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程序在非圆曲线零件车削中的应用研究

宏程序在非圆曲线零件车削中的应用研究
宏程序在非圆曲线零件车削中的应用研究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黄亚威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机械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88 摘要: 在机械制造业中,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车削外圆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加工形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使主轴到刀具之间,刀具与加工工件表面切削状态等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外圆发生故障,影响产品的质量,影响正常的生产。本文主要阐述了车削外圆的常见故障:出现波纹,表面拉毛,表面粗糙、直径时大时小等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车削外圆;故障分析;解决对策 Turning cylindrical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Huangyawei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gxian Colleg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Engineering,JiangsuNanjing,210088 Abstract:In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horizontal lathe (eg CA6140) cylindrical turning on the most basic,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a process. In practice, due to various reasons may cause the spindle to the cutting tool between cutting tool and workpiece surface condi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causing turning cylindrical failure,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ffecting the normal produ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mon cylindrical turning failure: a wave, surface roughening, surface roughness, diameter varying other reasons. Analysi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Turning cylindrical ;Failure Analysis ;Solutions 一、出现波纹 工件表面有时出现波纹,主要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在车削中出现振动有以下几种原因。 A:电动机转动时产生振动。 解决方法:发现电动机转动时有振动应及时坚固电动机的螺栓螺母,同时检查机床底脚螺栓是否拧紧。有条件时,更换带有橡胶垫圈的调整垫块。 B:车床主轴承松动或不圆,主轴上的齿轮啮合不好,主轴后轴承松动或不圆。 解决方法:用直径20毫米、1米长的钢元撬抬卡盘,发现卡盘有明显上抬间隙时,应打开床头箱,调整前轴承的松紧度,消除主轴的径向跳动。同时检查后轴承的松紧度,调整控制后轴承的并帽螺母。手盘动卡盘,使主轴转动松紧适度,消除主轴的轴向窜动,这样即可解决在车削中发生的工件表面跳动和工件轴向窜支所产生的波纹。 如发现床头箱内的齿轮发生严重磨损,啮合不好,必须更换齿轮。使齿轮啮合状态良好,消除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冲击,减轻产生振动给车削带来的波纹。 C:工件空心或伸出太长。 解决方法:安装工件要牢固,加工空心零件不能伸出过长,车刀要刃磨锋利,这样可避免工件表面出现波纹。 D:刀架松动。 解决方法:检查刀架是否锁紧,检查清除刀架底接触面的铁屑,增强刀架的锁紧力。

课题名称非圆二次曲线的车削加工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日期年月日 熟练掌握各种常见非圆二次曲线地车削加工方法,学会各种常见非圆二次曲线地车削加工编程、控制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地方法,并能合理安排加工工艺. 课时安排<30学时) 1、工艺分析 2、学生编程 3、下料及准备工作 4、数控加工 5、检测评分 检测手段 1、游标卡尺 2、千分尺 4、深度千分尺 5、螺纹塞规、环规 6、半径规 7、曲线样板 安全及注意事项 1、遵守实训场地安全文明生产制度 2、遵守数控车床地安全操作规程 课后分析

其氽玖 图4-1实训图纸一 2、工艺分析 该零件主要地加工内容包括外圆粗、精加工、切槽及螺纹地加工 .加工工艺如 下: <1 )零件左端加工 左端加工时从 M20X1.5 —直加工到° 40纭mi 外圆.装夹时也应考虑工件长度 应以一夹一顶地装夹方式加工 教案过程: 课题四非圆二次曲线地车削加工 一、 新课导入: 本模块 < 共3个课题)学习非圆二次曲线地车削加工方法 尺寸精度、形状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地控制方法和确保方法 地编制方法. 二、 新课讲授: 1、零件图纸 .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理解数控加工宏程序 7t±0.03

<2 )零件右端加工 右端加工较简单,只需夹住■- 24 ±^9外圆,粗精加工椭圆即可? 3、刀具选择 <1 )选用3地中心钻钻削中心孔? <2 )粗、精车外轮廓及平端面时选用93 °硬质合金偏刀< 刀尖角35 °、刀尖 圆弧半径0.4mm ). <3 )螺纹退刀槽采用4mm切槽刀加工. <4 )车削螺纹选用60。硬质合金外螺纹车刀. 具体刀具参数见下表 4、切削用量选择 (1)背吃刀量地选择.粗车轮廓时选用ap=2mm,精车轮廓时选用ap=0.5mm ; 螺纹车削选用ap=0.5. (2)主轴转速地选择.主轴转速地选择主要根据工件材料、工件直径地大小及加 工地精度要求等都有联系,根据图2-1要求,选择外轮廓粗加工转速800r/min,精车为 1500r/min.车螺纹时,主轴转速n=400r/min. 切槽时主轴转速n=400r/min. (3)进给速度地选择.根据背吃刀量和主轴转速选择进给速度,分别选择外轮廓粗精车地进给速度为130mm/mi n 和120mm/mi n ;切槽地进给速度为 30mm/mi n. 具体工步顺序、工作内容、各工步所用地刀具及切削用量等详见下表切削用量表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精车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任务七、切削用量的选择

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

2012第2期总第207期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1概述 高强度结构的金属薄壳零件已较广泛的应用在各工业部部门,为了适用薄壁零件加工的需要,机械制造业正朝着“无切削或少切削”方向发展,如采用板材进行冲压、滚压、焊接等工艺,可以节省钢材、动力、机床设备和加工工时,达到质量好、产量高和成本低的要求。 但是,毕竟有一些薄壁零件的结构不能采用冲压、滚压、焊接等工艺来代替,如具有形状复杂的环形横截面零件,只能采用车削方法。对于这一类环形零件的车削加工,因其结构单薄,零件尺寸较大,环形截面复杂和材料切削性较差(如高温合金、铝合金等),因此难以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车削薄壁零件的主要问题是变形,而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切削力和夹紧力。薄壁套类零件刚性低,在夹紧力和切削力作用下非常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吃刀深度不均和让刀现象。另外,薄壁套类零件金属体积小,总的热容量小,薄壁套类零件的温度容易升高和变形,使加工后的零件出现形状和尺寸误差。减少切削力、切削热的方法是:合理的选择切削用量、合理的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合理的选择刀具材料和冷却润滑液等;改善或改变夹紧力对零件的作用。 2加工薄壁零件在夹具上所采取的措施 2.1将局部夹紧力机构改成均匀夹紧力机构 图1(a)是用三爪卡盘夹紧薄壁工件,图1(b)是在夹紧变形的情况下,分几次走刀逐渐减少吃刀深度车出了内孔,保证了内孔的圆度,但壁厚不均匀。图1(c)是从三爪卡盘中取出薄壁套后,夹紧力消失后薄壁套外圆恢复为圆形,而内孔则变成了棱圆,棱圆形的特点是虽然看上去不像圆形,但各处的直径尺寸相同,棱圆的孔会影响其和轴的装配。 针对以上可能产生的问题,介绍一下减少变形的方法。 (1)采用开口套 用开口套改变三爪卡盘的三点接触为整圆抱紧,三爪卡盘夹持开口套使其变形并均匀地抱紧薄壁工件后,再车削内孔。在可能的条件下,开口套的壁厚可以厚一点。注意在夹持开口夹套时要使开口在两夹爪的中间位置。如图2。 (2)采用弧形软爪 改装卡盘的三爪,在通用的三爪上焊接弧形软爪,增大夹持面积,使夹紧力均匀分布在工件上,可以有效减少薄壁套的夹紧变形。保证软卡爪内弧与薄壁工件外径相等,并保证软卡爪具有足够的刚度。如图3所示。 2.2增加辅助支承面 加强薄壁零件在车削时的刚性,在工件的夹紧部位特制工艺肋,使夹紧力作用在工艺肋上,以减少夹紧力引起的变形。如图4所示。 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 吕凤环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266042) 摘要:通过对薄壁类零件特性分析,在零件加工时,夹具及在加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来保证薄壁零件加工的各项技术要求。 关键词:薄壁零件夹具夹持变形 (a)薄壁套毛坯装夹后(b)薄壁套内孔车完后(c)从卡盘中取出后 图1夹紧力对薄壁套变形的影响1.三抓卡盘;2.开口套;3.薄壁套工件 图2开口套的使用 图3软形卡抓夹持薄壁套 1.焊接弧形软爪; 2.薄壁套工件 36

车削外圆和端面

任务二车削外圆和端面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机动进给车削外圆和端面的方法。 2、掌握调整机动进给手柄位置的方法。 导语:正确装夹刀具与工件是进行车削加工的前提。车刀装夹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切削的顺利进行和工件的加工质量。即使刃磨了合理的车刀角度,如果不正确装夹,也会改变车刀工作时的实际角度。 ●活动一学会装夹 1.刀具的装夹 装夹车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车刀装夹在刀架上,不宜伸出太长。在不影响观察的前提下,应尽量伸出短些。否则切削时刀杆的刚性减弱,容易产生振动,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甚至使车刀损坏。车刀的伸出长度,一般以不超过刀杆厚度的1.5倍为宜。车刀下面的垫片要平整,并应与刀架对齐,而且尽量以少量的厚垫片代替较多的薄垫片,以防止车刀产生振动。 (2)车刀刀尖应与工件轴线一样高。车刀装得太高,会使车刀的实际后角减小,使车刀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增大;车刀装得太低,会使车刀的实际前角减小,使切削不顺利。 (3)装夹车刀时,刀杆中心线应跟进给方向垂直,否则会使主偏角和副偏角的数值发生变化。 (4)车刀至少要用两个螺钉压紧在刀架上,并逐个轮流旋紧。旋紧时不得用力过大而损坏螺钉。 2.工件的装夹 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装夹 (1)三爪自定心卡盘的构造 (2)三爪自定心卡盘的优缺点和应用 3.熟悉量具的使用方法(1)钢直尺的规格和使用(2)游标卡尺的使用 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很广,可以测量工件外径、孔径、长度、深度以及沟槽宽度等。测量工件的姿势和方法如图所示。 (3)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外径千分尺是车削加工时最常用的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1mm。测量工件的姿势和方法如图所示3.车削台阶轴在同一工件上,有几个直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连接在一起像台阶一样,就叫它为台阶工件。俗称台阶为“肩胛”。台阶工件的车削,实际上就是外圆和平面车削的组合。故在车削时必须兼顾外圆的尺寸精度和台阶长度的要求。 (1)台阶工件的技术要求 台阶工件通常与其他零件结合使用, 因此它的技术要求一般有:各挡外 圆之间的同轴度、外圆和台阶平面 的垂直度、台阶平面的平面度以及 外圆和台阶平面相交处的清角。 (2)车刀的选择和装夹如图示 车削台阶时,通常使用90°外 圆偏刀。车刀的装夹应根据粗、精车的特点进行安装。如粗车时余量多,为了增加切削深度,减少刀尖压力,车刀装夹可取主偏角小于90°为宜(一般为85°~90°)。精车时为了保证台阶平面和轴心线垂直,应取主偏角大于90°(一般为93°左右)。 (3)车削台阶工件的方法车削台阶工件,一般分粗、精车进行。车削前根据台阶长度先用刀尖在工件表面刻线痕,然后按线痕进行粗车。粗车时的台阶每档均略短些,留精车余量。精车台阶工件时,通常在机动进给精车外圆至近台阶处时,以手动进给代替机动进给。当车至平面时,然后变纵向进给为横向进给,移动中滑板由里向外慢慢精车台阶平面,以确保台阶平面垂直轴心线。(4)直径尺寸的控制方法 车削台阶工件,直径尺寸的控制采用对刀——测量——进刀——切削的方法加以保证。 1)对刀就是让刀尖沿轴向接触工件,纵向退出,轴向略进刀0.6~0.8mm后,纵向切削,再纵向退出(中滑板不动或记下刻度)。 2)测量就是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刚才的切削部分。 3)进刀就是用切削部分的测量值和图样要求进行比较后,用中滑板进刀(粗车时按2~3mm/刀;精车时按0.6~0.8mm/刀)。4)切削就是用机动/手动的方法进行纵向切削。 (5)台阶长度的测量和控制方法

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

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 系部: 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徐凯 专业班级:2013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学号: 1303030131 轴类零件的加工与编程 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应用与维护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数控加工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制造技术和装备技术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重要的技术。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信息来控制

机床运动和加工过程的技术。这是一种新的技术,它代表了传统的制造业和新的制造业。这就是所谓的数字设备,它涵盖了许多领域。(1)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2)伺服驱动技术;(3)传感器技术;(4)软件技术。数控技术与数控设备是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一基础是牢固而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一个基础。它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有关。因此,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重大措施,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是数控技术的核心,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数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也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计算机数控领域,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国产数控系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本设计结合零件图分析和参数选择加工设备、刀具、夹具、切削速度、进给速度、进给量、深度的选择,制定数控加工过程的组成部分,根据所选指令系统编制机床零件加工程序。 关键词:数控车床、零件分析、刀具表、NC、数控编程 目录 第1章数控技术的介绍 (4) 1.1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4) 1.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4) 第2章典型零件图的分析 (4) 图1.典型车削零件图 (5) 第3章数控机床与系统的选择 (5) 3.1数控机床的选择 (5)

数控编程中非圆曲线的数学处理

来源于:注塑财富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35678920.html, 数控编程中非圆曲线的数学处理 非圆曲线包括除圆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方程描述的圆锥二次曲线(如:抛物线、椭圆、双曲线)、阿基米德螺线、对数螺旋线及各种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所描述的平面曲线与列表曲线等等。数控铣床在加工上述各种曲线平面轮廓时,一般都不能直接进行编程,而必须经过数学处理以后,以直线一圆弧逼近的方法来实现。但这一工作一般都比较复杂,有时靠手工处理已经不大可能,必须借助计算机作辅助处理,最好是采用计算机自动编程高级语言来编制加工程序。 处理用数学方程描述的平面非圆曲线轮廓图形,常采用相互连接的弦线逼近和圆弧逼近方法,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弦线逼近法一般来说,由于弦线法的插补节点均在曲线轮廓上,容易计算,程编也简便一些,所以常用弦线法来逼近非圆曲线,其缺点是插补误差较大,但只要处理得当还是可以满足加工需要的,关键在于插补段长度及插补误差控制。由于各种曲线上各点的曲率不同,如果要使各插补段长度均相等,则各段插补的误差大小不同。反之,如要使各段插补误差相同,则各插补段长度不等。下面是常用的两种处理方法。

1)等插补段法 等插补段法是使每个插补段长度相等,因而插补误差补等。编程时必须使产生的最大插补误差小于允差的1/2~1/3,以满足加工精度要求。一般都假设最大误差产生在曲线的曲率半径最小处,并沿曲线的法线方向计算,见图所示。这一假设虽然不够严格,但数控加工实践表明,对大多数情况是适用的。 2)等插补误差法 等插补误差法是使各插补断的误差相等,并小于或等于允许的插补误差,这种确定插补段长度的方法称为“等插补误差法”。显然,按此法确定的各插补段长度是不等的,因此又叫“变步长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插补段数目比上述的“等插补段法”少。这对于一些大型和形状复杂的非圆曲线零件有较大意义。

外圆车削过程中的零件变形分析

外圆车削过程中的零件变形分析 1 绪论 随着各住宅小区的宿舍楼等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相应的生活用水量也大幅度增加。人们对提高供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人们的节能意识及对运行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强。采用变频器及PLC技术实现的无塔恒压供水系统,不仅能提高供水质量,而且在节约能源和运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改善。其中,采用变频调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速来恒定用水管道的压力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恒压供水则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流量的要求。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已逐渐取代原有的水塔供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多层住宅小区生活消防供水系统。然而,由于新系统多会继续使用原有系统的部分旧设备(如水泵),在对原有供水系统进行变频改造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在理论上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介绍的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是在对一个典型的水塔供水系统的技术改造实践中,根据尽量保留原有设备的原则设计的,该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旧设备需要频繁检修的问题,既体现了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的技术优势,同时有效的节省了资金。 应用PLC技术是为了实现系统的软启动,减少手动操作或抚慰操作,同时替代部分继电器减少机械触点的故障,增强可靠性。 1.1本课题设计的背景和内容 至今数控技术的发展是通过国家的技术支持,成功引进数控技术,国家不但引进数控技术,而且还组织相关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至此,我国的数控技术和数控相关行业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对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近十年,我国的数控机床的产量和需求量走向世界的前列,目前可以说无论在一些大型企业或者私人小工厂,都可以看见数控机床的身影,从事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于数控相关的职业教育也更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工厂采用数控机床来加工制造产品,因此可以说对加工的工件的尺寸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显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最为基本亦最为重要的问题。 车削加工的范围很广,包括模具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可以说车削加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其实际操作基本的内容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最为基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Ra3.2,Ra1.6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1.5 精车0.5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3.2,1.6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 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R166.0G-16MM01-150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外圆表面车削质量的提高方法

外圆表面车削质量的提高方法 1 车床车外圆工艺介绍削的基本方法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性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锥面、内外圆柱面、螺纹、沟槽、端面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意义:在车床使用不同的车刀或其他刀具,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锥面、内外圆柱面、螺纹、沟槽、端面和回转成形面等,加工精度可达IT8一IT7 ,表面粗糙度Ra 值为1.6~0.8,车削常用来加工单一轴线的零件,如直轴和一般盘、套类零件等。若改变工件的安装位置或将车床适当改装,还可以加工多轴线的零件或盘形凸轮。单件小批生产中,各种轴、盘、套等类零件多选用适应性广的卧式车床或数控车床进行加工;直径大而长度短的大型零件,多用立式车床加工。成批生产外形较复杂,具有内孔及螺纹的中小型轴、套类零件时,应选用转塔车床进行加工。大批、大量生产形状不太复杂的小型零件,如螺钉、螺母、管接头、轴套类等时,多选用半自动和自动车床进行加工。它的生产率很高但精度较低。 1.1 车外圆的特点 将工件装夹在卡盘上作旋转运动,车刀安装在刀架上作纵向移动,就可车出外圆柱前。车削这类零件时,除了要保证图样的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外,一般还应注意形位公差的要求,如垂直度和同轴度的要求。常用的量具有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分厘卡尺等。 1.2 外圆车刀的选择和安装 1.2.1外圆车刀的选择 常用外圆车刀有尖刀、弯头刀和偏刀。外圆车刀常用主偏角有15°、75°、90°。 尖刀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和没有台阶或台阶不大的外圆。弯刀头用于车外圆、端面和有45°斜面的外圆,特别是45°弯头刀应用较为普遍。主偏角为90°的左右偏刀,

45度外圆车刀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1年月日

目录: 一、车刀种类(测绘车刀属于哪种车刀)………………… 二、车刀组成………………………………………………… 三、正交平面参考系………………………………………… (一)、基面……………………………………………… (二)、切削平面………………………………………… (三)、正交平面………………………………………… 四、正交平面参考系,车刀标注角度的测绘……………… (一)、前角测绘………………………………………… (二)、后角测绘………………………………………… (三)、主偏角测绘……………………………………… (四)、刃倾角测绘……………………………………… (五)、副偏角测绘……………………………………… (六)、副后角测绘……………………………………… 五、车刀示意图…………………………………………… 六、结论……………………………………………………

一、车刀的种类 (一)车刀的种类 车刀的种类很多。车刀按用途可分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车刀,内孔车刀和螺纹车刀等;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式、焊接式、机夹式、可转位式。 (二)常用的车刀的种类 (a)90°车刀(偏刀)(b)45°车刀(弯头车刀) (c)切断刀 (d)镗孔刀(e)成形车刀(f)螺纹车刀 (g)硬质合金不重磨车刀

1 一般使用之车刀尖型式有下列几种: (1) 粗车刀:主要是用来切削大量且多余部份使工作物直径接近需要的尺寸。粗车时表面光度不重要,因此车刀尖可研磨成尖锐的刀峰,但是刀峰通常要有微小的圆度以避免断裂。 (2) 精车刀:此刀刃可用油石砺光,以便车出非常圆滑的表面光度,一般来说精车刀之圆鼻比粗车刀大。 (3) 圆鼻车刀:可适用许多不同型式的工作是属于常用车刀,磨平顶面时可左右车削也可用来车削黄铜。此车刀也可在肩角上形成圆弧面,也可当精车刀来使用。 (4) 切断车刀:只用端部切削工作物,此车刀可用来切断材料及车度沟槽。 (5) 螺丝车刀(牙刀):用于车削螺杆或螺帽,依螺纹的形式分60度,或55度V型牙刀,29度梯形牙刀、方形牙刀。 (6) 搪孔车刀:用以车削钻过或铸出的孔。达至光制尺寸或真直孔面为目的。 (7) 侧面车刀或侧车刀:用来车削工作物端面,右侧车刀通常用在精车轴的未端,左侧车则用来精车肩部的左侧面。

车床加工外圆工艺知识

车床加工外圆工艺知识 一、车外圆的特点将工件装夹在卡盘上作旋转运动,车刀安装在刀架上作纵向移动,就可车出外圆柱前。车削这类零件时,除了要保证图样的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外,一般还应注意形位公差的要求,如垂直度和同轴度的要求。 常用的量具有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分厘卡尺等。 二、外圆车刀的选择和安装 1. 外圆车刀的选择常用外圆车刀有尖刀、弯头刀和偏刀。外圆车刀常用主偏角有15°、75°、90°。 尖刀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和没有台阶或台阶不大的外圆。弯刀头用于车外圆、端面和有45°斜面的外圆,特别是45°弯头刀应用较为普遍。主偏角为90°的左右偏刀,车外圆时,径向力很小,常用来车削细长轴的外圆。圆弧刀的刀尖具有圆弧,可用来车削具有圆弧台的外圆。各种外圆车刀均可用于倒角。 2. 外圆车刀的安装 (1)刀尖应与工件轴线等高。 (2)车刀刀杆应与工件轴线垂直。 (3)刀杆伸出刀架不宜过长,一般为刀杆厚度的1.5?2倍。 (4)刀杆垫片应平整,尽量用厚垫片,以减少垫片数量。 (5)车刀位置调整好后应固紧。 三、工件的安装在车床上装夹工件的基本要求是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所以车削时必须把工件夹在车床的夹具上,经过校正、夹紧,使它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这个工作叫做工件的安装。在车床上安装工件应使被加工表面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回转轴线重合,保证工件处于正确的位置;同时要将工件夹紧,以防止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松动 或脱落,保证工作安全。

车床上安装工件的通用夹具(车床附件)很多,其中三爪卡盘用得最多。由于三爪卡盘的三个爪是同时移动自行对中的,故适宜安装短棒或盘类工件。反三爪用以夹持直径较大的工件。由于制造误差和卡盘零件的磨损等原因,三爪卡盘的定心准确度约为0.05?0.15mm 工件上同轴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应在一次装夹中车出。 三爪卡盘是靠其法兰盘上的螺纹直接旋装在车床主轴上。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的步骤: (1)工件在卡爪间放正,轻轻夹紧。 (2)开机,使主轴低速旋转,检查工件有无偏摆。若有偏摆,应停车后,轻敲工件纠正,然后拧紧三个卜爪,固紧后,须随即取下板手,以保证安全。 (3)移动车刀至车削行程的最左端,用手转动卡盘,检查是否与刀架相撞。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称为切削用量。它们是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v (m/min)表示。其计算公式: v= n dn/1000(m/min) 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n ——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 )工件每转一周,车刀所移动的距离,称为进给量,以f(mm/r)表示;车刀每一次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称为切削深度,以a p(mm)表示。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零件加工应分阶段,中等精度 的零件,一般按粗车一精车的方案进行。 粗车的目的是尽快地从毛坯上切去大部分的加工余量,使工件接近要求

零件的车削加工情景设计

零件的车削加工情景设计

《零件的车削加工》课程情境设计1.课程学习情境结构 轴类零件 的加工 插 销 的 加 工套类零件 的加工 综合类零 件的加工 典型工件 的加工 前顶尖的加工轮 轴 的 加 工 软 管 接 头 的 加 工 薄 壁 套 的 加 工 虎 钳 丝 杠 的 加 工 球 形 堵 头 的 加 工 张 紧 轮 的 加 工 偏 心 轴 的 加 工 套 筒 联 轴 器 的 加 工 零件的车削加工

2.学时分配表及考核权重 序号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课时考核权 重 1 轴类零件加工1.插销的加工18H 0.18 2.前顶尖的加工12H 0.12 3.轮轴的加工12H 0.12 2 套类零件加工1.张紧轮的加工10H 0.11 2.软管接头的加工6H 0.06 3.套筒联轴器的加工6H 0.06 3 综合类零件加 工 1.偏心轴的加工10H 0.07 2.球形堵头的加工10H 0.06 4 典型零件加工1.虎钳丝杠的加工8H 0.07 2.薄壁套的加工6H 0.06 合计98H 1 3. 情境设计方案

3.1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轴类零件的加 工 学习情境一插销的加工学时数18 学习任务描述 渭南通达钣金汽车修理厂因常用配件插销用完,到我处请求对其中配件进行外协加工。车间在接到任务后,把60件的生产任务交给我们车间,要求在3天内完成。 现在任务单已经下达,各组接到任务后请按照图纸要求准备生产资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准时完成工作任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车床的分类、结构、加工范围及工艺 2.掌握切削的基础知识 3.掌握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程 4.掌握车床维护与保养方法 5.了解车刀的材料及要求 6.掌握90°车刀和45°车刀的作用、几何角度及刃磨方法 7.掌握用三爪在车床上的装夹工件方法 8.掌握外圆、端面的车削方法 9.掌握中心钻的合理使用及分类用途 技能目标 1.会操作CD6140机床 2.能刃磨90°车刀和45°车刀 3.能对中心钻进行装夹使用 4.会加工插销,并达到图纸要求 5.能对机床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6.会使用游标卡尺 7.能正确的使用劳保,并能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素质目标 1.安全意识

用普通数控车床准确加工母线为非圆曲线的工件

车工技师论文--用普通数控车床准确加工母线为非圆曲线的工件 摘要:讨论了用普通数控车床准确加工母线为非圆曲线工件的插补技术要点,编制了通用的加工程序生成软件。只需将工件的母线方程和几何参数输入该软件,即可生成NC 代码加工程序,并可在计算机上动画模拟加工全过程。该软件应用于GSK-928 型数控车床加工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引言 普通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内存有限,计算功能不足,在拟合加工曲线时,一般只能采用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两种方式。因此,用普通数控车床加工母线为非圆曲线的工件时较为困难,尤其对于一些母线较复杂而对形状精度要求较高的非圆曲线工件,其加工难度更大。为简化母线为非圆曲线工件的加工程序编制,提高对该类工件的加工准确性和适应性,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母线为非圆曲线工件的准确加工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通用加工程序生成软件,经在数控车床上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2 提高插补精度的技术要点 2.1 选择圆弧插补方式 在选择加工曲线插补方式时,由于直线插补方式的曲线划分段数必须足够多才能保证较高加工精度,因此占用内存较大。为兼顾对各种加工曲线的通用性,合理利用内存,保证较高加工精度,采用圆弧插补方式比较有利。 2.2 以等弦长曲线内各微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作为插补圆半径 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圆与曲线在该点具有相同的切线和曲率。用划分好的各曲线段的曲率半径作为圆弧插补半径,可使圆弧插补半径始终与曲线的弯曲程度较好吻合,从而保证较高的插补精度。因此,求取准确的曲率半径是保证插补准确性的关键。若以等坐标长对曲线进行划分,则对于沿该坐标不均匀变化的曲线,其在不同坐标点的曲线形状变化对曲率准确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我们采用了沿曲线走向以等弦长进行曲线划分的方法。由于该段曲线是以经过再细分的许多微线段的平均曲率半径作为其曲率半径,所以即使对于起伏较大、变化很不均匀的曲线,也能获得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实现方法为借助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用极小的递增量划分曲线并计算各段微曲线的曲率半径,将所得点到起点的直线距离与指定长度相比较,一旦达到规定的弦长长度时即产生一个插补点,计算出该段所有微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并将其作为圆弧插补半径。然后再将该点作为新一段曲线段的起点,寻找下一个插补点。如此类推,直至将整条曲线划分完毕。微曲线各点的曲率半径pi和各等弦长曲线段的平均曲率半径p可通过各微曲线段端点的一阶导数y'和二阶导数y" 计算求得,即 式中m——曲线段内微曲线段的段数 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时,应采用较小的弦长进行划分,以增加插补点,提高曲线拟合精度。当然,具体操作时需对数控系统内存和工艺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求达到最佳加工效果。曲线各圆弧的凹凸性可通过比较该曲线段两端点函数值的平均值与该曲线段中点的函数值进行判断,若〔f(x1)+ f(x2)〕/ 2 f[( x1 + x2)/2],则x1和x2间的曲线为下凹。 2.3 合理设计走刀方向 由于普通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内存有限(如GSK-928 数控系统内存仅为28K),因此合理、充分地利用内存是制定加工工艺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充分利用内存,粗加工时可采用径向走刀方案(见图1a)。由于径向走刀的多次循环会产生许多插补数据,因此与轴向走刀相比可明显节省内存空间,从而可增加精加工的插补点数,提高插补精度。精加工则采用沿曲线轴向走刀、圆弧插补的加工方案(见图1b)。

外圆柱面、台阶数控车削加工电子教案

学习情景三:外圆柱面、台阶的数控车削加工【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N、G、M、S、F等功能指令; (2)掌握G00、G01指令; (3)会编写简单台阶外圆加工程序。 2、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阶梯轴加工程序编制方法; (2)掌握宇航仿真软件数控车床的操作; (3)掌握用数控车床加工简单阶梯轴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完成下图所示零件加工,毛坯为Φ42×100mm的45钢。 图3-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阶梯轴加工的工艺知识; 2、理解G00、G01指令的含义,并应用其编制阶梯轴加工的程序; 3、宇航仿真软件的阶梯轴仿真加工; 4、数控车床的操作实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内容是数控车削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的第一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要完成学习数控专业以来第一个工件加工程序的编制、仿真加工和操作数控车床进行实际加工,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教师通过事例讲解,使学生明白车床在执行G00、G01指令后刀具运动的轨迹,从而揭示数控编程就是将机床将要完成的动作用一定的指令(程序段)写出来,通过数控系统执行控制机床运动。利用仿真软件进行阶梯轴的仿真加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要领,最后到车间进行实践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学生分析】 学生具备了识图、金属材料、公差配合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车削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准备功能指令代码、辅助功能指令代码的功能。 【难点突破】 化解难点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应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理论。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课件、宇航仿真软件、FANUC数控车床 【课时安排】 4课时(1课时理论教学、1课时仿真演示与训练、2课时操作实践)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提出问题:

车外圆的技巧

车外圆的技巧 车外圆的技巧 左艳军(唐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车外圆时的车削步骤,切削用量的选择,外圆的测量,刻度盘的使用,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 关键词:外圆车削车好技巧 0 引言 车外圆是每个车工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要做一个好的车工,就必须能够正确熟练的车好外圆,使用机动进给车削工件的过程如下: 1 外圆的车削步骤 1.1 正确安装车刀和工件。车刀装夹在刀架上的伸出部分应尽量短,约为刀柄厚度的1~1.5倍,车刀刀尖应与中心等高;确保工件装夹牢靠。 1.2 准备根据图样检查工件的加工余量,做到车削前心中有数,大致确定纵向进给的次数。 1.3 对刀启动车床,使工件旋转,左手摇动床鞍手轮,右手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刀尖趋近并轻轻接触工件右端待加工表面,以此作为确定切削深度的零点位置。然后反向摇动床鞍手轮(此时中滑板手柄不动),使车刀向右离开工件3~5 毫米。 1.4 进刀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横向进给,进给的量即为切削深度,其大小通过中滑板上刻度盘进行控制和调整。 1.5 试切削试切削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切削深度,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车刀在进刀后,纵向进给切削工件2 毫米左右时,纵向快速退出车刀,如图3所示,停车测量。如果尺寸符合要求,就可以继续切削,如尺寸大,就需加大背吃刀量;若尺寸过小,则应减小背吃刀量。 2 切削用量的选择 2.1 背吃刀量(ap)的选择粗车时,主要考虑提高生产率,同时兼顾刀具寿命。因加工余量较多,这时不要求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考虑机床功率、工件和机床刚性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一个劲量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当余量较大,不能一次车去时,才考虑分几刀车削。 但切削深度选的过大会引起振动,如果超过机床和车刀的能力就会损坏车床和车刀,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应该把第一次或头几次的切削深度选得大些,最后留半精车和精车余量:半精车大致为0.5~2毫米。精车为0.1~0.5毫米。 2.2 进给量(f)的选择切削深度选定以后,进给量应选取大些。但是,进给量的大小受到机床和刀具的刚性和强度、工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当进给量太大时,可能会引起机床最薄弱零件的损坏、刀片啐裂、工件弯曲、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降低等。粗车时,由于工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选取进给量时,在机床、工件、刀具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些,这样可以缩短走刀时间,提

数控车床加工件零件图及编程程序

加工件1: 根据下图零件,按GSK-980T数控系统要求编制加工程序。刀具装夹位置:粗、精车用1号外圆车刀,切断用4号切断刀。

编程参考 1 O 1001 ;说明: N10G50 X50 Z100 ;以换刀点定位工件坐标系 N20M3 S560 ;启动主轴 N30T0101 ;换1号刀 N40G0 X25 Z2 ;快速移动到加工出发点 N50G71 ;执行外圆粗加工循环 N60G71 P70 Q140 W0.2 F100 ;留余量,进给量100 mm/min N70G0 X0 ;轮廓加工起始行 N80G1 Z0 F30 ;精加工进给量30 N90G3 X10 Z-5 R5 ; N100G1 Z-15 ; N110X18 W-10 ; N120W-7 ; N130X21 ; N140X23 Z-33 ; N150Z-45 ;轮廓加工结束行 N160G70 P70 Q140 ;执行精加工循环 N170G0 X50 Z100 ;回换刀点 N180T0404 ;换4号切断刀 N190G0 X27 ;定位切断起点,留0.1mm余量N200G1 X12 F15 ; N210G0 X25 ; N220Z-40 ; N230G1 X0 F10 ;切断,进给量10mm/min N240G0 X50 ; N250Z100 M5 ;回换刀点,停主轴 N260T0100 ;换回基准刀 N270M30 ;结束程序 %

加工件2: 下图为待加工零件,材料:φ25铝合金棒料;粗、精车用1号外圆车刀,切断用4号切断刀;换刀点定在X50,Z100,请根据GSK-980T系统要求编制加工程序。

最新学习情境10非圆二次曲线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描述

学习情境10非圆二次曲线类零件的车削 加工描述

学习情境10——非圆二次曲线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描述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4——行动过程及学习内容描述 1. 学习情境4——教学准备与输出材料总体设计 2. 学习情境10——行动过程与教学内容设计描述 2.1资讯、决策、计划 ①分析零件信息:教师布置项目工作任务,引导学生理解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学生资讯问题,教师解惑,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填写相应卡片。

②拟定加工顺序,确定工艺装备,选择切削用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听取学生的决策意见,学生填写相应卡片。 ③制定工艺规程:学生制定工艺规程及操作加工方案计划,教师审定并关注预期成果。 2.2实施 ①编写程序清单,在仿真软件上进行虚拟操作加工 ②将程序输入数控车床,校验程序 ③检查加工准备 ④实际操作加工 2.3检查 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质量逐项进行检测,学生在教师的关注指导下填写相应卡片,教师提供规范化技术文档范例供学生参考。 2.4学习评价 学生分析超差原因,评估任务完成质量,填写小组总结报告,举行小组成果报告会,教师关注团队合作效果。 3. 学习情境10——行动过程与教学内容总体设计

4. 学习情境10学习环节设计描述 通过对以上六个行动过程分析,来设计学习情境10的学习环节。针对学习情境10的具体学习内容,共设计了五个学习环节。 ①制定工艺方案

②编制程序、仿真操作加工 ③实际操作加工 ④零件检测 ⑤学习评价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10——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知识准备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在机器中,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传递运动和扭矩。轴类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 一般阶梯轴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台阶轴的相互位置精度(即保证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轴线与端面垂直度要求)。 1.保证位置精度的方法:在一次安装中加工有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的外圆表面与端面。 2.加工顺序的确定方法:基面先行,先近后远,先粗后精,即先车出基准外圆后,再车出端面,最后再粗精车各外圆表面。 3.刀具的选择:车削阶梯轴类零件时,要注意保证端面二次曲线面与外圆表面的垂直度要求,因此应选主偏角90°或90°以上的外圆车刀。 4.切削用量的选择: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最高,加工成本最低。 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如下: ①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在工艺系统刚度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大的选取背吃刀量,以减少进给次数;其次,进给量的选取主要考虑机床工艺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进给量,还要考虑刚性等限制条件,如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刀具强度与刚度,工件的装夹刚度等,应尽可能大的选取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确定最佳的切削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