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雨啦》含PPT课件
《下雨啦》PPT

-.
淅沥沥、哗啦啦,雨不停地下。同学们,你们知道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那云 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天上的雨水,其实也是从地上来的。当太阳照射到 河流和海面上时,部分河水和海水就会蒸发成水气,水 气会上升到天空中。在天空中,水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 小水滴,许多小水滴凝聚在一起,生成了云层。当小水 滴变得够大够重的时候,就会从天空中落下来,这就是 天空下雨的原因。
同学们,天空中有时候会下“小雨”,有时候会下“大 雨”。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几幅图哪个像小雨?哪个像大雨? 我们可以用“线”和“点” 画出雨的样子。
大雨
小雨
大雨
小雨
听雨图(中国画)现代 韩羽
听雨(中国画)现代 娄师白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也可以像上面几张图片一样,用 “点”和“线”来画“大雨”和“小雨”。也可以给雨水涂上各种各样 的颜色。
我们再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画雨。
试一试:画画雨的样子,也可以画画下 雨时你看到的情景。
中班语言课件《下雨了》

创意写作或绘画作品展示
雨天故事创作
鼓励孩子以雨天为背景,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雨中绘画
提供绘画材料,引导孩子画出他们在雨中的所见所感,培养他们的 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创意手工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与雨天相关的手工作品,如雨伞、雨衣、雨鞋等 模型,激发孩子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时
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
第四课时
总结回顾,展示成果。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和相关词 02 汇;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往的 03 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 ·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新课呈现方式选择
故事讲述
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学生了解下雨天的情景 和相关的语言知识。
图片展示
展示与下雨天相关的图片,如雨伞、雨衣、雨鞋 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学生参与活动组织
角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下雨天的行人、躲雨的小动物等,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下雨天的经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手工制作
指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与雨天 相关的手工作品,如“雨伞”、“ 雨衣”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03
教学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制作及使用
课件内容设计
结合《下雨了》主题,设 计包含雨景、雨滴、雨伞 等元素的多媒体课件,营 造生动的下雨场景。
交互功能实现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课 件中人物、物品与场景的 交互,增强幼儿参与感和 体验感。
中班语言教案《下雨啦》十

中班语言教案《下雨啦》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雨天的景象,丰富幼儿对雨的认识。
2.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表达雨天的感受和体验。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雨天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雨天的景象。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雨天的情感体验,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下雨啦》故事内容2.雨具:雨衣、雨靴、雨伞等3.环保宣传册4.画纸、画笔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2.故事导入教师播放PPT课件,讲述《下雨啦》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雨天的特点,如:雨滴、小水坑、滑梯等。
3.观察讨论教师出示雨具,引导幼儿观察雨衣、雨靴、雨伞等的特点。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雨具的作用吗?下雨天为什么要穿雨衣、雨靴,打雨伞呢?”4.情境体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雨天的场景。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雨天的感受,如:“哎呀,下雨啦!我要赶紧穿雨衣,不然会淋湿的。
”5.环保意识培养教师出示环保宣传册,引导幼儿关注环保知识。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下雨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吗?”教师讲解雨天的安全知识,如:不要在雨中嬉戏,避免滑倒等。
7.创意绘画教师分发画纸、画笔,引导幼儿绘画雨天的景象。
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
8.结束语教师带领幼儿做结束手指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观察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关注雨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
4.教师在创意绘画环节,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雨天的认识更加深入,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环保意识得到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班下雨了ppt课件

以雨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谢谢
THANKS
水的需求相对较低。
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需要生长在水中或湿润的 土壤中,它们对雨水的需求较高, 过多的雨水对它们生长有利。
喜雨植物
一些植物在雨水充足的环境下生长 茂盛,如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它们 对雨水的适应性较强。
雨水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影响及应对措施
雨水过多的影响
过多的雨水可能导致土壤积水, 使植物根系缺氧,影响植物的正 常生长,甚至引发病害。应对措 施包括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种
下雨类型
根据降雨的性质和特征,下雨可以分 为多种类型,如毛毛雨、小雨、中雨 、大雨、暴雨等。每种类型的降雨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雨水对自然界作用
补充水分
雨水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资源 ,能够为植物、动物和土壤补 充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
净化空气
雨水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和悬浮颗粒,净化空气,改善 环境质量。
植耐涝植物等。
雨水过少的影响
雨水过少会导致土壤干旱,植物 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出现萎蔫 、黄叶等现象。应对措施包括及
时浇水、选择耐旱植物等。
合理调节雨水供需
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调 节雨水的供需平衡,为植物提供
适宜的生长环境。
04 人类活动与下雨天气互动体验
CHAPTER
室外活动注意事项及安全提示
天气变化影响
天气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极端 天气事件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影响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同时 ,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
下雨现象及类型
下雨现象
下雨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 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下雨时 ,水滴会沿着云层中的气流运动,最 终形成降雨。
中班语言《下雨了》PPT课件

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词汇拓展与运用•句式结构与表达技巧•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培养•创意延伸活动设计课程介绍与目标01《下雨了》背景及作者简介《下雨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歌,通过描绘下雨天的景象,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适合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审美需求。
作者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童趣而著称。
了解下雨天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知识,如雨滴的形成、雨水的循环等。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下雨天的感受和体验。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时间30分钟课程流程导入(5分钟)→学习诗歌(10分钟)→拓展活动(10分钟)→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文本解读与赏析02《下雨了》文本内容概述描述下雨的自然景象文本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下雨时的自然景象,如雨滴落下、雨水打在地面、植物和动物对雨水的反应等。
表达情感和体验文本通过描述下雨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下雨天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文本运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将下雨的景象呈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生动形象的描绘文本中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使得文本更加生动有趣。
拟人和排比的运用文本在描绘下雨景象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体验,使得景色和情感相互交融,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情感与景色的融合文本风格特点及表现手法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下的情景,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雨水滋润着大地,让植物们欢快地喝着甘甜的雨露。
”这句话表达了雨水对大自然的滋养作用,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植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文本更加生动有趣。
中班语言教案PPT课件下雨了

孩子们可以围绕主题 展开讨论,构思故事 情节和角色,然后分 工合作完成故事创作
。
故事完成后,可以让 孩子们互相分享和交 流,评选出最佳故事
作品。
通过小组合作创作故 事,培养孩子们的团 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提高他们的语 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07
家庭作业与延伸学习建议
观察记录:家中雨天景象
观察并记录下雨时家中的景象,如雨滴落在窗户、阳台、屋顶等地方的声音和情景 。
05
阅读理解与表达训练
阅读材料选择及导读
选择适合中班幼儿年龄段 的下雨主题阅读材料,如 绘本、故事书等。
激发幼儿对下雨现象的好 奇心,引发他们思考和表 达的欲望。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 洁明了的文字,引导幼儿 进入下雨的情境。
阅读理解问题设置
针对阅读材料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 ,如:下雨前有哪些迹象?下雨时动 物们会怎么做?雨水对大自然有什么 作用?
农民和工人们穿上雨 衣,继续进行户外劳 作,不受雨水的影响 。
室内活动增多
由于雨天外出不便, 人们更多地选择在室 内进行各种活动,如 看书、看电影、做手 工等。
听雨声
有些人喜欢静静地坐 在窗前,聆听雨声, 感受雨天的宁静与美 好。
03
词汇学习与拓展
与雨相关词汇
雨滴
从云层中落下的水滴。
毛毛雨
细小而密集的雨滴,像雾 一样。
阵雨
短时间内突然降下的大雨 。
暴雨
雨势非常大,常常伴随着 雷电和强风。
雨伞
用来遮挡雨水的用具,通 常由塑料或布制成。
拓展词汇及短语
01 防雨衣
一种能够遮挡雨水的衣服 。
03 水坑
雨后积水的洼地。
02 蹚水
2024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下雨了》PPT课件

0102老师热情地向孩子们问好,询问孩子们今天的心情和天气情况。
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唱,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问候唱歌问候与唱歌01讲述雨天的特点02展示雨具老师向孩子们讲述雨天的特点,如下雨的声音、雨滴的形状、雨后的清新空气等。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雨具,如雨伞、雨衣等,让孩子们了解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雨天的前奏引出主题《下雨了》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如下雨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下雨天我们可以做什么?等,引导孩子们思考。
展示PPT封面展示《下雨了》PPT课件的封面,让孩子们对课程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封面上的图案和颜色,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介绍雨天的概念,如下雨、雨水等。
雨天展示雨伞的图片,并介绍雨伞的用途。
雨伞展示雨鞋的图片,并介绍雨鞋的特点和作用。
雨鞋展示雨衣的图片,并介绍雨衣的材质和穿着方法。
雨衣雨天相关词汇介绍图文结合认知词汇02配合图片展示相关词汇,如雨滴、水花等,加深幼儿对雨天相关词汇的认知。
01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0102设计词汇游戏,如“猜谜语”、“找朋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词汇。
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词汇记忆效果。
词汇游戏互动01引入故事背景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02讲述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讲述下雨天的场景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氛围。
03突出故事主题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强调友情、互助和分享等主题,培养幼儿的情感和价值观。
《下雨了》故事讲述03针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行为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分析。
提问引导思考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
讨论分享观点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主题。
深化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提问与讨论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的角色情感,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
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情感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中班《下雨了》课件

《中班《下雨了》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课件主题介绍•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成果评估•教学资源与支持•教学安全与防范目录01课件主题介绍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于幼儿来说下雨是熟悉的,但他们对下雨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对于下雨带来的益处、雨水的形成、雨水的作用等都不太了解。
自然界现象幼儿对雨水的印象停留在踩水坑、打伞等浅显的认识上,对于雨水的形成和作用等完全不了解。
已有经验主题背景1主题目标23让幼儿了解雨水的形成过程,知道雨水的作用及对人类的影响。
知识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情感目标难点内容如何让幼儿理解雨水的形成过程。
重点内容雨水的作用、雨水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实验操作、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主题内容概述02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描述内容呈现方式:多媒体课件内容结构:由图片、动画、音乐和文本等元素组成内容来源:根据教材和教参进行设计主题:下雨了适用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设定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下雨的形成过程和雨水的用途。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雨天的兴趣。
个性目标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态度目标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下雨的形成过程和雨水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水资源,同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03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模拟下雨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情境创设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中班语言课件《下雨了》教案图片PPT课件

学生自主创作雨天场景图画
创作引导
01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创作雨天场景图画的思路,如可以画自己在
雨中的经历、想象中的雨天景象等。
绘画技巧指导
02
指导孩子们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雨天的景象,如运用不同的线
条和色彩来表现雨滴、雨水和光影等效果。
作品展示与交流
03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创作思路和表
图画描述技巧指导
1 2 3
描述顺序 指导孩子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描述 图画中的景象,使描述更加有条理。
运用形容词 引导孩子们运用形容词来描述雨中的景象,如 “淅淅沥沥的小雨”、“湿漉漉的地面”等,增 加描述的生动性。
加入想象
鼓励孩子们在描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如 “雨滴落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好像是 在跳舞一样”。
01 02 03 04
准备道具
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需要,准备 相应的道具,如雨伞、雨衣、雨 鞋等。
表演呈现
每组幼儿轮流上台表演,呈现故 事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
分享交流,评价各组表现
分享感受
引导幼儿分享自在小 组合作和角色扮演过程
中的感受和收获。
互相评价
鼓励幼儿对其他小组的 表现进行评价,提出建
分享自己关于雨天的经历和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 的雨天,描述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 受。
鼓励学生用画笔或文字表达自己对雨 天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交流雨天带来的不同体验, 如听雨声、看雨滴落下、闻雨后的清 新空气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通过课件展示雨水对大自然的重 要作用,如滋润万物、净化空气
现技巧,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想象力。
3.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下雨啦》2. 雨衣、雨靴等雨具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穿着雨衣、雨靴,模拟雨天场景,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雨天的自然现象,询问幼儿对雨天的感受和认识。
2. 故事分享:播放《下雨啦》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故事主题,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3. 儿歌学唱:教唱《下雨啦》儿歌,引导幼儿跟唱。
通过歌词内容,让幼儿了解雨天的特点和下雨的美好。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雨天。
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结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讲述作品中的雨天故事。
通过活动总结,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表达和合作。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雨天的美好瞬间。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雨天角”,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雨具收藏。
3. 课后延伸:开展“雨天游戏”,如雨中跑步、雨中捉鱼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雨天的乐趣。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雨天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对雨天的感知和体验。
2. 故事讲述法: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3. 互动教学法:通过绘画活动和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儿歌教学法:教唱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雨天现象的认识和感知。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雨啦》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雨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四册第六单元《下雨啦》。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雨的形态和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雨的形态和特点,知道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3. 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难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和描述雨的形态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雨滴手工、雨伞道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PPT中的下雨动画,引导孩子们观察雨的形态和特点,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下雨时的心情和感受。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PPT,讲解雨的形态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同时,教师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下雨了,小动物们怎么办?”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接着,教师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小动物们下雨时的情景。
4.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并给予鼓励。
5.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邀请孩子们上台,用道具模拟下雨的情景,其他孩子们观察并描述。
6. 手工制作(10分钟):孩子们动手制作雨滴手工,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下雨啦1. 雨的形态和特点2. 下雨的情景描述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爸爸妈妈下雨时的情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下雨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撑伞,穿雨衣,小心走路,怕淋湿。
2. 请孩子们画一画下雨的场景,并写上自己喜欢的雨具。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动画、讲解、练习、互动等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了雨的形态和特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中班语言下雨了PPT课件教案

在角色扮演中,鼓励幼儿运用基 本句型和情境对话进行交流和互
动。
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不同 情境下使用合适的语言和礼貌用
语。
05
阅读理解与表达训练
阅读材料选择及导读
选择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雨天主 题故事或儿歌。
通过PPT课件展示阅读材料,引 导幼儿关注雨天的自然现象和情
感体验。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或儿歌, 激发幼儿对雨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口头作文
请幼儿描述自己经历过的雨天场景,鼓励他们运用生动的词语 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 问题,如“你记得下雨时天空的颜色吗?”、“雨滴落在地上 会发出什么声?”。
绘画表现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 幅表现雨天场景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雨天的色 彩、线条和构图等要素,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 感。
中班语言下雨了PPT 课件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雨天景象描述 • 词汇学习与拓展 • 句型练习与对话模拟 • 阅读理解与表达训练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家庭作业布置及家长指导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天气变化, 认识下雨的自然现象。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 式,激发幼儿对下雨 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幼儿模仿说出基本句型,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变化。
情境对话模拟
利用PPT创设下雨的情境,引 导幼儿进入角色,进行对话模 拟。
教师可扮演路人或家长等角色, 与幼儿进行互动对话。
对话内容可包括询问天气、提 醒带伞、分享躲雨经验等。
角色扮演活动
让幼儿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 下雨的路人、有伞的行人、躲雨
中班语言课件《下雨啦》PPT课件教案音乐

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 法。
适度引导
在绘画创作中,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度的引导,如提供绘画素材、示 范绘画技巧等,但不要完全代替孩子完成作品。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及时反馈
家长和老师应保持密切 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 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和进 步。
共同参与
纯音乐
轻柔舒缓的纯音乐,如钢琴曲、小提琴曲等,适 合作为背景音乐营造下雨的氛围。
有声读物
与雨天相关的有声读物,如讲述雨天的故事、科 普知识等,丰富孩子的听觉体验。
音乐在《下雨啦》主题中的运用策略
营造氛围
在课件的开头和结尾,以及需要突出氛围的环节,播放与雨天相 关的音乐,让孩子迅速进入情境。
配合动画
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环节设计
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和语言发展规律。
展望未来,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
深入研究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幼儿 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主题呈现
在封面中央以大号字体呈现课件主 题《下雨啦》,字体设计活泼可爱 ,符合中班孩子的审美特点。
配图选择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可爱卡通形象或 实景照片,如穿着雨衣的小动物或 孩子们在雨中玩耍的场景,激发孩 子们的兴趣。
图文结合,生动展示下雨场景
场景描述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 示下雨时街道、花园、学 校等场景的变化,让孩子 们了解雨天的特点。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 的学习过程,如与孩子 一起阅读、讨论、创作 等。
资源共享
老师和家长可以共享教 育资源,如推荐优秀的 儿童读物、教育APP等 ,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 。
中班《下雨了》课件pptx

中班《下雨了》课件pptx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目标•雨天自然现象探究•动物行为与雨天关系•植物生长与雨水关系•人类生活与雨天关系•艺术创作与雨天灵感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天气变化与日常生活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儿童对雨天的兴趣孩子们通常对雨天充满好奇和兴趣,喜欢观察雨滴、听雨声等。
教育意义通过本课程,引导孩子们观察、感知、表达雨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010203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雨的形成原理、雨的种类和特征。
能够描述和表达雨天的景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感受雨天的美妙和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80%80%100%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包含丰富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雨天。
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雨天的氛围和乐趣。
播放雨声、雷声等音效,营造生动的雨天场景。
课件PPT雨伞、雨衣等道具音乐或音效02雨天自然现象探究雨的形成原理水汽凝结升入高空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
水汽蒸发地表水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成水汽,升入空中。
降水形成小水滴或冰晶在云层中互相碰撞合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受重力作用下降形成降水。
01020304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不同类型的雨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抬升作用而形成的降水,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降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由地面局部受热形成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降水,多发生在夏季午后。
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雨季和雨量分布雨季指一年中降水相对集中的季节,如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
雨量分布受纬度、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和雨季长短有很大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丰富,而极地地区年降水量稀少。
动物行为与雨天关系动物如何感知雨天动物通过听觉感知雨声01许多动物对声音非常敏感,它们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到雨滴落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发出的声音,从而判断雨天的到来。
中班《下雨了》课件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 言复述短文内容,提 高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 合,帮助幼儿理解短 文内容。
问题回答
根据短文内容,提出简单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问题可以包括:下雨天你在家里 会做什么?你喜欢下雨天吗?为
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感受。
图文匹配
准备与短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让幼儿进行图文匹配。
在学校
下雨了,同学们要记得带 伞,不要淋湿了。
在公园
下雨了,地面上很湿滑, 大家要小心走路,不要摔 倒了。
03
听说训练
听力理解
词汇学习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学习并 理解与下雨相关的词汇,如“雨 伞”、“雨衣”、“水滴”等。
听力选择
播放与下雨场景相关的短句或对话 ,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 确的图片或选项。
绘画创作
画下雨的人物
让孩子们观察人物在雨中的姿态和表情,并尝试画出来。
画雨中的动物
引导孩子们想象并画出在雨中活动的动物,如青蛙、蜗牛等。
创作雨天故事
鼓励孩子们运用绘画方式,创作一个关于雨天的有趣故事。
分享与交流
展示作品
01
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分享创作过程
02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体验,增强自信心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找出与短 文内容相符的部分。
通过图文匹配,帮助幼儿进一 步理解短文内容,加深对下雨 天的印象。
05
手工制作与创作
制作雨天场景
制作雨伞
使用彩色纸张制作小雨伞,让孩子们了解雨伞的结构和作用。
拼贴雨鞋
让孩子们使用彩色纸张、胶水等材料,制作可爱的雨鞋图案。
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一节《下雨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下雨天的天气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下雨天的天气特点,能够用词语描述雨的形态。
2. 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在下雨天的感受和想法。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下雨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下雨天的场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录音机、雨伞、雨衣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下雨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天气?”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故事《下雨啦》,让幼儿观看并聆听。
(2)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其他幼儿观看表演,并尝试用词语和句子描述下雨天的场景。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下雨啦,小兔子打着雨伞去散步。
请你用词语和句子描述这个场景。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5.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水彩笔,让幼儿画出下雨天的场景。
(2)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分享活动,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提出问题:“除了下雨,还有哪些天气?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下雨啦》2. 板书内容:(1)下雨天的天气特点(2)描述雨的形态的词语(3)表达自己在下雨天的感受和想法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词语和句子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天气。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天气是晴天。
因为晴天阳光明媚,我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雨啦》

角色扮演
安排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游戏,模拟下雨时的情景和人 物行为,加深他们对下雨的理 解和体验。
故事创作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 一个与下雨相关的小故事,并
与同伴分享。
04
CHAPTER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积极参与度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主动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词汇学习
学习与下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雨滴”、“ 倾盆大雨”、“毛毛细雨”等。
思考引导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雨水对自然和 人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思考能力。
实践部分:组织活动,加深理解
观察实践
组织孩子们到室外观察下雨的 情景,让他们亲身感受雨水的
气息和温度。
绘画表达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让孩子 们用画笔表现自己眼中的下雨 场景。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播放下雨的声音,引导幼儿进入雨天的情境。
课程安排与时间
故事环节(10分钟)
讲述与雨天相关的有趣故事,激发幼 儿的兴趣。
知识讲解环节(10分钟)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向幼儿介绍 雨的形成原理。
游戏环节(10分钟)
设计与雨天相关的游戏,如“接雨滴 ”、“雨中漫步”等,让幼儿在游戏 中感受雨天的乐趣。
家长参与与支持
家长沟通
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介绍《下雨啦》语言教案的教学目 标和内容,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
家庭作业
布置与下雨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观察下雨的情景、描述下雨的感觉 等,让家长协助孩子完成。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教案和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提高 教学效果。
06
06231_中班《下雨了》课件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下 雨,描述下雨的情景和感 受;能够通过艺术手段表 现下雨。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敬畏之情,激发幼儿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下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引导幼儿理解天气变化与生活的 密切关系。
观察实践(10分钟)
组织幼儿到室外观察下雨的情景 ,感受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 音和形态。
雨水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和养分,促 进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改善空气质量
维持生态平衡
雨水能够清洗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改 善空气质量。
雨天对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有重要影 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例如,一些动物 会利用雨水来寻找食物或避难所。
2024/1/24
10
03
雨天动物行为观察
2024/1/24
健康
潮湿的天气容易导致衣物、食品发霉,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肠胃疾病 。
21
体验雨天带来的乐趣和不便
2024/1/24
乐趣
孩子们喜欢在雨中玩耍,感受雨 滴打在身上的清凉和快感;雨天 也是一些户外运动的好时机,如 钓鱼、划船等。
不便
雨天出门需要携带雨具,行动不 便;潮湿的天气会让衣物难以晾 干,家具也容易受潮;雨天还可 能导致一些户外活动无法进行。
中班《下雨了》课件
2024/1/24
1
目 录
2024/1/24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雨天自然现象探究 • 雨天动物行为观察 • 雨天植物生长观察 • 雨天人类活动体验 • 雨天安全防护知识普及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4
3
《下雨了》主题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雨啦》含PPT课件
1、能愉快地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跟念儿歌。
2、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并能模仿儿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引导幼儿对下雨天里小动物的表现产生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教育小朋友下雨天要懂得撑伞,爱护身体。
1、PPT课件、轻音乐。
2、实物:伞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幼儿:"雨伞。
"
老师:"那什么时候会用到雨伞呢?"
幼儿:"下雨时候""出太阳时候"
老师:"对,出太阳的时候可以用雨伞,下雨时候也可以用雨伞,但是呢,小动物们没有雨伞,可以淋雨吗?"
幼儿:"淋雨会感冒"
老师:"那他们下雨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们帮他们想想躲雨的办法?"
幼儿:"……"
老师:"你们真棒,想到了为小动物躲雨的办法,(教案出自:教案网)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雨的时候,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躲雨的。
"
二、学习儿歌
1、理解儿歌。
(1)教师出示PPT,请幼儿观察 (PPT上有大树、蘑菇、荷叶、青蛙、小蚂蚁、小虫子)提问:
A、"有哪些动物朋友"(蚂蚁、青蛙、虫子)
B、"他们都待着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什么呢?"(蘑菇、荷叶、大树、树叶、花)。
C、(点击下雨按钮)"你们听,发生了什么事?"(下雨了)
D、"你们仔细观察蚂蚁躲在了什么地方呢?"(出示PPT,蚂蚁躲在了蘑菇下)"它找了一把什么伞?"(蘑菇伞)
E、"青蛙呢?"
F、"虫子呢?"
2、完整学念儿歌。
(1)出示图谱PPT
教师小结出完整儿歌:"刚才我们看到小动物都找到躲雨的地方了,我来考一考小朋友的记忆力啊","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 "小蚂蚁躲在了什么下?找到了什么伞?"注意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型,"青
蛙呢?小虫子呢?""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好玩的东西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是下雨啦""叫什么名字"(下雨啦)
(2)幼儿看着图谱的指示跟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3、巩固儿歌
(1)幼儿闭上眼睛,PPT图谱点击蘑菇,让蘑菇消失,然后让孩子找找谁不见了,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2)再让幼儿闭上眼睛,图谱上的树叶和荷叶也消失,然后让孩子发现谁不见了,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3)让幼儿向后转,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三、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1、出示PPT图片(图片上多了几个小动物)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下雨啦》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吗?可是雨越下越大,又跑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也没有伞,你们一起来帮他们找到躲雨的地方好吗?
2、小朋友仿编儿歌提问个别小朋友,注意引导小朋友说出完整的句型"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伞"
3、全班小朋友齐读仿编的儿歌。
四、快乐识字
出示整首诗歌,要认识的词语用不同颜色凸显。
五、到户外继续找雨伞
教师: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很多雨伞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小动物的雨伞吧。
(播放轻音乐)
★活动延伸:介绍雨伞的作用,参观雨伞的制作过程。
★重点提示:学习建构句式"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 伞"。
★家园互动:教育小朋友下雨要撑伞。
下雨啦,下雨啦,蚂蚁躲在蘑菇下,蘑菇伞;
下雨啦,下雨啦,青蛙躲在荷叶下,荷叶伞;
下雨啦,下雨啦,虫子躲在树叶下,树叶伞。
快乐识字:蚂蚁青蛙虫子蘑菇荷叶树叶。
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的时候》
小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ppt课件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跟念儿歌。
2、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并能模仿儿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引导幼儿对下雨天里小动物的表现产生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教育小朋友下雨天要懂得撑伞,爱护身体。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轻音乐。
2、实物:伞配套课件:中班语言课件《下雨啦》ppt课件下载地址:kj./ppt/1968.html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老师说:"小朋友这是什么啊&qu
【 ___ 】ot;(出示雨伞) 幼儿:"雨伞。
" 老师:"那什么时候会用到雨伞呢?" 幼儿:"下雨时候""出太阳时候" 老师:"对,出太阳的时候可以用雨伞,下雨时候也可以用雨伞,但是呢,小动物们没有雨伞,可以淋雨吗?" 幼儿:"淋雨会感冒" 老师:"那他们下雨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们帮他们想想躲雨的办法?" 幼儿:"……" 老师:"你们真棒,想到了为小动物躲雨的办法,(教案出自:教案网)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雨的时候,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躲雨的。
" 二、学习儿歌 1、理解儿歌。
(1)教师出示ppt,请幼儿观察 (ppt上有大树、蘑菇、荷叶、青蛙、小蚂蚁、小虫子)提问: a、"有哪些动物朋友"(蚂蚁、青蛙、虫子) b、"他们都待着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什么呢?"(蘑菇、荷叶、大树、树叶、花)。
c、(点击下雨按钮)"你们听,发生了什么事?"(下雨了) d、"你们仔细观察蚂蚁躲在了什么地方呢?"(出示ppt,蚂蚁躲在了蘑菇下)"它找了一把什么伞?"(蘑菇伞) e、"青蛙呢?" f、"虫子呢?" 2、完整学念儿歌。
(1)出示图谱ppt 教师小结出完整儿歌:"刚才我们看到小动物都找到躲雨的地方了,我来考一考小朋友的记忆力啊","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 "小蚂蚁躲在了什么下?找到了什么伞?"注意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型,"青蛙呢?小虫子呢?""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好玩的东西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是下雨啦""叫什么名字"(下雨啦) (2)幼儿看着图谱的指示跟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3、
巩固儿歌 (1)幼儿闭上眼睛,ppt图谱点击蘑菇,让蘑菇消失,
然后让孩子找找谁不见了,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2)再让幼儿闭上眼睛,图谱上的树叶和荷叶也消失,然后让孩子发现谁不见了,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3)让幼儿向后转,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三、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1、出示ppt图片(图片上多了几个小动物)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下雨啦》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吗?可是雨越下越大,又跑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也没有伞,你们一起来帮他们找到躲雨的地方好吗? 2、小朋友仿编儿歌提问个别小朋友,注意引导小朋友说出完整的句型"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伞" 3、全班小朋友齐读仿编的儿歌。
四、快乐识字出示整首诗歌,要认识的词语用不同颜色凸显。
五、到户外继续找雨伞教师: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很多雨伞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小动物的雨伞吧。
(播放轻音乐) 活动建议:★活动延伸:介绍雨伞的作用,参观雨伞的制作过程。
★重点提示:学习建构句式"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伞"。
★家园互动:教育小朋友下雨要撑伞。
活动材料《下雨啦》下雨啦,下雨啦,蚂蚁躲在蘑菇下,蘑菇伞; 下雨啦,下雨啦,青蛙躲在荷叶下,荷叶伞; 下雨啦,下雨啦,虫子躲在树叶下,树叶伞。
快乐识字:蚂蚁
青蛙虫子蘑菇荷叶树叶。
ppt课件推荐阅读: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
了》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的时候》小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