功 能 而 成 为 最 具 前 途 的 技
MT 是 一 种 用 来 抑 制 蛋 白结 合 水 的技 术 , 通 过 对 大 分 子 I 其 池 中 紧 密 连 接 的 质 子 行 选 择 性 射 频脉 冲饱 和 , 而 经 偶 极 交 叉 进
联 结 和 化 学 交 换 的相 互 作 用 , 大 分 子 池 中 质 子 的 磁 化 饱 和 性 使 像 方 法 。 改 大 分 子 池 包 括 细 胞 膜 中 的 氢 质 子 、 脂 、 白 质 等 及 紧 密 磷 蛋 束 缚 于 大 分 子 的水 质 子 。 大 分 子 池 中 的质 子 活 动 度 极 小 , 因而
随着 C 正 电子 发 射 型 计 算 机 体 层 扫 描 ( o io mi in T、 p s ine s o t s
3 .磁 化 传递 成 像 ( g ei t n ta se gn , I ma n t ai n fri i MT ) z o r ma g
tmo rp y P T)单 光 子 发 射 型 计 算 机 体 层 扫 描 ( P C 、 o g ah , E 、 S E T) 核磁共振( MR) 神 经 影 像 的 引 进 , 脑 部 解 剖 和 生 理 研 究 有 等 对
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的新进展

综述S u m m a ri z eSTR-PCR方法无法确定混合嵌合体中受者细胞的类型,因此对低水平的受者细胞混合嵌合体的出现与临床复发之间关系的判断,应结合疾病特异性标志的检测进行,这将有助于对移植后患者临床疾病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4]。
6嵌合体的临床应用6.1嵌合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血液病、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实体瘤的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造血干细胞嵌合体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它能有效耐受慢性排斥反应及异种移植间的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二是它仅对自身和供者抗原耐受,对其他抗原可正常免疫应答,因此不会有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继发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危险。
6.2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目前异基因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的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后长期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应用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诱导受者对供者器官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排斥反应最理想的措施。
已报道了一些通过骨髓移植的嵌合使移植器官获得耐受而长期脱离免疫抑制剂的病例,移植的器官涉及肝脏、肾脏、肺等。
由于嵌合体形成受到疾病本身、预处理方案、输入干细胞的数量、移植物是否去除T细胞、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检测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嵌合体在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王继纳.移植免疫耐受在临床中的尝试.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7,27(2):164-168.[2]B et ten s F,T i er cy JM,C am p anile N,et al.M icr o ch im er ismafter liv er t ran sp lantati o n:ab sen ce o f r ejectio n w it h o u t ab r o g at io n o f an ti-d o no r cytotox i c T-l y m p ho cy t e-m ed i at ed alloreacti v i ty.L i v er T r an sp l antati o n, 2005,11(3):290-297.[3]唐晓文,吴德沛,孙爱宁,等.嵌合体的定量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6,45(5):359-362.[4]孙敬芬,韩晓苹,赵丹丹,等.STR-PCR分析嵌合体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5 ():333. 在全球,脑中风占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
3D-ASL联合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D-ASL联合 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4例,均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磁共血管成像栓查,统计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磁共摄血管成像单一及联合检查诊断脑血管缺血的结果。
结果: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3例,共血管成像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56例,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72例;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准确性97.76%、特异性96.72%、灵敏性98.63%,较单一检查高,联合检查误诊率3.28%、漏诊率1.37%,较単一检查低(P<0.05)。
结论;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减少误诊及漏诊,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
关键词:缺血性血管疾病;三维动脉自标记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The value of 3D-ASL combined MRA in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diseaseSun Li, Pu Fushun, Yang Fuhui, Geng Kuan, Li Ping, Correspondenceauthor: Zhang Yan,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SOUTHERN CENTRAL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THE FIRSTPEOPLE'S HOSPITAL OF HONGHE STATE, Mengzi City, Yunnan Province,661199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combin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134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The results of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co-vascular imaging, magnetic co-vascular imaging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was used in 63 case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56 case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diagnosed by angiography and 72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onance vascular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technique combined to detect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97.76%, specificity 96.72%, sensitivity 98.63%, higher than a single examination, combined examination misdiagnosis rate 3.28%, missed diagnosis rate 1.37%, lower than a single examin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diagnosis, reduc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and facilitate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 ;3D arterial self-marking techniqu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脑血管疾病属临床危重疾病之一,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1]。
3.0TMRI联合低浓度对比剂CE—MRA和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3.0TMRI联合低浓度对比剂CE—MRA和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占据着很大比例。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中3.0T磁共振成像(3.0T MRI)联合低浓度对比剂CE-MRA和灌注成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探讨3.0T MRI联合低浓度对比剂CE-MRA和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价值。
一、3.0T MRI的优势和局限性二、低浓度对比剂CE-MRA在脑卒中中的应用目前的研究表明,低浓度对比剂CE-MR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清晰的血管影像:低浓度对比剂CE-MRA能够提供清晰的动脉及静脉血管影像,有助于医生检测血管狭窄和堵塞情况,辅助诊断脑卒中的病因。
2. 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相比于传统的高浓度对比剂,低浓度对比剂在保证成像效果的能够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降低了患者的肾脏负担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3. 提高成像质量:低浓度对比剂CE-MRA能够克服传统MRA在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上的限制,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灌注成像在脑卒中中的应用灌注成像是通过评估组织灌注状态,了解脑部组织血流情况的影像学技术。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组织存活和危险区域:通过灌注成像,可以及时评估脑组织的存活状态和危险区域范围,为临床医生决定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的信息。
2. 提供治疗的相关依据:灌注成像能够客观地评估脑部血流灌注情况,为血管内治疗和溶栓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监测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再灌注情况对于预测患者的病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灌注成像便能够有效地监测治疗后的再灌注情况,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评估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3.0T MRI联合低浓度对比剂CE-MRA和灌注成像的联合应用更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多模态成像的优势:3.0T MRI联合低浓度对比剂CE-MRA和灌注成像能够提供包括解剖结构、血管成像和灌注成像在内的多种影像学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DWI与MR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DWI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对组织内水随意运动进行定量分析,在人体组织中细胞外水运动不受限,细胞内水受到一些的限制。早期脑缺血患者,脑血流量降低,引起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大大降低细胞壁上NA+—K+—ATP酶活性。钾离子大量外流,钙离子、氯离子、钠离子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细胞内高渗状态,大量水分子进入细胞,缩小细胞外间隙,进而导致细胞毒性水肿。水分子运动减慢后,DWI表现为高信号,弥散系数(ADC)可以对水分子运动进行测定,ADC在急性缺血情况下,表现为信号[5]。缺血发生十分钟内,DWI可显示信号异常,其特异性高达95%。那么采用DWI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应结合T2WI对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梗死灶进行判断,亚急性期T2WI和DWI表现为高信号,但急性期和超急性期组织含水量不会变化,故T2WI未见异常,DWI呈高信号。
DWI与MR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MRI、DWI、MR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分析诊断价值。结果:DWI对急性、亚急性脑梗死检出率为100.00%,对TIA检出率为0.00%;FLAIR对TIA检出敏感性高。结论:DWI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准确率高,与MRA联合,可准确评估颅内血管情况,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CT和MRI 新进展

扫描方法
➢ 先行常规横断位扫描 ➢ 选取重点层面行CTP扫描 ➢ 团注含碘对比剂流率8ml/s ➢ 同时进行动态扫描
脑灌注参数
➢ TTP:开始注射对比剂至浓度达到峰值的 时间 (s)
➢ CBV:感兴趣区脑组织内的血容量 (%) ➢ CBF: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
结构的血流量 (ml/100g/min) ➢ MTT:血液流经血管结构的时间(s)
➢ Parenchyma: DWI – Sensitive for ischemia
➢ Penumbra: mismatch PWI>DWI –physiologic basis for treatment
Zur Anzeige wird der QuickTime? Dekompressor 褾oto - JPEG? ben歵igt.
DSC-MRI
➢ PWI : 动 态 磁 敏 感 性 对 比 增 强 磁 共 振 成 像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
➢ PWI技术:Villringer 在 1988年首次进行组织灌 注的研究, 采用EPI 、对比剂团注
右 基 底 节 区 脑 梗 死
DWI
TTP
MTT
NAA
Lac
Lac/NAA
FLAIR
DWI
MTT
TIA
MRS
弥散张量成像
➢是常规弥散加权成像的发展 ➢直观显示梗死远端纤维束走
行改变及其完整性 ➢评价脑梗死患者预后
功能活动性MRI
➢血氧水平依赖技术(BOLD) ➢判断梗死周围脑功能是否存在 ➢显示梗死周围脑功能区是否移位 ➢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作者:黄飞文张瑞平黎芳莲来源:《影像技术》2020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对其进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对比两种检查的效果。
结果:MRA血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为63.64%,明显低于3D-ASL脑灌注成像的86.36%(P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3D-ASL脑灌注成像;3.0T磁共振血管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2;R743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4.08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3.0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3D-ASL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HUANG Fei-wen, ZHANG Rui-ping, LI Fang-lian(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Wu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men City, Guangdong 529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clinical value of 3.0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3D-ASL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examined by 3.0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3D-ASL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two tests. Results: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MRA angiography was 63.64%,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86.36% of 3D-ASL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P<0.05). Conclusion: 3D-ASL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 has a high accuracy in 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is completely non-invasive and artificial,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3D-ASL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 3.0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或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病因与脑动脉硬化使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有关)、脑血栓形成(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以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从而发病)、脑栓塞(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疾病,心脏疾病是发生该疾病的最常见原因)[1]。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灌注(Perfusion)
人脑正常的神经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要 求以一定的血流灌注为基础,灌注是指血 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 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一般等同 于血流过程,是以流动效应为基础的,存 在于正常组织和疾病状态,毛细血管中的 血液流动使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2021/10/10
参考《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冯晓源
28
2021/10/10
29
2021/10/10
30
DWI
ADC
MTT
CBV
女性,74岁,突发头晕,言语不利,小时回复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近1小时恢复
2021/10/10
31
一、对TIA的诊断
TIA后1月内发生梗死者占4-8%,有10-30%的TIA 患者在90天内发展为卒中(特别是指48小时内)。
DSC基本方法
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当对比剂第一次通过受检组织 之前、之中和之后,采用快速扫描序列(EPI)进行连续 的多层面多次成像,从而获得一系列动态的扫描图像。 对比剂第一次通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 外极少,血管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 影响小,故能反应组织的血液灌注情况。根据造影剂第一 次通过局部脑组织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和时间的关系,可 以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根据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可 获得部分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对值,并可通过工作站制 成各种血流动指标图像。
0
Cv(t)=体素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流入函数
CBV计算 CBV=
∞ ∫ tCv(τ)dτ -∞
∞ ∫ Ca(τ)dτ -∞
MTT计算 MTT=
CBV CBF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进展张婷婷;夏海琴【摘要】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s a relatively new and noninvasive vascular imaging technique,of which the basic imaging principle is flow-related enhancement effect and phase changeeffect,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no radiation,convenience and low cost.As th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maging technique continues to improve,it fully demonstrates its advantages in the screening and early dia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strengths and weaknesses,and new progres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较新的、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其基本成像原理是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和相位改变效应,具有无辐射、便捷、价格低廉的优势,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早期诊断中充分展示了其优势.本文对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15【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作者】张婷婷;夏海琴【作者单位】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山西太原030000;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山西太原0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脑血管病是指由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
3D时飞法磁共振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附316例病例分析)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t i m e — o f - l f i g h t c e r e b r a ma g —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 3 D T O F C M R A )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w i t h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a g i n g .M e t h o d C o m p a r e a n a l y s i s t h e MR I m a n i —
可靠; 部分急性梗 塞病例 MR A可表现 为阴性 ; 大面积 陈旧梗塞有动脉硬化表现及相应血 管改变。 MR A可部 分替 代 D S A或作为术前 筛
选检 查手 段 。
【 关键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维时飞法; 磁 共振血管成像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诊断
3 D T i me - o f - ig l f h t c e r e b r a ma g n e i t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 i n e v a l u a i t o n o f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la u r d i s e a s e d i a g n o s i s( 3 1 6
DWI与MR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患者 T wI表 现 为 稍 低 信 号 , T。 wI表 现 为 高 信 号, D WI 表 现为 高 信 号 , 5 O例 亚 急 性 脑 梗 死 DWI
及 T z wI 均 为高信 号 ( 见图 2 ) , 5 3例慢 性脑 梗死 病 灶边 界清 , D WI 为低或 等信号 , T WI 均 为低 信 号 ,
2 4例 ( 6 ~7 2 h ) , 亚急性 期 5 0例 ( 3 ~1 0 d ) , 临床 怀
疑 TI A发 作 1 5例 , 5 3例 患 者 并 发 慢 性 脑 梗 死 , 3 例 合并 颈 内动脉 颅 内段 虹 吸部 动 脉 瘤 。T I A 发 作
T wI 均 为 高 信 号 。对 于 慢 性 皮 层 下 缺 血 灶 ,
缺血性 脑 血管病 是常 见病 多发病 , 颅 内外血 管
病 变是 主要 原 因 , 部 分患者 系血 流动力 学 障碍最 终 演 变为脑 梗死及 完全 性脑 卒 中 , 从而 导致严 重 的神
血管 3 D T O F MR A: T R 3 . 5 ms , T E 1 . 2 m s 。头 颈 联 合 血管 三维增 强血管 成像 ( 3 D C E MR A) 。
赵 俊 平 吴 红 样
摘 要 目的 : 探 讨磁 共振 扩散加 权成像 ( D WI ) 、 磁 共振 血 管成 像 ( MRA) 联合 应 用诊 断急性 缺 血性
脑血 管病 中的价 值 。方 法 : 对 经临床和 影像 学诊 断 9 4例 急性 缺血性 脑血 管病 患者 , 行 常规磁 共振 ( MR I ) 、
2 结 果
本组 9 4例患 者 中 T I A发作 1 5例 , 大 面 积 脑
梗死 2 0例 , 小 面积脑梗 死 4 5例 , 2 4例 急性 脑 梗 死
磁共振3D-ASL_技术联合ABCD2_评分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价值分析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21-KYYWF-0497;2022-KYYWF-0692)。
▲通讯作者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ABCD 2评分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价值分析刘 伟1 任春慧2 常文轩1 宫雪梅1 冯 晨1 张晓鹏1 程 琳1 毕博昊1 穆 实1朱 敏2▲1.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处,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磁共振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联合ABCD 2评分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确诊为前循环TIA 的患者64例,完成各项磁共振检查,其中双时相3D-ASL 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分别为1.5、2.5 s,完成ABCD 2评分并进行为期90 d 的随访。
对3D-ASL 图像进行分析,测量脑血流量(CBF)并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分析3D-ASL、ABCD 2评分对TIA 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 PLD=1.5 s CBF 值、rCBF 值均小于PLD=2.5 s;rCBF 值与ABCD 2评分呈负相关;3D-ASL 对TIA 患者异常检出率高于MRA;3D-ASL 异常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不同ABCD 2评分风险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D-ASL 联合ABCD 2评分预测TIA 患者90 d 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 )最大为0.907。
结论 双时相3D-ASL 能够发现TIA 患者细微灌注改变,反映代偿情况,可作为TIA 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方式,联合ABCD 2评分可以有效预测TIA 患者90 d 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BCD 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中图分类号] R743.3;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7-0144-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7.33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3D-AS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BCD 2 score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LIU Wei 1 REN Chunhui 2 CHANG Wenxuan 1 GONG Xuemei 1 FENG Chen1ZHANG Xiaopeng 1 CHENG Lin 1 BI Bohao 1 MU Shi 1 ZHU Min21. Graduate Office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Mudanjiang 157011, China;2. Depart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Mudanjiang 1570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ree dimensioned-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ASL)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ABCD 2 scor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IA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t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They completed vario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s, with the post label delay (PLD) of dual-phase 3D-ASL being 1.5 s and 2.5 s respectively, and completed the ABCD 2 score as well as a 90-day follow-up. 3D-ASL images were analyzed,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was measured, and relative cerebralblood flow (rCBF) was calculate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3D-ASL and ABCD 2 scores on evaluation of the conditions and prognosis of TIA patients. Results The PLD = 1.5 s, CBF and rCBF are both lower than PLD = 2.5 s. rCBF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BCD 2 score. The 3D-ASL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ities in TIA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MRA detection rate.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3D-ASL detected abnormalit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mong different risk groups,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ROC curv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3D-ASL technology and ABCD 2 score has the maximum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 of 0.907 for the 90-day prognosis of TIA patients. Conclusion Dual-phase 3D-ASL can detectsubtle perfusion changes in TIA patients, reflect compensatory blood supply conditions, and serveas a further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IA pati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ABCD2score, dual-phase 3D-ASL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90-day prognosis of TIA patients and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ABCD2scor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erebral infarction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过去认为TIA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脑缺血综合征,但研究表明,TIA后90 d卒中的风险为10%~18%,是一种需要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1-2],仅通过临床病史诊断评估TIA仍有不足,需要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灵 敏性 和特 异性 , 并 比较 两种 诊断方 法 与 DS A 的 吻 合 程度 , 以求 为 临床 应用提 供依 据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形态 异 常的金 标 准 , 但 因其 费用 昂 贵 、 有创 、 存 在放 射 线暴露 、 操 作复 杂且 耗 时等缺 陷 , 不 适 于作 为初筛 及普 查 。相 比之 下 , 具 有无 创 、 无 对 比剂 、 设备 和后 处 理技术 不 断地发 展 等特点 的 MR I 技术 , 在血 管病 变诊 断 的应用 越来 越广 泛 。时 间飞跃 法磁共 振 血管 成像 ( 3 I ) _ TO F — MR A) _ 4 ] 是 临 床 常 用 的一 种 MRI 血管 成像 显 示 技 术 , 在评估血 管狭窄程度方 面, 与 D S A具有 很好 的一致性[ 6 ] , 但是 3 D - TO F - MR A
3 TOF _ MR A与 p C AS L检 查 , 采 用 数 字 减 影 血 管造 影 机 进 行 血 管 造 影 , 以观 察 和 比 较 三 种 方 法 对 颅 内 动 脉 狭 窄 判 断 的 一 致 性 。结 果 以 D S A 为对 照 , p C A S L检 出颅 内动 脉狭 窄 灵敏 度 为 9 1 . 1 4 , 特异性为 7 7 . 7 8 , 准 确 度 为 8 9 . 7 7 , 两 种 方 法 比较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 >O . 0 5 ) , 两 种 方 法 吻 合度 一 般 ( =0 . 5 5 3 , P< O . 0 5 ) ; 3 【 ) _ TO 卜 MR A 检 出颅内动脉狭窄灵敏度为 8 7 . 3 4 , 特异 性为 5 5 . 5 6 , 准确 度为 8 4 . 0 9 , 两 种 方法 比较 ,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两 种 方 法 吻合 度 较 弱 ( 一0 . 3 3 1 , P %0 . 0 5 ) 。结论 尽管 p C AS L、 3 D - T OF - MRA 分 别 与 DS A 在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u r o l o g y ,T a i y u a n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 G r o u p )C o . ,L t d .G 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T a i y u a n
效应 , 具 有无 辐 射 、 便捷 、 价格 低 廉 的优 势 , 随着 磁 共振 血 管成 像 技术 的不 断 改进 , 在 缺 血性 脑 血管 疾 病 的筛查 、 早 期诊 断 中充 分 展示 了其 优势 。本文 对磁 共 振血 管成 像 的原 理 、 优 缺点 以及I 临床应 用 的新 进展 进行 综述 。
App l i c a t i o n a nd pr o g r e s s o f ma g ne t i c r e s o na n c e a ng i o g r a p hy i n i s c he mi c c e r e br o v a s c ul a r d i s e a s e
r a d i a t i o n , c o n v e n i e n c e a n d l o w c o s t . As t h e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 i m a i g n g t e c h n i q u e c o n t i n u e s t o i mp r o v e ,
[ 关键 词】 磁 共 振血 管 成像 技 术 ; 缺血 性 脑血 管病 ; 数 字减 影全 脑血 管 造影 术 【 中图分类号】 R 8 1 4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5 ( c ) 一 0 0 4 3 - 0 3
i t f u l l y d e mo n s t r a t e s i t s a d v a n t a g e s i n t h e s c r e e n i n g a n d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T h i s p a — p e r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p in r c i p l e ,s t r e n g t h s a n d we a k n e s s e s ,a n d n e w p r o g r e s s o f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ma g n e t i c r e s o —
0 3 0 0 0 0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 i s a r e l a t i v e l y n e w a n d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a s c u l a r i ma g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 o f w h i c h
2 0 1 3 年 5 月 第 l 0 卷 第 1 5 期
・ 综 述 ・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的
应 用 及进 展
张 婷 婷 夏 海 琴
太 原钢 铁 ( 集 团) 有 限公 司 总 医院 神经 内科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0
[ 摘 要】 磁共 振 血管 成像 是 一种 较 新 的 、 无创 的血 管成 像 技术 , 其 基本 成 像原 理 是 流动 相关 增 强效 应 和相 位 改变
t h e wh o l e b I _ a i n
脑 血 管病 是指 由脑血 管病 变 所导 致 的脑 功能 障碍 。 根
h a n c e d , C E ) MR A。
据 病理 改 变分 为缺 血性 性 脑 血管 病 和 出血性 脑 血 管病 , 其
中缺 血性 脑血 管 疾 病 约 占 8 0 %, 其 发 病率 、 致 残 率 及 病 死
t h e b a s i c i ma g i n g p i r n c i p l e i s f l o w- r e l a t e d e n h a n c e me n t e f f e c t a n d p h a s e c h a n g e e f f e c t ,h a v i n g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n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 .
【 Ke y wo r d s 】Ma ne g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 ;l s c h e m 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 D i it i o g r a p h y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