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长期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一国对外经济关系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者是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包括外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和汇率制度。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综合指标是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指标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状况和对外经济政策和的综合反映。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很大改善,总流量增加很快,结构有所改善,但在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外汇储备、汇率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应高度重视,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目标分析

(一)国际收支政策的真谛“综合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政策不是各项对外贸易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的简单加总,而是一国有关对外贸易、资本国际流动、汇率、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的综合与升华。我国至今仍然没有制定明确的国际收支政策,只有单项对外经济政策,这些单项政策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或统一性,有时甚至相互矛盾。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克服各种部门的偏见,克服各种单项对外经济政策的短视性和片面性,加强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加强综合平衡,趋利避害,提高我国发展对外经济事业的效益。

(二)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国际收支还处在于不成熟的债务国阶段。西方国际经济理论认为,成熟债务国的特征是贸易趋于经常性的平衡和顺差,但仍需一定数额的净资本流入。一般地说,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的同时存在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典型特征,而贸易顺差和资本逆差的同时存在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典型特征。我国国际收支的根本问题是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数年份,对外贸易逆差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要形成稳定的贸易平衡进而出现长期顺差趋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还有可能出现较长时期较大规模的贸易逆差。这是我们考虑我国国际收支问题时所必须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80年代,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竞争力不强,又须大量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因而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顺差并存的局面。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定的份额。但这种顺差的形成也包含着某些特殊的短期起作用的因素,从而使这种顺差带有某种不稳定性。我国能否早日改变贸易逆差、资本顺差并存的境遇,进入贸易经常顺差、资本逆差的历史阶段,决定的因素的是能否取得工业化和现代化事业的成功,这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奋斗。

(三)我国服务业贸易收支发展的滞后性。第三产业以及服务业贸易的长足发展,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国家的基本特征。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服务业对外贸易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世界上已有的150多种服务贸易行业中,我国目前能涉足的不到其中的一半。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对我国具有些明显的优势,给我国进入国际服务市场造成严重困难。我国必须从长远发展考虑,一方面加大服务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在国内服务业对外开放问题上持慎重态度,防止西方跨国公司控制我国服务业市场。

二、国际环境对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影响

将国内外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今后15年内,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难,但总的来说,我国对外经济事业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一)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80年代末叶和90年代初叶以来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经济持续萧条和低速增长,而我国经济却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反差十分明显。这种现象表明,虽然对外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但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仍然是国内因素,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不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

(二)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对我国的制约。在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下,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国际经济领域通行的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济利益往往流向西方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蒙受种种损失,很难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地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这种与生俱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是永远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受到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旧国际经济秩序的严重制约,这是我们在研究我国国际收支问题时必须郑重考虑的一个基本的事实。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引起某些西方国家的注意,某些西方国家极力渲染,把中国说成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再加上近年来席卷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发达国家采取反倾销、规定配额、采用新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等手段,加强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限制,同时利用乌拉圭回合关于贸易自由化的规定,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武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要挟。这些都构成对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发展对外贸易的严竣挑战。

(三)我国政府的宏观决策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决定性影响。历史经验证明,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突变是造成贸易平衡和整个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恶化的决定性原因,宏观经济政策的突变往往造成贸易收支和整个国际收支的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可行性。1994年以来,我国政策调整幅度甚大,国内市场环境变化较快,外贸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多。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地全面地了解情况,对政策偏差进行必要的矫正。政府机关要充分发挥各种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注意采纳其合理建议,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三、我国对外贸易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基本缺陷。目前,我国对亚、欧和北美的贸易额在我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超过80%,其中香港、日本和美国又是尤为重要的贸易对象国(地区)。近年来,我国对拉美、大洋洲和非洲的贸易虽然有所增加,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但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我国对发达工业国家只能出口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价格低廉。以很大的代价挣来的外汇,大量用于从某些发达国家进口一般性产品甚至消费品,如前述的钢铁、汽车、民航飞机、粮食之类。这种对外贸易方式显然不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无助于保持外贸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我国对外贸易秩序的无政府状态的严重危害。我国外贸出口多头对外,自相竞争,使我国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蒙受惨重损失。据估算,若外销价格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即1985年的水平,我国外贸在不增加出口的条件下,可增加150—2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外贸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