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教案(一)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苏教版必修一《地球与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苏教版必修一《地球与地图》教案

高中地理苏教版必修一《地球与地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图的基本概念;2. 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3. 理解地图的基本元素和绘制方法;4. 能够运用地图解答地理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构造;2.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2. 地图的基本元素和绘制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苏教版必修一《地球与地图》;2. 工具: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地球仪,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地球和地图的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地球的基本构造(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地球的基本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以及地球的内部构造对地球表面形态和地理现象的影响。

3.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2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生动的比喻,讲解地球的形状为近似椭球体,地球的周长和直径的测量方法,并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由此造成的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测量和模拟实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4. 地图的基本元素和绘制方法(30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元素,包括比例尺、方位角、图例等,并通过实例讲解地图的绘制方法,如等经纬度网绘制、等高线绘制等。

鼓励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地图,提高他们的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

5. 运用地图解答地理问题(2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和实地考察,指导学生运用地图解答地理问题,如找出某个地点的经纬度、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等。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归纳总结(5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地球和地图的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和实践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图、绘制地图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同学们看小黑板,老师总结一下。


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 90°
代 号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
(用表格对比纬度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 10°经线
向东西各分作 180°
东经(E)西经(W)
20°W、160°的 E 和经线圈作为划分东
西半球的界线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 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 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 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 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等 分为两个半球,那么东半球和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呢?
在国际上习惯用(3)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我们看 图 1:11 东、西半球的划分,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把 20°W 和 160°E 作为划分东 西半球的界线呢?同学们看,通过这样的划分,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 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同学们看一看图,通过这样的划分,亚洲大部分在西 半球还是东半球?(东)北美洲在哪半球(西)好,刚才我们讲了纬度和经度。
(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度数,

地球和地图教案(一)

地球和地图教案(一)

第一讲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基础知识【学习要求】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学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经纬网(1)列表比较经纬线的基本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特征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长度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互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同一经线圈上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经度纬度经度划分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由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东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北极点为90°N;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南极点为90°S2)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①重要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23°26′是热带和温带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经纬网的具体应用1.类型:2.应用(1)定“方向”基本思路: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基本方法: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精品复习教案 1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精品复习教案 1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掌握半球的划分。

3、了解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

4、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掌握如何运用比例尺和判断方向。

5、了解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现象,地图三要素。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和投影片【教学过程】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半径、周长,体积。

(补充)了解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特别注意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

2、在地球上认识经纬网。

列表:经纬线的特点(强调)这是本章一个重点内容,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经纬度的确定和半球的划分,能够在经纬网上确定一点的经纬度和所在的半球。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列表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现象。

(强调)这是本章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自转的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能够看懂公转示意图,找出每个位置地球的节气和昼夜情况。

4、地图的基本要素。

(提问)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特点: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标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方向: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经线南北,纬线东西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北(补充)考试中有很多关于三要素的题目,包括比例尺大小的判读,特点的比较,在平面图上方向的确定等,复习的时候一定真正搞清楚定义,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5、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列表比较五种地形的特点。

看图分析比较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强调)重点主要山脊和山谷的判读,山脊是向海拔低处弯曲,山谷是向海拔高处弯曲,这是一个重点内容,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6、地图的应用。

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地图类型,能够在不同的实践中运用不同的地图。

了解新兴的高科技地图的产生和应用。

地球与地图教案

地球与地图教案

地球与地图教案教案标题:地球与地图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掌握地球上的大洲和海洋的位置和名称。

3. 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4. 学会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大洲和海洋的位置和名称。

3. 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幻灯片。

2. 地球仪和世界地图。

3. 学生练习册和地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使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个大洲和海洋。

2. 提问:你能说出地球上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名称吗?二、讲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15分钟)1. 使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基本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2. 介绍地球的特征,如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特征如何影响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三、学习大洲和海洋的位置和名称(15分钟)1. 使用地球仪和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各个大洲和海洋的位置和名称。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示,用手指或笔指出地球仪上的各个大洲和海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四、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15分钟)1. 讲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方位角、图例和经纬度等。

2. 使用幻灯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并解释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

3. 分发学生练习册和地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要素进行实践操作。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和地图练习题上的任务,巩固对地球和地图的理解。

2. 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地球和地图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2. 进行课堂小结,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资料,进一步了解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和地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篮球。

学生:搜集证明地球形状的资料,做一只带桅杆的纸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可能都提出过这些问题: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共同讨论有关地球的话题。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来了光与热;而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给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形状的呢?(通过问题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播放课件]地球卫星照片。

[教师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一个球体。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播放课件]教材图1.1中①天圆地方,②天如斗笠。

初一地理教学视频新初一全科视频课,简单学习网全部免费听广告初一地理教学视频一线教师,同步课本知识讲解,预习复习,一站满足查看详情配音:文字解释见教材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第一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重点】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难点】经度、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课前预备】学生课前预备:量角器教学器材:两人或四人一个地球仪、绳子、直尺、彩色粘贴纸、经纬网仪教学课件:自编计算机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入〕用远离地球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外形,但对于这么巨大的星球,怎么争论它呢?生疏地球仪〔观看、演示〕观看地球仪,仿照教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提问〕1.观看地球仪描述地球仪的构造。

2.观看地球仪找出地球仪转时绕的轴。

3.观看地球仪外表都有什么?4.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干什么?〔小结〕地球仪是按确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它由底座、支架、斜着的一根轴、球体等构造构成,我们把地球仪围着转动的轴称为地轴,它与地球外表相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正对天空中的北极星四周,这点我们称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地球上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和北极点相对的点叫南极点,地球上的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到南、北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被称为赤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的方向是西。

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

〔提问〕1.地球仪上的球体是正圆球体吗?为什么与实际的地球外形不符?2.地球里真有这么一根地轴吗?3.各种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在地球上能建一座四周都朝北的房子吗?假设可以,应建在哪里?〔活动〕1.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同学之间相互检查2.假设用一个圆圈代表地球,你能把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赤道画在图上吗?〔承转〕1.学生利用在教室的座次描述某同学的位置,引出描述位置的常用方法。

2.通过设问“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中患病风暴攻击,船舱进水,现在需要紧急救援,这时船长该如何告知救援人员他所在的位置?海湾战斗时美军地面战士在沙漠中觉察目标,他该如何向指挥中心汇报目标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平面上的横纵网格〔教室座次〕经变形后绘成球面上的网格〔经纬网〕,引出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一种方法——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八年级上地理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地理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地理教案设计一、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认识学习地球的形状、结构以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1.2 地图的阅读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坐标轴、方向、图例和注记。

练习阅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交通图、世界地图等。

二、第二章:亚洲2.1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了解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关系。

掌握亚洲的边界和主要的海陆分布。

2.2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习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了解亚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三、第三章:欧洲3.1 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习欧洲的地理位置,了解欧洲与其他大洲的关系。

掌握欧洲的边界和主要的海陆分布。

3.2 欧洲的自然环境学习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了解欧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四、第四章:非洲4.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习非洲的地理位置,了解非洲与其他大洲的关系。

掌握非洲的边界和主要的海陆分布。

4.2 非洲的自然环境学习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了解非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五、第五章:美洲5.1 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习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美洲与其他大洲的关系。

掌握美洲的边界和主要的海陆分布。

5.2 美洲的自然环境学习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了解美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六、第六章:大洋洲与南极洲6.1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习大洋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大洋洲与其他大洲的关系。

掌握大洋洲的边界和主要的海陆分布。

6.2 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学习大洋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了解大洋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七、第七章:人文地理7.1 人口与城市学习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等基本知识。

了解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7.2 农业与工业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知识。

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类型等基本知识。

八、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8.1 经济发展概述学习经济发展的概念、指标、阶段等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 地球基础知识【学习要求】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经纬网(1)列表比较经纬线的基本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2)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①重要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20°W 经线和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23°26′是热带和温带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核点考点突破特征经线 纬线形状 半圆圆长度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互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同一经线圈上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经度纬度经度 划分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由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 规律 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东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北极点为90°N;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南极点为90°S 判断 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由南向北度数增大者为北纬;减小的为南纬经纬网的具体应用 类型侧视图极地俯视图 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经纬线特点纬线为曲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曲线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状的曲线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2.应用(1)定“方向” 基本思路: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基本方法: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分别在东西经,a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b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2)定“距离” ①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距离等于两点纬度差乘以111千米。

如右图中AB 之间距离=60°×111千米=6660千米。

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θ),则两点间的距离=111千米×cos θ。

如右图中AC 之间距离=111千米×cos60°=55.5千米。

(3)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 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 ,而不是弧MQK ,赤道上除外)。

如图中地球上M 向K 运动最短距离方先东北再东南,上图中C 向A 运动的最 短距离为先西北再西南。

(4)定“位置”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是近年来的高考基本能力要求,是判定区域特征 的前提基础。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求脑中有网, 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掌握一些重要 的大洲、国家和我国重要地区和地形区的轮廓和大致的经纬度位置,以及 一些重要河流的轮廓和河口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再结合图中重要的信息, 例如重要城市、山脉、交通线名称等综合判定区域位置。

23°26′N23°26′S135°W45°E20°W23°26′N23°26′S45°WA B30°N 30°SC 30° 90°A B MK P【例题解析】例题:读右图,世界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 、B 、C 三地的地理坐标: A (20°N ,110°E )、B (30°N ,100°E )、C (30°N ,120°N2.图中北京位于吉隆坡的东北方向。

马尼拉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3.图中BC 之间沿纬线方向的距离为1922.52千米,若一架飞 机从B 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C 点,则飞机的飞行方向 为先东北再向东南。

4.吉隆坡、马尼拉、北京分别位于热带、热带、温带。

例题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1)写出图中经纬度位置:A (70°N ,10°W )B (60°N ,10°E )C (50°S ,80°W )D (50°S ,50°W )(2)A 、B 、C 、D 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A 、B,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A ,位于寒带的有A ,位于温带的有C 。

(3)A 地位于B 地的西北方向,C 地位于D 地的西北方向,A 地位于D 地的东北方向,B 地位于C 地东北方向。

(4)某飞机由D 地飞向F 地,沿最短航线,合适的航向为先西南后西北,DF 之间实际距离约是1665千米。

FC 之间的实地距离约是1110千米。

例题3:下左图为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个科考站,右图为北极科考站黄河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黄河站位于中山站西北方向。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飞往中山站,其最短航线应如何走先东北再向东南。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中山站、昆仑站、黄河站。

【课堂检测】右图所示为以38°N 、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1~4题。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B .北半球、西半球C .南半球、东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2.“陆半球”的极点与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A .5772千米 B.4218千米 C.5772米 D.4218米3. 从“陆半球”的极点到北京(40°N ,116°E )之间的最短航线方向为( )A.一直向东B.一直向线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生东北 4.“水半球”的极点位于北京(40°N ,116°E )的______方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读右图极地俯视图,回答5~7题。

5.图中四地位于东半球中纬度的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6.图中四地位于北半球寒带的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 读我国钓鱼岛(北纬25.75°,东经123.47°)、黄岩岛(东经117°51 北纬15°07′)经纬网图,回答7~8题。

7.图中钓鱼岛位于黄岩岛的( )方向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8.图中钓鱼岛与福州市的距离约为( )注:cos(26°) ≌ 0.9A. 385千米B.485千米C.585千米D.685千米 9.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城市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__圣保罗_。

位于热带的是___圣保罗_。

位于中纬度的是 _巴黎、珀斯、索契。

(2)位于北京(40°N ,116°E )东南方向的是珀斯,巴黎位于北京西北方向,圣保罗位于索契西南方向。

(3)图中四个城市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巴黎、索契、珀斯、圣保罗,由南向北顺序为珀斯、圣保罗、索契、巴黎。

0° 60°E30° 60° 150°W 60°W 30° 60°甲乙 丙 丁 台湾岛 福州市钓鱼岛 东 海0 50 100千米28°N 26°N120°E 123°E 126°E黄岩岛20°N南 海 中 国海南岛 台湾岛 菲 律 宾 15°N110°E 115°E 120°E 2°19′E 48°52′N 巴黎 40°W 50°W23°26′S 圣保罗 120°E 23°26′S 珀斯索契澳大利亚巴西 俄罗斯E 43°35′N 3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