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11 祛风湿药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中药学祛风湿药ppt课件
![中药学祛风湿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3cd0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4.png)
威灵仙应用
1.祛风湿、通经络:风湿痹痛。
其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无论上下皆可用,为风湿痹痛要药。 常可单用威灵仙,为末,温酒调服; 也可配当归、桂心为丸服,如神应丸。 现多与羌活、防风、川芎、姜黄等同用。
贴梗海棠
药材木瓜
木瓜处方用名
木瓜 陈木瓜 宣木瓜 川木瓜 光皮木瓜 皱皮木瓜 炒木瓜 木瓜实 铁脚梨
பைடு நூலகம்
木瓜性能功效
性能 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木瓜应用
1.舒筋活络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
风 寒 湿
机 体
风湿痹痛
药材独活
独活处方用名
中文名: 独活、大活、川独活、香独活 英文名: 独活【医】 angelica root;doubleteeth pubescent〔中药〕
独活性能功效
性能 辛、苦,微温。 归肝、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汗解表
威灵仙
《新修本草》 《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气,心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膀胱蓄脓恶水,腰膝冷痛又疗折伤。” 《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
威灵仙来源
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独活应用
2.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肌 体
风寒
湿
风寒挟湿表证
发汗解表 散风祛湿
羌活、荆防 荆防败毒散
羌活使用注意
使用说明: 临床主治风寒湿痹,经配伍亦可治疗偏枯冷痹缓弱疼痛(《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树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最新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教学讲义PPT
![最新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63abbdb84ae45c3a358c43.png)
以祛风湿散寒为功 祛风止痛。 味咸则软坚疾散痞块而 利咽消骨以治骨鲠咽喉
• 风湿去经气通则疼痛自止故有诸功。以软 坚疾治骨鲠咽喉为特点。
•
• 应用:
•
麻木拘挛
• 1、用于风湿痹证 关节不利 用威灵仙祛风
步履艰难
胜湿通经止痛之功而治之,如神应丸(威灵 仙 当归、桂心)或放杖丸。 灵仙500g研细 为丸。
• 应用: 风湿痹痛
• 1、用于 筋脉拘挛 用木瓜以舒筋
•
脚气肿痛
活络而祛湿邪。如虎骨木瓜丸(木瓜 地龙 虎骨等15味药组成)亦可用木瓜、苡米、 苍术、独活等同用治痹痛。或木瓜、黄柏、
苍术、苡米、牛膝、防已等水煎服治脚气
肿痛。或木瓜、葛根、羌活、桑枝等同用 治项背强痛。
•
呕吐腹泻
• 2、用于湿阻中焦证 脘闷腹痛 用木瓜和
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 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掌握祛风湿药的定义、功效、适应范围及 注意事项。
• 2、掌握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及相似药物 的异同点。
• 3、了解蕲蛇与乌梢蛇;南五加皮与北五加 皮;汉防己与木防己的区别。
• 一、含义:
•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寒湿邪, 以解除痹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 药。
•
独活--性较缓和,祛风湿力强,
善治 下半身风湿痹痛。
• 祛风湿止痹痛 羌活-- 性较温燥,发散力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表。
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
均治风寒湿痹,风湿表证 。
• 歌诀:
• 独活辛苦温香,风湿药中为强,
• 通痹偏行下肢,风湿痹痛安康。
威灵仙《新修本草》
• 性能:辛、咸、温,归膀胱经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咽消骨。 辛温归膀胱则温散太阳 肌表经络之风寒湿邪以
• 风湿去经气通则疼痛自止故有诸功。以软 坚疾治骨鲠咽喉为特点。
•
• 应用:
•
麻木拘挛
• 1、用于风湿痹证 关节不利 用威灵仙祛风
步履艰难
胜湿通经止痛之功而治之,如神应丸(威灵 仙 当归、桂心)或放杖丸。 灵仙500g研细 为丸。
• 应用: 风湿痹痛
• 1、用于 筋脉拘挛 用木瓜以舒筋
•
脚气肿痛
活络而祛湿邪。如虎骨木瓜丸(木瓜 地龙 虎骨等15味药组成)亦可用木瓜、苡米、 苍术、独活等同用治痹痛。或木瓜、黄柏、
苍术、苡米、牛膝、防已等水煎服治脚气
肿痛。或木瓜、葛根、羌活、桑枝等同用 治项背强痛。
•
呕吐腹泻
• 2、用于湿阻中焦证 脘闷腹痛 用木瓜和
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 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掌握祛风湿药的定义、功效、适应范围及 注意事项。
• 2、掌握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及相似药物 的异同点。
• 3、了解蕲蛇与乌梢蛇;南五加皮与北五加 皮;汉防己与木防己的区别。
• 一、含义:
•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寒湿邪, 以解除痹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 药。
•
独活--性较缓和,祛风湿力强,
善治 下半身风湿痹痛。
• 祛风湿止痹痛 羌活-- 性较温燥,发散力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表。
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
均治风寒湿痹,风湿表证 。
• 歌诀:
• 独活辛苦温香,风湿药中为强,
• 通痹偏行下肢,风湿痹痛安康。
威灵仙《新修本草》
• 性能:辛、咸、温,归膀胱经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咽消骨。 辛温归膀胱则温散太阳 肌表经络之风寒湿邪以
中药学PPT课件:祛风湿药
![中药学PPT课件:祛风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61c71c829ec3d5bbfc0a7402.png)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性能特点】 木瓜味酸性温,敛中有散,酸能走筋舒挛急,敛能固脱止吐泻,
故有舒筋活络,除痹止痛之功,为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尤以湿 痹、腰脚疼痛重着、筋脉拘挛、不能转动者更为适宜。因其能祛风 湿,舒筋脉,调营卫,止疼痛,也可用于寒湿壅滞所致脚气肿痛, 上冲胸腹等。
木瓜酸温气香,以香温为用,化湿为功,入足太阴脾经,功在降 逆,能理脾和胃、除湿浊、化饮食、止吐泻而敛气阴,故霍乱吐泻、 泻痢腹痛等均可选用。又能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缓急止痛,故吐 泻转筋尤为适宜。
也用于麻醉、癌症止痛等方面。
【临床应用】
祛风除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川 乌
心腹冷痛,如乌头赤石脂丸
寒疝作痛。如乌头桂枝汤
温经止痛
跌扑伤痛,如腰痛宁胶囊
麻醉止痛。如整骨麻药方
【用法用量】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 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 用。
【适应范围】
祛风湿药分别对现代临床称谓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 神经痛、肩周炎、腰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骨质增生、跌打损 伤、骨折疼痛、腰肌劳损、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荨麻疹、皮肤瘙 痒、疥癣、湿疹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部分药物用治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哮喘等,亦取得 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分类】
根据药性和功效的不同,袪风湿药分为袪风寒湿药、袪风湿热 药、袪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药性】辛,温。归肝、胃经。
【性能特点】 徐长卿辛散温通,既能祛筋骨间风湿而止痛,又可祛肌肤中风
邪而止痒,所以具有祛风湿止痛,祛风止痒之效。为治疗风湿痹 痛、跌打瘀肿、皮肤痒疹等的常用药。
【性能特点】 木瓜味酸性温,敛中有散,酸能走筋舒挛急,敛能固脱止吐泻,
故有舒筋活络,除痹止痛之功,为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尤以湿 痹、腰脚疼痛重着、筋脉拘挛、不能转动者更为适宜。因其能祛风 湿,舒筋脉,调营卫,止疼痛,也可用于寒湿壅滞所致脚气肿痛, 上冲胸腹等。
木瓜酸温气香,以香温为用,化湿为功,入足太阴脾经,功在降 逆,能理脾和胃、除湿浊、化饮食、止吐泻而敛气阴,故霍乱吐泻、 泻痢腹痛等均可选用。又能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缓急止痛,故吐 泻转筋尤为适宜。
也用于麻醉、癌症止痛等方面。
【临床应用】
祛风除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川 乌
心腹冷痛,如乌头赤石脂丸
寒疝作痛。如乌头桂枝汤
温经止痛
跌扑伤痛,如腰痛宁胶囊
麻醉止痛。如整骨麻药方
【用法用量】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 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 用。
【适应范围】
祛风湿药分别对现代临床称谓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 神经痛、肩周炎、腰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骨质增生、跌打损 伤、骨折疼痛、腰肌劳损、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荨麻疹、皮肤瘙 痒、疥癣、湿疹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部分药物用治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哮喘等,亦取得 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分类】
根据药性和功效的不同,袪风湿药分为袪风寒湿药、袪风湿热 药、袪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药性】辛,温。归肝、胃经。
【性能特点】 徐长卿辛散温通,既能祛筋骨间风湿而止痛,又可祛肌肤中风
邪而止痒,所以具有祛风湿止痛,祛风止痒之效。为治疗风湿痹 痛、跌打瘀肿、皮肤痒疹等的常用药。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全解PPT课件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全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c2b753a32d7375a517804d.png)
-
17
总之,川乌辛散苦燥,性热散寒,毒
大力强,既入心脾经,又入肝肾经。功善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既治风寒湿痹、拘 急疼痛;又治寒湿头痛、心腹冷痛及寒疝 腹痛等证。此外,还能麻醉止痛,用于局 部麻醉等。
-
18
• 草乌 《本经》
•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 掌握:独活、木瓜、威灵仙
•
熟悉:川乌、蕲蛇、乌梢蛇 -
7
独活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 的根。
-
8
• 【性能】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 【功效】袪风湿,止痛,解表。
• 【应用】
• 1.风寒湿痹。
•
性善下行,尤以腰
膝、腿足关节疼痛
属下部寒湿重者为
• 川乌 《本经》
•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
15
• 【性能】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 【功效】袪风湿,温经止痛。 • 【应用】 • 1.风寒湿痹。 • 辛热散寒祛风,苦热除湿, • 善于走散,止痛作用良好, • 宜于寒重而痛甚者。 • 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 • 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
-
19
• 草乌与川乌: • 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
均相同,而毒性更强。一般宜炮制后用。
-
20
蕲蛇
来源:为蝰科动 物五步蛇除去内 脏的干燥全体。 主产于湖北、江 西、浙江等地。 夏、秋二季捕捉, 剖开腹部,除去 内脏,干燥,以 黄酒润透去皮骨, 切段用。
-
药材
21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 效]:祛风,通络,止痉。
中药学PPT课件 祛风湿药
![中药学PPT课件 祛风湿药](https://img.taocdn.com/s3/m/9f7cb28a3b3567ec112d8a09.png)
木瓜
木瓜
1.舒筋活络:本品为治痹证筋脉拘急、脚气肿 痛之要药。如木瓜煎、鸡鸣散。 2.和胃化湿:本品有化湿和脾胃、舒筋除脚腓 挛急之效,故湿浊中阻之腹痛吐泻转筋常用。 如木瓜汤、蚕矢汤。
3.消食,生津止渴:用治消化不良、津伤口渴。
蕲蛇
蕲蛇
本品为风病重证要药。
1.祛风,通络
风湿顽痹 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还善麻醉止痛,用于手术局部麻醉、外伤 瘀痛。
用法:内服一般制用;宜久煎。
使用注意:有大毒;孕妇忌服;反半夏、瓜 蒌、贝母、白蔹、白及。
蚕
蚕沙
松节
马 钱 子(番木鳖)
马 钱 子(番木鳖)
马钱子
1.通络止痛:本品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
麻木瘫痪之常用药。
2.散结消肿:兼攻毒止痛,用治跌打肿痛、痈 疽肿痛等。
2.发散风寒:善治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或风寒 挟湿表证。如羌活胜湿汤。
羌活 独活
气味雄烈,燥散性大,长于祛
祛风湿, 止痛,
风解表,对上半身风湿痹痛多 用之。
解表。
气味淡薄,性善下行,对下
半身风湿痹痛多用之。
川乌
川乌
1.祛风除湿: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而寒盛风 湿痹痛尤宜。如乌头汤、活络丹。
2.温经止痛:用于心腹冷痛、寒疝腹痛、手足 厥冷等。如大乌头煎。
秦艽
秦艽
1.祛风湿,止痹痛:本品质润而不燥,被称为 “风药中之润剂”,治风湿热痹尤宜。
2.退虚热:有退虚热、除骨蒸之效,用于阴虚 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如秦艽鳖甲散、秦艽散。
3.清湿热:用于湿热黄疸。
络石藤
络石藤
1.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热痹。
2.凉血消肿:用于热毒喉痹、疮肿以及跌打 肿痛等。
祛风湿药PPT课件
![祛风湿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1d1d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8.png)
• 概念: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
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作用:祛风除湿散寒。部分有止痛、
舒筋活络、强壮筋骨作用。
• 适应证: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经络、
筋骨、关节等部的疼痛、重着、麻 木、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 利,甚至畸形等。
1
• 应用:
1. 根据痹证的类型、部位、久暂,作适当地选药和配药。 风痹(行痹)——配祛风解表药,如羌、防类 寒痹(痛痹)——配温经散寒药,如附子类 湿痹(着痹)——配健脾祛湿药,如苍术、薏仁类 热痹(郁久化热)—配清热通络药,如知母、忍冬藤 新痹——多配解表药 久痹——多配补肝肾、益气血药
16
防己:
1. 分木防己和汉防己两种: • 木防己祛风湿,止痹痛,偏治湿热痹。 • 汉防己利小便,退水肿,广泛用治风水、
皮水和湿热壅滞的便秘水肿。 2. 本品大苦大寒,败胃伤阳,脾胃虚寒,纳
呆、便溏者慎用。
17
豕希莶草B
18
豕希莶草--络石藤 共性:
——苦寒,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均适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手足麻木,
共性:
——苦,归肝肾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久痹而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和小儿
行迟等。
23
个性:
• 桑寄生:
补肾补血作用较强,且能安胎,故可用于肝肾虚损, 冲任不固的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
• 五加皮:
分为南五加和北五加两种:
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作用较好,
北五加有毒,强心利尿、止痛作用较强,常用于风湿 性心脏病而并发水肿者。不宜多服、久服。
13
秦艽 A
14
防己A
15
秦艽--防己
共性: ——苦辛寒——苦泄辛散寒清
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作用:祛风除湿散寒。部分有止痛、
舒筋活络、强壮筋骨作用。
• 适应证: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经络、
筋骨、关节等部的疼痛、重着、麻 木、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 利,甚至畸形等。
1
• 应用:
1. 根据痹证的类型、部位、久暂,作适当地选药和配药。 风痹(行痹)——配祛风解表药,如羌、防类 寒痹(痛痹)——配温经散寒药,如附子类 湿痹(着痹)——配健脾祛湿药,如苍术、薏仁类 热痹(郁久化热)—配清热通络药,如知母、忍冬藤 新痹——多配解表药 久痹——多配补肝肾、益气血药
16
防己:
1. 分木防己和汉防己两种: • 木防己祛风湿,止痹痛,偏治湿热痹。 • 汉防己利小便,退水肿,广泛用治风水、
皮水和湿热壅滞的便秘水肿。 2. 本品大苦大寒,败胃伤阳,脾胃虚寒,纳
呆、便溏者慎用。
17
豕希莶草B
18
豕希莶草--络石藤 共性:
——苦寒,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均适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手足麻木,
共性:
——苦,归肝肾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久痹而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和小儿
行迟等。
23
个性:
• 桑寄生:
补肾补血作用较强,且能安胎,故可用于肝肾虚损, 冲任不固的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
• 五加皮:
分为南五加和北五加两种:
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作用较好,
北五加有毒,强心利尿、止痛作用较强,常用于风湿 性心脏病而并发水肿者。不宜多服、久服。
13
秦艽 A
14
防己A
15
秦艽--防己
共性: ——苦辛寒——苦泄辛散寒清
祛风湿药演示PPT
![祛风湿药演示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1c71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c.png)
【临床应用】
化湿和胃
▪ 3.尚能消食,用于消化不良; 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
•51
五、用量用法:
用量:6~9g。 用法:水煎服。
木瓜
•52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53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A) 防己(A) 桑枝(C) 豨莶草(C) 雷公藤(C) 穿山龙(C)
•54
秦艽
•55
秦艽
木瓜
•46
木瓜
二、处方用名:
木瓜、陈木瓜、 光皮木瓜、宣木瓜、 皱皮木瓜、炒木瓜、 川木瓜、木瓜实、 铁脚梨
•47
三、性能特点:
功效
木瓜
•48
木瓜 舒筋活络,
【临床应用】
化湿和胃 。
▪ 1. 用于风湿痹痛及脚气肿痛,筋脉拘挛 。 ▪ 尤宜于着痹、筋脉拘挛。
➢ ①风湿筋脉挛急,不可转侧: ~乳香、没药、生 地 木瓜煎
▪ 3. 用于疮疡肿痛、风疹湿疹瘙痒。(生用)
➢ 内服外用均可。
•83
【相似药物比较】
豨莶草
清热解毒疗疮力强 。
臭梧桐
祛风湿(降血 压)治风湿 痹痛。湿疹 瘙痒等
清热解毒疗疮力弱
•84
雷公藤
•85
药用来源: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 。
雷公藤
雷公藤
药材雷公藤 •86
三、性能特点:
▪
为 “风药中之润剂”。
➢ ①热痹:~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 ➢ ②寒痹:~天麻、羌活、当归、川芎 秦艽天麻汤
➢ ③痹证日久,腰膝酸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 仁: ~独活、桑寄生 独活寄生汤
《别录》曰:“疗风,不问久新,通身挛急。”
•60
中药学--祛风湿药 ppt课件
![中药学--祛风湿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b8869fab069dc5122016d.png)
治骨鲠可用30-50g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威灵仙
王灿晖经验:王老却专用威灵仙下气降逆,治疗嗳气呃逆,泛恶欲吐, 梅核气之咽中如有物梗阻,以及食管肿瘤、憩室等所致之胸骨后窒塞 不舒,食入欲呕诸症,且其量独重,常在15~ 20g之间。曾治一妇女, 年近不惑,来诊时呃声连连,坐立不安,胸闷窒塞,诉病时语难连续, 于呃声之中断续诉说,病已5天,服过甲氧氯普胺及中药4剂。前医 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竹茹、赭石、枳壳,王老谓药证相符,可按法加 威灵仙20g,尽服3剂而未闻呃声。王老曰:此药之用,全凭现代药 理研究,文献报道威灵仙能使食道蠕动增强,变食道之节律收缩为蠕 动,因而有“下气除逆”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研末服,1-1.5g/次
蕲蛇与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的功效比较 蝉蜕与蛇蜕的功效比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蕲蛇
朱良春经验:痹痛风痛中的重证则宜选用蕲蛇, 《玉楸药解》谓其“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本草纲目》称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 不到也”。本品透内搜风之力最强,乃“截风要 药”。有仅善于祛风镇痛,而且具有促进营养神 经的磷质产生之功,骒拘挛、抽搐、麻木等症有 缓解改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原、 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 促使痹证病情稳定,提高疗效。以散剂为佳,每 次3g,1日2次,如入煎剂则需用10g。
尪痹(久病入络成瘀)
四、分类: 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选择用药及配伍 1、行痹——祛风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活血养血之品 2、痛痹——散寒止痛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温阳散寒通络之品 3、着痹——祛湿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燥湿、利湿、健脾之品 4、热痹——祛风湿清热药,配以清热凉血药 5、尪痹——祛风湿强筋骨药,配以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之品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威灵仙
王灿晖经验:王老却专用威灵仙下气降逆,治疗嗳气呃逆,泛恶欲吐, 梅核气之咽中如有物梗阻,以及食管肿瘤、憩室等所致之胸骨后窒塞 不舒,食入欲呕诸症,且其量独重,常在15~ 20g之间。曾治一妇女, 年近不惑,来诊时呃声连连,坐立不安,胸闷窒塞,诉病时语难连续, 于呃声之中断续诉说,病已5天,服过甲氧氯普胺及中药4剂。前医 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竹茹、赭石、枳壳,王老谓药证相符,可按法加 威灵仙20g,尽服3剂而未闻呃声。王老曰:此药之用,全凭现代药 理研究,文献报道威灵仙能使食道蠕动增强,变食道之节律收缩为蠕 动,因而有“下气除逆”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研末服,1-1.5g/次
蕲蛇与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的功效比较 蝉蜕与蛇蜕的功效比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蕲蛇
朱良春经验:痹痛风痛中的重证则宜选用蕲蛇, 《玉楸药解》谓其“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本草纲目》称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 不到也”。本品透内搜风之力最强,乃“截风要 药”。有仅善于祛风镇痛,而且具有促进营养神 经的磷质产生之功,骒拘挛、抽搐、麻木等症有 缓解改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原、 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 促使痹证病情稳定,提高疗效。以散剂为佳,每 次3g,1日2次,如入煎剂则需用10g。
尪痹(久病入络成瘀)
四、分类: 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选择用药及配伍 1、行痹——祛风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活血养血之品 2、痛痹——散寒止痛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温阳散寒通络之品 3、着痹——祛湿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燥湿、利湿、健脾之品 4、热痹——祛风湿清热药,配以清热凉血药 5、尪痹——祛风湿强筋骨药,配以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之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经闭、崩漏带下等。
祛风湿药
一.单选题
1.既能舒筋活络,又善化湿和胃以治吐泻转筋的药是(
)
A.木瓜
B.吴茱萸 C.薏苡仁
D.藿香
2.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的药物是(
)
A.五加皮
B.桑寄生
C.狗脊
D.独活
3.祛风湿作用好,且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
)
A.威灵仙
B.防己
毛茛科乌头的块根。生用或制用。 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风寒湿痹、寒性疼痛、局部麻醉(外用)等。
先煎、久煎,多用制品1~2克。 孕妇忌用,不宜过量或久用,反半夏、瓜
蒌、贝母、白蔹、白芨,畏犀角。
蕲蛇
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 体。大白花蛇。
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
二.多选题
1.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
)
A、秦艽 、威灵仙 五加皮、防己
B、桑寄生、五加皮
C、
D、狗脊、五加皮
E、桑寄生、木瓜
2.蕲蛇的适应证是 (
)
A、风湿顽痹 B、中风口眼斜 C、半身不遂 D、 麻风疥癣 E、破伤风
3.防己可治(
)
A、风湿痹证
B、小便不利 C、外感风寒 D、
风湿热痹、宜于筋脉拘挛、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利者; 配伍后可用之寒湿痹痛。风中经络,手足 不用、口眼歪斜。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大剂量可用之30克。
防己
防己科藤本植物粉防己、马兜铃科缠绕植 物广防己的根。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风湿热痹;配伍温经散寒药也可治寒湿痹
痛。水肿、痰饮、脚气。 按:今研究两种防己并能降血压;汉防己
A.五加皮
B.桑寄生
C.防己
D.川乌
8.祛风湿、止痹痛,善通行十二经脉的药是( )
A.防风
B.秦艽
C.威灵仙
D.木瓜
9.功能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
A.豨莶草
B.秦艽
C.防己
D.木瓜
10.既祛风湿、又通经络的药物有(
)
A.木瓜、防己 B.秦艽 、威灵仙 C.蕲蛇、豨莶草 D.独活、蕲蛇
性能功效:辛香温燥;入肝、肾、脾胃经。祛风 除湿。兼能止痛、舒筋、通络,部分可补肝 肾、强筋骨。
应用:风湿痹痛。分为风痹、湿痹、痛痹、 热痹。关节、肌肉、筋骨酸痛、麻木、重着、 屈伸不利或红肿热痛,每在潮湿环节下发作 或加重。
配伍:① 补血、活血药;②温里散寒药;③ 利湿药;④清热药;⑤补肝肾、强筋骨药。
C.秦艽
D.木瓜
4.痹证见发热,关节红肿者,应选用下列何药( )
A.羌活
B.独活
C.秦艽
D.威灵仙
5.蕲蛇的功效是(
)
A.祛风、通络、定惊
B.祛风、通络、解毒
C.祛风 、通络、止痛
D.祛风、通络、除湿
6.功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的药是( )
A.独活
B.秦艽
C.木瓜
D.防己
7.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
狗脊
蚌壳蕨科金毛狗脊的根状茎。 生用;砂子烫炒。 苦、甘,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脊。 风湿痹痛(善治腰脊痛为特长)肾虚不固,
尿频、遗尿、遗精、带下等。
雪莲花
菊科绵头雪莲花、鼠曲雪莲花、水母雪莲 花的带花全株。
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 用于风湿痹证,肾虚阳萎,月经不调、痛
可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最多不超过15克。
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穿山龙: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味多苦、甘,性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强筋骨。 用于久痹而肝肾亏损,筋骨痿软、腰膝酸痛 之证;肝肾亏虚,筋骨痿软、小儿行迟及中 风半身不遂等。
五加皮
五加科小灌木细柱五加的根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风湿痹痛、肝肾不足,筋骨痿软、小儿行
迟、水肿。
桑寄生
桑寄生科灌木桑寄生、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风湿痹痛—宜于年迈体弱或久痹不愈,腰膝酸
软、筋骨无力者。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多用。
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独活寄生汤
威灵仙
毛茛科攀缘灌木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 莲的根及根茎;铁脚威灵仙。
生用,或酒炒 辛、咸,温。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治骨鲠。 风寒湿痹痛、肢体拘挛、麻木、诸骨梗咽 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醋煎。 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 神应丸:
川乌
注意:①可采用丸、酒、膏剂;②阴虚血亏 者慎用;③少数有毒者注意用法用量。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特点:辛苦而温,散寒力较强。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适应证:寒痹为主,配伍后亦可用之湿痹,
甚至热痹。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海风藤、 雷公藤、木瓜、伸筋草
独活
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的根;长生草。 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痛,解表。 风寒湿痹、少阴头痛、表证夹湿 羌活配独活: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
恶疮、皮肤瘙痒;急慢惊风、破伤风。 研末1-1.5克;临床常用眼镜蛇科银环蛇的
幼体代替,又称小白花蛇。
乌梢蛇
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黑乌梢。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无毒。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疥癣、白癜风,
破伤风、急慢惊风等证。
木瓜
蔷薇科贴梗海棠、木瓜的果实。蒸熟晒露。 酸,温。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风湿痹痛、脚气、吐泻转筋。 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伸筋草
祛风湿 舒筋活络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性能:辛苦而寒,善祛风湿热邪,主要用 于关节红肿热痛的风湿热痹。但配伍后也 多能用于风寒湿痹。
秦艽
龙胆科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 艽的根。生用。或文火炒。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舒筋络,退虚热, 清湿热。
水肿 E、脚气浮肿
4.防己与五加皮共有的功效是(
)
A、祛风湿 B、止痹痛 消肿 E、散风寒
C、补肝肾 D、利水
5.为防止川乌中毒,应注意(
)
A、剂量不宜过大 剂宜先煎
B、严格炮制
C、入汤
D、内服多用生品
E、与半夏配伍同用
祛风湿药
一.单选题
1.既能舒筋活络,又善化湿和胃以治吐泻转筋的药是(
)
A.木瓜
B.吴茱萸 C.薏苡仁
D.藿香
2.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的药物是(
)
A.五加皮
B.桑寄生
C.狗脊
D.独活
3.祛风湿作用好,且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
)
A.威灵仙
B.防己
毛茛科乌头的块根。生用或制用。 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风寒湿痹、寒性疼痛、局部麻醉(外用)等。
先煎、久煎,多用制品1~2克。 孕妇忌用,不宜过量或久用,反半夏、瓜
蒌、贝母、白蔹、白芨,畏犀角。
蕲蛇
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 体。大白花蛇。
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
二.多选题
1.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
)
A、秦艽 、威灵仙 五加皮、防己
B、桑寄生、五加皮
C、
D、狗脊、五加皮
E、桑寄生、木瓜
2.蕲蛇的适应证是 (
)
A、风湿顽痹 B、中风口眼斜 C、半身不遂 D、 麻风疥癣 E、破伤风
3.防己可治(
)
A、风湿痹证
B、小便不利 C、外感风寒 D、
风湿热痹、宜于筋脉拘挛、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利者; 配伍后可用之寒湿痹痛。风中经络,手足 不用、口眼歪斜。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大剂量可用之30克。
防己
防己科藤本植物粉防己、马兜铃科缠绕植 物广防己的根。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风湿热痹;配伍温经散寒药也可治寒湿痹
痛。水肿、痰饮、脚气。 按:今研究两种防己并能降血压;汉防己
A.五加皮
B.桑寄生
C.防己
D.川乌
8.祛风湿、止痹痛,善通行十二经脉的药是( )
A.防风
B.秦艽
C.威灵仙
D.木瓜
9.功能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
A.豨莶草
B.秦艽
C.防己
D.木瓜
10.既祛风湿、又通经络的药物有(
)
A.木瓜、防己 B.秦艽 、威灵仙 C.蕲蛇、豨莶草 D.独活、蕲蛇
性能功效:辛香温燥;入肝、肾、脾胃经。祛风 除湿。兼能止痛、舒筋、通络,部分可补肝 肾、强筋骨。
应用:风湿痹痛。分为风痹、湿痹、痛痹、 热痹。关节、肌肉、筋骨酸痛、麻木、重着、 屈伸不利或红肿热痛,每在潮湿环节下发作 或加重。
配伍:① 补血、活血药;②温里散寒药;③ 利湿药;④清热药;⑤补肝肾、强筋骨药。
C.秦艽
D.木瓜
4.痹证见发热,关节红肿者,应选用下列何药( )
A.羌活
B.独活
C.秦艽
D.威灵仙
5.蕲蛇的功效是(
)
A.祛风、通络、定惊
B.祛风、通络、解毒
C.祛风 、通络、止痛
D.祛风、通络、除湿
6.功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的药是( )
A.独活
B.秦艽
C.木瓜
D.防己
7.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
狗脊
蚌壳蕨科金毛狗脊的根状茎。 生用;砂子烫炒。 苦、甘,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脊。 风湿痹痛(善治腰脊痛为特长)肾虚不固,
尿频、遗尿、遗精、带下等。
雪莲花
菊科绵头雪莲花、鼠曲雪莲花、水母雪莲 花的带花全株。
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 用于风湿痹证,肾虚阳萎,月经不调、痛
可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最多不超过15克。
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穿山龙: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味多苦、甘,性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强筋骨。 用于久痹而肝肾亏损,筋骨痿软、腰膝酸痛 之证;肝肾亏虚,筋骨痿软、小儿行迟及中 风半身不遂等。
五加皮
五加科小灌木细柱五加的根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风湿痹痛、肝肾不足,筋骨痿软、小儿行
迟、水肿。
桑寄生
桑寄生科灌木桑寄生、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风湿痹痛—宜于年迈体弱或久痹不愈,腰膝酸
软、筋骨无力者。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多用。
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独活寄生汤
威灵仙
毛茛科攀缘灌木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 莲的根及根茎;铁脚威灵仙。
生用,或酒炒 辛、咸,温。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治骨鲠。 风寒湿痹痛、肢体拘挛、麻木、诸骨梗咽 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醋煎。 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 神应丸:
川乌
注意:①可采用丸、酒、膏剂;②阴虚血亏 者慎用;③少数有毒者注意用法用量。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特点:辛苦而温,散寒力较强。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适应证:寒痹为主,配伍后亦可用之湿痹,
甚至热痹。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海风藤、 雷公藤、木瓜、伸筋草
独活
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的根;长生草。 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痛,解表。 风寒湿痹、少阴头痛、表证夹湿 羌活配独活: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
恶疮、皮肤瘙痒;急慢惊风、破伤风。 研末1-1.5克;临床常用眼镜蛇科银环蛇的
幼体代替,又称小白花蛇。
乌梢蛇
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黑乌梢。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无毒。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疥癣、白癜风,
破伤风、急慢惊风等证。
木瓜
蔷薇科贴梗海棠、木瓜的果实。蒸熟晒露。 酸,温。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风湿痹痛、脚气、吐泻转筋。 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伸筋草
祛风湿 舒筋活络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性能:辛苦而寒,善祛风湿热邪,主要用 于关节红肿热痛的风湿热痹。但配伍后也 多能用于风寒湿痹。
秦艽
龙胆科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 艽的根。生用。或文火炒。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舒筋络,退虚热, 清湿热。
水肿 E、脚气浮肿
4.防己与五加皮共有的功效是(
)
A、祛风湿 B、止痹痛 消肿 E、散风寒
C、补肝肾 D、利水
5.为防止川乌中毒,应注意(
)
A、剂量不宜过大 剂宜先煎
B、严格炮制
C、入汤
D、内服多用生品
E、与半夏配伍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