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注重细节实践检验个别教育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一)德育教育问题的提出

自国家推出一系列计划生育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各种政策实惠走进了千家万户,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了益,国家也控制了人口的增长,提高了人口的质量;优生优育,少生优生,也让千万家庭很快富裕起来了。与此同时,独生子女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学校方面较为典型。因独生子女们在家中是爷爷奶奶的心肝,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爷爷奶奶的溺爱和爸爸妈妈的宠信导致他们丧失了人的本性,致使“以我为主,漠视他人”的恶劣品行成为他们的鲜明特点,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空前的挑战。由此也出现了各种针

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教育方法、策略、途径等诸多理论接踵而来。当然,在我国的古代教育中也比较重视德育教育,韩愈在《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理解为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招损,谦受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古代的德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经后人不断创新、引用至今,然而,还是满足不了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二)德育教育的研究目的

德育教育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预先设计的理想形象。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二、德育概念的界定

(一)国外对“德育”概念的界定

“德育”一词自提出至今已经过几个世纪,教育界仍未对其概念作出明确获得公认的界定。在英语国家,虽然存在个别教育家把心理教育的内容也逐步融入进德育的教育内容中,但“德育”概念的主线仍被定义为道德教育。

(二)国内对“德育”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影

响,国内的教育家门都试图使“德育”的概念逐步完善并期待获得最终确立。

(1)狭义的“德育”即指道德教育。钟启泉与黄志诚认为“德育是培育人的德行的教育,即通过培养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动机与态度,提高道德实践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一般与道德教育同义。”檀传宝则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的与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国内教育界的其他教育家并非完全认同所谓的“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狭义论断。刘京峄和权利霞认为“德育就是一定社会的教育者运用该社会的品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系统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而鲁结合王逢贤也认为“德育室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三、德育教育的方法

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

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一)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不从点滴小事着手,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为此,学校应提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规”教育。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重点加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两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合力。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的萌芽点。让孩子的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开展活动,以实践检验学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精神以及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优良品质。比如清明节前带学生去烈士陵园进行参观、瞻仰,并为烈士献花,以此来表达对烈士的缅怀和敬仰,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春季可以适当的组织旅游或者踏青,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个别现象个别对待。

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恰当地教育。比如个别学生有偷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