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常见的病例包括: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持续注意力不集中、多
动和冲动行为,常在学龄前或学龄期出现。
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刻板
重复行为和兴趣有限,常在幼儿期或童年初期出现。
3. 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阅读困难症)、写作障碍和计算能
力障碍(数学困难症)等,常在学龄期发现。
4. 抑郁障碍:表现为持续沮丧、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5.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等,常表现为过度焦虑、恐惧和担忧,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6. 反社会行为障碍:表现为违反他人权益、冲突行为、激怒和攻击性行为,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7. 过动症和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不稳定、暴躁和易激惹,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这些行为和情绪障碍可能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非常重要。
儿童少期行为和情绪障碍ppt课件
↑————————————↓
注意缺陷+多动→→课堂听课效应→→影响作业质量 和速度→→学习成绩差(与其智力水平很不相称)
有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分不清左右
2020/12/13
8
5、品行障碍
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同病率高达30%~58% n 攻击:辱骂、打人、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和动
2、神经递质
近年相继提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
2020/12/153 —HT假说
5
2、注意集中困难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 而分心。他们对来自各方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不 能滤过无关刺激,所以注意力难以集中。
n 心不在焉、丢三落四、忘做作业、遗失物品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n 缺乏克制能力,对一些不愉快刺激作出过分反应, 冲动下伤人、毁物。“小皇帝”,要天得天,稍不 满足,哭闹任性。商场所见、幼儿园门口所见。
主 要 特征是 明 显的注意力 集 中困 难、活 动 过度、学 习 困 难、冲 动 任 性。
2020/12/13
2
[多动症的由来]n 1947年国学者取名“脑损伤综合症”n 1979年《科学画报》第3期发表《一种容 易被人忽视的疾病》的文章,介绍了国际 上不久前才提出的新概念“脑功能轻微失 调”(MBD),就是后来所谓的“儿童多 动症”或“多动儿童”。正是由于文章的 推介,一大批孩子得到了正确的对待和帮 助,免受了不少责骂和皮肉之苦,这篇文 章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 二等奖。
物(刘海洋伤熊) n 品行不良:说谎、逃学;抢劫、操霸;流浪不归、偷
窃、猥亵
6、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
n 精细动作、协调动作、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 n 软体征——翻手、对指运动、单腿跳、左右分辨困难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中包括了情绪波动的两个极端,即抑郁和躁狂。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尤为重要,因为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潜在的严重后果。
本文将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1. 抑郁期: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内,儿童和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自责、悲伤以及对日常活动兴趣的丧失。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增加,疲劳,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2. 躁狂期:躁狂期是双相情感障碍另一个重要的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异常情绪、亢奋、冲动以及过度活跃。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减少,自大的感觉,跳跃的思维,过度性行为以及冒险的行为。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病患的情绪波动会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在过渡期,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易怒、焦虑、失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情绪,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用药和监测潜在的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家庭治疗也是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支持系统,改善家庭关系。
3. 教育支持: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助和支持。
提供对患者和他们家人的教育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环境调整。
4. 生活方式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成因及护理方法
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成因及护理方法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指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障碍,其中,情绪障碍包括情绪高涨或低落、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烦躁、愤怒等,行为障碍包括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等。
该疾病不仅会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其学习困难,因此,需要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其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对改善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患儿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总结了几点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成因及护理方法。
1.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成因1.1心理因素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阶段相关。
例如,自尊心低、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因素可能增加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发生风险。
1.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环境等都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家庭不稳定、亲子关系不良、虐待或忽视、学业压力、同伴关系问题等都可能导致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发生。
1.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对完美主义和成功的过度追求、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等都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4生物学因素神经生物学和生理机制的异常可能与行为和情绪障碍有关。
例如,神经递质不平衡、脑区功能异常等可能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情绪调节。
1.5遗传因素某些行为和情绪障碍在家族中有遗传倾向。
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儿童更容易发展出行为和情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成因,每个儿童的情况是独特的。
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干预。
及早的识别和适当的支持对于预防和治疗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障碍非常重要。
2.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护理方法2.1用药护理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需要根据患儿行为和情绪障碍表现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出现抑郁情绪障碍患儿可选用氟西汀、帕罗西汀等5-HT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
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ppt
【病因】
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易感素 质、幼儿期养成的胆怯、敏感或过分依 赖的习惯等。
【临床表现】
1、儿童期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指儿 童与他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 焦虑情绪,依恋对象多是患者的母亲, 也可是祖父母、父亲或其他抚养者或照 管者,多起病于6岁以前。
【治疗】 1、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2、心理治疗 3、学校教育 4、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剂:利他林、匹莫非、苯丙
胺(安非他明)。 (2)三环类抗抑郁药 (3)α 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第二节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指儿 童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反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异 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 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或少年的逆反行为 更为严重。
2、儿童恐惧症(phobic disorder of childhood):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客 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多 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恐惧对象有两大类, 包括恐惧身体损伤和恐惧自然对象或事 物。
3、儿童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of childhood):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 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常率更高
• ß慢波和棘波增多,出现在额页中部
【病程与预后】
• 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症状在短期 内逐渐减轻或消失
•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的症状迁延,但对 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不大
• Tourette氏综合征预后较差,需常时间服 药才能控制症状
【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系统疾病 2、强迫症 3、癔症 4、急性肌张力障碍
【荐读】儿童期情绪与行为障碍
【荐读】⼉童期情绪与⾏为障碍第⼀节⼉童情绪障碍⼀、概述⼉童情绪障碍是起病于⼉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羞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患,它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或伴有某些⽣理反应。
在各个分类诊断系统中,均存在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的分类,所指的是起病于⼉童时期,与⼉童的发育和境遇有⼀定关系,以焦虑、恐惧、羞怯等为主要表现的情绪异常。
也即患⼉存在的情绪表现在正常⼉童的发展中也可存在,如分离焦虑,但在患⼉中,这些情绪表现得更加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患⼉的⽇常⽣活和社会功能。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主要包括⼉童分离性焦虑症、⼉童恐惧症、⼉童社交恐惧症等,对于这些障碍,各个诊断分类系统均有较为详细的诊断标准。
⽽⼉童其他的情绪异常,如:⼴场恐怖、强迫等并不是⼉童正常发展中可以出现的情绪表现,因此,如果患⼉以这些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则应归类于成⼈相应的诊断类别中,并沿⽤成⼈的诊断术语和诊断标准进⾏诊断。
以上情况显⽰,⼉童情绪障碍的概念、分类、诊断较为复杂,疾病种类也较成⼈焦虑障碍为多,因此是⼀个临床⼯作中⾮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虽然⼉童情绪障碍是⽐较常见的⼉童精神疾患,但到⽬前为⽌,详细的、全⾯的流⾏病学调查资料较难获得。
Briggs G等(2000)报告在5~9岁⼉童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6.1%,其中:单纯性恐惧2.8%,分离性焦虑症3.6%,⼴泛性焦虑障碍0.5%。
我国苏林雁等(2003)使⽤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及CCMD⼀3诊断标准,对长沙市565名6—13岁⼩学⽣进⾏调查,发现焦虑障碍患病率为5.66%,其中:分离性焦虑症1.24%,⼴泛性焦虑症1.95%,⼉童恐惧症1.77%,⼉童社交恐惧症2.48%。
之所以缺乏⼉童情绪障碍患病情况的全⾯调查,原因可能在于⼉童⼼理发展⽔平有限,⽤语⾔表达⾃⼰的情绪、⼼境存在⼀定困难,⽽以其他形式表达尚不被认识,同时也与⼉童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的不统⼀有关。
通常起病于儿童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第十五章通常起病于儿童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第一节概述一、行为、情绪的基本概念(一)行为的基本概念行为是个体在由遗传决定的背景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基于经验的动作集合。
学习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经验,是个体所有生活经历的总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不断修正、定义和改变的行为获得。
人们通过研究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的即刻原因。
巴甫洛夫证明学习是条件反射或简单联系的结果;华生认为行为是自然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结果;桑代克效果律阐述了那些导致令人“满意”结果的反应会受到强化并可能重复,而导致“不满”结果的反应则相反;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应该包括该个体所有的言语、思维和行为,并断言任何行为都是可以预测和影响的。
(二)情绪的基本概念情绪是个体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者由于外界事件、想法或观念及生理变化引起的态度的变化。
儿童的情绪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机制、固有的发展规律和其他心理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现和调节能力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儿童情绪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从进化意义上讲,情绪能够使儿童组织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具备更好的适应和生存功能。
②儿童的情绪和认知过程相互影响,不仅认知过程可以产生情绪反应,而且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
这种认知和情绪的结合导致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也会促进儿童不断产生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动机。
③情绪可以引发、保持或减弱其他行为或心理过程。
二、儿童行为和情绪发展规律了解儿童行为和情绪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儿童的行为和情绪特点,矫正和调节他们的行为和情绪,识别正常或异常的行为情绪问题,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学龄期儿童行为发展规律学龄期儿童行为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也是体现个体逐渐成熟的过程。
从学龄期儿童社会化行为发展的角度,把学龄期儿童行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孤立期:一年级前半期,儿童互相不认识,交朋友还处在探索之中。
儿童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DHD的共患疾病
单纯 ADHD
31%
40%
对立违抗障碍
抽动障碍
11%
品行障碍
14%
25%
28%
焦虑障碍
心境障碍
确切症状? 注意缺陷 多动冲动
严重程度? 成绩差 人际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差
ADHD 诊断要点
起病年龄? 7岁前
表现一致? 居家、教室
公共场所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鉴别诊断 精神发育迟滞 品行障碍 心境障碍 儿童孤独症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流行病学 国外:学龄儿童
患病率12%~16% 短暂性抽动障碍4%~20% 慢性抽动障碍1%~2% TS 4/万~5/万
国内:8岁~12岁
患病率2.42‰,男女患者比3~4:1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不清
生物学因素:遗传是TS、慢性抽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心理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 中枢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
刻板行为障碍
鉴别诊断
强迫障碍 广泛性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躯体疾病
拔毛癖
病程和预后 起病于儿童或少年期 多数慢性波动病程 患者不良情绪和心理因素增加拔毛发行为频率和 严重程度
无共病者预后较好
拔毛癖
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治疗 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定,可选用SSRIs 对症治疗:局部损伤的躯体治疗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诊断依据 反社会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对立违抗性行为 持续半年以上 明显影响同伴、师生、亲子关系或学业 不是心理发育障碍、其他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治疗指导原则(2020年版)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治疗指导原则第一节多动性障碍本组障碍在发育早期起病(通常为五岁以前),是学龄儿童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缺乏持久性,倾向于经常变换活动内容,但任何一项活动都不能进行到底,同时伴有组织不好、调节不良和过度的活动。
其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三大主征。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具有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症状发生在家庭、学校和诊室等多种场合。
【治疗原则】根据患儿个人和家庭情况采取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中枢兴奋剂。
哌甲酯:是ADHD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短效和长效制剂。
目前主张选用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长效制剂。
但一般不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
应用指导:短效哌甲酯,从每次5毫克,每日1~2次开始(通常7:00AM左右和中午),最后一次给药不要晚于入睡前4小时;每周逐渐增加5至10毫克;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一般不超过40毫克;18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可用到60毫克/天。
控释剂专注达,一般从18毫克/日,每日一次开始,一周一次调整剂量,最大推荐量54毫克/日;在治疗早期可能出现副作用,通常都较轻微而且短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食欲降低、胃痛或头痛、入睡延迟、神经过敏或社交退缩。
2.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托莫西汀:用于治疗6岁以上患者。
疗效与哌甲酯相当。
应用指导:对于体重小于70kg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每日初始计量为10mg,每日晨服。
服用至少3天后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每日总量25~40mg。
可每日早晨单次服用或早晨和傍晚平均分为二次服用。
每日最大剂量一般为1.2mg/kg或80mg,不应超过1.4mg/kg或100mg,应选其中一个较小的剂量。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特点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这个话题可真是绕不开啊。
想想现在的小孩儿们,压力可大了,学习、社交、家庭琐事,真是一大堆。
而且有些小朋友在这些方面碰到了困难,真是让人心疼得要命。
比如说,焦虑症,就像一只藏在角落里的小老鼠,时不时跑出来捣乱。
小朋友们本来该快乐地玩耍,却总是心里紧张,像是考试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起来要写什么,真是让人心里揪得慌。
抑郁症也是常见的,像个阴云密布的天气,让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阳光。
你想想,有些小孩儿明明有很多朋友,却总觉得孤单,像是在大海里游泳,四周都是水,却感觉无处可去,真的很无奈。
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忽高忽低,开心的时候特别亮眼,烦恼的时候却让人心痛。
再说说多动症吧。
这可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孩子们就像是插上了翅膀的小鸟,根本停不下来,总是在这里跳那里跑。
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一会儿就开始捣腾铅笔,一会儿又想去窗外看看。
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是操碎了心啊。
不过,他们其实不是故意的,只是肚子里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儿,想要探索这个世界。
再有就是社交障碍。
哎,这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舞会中,有些孩子却只能在角落里默默观望。
明明想交朋友,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被理解,渴望有一个朋友能够拉他们一把。
就像春天的花朵,想要盛开却被冰雪压住,难受得不得了。
不过,说到这些问题,咱们得知道,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像我们大人,不能光顾着说“你怎么又这样了”,而是要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给他们一点空间,像大海一样包容,慢慢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这需要耐心,像慢慢酿酒一样,越陈越香。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可不能忽视,毕竟身心健康才能事事顺心,咱们得学会倾听,像一位耐心的园丁,让每一朵花都能自由生长。
跟孩子们沟通的时候,尽量别让他们感到被审判,像是在法庭上接受审问。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治疗指导原则(2020年版)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治疗指导原则第一节多动性障碍本组障碍在发育早期起病(通常为五岁以前),是学龄儿童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缺乏持久性,倾向于经常变换活动内容,但任何一项活动都不能进行到底,同时伴有组织不好、调节不良和过度的活动。
其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三大主征。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具有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症状发生在家庭、学校和诊室等多种场合。
【治疗原则】根据患儿个人和家庭情况采取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中枢兴奋剂。
哌甲酯:是ADHD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短效和长效制剂。
目前主张选用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长效制剂。
但一般不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
应用指导:短效哌甲酯,从每次5毫克,每日1~2次开始(通常7:00AM左右和中午),最后一次给药不要晚于入睡前4小时;每周逐渐增加5至10毫克;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一般不超过40毫克;18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可用到60毫克/天。
控释剂专注达,一般从18毫克/日,每日一次开始,一周一次调整剂量,最大推荐量54毫克/日;在治疗早期可能出现副作用,通常都较轻微而且短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食欲降低、胃痛或头痛、入睡延迟、神经过敏或社交退缩。
2.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托莫西汀:用于治疗6岁以上患者。
疗效与哌甲酯相当。
应用指导:对于体重小于70kg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每日初始计量为10mg,每日晨服。
服用至少3天后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每日总量25~40mg。
可每日早晨单次服用或早晨和傍晚平均分为二次服用。
每日最大剂量一般为1.2mg/kg或80mg,不应超过1.4mg/kg或100mg,应选其中一个较小的剂量。
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教育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认知和 行为来改善情绪 和行为问题
家庭治疗:通过 改善家庭环境和 亲子关系来改善 儿童少年期的行 为和情绪问题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提高社交技 能来改善儿童少 年期的行为和情 绪问题
药物治疗: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药 物来改善儿童少 年期的行为和情 绪问题
社会支持与家庭干预
抑郁症
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食欲不振等
原因:遗传、环境、心理因素 等
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家庭支持等
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 高家庭支持等
焦虑症
症状:过度紧张、担心、 恐惧等情绪反应
原因:遗传、环境、心理 等因素
影响:影响学习、社交、 生活等方面
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 疗、家庭治疗等
药物治疗:使用 抗抑郁药、抗焦 虑药等药物来改 善情绪和行为问 题
心理教育:通过 教育儿童少年了 解情绪和行为问 题,提高自我调 节能力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等 药物停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的病情复发
添加标题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社会环境等
生理因素:大脑发育、激素水平 等
诊断标准
症状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症状严重程度: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症状类型:包括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社交障碍等 排除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诊断工具:使用专业量表进行评估,如DSM-5等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
添加 标题
分类:根据症状和病因,儿童少年期行 为和情绪障碍可以分为注意力缺陷多动 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
医学专题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四)脑损伤
产前、围产期以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 轻微脑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可导 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并对脑电生 理发育成熟造成影响。
(五)心理社会因素
缺乏安全感和稳定的家庭关系
父母亲患有精神病、酗酒和行为不端
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家庭气氛紧张、学习负 担过重、教室过于拥挤、父母或教师处理儿童 问题不当等,可引起“情绪性活动过度”和注 意不集中,这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有区别的。
终止与孩子的激烈冲突 训练结束后,确保家长不回到只惩罚孩子的老路上去
品行障碍 (conduct disorder,CD)
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 反社会性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行为违 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 准则,影响儿童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 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在青少年时期 出现违法犯罪称为青少年违法。
儿童抽动性障碍分: 一过性抽动 慢性抽动 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s综合征 )
(一)抽动症(TiC)
突然发生的迅速的常重复或交替出现的 仅限于一组肌群的不随意无目的的性的 运动。
病因
遗传因素 器质性因素 本症部分患儿曾有围生期损伤史 躯体因素
某部位的不适感而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或习惯性动 作而固定下来。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 5-HT功能亢进
神经递质的功能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又受 毒素、感染、缺氧、营养不良、紧张刺激 的影响,还与病儿的年龄和社会经验等有 关
(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额叶功能失调
注意不集中、冲动、情绪不稳 工作有头无尾和缺乏计划性
脑电图异常 阵发性或弥散性θ波活动增加 θ波活动增多在睡眠时出现较多(提示觉醒不足)
心理特征:敏感、羞怯、不合群、容易兴 奋和激动、常伴有夜惊、遗尿等症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一)
1、注意力不集中
①逃避、不愿从事需长时间集中精神才能完成的 事情(做作业、听课) ②常丢三落四,粗心大意,遗漏必须的东西 ③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而分心,或不断从一种活动 转向另一种活动。
临床表现(二)
2、活动过度
大多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表现更为显著。
①交头接耳,手脚多动 ②坐不住 ③四处跑动、攀爬 ④难以安静的玩耍,精力特别旺盛 ⑤非常忙碌 ⑥言语过多
②托莫西汀:
每日一次,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见。但应监测 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疗效与哌甲酯相当。
治疗(二)
2、心理治疗
• 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患 者的行为给予正性或负性强化,建立良好的行 为模式。
•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 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预估自己的行为 后果,克制冲动行为,判断是否恰当,选择适 当的行为方式。
临床表现(二)
•中度(35~49)
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0%。自幼发育缓慢,言 语水平较差,词汇贫乏,不能完整表达意思,阅读 及理解能力均有限,学习能力低下,对数的概念模 糊,甚至不能学会简单的计算和点数,难以达到小 学二年级水平。成年后经过训练可学会一些简单的 生活和工作技能,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但往 往不能完全独立的生活,需要帮助和辅导。多数中 度患者有生物学病因,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常有异 常发现。
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
目录
一.精神发育迟滞 二、情绪和行为障碍 三、心理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 岁)以前起病,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 难为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
• 我国调查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1.268%, 男女之比1.5:1,农村高于城市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期,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心理障碍。
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儿童行为障碍。
有调查资料报道,学前儿童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女孩明显高于男孩。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常见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癔症。
与成人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全相同,及时诊治,多数预后良好。
如不及时矫治,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甚至迁延到成年。
对儿童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及智力的发育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什么叫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
这种恐惧无具体的指向性,但总感到有不祥的事要发生,有如大祸临头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焦虑是情绪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常与恐怖、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其单独的患病率不确切。
家庭生活不稳定的儿童更为焦虑,常表现出攻击性和反社会性倾向。
有些儿童的焦虑有素质性(即遗传)因素,若加上父母对其焦虑症状又当面表现出恐慌、焦虑的反应,则会使症状更为加重。
假若父母本身就是焦虑个性,受父母的长期影响,患儿的焦虑就会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对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形成非常不利。
大约15%的焦虑症患儿的父母和同胞也患焦虑症。
有的患儿在焦虑状态之前有急性惊吓的经历,如与父母突然分离,手术,不幸事故,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由突发精神因素引起的急性焦虑症状往往治疗效果较好,而具有素质因素者,治疗效果则不如前者。
焦虑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主观的焦虑体验,二是外显的不安行为,如多动、不安等,三是生理反应。
不同的患儿,三方面的表现程度不一样或以其中的一种为主要的临床形式。
焦虑患儿总的临床印象是不安,易烦躁,不愉快的"麻烦的孩子","难照看难抚养的孩子"。
由于儿童语言发育尚未完善,常难以很好地表达他们的不安或惶恐。
年幼儿童表现为爱哭闹,不易安抚。
年龄稍大的儿童不安惶恐的内心体验可以表达,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
较多的患儿常同时出现胆小害怕,如不敢走黑路,不敢单独留在室内,不安地来回走动,不放心,反复检查。
大学课程《精神医学》试题及答案(9)
大学课程《精神医学》试题及答案(十六)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1.以下有关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描述哪一条是错的CA.特发于儿童和少年期B.随着年龄增长多数患者的症状缓解或消失C.症状不会持续到成人D.治疗和干预不及时会影响预后E.病因包括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2.以下描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中哪一条是错的DA.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B.上课时玩东西,与同学讲话C.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D.遵守秩序和纪律E.不能安静地玩耍3.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预后不良的因素中以下哪一条是错的BA.合并品行障碍B.智力偏高C.合并情绪障碍D.合并阅读困难E.有不良的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4.以下品行障碍的病因哪一条是错的CA.家庭不良因素B.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C.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高D.中枢5-HT神经递质水平降低E.围产期并发症5.以下品行障碍的临床表现中哪一条不属于反社会性行为EA.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B.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C.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D.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E.逃学6.以下哪一条不是抽动症状的共同特点AA.有节律性B.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C.不随意D.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E.重复7.以下哪一条不是短暂性抽动的临床表现BA.眨眼B.秽语C.嗤鼻声D.踢腿E.耸肩8.抽动障碍最常合并以下哪类症状CA.幻觉B.惊恐发作C.强迫症状D.智力低下E.妄想9.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时可能诱发或加重以下哪类行为或症状D A.破坏行为B.攻击性行为C.冲动行为D.抽动行为E.抑郁情绪10.哪一项不是中枢兴奋剂的药物副作用AA.白细胞减少B.失眠C.食欲下降D.头痛E.生长发育迟缓11.以下中枢兴奋剂的用药方法中哪一项不正确BA.只用于6岁以上患者B.需要终生服用C.不能晚上服用D.不用于合并抽动障碍者E.周末不用药12.关于儿童分离性焦虑的描述哪一条是错的BA.发生在儿童与依恋对象分开的前后B.依恋对象为儿童的母亲C.夜间经常有与分离有关的恶梦D.起病于6岁以前E.分离时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13.关于儿童分离性焦虑的临床表现哪一条是错的DA.担心依恋对象会遇到伤害B.担心自己会走失C.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亲人D.担心学校的小朋友不喜欢自己E.担心自己会被绑架、被杀害14.关于儿童分离性焦虑的情绪反应哪一条是错的EA.烦躁不安B.痛苦C.发脾气D.情绪淡漠E.恐惧15.关于儿童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哪一条是错的BA.使儿童产生恐惧的事物和情境具有危险性B.恐惧程度与恐惧对象所具有的危险程度相当C.恐惧对象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D.患者尽量回避恐惧对象E.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十七)躯体治疗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EA.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B. 药物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C.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D.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可以说仍然是对症性的、经验性的E. 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2.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BA. 抗精神病药物B. 脂肪胺类C. 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D. 抗焦虑药物E. 抗抑郁药物3.以下观点哪一条不对DA. 大部分精神药物所作用的受体部位也是内源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B. 多数精神药物治疗指数高,用药安全C. 长期应用某些精神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可导致耐受性,使药效下降D.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与三环抗抑郁剂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E. 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毒性不良反应4.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哪条不对E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E.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5.提高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下哪条不对CA. 掌握精神药物治疗的原则B.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服药必要性的认识C. 每天强迫精神病患者服药D.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E. 长效制剂的使用6.以下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描述中哪条不对DA.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B. 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C.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D.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 和D2受体阻断作用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条不对BA. 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B. 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效果越好C. 传统抗精神病药主要阻断4种受体,如D2、1、M1和H1受体D. 副作用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5-HT2/D2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8.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那项不对B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B.苯甲酰胺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C.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D.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E.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9.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胆碱能受体和组胺受体后,不产生的副作用是EA.记忆障碍B.口干、便秘C.排尿困难、视物模糊D.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E.锥体外系副作用10.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下列描述哪项不对BA.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B.急性症状常在有效剂量治疗1~2周时就完全改善C.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可视为急性期治疗D.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E.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11.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描述,哪项不对AA.应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大多发生于使用传统(经典)药物治疗的患者C.表现为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D.易被误诊为破伤风、癫痫、癔病等E.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50mg,可即时缓解12.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不对的说法是C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B.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病人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D.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E.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有助于副作用的消失13.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的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观点是BA.既有较强镇静作用,又有抗幻觉、妄想作用B.无催乳素水平升高和皮疹等副作用C.口服给药多,也有注射制剂可用于快速有效地控制病人的兴奋和急性精神病性症状D.较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能反应等副作用E.第一个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就是氯丙嗪14.以下哪项常不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适应证EA.内因性抑郁B.神经症性抑郁C.反应性抑郁D.精神分裂症后抑郁E.心脏病人出现抑郁15.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不对EA.抗胆碱能副作用是TCAs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B.TCAs可以诱发癫痫C.TCAs的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有关D.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E.不引起体重增加16.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错误的观点是EA.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B.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C.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D.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E.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s严重1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对CA.肾脏疾病的影响B.钠摄入减少C.中毒不引起昏迷或死亡D.患者自服过量E.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18.关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哪项不对CA.可用于各型神经症的对症治疗B.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失眠C.长期应用不引起耐受与依赖D.可治疗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E.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19.关于电抽搐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DA.治疗前8小时停服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等,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B.必要时可于治疗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gC.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D.电极安置在大脑的非优势侧副作用较大E.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十八)心理治疗1.精神(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AA.神经症B. 抑郁症C. 躁狂症D. 精神分裂症E. 精神发育不全2.从事特殊心理治疗的人员应为CA.具有医师资格者B.心理学本科毕业者C.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D.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各级人员E.具有一定学历或自学成才者3.某女性患者,25岁,诊断为癔症性抽搐发作。
儿童少年期行为与情绪障碍PPT讲稿
和自控能力均低,容易出现兴奋和情绪不稳,为了 满足个人欲望可以发生离家、逃学、纵火等行为, 并容易受人教唆而犯罪。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七页PPTT,共三十七页。
心理因素
• 1.社会因素:社会变迁,价值观念的改变,如盲目追求“高
消费”、“性解放”等;沉重的学习负担,长期紧张、单调的
杏仁核一纹状体通路 、扣带回基层节及脑干 。
• 心理社会因素:儿童受到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影响可能
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 其他因素:感染疾病、服用药物(如服中枢兴奋剂和抗
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抽动障碍。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二十九页PPTT,共三十七页。
短暂性抽动障碍
• 又称抽动症或习惯性痉挛,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抽动障
儿童少年期行为与情绪障碍课 件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一页PPTT,共三十七页。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 儿童多动症系发生于儿童时期(最初症状起始于7岁
前,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注
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 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 学校和诊室)。男童(10%)明显多于女童(2
视—听转换困难、听觉综合困难、视—运动 障碍、空间位置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 还可伴有言语发育迟滞、言语异常等。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八页PPTT,共三十七页。
脑电图变化
• 慢波增多 • 调幅不佳、不规则,轻微弥漫性节律异常
• 无特异性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九页PPTT,共三十七页。
诊断
• 注意缺陷与多动:注意损害表现为一件事没做完就提前离开;多动
碍。特点为急性单纯性抽动,常限于某一部位一组肌肉 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抽动。通常所见的运动抽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因
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生活事件、精神过度紧张、学习负担过重 药源性因素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中枢兴奋剂或抗精神病药可产 生抽动障碍
临床表现
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眨眼、皱眉、皱 额、努嘴、嗅鼻、点头、摇头、吞咽、打 呃等单独交替发生。 心理特征:敏感、羞怯、不合群、容易兴 奋和激动、常伴有夜惊、遗尿等症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精神卫生中心 舒畅
儿童少年期行为障碍
特发于儿童和少年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或消
失
仅少数因为治疗和干预不及时或治疗效果欠佳,
症状持续到成年,可影响成人期社会适应能力,
出现成年期物质滥用、人格障碍、违法犯罪等问 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定义:指儿童智力正常,,而出现活动过高,与 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集中困难,冲动任性,伴学习 困难的一组综合症,由于病因不明,为减轻家长 及儿童的精神压力防止老师推却责任而不称为病。 是神经科、儿科、家长、教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 课题。
治 疗
心理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
父母培训
培训对象 2~12岁之间 语言发育正常 当您给孩子制定行为规则时,孩子对您无攻击行 为或无严重破坏行为 培训方式 给家长每周上一个小时理论课,布置家庭作业, 让家长试用所教方法,并做好记录。下次上课检 查作业,在实际操作中如发现问题,可进一步指 导或讨论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易激惹冲动 易过度兴奋 易受外界影响 易受挫折 做事不经审慎思考,不顾后果 带有破坏性、伤害他人和自己的特点
学习困难
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
学业成绩与患者的智力水平很不相称
学习成绩低下常有“波动性” 部分患儿存在知觉活动障碍
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
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
鉴别诊断
小舞蹈症:有风湿感染史,抗“ O” 血沉坛 高 癫痫:有意识障碍、脑电图异常
治疗与预后
本症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可自行好转 症状比较明显者可给以药物治疗 小剂量氟哌啶醇或泰必利治疗 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培养和维护病儿的身心健 康,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和其他过重的精神负担
对于症状已持久固定不变的慢性抽动,已形成了 习惯如成年人清嗓或眨眼抽动,对日常生活、学 习或工作并无影响者,一般不须要用药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精神发育迟滞
治 疗
行为治疗 改变病儿的不良行为,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家庭治疗 社区治疗 药物治疗 无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的品行问题, 主要对症治疗
预 后
多种反社会行为同时存在比单个反社会行 为预后差
在家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场合存在紊乱 性行为者预后差 智力低下、神经系统受损体征、药物依赖 和其他精神症状者预后差 而智商高和学业成就高者预后好 缺乏家庭温暖以及存在家庭暴力者预后差
病 因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雄激素水平
中枢神经系统5 羟色胺功能降低与冲动性行为和 攻击性行为有关 母亲怀孕期间情绪不好以及患各种躯体疾病、 早产、异常分娩等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
病 因
2. 心理因素
儿童早期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不好 父母粗暴的对待或回避患儿 早期的反社会性行为和同伴的排斥是青少年违 法的重要前置因素
抽动症和多种抽动综合症
定义:是一种不随意,突然发生的、快速、反复的 无目的非节律性运动。
儿童抽动性障碍分:
一过性抽动
慢性抽动
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s综合征 )
(一)抽动症(TiC)
突然发生的迅速的常重复或交替出现的 仅限于一组肌群的不随意无目的的性的 运动。
病 因
遗传因素 器质性因素 本症部分患儿曾有围生期损伤史 躯体因素 某部位的不适感而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或习惯性动 作而固定下来。 眨眼:眼内异物,结膜炎 皱眉、额:因帽子、眼镜不适 摇头:因衣领过高,过紧而产生。 均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或惰性兴奋灶(条件反 射)而反复出现的动作。
(二)多种抽动秽语综合症 (Tourette综合症)
本症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抽动和发声抽 动为特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 病,病因尚不清楚。
病 因
倾向于器质性病变,认为纹状体细胞发育 未成熟或不完全,有轻微运动失调,常有 神经系统的软体症,脑电图异常 纹状体苍白球中的多巴胺(DA )功能缺损 的假说,认为与DA活动过度有关 精神刺激、过度紧张等影响 继发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可 能导致TS
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家庭气氛紧张、学习负 担过重、教室过于拥挤、父母或教师处理儿童 问题不当等,可引起“情绪性活动过度”和注 意不集中,这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有区别的。
(六)铅的影响
高血铅可产生行为和认知障碍
临床表现
注意障碍 核心症状 活动过度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学习困难 品行障碍
5.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鉴别诊断
正常儿童的多动 一般发生在3~6岁,以男孩为多 多动常出于外界无关刺激过多、疲劳、学习目的不 明确 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特定学习困难 儿童由于某种原因对上学学习感到厌烦 品行障碍
违反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行为
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
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测验IQ在70以下 社会能力普遍低下 抽动-秽语综合征
攻击性行为 躯体攻击或言语攻击 2~3岁 暴怒发作、吵闹、违抗成人的命令、 打 其他小孩 学龄期 挑起或参与斗殴、恃强凌弱、 虐待残疾人和动物
临床表现
对立违抗性行为 学龄前 往往在不如意时出现这种行为
学龄期以后 经常与老师或父母对着干 暴怒或好发脾气,不服从 故意干扰别人 违反校规或集体纪律
头面部、四肢或躯干肌群不自主的快速、短暂、 不规则、多次重复的抽动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治 疗
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 抗抑郁药
哌醋甲酯、苯异妥因、苯丙胺 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氟西汀
α受体拮抗剂
可乐定 (适用于Tourette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两者同时存在的病儿 )
治 疗
非药物治疗
学业失败是儿童晚期品行障碍的重要前置因素
病 因
3.社会因素
不良的家庭环境 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滞等 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联系 文化因素
接触暴力或黄色媒体宣传,接受周围人的不正确 道德观和价值观
临床表现
反社会性行为 说假话、经常旷课、故意纵火、偷窃、勒索或抢劫
八步法
第一步 为什么孩子会有行为问题 第二步 对孩子的正确关注方式 错误的关注导致对抗行为、不安全感、失去行为准则 第三步 增强孩子的服从性 第四步 当表扬无效时,用扑克牌和奖励分 第五步 关禁闭和其他惩罚方法 第六步 将禁闭法应用于其他错误行为 第七步 预见问题-在公共场所监管孩子 第八步 改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学校行为日报卡
行为矫正疗法 强化正性行为,弱化负性行为 认知训练 训练病儿的自我控制、自我制导、多加思考 疏泄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生物反馈疗法 为父母和教师提供咨询
预 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年龄增长,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一半以上成人后仍有一些行为问题 持续性多动症较情境性多动症的预后差 并存品行障碍者预后较单纯多动症差
诊 断
收集正确的、完整的病史 全面进行躯体检查和精神检查 智力测验 学习成就和语言功能测定 注意测定
诊 断
1. 注意缺陷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 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
2. 多动-冲动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 并与发育水下不相一致 3. 某些表现存在于两个场合
4. 社交、学业或职业等功能缺损
培训重点 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质量,尤其通过对孩子的积极关注, 促进和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当孩子听话时,增加对他的积极关注和鼓励,减少轻率的 惩罚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减少对他的轻率赞许 如果孩子不听话,增加对他的即刻轻度惩罚 确保孩子最终按要求去做 减少重复命令的次数,避免孩子拖延时间,意识到并迅速 终止与孩子的激烈冲突 训练结束后,确保家长不回到只惩罚孩子的老路上去
(二)神经生化
中枢神经递质存在儿茶酚胺(CA)水平不足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 5-HT功能亢进 神经递质的功能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又受 毒素、感染、缺氧、营养不良、紧张刺激 的影响,还与病儿的年龄和社会经验等有 关
(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额叶功能失调
注意不集中、冲动、情绪不稳 工作有头无尾和缺乏计划性
注意障碍
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
谈话时不望对方的眼,显得失神
平时容易丢三落四
对特别感兴趣的情境,他们注意集中的时间 可能会延长
活动过度 与年龄发育不相称的活动水平过高 部分儿童从婴幼儿期就有过度活动的表现 睡眠少好哭难以照顾,吃饭狼籍 上课不守纪律、小动作不停、多嘴多舌
评定一个儿童活动过多与否,应结合患儿的年 龄、性别、智商 、患儿活动的环境
品 行 障 碍 (conduct disorder,CD)
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 反社会性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行为违 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 准则,影响儿童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 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在青少年时期 出现违法犯罪称为青少年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