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之中国近代教育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外教育史考点解析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
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1.中国古代教育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较多的章节,考点非常多。
该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杂,但是同学们可以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
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黄宗羲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这样三条主线把古代教育史内容分割明确,比较便于记忆和复习。
经过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论述题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灵活及综合的考查。
大家复习时注意灵活改变策略。
选择题:本章所有知识点都可能通过选择题来考察;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荀况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讲学时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等。
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在教育学中,中国近代学制是一个,主要考查方式一客观题为主,形式为知识点的对应反选,有时考题中会涉及一些细节知识点进行多选题或者单选题的考查。
这里我们先重点详细介绍前两个学制。
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主要制定者: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二、时间:1902年三、设学宗旨:“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出自京师大学堂章程)四、包含:《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共6件五、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六、学段划分:三段七级1.初等教育: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高等小学堂3年其中,蒙学堂的内容规定:6岁起入蒙学堂。
宗旨:培养儿童有浅进之知识,并调户其身体。
这里有一个常考点,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总共7年,规划为了义务教育性质。
真题中常考题干为: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就是壬寅学制。
2.中等教育:中学堂4年,主要目的是为高等专门教育打基础。
其中,与中学堂平行的有中等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3.高等教育:第一级是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设政、艺两科),这里也设置了高等实业学堂、示范馆等。
第二级是大学堂3年,有7科,分别是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
第三级是大学院,年限不定,以研究为主。
除大学院外,整个学制年限为20年。
由于壬寅学制制定过于仓促,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仅仅颁布,但并没有实施。
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一、主要制定者:官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二、时间:1904年三、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保留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残余。
四、包含:《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总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等。
五、地位:中国近代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一致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l ~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
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专心理学解说教育学过程B.重申教课过程最优化C.重申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建性培育参照答案: C观察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可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依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表现了教育的()A. 个体社会化功能B. 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糊口性功能D.个体享受功能参照答案: A观察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部分教师身世于中产阶级,习习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赏罚的标准,即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各处罚。
这本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 传达B. 选择C. 创建D. 流传参照答案: B观察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评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使小孩发展,根本在于小孩发展上拥有()A.阶段性B.次序性C.不均衡性D.可塑性参照答案: D观察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门路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合参照答案: D观察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育目标: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以下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照答案: B观察知识点:国家教育基本制度。
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种课程是()A.有关课程B.交融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照答案: D观察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种类之综合课程8.学生环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展开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课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照答案: B观察知识点: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主要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三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 陈鹤琴(1892-1982),浙江 上虞人。1914年与陶行知 同行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 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同年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 院,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就学于克伯屈、孟禄、桑 代克等,1918年或硕士学位 。
▪ 6.解放儿童的时间
▪ 学校将儿童的时间全部占据,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 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二)创造力的培养
▪ 1.充分的营养
▪ 充分的营养包括身体的和 心理的两个方面。 ▪ 心理的营养有助于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四、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的实施
▪ 1929年晓庄师范学校增设了蟠桃学院,即幼稚师范学院 ,张宗麟为院长。这个学院得目的是培养高一级的幼教人 才和研究实验幼儿教育科学,成立了“晓庄幼稚教育研究 会”。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 “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 ▪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
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儿教育 也应当普及。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近代时期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
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
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
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
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对“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 )。
A.蔡元培B.黄炎培C.陆费逵D.陈独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2.1919~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
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7年;中学校年限为4年,不分级。
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3.1912年,(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A.吴稚晖B.章炳麟C.梁启超D.蔡元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4.壬子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
A.1912年B.1915年C.1919年D.1922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5.“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 )主张。
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云D.蔡元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6.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这是在(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作出的规定。
A.1912年B.1909年C.1906年D.1905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7.1920年,( )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
A.爱国女校B.北京大学C.燕京大学D.南洋公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8.1919年10月,(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宗旨。
A.第五次B.第四次C.第三次D.第二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9.1 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 ),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
A.中国教育会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D.北京工读互助团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10.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一、之洞的教育思想〔一〕之洞的生平及政治思想〔二〕之洞的教育思想〔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2003研;XX师大2006研〕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劝学篇?分外两篇,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
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根底。
幻灯片3中学为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根底,应当放在首位。
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之洞:?劝学篇·篇。
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政治上的反动性显而●易见。
但其翻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3、极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开展进程。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我国近代四个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史进程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名称:《钦定学堂章程》地位:第一个颁布① 体育课程首次登上历史舞台② 首次规定职业教育体系 【实业教育】③ 首次确立师范教育体系 ④ 首次把小学纳入义务教育⑤ 首次以法定形式确立班级授课制并在全国推广⑥ 首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体系 ⑥ 修业年限最长【三段七级】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名称:《奏定学堂章程》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点:六一、最长地位:第一个实施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人物:蔡元培指导思想: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创造精神内容: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设补习科,增设补习学校地位: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指导思想: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借鉴:美国内容:首次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以职业代替事业,标志着教育体系正式确立蒙养院改为幼稚园,首次将幼稚园纳入学制体系地位:延用时间最长易错点-对比点别称《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最长修业年限最长延用时间最长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别称时间借鉴学制系统修业年限特点女子义务学前师范职业其他地位。
2020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0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昰()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昰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昰()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昰()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昰()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类型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昰()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九章德育:德育模式之体谅模式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昰()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十章教师与学生:学生的权利和义务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昰()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1949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昰()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D.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A.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B.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C.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D.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4.《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A.博士B.大成C.翰林D.大儒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15.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1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之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六学一馆.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昰().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私塾与蒙学教材1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昰().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之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1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昰().A.改革科举B.发行报刊C.兴办学堂D.译介西书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之维新派的教育实践.20.不昰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昰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之国家主义教育思潮21.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A.教育立法独立B.教育教学权独立C.教育内容独立D.教育督导独立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之蔡元培的教育死刑与实践.22.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戊辰学制.23.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昰()A.学友制B.小先生制C.学徒制D.实习制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24.日本大化革新时期所建立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仿照于中国的()A.汉代教育制度B.唐代教育制度C.宋代教育制度D.元代教育制度参考答案:B25.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马达教育,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昰()A.重视军事教育B.重视女子教育C.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D.加强国家对教育参考答案:B26.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昰()A.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B.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C.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D.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27.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A.统觉,教学和训育B.兴趣,教学和训育C.联想,教学和训育D.管理,教学和训育参考答案:A28.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A.人才培养功能B.科学研究功能C.社会服务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参考答案:D29.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英国教育的发展:《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30.“教育即生活”昰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昰().A.教育昰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昰儿童生活的过程B.教育不昰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昰儿童生活的过程C.教育昰学校的生活,而不昰儿童的生活D.教育不昰学校的生活,而昰儿童的生活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3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昰().A.马卡连柯B.赞科夫C.巴班斯基D.苏霍姆林斯基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苏联教育的发展,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32.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大力推动建立().A.统一学校B.国立中学C.中间学校D.综合中学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英国《1944年教育法》3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昰().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结构主义教育D.永恒主义教育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之要素主义教育.3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昰().A.自我实现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四章学习动机:需要层次理论35.学习单词basket(筐子)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昰().A.顺应性迁移B.低路迁移C.水平迁移D.特殊迁移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知识的建构:知识的应用与迁移.36.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昰().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老马识途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学习的定义:学习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37.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认知方式的差异与教育,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38.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A.行为塑造法B.系统脱敏法C.松弛训练法D.认知疗法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39.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论,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4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昰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昰().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44.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昰().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测量调查的类型之定名测量.45.归纳分析昰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就可能昰另一现象Y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昰().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中的归纳分析法.二、辨析题:第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在阐明理由.46.杜威实用主义教学主张儿童昰教育的中心.参考答案: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昰“六艺”教育.答题要点:错误.(1)孔子主要昰以西周的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吸收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教授的学科都做了调整,充实了内容.(2)六艺昰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3)《诗》、《书》、《礼》、《乐》、《易》、《春秋》昰孔子在创办私学教学过程中,对西周的文化典籍整理之后形成的六种教材.48.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答题要点:错误.(1)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2)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昰受到多种变量影响的.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就会产生羞愧和内疚,反而会对学生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三、简答题:第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49.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50.简述“尊重学生”的基本内涵.51.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答题要点:(1)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认为“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2)他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应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有所分析选择,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52.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答题要点:(1)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第二,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的兴致兴趣会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从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53.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答题要点:课题论证昰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昰对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近代中国教育的亮点
近代中国教育的亮点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竞争与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引导着世界各国。
然而,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在此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事业不仅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与社会心态。
以世界各国的教育史为鉴,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建立科学的教育系统无疑已成为当务之急。
回顾中国教育事业历程,近代教育可算作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原因便在于中国处在社会变革、思想解放与国家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对中国近代教育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我们发现问题与成就是并存的,它区分于历史与当前,特色鲜明并且影响深刻。
教育作为意识层面上的产物,在反应社会形态的同时也极大推动着国家的不断进步、不断革新。
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一言以蔽之,即继承、借鉴、变革、自由发展。
近代教育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唤醒国民意识、重塑民族灵魂、推动社会转型。
迫于深刻的民族危机,持续了百年的思想大解放与教育发展相互推动着。
首先,近代教育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不仅被传承其中,而且在诸多方面始终是整个民族的最优导向与价值观念。
其次,西学东渐与西式先进的教育系统是同步进行地,西学及其教育体制的传入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第三,变革封建式教学的落后观念,一改历史上以四书五经为纲的填鸭灌输教育模式,在注重个性发挥的基础上,培养既全能型又专业型的人才。
第四从制度层面上彻底突破束缚与限制。
最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政府放松对教育的高度管制,为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使民国教育事业达到了顶峰。
总之,教育大业当是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近代教育成就的取得是以保留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优秀成分为前提并进行发展和创新的。
传统文化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着教育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它一方面塑造着中国特有的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促使中国人“和而不同”、“仁义礼智”等优秀思想在教育中得以彻底的贯彻。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 教育制度
第三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导论版: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以网络化的形式将学校组织起来,是国民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学制的基本类型:双轨制(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德、法、英)、单轨制(美国)、分支制或中间型学制(又称Y 型学制,前苏联、日本、中国)。
四、教育制度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阶段、制度化教育阶段、非制度化教育阶段的过程。
学制的完备是制度化教育的标志,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期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其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五、中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旧中国的学制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留美派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标志着我国由学习日本学制转向学习欧美学制。
19教育学考研学制发展史四种学制体系的对比
19教育学考研|学制发展史|四种学制体系的对比
四种学制的内容
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壬寅学制虽未实
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共三级,十三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
儿童七
分设男校女校。
中等教育段设中学四年,不分级,但专为女子设立女子中
议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提出的学制系统改革案稍作修改,又交同年10月在济南召开的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征询意见,最终于11月1日以大总
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来
难度系数★★★☆☆重要系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8(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在我国近代史上,主持翻译《华事夷言》《四洲志》和《各国律例》,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分数:2.00)A.林则徐√B.郑观应C.张之洞D.魏源解析: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 )。
(分数:2.00)A.林则徐B.阮元√C.龚自珍D.魏源解析:4.鸦片战争前夕,猛烈批判科举制度,热情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 )。
(分数:2.00)A.龚自珍√B.林则徐C.姚莹D.魏源解析:5.著有《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分数:2.00)A.王韬B.冯桂芬C.龚自珍D.魏源√解析:6.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兴办的第一所比较正式的学校是( )。
(分数:2.00)A.英华学院B.马礼逊学堂√C.英华神学院D.宏艺书塾解析:7.洋务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于( )。
(分数:2.00)A.1840年B.1852年C.1860年D.1862年√解析:8.( )的设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标志和象征性的意义。
(分数:2.00)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安庆军械所解析: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 )关于中西文化的核心命题。
(分数:2.00)A.改良派B.洋务派√C.维新派D.变法派解析:10.洋务派最早刨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
(分数:2.00)A.上海广言馆B.京师大学堂C.广州同文馆D.京师同文馆√解析:11.在早期改良测中,《盛世危言》的作者是( )。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10、"有教无类"--孔子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15、因材施教--孔子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25、"学不躐等"--《学记》26、教学相长--《学记》27、循序渐进--《学记》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34、《教育漫话》--洛克35、《爱弥尔》--卢梭(法国)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37、"白板说"--洛克(英国)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47、教育即生活--杜威48、"在做中学"--杜威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53、外铄论--荀子、华生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第斯多惠61、"学而时习之"--孔子62、"温故而知新"--孔子63、"不陵节而施"--《学记》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6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教育学四大近代学制之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四大近代学制之常考知识点汇总近代教育学中,存在着四大学制,分别是古希腊的雅典学制、印度的古代学制、中国的师范学制和新教的教会学制。
以下是这四大学制的常考知识点的汇总。
第一、雅典学制1.雅典学制的特点:以教育为全民事业,实施公民教育,强调思维的独立和完善。
2.体制组织:由教育部门、公共学校和私立学校组成。
3.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数学、音乐、体育和道德教育等。
4.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供公共教育和公共事业的机会。
5.教育方法:采用授课和辩论的形式,重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二、印度的古代学制1.古代印度的学制: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包括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2.学院制度:建立了许多学院,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3.教育内容:包括语言、哲学、逻辑、科学和艺术等多个学科的学习。
4.学制分层: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儿童阶段、青年阶段、壮年阶段和老年阶段。
5.私人教育:私人教育为主导,建立了许多密室式的学校,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第三、中国的师范学制1.师范学制的特点:以培养师范人才为主要目标,注重教育实践和教育技能的培养。
2.体制组织:建立了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等,专门培养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
3.教育内容:强调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培养。
4.实习教育:培养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锻炼实践能力和教育工作技能。
5.教育方法:采取小班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第四、新教的教会学制1.教会学制的特点:由基督宗教组织管理,以宗教教育为主要内容。
2.宗教教育:培养信仰和宗教素养,传承宗教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
3.教育内容:包括圣经学习和神学训练等宗教知识的学习。
4.学校组织:建立了各类宗教学校,如宗教大学和宗教中学等。
5.教育方法:强调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融合,注重学生的精神培养和宗教信仰的传承。
这四大学制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
了解这些学制的特点和组织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思想的演变。
中国近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1 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引导人类个体和集体发展的活动。
它具有计划性、组织性、有目的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引导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自我。
1.2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是人,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等各个阶段的人群。
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品质和丰富的智慧。
1.3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智力、德育、体育、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
1.4 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是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历史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
它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交往理论、后现代主义等。
1.5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实践、自学、游戏、实验等。
它还包括多种媒体和技术,如黑板、书籍、电脑等。
二、近代中国教育思想2.1 民族教育思想近代中国,民族教育思想成为教育理论的主流。
其核心是以发展中国民族的文化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2.2 德育为先的教育观近代中国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教育观。
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只有品德好的人才能担当起国家和社会的重任。
2.3 教育改革思想近代中国,一些教育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思想。
他们主张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推行新式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4 教育模式的探索近代中国,以新式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发展。
包括孔子学校、近代学堂、西学东渗等。
2.5 教育国际化的视野近代中国,国际化的教育思想逐渐兴起。
这包括接受西方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及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
三、近代中国教育制度3.1 考试制度的改革近代中国,封建的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考试制度。
这种制度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3.2 学制的变革近代中国,学制的变革是非常明显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1906年B.1905年C.1912年D.1919年正确答案:B解析:1905年废科举。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2.清末学制改革制定的教育宗旨不包括( )A.忠君B.尚公C.尚实D.美育正确答案:D解析:美育是资产阶级的教育宗旨。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3.癸卯学制在学制年限上的规定是( )A.25~26年B.17~18年C.21~22年D.15~16年正确答案:A解析:癸卯学制共计25~26年。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4.资产阶级制定( )教育宗旨反对清末的教育宗旨A.三育B.四育C.五育D.六育正确答案:C解析:蔡元培的“五育并举”就是以后的教育宗旨。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5.近代最早提出”美育”这一教育目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蔡元培正确答案:D解析:蔡元培最早提出,西方为席勒最早提出。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6.蔡元培在教育上的基本思想是“( )、兼容并包”A.思想开放B.思想封闭C.思想自由D.思想放开正确答案:C解析:“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他改造北大的教育思想。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7.蔡元培改革( ),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A.清华大学B.北京师范大学C.北京大学D.人民大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8.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最为可贵的是( )A.教育与经济独立B.教育与政治独立C.教育与实务独D.教育与宗教独立正确答案:D解析:主张教育与宗教独立,防止教育宗教化。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9.新文化运动首创( ),反对封建专制,掀起教育观念变革A.民主和自由B.平等和博爱C.自由和平等D.民主和科学正确答案:D解析: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最早翻译过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近代教育的起步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一)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美国人勃朗 1839年成立与澳门(二)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二、洋务学堂的兴办(一)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和特点1.洋务学堂的类别:①方言学堂;②军事学堂;③技术实业学堂。
2.洋务学堂的特点:⑴新特点:①培养目标;②办学性质;③教学内容;④教学方法;⑤教学组织形式。
⑵新旧杂糅的特点:①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②在中体西用原则下,传授西文西艺,不放弃四书五经;③洋务学堂管理具有封建官僚风气。
(二)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发端特点:1.在培养目标上,专为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不再是培养应付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2.在课程设置上,侧重西文西艺,外语居首位,汉文经学贯穿始终;3.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4.在学校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外国列强控制。
(三)福建船政学堂又名求是堂艺局,1866年底由左宗棠和沈葆桢设立。
学堂主要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
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堂学法语,习造船技术;后堂学英语,习管轮驾驶。
学制五年三、留学教育的起步(一)幼童留美 1872年派出第一批幼童留美,学习军政、船政、制造、测量等专业。
1881年中断。
(二)派遣留欧 1875年首批留欧。
法国学习制造,英国学习驾驶兵船,德国学习兵技。
四、“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张之洞的《劝学篇》(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最早表述此概念的是沈寿康(二)张之洞与《劝学篇》★ 1898年5月张之洞完成劝学篇劝学篇分内外两篇。
内篇务本,专讲中学,也称旧学,三纲五常为核心。
外篇务通,专讲西学,也称新学,西方制度、行政管理措施、科学技术。
主张新旧兼学,但前提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三)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①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②使教育领域可以较为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③思潮的扩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④固守中学为体,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摆脱以新卫旧、以西补中的目的,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过程。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一、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一)兴办学堂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维新派创办了湖南时务学堂、通艺学堂、经正女堂。
(二)举办学会(强学会)(三)发行报刊(“去塞求通”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报)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政策(一)创办京师大学堂★☆首倡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重申。
1898年底,京师大学堂开学,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
教育原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课程分为:普通学与专门学。
创办意义:①既说明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引起清廷朝野的广泛重视,也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②京师大学堂章程在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生入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制订提供了摹本,是我国学制史上的一个新起点;③所开创的统辖各省学堂的规定适应了当时发展的需要,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作用;④所确立的师法日本的办学方针影响了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改革科举制度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令废除八股取士。
三、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①变科举,废八股;②兴学校,育人才;③派游学,译西书;④倡平等,重女教。
(二)大同书的教育理想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发表于变法失败后。
包括四个部分:1.人本院和育婴院;2.小学院;3.中学院;4.大学院。
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理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其重视学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教育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仍保留较为明显的封建色彩。
四、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一)“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二)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有资产阶级信仰、观念、道德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三)论学制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提出中国学制模仿日本的学校制度。
把教育分为四个阶段:①5岁以下为幼儿期;②6-13岁儿童期;③14-21岁为少年期;④22-25岁为成年期。
(四)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1.论师范教育认为是各类发展的基础,应咸鱼大学之前与小学同办,首先培养小学教师。
2.论女子教育 1896年撰写了《论女学》①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②提倡女教,开展女子教育,既可以增加社会生产又可以和睦家庭;③女子教育应与男子平等。
3.论儿童教育体现在《论幼学》中①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堂,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中西兼学;②课程的编排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难度适中,循序渐进;③改革教学方法,以激发儿童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④反对体罚,强调减少课时,充分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
五、严复的教育思想(一)“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主张依靠三育来强国。
(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否认中体西用,认为体和用不可分。
六、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政策(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颁布但未实施,是中国近代首个正式颁布的法定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颁布并实施。
三段七级(二)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8月,清廷下诏废科举。
科举制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①改革科举内容;②递减科举中额;③科举制的完全废止。
(三)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1905年底成立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
(四)制定教育宗旨 1906年3月,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七、清末的留学教育1906年大规模留日,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中国学生转向留美。
(一)留日教育留日生进入初、中等学校为主,习法政,武备科。
(二)“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政策一、民国初年的教育政策(一)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制定教育方针 1912年9月,新的教育方针颁布实行“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2.颁布学制★1912年9月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学校系统令》即壬子学制,到1913年8月,又公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以补充,统称“壬子癸丑学制”。
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特点:①缩短了学制期限,较癸卯共缩短了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②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③女子教育取得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④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
3.颁布课程标准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完全人格或养成健全的人格。
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完全人格教育。
(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1. 推进“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办学方针。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①重视图书馆建设,手机各学派文献资料;②网罗各方面人才来北大执教。
2.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学科调整:由文法理工商多科—文法理—取消三科界限。
①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②建立旁听制度,课堂向社会开放;③将体育定为正式课程,大力提倡美育。
3.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4.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活动能力。
(三)独立教育思想 1922年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独立于宗教。
教育独立包括:1.经费独立;2.行政独立;3.思想独立;4.内容独立;5.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一)平民教育思潮(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蔡元培等人对旅法华人的教育活动。
基本内涵: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
(三)职业教育思潮★由清末民初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
背景: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②新文化运动后民主战士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产的抨击;③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也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
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行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
从理论上探讨,实践上推行。
(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大量传播并在中国形成一种思潮是在五四前后,尤其是在杜威来华讲学后。
形成原因:①杜威的学说正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的主张;②适合当时中国教育界改革传统教育脱离社会需要,脱离儿童生活和发展等弊端的呼声;③其学生胡适、陶行知等及一些教育界人士的宣传。
(五)勤工俭学运动发端于1912年,由李石曾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
目的:大兴苦学之风,从而“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
四川四参与此活动人数最多的一个省。
(六)科学教育思潮★ 1.1914年任鸿隽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的“中国科学社”和创办《科学》杂志,倡导科学教育,主张将科学内容与方法渗入各项社会事业。
主要表现:①科学的教育化,即提倡学校中的科学教育,按照教育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②教育的科学化,即提倡以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包括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各种心理和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试验及量表的编制应用等。
2.对中国近代教育进步的促进表现:①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蔚然成风,教育及心理测量、智力测验、教育统计、学务调查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界成为十分流行的研究手段;②各种新教学方法的试验广泛开展,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等方法为人们耳熟能详;③高校中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开始设置。
(七)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内涵:①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②教育是国家的任务。
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主张:①认定外国在中国办教育不怀好心,必须收回教育权;②出于培养良好国民的考虑;③提倡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