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重大影响下绩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重大影响下绩效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外资参股条件下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绩效研究
指导老师:韩德宗作者:林华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统计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的长短期绩效做出实证分析,观察到外资参股下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具有异常报酬,但异常报酬与外国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微弱,而在外资参加公司治理的这类上市公司中,异常绩效较显着;在长期具有比同行业更好的绩效。解释了外资并购在中国FDI中比例过低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治环境。以国内外有关企业并购和跨国并购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以中外对比为方法,从外资的参股方式、外资在目标企业董事会中的影响等方面解释了外资参股下上市公司的绩效与有关文献的研究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外资进入目标公司的程度不同。同时,通过简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影响这类上市公司异常报酬的因素:主要是行业影响和公司的资本结构。
关键词:参股绩效外资企业目标企业
加入WTO后,中国吸引的FDI迅速增长,2002年,我国吸引的FDI更是达到了520多亿美元,从而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但每年300亿到400亿到FDI中,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仅占5%—6%,而外国这一比例通常为50%左右。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外资参股下的我国上市公司在长、短期是否具有异常的绩效变化,通过回归分析揭示异常收益的来源,探求这一比例在中国过低的原因,以及外资参股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所指的外资是外资法人股股东,包括投资于B股、H股的外国专业投资银行。
因为较低的参股比率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治理结构影响不大,所以本文所选取的外资参股下上市公司的样本为外资在其公司占有5%以上的股份,且外资股东为第一或第二大股东。原因有三:首先,我国《证券法》规定: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应
在3日之内向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作书面报告。其次,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25%,具有股权分散的特点。最后,外资参股选择的上市公司本身应具有良好的股权结构。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描述统计的方法。短期绩效分析以外资参股前后三年的财务指标变化为依据,通过与有关跨国并购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作比较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长期绩效分析将公司值与行业值作比较,以观察这类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更好的绩效,并通过回归模型探讨其更好绩效存在的原因。
一、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外资参股条件下上市公司的绩效,有关企业并购、重组特别是国际间并购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国际并购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寻求本土范围之外业务的增长, Moskowitz(1998)认为是汇率:较低的股价和美元对许多其他货币的疲软使美国财产对外国人来说显得廉价,科瑞(1980)认为是技术,此外还包括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性(许多拉美国家都学会了应付三位数的通货膨胀,但对国外公司,这并不吸引人)、产品和经营的多样化、政府的
政策等。
2、国际并购的行业选择。Caves(1982)认为:在无形资产很重要的行业中,出现有更高程度的多国企业。企业并购其实是公司的外部市场成本内部化。科斯(1937)认为:只要管理成本小于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取代市场进行交易。而与其他企业相比,在无形资产很重要的行业,企业并购会带来边际管理成本和技术成本更高程度的降低,其市场成本公司化的效果更明显。
3、并购的绩效分析。詹森和卢巴卡研究表明:并购企业在企业并购前后似乎没有异常收益,甚至出现负收益,而目标企业则在一年之内有20%—30%的异常收益。关于
异常收益的来源通常有协同作用,并购企业的过度支付假说等解释。协同作用包括金融协同作用、财务协同作用和管理协同作用。其中金融协同作用可以通过比较企业合并前后的利润差异来判断,财务协同作用通过比较合并前后公司的负债能力来体现,管理协同作用与发起并购企业参与目标企业公司治理有关。过度支付假说是指,多个并购企业在收购目标公司的竞争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的自大(认为自己更有能力经营好目标企业)或者因为竞争导致对目标企业的价值估计过高而引起的资金由并购企业向目标企业的过度支付,这一理论也被用来解释为何并购企业在企业并购前后似乎没有异常收益,甚至出现负收益,而目标企业则在一年之内有20%—30%的异常收益。
二、样本的选取及其特征
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1993—2001年外资持股5%以上且为第一、第二大股东的2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中集集团例外,其第三、第四大股东为外资股,但分别持有%、%的股份,均超过第一大股东持股数的1/3。这24家上市公司涉及12个行业,其中家电、机械、车类、仓储运输、纺织业比较集中。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上市公司证券资讯网、证券之星和《深沪股票大典》 (1999年、2000年卷)。详情见表1
表1 外资参股上市公司概况
从表1可以看出:
1、在无形资产很重要的行业中有较集中的多国企业,无形资产包括技术、管理水平和公司声誉等。表1显示外资参股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业、机械仪器业、电子信息业和材料行业这类对科研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外资参股公司也集中了像美国福特、韩国三星、法国阿尔卡特、日本伊藤忠这样的知名跨国公司,但多数为投资于B股、H股的外国投资银行。这证明跨国参股和跨国并购同样受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政策影响:过去外资进入我国上市公司的壁垒较高。例如《证券法》规定的外资参股或并购方式只有要约和协议转让两种。同时90年代初,我国不断贬值的人民币汇率、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刚刚起步的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都使外国资本采取谨慎的姿态。最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分离,A股和B股同权不同价,对于追求目标公司权益而不仅仅是投资价值的外资公司来说,投资B股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并且外资投资B股、H股比投资A股壁垒更少。
2、在24家外资参股的上市公司中,外资为第一大股东的仅有赛格三星、海南航空和科龙电器三家,而且美国航空公司是在2001年4月通过增持海南航空公司而成为第一大股东的。这一方面说明外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是谨慎的,只是先“将脚放在国外的水里蘸一下”,其路径选择大致是:投资或投机于B股、H股——参股——相对控股,这有别于通常的跨国并购路径:参股——相对控股——绝对控股。另一方面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