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电影创作的传统现实主义发展陷入困境,电影产业化转型的过程中,艺术与商业出现失衡现象,如何在困境中突围是我国电影现实主义发亟需解决的时代命题,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關键词: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发展

一、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表现形态

本世纪我国电影现实主义的表现形态有三种,即经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现实主义的现代性转化和娱乐化的现实叙事,下文将分别进行简述。

1.经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现实主义建构

经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是我国的主旋律电影,是我国政府的社会文化工作的一部分。主旋律电影的核心的艺术主张是强调现实主义表现手段的运用,从最初主要以宣传国家政策、歌颂党的领导等主题扩展到反映真善美的主题,在坚持意识形态立场的同时注意吸收商业化和类型化元素,注重影片的观赏性,但其无论怎样变化,其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并未改变,是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注重构建叙事的权威性。主旋律电影对典型人物形象的个性塑造,重视领袖人物非政治化的日常生活和业余爱好等,具有英雄气质。

2.现实主义的现代性转化:纪实主义电影

纪实主义源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巴赞和克拉考尔电影“纪实主义”理论。纪实主义电影将关注点从社会转到个人,将个体从集体中解放出来,促进个体开始觉醒。纪实主义电影采用“边缘化”叙事手法,通过对边缘人(如小偷、妓女、民工或都市外乡人等)个体生存状态的书写与展扬,完成电影叙事由群体话语向个体话语的现代性转向。关注小人物,关注生活中的失败和痛苦。边缘同时体现生存境遇和文化立场及审美态度,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则和尊严。纪实主义电影建立的是个体化叙事,其关注对象不再是社会、历史、文化、民族,而是以肉体存在的社会个体的所思所想,从中去解读其存在的社会意义,还原物质现实。

3.娱乐化的现实叙事:商业电影中的现实主义

我国商业电影的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电影受到市场的影响,许多电影制片厂陷入发展困境,迫使电影主管部门开始关注商业电影,但仍采用陈旧思想去拍摄商业电影,影片难以立足,难以找到现实主义传统

和娱乐性的平衡点。本世纪以来,我国商业电影有了长足发展,商业大片如雨后春笋,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虽票房成绩可喜,但

艺术质量却不高。此后,《叶问》、《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拓展了商业片题材,以普通人视觉构建影片和设叙事高潮。而《大腕》、《失恋33 天》、《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等都走的是低成本的现实主义电影路线,真诚地去思考电影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促进了商业电影中现实主义的回归。

二、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存在的问题

1.意识形态的限制和误读

意识形态长期以来是我国电影艺术发展中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研究者们不同程度认可官方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影的创作,但总以模糊性语言来阐述;但同时又任何任何国家和任何社会的艺术形式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电影艺术也不例外。我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问题何在呢?早期我国电影与意识形态之间是高度统一的,但随着两者关系发生裂变,中国电影努力去探求不同于意识形态的创作模式。解决电影创作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正确态度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性强,不会对意识形态直接展现,而是将其隐藏在故事结构、影像语言等形式属性,且电影解决一般只涉及到个人层面而不会上升到社会或政治的层面。

2.现代叙事意识的偏颇

现代性转化是我国本世纪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方向,培养现代的创作思想,逐步建立现实主义电影的现代品格。我国电影的底层叙事题材泛滥,一度成了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主流艺术形态。这使得我国电影陷入了题材决定论的漩涡里面,其实底层作为中国社会的组成部分,无法反应我国社会的整体状况,更不可能反应我国所有的社会实际,若电影仅以底层为表现对象时,容易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影响现实主义电影的市场表现,也将对文化输出中对国家形象塑造带来不良的影响。就我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整体创作和发展来说,不应该偏废任何一个领域的题材。

3.纪实理论的简化

对于纪实风格的现实主义电影来说,要尽量少用技巧,甚至回避技巧。现实主义电影要追求形式上的朴素和简单。特别是在商业大片战争电影时代,我们必须坚守纪实电影的朴素和简单。但是这在并不等同于要批判和摒弃现实主义电影的戏剧性,相反要充分发现生活本身包含的戏剧性并将此运用到电影艺术中,我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中要重新探索戏剧性与现实主义叙事的关系。

三、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展望

21世纪以来,我国电影无论是产量还是票房都不断取得新成绩,但能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和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经典之作却比较少。我国电影现实主义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要不断深化现实主义精神,要加强现实主义的当代性,要正视现实主义中现实性与戏剧性的矛盾,要以社会性的事业去体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

电影不能逃避或者遮蔽现实问题,而应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推进。

当前我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主要有主旋律电影和纪实主义电影,商业电影虽不断发展,但其还不是成熟的电影现实主义形态,为了丰富我国电影现实主义内涵,要不断丰富现实主义影片的结构模式。此外,要增强现实主义电影语言的艺术魅力,注重电影现实主义需要与商业美学对接,充分发掘现实主义电影的商业潜力,寻求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片的融合。

四、结语

我国电影现实主义在21世纪要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正确认识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要注重与商业美学的对接、要注重发掘现实主义电影的商业潜力,切实解决我国当前电影现实主义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饶署光.地气、伦理与现实主义[J].当代电影.2010(8).

[4]沈义贞.论“现实主义大片”兼谈当前国产大片的误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