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十二五各省发展目标

十二五各省发展目标

北京市宏观目标: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作出了“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实施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南北两大产业聚集区、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加快通州等重点新城和城市西部地区建设等,在“十二五”末期,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90%,10个远郊区县城镇化率全部超过70%。

产业规划: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大力支持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鼓励发展服装、食品、印刷、包装等都市型工业,限制和转移无资源条件的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

改变中心地区功能过度聚集的状况,疏散传统制造业,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就业为宗旨,在有条件的边缘集团发展都市型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

加快完善房地产业发展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政府行业管理与服务,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注重社会公平,积极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必要的住宅保障。

重大项目:加快城南建设投资,预计未来三年,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将达到2900亿元。

城南地区的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将会有较大规模的改善,帮助城南走出发展缓慢的怪圈。

发展“首都圈”城市群规划建设:一是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二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

将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三是通讯体系建设规划。

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河北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

除此之外,还包括信息体系建设、金融体系建设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等。

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

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迎博办博工作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全力推进办世博、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确保”的要求,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和任务。

(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升制造业能级。

确立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智能电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经获得市认定。

强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全力推进。

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成为全市首批实践区;启动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莘莘学子创业园等传统产业区功能提升改造前期准备有序推进。

全年主动调整劣势企业266家,腾出土地2826.5亩;五年内累计已调整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

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措施,设立和争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全面加速,全区已有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

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锐奇工具在创业板上市;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56亿元,同比增长67.9%;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12.45亿元,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缓解。

加快服务业发展。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市郊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辰山植物园建成开园,西佘山实行免费开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旅游巴士建成运营,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全年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实现旅游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2.8%。

旅游政策资金

旅游政策资金

“掀起”政策性资金获取的“盖头”来到底什么是政策性资金?申请政策性资金的资格和流程都有哪些?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将对政策性资金进行“解剖”,为大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什么是政策性资金政策性资金是指各级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为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而提供的财政专项资金,本文中提到的政策性资金主要是指能够为旅游项目所用的部分。

常见的旅游政策性资金主要包括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旅游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国际贷款。

政策性资金的特点是低息或免息,偿还期限长,能够解决旅游投资中存在的规模大、回收期长的瓶颈。

同时,政策性资金偏向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而这部分恰恰能够弥补其他融资不愿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缺陷,对改善旅游环境、扩大旅游消费、增加有效需求、拉动社会投资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常见的政策性资金(一)旅游国债1.缘起2000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首次将旅游列入国债项目,安排国债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资源品位较高、发展潜力较大、所依托的主要交通干线建设已基本完成的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的项目。

2000年到2002年,三年共投放国债资金37.2亿元,到2003年旅游国债增加到了20亿元,到2005年1月,我国共投入67.2亿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共安排项600多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多个重点旅游景区。

这段时间也是国债项目最多的时期,时值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头五年。

200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了第二批红色旅游国债投资,共安排东、中、西部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个,其中东部5个,中部10个,西部21个;共安排国债资金4.68亿元,其中东部5460万元,中部15270万元,西部26070万元。

其中,纳入国债资金范畴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其使用方向主要是:景区与干路间的道路建设和景区内的道路建设、公共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安全保障设施建设。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2.01.14•【字号】•【施行日期】201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新江湾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2011年8月23日区政府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十四日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杨浦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新江湾城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重点功能区,科学编制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既是实施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障,也是指导未来五年新江湾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新江湾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加快建设新江湾城“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江湾城建设和发展回顾(一)高起点规划早在2001年,市规划局、杨浦区政府及市城投公司就组织开展了《新江湾城结构规划》国际方案征集活动。

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意大利有关规划设计公司参与了整个征集过程并提交了设计成果,编制完成了《新江湾城结构规划》,并经市规划局批复后正式实施。

根据该规划,新江湾城建设以创造“生态人居”为目标,着力凸显“水系网络、渗透绿化、知识社区、公交导向、环保系统、人性空间”六大特色,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建设成为21世纪上海城市居住区发展的新典范。

“十一五”期间,随着新江湾城各项建设的不断深入,为更好的指导具体项目建设,实现新江湾城总体目标,本区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先后组织编制了《新江湾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形成了以新江湾城结构规划为基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为主体、各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为保障的多层规划体系,为新江湾城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图文

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图文

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图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22年1月12日徐汇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发展基础与环境 (1)第一章发展基础............................................................. .. (1)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1二、“十一五”发展经验与不足.....................................................4第二章发展环境............................................................. .. (5)一、时代背景............................................................. ...................5二、机遇与挑战............................................................. (5)第二篇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7)第三章指导思想............................................................. .................7第四章发展目标............................................................. .. (8)一、总体目标............................................................. ...................8二、城区布局............................................................. .. (12)第三篇主要任务 (15)第五章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5)一、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15)二、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17三、提升现代商贸业能级. (19)四、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19第六章加快推进重点发展区域建设.. (20)一、优化提升区域............................................................. .........20二、转型升级区域............................................................. .........21三、重点建设区域............................................................. .........22四、协调发展区域............................................................. (23)I第七章切实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25)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5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26三、优化区域创新服务功能......................................................27第八章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7)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27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9三、继续推进体育事业发展......................................................31四、促进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31第九章完善民生保障体系 (3)2一、大力促进就业............................................................. .........32二、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32三、加快形成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33四、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制..............................................34第十章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3)5一、加强人口管理............................................................. .........35二、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 (35)三、推进社会组织建设............................................................. .36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37第十一章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37)一、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37二、基本完成旧区改造............................................................. .39三、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39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0五、强化城市安全............................................................. .........41第十二章推进低碳城区建设.. (42)II一、积极推进低碳示范区创建..................................................42二、深入开展节能工作............................................................. .43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管理. (44)第十三章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44)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4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45三、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46四、推进文明城区建设............................................................. .46第十四章建设人力资源强区.. (47)一、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47二、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机制......................................................48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48第十五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48)一、推进经济领域体制机制创新..............................................48二、深化社会发展领域改革......................................................49三、加强对内对外合作与开放.. (50)第四篇规划实施保障 (52)第十六章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52)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52二、完善政府管理体制..............................................................52三、提高政府行政效能..............................................................53第十七章加强规划管理............................................................. (53)一、完善规划的体系化推进机制..............................................53二、加强规划的政策保障机制..................................................54三、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监督机制 (54)名词解释 (55)III根据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关于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徐汇区人民政府编制《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阐明“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上海市能耗总量控制体系及“十二五”控制目标分析

上海市能耗总量控制体系及“十二五”控制目标分析
适度从 紧 ; 三是 “ 注重 民生 , 兼顾 转 型 ” , 即对 于居 民
生活、 教育、 卫生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部门和领域按
照“ 充分考 虑其 发展 需 求” 的思 路进 行分 解 , 对于 旅 游、 商业 、 电信 、 金融 等本市 重点发展 行业按 照“ 考虑 业务发展 需求 ,同时能效水 平下降 ”的思路 进行分 解 。对于各 行业和区县的 目标分解具体如下 :
用能企 业注 册地 政府 , 即 1 7个 区县政 府承 担 。 各 市 级 行业 主 管 部 门和 区县 政 府 可将 其 承 担
发了《 本市“ 十二五”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提高能效等 节能降耗 目标分解方案》 ,建立了上海市能源消费总
量控 制考核 目标责任制 , 将能耗 总量指标纳入 节能考 核体 系 , 已形成 能耗 强度 和能耗 总量双约束的机制。 本 文结 合针对 该 目标分解方案的前期研究 , 对上
节 能 论 坛
上海市能耗总量控制体 系 及“ 十 二 五’ ’ 控 制 目标分 析
上 海 市 节 能减 排 中心 齐 康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 出“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
总量 ”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国民经 济 和社会 发 展 第十 是全 市 工业 、 交通 运输 业 、 建 筑施 工 业 、 公 共 机构
综合考虑相关行业和区县用能特点 , 分解 目标
“ 十 二五 ” 期初 , 根 据 国 家 初步
下达上海市 的“ 十 二五” 能源消费
总量 控 制 目标 ( 1 . 3 5亿 吨标 准煤 ) , 按照 “ 建 立分 解 体 系— —分 解控 制 目标 ” 的总体思路 , 上 海 市 在 国 内 探 索建 立 了能 耗 总量 控制体 系 。

上海市旅游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上海市旅游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三) 旅 游 组 织 方 式 的 转 变
随着 网络信息技术 、 电子商务等的发展 , 旅 游组织方式发生 了重大变化 , 逐步 由单 体组织 向网络组织 , 以团队为主过渡到 以 散客 、 自主游 形式 为主 , 以包价旅 游为主过 渡到以半包价为主 的 组织形式。人们外出经验 的增加 、 网络信息的共享 以及交通设施 和工具的发展 , 散客化时代来临 , 加剧 了旅游产业组织的集 中与 分化进程。旅游产业发展初期 , 市场上除了少数旅游集 团以外多 数是 以单体的酒店 、 旅行社的形式存在 , 竞 争方式也主要是单打 独斗。但是 , 从近年 的发展趋势看 , 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的变化 , 使旅游产业组织 的基本格局发生重 大变化 ,产业组织形态逐渐 由单体组织 向网络组织转变 ,旅 游企 业开始认识到原子型企业 的局限性 , 积极加 入到不同形式“ 商业 生态 环境 ” 中, 形成 了各种 网络型组织形态。另外 , 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企业 重组也加快 了旅 游产业集 中的步伐 , 一个产业趋于集 中、 大集团主导 的市场格局 初显 , 大 型旅 游企 业集团的全 国性战略布局加快 , 规模化和 网络 化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 , 资金 、 人才 、 技术需求 随之 释放 。

是按 照旅 游产 品的生命 周期理论 和旅游投 资边际效 益原理 , 旅 游发展 的初期 高投入 高收益 的正相关规律 不可能长期 复制 , 现 阶段简单 的依靠投 资拉 动旅游业 发展 的粗放 式增长难 以为继 , 从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 的旅游发展方 式更 加注重提高旅游发展 的质量 , 更加注重旅游规划开发 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更加追求旅 游业的速度 、 质量 、 效 益的协调发展 。 通过提升生产要素( 如科技 的进步 、 体制的创 新 、 劳动者 素质 的提 高等 ) 质量 , 实现旅游业集 约型发展 , 是未来上海市旅游业转型升级 的方 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9•【字号】沪府发[2012]48号•【施行日期】201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4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九日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下称“国务院19号文”)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航运服务业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国务院19号文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的阶段。

1.国际航运主业快速发展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从“十五”期末的4.45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6.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1808万标准箱增长到2907万标准箱。

自2005年以来连续5年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

国际著名航运企业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均有分支机构入驻上海。

在上海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包括国际航线船舶和特案免税登记船舶)从“十五”期末的223艘、总吨位49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56艘、总吨位869万吨。

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5日上海市奉贤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批准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奉贤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2011年2月25日上海市奉贤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上海市奉贤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会议决定批准《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在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领导下,由奉贤区人民政府组织各部门、各镇、各开发区共同编制的《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推进“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要求,联系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奉贤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坚持开门编制规划的理念,深入调研,进行广泛讨论,听取各方意见,汇聚全区人民智慧,并委托专业机构给予支持。

《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关于制定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对本区“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指导作用,是政府履行各项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重点地区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纲要》经上海市奉贤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批准,公布实施。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加强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未来五年,是奉贤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着眼于新的战略定位,以南桥新城建设为突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城乡统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为全面实现奉贤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3•【字号】沪府发[2012]63号•【施行日期】2012.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6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三日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开发建设虹桥商务区,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决策,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的“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中心”要求的重要举措。

为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在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助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虹桥商务区涉及范围和发展现状虹桥商务区地处上海西部,涉及长宁、闵行、嘉定、青浦四个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分为27平方公里的主功能区和59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其中主功能区包含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核心区是虹桥商务区近阶段重点开发区域。

主功能区涉及两个行政区、三个街镇,分别是闵行区新虹街道、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和新泾镇部分区域。

到2010年底,虹桥商务区涉及的主要街镇共有常住人口约79万人,区域内常住人口约为45万人。

(一)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7月全面投入运营。

由京沪高速(G2)、沈海高速(G15)、沪渝高速(G50)、外环高速(S20)组成的外围快速路网,以及虹桥商务区“四横三纵”(“四横”指京沪高速、北翟高架、崧泽高架、沪渝高速,“三纵”指外环高速、嘉闵高架、沈海高速)快速路网系统已初具雏形。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0.22•【字号】沪经信节[2012]740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经信节[2012]740号)各区县经委(商务委)、工业集团公司:现将《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10月22日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探索建立节能、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形成能效提升、监管有效、低碳发展的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新格局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对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完成本市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成效显著的五年。

按照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全市工业系统把做好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四个率先”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年均下降6.4%,工业用能占全市比重约56%,比“十五”期末降低5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2010年这一实现我市“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市工业系统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节能工作“做精、做细、做深、做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8%,超额完成上海市下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6%的年度目标,为确保完成我市“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1•【字号】浦府[2011]301号•【施行日期】2011.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浦府〔2011〕301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川沙新镇:现将《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Ο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惠及全社会的科普事业,满足浦东市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是浦东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实现浦东“二次创业”新跨越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紧迫任务。

一、发展基础、工作瓶颈与形势要求(一)发展基础一是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从2004年的7.3%上升至2010年的14.8%。

公众参与科技节(周)、院士科普讲坛、群众科普文艺、科技进社区(进家庭、进军营)、院士(专家)入校园、科普一日游、万名大学生看科技浦东、科学家庭系列读物等特色活动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培育出“院士科普”、“原创科普”、“旅游科普”、“高科技科普”等活动品牌。

二是科普工作理念与时俱进。

立足于在目标上从“公众理解科学”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转变;在内容上从科学知识为主向“四科”并举转变;在形式上从科普活动为主向科普能力建设转变;在方式上从传统的科普手段向信息化和传媒化为主要手段转变。

科普的服务作用、渗透效应和引领价值不断增强。

三是科普组织网络更加健全。

构建自上而下、由点及面、协同推进科普事业的工作格局,建立了由18个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组成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公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镇科协、村居委科普工作小组、科普基地联合会、科普志愿者协会、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反邪教协会等;建立了重大特色项目的联合创建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举办科技节(周)、科学与艺术展等有社会影响力的重大科普活动。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2.02.02•【字号】徐府发[2012]7号•【施行日期】2012.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7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有关单位:现将《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二日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徐汇滨江地区是徐汇区内唯一可大规模、成片规划开发的区域,其开发建设将成为徐汇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徐汇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根据《上海市“十二五”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和《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编制《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徐汇滨江地区发展回顾(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十一五”期间,徐汇区委、区政府紧抓世博机遇,加快徐汇滨江的综合开发,在规划研究、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徐汇滨江地区的“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1、明确功能定位,规划编制全覆盖。

作为徐汇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重点推进的六大功能区之一,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重塑浦江的规划理念和目标,对徐汇滨江的目标定位做了进一步深化。

滨江B、C、D三个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获市政府批准,期间经过枫林路线型优化、B单元控规局部完善、C单元轨道交通线型优化以及经济适用房规划选址等控详调整后,滨江三个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加合理完善。

“十一五”期间对滨江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26•【字号】沪府发[2012]71号•【施行日期】2012.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7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7月26日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推进“十二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历程回顾、综合开发现状和发展展望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推动下,市、区各有关部门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总体要求,锐意进取、奋力拼搏,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十二五”时期,黄浦江两岸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抓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一)历程回顾1.战略启动期(2002年~2003年)以2002年1月市委、市政府宣布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启动为标志,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正式上升为全市重大战略。

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及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市级层面的黄浦江开发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逐步到位。

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相关系列研究逐步展开,两岸地区总体规划和结构性规划启动编制。

《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集中出台,开发审批程序管理办法、非居住房屋拆迁补偿规定等各项制度标准及适用政策逐步实施。

2.基础建设期(2004年~2007年)以2004年年初上海国际客运中心项目、外滩风貌延伸段整治工作启动为标志,黄浦江两岸地区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6•【字号】沪府发[2012]39号•【施行日期】201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3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攻坚阶段。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成为时代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科技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控制权和大范围流行性疾病防控等重大科技议题成为国际博弈新焦点;科技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加快推进,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新特点。

为应对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把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关键资源,力求激发新的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努力掌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资本,着力培育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争取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这需要上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把握全球发展的潮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依托,强化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依然处于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更趋紧密,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赶超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显著增强,整体上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篇发展形势 4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5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 19第二篇总体要求 26第三章“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第四章“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第三篇市场开发 34第五章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第六章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第七章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第四篇产业促进 52第八章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第九章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第十章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第十一章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第十二章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第十三章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第十四章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第五篇支撑保障 95第十五章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第十六章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第十七章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第十八章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第十九章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

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8号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8号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8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有关单位:现将《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七日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华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华泾地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实现地区增加值95.34亿元,年均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65.44亿元,年均增长21.78%;工业产值达到206.41亿元,年均增长11%;商贸服务业达到463.15亿元,年均增长15%;仓储等收入达到12.65亿元,年均增长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先进制造业、房地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楼宇经济和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徐汇光启园、远中工业园、关港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楼宇建设,面积达61.7万平方米,园区品质不断提升,形成了外资企业、中小企业、新材料研发和科技企业、信息服务业、生物科技研发企业等特色园区。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共引进企业725家,其中内资企业630家,注册资金18.12亿元;外资企业95家,实际利用外资8.4亿美元。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现将《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十二五”时期是闵行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面调结构和深度城市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时期。

《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区“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共闵行区委关于制定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闵行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是“十二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指导性总体规划。

为全面实施区“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1)区“十二五”规划在区委的领导下,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区人大、区政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区发展改革委是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牵头单位,负责规划实施的推进、协调、督促工作,并及时通报规划实施的有关情况。

二、建立健全规划体系(3)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根据区政府要求,认真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24项重点专项规划应按计划逐一在2011年上半年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区域规划应由镇人代会、街道社区工作会议审议。

(4)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

促进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以及各级各类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相互协调,确保各类规划与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改委《关于开展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改委《关于开展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改委《关于开展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09.12.21•【字号】静府办发[2009]28号•【施行日期】2009.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改委《关于开展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静府办发[2009]28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区发改委《关于开展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关于开展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攻坚时期,也是静安区主动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国际静安建设的重要时期。

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对静安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国家发改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现将本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置身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国际静安建设,立足于静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发展转型,突出战略性、科学性、操作性,在回顾总结本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提出“十二五”期间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指标、发展重点和重要举措,并对到2020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具体要求(一)回顾总结发展现状回顾总结全区及各部门、各街道“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式,对“十一五”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执行情况作出总体判断。

定量的指标作预测评估,定性的目标任务作重点评价。

(二)分析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十二五”时期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新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要求;面对未来,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制约性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工业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一)主要工作 (4)(二)主要成效 (6)(三)主要问题 (8)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9)(一)发展趋势 (9)(二)发展机遇 (10)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11)(一)“十二五”指导思想 (11)(二)“十二五”发展原则 (12)(三)“十二五”发展目标 (12)四、“十二五”上海发展重点和任务 (13)(一)“十二五”发展重点 (13)(二)“十二五”主要任务 (15)五、“十二五”发展空间布局 (18)(一)一大弓箭形产业转型融合示范地带 (19)(二)八大现代工业旅游基地 (19)(三)三大工业旅游综合示范区 (21)六、“十二五”发展政策措施 (23)(一)组织机构保障 (23)(二)资源整合保障 (23)(三)政策支持保障 (23)(四)财政扶持保障 (24)附表1 (27)附表2 (27)附表3 (29)上海市工业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工业旅游的加速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上海工业旅游持续和健康发展,为上海城市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旅游发展提供支持,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工作1、规划先行,促进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编制《上海市“十一五”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旅游整体发展、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制定《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要求》、《推进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指导意见》等,为上海工业旅游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创新机制,注入工业旅游发展新活力政府积极引导,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家配合政府部门发展工业旅游的专业服务机构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有效地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也带动全国工业旅游发展热潮。

北京、天津、山东、大连、重庆等二十余个城市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纷纷来上海交流经验,探讨合作。

3、整合资源,形成特色工业旅游线路充分挖掘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包括伴随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的工业遗存资源、代表城市现代文明的工业成就,以及展现工业科技及文明历程的各类展示场馆等,开发了多元化的工业旅游景点,提升了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在目前19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包含4家在工业遗存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与休闲游憩区,11家工业企业景点以及4家工业园区、博物馆等性质的工业旅游产品。

4、区域联动,促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注重区域联动和协同发展,联合江浙沪33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发出“诚实守信、规范市场、注重品牌、做出示范、做好服务”的倡议;《2008上海工业旅游年票》中首次新增15家江浙工业旅游景点,并推出15条长三角工业旅游线路;《2009上海工业旅游年票》将覆盖面延伸至泛长三角区域;上海及长三角64家合作旅行社建立协作关系,共同组织客源、设计线路、推广产品。

5、联合各方,扩大工业旅游影响力充分调动相关单位、行业协会、旅行社等各方力量,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工业旅游发展。

联合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妇联、市老龄委、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等单位共同建立合作关系,策划组织针对不同客源群体的工业旅游主题活动;通过《解放日报》、《中国旅游报》、《旅游时报》等媒体发布广告,宣传上海工业旅游。

6、加强培训,推进工业旅游规范发展针对全市工业旅游中高层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在工业旅游专项培训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007年编写了《上海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景点导读》;2008年至2010年,每年举办工业旅游专题培训班,提升了景点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

(二)主要成效1、景点数量快速增长,呈规模化、精品化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已开发约200处工业旅游景点,其中19家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9年,全国首个工业旅游地方标准《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要求》在全市实施,至2010年,已评选出11家优秀单位和36家达标单位。

M50创意园区、1933老场坊等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2、工业遗存充分挖掘,形成工业旅游新亮点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工业旅游通过对各类工业遗存资源的挖掘转化和创新利用,一方面展示了工业文明成就,一方面为城市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空间,成为推动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如8号桥、M50创意园区、1933老场坊等众多通过改造工业遗存资源而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工业旅游新亮点,也成为上海城市转型发展与功能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业成就积极展示,形成工业旅游重要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旅游充分挖掘、整合以工业遗存文明为主的资源,展示和体现了百年工业历史文化和成果,如上海纺织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等各类工业博物馆以博览和科普的形式反映工业文明,使人们系统了解和认知工业发展的成就与历程。

同时,工业旅游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反映当代工业最新成就,如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展示馆、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联想集团等,强化了人们对新兴产业的认知和体验。

4、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形成多元融合发展体系工业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开发,形成类型丰富、多元融合的体系,涵盖工业企业、行业博物馆、工业开发区、创意产业集聚区,重大工程建设成就等类别。

100余家工业企业,35家行业博物馆,240余家科普教育基地,80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及60余处工业园区等,充分融合了工业与旅游的元素,共同构成多元化的工业旅游版图,体现了融合性、多元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5、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凸显鲜明区域特色基本形成了“一核四板块两延伸翼”的空间格局。

“一核”包括徐汇区、卢湾区、静安区等中环以内的工业旅游区;“四板块”指东部高科技工业旅游区,南部化学工业旅游区,西部汽车工业旅游区,北部钢铁工业旅游区;“两延伸翼”指东北船舶工业旅游延伸翼、东南装备工业旅游延伸翼。

6、市场认知逐步提高,吸引广泛游客群体工业旅游逐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所认识和熟悉,游客人数不断增加。

五年间,全市工业旅游接待人数从2006年的615万人次,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358万人次,市场规模翻了一倍以上,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

图表 2006-2010年上海工业旅游景点接待人数(三)主要问题1、资源开发手段和整合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工业企业的展示馆仍未纳入全市的工业旅游体系,亟待开发与整合;工业旅游资源与其他产业以及现代旅游元素的融合仍不够深入,工业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助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工业旅游景点景区呈散点状分布,区域资源的连片式、集聚式开发有待加强。

2、开发积极性和服务水平尚未到位部分上海的工业企业对开发工业旅游的意义认识仍不到位,积极性还不足。

即使已开放工业旅游的企业,也有较多重视程度不够,开发的产品内容简单、亮点不突出、缺乏吸引力。

许多工业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有所欠缺,与成熟的旅游景点相比还存在差距。

3、宣传力度和推广效率仍显不足部分工业旅游景点的宣传推广的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出击,开发市场。

上海工业旅游的宣传还未能有效整合入上海的整体旅游发展体系,部分工业旅游景点单兵作战,不仅宣传成本很高,效果也不明显。

4、机制措施和配套政策亟待完善与上海的其他专项旅游相比,工业旅游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还比较缺乏,无法有效激发工业企业、旅行社等开发、运营工业旅游的积极性,对工业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也缺乏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得工业旅游的微观运营策略无法有效实施,不利于工业旅游进一步发展。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一)发展趋势1、工业遗存旅游景点呈现综合化和休闲化发展态势工业遗存开发工业旅游过程中日益重视工业遗存资源的保护、更新与再利用,并注重再利用过程中的复合型开发,将工业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娱乐业等相互融合,以博物馆、艺术馆、会展中心、景观公园等多元开发模式,赋予工业遗存资源休闲游憩功能,服务于地方社区的民众生活。

2、工业旅游项目推广呈现品牌化和精品化趋势开展工业旅游的城市或区域由全面均衡发展开始走向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和推广能体现城市工业文明、工业地位的品牌精品项目,工业遗存资源改造、地方支柱性产业、重点大型企业开发形成的品牌工业旅游项目,与其他项目共同构成工业旅游产品的梯度序列,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知名度。

3、整体推广成为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要手段工业旅游走出单一景点独立营销的局面,开发主题线路、联合传统旅游产品,借助旅行社、媒体、会展活动、政府平台、城市整体推广系统等渠道,开展多元立体的整体推广活动。

4、联动发展成为提升工业旅游的重要支撑地方工业旅游的发展,由原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单向发展方式,向相关各方对话合作、联动发展的方向转变,从而提升工业旅游发展的成效。

(二)发展机遇1、政府层面日益重视支持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其中明确要求大力推进旅游与包括工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工业旅游。

政府层面对工业旅游发展日益重视,将促进工业旅游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2、城市功能提升进入新阶段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工业旅游将成为促进工业与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利用工业遗存资源的保护性、创新性开发方式,开辟适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发展和服务功能新形态,将成为丰富充实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内涵的重要力量,并有效传承、展示和延续上海工业文明,也将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最富特色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3、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创造广阔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将有力地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实现质的飞跃。

世博园区内保留的工业遗存总建筑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世博会对这些工业遗存进行了合理改造和利用,体现了城市与工业发展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理念。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迪斯尼等建设项目为旅游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为工业旅游与其它旅游体系的创新融合和协同发展创造新机遇。

4、长三角区域联动日趋紧密上海和江苏、浙江联动推进工业旅游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

以上海为中心向长三角腹地、南北经济圈辐射的高速交通圈的形成,世博会对上海及长三角旅游业的融合效应,以及全新的“城际旅游”、“同城旅游”概念,彻底改变了上海旅游发展的时空观,为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拓展出新的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