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CRT形 成相关危
险因素
导管相关因素 药物相关因素 疾病相关因素 其他因素
导管材质
硅胶
聚氨 酯
不同材质的导管与血液的相容性 不同,血栓的发生率:硅胶<聚 氨酯<聚乙烯,这可能是聚乙 烯等类似材质的导管会释放出一 种促凝的物质,从而使血液处于 高凝状态,从而更易形成血栓[1]。 [1]Bonizzoli M, Batacchi S, Cianchi G,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related thrombosis in post-critical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1,37(2):284.
导管相关血栓的 预防及处理
CRT形成机制
CRT临床表现
目
CRT诊断与治疗
录
预防和护理
CRT形成机制
1
内膜损伤
血栓形成三要素
血流淤滞:
•软化、溶解、吸收:纤溶系统激活及蛋 白水解酶释放,致血栓溶解吸收。
• 机化与再通: 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 称机化;血栓中出现新生血管使血流得以 部分恢复称再通。
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妊娠、产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高 凝状态 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粘性增加导致血液 的凝固性增强
大型手术、外伤等疾病造成的血管的损伤,释放凝血因子会增加 血栓的形成,且手术时间越长形成血栓的风险就越大。
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年龄大的患者血栓发生几率高 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输液导管相关血栓预防及处理
概 述
1.CRT分类
01
血栓性导管失功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无症状血栓
02
03
04
1. CRT分类
(1)深静脉血栓形成(DTV)置管侧肢体、颈部、肩部、胸部、颜面部有水肿症状或体征,超声检查提示DVT,伴或不伴有浅静脉,头臂静脉以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受累部位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颈部或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红斑或麻木感等表现。
2.6
1.07
5-8
11.7
24
4.81
15.8
5.88
5-15
15.3
28.9
3.07
5.4
1.82
5-23
12.5
18.5
2.13
2.9
0.55
5-25
11.9
23.4
1.64
0.3
患者5月13日复查B超示血栓减小,5月14日转回妇科继续用PICC化疗治疗
8. 案例介绍
置管侧手臂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时
8. 案例介绍
左侧肢体有胀痛,以为是用化疗药引起,未予重视
静疗门诊维护并行B超结果提示:PICC经贵要-腋-锁骨下走行-上腔静脉。左头静脉、贵要静脉、左肱静脉(内侧支)大部分管腔内血栓形成,仅肱静脉内侧支上段见少量血流显示,左贵要-腋静脉交界处管腔狭窄、PICC管完全贴壁
复查血管B超:左侧贵要静脉上臂段及头静脉前臂中段血栓形成(完全型),左侧肱静脉(内侧)血栓形成(部分型),继续抗凝治疗。转往妇科继续行化疗治疗。
3.1 CRT预防措施
3.2 CRT预防措施
LOGO
输液管
PICC
中心静脉导管(CVC)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和治疗能力。
02
制定严格的预防措施
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置管技术、定期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等,以确保患者的安。03建立监测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问题,
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5
总结与展望
临床意义与价值
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是医院内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及早发现和诊断,并采取有 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医疗质量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加速康复过程,提高医疗质量。
研究进展与趋势
早期诊断
目前,对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仍是一个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索更准确 、快速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包括患肢肿胀、疼痛、压痛、皮温及肤色改变, 严重者可出现功能障碍或肢体坏死。
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超声检查、静脉造影等辅助检查,可对导管相关性静脉 血栓作出诊断。
02
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
1 2
评估患者风险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识别高 危人群,如高龄、肥胖、长期卧床等。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 理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概述 • 预防措施 • 处理方法 • 预防及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总结与展望
01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是指留置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 后,静脉内血液凝固或血栓形成,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肢 体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疾病。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分析存在问题和挑战
问题
部分医护人员对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预防与护理流程在某些环节存在疏漏 ;患者遵医行为不佳,影响预防措施的实施。
挑战
如何持续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和专业素养;如何优化流程,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如何加 强患者教育,提高遵医行为。
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流障碍性疾病。
静脉血栓可分为浅静脉血栓和深 静脉血栓,以后者最为常见。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 上肢静脉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 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内膜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 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完整的 静脉内膜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前提。
血流缓慢
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 素,但单一的静脉淤血常不致引 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优先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免选择下肢 静脉,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管 和穿刺部位。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 部位皮肤,确保无菌 操作环境。
避免触摸或污染导管 接口,减少感染风险 。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
药物预防措施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给予 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使用溶栓药物,对于已形成的 血栓进行溶栓治疗。
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小 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01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屈伸肢体、翻身等 。
02
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可协助其下床活动,促进全 身血液循环。
03
避免长时间压迫或弯曲穿刺肢体,以免影响血液回 流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概述•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特殊情况下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与展望01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概述是指发生在置入血管内导管部位,与导管外壁或其附件紧密接触的静脉内血栓。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急性完全性血栓、慢性不完全性血栓、慢性完全性血栓。
分类定义与分类1发生机制与原因23由于血液流动缓慢、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导致血液在静脉内凝固形成血栓。
血栓形成导管的材料、规格、形状、留置时间等均可影响血栓形成的风险。
导管相关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活动量等也可影响血栓形成。
患者因素临床表现置管部位疼痛、肿胀、皮温升高、肤色改变、感觉异常等。
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测定)、血管超声检查、静脉造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02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定期更换穿刺部位为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定期更换穿刺部位,一般建议每48-72小时更换一次。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应始终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
避免在同一血管内反复穿刺应避免在同一血管内反复穿刺,以免损伤血管内膜,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以抑制血栓形成的过程,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炎药物使用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使用机械压迫方法如弹力袜、气压治疗等,可以减轻血管内膜的损伤,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压迫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滞,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运动锻炼机械预防措施03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定期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确保其畅通无阻,避免血栓的形成。
定期检查保持导管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感染,预防血栓的形成。
保持清洁如果发现导管有堵塞或感染,应及时更换导管,避免血栓的形成。
更换导管一般护理方法03抗炎药物如果导管的感染引起炎症,可以使用抗炎药物来缓解炎症,预防血栓的形成。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处理方案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
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抗 凝治疗方案,并观察治疗效果
。
溶栓治疗
针对急性血栓患者,可考虑溶 栓治疗,但需密切关注出血风 险。
导管调整与更换
若导管位置不佳或功能异常, 及时调整或更换导管,以降低 血栓风险。
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定期复查、症状观察等方 式,评估处理方案的有效性。
。
血管活性药物
03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前列地尔等,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形成。
04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护理 策略
观察与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1 2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 化。
检查肢体肿胀与疼痛
定期检查患者置管侧肢体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等 症状。
3
观察皮肤颜色与温度
留意患者置管侧肢体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
险。
血管损伤
手术、创伤或静脉穿刺等操作可能 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触发凝血 过程。
高凝状态
某些疾病(如癌症、血液疾病等) 或药物(如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 等)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
危险因素识别
01
02
03
04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静脉血栓发 生的风险逐渐增加。
性别
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怀孕、 使用激素等)可能比男性更容
保持导管通畅及固定良好
定期冲管与封管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 期为患者进行冲管与封 管。
固定导管
采用合适的固定方法, 确保导管稳定、不移位 。
预防导管堵塞
避免导管打折、受压, 及时处理导管堵塞问题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1、人员培训:应开展相关培训,组建专业静脉通路管理团队。
规范置入、使用和维护导管,以及专业的护理团队是减少包括血栓在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先决条件。
2、风险评估:置管前需要考虑的常见危险因素。
3、血管通路选择:在满足治疗需求前提下,应选择外径最小、管腔数量最少、创伤最小的输液装置。
4、置管血管选择:推荐在置管环节使用超声引导,除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成功率外,可对血管管径进行评估。
建议导管外径与置管静脉内径比值≤0.45%。
5、导管尖端位置:所有CVAD的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区。
尖端异位的导管应调整至该位置方可继续使用。
6、物理预防措施:在条件允许时,鼓励使用非药物措施预防血栓,包括置管肢体早期活动、正常日常活动、适当的肢体锻炼和补充足够的水分。
7、降低导管失功风险:
1) 正确使用冲封管技术。
2) 应用正确顺序进行导管夹闭和分离注射器,减少血液回流。
3) 同时输注≥2种药物时应核查药物相容性,并在每次输液前用0.9%氯化钠溶液充分冲洗管路,或更换输液器。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培训和教育
01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导管相关性静脉血
栓的认知和预防处理能力。
专业认证
02
建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相关的专业认证制度,提高医护人员
的专业水平。
持续教育
03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
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结论与展望
总结经验与成果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在预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方面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有效的 ,如使用抗凝药物、物理压迫、
机械预防等。
处理方法的改进
对于已经形成的导管相关性静脉 血栓,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是关键,如使用溶栓药物
、手术取栓等。
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 导管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有 助于减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
正确的置管位置选择
首选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可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为其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血流 速度较快,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避免股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由于位置特殊,容易受压、弯曲,导致血流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 险。
避免长时间卧床或制动
长时间卧床或制动可导致血液流速减 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应鼓励患 者多活动、翻身、下床走动等,减少 长时间卧床的时间。
重要性及影响
重要性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对 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影响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 血栓扩散、肺动脉栓塞、心肌梗死等 严重后果。
02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的预防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检查
在置管后应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更加先进的机械预防设备、加强抗凝治疗等。
最佳预防策略
03
处理策略
去除导管
一旦确诊为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应立即去除导管,以减少血栓负荷。
压迫止血
拔除导管后,应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出血情况。
针对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需要制定相关诊疗规范和指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管理能力。
01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02
03
04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预防策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身体状况等因素。
对于低风险患者可以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如保持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等。
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定义与概述
静脉壁损伤、血液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因素共同作用。
发生机制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基础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中心静脉置管、长期卧床等。
风险因素
发生机制及风险因素
预防及处理可有效降低CRVT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患者教育
05
结论与展望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管理。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摘要:PICC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安全、血管损伤小、置留时间长、无需医生操作等优点,常被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等临床治疗中,但随着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其中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性,危重患者中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3%–91%,血栓形成极易诱发肺栓塞等高危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
本文就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念、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重点对三大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干预内容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证优质护理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这一论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PICC导管;静脉血栓;危险因素;预防护理;综述一、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述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外周手臂静脉大多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
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是血栓发生的三大危险因素,PICC相关性血栓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与PICC导管相关的深静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4%和1%。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浅静脈血栓症状明显,深静脉血栓往往症状不明显,主要依靠超声来确诊。
二、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ICC对于治疗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静脉置管后具有很大的风险,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综合起来,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3种。
1、导管因素导管材质、导管管径的大小、导管尖端位置都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声明,聚氯乙烯、聚乙烯材料导管比聚氨酯硅胶类导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症状严重(血栓累及锁骨下静脉) 病程<14天 一般情况良好、预期寿命>1年、出血风险小 绝大多数CRT患者不需要溶栓
ACCP10溶栓治疗指征
抗凝V.S溶栓的禁忌
CRT肺栓塞风险高吗?
●CRT体量有限,多数引起的肺栓塞均为非症状性,致死性 肺栓塞极为罕见 ●多数CRT导致的血栓脱落发生在拔管时 ●没有深静脉血栓相关症状,单纯超声发现的血栓几乎没 有导致症状性/致死性肺栓塞风险 ●对于有深静脉血栓相关症状的患者,尽量避免在血栓症 状急性期拔管,当D-dimer连续下降趋势时在拔管
输液速度对血流影响
高输注速率: ,当液体输注速度对于所在的血管直径来说 比较高时,会产生压力阻碍血液回流,并导致 该置管静脉远端引|流区域的血液淤滞。
重点影响导管类型:留置针、中长导管
CRT的临床表现
2
症状性CRT易发生的时间:有症状的76例/2882PICC发生血栓的 时间
PICC出现症状性血栓平均在置管后 11.04+5.538天.[5] PICC 相关血栓绝大多数为 2周之内发生,故 在此阶段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导管置入 侧上肢局部情况,必要时实施相关预防措施。
由于保管期间始终存在血栓加重甚至脱落造成肺栓塞的风 险 ,需要告知患方保 留导管 的风 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 确保医患双方的安全。
●拔管不是CRT的治疗方式和处理方式!
拔管指征
●合并抗凝禁忌
●导管已失去功能 ●治疗不再需要 ●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 ●规范抗凝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加重
拔管时间
●若有抗凝禁忌证,一旦确诊CRT,则需立即拔除导管,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3-1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治疗策略与方法 • 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持续改进策略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供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 的防治指导,降低其发生率,保 障患者安全。
析。
分析内容
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输液导管使用 情况、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等, 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 进措施。
指导意义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可以为临 床医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提高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 的防治水平。
06
持续改进策略与未来展望
反馈机制建立和完善
1 2 3
建立患者报告系统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介绍
构建原则
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等,确 保评估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输液导管 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方法介绍
采用文献复习、专家咨询、临床实践等方法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评估指标体系。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输液导管相关 静脉血栓形成案例,进行详细分
鼓励患者主动报告输液导管相关不良反应,包括 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医护人员反馈途径
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反馈途径,如在线报告系 统或定期会议,以便他们及时分享经验和提出改 进建议。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数据,进 行定期分析和总结,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机械 性刺激和损伤,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 险。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概述•预防措施•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结论与展望目录01概述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是指静脉插管时导致血管损伤,或导管留置期间血液在局部形成血栓,并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
定义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发热、胸痛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X线等)进行确诊。
诊断标准定义和诊断标准发生率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危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生率和危害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导管、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检查等,以降低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护理针对已发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密切观察病情、合理安排活动量、做好心理护理等,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02预防措施常规预防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教育,使其了解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污染;针对不同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和材质,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常规预防还包括适当的活动和运动,特别是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常规预防1高危患者的预防23高危患者主要包括肥胖患者、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对于这些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意识,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
高危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预防措施在这些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间歇性气压治疗等。
特殊情况包括手术后的患者、创伤患者、妊娠期妇女等。
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护理措施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静脉血栓的迹象,如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变化等。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治疗——导管内血栓
导管内溶栓
早期
UK 5000~8万u/ml,根据导管标定的腔内容量封管 15~60min后,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不成功,再重复,最多3次 成功率90%
人,插管后可立即使用,不需要像AV内瘘 那样等待成熟。
缺点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气胸、血肿等。 感染和血栓形成高发 穿刺部位静脉狭窄或梗阻 外表不美观,不舒适 使用时间短 血流速可能不足,需要延长透析时间
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
导管的材料
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氨基甲酸酯 聚合物、硅酮聚合物等
观察护理: 使用后必须按血透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封管。
导管外血栓(extrinsic catheter thrombosis) 指南6:临时导管失功,只要无感染,可引导导丝更换导管,或用尿激酶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优导点管的弹严性 硬禁、半硬强、弹性行冲管,血栓形成引起的堵塞,应在 6小时内处理。预防非血栓性堵塞关键在于正 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漩涡而至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血栓性堵塞: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返流至导管,在 纤维鞘从插管后24小时开始形成,5~7天可覆盖导管全程(?)。
使用时间 临时性、长期性 导管回撤造影(pull-back venography)
导管腔内形成血凝块血栓所致 血栓形成常导致晚期导管功能丧失
最少凝血(激光切槽,光滑切口) 导管的弹性 硬、半硬、弹性
管尖)
安全易操作(Palindome
撕脱鞘)
临时性导管
长期性导管
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 患者高凝状态 肝素用量不足 管路受压扭曲
易引起血栓形成
血透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情况下不 宜另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如果一定要 用(如患者需要大量补液或无其他输液通 路),使用后必须按血透后导管的处理要求 封管。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1. 引言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输液导管已经成为医院常见的医疗设备。
然而,在使用输液导管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块在静脉内形成并堵塞静脉,会导致肿胀、疼痛和感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防止输液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 相关研究回顾各国学者在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认为降低静脉注射药物的浓度可以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临床实践也表明,在使用输液导管时,加强皮肤护理和引流,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3. 预防和治疗措施3.1 选用适当的导管据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输液导管对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有明显差异。
目前已有针对性较强的导管可供选择,如硅胶导管、聚氨酯导管等。
因此,在使用输液导管之前,应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以减少静脉血栓的风险。
3.2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在使用输液导管过程中,应定期观察患者的静脉通畅情况,并动态检测患者的血流速度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3.3 加强皮肤护理和引流在输液导管插管后,应注意定期更换敷料、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导管周围的水泡,并加强引流,避免静脉压力过高而引起血栓形成。
4. 结论输液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医疗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选择适当的导管、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加强皮肤护理与引流等措施,都是预防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而对于患者来说,则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并及时向医生反映症状,以便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5. 参考文献[1] Woller S C, Stevens S M, Kaplan D W, et al. Apixaban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9, 170(10):717-724.[2] Rosner M H, Perazella M A.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With Cancer[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6(18):1770-1781.[3] Debourdeau P, Kassab Chahmi D, Le Gal G, et al. Epidem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 Guidelines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40(42):3453-3546.。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 国专家共识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在医疗领域中,输液导管的应用十分广泛,但随之而来的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并发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概述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是指在使用输液导管过程中,在导管所在的血管内形成的血栓。
这不仅会影响输液治疗的效果,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等,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其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导管材质、管径大小、留置时间、患者自身的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局部血流缓慢等因素。
二、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置管侧肢体的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颜色改变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检查方法来明确诊断。
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这是目前常用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内的血栓情况。
(2)血液检查:如 D二聚体等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
三、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1、合理选择输液导管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血管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材质、管径和长度的导管。
2、规范置管操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置管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3、置管后的护理(1)定期观察导管情况,包括是否通畅、有无移位等。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药物预防对于具有高血栓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但需要权衡出血风险。
四、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1、一般治疗(1)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避免对患肢进行按摩和热敷,以免血栓脱落。
2、抗凝治疗这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3、溶栓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评估风险后,可以考虑溶栓治疗。
但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需要谨慎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管后的护理
1、导管护理:导管一定要妥善固定,严防折 断、脱落或空气栓塞发生,当患者睡眠、翻 身、更衣、沐浴、活动时要严加注意。用无 菌透明贴膜或用3M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 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 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 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
所以说:
住院病人每个人无论是否手术 均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
每个医护人员均应对此 有足够的认识!
1、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置管途径? 2、中心静脉置管维护三步曲? 3、深静脉血栓的处理及预防?
中心静脉穿刺目的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胃肠外营养治疗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其他:放置起搏器、静脉造影、介入治疗
肝素封管液的配置
封管液:稀肝素 肝素浓度:125u/ml 配制方法:2ml肝素(1、25万U)加入 100mlNS中,即125U/ml。 保存时间:12h
封管要点
浓度为125U/ml的肝素盐水是留置导管输液封 管的最佳浓度。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止使用肝素盐水封管, 比如脑出血患者,消化道出血患者,而应用 0.9%生理盐水封管,6—8小时封管一次。对 于凝血机制正常者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是安全 的,肝素液的浓度越大,封管保留天数越长。 封管液应每天配置,应注明配置日期时间, 超过12小时禁用。
中心静脉置管通过良好的护理,防止感染和导管堵 塞是保证静脉置管长期使用的关键。建立深静脉通 路的护理,减少了静脉穿刺频率,为病人减轻了痛苦, 也减少了感染机率,为危重患者紧急抢救赢得了宝 贵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反复穿刺引起患者焦 虑、烦躁对护士穿刺技术不满等负性情绪,改善了 护患关系,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可有 更多的时间观察病情,照顾患者,让患者得到更好 的护理。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长期卧床、住院打点滴,很容易发生深静脉血 栓,造成肺栓塞。但是,目前大部分临床医生 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不足。 卧床休息就是肺栓塞的隐患,一旦发生将无法 挽回。大家熟悉的经济舱综合征,在飞机上最 多不过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发生静脉血栓,导 致肺栓塞,更何况住院打点滴了。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导管留置并发症
1、导管堵塞 2、置管穿刺处红肿、渗出 3、导管脱出及移位 4、深静脉血栓 5、气胸、血胸 6、导管断裂
我们重点讲一下导管深静脉血栓的处理及预 防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 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合称为静脉 血栓栓塞症。
处理: 对于管内血栓建议频繁用少量的生理盐水,肝素(肝素 钠阻止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作用是肯定的)或尿激酶轻轻冲洗 导管,然后尽量往外抽吸,不可强行冲管,以免发生松脱的血 栓进入静脉形成血管栓塞,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当中 心静脉导管发生管腔血栓完全堵塞导管时,可以用0.4单位瑞 替普酶浸润血栓,研究发现在:30min,60min,90min, 120min的累积导管再通率为66.9%,88.5%,94.7%,94.7%。
导管血栓形成
导管自身血栓
血栓形成附着在导管内或外表面, 包括腔内或导管尖端血栓及纤维鞘。
导管外血栓
由于导管存在导致的血栓,包括心 房内、心房壁及中心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血栓性堵塞: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返流至导 管,在导管腔内形成血凝块血栓所致 非血栓性堵塞:主要与导管扭曲、打折、纤 维蛋白沉积、异物颗粒堵塞有关 观察护理: 严禁强行冲管,血栓形成引起的堵塞,应在 6小时内处理。预防非血栓性堵塞关键在于正 确冲管
4、在输液过程中,为保持管道通畅,应先输乳剂, 后输非乳剂,输入酸性或碱性药物之间,以及输入 刺激性强的药物和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 理盐水冲洗导管。一旦发生堵塞可抽取少量生理 盐水冲管,同时尽可能往外吸,以免将血凝块冲入 血管内形成血管内血栓。 5、监测中心静脉压: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CVP 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 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 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 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谢谢!
深静脉置管禁忌证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感染的。 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 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并高热时,避免引起败 血症。 穿刺部位有炎症,胸部有畸形的。 严重肺气肿剧烈咳嗽者慎用锁骨下静脉穿刺。 不合作或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镇静和麻醉剂。 极度衰竭的患者慎用。
常用置管途径
导管维护三步曲
导管功能评估Βιβλιοθήκη 冲管ACL封管
导管机能的评估
冲管方法
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 于把附着在导管和血管壁的残留物冲洗干净, 加强冲管效果,也称之为脉冲式冲管
不间断的冲管方法
脉冲式冲管方法
封管
保证管道内有液体充盈,输液后封管时应注 意使导管全程均有抗凝剂。 抽取稀肝素水5 ml正压封管,封管液余1 ml 时边推边退针,以保持管内正压,避免导管 末端形成血栓。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患者血粘度高;反复穿刺置管 后成功,血管内皮损伤;长期卧床,血流 缓慢;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漩 涡而至血栓形成 观察护理:观察穿刺处有无肿胀、疼痛, 需行彩超检查 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钠、尿激酶 溶栓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防出血 拔管视情况而定
导管相关性血栓 总发生率在2-26%,股静脉置 管血栓发生率在21.5%,锁骨 下是1.9%,颈内静脉血栓发生 率是锁骨下的四倍。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 预防及处理
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2013年3月5日健康报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吕树铮
提起猝死,人们会想到相声演员王平、马季、侯 耀文,还有高秀敏、罗阳等,心梗引发的猝死让 人不寒而栗,但绝大多数是在医院外发病,因为 无法及时抢救而死亡 如果有一种猝死常发生在医院内,甚至就发生在 医生眼皮底下,是否更让人恐惧? 可以说,肺栓塞就是这样一种猝死,而且常常被 医务人员忽视,这一“沉默杀手”被称为住院猝 死
抽取稀肝素水5 ml正压封管,封管液 余1 ml时边推边退针,以保持管内 正压,避免导管末端形成血栓。当 导管发生部分阻塞时,可采用尿激 酶1000 u/ml 3~5 ml封管3~5 h, 待血块松动后用力回抽,切忌将血 栓推入血管内。
采用双腔管时,因1次封管抗凝作 用仅可持续12 h左右,所以两个 管头要交叉使用以减少血凝。
预防:
首先应选择正确的穿刺路径以及导 管的大小和型号,严格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熟练的穿刺技术可减少穿 刺的次数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穿刺成功后,输液,抽血的前后都 应该使用少量肝素生理盐水冲管, 虽然这样做可以降低导管功能性障 碍的发生率,但是并不能降低血管 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置管的 冲封管尤为重要。
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我 们想象的要高。在不 同人群因危 险因素是不同的。在血液系统疾 病患者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4%,而 在一般成年癌症患者其发生率为 30%~60%,儿童的发生率则为 5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率尽管高得惊人,但是以 无临床症状为主,有临床症状的 平均为5%,甚至更低,而深静 脉血栓最危急的并发症一肺栓塞 的发生率也低,但是尸检中肺栓 塞却高达50%。有报道的因导管 血栓形成死亡的病例也越来越多。
2、穿刺部位护理: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 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 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用透明贴膜覆 盖穿刺部位并注明更换日期。穿刺部位一旦 被污染,应立即严格消毒,立即更换。更换 透明贴膜时,应自下向上拆除贴膜,防止导 管脱出。 3、导管冲洗及封管:每次静脉输液前,以生理 盐水冲管,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稀释液 (1∶100) 5ml 做正压封管。
临床表现: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 血栓形成约有95%为无临床症状,仅5%有临 床症状,如出现疼痛,输液不通畅,甚至堵塞。 发生肺栓塞的为有症状的15%~25%,表现为 胸闷,胸痛,不名原因呼吸困难,晕厥,烦躁 不安甚至频死感,咳嗽心悸。查体:呼吸急促, 发绀,可闻及哮鸣音或湿啰音,可有肺不张的 症状。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有调查显示,由静脉血栓导致的住院死亡人数 是所有因医院获得性感染死亡人数的5倍,即每 8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死于静脉血栓 肺栓塞是由深静脉血栓引起的,一般多发生于 外科手术尤其是骨科、妇科、泌尿科大手术后 的患者及长期卧床和住院打点滴的病人。肺栓 塞作为一种术后严重并发症是难以预料和避免 的,目前已逐渐被一些医务人员重视。但是, 对于长期卧床、住院打点滴的病人来说,人们 并没有意识到肺栓塞也可能随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