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支持资源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际支持资源管理

学习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物理环境,更主要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与家人之间的和睦,与老师之间的融洽,与同学之间的友善,能够推动学习进步。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学习

1987年美国盐湖城召开的世界天才儿童教育学术大会上,科学家们强调:智力并不单纯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它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把人际交往能力看作是智力的一种,这是对我们传统上以学习好代表一个整体都好的观念的一次挑战。交际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了一定的交际能力,我们才能接受教育,而交际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生活的成败。而且,交际能力也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今日的社会,再也不会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生活了,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得我们绝大多数的工作都必须由许多人协作,共同完成。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也表明,由个人完成重大发明创造的时代,已同爱迪生一起一去不复返了。据美国学者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合作研究获奖者为总数的41%;第二个25年中,这个比例为65%,第三个25年中,这个比例上升到79%。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交往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现代生活的重要条件。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交往也是一个人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㈠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一个和谐、舒心的学习环境

没有什么人能在心绪不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间时,因为一点小事,两个同学吵了起来,都觉得满肚子委屈,心情处于压抑、烦躁之中,那么,接下来的数学课这两个同学无论如何是很难听好的。如果他们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这件事处理好,那就会在很长时间影响学习,因为他们之间每天都要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心情的愉快,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㈡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习信息的交流

学习虽然主要是个人的努力,但绝对少不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国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叫合作学习,就是把三、五个同学组织到一起使用学习,强调智慧的相互启迪,共同提高。但是同学间的共同学习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相互间必须合得来,如果同学之间没有一个融洽的关系,那就谈不上共同学习了。

㈢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赢得教老师真诚而耐心地帮助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包括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协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很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同学与老师有一种和谐的关系,他就会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老师对他的指导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应。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要靠师

生双方来努力,但主导作用在老师。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可以测试的,具体办法见附录二。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技巧

围绕学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亲子关系(包括与其他家人的关系)、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是教师的责任。在这方面教师要做好两件事:㈠以自己的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总结了优化师生关系的策略:

⒈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

素质教育思想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的一举一动、知识、情感都应得到老师的重视。学生与教师除了在拥有知识的量上、经历上有差别之外,在人的本质上并没有质的差别,也就是说,在课堂或学校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是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去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

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中,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生动有趣地导入新课,符合学生思路的讲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进行多样化和富有启发性的练习等等,均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与认可,预料到学习会得到满意而成功的结果,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变得和睦、民主。

⒉选择正确的管理模式

实践证明,独断专行的权威主义者管理模式,不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如何组织管理、开展班级工作,教师的教育方式、教育作风等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这必然也会影响师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四种类型:仁慈专断、强硬专制、放任自流和民主和谐(见表2-1)。

民主和谐型的领导方式在学生完成的工作、与教师的关系上都优于其它三种类型。

⒊移情性的理解

移情性的理解指的是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都处于他人的地位上来考虑问题,变换角色来处理问题。当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这一概念时指出,这是一种对亲密的和真实的人际

导类领

教师的特征学生的典型反应

表2-1 教师领导方式类型表

关系的渴求心理。在这种关系中,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能自发地表现出来,并不会受到胁迫,产生沮丧的感觉,学生处于被充分理解和充分接受的状态。移情性的理解是一座暂时的桥梁,它将教师和学生的目的、看法和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教育情境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统一体,师生之间和悦亲近,水乳交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对学生作移情性的理解使移情性的理解成为联系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移情性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几种:

⑴熟悉感。即了解学生,心中有学生的形象在活动。对学生的陌生会使教师产生不安与紧张的心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越接近,越能使教师产生“我已和学生熟悉起来了”的体验。

这种体验的产生促使教师行为踏实,问心无愧。

⑵和睦感。即感到学生听从自己,自己受学生爱戴,产生“学生在跟我走”的体验。这

种体验使教师的内心世界有安定感。

⑶理解感。即理解学生的言行和内心世界,产生觉得与学生心心相印而感到喜悦的体验。

⑷信赖感。即深信自己信赖学生,产生“学生也同样信赖自己”的体验,使师生“合一”的心情占有绝对的优势。

⑸睿智感。即认识到教师的价值是对学生负有相当大的使命,产生“在教育的甘苦中找

到了自己的价值点的体验,体验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愉悦。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移情性的理解一般也有以下几种:

⑴接近感。即对教师敬仰和亲近,并愿意接近教师。

⑵安定感。即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感到放心,坦诚地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在学习过程

中并不需要某种心理保护。

⑶共鸣感。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去体验教师的一言一行,并对之所有感触。

⑷信赖感。即完全信赖教师。

教师和学生彼此间的移情性理解,必然会对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㈡要指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也是教师的责任。要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主要的是掌握

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人相处。

⒈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真诚,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外在行为和内在道德的有机统一体,是评价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标尺。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真、善、美中“真”是前提,首要的。没有“真”,就谈不上“善”和“美”。假的东西,根本谈不上“善”和“美”,“假”是最大的“丑”和“恶”。人们讲情义无价,这里的“情”与“义”是真情、真义,否则就

一文不值。一个缺乏真诚的人,他(她)的人格形象仿佛是带着一副假面具,冷漠、麻木、

欺瞒……心与心之间横亘着沙漠;而与人真诚相处则犹如心与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人

与人之间获得共鸣和理解。这正像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你用真诚鸣锣开道,所有的心都会

撤去岗哨。心与心是感应的,真诚、挚爱,将在心的世界里长驱直入,一往无前。当你走通

了所有的心途时,一切理性的箴言,都将被你重新润色,你是世界完美、善良的光束点。”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怎样才能做到真诚待人呢?首先,表现要真实。与朋友意见相反时,

不有意迎合对方,不一味迁就对方。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友谊,但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