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理有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物理有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这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所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标准。
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都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物理教学应当围绕效率做文章,优化教学设计,科学组织教学过程,并且实施合理的控制,真正体现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的愿望。
如何使物理教学有效,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影响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兴趣居首要位置,它能维持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并不断强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对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要大得多。
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浓
厚,物理教学便能事半功倍。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第一,以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分子间有引力”时,用两个表面光洁的铅块压在一起,能把学生书包吊起来的有趣实验,就能调动学生探究“分子间有引力”的浓厚兴趣。
第二,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出主意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体验创新的快乐。
如在学习了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测量后,老师再要求测出一块不规则生石灰的体积。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首选的办法就是借助水来测量,但是,生石灰加水要发生化学反应,此路不通,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有的学生便提出,用油代替常规测法中的水;更有学生设想用细沙代替水来解决这个问题。
若进一步反问提出测量方块糖的密度,测体积显然用细沙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会想到用面粉,最后想到用绵白糖最合适。
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大大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三,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生产、科技发展动态的事例。
比如讲电阻一节时,学生对老师提到的半导体、超导体特感兴趣。
而老师在课堂上又没有太多时间讲很多,就让他们回去登录国家实验网站,查阅相关的研究、应用的历史和最近的发展,然后组织交流,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
理的兴趣。
二、建立物理知识模型是有效教学的牢固抓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繁多而复杂,涉及面广。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受知识面的制约,对物理现象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由现象到本质的推导过程感到复杂,容易滋生畏难情绪,进而演变为学习障碍。
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立物理知识模型,以便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细致的给初中学生展示物理知识模型的建立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
学生学习的物理现象是一个具体的过程,而教材上往往是用的物理模型和例题,即使是实验,在课本上往往也只能找到图片和分析后建立的物理模型。
很多教师图省事,往往忽略去实验演示,在黑板上通过粉笔绘图讲解实验,让学生记实验,结果是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经验,导致印象不深,容易忘记。
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图片、视频、课件等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过程有了充分了解,才能建立物理模型,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引导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这样学生在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题时脑子里有平面镜成像的框架图,不需要死记大小相等、对称等成像的概念;再如,学习杠杆时,通过观察一系列不同形状的杠杆,使学生认识到杠杆的本质特征是一个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而与杠杆的具体形状无关,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出的杠杆模型类型,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体会。
否则,如同沙滩上建高楼,基础不牢靠。
其次,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物理模型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初中学生在学习电学中,借助水流水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电流电压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水路的特点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对这些物理模型分类、比较的过程也是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优化解决问题策略是有效教学的可靠保证
在实际教学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能听懂老师讲解的例题,而独立解决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一呈现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而忽视相关的问题解决法则,学生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也很难进行知识的迁移,不能把方法和问题情景进行分离,也就不能举一反三。
所以教师要帮助初中学生总结归纳常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各式各样的变式情景,让学生体验,并不断进行比较、概括。
初中物理有大量具体的问题,在对现象的描述中有着很多信息,包括有用的和没用的。
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剔除具体问题中多余的或无效的信息,提高抽象能力,把提炼出的有用信息和学习过的法则相比较,加深对例题所阐明的方法的理解,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达到用一个规律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熟练应用。
如已知密度,体积可以求得质量,进而求出重力,若该物体孤立放于水平面,则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等等。
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条件化,自动化,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减少盲目尝试,提高效率。
总之,有效的物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活动的有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趣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多给学生一些引导,从而使得物理教学真正做到低耗高效,让学生享受学习物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