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
大班语言优质课摇篮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美丽的诗歌》,详细内容包括《摇篮》这首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赏析。《摇篮》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象,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摇篮》。
2.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朗读诗歌时,教师应运用情感丰富的语调,传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时间分配
-实践情景引入不宜过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后续的教学活动。
-诗歌朗读与赏析环节应给予充分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体会。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反思教材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考虑是否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自主朗读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三、学生的参与度
-反思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创作灵感。同时,推荐相关诗歌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3.诗歌朗读与赏析的步骤
4.例题讲解与随堂练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三、诗歌朗读与赏析的步骤
1.教师示范朗读:教师应以饱满的情感、准确的发音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美。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诗歌《摇篮》的学习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摇篮》,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诗歌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描述画面内容,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诗歌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诗歌录音,让幼儿倾听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指导幼儿正确发音,注意语音语调。
(3)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个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如“蓝天是摇篮,摇着白云宝宝”,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句子的意思。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子形式进行仿写。
(2)幼儿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育幼儿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诗歌内容分段展示,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诗歌中的句子形式,写一写你喜欢的场景。
答案示例:大海是摇篮,摇着小鱼宝宝。
2. 画一画你喜欢的自然场景,并用诗歌中的句子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的学习,幼儿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引导幼儿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时,部分幼儿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温馨的家》,详细内容为《摇篮》一文。
通过描述摇篮的温馨、舒适,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摇篮》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如“摇篮”、“温暖”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摇篮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家的热爱和珍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如“摇篮”、“温暖”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朗读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摇篮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摇篮的形状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文:(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2)教师逐句讲解课文,让幼儿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教师提问,检查幼儿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模仿课文中的情景,体验摇篮的温暖。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摇篮的特点。
4. 例题讲解:(1)出示卡片,让幼儿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出示句子,让幼儿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造句。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独立朗读课文。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摇篮的特点。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
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内容:(1)词语:摇篮、温暖、舒适(2)句子:我的摇篮真温暖,躺在里面好舒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摇篮”造一个句子。
(2)画一幅自己家的摇篮,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1)我的摇篮很温暖,躺在里面我感到很安心。
(2)见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5篇
大班语言《摇篮》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语言课程《摇篮》。
该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七章节,详细讲述了摇篮的来历、摇篮的种类以及摇篮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通过故事、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摇篮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摇篮的来历、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摇篮的来历及种类,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对摇篮的认识。
重点:了解摇篮的来历、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卡片、摇篮模型。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摇篮的实物,引导学生说出摇篮的名字,谈论对摇篮的认识。
2. 故事讲解(15分钟)讲述《摇篮》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摇篮的来历、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故事内容制作一个摇篮模型,同时讨论摇篮的优点和缺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卡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摇篮的特点和作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用画笔和彩纸,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摇篮。
各组展示制作的摇篮模型,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7. 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摇篮的来历2. 摇篮的种类3. 摇篮的作用4. 摇篮的优缺点5. 摇篮创意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摇篮”为主题,画一幅画,并写一段文字描述。
2. 拓展作业:查找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摇篮习俗,进行简要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摇篮的来历、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摇篮的认识和感受。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摇篮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摇篮》含反思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理解并表达诗歌中的比喻意义。
2.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解析
1.理解并表达诗歌中的比喻意义:
2.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环节是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提高表达能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a.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如“风儿轻轻吹,摇篮轻轻摇”,进行详细讲解。
b.引导孩子们关注诗句中的关键词,如“轻轻吹”、“轻轻摇”,通过模仿、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c.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中的画面,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能够体验诗歌中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对大自然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理解并表达诗歌中的比喻意义。
2.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挂图、PPT、录音机、录音带。
2.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观察窗外的大自然,引导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好。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内容丰富,涵盖了诗歌的理解、表达和创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适当调整难度,确保孩子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了观察、想象、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但部分孩子在表达方面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个别辅导。
3.课堂氛围方面:通过温柔的语言、亲切的语调以及积极的反馈,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但在课堂管理方面,还需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确保教学秩序。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摇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如“摇篮”、“晃动”等。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懂得亲情的珍贵。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抽象概念,如“摇篮”的寓意。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一个摇篮,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谁在摇篮里睡过?摇篮是什么样子的?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跟随课件观看,教师同步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摇篮的寓意。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提问:故事中谁是小熊的摇篮?b. 提问:小熊为什么喜欢他的摇篮?4. 随堂练习(5分钟)a. 让幼儿用“摇篮”造句。
b. 分组讨论:你们家里的摇篮是什么样子?5.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摇篮的晃动,其他幼儿用动作和语言描述。
b. 讨论:你们觉得摇篮对幼儿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六、板书设计1. 故事《摇篮》2. 故事人物:小熊、熊妈妈3. 故事主题:家庭、亲情、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一画你心中的摇篮,用彩笔给摇篮上色。
b. 家长协助幼儿用文字描述画作,并记录下来。
2. 答案:a. 画作的答案不唯一,主要观察幼儿的想象力。
摇篮是宝宝的床,摇啊摇,宝宝睡得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摇篮》让幼儿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可以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一个摇篮,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大班教案《摇篮》及反思
2024年幼儿大班教案《摇篮》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教材《幼儿园整合课程》第四册第十章《家庭与社区》,具体内容为《摇篮》。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摇篮的含义,知道摇篮是宝宝睡觉的地方,感受摇篮的温馨与舒适。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摇篮的意义,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重点:观察摇篮的特点,掌握绘画摇篮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表达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摇篮图片、绘画材料、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摇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摇篮的特点,让幼儿说出摇篮是谁睡觉的地方。
(2)请一名幼儿扮演宝宝,躺在摇篮里,其他幼儿观察摇篮的舒适感。
2. 例题讲解:(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摇篮的形状、颜色、线条等。
(2)教师示范绘画摇篮,讲解绘画方法,并强调绘画时的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绘画摇篮。
(2)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摇篮》2. 板书内容:(1)摇篮的特点:形状、颜色、线条等。
(2)绘画摇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画自己的摇篮,并写一段话描述摇篮的温馨场景。
2. 答案:示例:我的摇篮是温暖的,它有着柔和的线条,浅蓝色的布料,妈妈轻轻地摇晃着我,我躺在摇篮里舒服地睡着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摇篮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摇篮的形状和线条掌握不够准确。
(2)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课后请幼儿回家观察自己家庭的摇篮,并与家人分享课堂所学。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摇篮》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掌握摇篮的比喻意义,理解摇篮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并能够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摇篮的比喻意义,并能够运用在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摇篮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摇篮的比喻意义,并能够运用在生活中。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摇篮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课件、摇篮模型学具:儿歌本、画笔、画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摇篮模型,引导他们思考摇篮的象征意义。
2. 讲解教材内容:讲解儿歌《摇篮》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摇篮的比喻意义。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儿歌,让学生感受摇篮的温馨和安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境,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摇篮的象征意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摇篮的比喻意义运用在生活中。
6.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大家一起学习。
六、板书设计摇篮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摇篮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
2. 请学生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他们心中的摇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摇篮的比喻意义,并能够运用在生活中。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基本能够理解摇篮的比喻意义,并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摇篮的象征意义。
这表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实践情景的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摇篮模型,思考摇篮的象征意义。
同时,我示范演唱了儿歌,让学生感受摇篮的温馨和安宁。
这些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手册》第三单元“诗歌”章节,具体内容为《摇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引导幼儿通过模仿、体验,掌握诗歌中的形象化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形象化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景象。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倾听诗歌《摇篮》,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让幼儿注意诗歌中的形象化语言。
(2)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如“轻轻摇晃”、“月光照耀”等,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景象,如“星空”、“大海”等,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描述。
(2)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诗歌创作与展示(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水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作。
(2)教师将幼儿的画作收集起来,组织一次诗歌创作展示活动。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原文2. 形象化语言示例3. 幼儿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摇篮”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摇篮是妈妈的手掌,轻轻摇晃,温暖如阳光。
我的摇篮是爸爸的怀抱,紧紧拥抱,安全又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让幼儿感受到了优美的意境,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形象化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单元《诗歌—摇篮》。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学习诗歌《摇篮》,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诗歌《摇篮》,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摇篮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亲情和温暖,培养他们对家庭、亲人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诗歌音频、摇篮模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摇篮模型,引导学生谈论对摇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诗歌《摇篮》的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3)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邀请学生扮演妈妈,摇篮里躺着一个小宝宝,让学生用诗歌中的语言描述这个场景。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诗歌的表达。
4.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诗歌中的一个难点,如“月光摇篮”,进行详细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这个场景,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表达情感。
(2)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诗歌内容:月光摇篮,轻轻摇,宝宝梦中,笑哈哈。
妈妈唱歌,摇篮摆,温暖的家,爱满怀。
3. 课后作业:请学生用诗歌中的语言,描述一幅家庭温馨的画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家庭的感情。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庭,爱满屋,爸爸笑容,妈妈忙碌。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优质教案及反思2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优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摇篮》。
通过这个充满温馨与爱故事,让幼儿感受家庭温暖,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和模仿优美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对优美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睦相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情感表达,学会用优美语言进行叙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摇篮图片、家庭照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庭照片,让幼儿谈谈自己家人,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亲情。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摇篮》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优美语言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故事中一段具有代表性对话,进行解析,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语言进行对话,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摇篮》2. 故事关键词:家庭、亲情、摇篮、关爱3. 优美句子:妈妈手,像摇篮,摇摇,摇到外婆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家人描述自己家人,用优美语言表达对他们爱和关心。
答案示例:我妈妈,像温暖阳光,照耀着我成长。
我爸爸,像坚实臂膀,给我无尽依靠。
我爱我家人,他们是我生命中最珍贵财富。
2. 课后拓展延伸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家庭成员照片,制作一本家庭相册,增强幼儿对家庭归属感和认同感。
八、课后反思1. 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幼儿对家庭和亲情认识有所提高,但部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仍需加强引导。
2. 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摇篮》。
主要章节包括:摇篮曲欣赏、摇篮词语理解、摇篮故事创编。
详细内容为:通过欣赏摇篮曲,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学习摇篮词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编摇篮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并运用摇篮词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通过创编摇篮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摇篮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摇篮故事的创编。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摇篮模型、录音机、磁带、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摇篮的特点。
播放摇篮曲,让幼儿感受摇篮曲的韵律美。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讲解摇篮词语的含义,如:“摇篮摇”、“宝宝睡”等。
引导幼儿用摇篮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摇篮词语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
4. 摇篮故事创编(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个摇篮故事。
要求故事中包含所学的摇篮词语。
5. 小组展示(10分钟)各小组展示创编的摇篮故事,其他幼儿认真倾听,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摇篮词语列表。
2. 黑板右侧:创编摇篮故事的步骤。
3. 中间部分:画有摇篮和宝宝的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摇篮词语编写一个短故事。
一天,妈妈把宝宝放在摇篮里,摇篮摇啊摇,宝宝睡得香。
突然,一只小猫跳进了摇篮,摇篮摇啊摇,宝宝和小猫一起笑。
2. 作业要求:故事中至少包含5个摇篮词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摇篮曲、学习摇篮词语、创编摇篮故事,让幼儿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美,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摇篮词语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教材《摇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和创作。
诗歌内容如下:月儿挂在高高的天空,小宝宝躺在摇篮里,摇啊摇,摇啊摇,小宝宝睡得甜甜蜜蜜。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理解和创作。
难点:诗歌韵律的把握,创造性地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摇篮、月亮、星星、宝宝等图片,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学具:诗歌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摆放好摇篮,扮演摇篮的角色,邀请幼儿坐在摇篮里,一起唱摇篮曲,感受摇篮的摇摆。
引导幼儿观察月亮、星星,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朗读(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3. 诗歌理解(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诗歌中的人物、场景和情感。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 诗歌创作(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创作类似的诗歌。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绘画活动(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制自己理解的诗歌场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6. 诗歌表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诗歌表演,让幼儿扮演诗歌中的人物,感受诗歌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摇篮诗歌月儿挂在高高的天空,小宝宝躺在摇篮里,摇啊摇,摇啊摇,小宝宝睡得甜甜蜜蜜。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诗歌,分享学习成果。
2. 请幼儿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并与家长一起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和创作诗歌,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2024年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摇篮》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教材《摇篮》,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美丽的梦》。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摇篮》的朗读与理解,通过儿歌学习词汇“摇篮”、“晃动”、“甜美”等,以及句型“在哪里”、“是谁”。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儿歌《摇篮》,理解其内容,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
2. 学习并掌握新词汇“摇篮”、“晃动”、“甜美”等,学会运用句型“在哪里”、“是谁”进行问答。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型“在哪里”、“是谁”的运用,以及对儿歌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新词汇的学习,儿歌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儿歌《摇篮》录音、词汇卡片、挂图。
学具:学生用书、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婴儿在摇篮里晃动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摇篮”、“晃动”等词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儿歌《摇篮》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儿歌,讲解新词汇和句型。
(3)学生自主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美好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根据挂图,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问答练习。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示范,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小组合作(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编写一个小故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内容:新词汇:摇篮、晃动、甜美句型:在哪里、是谁儿歌《摇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新词汇,并用它们造句。
编写一个小故事,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 答案:示例句子:妈妈在摇篮里晃动,宝宝睡得很甜美。
示例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摇篮。
他问妈妈:“摇篮在哪里?”妈妈笑着说:“就在这里。
”小明又问:“是谁在摇篮里晃动?”妈妈回答:“是小猫。
”小明看着小猫在摇篮里晃动,感叹道:“真甜美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新词汇和句型,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摇篮》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童谣与诗歌》,详细内容为《摇篮》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感受诗歌中的母爱,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意境。
难点:诗歌中母爱的表达,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摇篮里被妈妈摇晃的场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展示:(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意境,如:“诗歌中的小宝宝在摇篮里做什么?”(3)教师讲解诗歌,帮助幼儿理解母爱的伟大。
3. 实践活动:(1)幼儿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2)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诗歌插画,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4. 例题讲解:教师以一首简单的诗歌为例,讲解诗歌的创作方法,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创作诗歌。
5.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简短的诗句,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2. 诗歌内容:摇篮里,月儿明,小宝宝,笑盈盈。
妈妈轻轻摇啊摇,宝宝快快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家庭的诗歌。
2. 答案示例:我的家,甜蜜蜜,爸爸爱,妈妈慈。
弟弟笑,妹妹嬉,我们共度快乐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爱家人。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开展一次“我的家庭”主题活动,让幼儿用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家庭,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摇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温馨的家》,详细内容为诗歌《摇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的感情,激发他们关爱家人、朋友和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诗歌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学习朗诵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挂图展示一个温馨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他们对家的感情。
2. 诗歌教学(10分钟)(1)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倾听诗歌《摇篮》。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指导他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如:“摇篮是什么?它在哪儿?谁在摇篮里?”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卡片展示一个摇篮,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摇篮,如:“摇篮摇啊摇,宝宝睡得香。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诗歌中的词语创作一首小诗。
(2)各组轮流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感受家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让幼儿表达对家的喜爱和关爱。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摇篮》原文2. 摇篮图片及关键词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心中的家,并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家是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里有一个摇篮,摇篮摇啊摇,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笑哈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摇篮》的教学,让幼儿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关爱。
但在引导幼儿创作诗歌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我心中的家”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家的热爱。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5篇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温馨的家》,详细内容为《摇篮》一文。
本文通过描述摇篮的温馨与舒适,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培养他们对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摇篮》的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家的温馨。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在图中看到了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摇篮》。
2. 讲解: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一起朗读。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教师进行讲解,确保幼儿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想象自己在家中摇篮里的情景,邀请他们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描述家的例句,如“我的家很温馨,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引导幼儿模仿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 随堂练习:分发卡片,让幼儿选择一张卡片,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写一段关于自己家的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很温馨,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每天晚上,我都会躺在摇篮里,听着妈妈讲故事,进入梦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分享所学故事,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同时,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房间,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温馨的家》,详细内容为诗歌《摇篮》。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家的温馨,培养他们对家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摇篮》,理解诗歌的意境。
2. 通过学习,让幼儿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创作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诗歌录音、卡片、黑板。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的快乐时光。
(2)引导幼儿关注家的温馨,为学习诗歌《摇篮》做好情感铺垫。
2. 诗歌学习(1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场景。
(2)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意境。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用卡片拼出诗歌中的场景。
(2)每组派代表朗读诗歌,其他幼儿认真聆听,评出最佳朗读者。
5. 诗歌创作(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关于家的诗歌。
(2)幼儿动手画图,配以诗歌,展示自己的作品。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挂图2. 黑板右侧:(1)诗歌《摇篮》原文(2)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像花园,花开花落,香满园。
妈妈是园丁,爸爸是阳光,我是小花,快乐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诗歌《摇篮》的内容,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大班语言优质课摇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优质课摇篮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童谣》,详细内容包括《摇篮》这首童谣的朗读、理解和表演。
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摇篮》这首童谣,并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通过模仿、表演等形式,体验童谣带来的乐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摇篮》,理解童谣的意义。
难点:用语言表达情感,进行童谣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挂图。
2. 学具:彩笔、画纸、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温馨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温馨、安宁的氛围,引发他们对摇篮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摇篮》,让学生注意词句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童谣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
(3)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童谣表演。
3. 实践环节:(1)学生自由发挥,用彩笔和画纸创作一幅与《摇篮》相关的画作。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歌唱、舞蹈、情景剧等,将《摇篮》呈现出来。
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内容:(1)童谣原文(2)童谣意义(3)学生创作画作展示(4)学生表演形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你喜欢的方式,将《摇篮》呈现出来,如绘画、表演等。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创作出与《摇篮》相关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摇篮》的温馨氛围,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调控。
2. 拓展延伸:(2)开展家庭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创作、表演童谣,增进亲子关系。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语言艺术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1. 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童谣的意义,感受其中的温馨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百科:摇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áo lán,一指婴儿的卧具;二指某些事物的发源地。出自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摇篮》。基本解释1.有一种专为婴儿睡觉的时候唱的歌,名为《摇篮曲》。通常十分轻柔,演唱者一般为女性。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轻柔、优美 Nhomakorabea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旁边添画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诗歌的第一段。
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每二段、第三段。
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习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习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