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关键质控指标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关键质控指标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引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已经成为解决不孕不育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ART过程中,质控指标的应用对于保障成功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专家共识,探讨关键质控指标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术前质控指标1. 年龄女性年龄是影响卵子质量和数量的重要因素。
专家共识认为,在进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等ART前,女性的年龄应当被严格考虑。
年龄过大的女性,卵子质量和数量可能下降,成功率也相应降低。
2. 促排卵方案选择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对于ART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专家共识认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可以提高卵子质量和数量,从而提高成功率。
3. 卵泡监测卵泡监测是评估卵子发育情况的重要手段。
专家共识认为,通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血液激素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提高成功率。
术中质控指标1. 受精方式选择受精方式的选择是影响胚胎质量的重要因素。
专家共识认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受精方式,如常规受精或单注射,可以提高胚胎的质量和存活率。
2. 胚胎培养条件胚胎培养条件是影响胚胎质量和发育的关键因素。
专家共识认为,保持适宜的温度、氧气浓度和培养液成分,以及定期评估胚胎的形态和发育情况,可以提高胚胎的质量和存活率。
术后质控指标1. 孕激素监测孕激素监测是判断是否成功妊娠的重要指标。
专家共识认为,通过定期检测孕激素水平,可以及时评估妊娠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妊娠成功率。
2. 早期妊娠监测早期妊娠监测是了解胚胎着床情况的重要手段。
专家共识认为,通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血液激素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胚胎着床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妊娠成功率。
结论专家共识认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合理应用关键质控指标可以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
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篇
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篇引言本文旨在总结生殖辅助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关键指标的质控方法,以达成专家共识。
ART是一种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胚胎移植等方法。
ART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然而,质量控制尚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ART关键指标的质控方法,以促进该领域的科学发展和临床实践。
方法本文采用专家共识的研究方法,组织了一组ART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专家们共同讨论了ART关键指标的质控方法,并就各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了本文的专家共识。
结果1. 受精率受精率是评估ART成功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专家们一致认为,控制受精率在合理范围内是关键的质控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受精率,建议以下措施:- 优化体外受精培养基的配方和pH值;- 确保良好的卵子和精子质量;- 选择适当的受精方法,如常规体外受精或单精子注射。
2. 胚胎质量胚胎质量是预测胚胎着床能力的重要指标。
专家们一致认为,胚胎质量的质控对于提高ART成功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改善胚胎质量的建议:- 严格筛选优质胚胎进行移植;- 优化胚胎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氧气浓度和培养基成分等;- 使用先进的胚胎评估技术,如时间序列评估和基因组学分析。
3. 着床率着床率是ART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专家们一致认为,提高着床率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质控:- 选择适当的胚胎移植时机;- 优化子宫内膜准备方案;- 考虑辅助技术,如胚胎植入前基因筛查和胚胎植入后辅助治疗。
结论通过专家共识的方式,本文总结了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的质控方法。
受精率、胚胎质量和着床率被认为是影响ART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ART的临床效果,建议在实践中严格控制这些关键指标,并持续开展科学研究,以进一步改进质控措施。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
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包括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015 年7 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目标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
COS 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多有正常排卵功能。
最常用的OI 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应用也逐渐增加。
COS 技术对提高IVF-ET 成功率和促进ART 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multifetal pregnancy)是COS 常见并发症。
适应证及禁忌证1. OI 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2)慎用于以下情况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瘤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
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包括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015 年7 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目标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
COS 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多有正常排卵功能。
最常用的OI 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应用也逐渐增加。
COS 技术对提高IVF-ET 成功率和促进ART 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multifetal pregnancy)是COS 常见并发症。
适应证及禁忌证1. OI 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2)慎用于以下情况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瘤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6-01-07 22:02来源:丁香园作者:九月梧桐字体大小-|+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
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包括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015 年7 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目标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
COS 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多有正常排卵功能。
最常用的OI 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应用也逐渐增加。
COS 技术对提高IVF-ET 成功率和促进ART 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multifetal pregnancy)是COS 常见并发症。
适应证及禁忌证1. OI 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2)慎用于以下情况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瘤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
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辅助生殖技术(ART)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技术,对于那些无法自然怀孕的夫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和安全性,专家们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认为有几个关键的质量控制指标需要被重视。
1. 胚胎着床率胚胎着床率是衡量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在移植胚胎后,胚胎能够成功着床并发育为妊娠的几率。
通过监测胚胎着床率,可以评估辅助生殖技术的效果,并确定任何潜在的问题。
2. 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是另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它表示经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患者成功怀孕的比例。
临床妊娠率可以帮助评估整个治疗过程的效果,并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期结果。
3. 多胎妊娠率多胎妊娠是辅助生殖技术中潜在的风险之一。
多胎妊娠对母亲和胎儿都带来了额外的健康风险。
因此,控制多胎妊娠率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专家们一致认为,辅助生殖技术应该努力降低多胎妊娠的风险,以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
4. 胚胎质量评估胚胎质量评估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评估胚胎的形态、发育和遗传学特征,可以选择最佳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提高成功率。
专家们强调胚胎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并提倡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化的评估方法。
5. 感染控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感染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感染可以对患者的健康和整个治疗过程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专家们强调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感染的风险,包括消毒操作、无菌操作和严格的医疗器械管理。
结论以上所述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是专家们的共识,旨在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关注这些指标,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我们可以为那些需要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健康保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得作为法律依据。
)。
专家共识: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
专家共识: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简介本文旨在提供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的专家共识。
通过对当前辅助生殖技术的评估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关键指标,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在选择和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关键指标1. 成功率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我们建议医生和患者在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时,优先考虑成功率较高的技术,以提高成功的机会。
2. 安全性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是关键指标之一。
在选择技术时,我们建议医生和患者关注技术的安全性记录和潜在的风险,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3. 费用辅助生殖技术的费用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们建议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技术时,综合考虑成功率、安全性和费用,以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4. 个体化辅助生殖技术的个体化是关键指标之一。
我们认为每位患者都具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和需求,因此,选择的技术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5. 道德和法律问题辅助生殖技术涉及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例如胚胎筛选和储存等。
我们建议医生和患者在选择和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时,遵守当地的道德和法律规定,确保合法合规。
结论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的讨论和总结,我们希望医生和患者能够在选择和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时有所帮助。
我们强调成功率、安全性、费用、个体化以及道德和法律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指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请注意,本文内容仅为专家共识,具体的决策和选择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辅助生殖技术质控关键指标:专家共识研究
辅助生殖技术质控关键指标:专家共识研
究
研究背景
辅助生殖技术(ART)在不孕不育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ART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质控成为确保其成功应用的
关键。
本研究旨在通过专家共识,确定辅助生殖技术质控的关键指标。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专家共识法,邀请了ART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
专家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讨论会议的形式,就ART质控的关键指标
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结果
通过专家共识,我们确定了以下辅助生殖技术质控的关键指标:
1. 受精率:评估体外受精(IVF)或胚胎移植后成功受精的比例。
2. 胚胎质量:评估胚胎的发育情况和形态特征,以确定其质量
和潜在成功率。
3. 受孕率:评估ART治疗后成功受孕的比例。
4. 流产率:评估ART治疗后流产的比例。
5. 早期妊娠率:评估ART治疗后早期妊娠的比例。
6. 活产率:评估ART治疗后成功分娩的比例。
结论
通过专家共识研究,我们确定了辅助生殖技术质控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评估ART治疗的成功率和风险。
这
些指标的准确评估和监测对于提高ART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具
有重要意义。
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篇
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质控:专家共识篇简介本文档旨在总结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的质控方法和专家共识。
通过对生殖辅助技术质量的控制,可以提高成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指标生殖辅助技术的关键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卵巢功能评估:通过血液激素检测、内膜厚度测量等方法评估女性卵巢功能的情况,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2. 排卵诱导: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诱导排卵,确保卵子的正常释放和取得。
3. 卵子采集:在合适的时间和方式下,通过经或经腹壁穿刺等方式采集卵子,确保采集质量和数量的达标。
4. 质量评估:对男性进行常规检查,如密度、活力、形态等指标评估,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5. 受精与胚胎培养:将卵子和进行体外受精,然后培养胚胎,直到胚胎发育到适当的阶段,以确保胚胎的质量和发育情况。
6. 胚胎移植:选择适当的胚胎进行移植到子宫内,确保胚胎的安全和成功率。
7. 孕期监测:对成功移植的胚胎进行孕期监测,包括血液激素检测、胚胎发育情况等,以确保妊娠的正常进行。
8. 结果评估:对生殖辅助技术的结果进行评估,包括妊娠率、流产率、出生率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改进方法。
质控方法为了保证生殖辅助技术的质量和成功率,需要采取以下质控方法:1. 根据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建立标准操作流程(SOP),确保每个步骤的操作规范和一致性。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手册、记录表格等,用于记录和跟踪各项指标和操作过程。
4. 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5. 进行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与其他专家共享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6.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以上质控方法是保证生殖辅助技术成功的关键措施,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生殖辅助技术关键指标质控方法研究[J]. 生殖医学杂志, 20XX, XX(X): XX-XX.- 王五, 赵六. 生殖辅助技术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 临床实验医学杂志, 20XX, XX(X): XX-XX.。
专家共识: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
专家共识: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概述本文档旨在提出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指标质控的专家共识。
通过制定简化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我们将确保独立做出决策,并避免寻求用户协助。
以下是我们的共识。
关键指标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时,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关键指标并进行质控:1. 孕育成功率:衡量辅助生殖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孕育成功率。
我们建议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跟踪和记录孕育成功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 着床率:着床率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胚胎在子宫内着床成功的概率。
我们建议密切关注着床率,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提高着床的成功率。
3. 健康婴儿出生率:辅助生殖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健康婴儿。
我们建议跟踪和记录健康婴儿出生率,并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健康婴儿的出生率。
4. 并发症率:我们还建议关注并发症率,这涉及到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引发的任何不良事件或并发症。
通过减少并发症率,我们可以保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质控措施为了确保关键指标的质量和可靠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质控措施:1.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制定和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实验室操作和临床操作等方面。
这将确保技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环境控制:保持实验室和手术室等工作环境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这有助于防止污染和其他不利因素对技术结果的影响。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4. 专业培训和教育: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和教育,确保技术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数据分析和追踪:对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的数据分析和追踪,以监测技术效果和改进的进展。
这将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论通过关注关键指标并采取相应的质控措施,我们可以确保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孕育成功率、着床率和健康婴儿出生率,并降低并发症率。
专家共识阐述: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
专家共识阐述: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摘要本文旨在阐述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
辅助生殖技术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医疗技术,对于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专家们一致认为,质量控制是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策略,以便提高成功率和减少风险。
1. 背景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和其他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孕不育治疗和生育辅助。
然而,由于技术复杂性和生命涉及,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质量控制能够确保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成功率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关键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实现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以下措施被专家共识认为是必要的:2.1 实施标准化操作程序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对于确保辅助生殖技术的一致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这包括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实验室设备的标准化和维护、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等。
2.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的基础。
这包括质量政策的制定、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风险评估和控制、质量审计等。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技术过程的可控性和改进。
2.3 实施质量评估和监测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是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
这包括对设备、试剂和操作过程的质量评估,以及对结果数据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4 追踪和管理不良事件建立严格的不良事件追踪和管理机制对于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不良事件的追踪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技术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 持续教育和培训持续教育和培训是确保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意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最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策略。
结论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是确保技术安全和有效的重要保障。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数据质控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关键数据质控专家共识一、背景与目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是处理生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涉及众多环节与复杂因素,确保 ART 临床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专家共识旨在为 ART 临床关键数据的质量控制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与实施建议,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可信度。
二、关键数据定义与分类2.1 定义关键数据是指对 ART 治疗过程与结果有重大影响的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实验室操作、胚胎质量评估、移植过程、妊娠结局等。
2.2 分类关键数据可分为以下几类:- 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身高体重等。
- 治疗前评估:如生育力评估、遗传咨询、激素水平检测等。
- 治疗方案:如药物使用方案、促排卵方案、取卵时间等。
- 实验室操作:如卵子采集、精子处理、受精过程、胚胎培养等。
- 胚胎质量评估:如胚胎分级、胚胎移植时间等。
- 移植过程:如移植方法、移植胚胎数量等。
- 妊娠结局:如妊娠率、活产率、多胎率等。
三、关键数据质量控制原则3.1 数据准确性- 采用标准化数据采集工具,确保数据录入的一致性。
- 数据录入时进行双人核对,确保准确性。
3.2 数据完整性- 确保所有关键数据项被完整记录,避免缺失。
- 对数据进行定期审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3.3 数据可信度- 建立数据质控体系,包括内部监控与外部审查。
- 对数据进行定期分析,评估数据的可信度。
四、关键数据质量控制实施建议4.1 建立质控团队- 成立专门的数据质控团队,负责数据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 数据质控团队应包括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数据管理专家等。
4.2 制定质控流程- 制定详细的数据采集、录入、存储、分析与报告流程。
- 定期审查与更新质控流程,确保其时效性。
4.3 培训与教育- 对临床人员进行数据质控培训,提高数据意识与录入能力。
- 定期进行数据质量回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专家共识视角
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专家共识视角1. 引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帮助不育症患者实现妊娠的一系列医疗技术。
随着ART 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如何确保 ART 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出生后孩子的健康状况成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及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在 ART 治疗中至关重要,它能够确保各个环节符合标准化要求,降低治疗失败的风险,提高活产率。
本专家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指南与共识,对 ART 关键质控指标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 ART 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 关键质控指标2.1 患者管理2.1.1 患者基本信息收集- 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
- 评估患者病史,包括不育症病因、以往辅助生殖经历、手术及药物使用史、家族史等。
2.1.2 患者健康检查- 进行全身检查,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等。
- 常规术前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
- 专项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糖耐量试验、性激素水平等。
2.1.3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压力水平及应对能力。
-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心理疏导,必要时转诊至心理科。
2.2 女方 QC 指标2.2.1 女方年龄- 女方年龄是影响 ART 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应严格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2.2.2 卵子质量评估- 监测基础 FSH、LH 水平,评估卵巢功能。
- 进行窦卵泡计数(AFC)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 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卵巢形态、大小及卵巢内卵泡生长情况。
- 监测 E2 水平,评估卵泡发育情况。
2.2.3 胚胎质量评估- 严格筛选优质胚胎,评估胚胎形态、发育潜能等。
- 胚胎评级标准应统一,便于比较与统计。
2.3 男方 QC 指标2.3.1 质量评估- 收集男方,进行常规参数检测,包括密度、活力、形态等。
辅助生殖用药
3、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促排卵药物是( ) A、克罗米芬 B、HMG C、来曲唑 D、HP-FSH
4、PCOS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 A.多毛 B.月经不调 C.肥胖 D.以上都是
5、PCOS患者诱导排卵的特点不包括( ) A、应该家用含LH的药物进行卵巢刺激 B、长期卵泡选择障碍 C、增加多卵泡发育和OHSS的风险 D、基础LH水平升高
• 主要用于: ① 下丘脑-垂体中枢排卵障碍患者: 建议FSH 与LH 同时参与 诱导排卵。推荐hMG 作为下丘脑- 垂体中枢排卵障碍的首 选用药, 经济、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建议在诱导排卵前 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处理; ② PCOS: Gn 作为PCOS 二线促排卵方案用药, 应用于CC 抵抗患者; FSH最大应用剂量不超过225 IU/d;FSH 诱导排 卵治疗不建议超过6 个排卵周期; ③ 黄体功能不足; ④ 因排卵不良导致的不孕: 建议先纠正引起排卵不良相关内 分泌及代谢因素。
促排卵:FSH、LH 诱发排卵:hcG 黄体支持:黄体酮、 雌激素
生殖中心常见的unlabeled use
药品 阿司匹林 来曲唑 他莫昔芬 氟他胺 左卡尼丁 二甲双胍/噻唑烷 二酮类 (心脏风 险) 文拉法辛(泌尿 科) 适应症 预防血栓形 成 乳腺癌 乳腺癌 前列腺癌 促进脂类代 谢 糖尿病 用药目的 PCOS/不孕症 PCOS/不孕症 男性性功能低下/ 不育症 PCOS 男性性功能低下/ 不育症 PCOS/不孕症 理论 子宫内膜血液供应增 加 诱导排卵 激发精子的生成 降低LDL和TG(警惕肝 毒性!) 促进精子的生长 改善胰岛素抵抗(IR) 降低高雄激素血症 抑制5-HT和NE的再摄 取
CC、Gn可有效改 善。
注意事项
CC:ADR为潮热、影响子宫内膜厚度。治疗超6个月不推荐使用。 LE:ADR为胃肠道反应、潮热、头痛和背痛。 Gn:不建议超过6 个排卵周期。 应用促排卵药物的注意事项包括多胎妊娠、OHSS 、流产及卵巢肿瘤等。 诱导排卵取消标准:诱导排卵时有>3枚优势卵泡(卵泡直径≥ 14 mm), 建议取消 周期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在辅助生殖领域中使用的专家共识
衰期延长,与垂体的GnRH受体结合但不发挥生物 学活性,可完全阻断内源性GnRH的作用,使血清 中的FSH、LH水平迅速下降、LH峰不能出现。 GnRH—ant与GnRH.a相比,优点是无“点火 (flare—up)”效应,能快速抑制内源性LH释放,不需 要垂体脱敏,故Gn用量较GnRH—a周期少;另外, GnRH—ant促排卵周期中可采用GnRH.a代替hCG 诱发排卵,可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的第6号和第8号氨基酸位点上进行r修改,使半
“触发(trigger或administration)”Et(包括hCG触发 日;hCG触发日又即hCG注射日)。该方案在使用 中的优点是,既可以有效控制早发LH峰,又可以减 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简化方案,同时获得与GnRH—a 长方案类似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2.灵活方案:文献报道,灵活方案中开始添加 GnRH.ant的时间,可以于优势卵泡直径在14或
四、GnRH—ant方案中的黄体支持方法 1.应用GnRH.ant方案的黄体支持是非常必要 的。较GnRH—a方案不同,其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 包括:(1)GnRH.ant能够迅速抑制LH的脉冲分泌, 使LH水平降低,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足。(2) GnRH—a触发时,黄体功能不全可能会加重, GnRH—a触发后体内血LH水平4 h内达高峰,24
500 U hCG。
体降调节,不影响垂体Gn分泌,更接近正常生理状 态下卵泡的发育过程,这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尤其 适用。相较于GnRH—a方案,卵巢低反应患者 GnRH.ant方案促排卯时间短,Gn用量降低,且临床 妊娠率相似,也推荐作为卵巢低反应患者常用的促
排卵方案”2。”。
对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及有潜在血栓性疾病风 险的患者适用的低剂量Gn温和或微刺激方案,可 以适时添加GnRH.ant,用于抑制早发LH峰产生。 低剂量Gn的使用尤其适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及有 潜在血栓性疾病风险的患者。与常规剂量Gn卵巢 刺激相比,微刺激方案(包括低剂量Gn,也包括口 服促排卵药物联合低剂量Gn)对于卵巢正常反应 患者,获卵数、胚胎数减少,但OHSS发生率降低, 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相当u5,;对于卵巢高反应 患者,微刺激联合GnRH—ant方案在获卵数、成熟卵 数、受精率、卵裂率、OHSS发生率方面与常规剂量 Gn¥1]激方案无差异,但种植率、妊娠率及活产率相 似或较高…71;而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微刺激联合 GnRH.ant方案较GnRH.a长方案获卵数、成熟卵数 及胚胎数减少,但在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 娠率方面却有相似的结果n”。 与GnRH—a相比,GnRH—ant作为另1种抑制LH
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专家共识视角
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专家共识视角引言辅助生殖技术(ART)在解决不孕不育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质控在ART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专家共识的角度探讨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
质控指标的重要性质控指标是评估和监测ART成功率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确保ART过程的质量,质控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专家共识的方法专家共识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专家意见来形成共同观点的方法。
在确定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时,可以采用专家共识的方法。
通过专家共识,可以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质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关键质控指标以下是一些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被认为是关键的质控指标:1. 受孕率:受孕率是衡量ART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在一定周期内成功受孕的患者比例。
通过监测受孕率,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2. 胚胎质量:胚胎质量是影响ART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胚胎质量与更高的受孕率和妊娠率相关。
通过评估胚胎的形态、发育和染色体状态,可以确定胚胎的质量。
3. 冷冻胚胎成活率:冷冻胚胎成活率是决定冷冻胚胎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监测冷冻胚胎的存活和移植后的妊娠率,可以评估冷冻胚胎的质量。
4. 并发症率:并发症率是评估ART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在ART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比例。
通过降低并发症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专家共识的方法确定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控指标可以提高ART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受孕率、胚胎质量、冷冻胚胎成活率和并发症率被认为是重要的质控指标,通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改进ART治疗。
协同理解: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共识
协同理解: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共识背景辅助生殖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许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实现了生育愿望。
然而,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风险的存在,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套关键的质量控制指标。
目标本文档旨在通过专家共识的形式,确定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以指导临床实践和技术改进。
方法为了达成共识,我们邀请了国内外的辅助生殖技术专家组成工作组。
工作组成员通过研究文献、分享经验和讨论,共同确定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
结果经过专家共识,我们得出了以下关键质量控制指标:1. 受精率:衡量体外受精过程中卵子受精的成功率。
2. 胚胎发育率:评估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成功率。
3. 移植周期成功率:衡量胚胎移植到子宫内后成功妊娠的概率。
4. 临床妊娠率:评估辅助生殖技术下达到临床妊娠的成功率。
5. 早期流产率:衡量辅助生殖技术下早期流产的发生率。
结论上述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将为临床实践和技术改进提供指导。
通过监测和改善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更好的生育机会。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et al. 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国生殖医学杂志,2020,28(1):1-10.2. Smith J, Johnson A, Brown L, et al.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Fertil Steril, 2019, 112(3): 457-465.。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重要指标质控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重要指标质控专家共识一、前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的发展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由于涉及众多复杂的临床操作和环节,确保 ART 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制定一套全面、细致的临床重要指标质控体系,对于规范ART 操作、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专家共识旨在为我国 ART 临床重要指标质控提供参考依据。
二、质控指标体系2.1 患者基本信息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不孕病因、婚姻状况、身高体重等,以便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2 卵巢功能评估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基础卵泡数目、雌二醇水平、抗米勒氏管激素(AMH)水平等。
这些指标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2.3 精液质量评估对患者的精液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精子浓度、活力、形态等。
根据精液质量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 ICSI 还是 IVF。
2.4 胚胎质量评估对培养出的胚胎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胚胎形态、发育速率、细胞数目等。
优质胚胎的选择将提高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移植成功率。
2.5 激素水平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等。
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2.6 临床操作质量控制对 ART 过程中的各项临床操作进行严格质控,包括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取卵、授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
确保每一步操作的规范性和精准性。
2.7 妊娠结局评估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详细记录和评估,包括临床妊娠率、胚胎移植成功率、活产率等。
通过分析妊娠结局,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和质控体系。
三、质控措施3.1 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每位患者接受同质化治疗。
3.2 人员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022辅助生殖领域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2辅助生殖领域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拮抗剂方案因其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逐渐成为近年来辅助生殖促排卵的常用方案,应用比例从 2014 年的 6% 上升到了 2021 年的 37%[1]。
然而,在拮抗剂方案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可优化的空间:◆在拮抗剂方案使用中,面临的主要临床问题有:卵泡发育不同步、新鲜胚胎移植妊娠率较激动剂方案低、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等。
◆虽基于现有国内外证据,目前普遍认为拮抗剂方案已可达到与传统激动剂方案相当乃至更优的成功率,但如何通过关键节点的不断优化而进一步提高拮抗剂方案的妊娠成功率仍是学界关注的重点。
为此,国内 31 位专家讨论制定了《辅助生殖领域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全面综述了拮抗剂方案使用节点,讨论和解决在拮抗剂的应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临床医师拮抗剂方案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建议。
下面我们梳理了其中8 个要点,一起来看看~根据患者卵巢储备/反应的情况,可分为卵巢正常储备/反应(NOR)人群、卵巢高储备/反应(HOR)人群以及卵巢低储备/反应(DOR/POR)人群。
对于NOR 和DOR/POR 人群,拮抗剂方案与激动剂方案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无差别。
对于HOR 人群,通过拮抗剂方案进行促排卵,能够显著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没有特殊情况存在的患者,无需进行预处理,可以直接促排卵。
对于部分在拮抗剂方案启动时,卵泡大小不一致的患者,如HOR 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月经周期不规律患者等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后,拮抗剂方案可达到与激动剂方案相当的卵泡发育同步性及卵子成熟度。
预处理方式包括口服避孕药(OC)、黄体中期口服雌激素、黄体中期口服孕激素、拮抗剂使用,不用预处理方式适用不同人群。
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年龄、体质指数(BMI)、既往卵巢反应是确定Gn 启动剂量的评估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
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包括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015 年7 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目标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
COS 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多有正常排卵功能。
最常用的OI 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应用也逐渐增加。
COS 技术对提高IVF-ET 成功率和促进ART 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multifetal pregnancy)是COS 常见并发症。
适应证及禁忌证1. OI 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2)慎用于以下情况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瘤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2. COS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COS 过程涉及非生理剂量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运用及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水平,因此该技术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以获得适宜的卵巢反应及较少的近、远期并发症。
3. 适应证需要进行IVF-ET 及其衍生技术治疗的患者。
(1)慎用于以下情况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衰竭;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已知或怀疑患有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血栓栓塞史或血栓形成倾向;对超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
(2)禁用于以下情况有严重的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性传播疾病;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接触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于作用期;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
辅助生殖药物治疗方案1. OI 方案(配合IUI 或指导同房试孕)(1)CC自月经周期第2~6 日开始,推荐起始剂量为50 mg/d,连用5d;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50 mg/d),最大剂量为150 mg/d。
其它用法:单用CC 诱发排卵失败时,建议根据患者情况应用CC 合并外源性Gn、或合并二甲双胍、或合并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来诱发排卵。
主要用于PCOS:推荐CC 作为PCOS 一线促排卵治疗。
CC 诱导排卵妊娠多发生于治疗最初3~6 个月,治疗超过6 个月不推荐再用CC;CC 成功诱导排卵3~4 个周期仍未妊娠,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合并轻微男方因素时,建议诱导排卵配合IUI 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对于卵泡发育不良的黄体功能不足患者可试行CC 诱导排卵;因排卵不良导致的不孕:建议先纠正引起排卵不良相关内分泌及代谢因素,CC 可有效改善排卵不良,有助于纠正不孕;其它:不明原因不孕症、EMs I 或II 期等,CC 有益于患者获得临床妊娠。
(2)芳香化酶抑制剂LE 自月经第2~6 日开始使用,推荐起始剂量为2.5 mg/d,连用5d;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2.5 mg/d),最大剂量为7.5 mg/d。
主要用于PCOS:LE 诱导排卵,每患者活产率、排卵率、单卵泡发育率优于CC,多胎妊娠率低于CC,出生缺陷无统计学差异,因此LE 可能成为PCOS 一线促排卵药物。
(3)Gn包括uhMG 、rFSH 、rLH 、hCG 等。
自月经周期第2~6 日开始,推荐h MG 或FSH 起始剂量不超过75IU/d,隔日或每日肌肉注射;应用7-14d 卵巢无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为原剂量50% 或100%),如有优势卵泡发育,保持该剂量不变,如应用7d 仍无优势卵泡,继续递增剂量,最大应用剂量为225IU/d。
hCG 一般用于对成熟卵泡的触发排卵,5000~10000IU 注射,模拟内源性LH 峰值,可预测排卵时间。
(4)应用促排卵药物的注意事项包括多胎妊娠、OHSS 、流产及卵巢肿瘤等。
(5)诱导排卵取消标准诱导排卵时有>3 枚优势卵泡(卵泡直径≥ 14 mm),建议取消周期治疗。
2. COS 方案介绍(1)GnRH-a 长方案长方案是目前COS 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案,其使用方法是从月经周期的第1 日或黄体期中期开始使用GnRH-a,14~21d 后垂体达到降调节时(降调节标准为LH<5IU/L,E2<50ng/L,内膜<4~5 mm,无功能性囊肿),再开始用外源性Gn 促排卵,并维持GnRH-a 的使用直至hCG 注射日。
长方案中GnRH-a 可使用短效制剂全量、半量或1/3 量。
在垂体达到降调节后GnRH-a 的剂量可以减半,但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垂体降调节后减量能提高妊娠率。
另外,也可选用GnRH-a 的长效缓释制剂。
长效制剂的优点是一次注射即能达到降调节效果,避免短效制剂的多次注射,缺点是垂体可能过度抑制,增加了Gn 的使用剂量和天数。
Gn 的启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窦卵泡(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基础FSH 和体表面积综合决定。
一般≥ 35 岁者可用225~300IU/d 启动,30-35 岁者可用150~225IU/d 或更低剂量启动,<30 岁者可用112.5~150.0IU/d 启动。
用药4~5d 后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血E2 水平。
根据卵泡数目、卵泡直径和血中FSH、LH 和E 2 水平调整Gn 的用量。
当2~3 个主导卵泡直径达到18 mm,平均每成熟卵泡E2 水平为200-300ng/L 时,注射hCG 5000~10000IU 或rhCG 0.25μg,36~38 h 后取卵;通常Gn 促排卵时间为10~13d 左右。
激动剂的激发作用还可能会产生黄体囊肿。
一般在使用激动剂1 周后需复查是否有囊肿。
如果囊肿大小在2 cm 左右,可进行穿刺引流并送病理检查。
2011 年Meta 分析显示,与短方案和超短方案相比,长方案的获卵数更多,临床妊娠率更高,但使用的Gn 量也更多。
(2)GnRH-a 短方案GnRH-a 短方案是利用GnRH-a 的激发作用,通常月经第2 日开始使用短效激动剂直至注射hCG 日,第3 日开始用Gn 促排卵。
由于GnRH-a 的激发作用持续几天,短方案中Gn 促排卵的第4~5 日监测时LH 水平仍可能高于基础值。
判断是否出现早发LH 峰时应慎重,需结合孕酮水平进行分析。
在卵巢反应正常的人群中,短方案的临床妊娠率低于长方案;现短方案多应用于卵巢反应不良的患者。
(3)GnRH-a 超短方案GnRH-a 超短方案也是利用GnRH-a 的激发作用,通常月经第2 日开始使用短效激动剂,第3 日开始用Gn 促排卵,使用Gn 的第4 日停用短效激动剂。
超短方案也大多应用于卵巢储备差的患者。
(4)GnRH-a 超长方案GnRH-a 超长方案是月经第2 日注射长效GnRH-a 全量或半量,28d 后注射第2 次全量或半量,14d 后根据FSH、LH 和E2 水平、卵泡直径及数量启动Gn 促排卵,或者在首次注射长效GnRH-a 全量或半量28d 后,使用短效GnRH-a 的同时启动Gn 促排卵。
(5)GnRH-A 方案GnRH-A 方案即在卵泡中晚期采用GnRH-A 抑制提前出现的内源性LH 峰的COS 方案,具有使用方便、促排卵时间短、促排卵用药少且无「flare-up」效应、不会产生囊肿、保留垂体反应性、显著降低OHSS 发生率等优点。
用药时机:GnRH-A 的用药时机有2 种方案,a)固定给药方案,即在给予Gn 超促排卵后的第5-7 日加用拮抗剂;b)灵活给药方案,即根据卵泡的大小和LH 水平加用拮抗剂,一般选择当主导卵泡达直径14 mm 或者LH ≥ 10IU/L 时加用。
拮抗剂剂量选择:目前,第3 代拮抗剂的剂型有2 种,0.25 mg 和3 mg,3 mg 剂型注射后如72 h 后仍未注射hCG 诱发排卵,需给予第2 次用药;0.25 mg 剂型需每日使用至注射hCG 日。
LH 添加:在卵泡发育中晚期当LH<1IU/L 或高龄(年龄≥ 38 岁)低反应患者可以考虑加用rLH 75-150IU/d。
扳机时机及药物:拮抗剂方案的扳机时机与普通长、短方案相同,首选药物为hCG 肌肉注射5000-10000IU,如果出现多个卵泡发育,有OHSS 发生高风险时,可以使用GnRH-a 0.1-0.2 mg + 小剂量hCG(1000-1500IU)诱导卵泡成熟。
3. 各种方案的临床应用(1)卵巢正常反应人群卵巢正常反应的定义或者诊断,尚无统一的共识或者指南。
目前主要根据年龄、卵巢储备功能以及既往促排卵周期中是否存在卵巢低反应或高反应史,综合评价卵巢是否属于正常反应。
单纯输卵管性因素或/ 和男性因素不孕女性为卵巢正常反应人群。
预测卵巢正常反应的指标:①年龄<35 岁;②卵巢储备功能正常;③既往无卵巢低反应或高反应的IVF 周期取消史。
治疗方案:正常反应患者COH 的目标是提高卵子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的IVF 结局。
最合适的获卵数目为5-15 个,卵子成熟率高,质量佳,能够获得较好的IVF 临床结局。
(2)卵巢高反应人群卵巢对Gn 刺激异常敏感,多卵泡发育,OHSS 发生的风险增加,并且超生理量的甾体激素环境可能会损害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妊娠结局。
常见的诊断标准为:超促排卵周期取卵数目>15 个或由于卵泡发育过多取消周期;超促排卵后发生中/ 重度OHSS;超促排卵过程中检测到直径>12-14 mm 的卵泡数>20 个;不成熟卵体外成熟(IVM)方案:减少应用Gn 的天数,卵泡生长至14 mm 采卵、体外培养成熟后行ICSI;微刺激方案:CC+ 小剂量Gn/LE+ 小剂量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