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教案:地球与地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讲 地球和地图(教师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考点细化预测】【构建知识体系】第1讲地球和地图【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地球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答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6371千米二、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度和为180°。
【答案】赤道赤道经线经线圈4 相等相等相互平行相等赤道东西南北2.经度与纬度北纬南纬东经西经赤道20°W~0°~160°E3.经纬网(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答案】地球仪经线纬线精确定位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答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南北东西2.地图上的比例尺【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答案】注记四、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为海拔,B为,C为。
【答案】相对高度海拔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等高线的判读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的地方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
(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
【答案】海拔高度陡坡降低升高高低重合山顶山谷山脊陡崖缓坡陡坡鞍部坡度3.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1-地球仪与地图

2. 比例尺 (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 ①比例尺越大,其分数表示的分母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②比例尺越小,其分数表示的分母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图幅大小相同时 VS 实地范围相同时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反之,表示范围越大。 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
2. 经线与经度
经度: 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 某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 在平面的夹角的度数,即为该地经度。 如图中∠ AOB= ∠ CED,为 B、D 两 地的经度。
……
……
2. 经线与经度
经度:
①起点: 0°经线。 ②东西经划分: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 “W”表示。东、西经的范围各为 180°。
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
图示
5.应用 (1)选址应用
应用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露营地
远离河谷、河边(C 处、D 处),以 免遭遇洪水;应避开陡崖、陡坡(A 处),以防崩塌、落石;应选在地势
较高、较平缓的地方
5.应用 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交通线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坡度缓的地方,尽量沿等高线修筑,以降低工程难度 和成本,保证安全。 引水线路避免越过山脊,尽量由高处向低处修建,使水自流。 输油(气)管线应尽可能短,且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降低工程难度与成 本,确保工程安全性。
2. 判读 (3)具体地形的判读 陡崖:几条不同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弯曲,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弯曲,向海拔高处凸出,为集水线。
2. 判读 (4)基本地形的判读 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 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 盆地:海拔中间低、 四周高;等高线中间稀疏,四周密集。 高原:海拔高, 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在内部明显稀疏。
高三复习第一轮第1单元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考点5
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A、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数值小的在南面。 B、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数值大的在南面。 C、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 均为正北方。
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 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地点。 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
2. 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地区(或上空)靠拢,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①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
③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2)在学习大洲、大洋及世界区域地理时,可加上南北纬30°、40° 、60° 等纬线及20°E(非洲中分线)、30°E 50°E 60°E、120°E、60°W(南美 洲中分线)、120°W等经线,在读图中掌握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 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工农业区和城市等。 (3)在学习中国地理和区域地理(选修二)时,再加上90°E、100°E、 110°E、120°E经线和25°N、30°N、35°N、40°N纬线,进一步丰富在中国穿过 的地理事物。除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矿产基地外,还有工业区、 农业区、城市、港口、交通线、旅游点等。 (4)要经常在地图上顺着相关的经、纬线对世界和中国的大好河山畅游,以 达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效果。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案

《论语》全文及解释《论语》全文注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有得道的人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和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颜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掌握得是否不够熟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讲信诺;节省开支、爱护人材;顺应农时节气调用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孔子说:“年少后生,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严谨守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品德而不注重相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姓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曾子说:“慎重对待死亡,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有子说:“礼的用处,和是最宝贵的。
先王的道之所以美好,大小事都根据它。
有不遵守的,知和而和,不用礼去对待它,也是不可行的。
1001 2014-2015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3课时)√

1地球和地图【学习目标】1.能说出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出不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
2.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
3.能说出比例尺、方向、图例。
【基础回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星。
2.两极:地轴穿过________,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_______点和_______点。
34.5.经纬网图的判断(1)地图投影(标出各经线度数)①方位投影图 ②圆柱投影(完整展开图)(2)经纬度判读【例】判断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判断【例1】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重要)判断:C 丙在D 丁的__________________; D 甲在C 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180°判断方法:180°甲在乙_________丙在丁_________甲在乙_________ 丙在丁_________甲在乙_________ 丙在丁_________ 甲在乙_________ 丙在丁_________【例2】读图判断A→B,C→D 的运动方向。
(4)运动物体方向:判断A 图:乙→丁的方向:____________; 判断B 图:乙→丁的方向:_____________(5)距离计算【例】计算AB 、CD 、EF 、CE 、BF 建的距离。
AB :_________________; CD :_________________; EF :_________________; CE :_________________; BF :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确定对称点①关于赤道对称:如A(40°N,20°W)与B(_______,_______)。
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一)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1.1节地球和地球仪考情分析:该专题在高考中每年都有涉及,多以提供空间区位为主,然后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在高考中涉及本专题知识和能力的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在本专题复习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考点呈现: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
3.利用经纬网解决定位、定向、计算距离等相关问题。
应试策略:本专题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本专题的复习,一方面要通过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问题实质从复杂的背景材料中提炼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要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精析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2)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注:任何纬线长度、半径的计算问题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º,其对应的弧长为111km,同理,在所有经线上,1º弧长也是111km,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算出地表两点的实地距离。
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1º弧长为111cosa.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
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②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特殊纬线:赤道:0 º;南、北回归线:23º26′N;23º26′S;南、北极圈:66º34′N;66º34′S;低纬、中纬和高纬:低纬(0º—30º)、中纬(30º—60º)、高纬(60º—90º)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 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 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1~2题。
B 2.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该关地键纬是度确高定达太6阳8°直以射上点,的冬位至置日及前移后动出方现向极。夜由现此象可,知所该以地会在出此现过有程些 日中子的只昼能夜夜长间短进及行日测出试方,位故的选变B化选,项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知识归纳】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材料P2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比如求过AB两点的大圆的 劣弧。就像切西瓜,你要 同时切中球心和AB两点
若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 一经线圈上,作大圆劣弧。
先向东北
A
后向东南
B
心
最短航线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则先偏向极点,再偏离极点。
(2)没有现成的大圆
北半球纬线上的两点,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然后向东南 方向。(如下图所示)
B
50°
40°
A
20° 40°
C
100° 120°
20° 10°
②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③图幅相同的两幅图,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 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地理班课复习课教案年级科目教师班级日期时段课型课题地球与地图考纲要求了解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够结合地图,简单分析自然和人文现象背后的地理因素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重难点)。
2.结合地图,简单分析自然和人文现象背后的地理因素(重点)教与学过程析考题明考向一、看高考题并思考:高考题考点是什么?用什么的形式考的?(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B.60°NC.53°ND.40°N答案:C◎考察经纬网出目标明知点1.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2.结合地图,简单分析自然和人文现象背后的地理因素目标一: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一.1出示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读地球形状和大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与练达目标2讨论得出:(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
3.结合经纬网示意图认识经纬网图上的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1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关系所有经线都相较于南北极点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4.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5.学会经纬度的判断方法(1)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N”,向南增加是南纬“S”,向东增加是东经“E”,向西增加是西经“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讲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地理问题教学重点1.应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断方向、计算距离2.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图出现频率较高,且综合性越来越强,侧重于与其他考点相结合考查,比如根据等高线确定修建水库的地址和规模,与气温垂直变化的相关计算,聚落与交通线和等高线的关系等。
考查方向:1.以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距离的计算、方向及最短航线的判断2.以经纬网图和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的判断3.以经纬网图和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区域地理特征4.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图出现频率较高,且综合性越来越强,侧重于与其他考点相结合考查,比如根据等高线确定修建水库的地址和规模,与气温垂直变化的相关计算,聚落与交通线和等高线的关系等。
教学过程告知学生学生根据教材和以前掌握的知识完成《金版教程》上的“基础梳理”第一讲地球和地图第一课时要点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8万里)。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假想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球仪上,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N;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S)。
3.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的基本特点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长度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相互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同一经线圈上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经度纬度划分方法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由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东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北极点为90°N;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南极点为90°S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由南向北度数增大者为北纬;减小的为南纬(3)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①重要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20°W 经线和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23°26′是热带和温带划分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经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要点二经纬网的主要应用1.定“位置”2.定“方向”3.定“距离”4.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5.利用经纬网定“范围”6.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1.判定方向(1)基本思路: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AC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CB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AB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2)在方格状经纬网上,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如下图中A在B的西北方向。
具体判读方法:(3)在极地投影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直线。
纬线则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具体判读过程:①依据劣弧判断东西:在被比较的两地AB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头指东,箭尾指西,如上图中A在B的西面。
②依据极点判断南北:越靠近北极点,则位置越向北;越靠近南极点,则位置越向南,上图中B点较A点更靠近南极点,则B在南面,A在北面。
综合以上过程,则A在B的西北方向。
第二课时2.量算距离(1)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111千米,如图中AC间距离。
(2)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3)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经度相差n°的纬线长度为111千米×n°×cosφ,如图中AB距离。
(4)如果两点,经度不相同,纬度也不相同,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估算,先假设两点间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如图中BC间距离。
3.比较面积不论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还是在不同的经纬网图上,进行两区域面积大小的比较时,应该看其实际占有的单位经纬网格的多少及其所处纬度的高低,若占有的单位经纬网格越多,其所处的纬度越低,则其面积越大;反之则越小。
4.求算比例尺(1)先取同一经线上的A、B两点,并量算出AB间的图上距离。
(2)计算AB间的实地距离:AB间所隔纬度数×111千米。
(3)根据公式求算出比例尺的大小5.确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圆是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AB)。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下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第三课时6.区域定位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是近年来的高考基本能力要求,是判定区域特征的前提基础。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求脑中有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掌握一些重要的大洲、国家和我国重要地区和地形区的轮廓和大致的经纬度位置,以及一些重要河流的轮廓和河口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再结合图中重要的信息,例如重要城市、山脉、交通线名称等综合判定区域位置。
1.重要大洲和地区的区域定位2.主要国家的区域定位7.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40°S,160°E)。
四、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图上距离(1)公式∶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х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2)表示形式数字式:1:300 000线段式:(4)比例尺的大小及应用①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与分母的关系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比例尺放大、缩小多少倍,等于分母缩小、放大多少倍;地图图幅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地图反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墙上的世界地图),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书上的世界地图),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墙上中国地图),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墙上世界地图),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②比例尺的应用A、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
如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
B、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a根据比例尺求距离b根据距离求比例尺第四课时(5)利用比例尺,比较地形坡度、风力大小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6)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①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②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图,其比例尺越大;③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④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米”是注记。
五、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图)(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地形图(1)山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或示坡线位于等高线外侧)(2)山谷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凸高为谷):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3)山脊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凸低为脊)(4)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5)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6)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或示坡线位于等高线内侧)第五课时部位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判地形种类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判地形部位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地形图特别提醒(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