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信息来源 导学案
《收集和处理信息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收集和处理信息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be7d7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4.png)
《收集和处理信息》导学案第一课时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导学目的: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能够了解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式,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
导学内容:一、信息的概念和特点1.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传达给人或机器的事实、概念、观念或指示的内容。
2. 信息的特点:信息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二、信息的收集方式1. 主动收集:主动收集信息包括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
2. 被动收集:被动收集信息包括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信息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3. 理解信息的处理过程和方法。
4.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二、导学内容1. 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2. 信息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3. 信息的处理过程和方法。
4. 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导学重点1. 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2. 信息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四、导学难点1. 信息的处理过程和方法。
2. 信息素养的培养。
五、导学流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和讨论导入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新知:讲解信息的定义、特点以及收集方法和技巧。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处理过程和方法,提出相关问题讨论。
4. 知识检测:进行小组讨论、个人练习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素养。
六、导学案评价1. 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是否能掌握信息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3. 学生是否能理解信息的处理过程和方法。
4. 学生是否能有效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素养。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搜索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途径和广度。
2. 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3. 组织学生参与信息素养培训和比赛,拓展信息技能和视野。
八、课后作业1. 收集一则新闻报道,并分析其中的信息来源和真实性。
2. 练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如何筛选和整理信息。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息技术 4.网络信息辨真伪》优质课教案_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息技术 4.网络信息辨真伪》优质课教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a0723c825ef7ba0d4b733b4a.png)
《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材网络信息辩真伪【教学目标】当今社会,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信息,我们一方面感受着信息的便捷,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学会更多的课外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但是,又经常接触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上信息浩如烟海,目不暇接、扑朔迷离。
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伪存真——判断信息的真伪性。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网络信息的辨别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三要素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教学准备】教育云平台、平台电脑、导学案、相关素材【主要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基础上的一节综合实践课程。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拓宽探究范围,不局限于教材上已有的信息,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创意,多实践,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对收集处理的方法的运用,已经有较好的掌握,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
但是在诸多信息的分析上,还要加强指导。
【教学过程】一、反馈学情,归纳方法:1、师:上节课,我们怎样在网络上收集和保存信息。
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大家看一看,图上有什么信息。
仔细观察。
2、生:图片信息,上面的比下面的长一些?3、分析判断,这和信息是否正确;学生动手实践4、师:可见,我们眼见的并不都为实,当今社会,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信息,我们一方面感受着信息的便捷,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学会更多的课外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但是,又经常接触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上信息浩如烟海,目不暇接、扑朔迷离。
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伪存真——判断信息的真伪性。
5、板书:网络信息辩真伪二、出示任务,探究方案:1、过渡:又到武汉人最喜欢吃小龙虾的季节,武汉是小龙虾消费最多的城市,但是不久前我看到了一则消息令我毛骨悚然,是什么消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国最有名最专业的IT社区csdn上面有个叫自由程序员的博主转了一片博客,题目叫:骇人听闻,揭秘日本人为什么不吃小龙虾?你们觉得恐不恐怖,你们喜欢吃小龙虾吗?2、那么这些关于小龙虾的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们应该怎么来判断?大家讨论一下!3、交流:学生交流如何判断4、师生共同探索方案,思维导图:5、板书:①信息来源: 官方、可靠权威、可信②信息要素:完整、符合科学常理③信息考证:常识推理实地考察网上查询(专家咨询)官方辟谣6、师:现在请结合刚才的方案,好,看到一条网络信息,我们就可以从以上这几条来分析他的直伪。
《信息获取有来源》 导学案
![《信息获取有来源》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de1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31.png)
《信息获取有来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获取的多种来源。
2、掌握不同信息来源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学会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培养正确选择和利用信息来源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常见的信息获取来源及其特点。
(2)评估信息来源可靠性的方法。
2、难点(1)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准确判断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2)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有效的信息获取来源。
三、知识讲解(一)信息获取来源的分类1、权威机构发布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专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卫生部门发布的疾病防控信息等。
2、学术文献学术期刊、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等学术文献是经过同行评审和专业筛选的,内容较为深入和严谨。
但获取和理解这类信息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新闻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台、网络新闻平台等。
新闻媒体能够及时报道各种事件和动态,但需要注意区分正规媒体和小道消息,避免被不实报道误导。
4、企业和组织网站企业为了宣传自身产品和服务、展示企业形象,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
但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夸大和片面宣传。
5、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参差不齐,需要仔细甄别。
6、个人博客和论坛个人在博客和论坛上分享的经验、观点和见解,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可能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不同信息来源的特点1、权威机构发布权威性:信息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验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准确性:数据和结论通常基于科学研究和专业分析,准确性较高。
局限性:可能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细节和个性化内容。
2、学术文献专业性:由专业学者撰写,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
深入性:对问题的研究深入透彻,能够提供详细的论证和分析。
时效性:出版周期较长,可能在某些快速变化的领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新闻媒体及时性:能够迅速报道最新的事件和动态。
《信息》 导学案
![《信息》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119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2.png)
《信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和传递的方法。
3、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4、培养正确使用信息和保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信息的特征及其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方法与技巧。
2、难点(1)如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2)在信息时代,如何保障个人和社会的信息安全。
三、知识梳理(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的有用的内容,它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
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它与物质和能量密切相关。
(二)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2、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存在和传递。
常见的载体有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
3、价值性信息具有价值,不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或组织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
4、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些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内才有价值。
5、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获取和使用,而且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或消失。
(三)信息的获取1、确定信息需求在获取信息之前,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信息。
2、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多种多样,如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等。
要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来源。
3、确定获取方法获取信息的方法包括阅读、观察、调查、实验、检索等。
4、评估信息获取到信息后,要对其进行评估,判断其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四)信息的加工1、筛选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去除无用和错误的信息。
2、分类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便于管理和使用。
3、分析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有用的内容和规律。
4、综合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信息进行综合,形成新的认识和结论。
(五)信息的存储1、存储介质常见的存储介质有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2、存储格式根据信息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存储格式,如文本格式、图像格式、音频格式、视频格式等。
《网络与新媒体》导学案
![《网络与新媒体》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3d7f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2.png)
《网络与新媒体》导学案网络与新媒体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及其联系;2. 探究网络与新媒体的影响和作用;3. 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网络与新媒体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实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媒体平台。
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而新媒体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传媒方式,具有实时、互动、多媒体等特点。
二、网络与新媒体的联系网络和新媒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促进和影响。
网络为新媒体提供了传播平台和技术基础,而新媒体则丰富了网络的内容和形式。
三、网络与新媒体的影响与作用1. 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网络与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快速、丰富的信息来源。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和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知识和资讯。
2. 促进了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网络与新媒体的特点在于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和交流。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与他人互动交流。
3. 改变了传统媒体形式: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
传统媒体面临数字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等挑战,逐渐向网络与新媒体转型,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4. 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四、网络与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新闻媒体:互联网媒体、在线新闻、移动客户端等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2. 社交媒体: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为人们提供了分享生活、交流观点、拓展人脉的平台。
3. 在线娱乐:视频网站、音乐平台、网络游戏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丰富了休闲娱乐方式。
4. 电子商务:网络与新媒体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方式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
5. 在线教育:网络与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在线学习的机会,如慕课、在线教育平台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导学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93d9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4.png)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掌握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3、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1)概念: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3)实例:①光:植物的向光性。
②声:夏夜中雄性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异性。
③温度:候鸟迁徙依靠温度的变化。
④湿度:植物对湿度的感受,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方向。
2、化学信息(1)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2)来源:生物代谢产物。
(3)实例:①动物的性外激素:许多动物通过分泌性外激素来吸引异性或标记领地。
②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植物产生的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起到防御作用或吸引传粉者。
3、行为信息(1)概念: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
(2)来源:动物。
(3)实例:①蜜蜂跳舞: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②雄鸟在求偶时的复杂行为: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雌鸟。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例如,许多动物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交配的信息,有利于生殖活动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例如,草原上,当食草动物发现天敌靠近时,会迅速逃跑,这一信息会使食草动物与天敌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1)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利用光照、温度等物理信息控制家禽的繁殖。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声信号来驱赶或诱捕鸟类、害虫等。
《网络科普知多少——浏览与收藏》 导学案
![《网络科普知多少——浏览与收藏》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8f9b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c.png)
《网络科普知多少——浏览与收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网络科普的重要性和常见类型。
2、掌握有效的网络科普浏览方法和技巧。
3、学会筛选有价值的网络科普内容并进行收藏。
4、培养正确对待网络科普信息的态度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网络科普浏览的策略和方法。
(2)学会辨别和筛选优质的网络科普内容。
2、难点(1)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准确找到所需的科普内容。
(2)如何评估网络科普内容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学习方法1、自主探究:通过自主浏览网络科普资源,总结浏览和收藏的经验。
2、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网络科普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其中网络科普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然而,如何在众多的网络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科普内容,并进行有效的浏览和收藏,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
(二)网络科普的重要性1、拓展知识视野网络科普涵盖了众多领域,从天文地理到生物医学,从历史文化到科技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知识,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拓展我们的知识视野。
2、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我们对某个现象或问题产生好奇时,网络科普能够及时提供答案和解释,满足我们的求知欲望。
3、紧跟时代步伐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科普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动态,使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网络科普的常见类型1、图文类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科普内容,直观易懂,如科普漫画、图片解说等。
2、视频类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和讲解,让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易于理解,如科普短视频、在线课程等。
3、音频类以声音的形式传播科普知识,方便在碎片化时间里学习,如科普广播、有声读物等。
4、互动类通过互动的方式,如在线问答、科普游戏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网络科普的浏览方法1、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和平台(1)常用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输入准确的关键词,能够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
《信息》 导学案
![《信息》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d31a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d.png)
《信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能够准确区分信息与非信息。
2、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存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3、了解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正确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2)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2、难点(1)对信息特征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2)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准确筛选和有效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过程,加深对信息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对信息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信息获取和处理任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当今社会,信息无处不在。
从早上醒来查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到工作中查阅资料、与同事交流,再到晚上观看电视节目获取新闻和娱乐信息,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信息的奥秘。
(二)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通过一定的符号、信号、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事物的特征、状态、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内容。
例如,一张地图展示了地理区域的分布和地形特征,这就是一种信息;一则新闻报道了某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也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
2、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等的记录,它是信息的原始素材。
而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数据。
例如,“180 厘米”这个数字本身只是一个数据,但如果我们说“小明的身高是 180 厘米”,那么它就成为了信息,因为它传达了关于小明身高的具体情况。
(三)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比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都是信息的表现;人类社会中的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也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
《信息传递导学案》
![《信息传递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4f85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e.png)
《信息传递》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和原理;2. 掌握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3. 能够运用信息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重点:1. 信息传递的定义和特点;2. 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3. 信息传递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学难点:1. 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2. 掌握信息传递的多种方式;3. 运用信息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导学内容:1. 信息传递的定义和特点:信息传递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息传递的特点包括速度快、准确性高、效率高等。
2. 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信息传递的方式包括口头传递、书面传递、电子传递等。
口头传递是指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书面传递是指通过文字传递信息,电子传递是指通过电子设备传递信息。
信息传递的方法包括电话、短信、邮件、社交媒体等。
3. 信息传递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信息传递在平时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过电话告知家人自己的行程安排、通过短信发送祝福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朋友的近况等。
五、导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信息传递的定义、特点、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信息传递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实践操作:设计信息传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信息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能够运用信息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传递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提高信息传递的能力,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信息的收集导学案》
![《信息的收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0a8e9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9.png)
《信息的收集》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信息的观点,掌握信息的收集方法,提高信息搜集能力。
一、信息的观点1.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表达或传递,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内容。
2. 信息的种类:信息可以分为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声音信息、视频信息等多种形式。
3. 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是我们获取知识、做出决策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信息的收集方法1. 查阅资料: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获取所需信息。
2. 采访调查:通过采访专家、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获取第一手资料。
3. 实地考察:亲自到实地进行考察,观察、记录所需信息。
4. 实验钻研:通过实验方法获取信息,进行科学钻研。
5.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获取信息。
三、信息的搜集能力提升1. 提高查找信息的技巧:学会应用搜索引擎、图书检索等工具,提高查找信息的效率。
2. 注重信息的筛选:在获取大量信息时,要有选择地筛选出重要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
3. 多角度思考:在收集信息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4. 不息实践:只有不息实践,才能提高信息搜集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
四、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的观点、种类及重要性,交流对信息的理解。
2. 查阅资料: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信息的获取途径。
3.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对象等角色,进行信息的采访调查。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记录所需信息。
5. 实验钻研:设计小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方法获取信息,进行科学钻研。
6. 数据分析:分析一些真实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获取信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室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信息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信息的收集方法,提高了信息搜集能力。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搜集方法,不息提升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为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出贡献。
《信息获取有来源》 导学案
![《信息获取有来源》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62be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0.png)
《信息获取有来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获取的多种来源,认识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2、掌握评估信息来源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方法。
3、培养根据需求选择合适信息来源的能力,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常见的信息获取来源及其特点。
(2)如何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难点(1)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
(2)辨别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来源。
三、学习方法1、自主探究: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例等方式,自主了解信息获取来源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针对具体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不同信息来源的优缺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
然而,这些信息并非都是准确和有用的。
那么,如何才能获取到我们真正需要的、可靠的信息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信息获取的来源,并学会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估。
(二)常见的信息获取来源1、书籍和期刊书籍和期刊是经过专业编辑和审核的信息来源,通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系统性。
例如,学术专著、专业期刊等。
它们适合获取深入、系统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2、网络搜索引擎像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是我们获取信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通过输入关键词,可以快速找到大量相关的网页和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我们仔细筛选和辨别。
3、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新闻。
但这些信息往往较为零散和主观,需要谨慎对待。
4、政府和机构网站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例如,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法规等。
5、数据库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等,包含了大量的学术文献、研究报告等专业信息,是学术研究和专业学习的重要资源。
(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评估1、作者和发布者的资质了解信息的作者是否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权威身份,发布者是否是正规的机构或组织。
信息与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38c7df242336c1eb95eff.png)
9.文件名:即文件的名称,由()和()组成的,中间用“.”隔开如:英语.doc文件可分为()(如:EXE文件)和()两大类。
10.存储位置:即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具体的存储位置
①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路径:/123/drft
②UNC(通用命名约定)路径:\计算机01\共享资源\123.xls
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机器人、模认别等
1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即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14.几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①、模式识别:如语音输入法、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识别、指纹识别等
②、机器翻译:如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等
GUI(图形用户界面)CRT(阴极射线管)DOS(磁盘操作系统)
㈠、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融洽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
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语音合成技术(TTS)
㈢、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电子商务(EC)
.fla----------FLASH文件(源代码).swf---------FLASH文件(flash的执行文件)
矢量图像编辑软件:()()()()
④音频或声音文件
.mp3--------音频或声音文件.wav--------音频或声音文件
.mid--------音频或声音文件.voc----------音频或声音文件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Intel奔腾4 2.8GHz(CPU即中央处理器)/256M(内存)/80GB(硬盘)/50X(光驱)/15’(显示器)
《探究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导学案
![《探究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b85b1ad1f34693dbef3e02.png)
《探究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导学案一、信息的概念当今社会,信息、物质与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的社会也正在进入“信息社会”。
什么是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表示形式,它不是实体,是声音、数据、文字、图片、符号、影像等载体所传达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的特点: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
比如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
信息是有价值的,相同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价值不同。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时间有关。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进行分享。
⑤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信息获取的途径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报纸书刊、网络、广播、电视等。
网络作为能够获得多种信息的工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
三、信息获取的方法网络信息来源复杂,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一般来说,从官网中获得的信息比较可靠,可信度较高。
对于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网站,我们可以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功能保存在收藏夹中,方便快速打开。
(一)使用搜索引擎A.搜索网页信息1选择恰当的关键词。
输入准确、恰当的关键词对提高搜索效率非常重要。
2.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
搜索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
认真分析比较,找出最有价值的。
3.保存与整理相关的信息。
保存网页文字的方法:将选定的文字进行“复制”,然后在打开的记事本文件中进行粘贴。
B.搜索图片、音视频等其他类型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中选择相应功能,然后输入关键词。
怎么保存搜索到的图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二)利用网络地图规划路线网络地图结合了卫星导航和电子地图的技术优势,不仅具有传统地图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路线导航和智能搜索,是出行的好助手。
1.选择路线。
要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时间等因素,从推荐方案中选择适合的路线。
2.辅助旅行。
查找周边的公共服务场所,如餐饮、住宿、超市、银行、医院、厕所等。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导学案25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导学案25](https://img.taocdn.com/s3/m/715fc43752ea551810a6877e.png)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绪言导学案小调查: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3、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提问:从以下现象你了解到了什么?校园铃声、清晨的闹钟、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网上的新闻、我们高一学生的中考成绩或是刚进校的入学考试成绩等等。
说明:从以上现象中可以获取到各种“信息”,而且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不同学科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请在教材P2中找出关于信息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典型观点:第一种典型观点信息学奠基人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作用”来说的)第二种典型观点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本质”来说的)这里也间接说明了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有三种:(请补充)第三种典型观点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来源”或“内涵”来说的)综上所述,到底什么是信息呢?诸多资料表明:信息是事物所包含或反应的意义。
(补充并做说明)。
2.信息的主要特征请阅读教材P2-3,找出信息的主要特征,并分组讨论各种特征的实质以及其典型例子代表。
●普遍性信息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依附性信息总要借助某种形式(如文本、图象和声音等)才能表现出来,即依附于某种载体,但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烽火传情、结绳记事、书本上记载的内容等等;思考: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呢?解读依附性:1、信息无处不在,但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2、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不同载体3、载体形式多种多样4、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共享性信息可复制和传递;解读共享性: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信息工程》导学案
![《信息工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4dc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a.png)
《信息工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信息工程的定义、发展历史和重要性;2. 掌握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3. 熟悉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4. 能够分析信息工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信息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 信息工程的概念:信息工程是一门研究信息传递、存储、处理和管理的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
2. 信息工程的发展历史:信息工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
二、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1. 信息论基础:信息论是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传输、编码、加密等问题。
2.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信息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包括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形式。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方面。
4.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信息工程的支柱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各种类型的网络。
三、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1. 电子商务:信息工程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2. 智能制造:信息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3. 医疗健康:信息工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4. 智慧城市:信息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四、信息工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 经济发展:信息工程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升级。
2. 社会交流:信息工程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缩小了信息壁垒,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科技创新:信息工程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创新平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信息工程的定义、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讨论,并汇总各组意见。
《信息的收集导学案-秘书基础》
![《信息的收集导学案-秘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ef1500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f.png)
《信息的收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信息收集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精通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信息收集的技巧解决问题。
导学内容:一、信息的收集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所需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
信息收集是进修、工作和生活中必不行少的一项能力,它能够援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技巧1. 制定信息收集规划:明确信息的来源、目标和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搜集。
2. 多渠道得到信息: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访谈、调研等方式得到信息,多角度、多途径地收集信息。
3. 重视信息的质量: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是信息收集的关键,要选择可信赖的信息来源。
4. 整理和归纳信息:准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利用。
导学活动:1. 小组谈论:请同砚们分组谈论一个问题,然后设计一个信息收集规划,包括信息的来源、得到方式和整理方式。
2. 实践操作:让同砚通过网络查找、调研、采访等方式,得到一些关于自己感爱好的话题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3. 分享沟通:请同砚将他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享,让其他同砚进行评判和提问,以增进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应该对信息收集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并精通了一些好用的信息收集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进修和工作中,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得到所需的信息,提高自己的进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将能够了解信息的观点、收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信息收集方法。
一、信息的观点1. 信息是什么?信息是指能够传递知识、观点、事实或数据的内容,可以援助人们了解世界、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2. 信息的特点信息具有多样性、准时性、准确性和完备性等特点,是人们得到知识和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的收集1. 为什么需要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可以援助我们了解事物的真相和规律,提高熟识水平。
《网络信息的查找》导学案(辅助教学设计)
![《网络信息的查找》导学案(辅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27ef1c7fd5360cba1adbf1.png)
2.世界上最矮最高的人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3.林书豪在那个球队打球?他是那里人氏?
4.世界七大奇观是什么?5.搜索引擎首页有几个栏目分类?作用是什么
《网络信息的查找》导学案(辅助于教学设计)
活动一
你一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什么()
A报纸
B新闻
C网络
D书籍
E他人
活动二
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答:
活动三
怎样获取网络信息?
答:
活动四
平时在查找网络信息时出现的问题
答:
任务一
答:
利用现有工具找到什么是“搜索引擎”同伴之间可以互助
来源于:
你是怎么做的:
任务二
任务六
答:
任务六,关键词的使用技巧有哪些?搜索!现在!你平时注意到了吗?理解了吗?
任务七,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自己通过网络找到答案。
答:
思考
答:
你在网络上找到的信息都是准确的吗?有没有错误或虚假的信息,那么你改怎么做呢?是鉴别还是一味接受,你改如何鉴别?
活动六
答: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时练习
1.神八发射时间、地点?
答:
搜索引擎发展历史是什么
来源于:
你是怎么做的:
任务三
答:
搜索引擎的分类都有哪些
来源于:
你是怎么做的:
任务四
答:
在完成以上操作过程中用了哪些搜索引擎,是哪一类的
来源于:
你是怎么做的:
任务五
答: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是关键字。Leabharlann 生通过网络了解其概念来源于:
你是怎么做的:
活动五
答:
在此过程中你的关键词都有哪些。关键词不同搜索的结果是否一样的。为什么?你能说明其原因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信息技术1 董李鹏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第二节确定信息来源学案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3.遵循确定信息来源的三个原则。
学习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测试导学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通过更深层次的体验活动,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和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如果让你做一个庆祝我们学校校庆的宣传海报,应该如何获取信息。
我们要按照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来呢?具体哪个步骤具体做什么呢?
1.确定信息需求:
2.确定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来源需遵循三个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测试:
1.信息获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A、选择信息来源 B.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C.明确信息需求 D.鉴别评价信息
2.小明全家准备国庆长假去晋城旅游,他决定在网上搜索游览路线信息。
他做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3.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来源获得的信息最可靠。
A.报刊杂志
B.朋友、同学
C.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D.因特网
4.超市的工作人员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计算机通过对条形码信息的识别来检索该商品名称和价格等信息,这种对条形码扫描的过程属于( )
A.信息获取
B.信息加工
C.信息输入
D.信息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