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一、选择题读经纬网圆柱投影图(局部),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处在北寒带B.b点位于西半球C.c点位于大西洋D.d点位于c点东南方向2.关于L1、L2表示的实际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A.L1=2L2B.L1=1.5L2C.L1=L2D.L1=0.87L2解析:第1题,a点位于60°N纬线上,属于北温带;b点位于45°E经线上,属于东半球;c点位于150°E,不位于大西洋;d点的坐标为(0°,135°W),c点的坐标为(60°N,135°E),所以d点位于c点的东南方向。
第2题,L1位于60°N,a、b两点的经度差为180°,L1表示的实际距离为cos60°×180×111 km=90×111 km。
a、d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差为60°,所以L2表示的实际距离为60×111 km。
答案:1.D 2.B(2017届河南六校联考)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3~4题。
3.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方B.西方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4.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A.20 000千米B.15 000千米C.10 000千米D.5 000千米解析:第3题,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因为两地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然是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以劣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
第4题,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经度的距离为111千米×cos θ(θ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
答案:3.A 4.D(2017届泰安模拟)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5~6题。
5.该岛的面积约为( )A.0.43平方千米B.4.3平方千米C.14.3平方千米D.143平方千米6.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解析:第5题,依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东西长度约为2′,运用赤道上跨1个经度距离约为110千米,可推断该岛东西长度约为3千米;同理可计算出南北长度约为1.4千米,则面积约为4.2平方千米。
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_一_1.1地球与地图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一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A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W向东到160°E的东半球。
A、B、C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
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小于乙。
2017年6月21日,河北省省长宣读了《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管理机构有关问题的批复》,下面四幅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4.确定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位置关系最适宜的一幅图是( )A.甲B.乙C.丙D.丁5.显示雄安新区区域地理环境最为详尽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3选D,4选B,5选D。
第3题,四幅图图幅面积相等,因此表示实际面积越小的比例尺越大。
第4题,四幅图中,乙图能够显示出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位置关系。
第5题,四幅图中,丁图比例尺最大,因此所表达的地理事物最为详尽。
【方法技巧】图幅相同地图比例尺、范围、内容、精确度比较6.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7.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8.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6选C,7选D,8选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一)1.1 地球

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邯郸模拟)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长C.经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D.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2.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A.48.245千米B.55.661千米C.110.569千米D.111.415千米【解析】1选D,2选B。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度1度的纬线长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说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
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随纬度增加有微小变化,说明地球的形状并不规则。
第2题,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cos60°千米,与B项最相近。
(2015·宜昌模拟)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10°。
读图,回答3、4题。
3.A点在B点( )方向( )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4.从半球位置来看( )A.A在东半球、南半球B.A在西半球、北半球C.B在东半球、南半球D.B在西半球、北半球【解析】3选D,4选A。
第3题,图中西经度向右增加为西方,因此可以确定向左为东,进而确定南北方向。
第4题,A位于20°W以东属于东半球,南半球;B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南半球。
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
据此完成5、6题。
5.M点的地理坐标大致为( )A.90°E,45°NB. 90°W,45°SC.90°E,45°SD. 90°W,45°N6.自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 )A.东北B.正北C.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解析】5选C,6选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一 1.1 地球与地图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建议用时:20分钟)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M和N实地距离约是( )A.4 444千米B.3 333千米C.2 222千米D.1 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解析】1选C,2选B,3选B。
第1题,计算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纬线长的公式是L=111×n×cosα(n是两地的经度差,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地距离L=111×(80°-40°)千米×cos60°≈2 222千米。
第2题,地球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此两点的大圆(由这两点和地心三点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组成的劣弧长,在M、N之间大圆劣弧向北凸出,从M点到N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第3题,据图可知M点的坐标为(60°N,80°W),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2017·滨州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5.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6.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可能为450米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C.可直视丙村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解析】6选B,7选C,8选D。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一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提升练一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面四幅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2.确定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位置关系最适宜的一幅图是( )A.甲B.乙C.丙D.丁3.显示雄安新区区域地理环境最为详尽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四幅图图幅面积相等,因此表示实际面积越小的比例尺越大。
第2题,四幅图中,乙图能够显示出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位置关系。
第3题,四幅图中,丁图比例尺最大,因此所表达的地理事物最为详尽。
读经纬网圆柱投影图(局部),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处在北寒带B.b点位于西半球C.c点位于大西洋D.d点位于c点东南方向5.关于L1、L2表示的实际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A.L1=2L2B.L1=1.5L2C.L1=L2D.L1=0.87L2【解析】4选D,5选B。
第4题,a点位于60°N纬线上,属于北温带;b点位于45°E经线上,属于东半球;c点位于135°E,不位于大西洋;d点的坐标为(0°,135°W),c点的坐标为(60°N,135°E),所以d点位于c点的东南方向。
第5题,L1位于60°N,a、b两点的经度差为180°,L1表示的实际距离为cos60°×180×111km=90×111 km。
a、d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差为60°,所以L2表示的实际距离为60×111 km。
(2019·衡水模拟)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6、7题。
6.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b>a>c>dB.b>a>c=dC.b>d=c>aD.b>d>c>a7.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最不可能在( )A.12月至次年2月B.3至5月C.6至8月D.9至11月【解析】6选D,7选A。
2020年【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地球与地图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一地球与地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西北再西南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3.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N与PQ等长B.M在Q的东北方向C.MP与NQ等长D.30°和60°两线最终相交【解析】1选C,2选B,3选C。
第1题,MN两点同在北半球,故两者之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即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第2题,同理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
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经度相差180°,故为100°E;纬度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故纬度为60°S。
第3题,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MN长度小于PQ;经线长度都相等,故MP与NQ等长;M在Q的西北方向;两条纬线相互平行,经线最终相交。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4选B,5选A。
第4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等高距和疏密相同,则比例尺越大的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坡度越陡。
第5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方法技巧】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西北再西南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3.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N与PQ等长B.M在Q的东北方向C.MP与NQ等长D.30°和60°两线最终相交【解析】1选C,2选B,3选C。
第1题,MN两点同在北半球,故两者之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即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第2题,同理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
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经度相差180°,故为100°E;纬度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故纬度为60°S。
B项正确。
第3题,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MN长度小于PQ;经线长度都相等,故MP与NQ等长;M在Q的西北方向;两条纬线相互平行,经线最终相交。
(2015·山东实验中学模拟)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4、5题。
4.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5.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解析】4选C,5选D。
第4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 220千米。
2022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练1 地球和地图(含解析)

课时标准练1 地球和舆图悉尼某考查船对两极地域举行科考,路过以以下图(天下舆图)中的M、N地。
据此完成第1~2题。
1.M职位于( )A.西半球B.北温带C.高纬度D.极昼、极夜区2.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飞行前去N地途中的飞行偏向是( )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2020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在深圳的张老师与王老师要开车到S小区洽商营业。
下边两图划分是张老师和王老师的车载导航屏幕截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假设是张老师的导航屏幕为7英寸(1英寸约即是2.54厘米),王老师的导航屏幕为5英寸,且屏幕截图对应的现实面积相似,那么以下说法准确的选项是( )A.两车以相似的速率行驶时,张老师的导航屏幕上表现地址的光标箭头挪动速率快B.张老师的导航屏幕比例尺小,王老师的导航屏幕比例尺大C.两个导航屏幕上表现地址的光标箭头挪动速率相似时,张老师的车速快D.两个导航屏幕上表现地址的光标箭头挪动速率相似时,两车行驶速率相似4.张老师的车载导航屏幕上的N代表正北偏向,凭据两图信息,可以知道王老师的行驶偏向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北向西南(2020北京顺义高三二模)2019年10月15日,中国首艘自立制作的极地科学考查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出发,初次前去南极实行科考使命。
以以下图为我国南极考查站漫衍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中山站( )A.纬度高于泰山站B.位于西半球C.位于长城站西南边D.濒临印度洋6.昆仑站到南顶点的直线间隔最靠近( )A.1 100千米B.3 300千米C.6 600千米D.8 800千米以以下图为湖北某地等高线漫衍图,图中最顶峰海拔为1527米,等高距相似。
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M、N两地的海拔高差最大为( )A.29米B.39米C.99米D.89米8.山区门路受地形影响,随便超车大概变成严峻结果,自M开车至N,最得当超车的地址是( )A.甲B.乙C.丙D.丁暑期,某地理乐趣小组到冀东某地研学,以以下图是该地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及综合测试卷

课时作业(一)地球和地图(对应学生用书P 247)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福州模拟)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 .东南B .西南C .东北D .西北解析:关键是读准两幅图中经纬网的度数,推断出河流三角洲的具体位置,就可以判断出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西南方向。
答案:B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甲乙相同D .无法判断解析:相同纬度差的经线段实际距离相等,依据图上距离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综合分析甲、乙两图的图上距离及纬度差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2012兰州模拟)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然而,对于我们的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亿万年来,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测量地的纬度(单位:度)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0111.322110.5693096.490110.8504578.850111.1328019.394111.6663.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C .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D .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解析: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可以推出,“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实际上是纬线长度,“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实际上是经线长度。
随纬度的增加,纬线长度很快变短,经线长度略微变长,由此可以推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答案:D4.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A.111.415千米B.55.803千米C.28.904千米D.110.569千米解析:南北纬60°纬线的长度约为赤道长的一半,而由于地势的影响,可能会略大于一半。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1 地球和地图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一) 地球和地图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南昌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
读图,完成~题。
.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西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东北方向.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向正西方向.向正东方向.先西南,后西北.先东南,后东北解析:第题,由图中经度分布特点可知,甲、丁两地相比,甲地位置偏东,且甲地更靠近南极点,故甲地位于丁地东南方向。
第题,乙、丁位于同一纬线上,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即向图中右上方向凸,因此,从乙地飞往丁地的最近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答案:(合肥模拟)下图表示南半球某一河流中下游地区的部分河段。
读图,回答~题。
.图示区域河流的总体流向为( ).自西向东.自东向西.自东北向西南.自西南向东北.在自然状态下,会受到严重侵蚀的河岸是( ).、、.、、.、、.、、解析:第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以确定河流是由图的右边流向左边,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第题,图示为南半球的河流,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向左;在、段,受侵蚀较严重的是岸,在河流的和段均为曲流,凹岸侵蚀严重,即和岸。
答案: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及两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题。
.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风化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解析:图甲西北部地貌景观为山地,主要是由地壳运动作用形成的。
由图乙知,①地为凹坡,可以根据目视估测山的相对高度,而②地为凸坡,目视估测其相对高度受限,海拔是无法直接估测的;从④地向谷底看也是凸坡,视线受限,故无法估测其相对深度。
答案: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A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W向东到160°E的东半球。
A、B、C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
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小于乙。
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
据此完成3、4题。
3.M点的地理坐标为( )A.90°E,45°NB.90°W,45°SC.90°E,45°SD.90°W,45°N4.自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 )A.东北B.正北C.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解析】3选C,4选B。
第3题,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说明位于极点,位于某一大陆上,可以确定为南极点。
图中左侧为0°经线,则M点的地理坐标为90°E,45°S。
第4题,P、N位于同一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距离最短,故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正北。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7题。
5.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6.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5选C,6选D,7选B。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课时提升练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课时提升练(一)一、选择题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下面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A.A线B.B线C.C线D.D线【解析】B线为20°W经线,穿过大西洋,几乎不穿过陆地。
【答案】 B2.下列比较不同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于②B.②大于③C.③大于④ D.①等于③【解析】在同一个半球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而在南北半球关于赤道对称的相同纬度,纬线长度相等。
在所有纬线中,赤道最长。
【答案】 C(2015·宝鸡月考)右图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读图回答3~4题。
3.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B.热带沙漠地区C.世界著名油田D.暖流流经地区【解析】读图,N与P位于同一纬线上,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也先见到日出,说明N地在东边,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极点为南极点。
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说明南半球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S。
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到最大,说明N地地方时现在是4点,根据图中经线度数,可以判断M是0°经线,N地经度是东经30°,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时正午12点的经线度数,即150°E。
所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沿岸有暖流经过,D对。
【答案】 D4.图幅范围内( )A.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B.此刻,各地在同一日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枯黄【解析】结合前面分析,N地为4点,即30°E是4点,所以30°W是0点,所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黑夜,A对。
0点也是日期分界线,所以图示区不在一个日期,B错。
此日太阳直射点在20°S,但无法判断朝哪个方向移动,所以昼夜长短变化无法确定,C错。
此季节,南半球是夏季,N地位于南非高原,草木茂盛,D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节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 •下图为两极地区示意图,黄河站在长城站的()A. 西北方向B .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解析:读图容易判断黄河站位于长城站北方,该题关键是东西方向判断,黄河站大约位于30 °E附近,长城站大约位于60 °W附近,故黄河站位于长城站东方。
故C正确。
答案:C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的最高峰海拔为 1 424米。
读图,完成2〜3题。
2. 该岛屿南北约为()A. 30 km B . 80 kmC. 150 km D . 500 km解析:根据在同一经线上相隔纬度1°,距离相隔111 km计算。
该地南北相隔纬度约0.7°〜0.8。
之间,所以南北距离相差约80 km。
答案:B3.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势周高中低B .常年盛行东北风C.水能资源较丰富D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解析:图中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该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位于南半球的信风带,常年盛行东南风,该地位于西半球;根据图中河流较多,且河流落差较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 该飞机飞行方向是()A. —路正西B .先东南,后东北C.先东北,后东南D .先西南,后西北解析:从甲、乙两地经度判断,甲地(150 ° E)位于乙地(90 ° E)以东,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呈顺时针,中心极点为南极点。
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图中甲乙间的线段,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
答案:D5. 飞机飞行的距离为()A. 3 330 km B .小于3 330 kmC. 6 660 km D .大于6 660 km解析:甲、乙两地均位于南纬60°,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计算两地间纬线距离为60X 111 km • cos 60 ° = 3 330 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A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W向东到160°E的东半球。
A、B、C 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
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小于乙。
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
据此完成3、4题。
3.M点的地理坐标为( )A.90°E,45°NB.90°W,45°SC.90°E,45°SD.90°W,45°N4.自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 )A.东北B.正北C.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解析】3选C,4选B。
第3题,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说明位于极点,位于某一大陆上,可以确定为南极点。
图中左侧为0°经线,则M点的地理坐标为90°E,45°S。
第4题,P、N位于同一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距离最短,故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正北。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7题。
5.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6.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5选C,6选D,7选B。
第5题,甲地海拔最低,为0~100米,丙地海拔最高,为500~600米,因此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接近600米,但不等于600米。
第6题,比例尺===。
第7题,图中公路尽量沿山谷延伸,在陡坡处呈“之”字状。
8.甲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乙为沿甲图中某剖面线所绘的地形剖面图。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是沿甲图中的哪条线段所绘( )导学号08620093A.abB.cdC.efD.gh【解析】选C。
乙图中,起点处海拔约为210米,故a、g两点不符合。
最高点靠近右端点,故cd线不符合。
9.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示信息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海拔在350~490米,地面起伏,坡度和缓,属于丘陵地形类型;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属于鞍部。
第(2)题,这一问是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修建水库具有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方面的作用、汇水面积大、河谷狭窄,利于建坝等方面分析赞成的理由;也可从修建水库会淹没耕地,使人均耕地减少、需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建设成本高,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方面分析不赞成的理由。
答案:(1)丘陵;鞍部。
(2)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需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
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回答1~3题。
1.最适宜与A地共同使用该图的国家是( )A.印度B.中国C.澳大利亚D.美国2.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下列有关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东半球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D.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 000千米3.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 ( )A.正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正西方【解析】1选A,2选B,3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在纬线图上主要体现的是纬度差异,由图可知A 点与印度经度几乎没有差异,主要为纬度差异,所以最适宜使用该图,而其他三国,都既有经度差异也有纬度差异,所以不适宜用该地图。
第2题,对跖点是关于地心对称的点,它们纬度数相同,分别为南北纬度,经度和为180°。
互为对跖点的两地一定分属两个半球,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
由于划分日期的线有两条,如果互为对跖点的两地同时位于零时经线与180°经线一侧,就会是同一日期。
互为对跖点的两地球面最短距离相差约20 000千米。
第3题,由A点与悉尼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现,A点在南极洲,位于悉尼南方,且从悉尼向A 方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跨过的经度数小,A在西,所以A在悉尼西南方向。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不能正确认识到纬线图上主要体现的是纬度差异。
(2)忽视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的位置关系: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3)没有掌握极地经纬网判断方向的方法——“以极地定南北,以自转定东西”。
(2018·广州模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导学号086200944.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5.该地拟修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 )A.乙处B.丙处C.丁处D.戊处【解析】4选B,5选D。
第4题,乙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可能看到梯田;丙地线路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能欣赏到峡谷风光;甲丁之间有山脊阻挡不可通视;行进方向由西南向东北。
第5题,戊处位于峡谷,其上游有集水区域,因而该地作为坝址建水库最佳。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6、7题。
6.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7.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B.178米C.220米D.255米【解析】6选B,7选C。
第6题,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可能位于山谷或山脊。
根据题目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
第7题,图示区域东、西两侧之间最多有7条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为30米,可以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为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东、西最大高差应该为180米<H<240米。
【加固训练】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1)、(2)题。
(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解析】(1)选D,(2)选B。
第(1)题,因为是“台风过后”,测量本次台风的降水量已经不可能;溪谷中的蒸发量不是学生实习能够测量出来的;但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溪谷所在地的坡度和洪水过后形成的堆积物粒径的大小。
第(2)题,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山谷;溪谷发育在山谷中,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自然在山谷中,而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
8.(2018·蚌埠模拟)图1为某大陆东部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从地形上看,图2四幅剖面图与图1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解析】选B。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区域面积不大,甲乙沿线气温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拔的影响。
海拔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因此从甲向乙方向依次经过山顶和山谷地貌。
9.(能力挑战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
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
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
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 剖面的是_______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
第(2)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为山脊。
如果两地之间有山脊相隔,就会阻挡视线,山谷则不会。
第(3)题,G、H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从G到H 海拔是先升高再降低,故选②。
GH和DE的交点I 为GH间的最高点,DE间的最低点。
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100米,B处海拔为700米,A处海拔为1200米,两地的垂直高差为500米,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故两地之间相差约3 ℃。
答案:(1)画图略。
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鞍部,不会阻挡视线。
(3)②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
(4)3 ℃。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 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